『壹』 古代把中國分成了幾個州,都有哪些
九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後成為中國的代稱。古代中國版人將全國劃分為權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貳』 中國有什麼州
廣州(廣東省,面積平方公里,人口701萬,市區人口567萬)
杭州(浙江省,面積16847平方公里,人口622萬,市區人口373萬)
鄭州(河南省,面積7507平方公里,人口627萬,市區人口220萬)
福州(福建省,面積12154平方公里,人口589萬,市區人口148萬)
蘭州(甘肅省,面積13604平方公里,人口290萬,市區人口181萬)
滄州(河北省,面積13419平方公里人口674萬,市區人口227萬)
朔州(山西省,面積10662平方公里,人口140萬,市區人口56萬)
圻州(山西省,面積25180平方公里,人口292萬,市區人口50萬)
錦州(遼寧省,面積10034平方公里,人口307萬,市區人口74萬))
徐州(江蘇省,面積11571平方公里,人口896萬,市區人口161萬)
常州(江蘇省,面積4285平方公里,人口341萬,市區人口208萬)
蘇州(江蘇省,面積6264平方公里,人口577萬,市區人口206萬)
揚州(江蘇省,面積6678平方公里,人口451萬,市區人口108萬)
泰州(江蘇省,面積5848平方公里,人口501萬,市區人口60萬)
溫州(浙江省,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37萬,市區人口130萬)
台州(浙江省,面積9413平方公里,人口546萬,市區人口143萬)
湖州(浙江省,面積1567平方公里,人口107萬)
衢州(浙江省,面積8837平方公里,人口242萬,市區人口79萬)
滁州(安徽省,面積13326平方公里,人口425萬,市區人口49萬)
毫州(安徽省,面積8394平方公里,人口525萬,市區人口136萬)
池州(安徽省,面積8271平方公里,人口154萬,市區人口62萬)
宿州(安徽省,面積9763平方公里,人口577萬,市區人口167萬)
泉州(福建省,面積11245平方公里,人口654萬,市區人口94萬)
漳州(福建省,面積12874平方公里,人口450萬,市區人口51萬)
贛州(江西省,面積39380平方公里,人口794萬,市區人口47萬)
撫州(江西省,面積18821平方公里,人口361萬,市區人口97萬)
德州(山東省,面積10385平方公里,人口535萬,市區人口53萬)
濱州(山東省,面積9456平方公里,人口361萬,市區人口60萬)
荊州(湖北省,面積14131平方公里,人口643萬,市區人口108萬)
鄂州(湖北省,面積1505平方公里,人口102萬)
隨州(湖北省,面積9630平方公里,人口257萬,市區人口166萬)
株州(湖南省,面積11262平方公里,人口365萬,市區人口74萬)
郴州(湖南省,面積19317平方公里,人口450萬,市區人口62萬)
永州(湖南省,面積22255平方公里,人口560萬,市區人口106萬)
潮州(廣東省,面積3078平方公里,人口247萬,市區人口34萬)
惠州(廣東省,面積10655平方公里,人口278萬,市區人口37萬)
梅州(廣東省,面積15925平方公里,人口485萬,市區人口31萬)
柳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5292平方公里,人口183萬,市區人口90萬)
梧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12583平方公里,人口287萬,市區人口34萬)
賀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11854平方公里,人口206萬,市區人口89萬)
欽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10278平方公里,人口326萬,市區人口117萬)
瀘州(四川省,面積12241平方公里,人口463萬,市區人口137萬)
達州(四川省,面積16589平方公里,人口620萬,市區人口38萬)
巴州(四川省,面積2562平方公里,人口125萬))縣級(包括市轄區)
通州區(北京市,面積912平方公里,人口61萬)
晉州市(河北省石家莊市,面積619平方公里,人口51萬)
定州市(河北省保定市,面積1274平方公里,人口112萬)
涿州市(河北省保定市,面積742平方公里,人口57萬)
冀州市(河北省衡水市,面積918平方公里,人口36萬)
深州市(河北省衡水市,面積1244平方公里,人口56萬)
霍州市(山西省臨汾市,面積765平方公里,人口28萬)
金州區(遼寧省大連市,面積1164平方公里,人口66萬)
銀州區(遼寧省鐵嶺市,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33萬)
海州區(遼寧省阜新市,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35萬)
蓋州市(遼寧省營口市,面積3303平方公里,人口88萬)
海州區(江蘇省連雲港市,面積159平方公里,人口13萬)
楚州區(江蘇省淮安市,面積1605平方公里,人口123萬)
潤州區(江蘇省鎮江市,面積133平方公里,人口23萬)
邳州市(江蘇省徐州市,面積2097平方公里,人口156萬)
通州市(江蘇省南通市,面積1640平方公里,人口145萬)
謹州區(浙江省寧波市,面積1380平方公里,人口72萬)
秀州區(浙江省嘉興市,面積542平方公里,人口34萬)
嵊州市(浙江省紹興市,面積1760平方公里,人口74萬)
徽州區(安徽省黃山市,面積441平方公里,人口12萬)
穎州區(安徽省阜陽市,面積496平方公里,人口57萬)
宣州區(安徽省宣城市,面積2533平方公里,人口83萬)
袁州區(江西省宜春市,面積2532平方公里,人口93萬)
吉州區(江西省吉安市,面積420平方公里,人口29萬)
信州區(江西省上饒市,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34萬)
滕州市(山東省棗庄市,面積1485平方公里,人口155萬)
青州市(山東省濰坊市,面積1569平方公里,人口90萬)
萊州市(山東省煙台市,面積1878平方公里,人口87萬)
兗州市(山東省濟寧市,面積648平方公里,人口60萬)
汝州市(河南省平頂山市,面積1573平方公里,人口94萬)
孟州市(河南省焦作市,面積542平方公里,人口36萬)
林州市(河南省安陽市,面積2046平方公里,人口97萬)
禹州市(河南省許昌市,面積1472平方公里,人口117萬)
黃州區(湖北省黃岡市,面積353平方公里,人口36萬)
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面積152平方公里,人口32萬)
連州市(廣東省清遠市,面積2661平方公里,人口50萬)
化州市(廣東省茂名市,面積2354平方公里,人口137萬)
高州市(廣東省茂名市,面積3276平方公里,人口153萬)
雷州市(廣東省湛江市,面積3523平方公里,人口148萬)
賀州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面積5417平方公里,人口89萬)
玉州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面積1251平方公里,人口88萬)
宜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面積3869平方公里,人口60萬)
詹州市(海南省,面積3265平方公里,人口87萬)
崇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面積1090平方公里,人口65萬)
萬州區(重慶市,資料暫缺)
商州區(陝西省商洛市,面積2672平方公里,人口54萬)
涼州區(甘肅省武威市,面積5081平方公里,人口98萬)
甘州區(甘肅省張掖市,面積4023平方公里,人口48萬)
肅州區(甘肅省酒泉市,面積3386平方公里,斳人口34萬)
『叄』 中國古代有哪九大州
書名 九州名稱
禹貢 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爾雅釋地 冀兗徐揚荊豫雍幽營
周禮職方 冀並兗青揚荊豫雍幽
呂覽 冀兗青徐揚荊豫雍幽
這是主流的幾種說法,請參考
『肆』 古代中國分哪幾個州
1.古代分
中國
為九州。說法不一。《書·禹貢》作
冀
、
袞
、
青
、
徐
、
揚
、
荊
、
豫
、
梁
、
雍
;《爾雅·釋地》有
幽
、
營
州而無
青
、
梁
州;《周禮·夏官·職方》有
幽
、
並
州而無
徐
、
梁
州。後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國
。《楚辭·離騷》:「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宋
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郭沫若
《贊雷鋒》詩:「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萬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國
僅其中之一州。
戰國
時
鄒衍
稱
中國
為
赤縣神州
,謂「
中國
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淮南子·地形訓》:「何謂九州?東南
神州
曰農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並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台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東北
薄州
曰隱土,正東
陽州
曰申土。」
楊樹達
以為所舉九州,自正中
冀州
與《禹貢》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餘皆名號差異;其稱東南
神州
,與
鄒衍
所稱
中國
名曰
赤縣神州
者相合;疑該篇乃取自
鄒衍
之書,所舉九州之名即
鄒衍
所稱之九州。見《積微居小學述林·鄒衍九州考》。
中國古代九州指何地?
豫州:今河南省。
荊州:今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
冀州:今河北大部分。
雍州:今陝西、山西兩省大部分。
兗州、青州:今河北、山東兩省的局部。
徐州:今江蘇安徽的北部。
揚州: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局部。
梁州:今四川的部分。
『伍』 中國古代的九州是哪幾個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冀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縣(也稱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三國時期,曹魏將州治東遷到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范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兗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以北,而並非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兗州范圍大致是今天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省東部
青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其范圍主要包括今天山東省除東南部以外的地區。
徐州,是《尚書·禹貢》中所列華夏九州之一,范圍大致在今天中國山東省東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區。漢朝時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揚州范圍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廣東的一部分
荊州范疇大致是北至現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往南延伸至兩湖(湖北、湖南)全境內。
豫州治所為譙(今安徽省亳州),轄區在河南東部和安徽西部
梁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但是漢朝並沒有設立,統屬於益州(益州,中國古地名,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帶。)。西晉於267年從益州中分設出梁州,州治在漢中郡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
雍州是中國古代的地名之一,在《尚書》中就是「九州」之一,但具體所指已無從查證。雍州地區自西周到西晉始終是京畿或附近。
『陸』 中國古代有哪些州是大州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為《禹貢》中冀州、兗(ya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柒』 中國古代有幾個州都是哪幾大州
州
些國家的行政區劃單位。中國先秦時即有州的名稱。傳說禹治水以後,將天下分為九內州。也有堯容時天下分為12州之說。秦朝建立以後實行郡縣制,無州之設置。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前106)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7個郡設司隸校尉部,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歷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諸州有節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別置節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隸屬於路,分節鎮州、防禦州、刺史州3類,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元代的州有的屬於路,有的則屬於省,即直隸州。
『捌』 中國歷史上的九州是什麼
古代分中國為九州。對於九州的具體分布說法不一,比較常見的九州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 豫、益、雍九州。《尚書·禹貢》作: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爾雅·釋地》有幽、營州而無青 、 梁州;《周禮·夏官·職方》有幽、並州而無徐、梁州。
『玖』 古代把中國地區分為九個州是什麼時候劃分的
詞語最早出現是大禹治水,但是作為行政劃分是最早出現在戰國初期.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於是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九州」之說)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范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為《禹貢》中徐州、冀州、兗州(yǎn)、青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尚書·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其所劃分的九州范圍,依次是:一、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山東、江蘇、安徽,地為紅色粘土.二、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三、兗州,起自黃河下游、濟水,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地為黑壤.四、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地為肥沃白壤.五、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為潮濕泥土.六、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為潮濕泥土.七、豫州,起自中原、黃河下游,涉及河南、山東,地為柔軟的土,下層為肥沃而硬的黑色.八、梁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地為黑色鬆散的土.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地為最上等的黃壤.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拾』 中國九大州都哪些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版陽;在今兩湖權,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