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洪災是多少年
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夏秋之交。全國大部分地區淫雨不絕,江、淮、漢、運、黃、諸水泛濫,肇百年未遇之大水災。沿江濱淮之鄂、蘇、皖、湘、浙、贛,及黃河下游之豫、魯等省,罹害尤烈。合計全國水患波及者達23省,災民1億,遭洪水吞沒者370餘萬人。廣大城鄉廬舍盪然,民食恐慌,癘疫叢生,交通斷絕,商務蕭條,全國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
此次水災地區廣袤,災情嚴重。長江及其各支流,如沱江、岷江、涪江、漢水、湘水、沅水、澧水、贛江,以及淮河、運河、錢塘江、閩江、粵水,幾於同時泛溢,華北的黃河及其一些支流,東北的遼河、鴨綠江、松花江、嫩江等,亦積潦成災。國民政府之財政顧問阿瑟·恩楊格在論及江淮水災時寫道:此次災難「不僅超過中國苦難歷史中任何一次水災;而且也是世界歷史中創記錄的大災」,「受災地域比英國全境還大,約相等於紐約、康涅狄克、新澤西三個州合起來的面積。」「堤岸潰決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人慘遭沒頂。幾百萬人不得不在嚴冬的大部分時間內輾轉流離。淹沒地區平均水深最高達九英尺;這些地區內的農舍有45%被沖毀。」當時全國有多少省份被災,並無統一之數據。按7月底(六月中)國民政府賑務委員會之報告:為16省--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河南、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四川、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據8月7日(六月二十四)《申報》載《水災叢評》一文述及黃河流域災況時,除列冀、魯、豫等省外,稱山西、陝西、綏遠等省,向為苦旱之區,此次亦有部分縣鄉橫遭河患。9月《時事月報》載《全國空前罕有之大水災》一文,所舉被災省區除與上兩件材料相同者外,尚列貴州為災區。而同月內政部民政司向全國發布災情廣播新聞時,謂雲南、青海亦罹水患。另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檔,廣西亦曾陳報潦情。如上累計,全國為此次水災所不同程度波及者,達23省之多。嚴重受災區面積,約計150萬方里。災民人口,據8月4日(六月二十一日)南京政府之國務會議宣稱,16省為5,000萬以上。國民黨《中宣部為賑濟水災告全國書》及蔣介石之《通電弭亂救災》一文,均持此說。而內政部民政司之上述廣播,則謂災民「不下七、八千萬人」。據上海市籌募各省水災急賑會估計,約有災民1億人,幾佔全國人口總額1/4。另據鄧雲特之《中國救荒史》,死亡人口約為370萬人。
被災各省中,以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山東8省最為嚴重。據國民政府賑委會計算,各該省受災面積,「湖南佔十分之四,湖北佔十分之三,安徽佔十分之七,江蘇佔十分之六,江西佔十分之三,河南佔十分之二,浙江佔十分之一」。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亦曾對江淮流域之湘、鄂、贛、皖、蘇、豫6省90縣中2,366村11,791戶作調查,各該地區田地中水最深時,平均在9尺;皖南達11.5尺,湖南最深,達11.7尺。房屋不能居住之時間平均為51天之久,其中安徽無為縣長達114.7天。淹倒之房屋,占總數45%。入冬以來農民流離失所者達40%。該報告以90縣調查所得之結果,為代表災區全部131縣之一般情況,由此估計131縣共被災420萬戶,占總戶數53.2%,以每戶6人計,被災人口共2,520萬人;被淹8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55.8%;經濟損失約20億元。這個報告較為深入、細致,其調查數據常被引用。近年的研究者(如王方中:《1931年江淮大水災及其後果》)則進一步指出了該調查之某些缺陷:一是沒有調查城市,特別是武漢、蕪湖、南京等受淹城市之損失。二是把災區限制在可能是屬於重災的131縣。而據水災救濟委員會對上述災情嚴重之8省統計,其確罹水災而提出報告者271縣,占總數642縣之42%,未被災的75縣,占總數的12%,沒有提出報告的296縣,占總數的46%。但未報告者未必無災,故該8省被災縣分當在300以上。又據賑務委員會對蘇、皖、浙、湘、贛、鄂、豫7省統計,被災面積為318,629方公里,災民43,300,849人,死亡265,754人,房屋財產損失1,575,330,360元。綜合以上兩件官方統計,除經濟損失一項,因與金陵大學調查的計算方法不同(賑委會未計農作物損失),小於20億元之外,其餘數據均較金陵大學之調查為大。而南京官方之災情報告,通常又總是低於受災區之實際情況的。
⑵ 中國歷史上有過哪些大水災
水災,泛指洪水泛濫、暴雨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多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災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災,以洪澇災害為主。水災威脅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財產損失,並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防治水災雖已成為世界各國保證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業。但根除是困難的。至今世界上水災仍是一種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
據史書記載,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2155年間,大水災就發生了1029次,幾乎每兩年就有一次。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黃河決口,淹死100多萬人。公元1642年(明崇禎15年),黃河泛濫,開封城內37萬人,被淹死34萬人。1933年黃河決口62處。1938年,蔣介石在河南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使1250萬人受害。
在洪災的侵吞中,大城市不能免。據考證,歷史上洪水曾五進北京城,天津市曾8次被淹。
本世紀最大洪水有三次。一次是建國前,兩次為建國後。1931年,中國發生特大水災,有16個省受災,其中最嚴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五省,山東、河北、浙江次之。8省受災面積達14170萬畝,佔8省耕地面積的1/4強。據統計,半數房屋被沖,近半數的人流離失所,不少人舉家逃難。這次大水災禍不單行,還伴有其他自然災害,加上社會動盪,受災人口達1億人,死亡370萬人,令人觸目驚心。
解放後全國性的大水災主要有兩次,1954年大水災和1991年大水災。1954年那次全國受災面積達2.4億畝,成災面積1.7億畝。長江洪水淹沒耕地4700餘萬畝,死亡3.3萬人,京廣鐵路行車受阻100天。國家對自然災害的救濟費為3.2億元。
其他重大水災有:1958年黃河鄭州花園口出現特大洪水,鄭州黃河鐵橋被沖毀。海河流域1963年遭歷史上罕見的洪水,受災面積達6145萬畝,減產糧食60多億斤。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1982年遭特大洪水,安康老城被淹,損失慘重。
由於歷史上記載的水災大都只是定性描寫,大到什麼程度難以衡量。估計最大的大概是大禹治水的那次。
有一本書可以去看看,《中國歷史大洪水調查資料匯編》
⑶ 中國歷史上最大一次水災是哪次
1998年中國遭受了抄歷史上最大的洪災。當年襲中國政府不得不分洪到長江流域和中部地區,以保護城市和長江沿岸的工業重鎮。位於湖北省東部的省會城市武漢情況尤其危急,武漢市被長江一分為二,很容易就受到洪水的沖擊。
1998年洪水較為猛烈的原因之一,就是降雨的時機和分布不同以往。1998年降雨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覆蓋了華東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城市在一周內的降雨量竟然高達400毫米。
個人認為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黃河改道,為阻止日軍西侵鄭州,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⑷ 中國歷史上有過哪些大水災
黃河在2000年內決口成災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災波及范圍達25萬平方公里: 1117年黃河決口淹死百餘萬人。
1642年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全城37萬人中有34萬人淹死。 1933年黃河決口54處,受災面積1.1萬平方公里,受災人口360多萬,死1.8萬人。
長江在1300多年間水災200多次: 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漢市受淹百日,淹沒農田333.3萬公頃,受災人口2850萬人,死亡14.5萬人。
1932年漢江大水受災面積150.9萬公頃,1003萬人受災,死14.2萬人。
1954年長江大水,漢口最高水位達29.73m,超出1931折決堤水位2.8m,經全力搶護,保住重點堤防和武漢市的安全,但受災農田仍達317萬公頃,受災人口1800萬,死亡3.3萬人。
1981年長江大水53個縣以上城市、580個城鎮、2600多座工廠企業、83.3萬公頃耕地受淹,倒房160萬間 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513.3公頃,死7.5萬人。
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失事,嚴重受災人口550萬,死亡數萬人,京廣東鐵路被沖毀102公里,中斷停車18天。
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澇成災,安徽、江蘇、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災人口達1.3億,死亡1200多人,傷25萬多人,僅安徽、湖北兩省55個縣市受淹,直接經濟損失600多億元。
海河在580年間水災387次:
1939年海河大水,淹天津,333.3萬公頃耕地、800萬人受災,沖毀鐵路160公里。
1956年淹地285.3公頃,受災1500萬人。
1963年淹地380萬公頃,倒房1450萬間,沖毀鐵路75公里,損失60億元。
在其它流域,如1915年珠江發生特大洪澇災害,珠江三角洲受災農田43.2萬公頃,災民300多萬,死傷10餘萬人。1932年松花江暴雨洪災,哈爾濱市被淹1個多月,12萬人無家可歸,淹死、病死災民2萬餘人.
⑸ 中國歷史上其他重大自然災害有哪些
華州大地震
華州是古地名,在今陝西華縣一帶,嘉靖三十四年(公元年)十二月這里發生一場八級大地震,史稱「華州大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華州發生8.0級強烈地震。全國101個州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布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根據各縣州府志記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83萬人。
據華陰縣志記載:1556年1月23日午夜(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華岳山鳴,天搖地動,四處塌陷,地面涌水,房倒屋塌,同(現大荔縣)、華(現華陰市)之民死者十數有六。重災面積28萬平方公里。有名者死83萬,未名者不可計。西嶽廟毀,華陰所有廟寺盡傾,自古災傷無此慘也,為世界震災之最。此次地震在我國歷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
震災損失極其嚴重。民房、官署、廟宇、書院盪為廢墟;較堅固的高大建築物城樓、寶塔、宮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華陰縣城西駐馬橋斷裂,城北大員村地裂數丈,水涌數尺。大荔縣南的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後乾涸。黃河南岸的大慶關和蒲州河堤盡數崩塌。華縣鳳谷山石泉廢為干泉。
據史料記載,死亡人口上萬的縣,西起徑陽,東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縣,西起平涼,北至慶陽,東至降縣。震時正值隆冬,災民凍死、餓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後其它次生災害造成的死者無數可計。地表出現大規模形變,如山崩、滑坡、地裂縫、地陷、地隆、噴水、冒砂等。歷史文獻記載地震裂縫「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狀,人有墜於穴而復出者。有附於水穴之下,地復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
華州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損失,還與震中區位於河谷盆地和沖積平原,鬆散沉積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黃土窯洞極易倒塌;且地震發生在午夜時分,人們沒有絲毫准備有關;加之地震前兩年關中地區大旱,歲荒糧歉,地震後完全喪失了抗禦能力。
⑹ 中國歷史上其他重大自然災害有哪些
黃河決堤,汶川地震,九八年洪水
⑺ 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哪些重大災難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於泥沙淤積,河床高漲,加上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時對沿淮堤壩的大肆破壞,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許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災淹沒土地3400餘萬畝,災民1300萬。淮北地區受災慘重,為百年所罕見。
1954年7月,長江、淮河大水。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漲,漢口長江水位高達29.73米,較歷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雖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極大努力保衛荊江大堤,從而保證了武漢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卻淹沒農田 4755萬畝, 1888萬人受災,財產損失在100億元以上。由於農產品減少,也影響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業生產。
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
58年中國興起「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經濟政治運動之後,緊跟著出現三年嚴重經濟困難時期。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由於乾旱、洪澇、蟲害等天災,以及大躍進運動和盲目犧牲農業發展工業,中國出現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飢荒,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超過五千萬,中國人口出現歷史上少有的負增長。——對於這場建國以來范圍最大、程度最深、持續時間最長的災難,歷史已有評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1963年8月海河大水
8月上旬河北省連續7天下了5場暴雨,其中內丘縣樟狐公社過程降水量2050毫米,暴雨面積大,過程總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積達5560平方公里,淹沒104個縣市7294多萬畝耕地,水庫崩塌,橋梁被毀,京廣線中斷,天津告急, 2200餘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0億元。
1966邢台地震、1970通海地震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北緯37度21分,東經114度55分)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強;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專區寧晉縣(北緯37度32分,東經115度03分)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倒塌房屋508萬間,經濟損失10億元。這是一次久旱之後的大震。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中國總理周恩來三赴震區。
1970年1月5日,通海 7.7級地震。死亡15621人,受傷 26783人,倒塌房屋338456間。
⑻ 中國歷史上最大一次水災是哪次
相傳四五千年前、發生了特大水災、 洪水淹沒了土地,沖毀了莊稼,內房
屋倒塌,人死牲亡、容成就了一位大英雄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世所周知!
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黃河決口,淹死100多萬
人。
公元1642年(明崇禎15年),黃河泛濫,開封城內37萬
人,被淹死34萬人。 貌似這幾年對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20世紀也有過幾次洪災、但是距離現在比近、容易被誇大其詞! 這是我所了解的、希望能幫助你!
⑼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大洪水
自公元前185年(西漢初)到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間,長江共發生較大洪水1、堯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