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勢是

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勢是

發布時間:2021-02-26 06:28:40

1. 中國最早的銀行匯兌業務是什麼,要怎麼辦理

最早的應該是清朝的票號業務,這是早期銀行的雛形。憑著票號開出來的單據,到異地進行兌換。票號掙中間的手續費。

2. 唐朝的匯兌稱為什麼

1、唐朝來的匯兌叫飛錢。
2、飛源錢又稱「便換」,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飛錢始於唐憲宗元和初年,有兩種形式:一是官辦,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京城的「進奏院」,攜券到其它地區的指定地方取錢;二是私辦,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聯號或交易往來,代營「便換」,以此牟利。這種匯兌方式一方面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商人前往各地進行貿易活動時,亦減輕了攜帶大量錢幣的不便。
3、匯兌又稱「匯兌結算」,是指企業(匯款人)委託銀行將其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結算方式。單位和個人的各種款項的結算,均可使用匯兌結算方式。這種方式便於匯款人向異地的收款人主動付款,適用范圍十分廣泛。簡而言之,匯兌即委託銀行作為付款人進行付款。

3. 中國古代的銀行最初的形式是什麼

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858年),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時,作《專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條為「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這是「銀行」一詞單獨出現最早的時間。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內不僅有遠谷市、紗市、鹽市、牛馬市,而且「銀行、花市、雞市、鎮淮橋、新橋、筐橋、清化橋皆市也」。可見,銀行那時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條「銀行街」,其街非常繁華。「大清戶部銀行」是我國最早的官辦銀行,建於光緒三十年,屬即公元1904年。
中國的銀行肇始於1897年。第一家銀行是 李鴻章辦洋務運動的得力助手、鐵路總監盛宣懷創辦的商辦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資金500萬兩,股東為封建官僚、買辦及錢庄的資本家。它被允許發行銀元和銀兩兩種鈔票,最高面額為一百元(兩)。這種銀行券,一面為中文,一面為英文。中文一面印有"中國通商銀行鈔票永遠通用"、"認票不認人"字樣;英文的一面則有聘請的英籍經理美倫德的簽字。

4. 古時候的飛錢是指什麼謝謝回答···

唐朝時不僅國內商品流通繁盛,而且在對外貿易方面,東起長安,西至伊朗印度土耳其的「絲綢之路」,使中國成為亞洲地區的商貿中心。中國最早的一種匯兌方式——「飛錢」,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飛錢」亦稱「便換」,起於唐憲宗時。由於國內及外貿交易的日益發達,銅錢短缺的形勢加劇。當時與唐朝通商密切的許多國家,也流通「開元通寶」。銅錢大量外流,唐朝中央政府有限的鑄幣量不敷使用,各地經常出現「錢荒」。於是中央政府規定各地方政府禁錢出境,以防錢幣流入海外。這樣,匯兌業務的雛形「飛錢」便應運而生了。

「飛錢」有兩種,一種是各地在京師的商人,將售貨所得款項,交付各道駐京的進奏院,由進奏院開具發聯單式的「文牒」或「公據」,一聯交給商人,一聯寄往本道。所謂進奏院,是唐代中期邊疆地區的藩鎮節度使為加強與中央政府的聯絡,在長安設立的辦事機構,專門負責呈遞奏章,向朝廷各部門請示匯報及搜集政治、商業消息等。到九世紀初,全國節度使已發展至四十多個。使用「飛錢」的商人與節度使派遣在京的進奏院交涉完畢後,以一紙憑據即可隨時隨地兌換現錢。另一種「飛錢」是由一些「邸店遍海內」的私商辦理的。這些私商就是明清時期,在全國各地及歐亞國家開設錢庄、票號的山西商人的祖先。私商招徠這種生意,一是為了避免輸送現錢,二是牟利。他們利用總店與設在各地邸店之間的聯系,向不便攜款遠行的商人發放票據,商人可憑此「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在私商所開的聯號合對票券後取兌貨款。當時進奏院所辦的「飛錢」曾一度收費,元和七年時,每千錢「便換」收取匯費達百文。而私商受理的「飛錢」都是平價匯兌,不收匯費。但古時交通不暢,加之邊地路途遙遠,合券付款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後,這實際上已使私商獲取了利息收益。

「飛錢」這種匯兌方式在唐代發端後,被北宋沿用。宋開寶三年(公元971 年),官府在開封設置官營匯兌的機構「便錢務」,為行商直接辦理異地匯款。據有關資料,在995年至997年間,全國商業匯款已達一百七十八萬貫,規模遠遠超過了唐代。這標志著中國的信用交易已走過了萌芽期,隨貨幣金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5. 15、中國早期歷史最重要的舞台如夏商周,及至(),中國歷史上最()、最()的朝代都

及至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兩宋元明清。

6. 農戶挖地基卻挖出古代銀行,想來想去還是上交給了國家

我國的銀行業同樣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泉府」即辦理賒貸業務的機構,也就是說中國在周朝就已經出現銀行業了。

唐朝「飛錢」
「飛錢」又稱「」,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主要特徵為:一地出錢並取得有關證明,在異地憑證明取得錢款,類似今天的匯票。「飛錢」有官辦和私辦兩種形式,一種是官辦,設於京城的「進奏院」,各地在京城的商人,把錢款交給各道駐京的進奏院,由進奏院開具發聯單式的「文牒」或「公據」,一聯交給商人,一聯寄往本道。

北宋「交子」
北宋初年,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成都16家官商聯合用楮樹皮紙印刷憑證,上有圖案、密碼、劃押、圖章等印記,面額依領用人所交現款臨時填寫,作為支付憑證流通。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

明朝「當鋪」
「質庫」,即當鋪,中國古代進行押物放款收息的商鋪。亦稱﹑﹑﹑等。

晚清「山西票號」
山西票號,又稱匯兌庄或,是一種機構。開始主要承攬匯兌業務,後來也進行存放款等業務。是為適應國內外貿易的發展而產生的。以前用起鏢運送現銀的辦法,費時誤事,開支大,不安全。自、年間,民間有了,通行各省,官吏及商人迫切要求以匯兌取代運現,遂誕生了票號。

7. 歷史單選

A、邸店:
唐代以後供客商堆貨﹑交易﹑寓居的行棧的舊稱。亦稱「邸舍」﹑「邸閣」﹑「邸肆」﹑「邸鋪」、「塌坊」﹑「塌房」。「邸」原是指堆放貨物的貨棧﹐「店」原是指沽賣貨物的場所﹐東晉﹑南朝至唐初兩者是有所區分的。但南朝時已有邸店聯稱。
商客帶著貨物住進邸店後﹐邸店主人與牙人為商客作中間人﹐將貨物賣出﹐或再購買貨物。這樣邸店又發展為客商交易的場所﹐具有倉庫﹑旅舍﹑商店多種性質。邸店收取邸值(棧租)。由於獲利豐厚﹐唐中期以後﹐貴族官僚和寺觀也紛紛開設邸店﹐於是邸店大量涌現﹐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的市場四周﹐少的有百餘處,多者達三四百處。唐中葉以後﹐郊外鄉村也出現有邸店。有些節度使甚至在關隘要道設邸店﹐強征行商商稅。隨著商業的發展﹐宋代許多城市都有邸店﹐宋詩「邸店如雲屯」形容旅店業興旺,南宋臨安邸店大為興盛。明代﹐政府曾將邸店官營﹐於兩京設立塌房。以後﹐塌坊漸入勛戚﹑權貴之手。 後來塌房從邸店中分離出來成為現代帶有企業性質的商業倉庫。

B、櫃坊:
唐代專營錢幣存放與借貸的機構稱為櫃坊。櫃坊又有僦櫃、寄附鋪、質庫、質舍等名稱。唐德宗借長安富商錢,即得八十餘萬緡,足見櫃坊經營規模之大。櫃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錢帛、粟麥。錢,一部分是櫃坊自備的資金,一部分是別人的存款。因櫃坊資金大,有錢人願意寄存錢財,櫃坊又兼似後世的錢庄。錢以外的帛、粟、麥,是農民借錢的抵押品。櫃坊剝削的主要對象,仍是農民。唐代廣泛使用銅錢,人們預先將銅錢存放在櫃坊,在進行買賣時,取用比較方便。銅錢每貫重六斤四兩,要攜帶大量銅錢出門,既重且很不方便。市場上有了代人存錢的櫃坊,自然很有利於商貿的開展。櫃坊實已具有近現代初期金融市場的某些業務雛形,這是唐代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的反映。

C、飛錢:

又稱「便換」,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
飛錢始於唐憲宗元和初年,有兩種形式:一是官辦,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京城的「進奏院」,攜券到其它地區的指定地方取錢;二是私辦,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聯號或交易往來,代營「便換」,以此牟利。這種匯兌方式一方面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商人前往各地進行貿易活動時,亦減輕了攜帶大量錢幣的不便。

D、坊:
街市,市中店鋪:坊間。
古代把一個城邑劃分為若干區,通稱為坊 兩京及州縣之郭內為坊,郊外為村。——《唐元典》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請問中國古代的匯兌事業起源於什麼時候的什麼標志

金融市場的初步形成以及匯兌事業的產生是唐代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標志。
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 中國是產生貨幣較早的國家,在商代和西周時期就有了金屬鑄幣。從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的資料看,商、西周時期人們在交換過程中主要使用實物貨幣和金屬稱量貨幣。當時的實物貨幣有貝殼、龜甲、糧食、布匹等,金屬稱量貨幣主要是銅。
春秋戰國(前770~前476) 貨幣流通的范圍更加廣泛,人們逐漸普遍地使用青銅鑄幣。由於當時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文化的差異,以及政治上的分裂割據,各諸侯國使用不同的貨幣。例如秦國的銅錢鑄成方孔圓形,幣文為「半兩」,鑄幣權由國家掌握。此外,黃金和布也是法定的貨幣。戰國末年,秦國制定的<金布律>是中國最早有關貨幣的法令。
秦漢(前221~公元22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並把秦的貨幣制度推行到全國各地。秦亡後,漢承秦制。為使貨幣重量更適於交換,西漢政府將銅錢的重量由「半兩」(十二銖)改為「五銖」。從此五銖錢制度一直延用至隋代(581~618)。
南北朝(420~589) 這一時期,信用事業有所發展。中國古代的信用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最初的借款對象是實物。以後隨著貨幣的產生和發展,貨幣借貸行為越來越多。在封建社會初期,放款者主要是官府、貴族以及大地主等,而借款者往往有著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關系,逃債非常困難。因此這一時期的借貸主要是信用放款,而且利息通常較高。戰國時期,放款取息已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秦漢時還出現了專門靠放債取利的人,稱「子錢家」。有些子錢家資本相當雄厚,甚至政府有時為籌措軍費也要向他們借款。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兼辦信用業務的機構──寺院。當時佛教盛行,寺院遍布各地。僧尼在政治、經濟上都享有不少特權。寺院不僅從事宗教活動,而且經營大量土地,兼營放款業務。除了傳統的信用放款外,還出現了典當業,即抵押放款。
唐(618~907) 法定貨幣有銅錢和絹帛兩種。絹帛以「匹」為單位,多用於大額的交易。唐代廢五銖錢,銅錢不再以重量為名,而改稱「通寶」、「元寶」,發展為比量名錢體系更高一級的鑄幣形式。
唐代貨幣經濟有較大發展。但在流通領域中,鑄幣短缺一直是突出問題。因各地禁銅錢出境且銅錢較重,商人攜帶極不方便。唐憲宗時產生了「飛錢」,即商人在京師賣出貨物後,把貨款交付給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並從其處取得票券,回到地方後憑票取款。這種飛錢又稱「便換」,是中國最早的匯兌方式。
隨著商業的繁榮,對外貿易的發達,在唐京城長安的西市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金融市場。西市是長安最繁華的市場,面積約1平方公里,遍布各種店鋪和作坊,其中有許多商鋪經營信用業務,如櫃坊、寄附鋪收受存款,保管財物;金銀店兼營兌換以及生金銀的買賣;質庫經營抵押放款。金融市場的初步形成以及匯兌事業的產生是唐代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標志。
宋(960~1279) 貨幣經濟的發展在貨幣形態上表現為白銀的貨幣性加強和紙幣的出現。漢代以前貴金屬金、銀都曾為貨幣,秦漢時期黃金是法定貨幣。漢代以後,由於貨幣經濟一度衰退,貴金屬失去法定貨幣的地位。唐末出現貴金屬復入流通的趨勢。宋代貴金屬白銀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絹帛一類的實物貨幣則逐漸失去其貨幣資格。紙幣最早出現於10世紀末的四川,當時稱作「交子」,開始時是由民間的富商發行,1023年後政府壟斷了交子的發行權。
宋代錢幣的鑄行量大大超過唐代,但在貨幣流通領域中卻出現混亂和地區割據的局面。宋代鑄幣的種類很多,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數種;幣材可分為銅錢、鐵錢、夾錫錢。北宋(960~1127)時期西北和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遼也鑄造自己的貨幣。中原地區的宋王朝則有些地方使用銅錢,有些地方流通鐵錢,還有些地方兼行銅鐵錢。南宋(1127~1279)時占據中原北部的金國也鑄造發行自己的貨幣。
元(1271~1368) 結束了宋代貨幣流通分散混亂的局面,貨幣又趨統一。元代的貨幣以紙幣為主,最初的紙幣是可用白銀兌現的信用兌換券,後逐漸發展為不兌現紙幣。元代紙幣不再以宋代「緡」、「文」等銅錢的單位為價值尺度,而以白銀為價值尺度。元代的紙幣制度已相當完善。1287年,元政府頒行的<至元寶鈔通行條劃>是中國最早、最完備的幣制條例。
宋元時期的信用事業較之以前並沒有過多的發展,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仍是傳統的高利貸信用。民間的信用機構主要是當鋪。當鋪在宋時稱"解庫"、「質庫」,寺廟經營的稱"長生庫", 元代時稱"解典庫"或"解庫"。元代當鋪除抵押放款外,有時還經營信用放款。除了私入開當鋪外,官方也開始建立經營典當業的機構。如金政府曾設質典庫,又稱「流泉」,元政府設立公典,稱「廣惠庫」。宋代以後,貨幣種類增多,因而兌換業發展。當時經營兌換業的有「金銀鋪」、「銀鋪」。宋代的「交引鋪」除經營各種兌換外,還買賣各種鈔引。匯兌業務隨著紙幣的流行而逐漸衰落。
明清(1368~1911) 明代貨幣有紙幣、銅錢和白銀。明前期主要用紙幣,明中葉以後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清代(1616~1911)銀、錢兼行。銅錢仿照明朝的制錢制度,由國家統一鑄造發行,銀錠則許民間自由鑄造,因此各地的鑄銀在重量、成色上有不少差異,種類繁多。
明清時期,金融業有顯著發展,尤其是典當業日趨發達,當鋪遍布各地。據統計,1644年全國有當鋪兩萬多家,1744年時北京有當鋪六七百家。有的當鋪資本額高達數萬兩或十幾萬兩。經營典當業的主要是商人,此外還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資設當鋪,稱為「官當」。當鋪的業務除放款外,還接受存款,兼營兌換等。
明清時期還出現錢庄、銀號、票號等新的金融機構。錢庄起源於明中葉,最初規模較小,主要從事兌換業。明末,錢庄逐漸發展成為從事經營接近近代金融業務的機構,除兌換銅錢、金銀外,還兼營放款、存款等業務。銀號最早出現於清初,經營業務與錢庄類似。錢庄、銀號還發行錢票和銀票,可以用來兌換銅錢和白銀。隨著錢庄、銀號在全國普遍設立,清乾隆年間以後,銀錢票的流通非常廣泛。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出現經營匯兌業務的票號,因經營者主要是山西人,又稱「山西票莊」,起初只為商人辦理匯款,後又兼辦政府和官吏的公款匯兌和存、放款業務。
除了民間自辦的各種機構外,清政府也設立了官方的金融機構「官銀錢號」,從事各項金融業務。

9. 中國銀行的發展歷史

經過大清銀行南北方商股的充分醞釀籌劃,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於1912年1月初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
1912年 中華民國順勢成立,中國銀行應運而生 1912年—1928年 中國銀行成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 1916年 抗拒袁世凱政府停兌令,全力維護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歷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鈔問題 1917年 則例之爭——官商爭奪中行領導權的斗爭 1927年 武漢國民政府集中現金,漢口中行損失慘重 1928年 中行重要轉折點——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 1930年-1937年 興建外灘中行大廈,抗衡上海外資銀行 1932年 發起成立中國徵信所,開創中國徵信事業 1929年-1936年 中行開設海外機構,拓展我國外匯業務 1929年-1936年 擴大貸款規模,轉變貸款結構,支持國內生產發展 1931年 組建中國保險公司,推動保險業務發展 1932年 平息公債風潮,推動整理公債 1933年-1935年 世界銀市劇烈動盪,中行力阻白銀外流 1932年-1933年 中國銀行力主廢兩改元,積極參與幣制改革工作 1935年 國民政府壟斷金融,強迫中行再次改組 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聯總處,調整四行分工 1938年-1942年 加強鈔券調運,供應抗戰需要 1939年-1941年 平衡上海匯市,全力維持匯價 1939年-1943年 堅持進行貨幣斗爭,抵制日偽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 努力爭取僑匯,積極支持抗戰 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惡性通貨膨脹給中行帶來嚴重影響 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匯移存,中行迫於壓力抵制未果 1949年 各地職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順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承擔外匯經營管理工作,成為我國外匯專業銀行 1949年-1950年 積極穩定金融物價,促進國民經濟恢復 1950年-1952年 反封鎖、反禁運、反凍結,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1964年-1976年 加強外匯資金運用,支持遠洋運輸船隊建設 1968年-1976年 試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實現出口收匯保值 1973年 加強調研工作,按時完成陳雲同志布置的十個調研專題 1978年 順應改革開放需要,開創中國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 中國銀行進行體制改革,國家外匯管理總局成立 1979年-1989年 加強外匯管理,發行外匯兌換券 1979年 解決中美凍結資產問題,促進中美金融合作發展 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資利用,發行國際債券 1979年-1980年 恢復國際金融組織合法席位,支持國內經濟文化建設 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幣澳門幣發行權,利於港澳經濟繁榮穩定 1994年 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奧運存摺
2004年 中國銀行穩步推進股改工作,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 百年奧運,百年中行——北京奧運會唯一銀行合作夥伴 2006年 中行實現精彩上市,開啟百年歷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新出爐的「2009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體現了今天的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競爭環境。這次調查共涉及17個行業,457 家候選公司。中銀行憑借良好的信譽度入選明星榜。 2010年 在《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巴菲特雜志年度金融大獎」評選中,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圍「2010年(第七屆)中國25家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 2011年 國際金融監督和咨詢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在法國戛納發布全球29傢具有系統性影響力的銀行名單,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乃至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中唯一入選的機構。

10. 古代的兌匯飛錢是什麼意思

兌匯飛錢,又稱「便換」,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回支票業務。答飛錢始於唐憲宗元和初年,有兩種形式:一是官辦,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京城的「進奏院」,攜券到其它地區的指定地方取錢;二是私辦,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聯號或交易往來,代營「便換」,以此牟利。這種匯兌方式一方面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商人前往各地進行貿易活動時,亦減輕了攜帶大量錢幣的不便。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勢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