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緬甸與中國的歷史關系

緬甸與中國的歷史關系

發布時間:2021-02-26 05:24:26

⑴ 緬甸為什麼自獨立以來和中國關系一直很不錯

1、中國與緬甸的關系其實並非一直很不錯,在表面無事的景象下隱藏著內不穩定的暗流。容緬甸當局的打擊少數民族的民族沙文主義政策以及對在緬華裔的不公平政策尤其是對緬共的鎮壓令中國對緬甸當局很反感。

2、中緬關系保持良好的關鍵在於中國長期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幹涉緬甸內政,在緬甸受到西方世界不公平對待的時候,中國主持正義,為緬甸的國家利益作出了貢獻。

3、緬甸在國際上也同樣堅持一個中國,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及其他一些涉華事務上積極站到中國一方,雙方始終保持外交上的默契。

4、中國歷史曾經支持過緬共,但當緬共內訌不斷,前途無望之後,中國停止了對緬共的支持。出於中國邊境安全的需要,轉而支持緬甸軍政府的禁毒行動。中緬雙方存在著共同的利益,這也是雙方關系融洽的基礎。

⑵ 緬甸果敢和中國到底是什麼關系

果敢全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緊鄰中國回雲答南省,西臨薩爾溫江與木邦相峙,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潞西市,南以南定河與佤邦相對,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
果敢在籍人口約25萬,其中90%人口為華人(緬甸謂之果敢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
果敢通行果敢語(漢語),流通人民幣。學校用簡體中文授課。果敢通訊採用中國移動號碼,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

⑶ 緬甸和中國關系好不好

一直關系都挺好的。

(3)緬甸與中國的歷史關系擴展閱讀: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

(Myanmar)。是專東南亞的一個國屬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

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

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

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⑷ 緬北民族與中國歷史

在中國史書中關於緬甸最早的記載,我們叫它驃國,這是在魏晉時期,記載有驃國進貢,所以唐代宮廷音樂中有一部是驃國樂。但是在緬甸自己的編年史里,在此之前它還有很多王朝,問題是這些歷史都是後來追記的,那麼,這段歷史到底怎麼回事就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早期的緬甸王朝,它的影響力主要還是集中在中部地區,對北部山區的影響相對有限。
緬北地區涉及中緬關系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東漢時期設立了永昌郡。永昌郡的設立對中國、緬甸和印度的交通及經濟文化的交流影響很大,它是西南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
永昌郡具體在哪兒?學界尚有爭論。譚其驤先生主持的歷史地圖集把它定在保山金雞村,是根據傳說所定。方國瑜先生把它定在施甸,我覺得在位置上可能還是有點偏。近年考古普查說現在保山城漢營有蜀漢前後的遺址,這個遺址規模不大,發掘程度不高,但我認為可能就是永昌郡。
在東漢時期,歷史記載說在永昌做官可以「富及十世」,因為當地產瑪瑙,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根據上報的人口數字,永昌郡是全國第二大郡。
永昌郡人口為什麼這么多?前人的研究都認為,是因為此地與其他地方的統計口徑不同,南中(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幾個郡中最繁華的地方是滇池周圍,即當時的益州郡,而益州郡統計的人口數量不足永昌郡人口數量的10%,益州郡統計的可能是漢族人口,永昌郡的人口數字則包括了投附民族的人口。按照方國瑜先生的看法,現在緬北的很多地方是永昌郡管轄的,不過,這一說法現在還不是定論。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在緬北地區更為確實的沖突關系發生在何時?
楊煜達:比較確定的,對這一帶進行管理的是南詔和大理。
8世紀中葉南詔建立,8世紀後期它突破了吐蕃對它的束縛,到和唐王朝結成同盟關系之後,也就是在國王異牟尋的時代,南詔有一個大擴張。《蠻書》有南詔遠征驃國的記載,說它向南打到了海邊。我認為這個時候南詔至少對這一帶有相對間接的控制,驃國,對南詔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甚至不光是緬甸這一塊,包括泰國中南部一些小的王朝實際上也對南詔大理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
到了南宋時,忽必烈為征服南宋,迂迴而行先打垮大理,在這里設置了雲南行省。之後蒙元帝國和緬甸王朝發生了沖突,導致中原王朝對緬甸的第一次大規模征服,這次征服使緬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蒲甘王朝被摧毀,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在這之後,元朝在緬北地區,包括中緬邊境地區就建立若干個撣族和傣族的土司政權。
其後,明王朝完整地繼承了元朝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明初在這些地方設立了九個宣慰司,包括了泰國北部到緬甸中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這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是麓川政權的興起,麓川的核心地區就在現在的瑞麗,這個政權的興起導致了明王朝對它的三次大規模征伐,戰爭大多發生在現在的中緬邊境地區。
關於這次戰爭的原因,中國的史書講是因為麓川向內地擴張,緬甸史書則同時記錄了麓川政權向緬甸一側撣族土司地區的擴張。大規模的征伐肢解了麓川政權,其政治後果就是緬北和雲南邊境地區的傣族形成了若干個互不隸屬,相互之間有聯系又有爭斗的土司政權,這就導致在這樣一個過渡地帶一種分割的狀況,成為若干個大的政治勢力之間的一種過渡區域。
麓川政權實力很強大,明王朝將它肢解,分割成若干土司之後,它還幾次入侵緬甸的腹心地區。到16世紀中期,緬甸興起一支勢力,產生了兩位非常偉大的君主莽瑞體和莽應龍,他們統一了緬甸中部,建立了緬甸的東吁王朝。
莽瑞體和莽應龍是兩位君主在中文裡的名字,相應地,他們這支勢力在中國被稱為東吁宣慰司。這里就涉及一個政治制度史的問題,明朝設立這些宣慰司起什麼作用?明朝對於這些宣慰司的管理和內地的土司相比有無異同?
東吁王朝建立之後第一步要征服的是南部孟族的殘余勢力,就是南部沿海地區;在這之後就要處理北部的撣族土司。
我有一個比喻,緬甸的中部就是它的黃河流域,緬甸南部就是它的長江流域,統一了這兩個地區轉過來就一定要打「蒙古高原」——撣邦就是蒙古高原。因為一旦撣邦強大,從撣邦居高臨下沖入緬甸腹心地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從緬甸王朝的角度來講,撣邦高原是勢在必爭的。
明朝和緬甸對這一地區的爭奪持續了半個世紀,一直在戰爭,但大部分時候中國軍隊並沒有出境,而是當地的土司在和緬甸打仗,只是當戰爭打到了今天的德宏州、保山市一帶,明王朝才發動了一個大規模的反擊,將它們打到伊洛瓦底江以西。在爭奪的過程中,緬北就基本形成一個穩定的局面,也形成了中緬之間大體穩定的國境線——比現在的國境線靠外一點,但不是太多。
邊境穩定下來之後形成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包括木邦、八莫、孟養這些土司,它們承認自己是明王朝的宣慰司,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緬甸;在中國境內的一些土司對緬甸有某種臣屬關系,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中國。就是說,中緬邊境既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這就是我書中介紹的「花馬禮」形成的背景,也是明末清初中緬邊疆北部地區的歷史背景。
清朝「稀里糊塗」捲入了緬甸內戰
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東方早報:清初,中緬關系在這一地區是怎樣的情形?
楊煜達:清初吳三桂追擊永曆皇帝,率兵進入緬甸,緬甸把永曆皇帝交出來之後,兩個國家就沒有正常的政治往來,但是經濟交流非常頻繁,遠遠超過以前。
我們知道西南絲綢之路開通得很早,但是這條路上物流量實際上是不大的,因為交通條件十分困難,只有價值特別高的珠寶、絲綢等類商品才得以在這條道上流通。到了清初,這種貿易完全變化了,有大量雲南內地漢人到木邦等撣邦高原地區種棉花,又有客商將棉花帶回雲南。因為雲南本地不產棉花,棉花就變成中緬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產品,貿易量非常大。而內地大量的絲製品、銅鐵金屬和各種日用百貨也大量進入緬甸,可以說,雙方的經濟往來直接影響到了滇緬雙方人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雍正時期有記載說,緬甸王朝誤聽謠言以為清王朝要收回木邦,於是就閉關不讓雲南內地人過去種棉花,然後雲南的棉花價格飛漲,老百姓就缺少衣料可買。可見,雙方的交流已經遠遠超過過去以奢侈品為主的貿易。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從明代開始,大批內地人來到這個地方開礦,主要是銀礦,當時比較著名的大礦有茂隆銀廠、波竜銀廠,後來英國人也在波竜銀廠大規模開采,這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銀鉛鋅礦。
我曾經對這里的銀產量做過估計,歐洲專門做冶金史的專家討論認為這個估計偏保守,依據他們的判斷這里的銀產量更大。這樣的白銀產量對中國的白銀流通影響很大。所以,緬北地區的經濟對西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都是有影響的。
東方早報:那麼,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邊疆態勢是如何被打破的?
楊煜達:十八世紀中期,按照緬甸的說法,東吁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很腐敗,任用非人,導致了緬甸的內亂。緬甸內亂首先就表達為民族戰爭,表達為孟族對它的反抗,並且也是孟族人最後攻佔了緬甸的都城阿瓦。
在阿瓦被攻佔之前,緬甸國王派了一個使團,由在茂隆銀廠開礦的礦主吳尚賢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進貢,表示臣服,但是這個使團還沒有回到緬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時清王朝態度很有意思,雖然說緬甸王朝已經前來投奔,但是清王朝採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緬甸的一個王子和王妃逃到邊境——就是現在的瑞麗,要入境避難,北京表示不同意,這些人從此就沒有下落了。
後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緬甸軍隊幾次進入內地。起初雙方發生沖突的原因是緬甸一方要求中國歸還入境的難民,這要求不過分,但前提條件是這些難民願意回去,難民中有些人是反緬的,他就不願回去。
東方早報:清廷為什麼選擇完全中立的態度?
楊煜達:緬甸內戰是從乾隆初年開始,緬甸使團入京朝貢是在乾隆十五、十六年,緬甸王子要求避難的時間是乾隆二十年前後。
當時清朝整個戰略的中心是對付准噶爾,一方面是無暇顧及,第二個方面就是它對整個西南的戰略態勢是防禦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壓力減小,它也不願意在這個地方輕易開啟戰端。盡管後來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戰爭前期,它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而且,戰爭前期是緬甸王朝和不服從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這裡面的情況很復雜,緬甸會在土司政權中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間也會打仗;這些土司又會聯合起來和緬甸王朝打仗,這就形成反復的戰亂。乾隆二十七年以前,這些戰亂基本沒有波及中國邊境,所以中國對這一地區也沒有做出直接的反應。
另外,這與地方官員、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關系。當時雲南的官員,包括總督愛必達、吳達善、劉藻這些人都不喜好邊功,他們開邊患的積極性不高。我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參加緬甸內戰的桂家宮里雁,一個是積極防邊的礦民集團的首領,總督吳達善把這兩個人都處斬了,可以看出他不願意惹事的心態。
東方早報:既然如此,中國最終是如何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
楊煜達:中國是稀里糊塗被卷進戰爭的。
關於這場戰爭有兩份重要檔案,一個是《莽匪節略》,一個是《木匪節略》。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注:緬甸貢榜王朝起家的地方叫木疏村,故稱為「木疏夷」);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花馬禮矛盾和土司歸屬是戰爭直接原因
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進行這場戰爭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楊煜達:從當地關系來看,要分兩個層次來講。
一是王朝之間的關系。王朝之間實際上有清楚的勢力范圍,但是當時有一個矛盾就是「花馬禮」(花,即花銀,馬,即馬匹,也就是每年給緬甸送一定數量的以銀和馬匹為代表的禮物)的問題。
前述中緬之間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一個表現就是中國的幾個邊境土司因為常受緬甸的侵擾,而不得不向緬甸繳納貢稅,即「花馬禮」。
對土司來說,這是花錢買平安。對此,清政府是知道的,但並不幹涉。在清政府看來,雖然我不能禁止這些土司向緬甸繳納「花馬禮」,但是我對土司的重大事務有決定權,你緬甸不能幹涉。
然而,緬甸卻有不同的認識。緬甸的國家領土觀念發育較清朝落後,它還是傳統朝貢、屬邦觀念,把向其進貢「花馬禮」的土司看作是它的屬邦,認為對其有一定的權力。
清代前期進貢「花馬禮」的土司主要有兩個:孟連、車里(今西雙版納)。問題是「花馬禮」是緬甸東吁王朝強盛時期向北征服的產物,在東吁王朝覆滅後,這些土司已經停止進貢「花馬禮」。
緬甸新王朝要恢復「花馬禮」,有的土司願意給,有的土司不願意給。其中孟連土司給了,但車里土司沒有給,於是導致了緬甸對車里的入侵,當然緬甸入侵車里也還涉及別的原因。
但是後來緬甸要求徵兵孟連,攻打車里,孟連拒絕,於是也起來反抗。從孟連的角度來說,可以花錢交「花馬禮」,但是幫緬甸出兵打車里,就是形同叛逆,所以他理所當然拒絕,那麼,就被緬軍蹂躪。另外兩個被緬軍侵擾的土司是耿馬和孟定,但這兩個土司實際在清前期並不存在「花馬禮」,因此當然拒絕了。
沖突一開始,雲南總督吳達善不願調綠營兵,僅調取文山的沙練和邊境的廠練(銀廠中的礦民自衛武裝)去防堵;而當劉藻接任總督的時候,沙練、廠練已經不能抵禦緬軍,這才調綠營兵防禦,戰爭於是全面升級。
東方早報:王朝之外的另一個層次是土司?
楊煜達:對,還有一個是土司層面。中緬之間一部分土司歸緬甸,一部分土司歸中國,但是土司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交織的,因為它們都是同等地位相互交往的,沒有這么清楚的王朝認同,這些土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交遊圈。這個交遊圈可以以歐洲中世紀的貴族來理解,比如中世紀的德國,德國由很多諸侯邦國組成,它們之間互相聯姻、打仗。
西南傣族-撣族土司之間也是這樣。土司可以娶很多夫人,但是只有掌印夫人有地位,這是傣族政治制度中很特別的一點。掌印夫人的權威特別高,子以母貴,只有掌印夫人生的兒子,才有優先的繼承權。掌印夫人一定要找門第高貴的,為了顯示門第高貴就會陪嫁很多東西,包括土地。所以,緬北的一些土地會在土司之間倒來倒去,也搞不清楚土地的具體流轉,果敢地區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至於王朝對土司的管理,乾隆年間這場戰爭結束之前,王朝主要管土司的繼承(保證土司的合法性以防止土司內部的動亂)、土司對王朝應盡的義務,包括進貢和出兵等等。至於基層事務,王朝並不直接管。土司之間的往來,王朝也不完全知道,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內地的兩個土司把土地作為嫁妝陪嫁來陪嫁去沒有關系,但邊境土司之間的這種交往就有問題了。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前期,王朝對邊境上的這些土司的控制是不夠的。
東方早報: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中緬關系有怎樣的變化?
楊煜達:戰爭結束,在乾隆中期以後,王朝越來越強調對土司下層土目的控制,把這些土目也變成土司,由王朝直接任命。這一方面可以分割土司的權力,另一方面可以對土司下層控製得更為具體,以前大的土司有一個府的面積,小的也有一個縣的面積,後來就是要將其控制到一個鄉的級別,通過這樣逐步分割土司的權力,加強王朝對邊疆的控制。
就中緬關系來說,經過20餘年的沖突,清王朝和緬甸重新建立了宗主藩屬關系。當然,這種友好關系是在按中國大一統觀念建立的宗主藩屬關系下實現的,即使在緬甸看來,它並不認為是清王朝藩屬,但是中緬之間和平友好的關系一直維持下來,直到英軍佔領緬甸,對其進行殖民統治。
經過這場沖突,實際上雙方建立了正常的對話機制。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這種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⑸ 緬甸和中國關系怎麼樣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專就以「胞波」(兄屬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

上世紀50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60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率先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下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1999年6月,緬甸國家與和平發展委員會第一秘書長欽紐中將訪華,兩國領導人就致力於發展面向21世紀長期穩定、睦鄰互信的中緬友好合作關系達成共識,並就進一步加強兩國經貿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兩國關系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⑹ 緬甸果敢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1·果敢在唐代屬於中國地方政權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的領土,1897年劃歸英屬緬甸。現全稱為「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2011年前稱「緬甸聯邦第一特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漢族(當地自稱「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人口約14萬,面積兩千餘平方公里。果敢地區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通行漢語(當地人稱果敢語),漢族占絕對多數,並且保留著漢族生活習慣。果敢地區長期處於動亂之中,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當地博彩業發展迅速。
2·清朝之前,果敢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區域。明末清初,有大量漢族移民至此,自此之後已為漢族世居之地。18世紀,楊氏漢族移民後裔成為果敢主要勢力。雍正七年,封楊映曾為世襲果敢縣令,向清朝效忠。1897年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並入英屬緬甸。在抗擊日本侵略中成立抗日地方自衛隊隸屬於孫立人所率領的抗日遠征軍。1948年緬甸獨立。由於歷史和政治原因,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
3·此後果敢長期處於武裝割據的戰亂與貧困之中,2009年緬甸政府軍與當地彭家聲為首的「果敢同盟軍」激烈交火後,成功實施了對該區的接管。自此,果敢再次融入緬甸社會。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中央政府繼續任命白所成為主席。
4·2015年2月9日,原果敢同盟軍再次率軍奪回果敢老街,打敗了白所成領導的親緬政府。目前果敢由果敢同盟軍所控制,白所成不知去向。

⑺ 緬甸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緬甸屬於中國過嗎

嚴格來說沒有屬於過中國,可以說是附屬國,藩屬國

16世紀50年代至17世紀初,即相當於我國明代嘉靖末年到萬曆年間,緬甸東吁王朝的軍隊入侵我國雲南邊境,引起了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戰爭。這場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對雙方的歷史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並直接牽涉到兩國邊境的沿革史。因此,有必要對之作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澄清一些不正確的或不準確的說法,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公元1531年,緬甸東吁王朝的莽瑞體繼承王位後,即開始了統一緬甸的戰爭,到1551年莽瑞體死時,東吁王朝已經統一了緬甸中南部的廣大地區。1551年莽應龍繼位東吁國王,1553年起進兵上緬甸。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莽應龍的軍隊攻佔阿瓦,滅阿瓦王朝,接著繼續北進,給中國雲南邊境造成了威脅。

明初,明政府在雲南極邊之地設有六宣慰使司,即孟養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木邦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於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緬甸軍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曾臣屬於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養以南,今緬甸曼德勒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和泰國清邁地區)、車里軍民宣慰使司(轄境相當於今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寮國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寮國境內)。當時明政府授與當地上層分子以宣慰使的職銜,這些土司則接受明王朝的封號,服從雲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皆在西南極邊,明王朝的統治常常是鞭長莫及,當地土司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由於經濟、政治的發展變化,一些宣慰使司如緬甸、八百、寮國,實際上成了獨立國家。由於東吁王朝的侵襲,到1575年,木邦、蠻莫都已處於在緬甸控制之下。萬曆四年(1576),緬甸又大舉進攻孟養。面對緬軍的入侵,孟養土司思個一面積極准備抵抗,一面向明王朝的地方政權告急。金騰屯田副使羅汝芳得到報告,要求思個堅守待援,同時准備部署軍事行動。他用重金招募往來於中緬邊境的商人,派他們深入緬人控制地區,偵察其山川道路、兵馬糧響等情況,又傳檄鄰近的各土司依期增援孟養。在摸清緬軍方面的情況後,即發兵前往增援。十二月,官軍到達騰越(今雲南騰沖)。思個得知援軍即將趕到,極為振奮,命令手下頭目烏祿刺率一萬多人馬深入緬軍後方,絕其糧道。他自己則率兵埋伏在戛撒(在今緬甸傑沙)地勢險隘之處,引誘緬軍深入。緬軍果然進攻戛撒,思個堅壁固守,不與之戰。緬軍欲進不能,糧道又被截斷,陷入了困境,"飢甚,以攝金易合米,始屠象馬,既剝樹皮,掘草根,軍中疫作,死者山積"。走投無路的緬軍只得向思個求和,遭到拒絕。思個派出使者,要求援兵迅速趕來,殲滅緬軍。但是,當時的雲南巡撫王凝"防邊將喜事,遂一切以鎮靜待之"。他根本不諳邊情,對於抗擊緬軍入侵採取了消極的態度,害怕"兵興禍速",急忙傳羅汝芳,不準他發兵增援思個。"汝芳接檄憤恨,投債於地,大罵而罷",只得撤兵。思個久等而不見援兵來,大為失望,又得知陷於困境的緬軍逃跑,"率兵追之,且追且殺,緬兵大敗,生還者什不一二"。緬軍這次進犯孟養雖然遭到慘敗,但是,由於明王朝的政府軍未能增援思個,全殲入侵的緬軍,"一時士民以為大失機會"。盡管緬軍不斷入侵,已經控制了雲南邊境的許多地區,但是明王朝對於雲南邊境的軍事形勢卻昏昏然,既沒有支持邊境地區積極抗擊緬軍進犯的土司,也沒有採納有識之士的建議。萬曆五年(1577),陳文遂出任雲南巡撫,鑒於邊境的嚴重局勢,提出"檄諸夷,撫三宣,設將領,築城垣"等十策,"銳意請上經營","然與時見相抵悟,事亦寢"。萬曆六年(1578)明王朝又"遣使將迄西(孟養)所俘瑞體(按:這時的緬甸國王應為莽應龍,這里記載有誤,下同)兵象,俏以金幣諸物還瑞體",還"好言慰諭之"。但是,緬王卻不領明王朝的這番情,"使回,緬不稱謝"。由於明王朝對東吁勢力的擴張採取了姑息政策,又不加強邊防,這就使雲南邊境的抗緬愛國土司陷於孤立無援的不利處境,而緬軍則得以卷土重來,乘虛而入。萬曆七年(1579),緬軍再次進攻孟養,"思個以無援敗,將走騰越,中途為其下斷執,送瑞體","不屈遇害"。於是,緬甸"盡並孟養地"。至此,孟密、木邦、孟養等大片土地都淪於東吁王朝統治之下,盡管如此,明王朝還是沒有採取積極的反擊措施,相反,萬曆八年(1580),雲南巡撫饒仁侃又派人去招撫緬甸,但是緬王不予理睬。明萬曆九年(1581),緬王莽應龍死去,其子莽應里繼承王位。他繼承王位後,繼續竭力向北擴張。

⑻ 緬甸自建國以來為什麼和中國關系一直不錯

中緬兩國是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襲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⑼ 關於緬甸的歷史

,緬甸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努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忽必烈(Kublai 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撣族時期
1.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國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2.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首相。(此政府是傀儡政府)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佔領英屬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昂山將軍(Gen. 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獨立時期(1948年-1960年)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 Nu)(德欽努)取得執政權。
軍政府時期(1962年-現在)
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奈溫將軍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糟糕,而由於政府官員的輕易受賄使得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更是日趨腐敗。因為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軍(General Saw Maung)的掌政下,緬甸的官方名稱由Union of 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不過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國內反政府的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昂山素季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動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評奈溫將軍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在1995年獲得釋放但仍受到嚴格的監控。

II,雙邊關系
一、 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中緬領導人有著互訪傳統。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都曾訪緬,緬甸吳奈溫主席、吳山友總統和吳貌貌卡總理等也多次訪華。周總理九次訪緬和吳奈溫十二次訪華被兩國人民傳為佳話。近年來,兩國繼續保持高層互訪,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干(1991年1月和1997年3月)、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1993年2月)、李鵬總理(1994年12月)、李瑞環主席(1995年12月)、吳邦國副總理(1997年10月)、司馬義·艾買提國務委員(2000年5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2002年1月)先後訪緬。緬方蘇貌主席(1991年8月)、丹瑞主席(1996年1月)、貌埃副主席(1996年10月和2000年6月)、欽紐秘書長(1994年9月和1999年6月)、丁吳第二秘書長(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溫敏第三秘書長(2000年10月)和吳溫昂外長(1999年12月)分別訪華。1997年底,江澤民主席與丹瑞主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晤。

2000年是中緬建交50周年。6月,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貌埃上將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中緬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文件的聯合聲明》。7月,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對緬甸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有力地推動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的全面深入發展。訪緬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科技合作協定》、《中緬旅遊合作協定》和《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1年,中緬睦鄰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12月12日至15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緬甸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緬甸,在中緬關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緬漁業合作協定》、《中緬邊防合作議定書》、《中緬投資保護協定》、《中緬動植物檢驗檢疫協定》等七個雙邊合作文件。此次訪問為中緬傳統睦鄰友好關系在新世紀不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03年1月,緬甸主席丹瑞應江澤民主席邀請再次訪華。同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應邀訪緬,就進一步加強中緬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合作同緬甸領導人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了廣泛共識。兩國還簽署了《關於中國免除緬甸部分到期債務的政府間協定》。

二、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近年來,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已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有較大幅度增長。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中緬貿易額8.62億美元,同比增長36%。據緬方統計,中國已成為繼新加坡、泰國之後,緬甸第3大貿易夥伴。我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高新技術產品。從緬主要進口原木、寶石和鋸材等。

截至2002年10月,中國公司在緬甸簽訂承包工程合同800項,合同金額超過21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緬甸簽訂勞務合作合同額逾6000萬美元。截至2002年三季度,在緬中資機構37家,投資項目36個,協議投資額約1.7億美元。

雙邊經貿協定:1971年中緬簽署貿易協定,雙方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1994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邊境貿易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成立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聯合工作委員會的協定》。2001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鼓勵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

三、其它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中緬兩國外交部一直保持良好合作。1992年雙方建立外交磋商機制後,已舉行了五次副外長級外交磋商。1998年1月,唐家璇副部長赴緬磋商時,雙方簽署了《中緬兩國政府關於互免持外交和公務護照者簽證協定》。1993年中緬就恢復互設總領館達成協議,緬甸駐昆明總領館和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分別於同年9月和1994年8月重新開館。1997年3月兩國簽署《中緬兩國邊境地區管理與合作協定》,並就邊境地區禁毒開展了合作。

中緬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兩國建交後交往更加頻繁。1960年,緬甸總理吳努曾率領由文化、藝術、電影等代表團組成的400多人大型友好代表團訪華,1961年,周恩來總理率領530多人大型代表團回訪緬甸,成為兩國文化交流史美談。近年來,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歷史、新聞、體育代表團交往不斷。1996年1月,兩國文化部簽署了文化合作議定書。1994年和1996年,中國國寶文物佛牙舍利兩次應邀赴緬供奉,受到了緬甸政府和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

兩軍關系穩步發展。近年來,兩軍領導人保持互訪的勢頭,中國副總參謀長何其宗(1991年11月)、國防部長遲浩田(1995年)、中央軍委主席張萬年(1996年4月)、總參謀長傅全有(2001年4月)先後訪緬,緬甸陸軍司令丹瑞中將(1989年10月)、三軍副總司令貌埃上將(1996年10月)和陸軍參謀長丁吳中將(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等軍隊領導人分別訪華。

閱讀全文

與緬甸與中國的歷史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