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我國古代的蠶文化,蠶一生經過的哪些時期,蠶的生活習性==
一、蠶文化
我國抄自古以來號稱 「農桑立國 」,幾千年來 ,植桑養蠶在我國古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形成了豐富的蠶桑文化。蠶桑文化是中國文明的起點,是國人的驕傲。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蠶桑文化現在主要集中表現在杭州、嘉興、湖州地區,並綿延江蘇省、四川省、山東省、廣西省等地區,但綜觀中國絲綢發展史,蠶桑文化甚至可以覆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流傳地區、人群之廣足以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形態」。
二、蠶的一生依次要經歷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時期,這種發育過程叫做 變態發育。
三、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B. 說說我國養蠶的歷史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只養一茬,以免桑葉採伐過度而殘桑。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乾燥及溫度調節。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北方常用蠶種有三卧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卧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里蠶、兒蠶、灰兒蠶等。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面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農家貯繭時間不長,旬日後即出而OA之,保持繭質潤澤。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制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十體」指寒、熱、飢、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飢).黃光以漸住食」;「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採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乾」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乾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採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系。
對於野生柞蠶的利用,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到明代對野蠶放養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明末山東柞蠶絲綢已聞名中外,從此由歷史上的人工自然採集轉人到人工放養收集的生產格局。南宋時廣西還創造了以醋浸或熏野蠶,然後剖開蠶腹,取其絲「就醋中引之」,一蟲可得絲長6一7尺的先例,有人認為這是現代人造纖維的前奏。
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技術上對上族採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乾」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喂蠶,絲光白而韌。採摘秋桑葉曬干,研為細末,留存燥處,在養蠶時遇雨葉濕,可以這種葉末摻人,有灼濕、易飽、省葉之效。這些都是代用飼料添食的好辦法。1898年杭州創辦蠶學館.學習國外育蠶經驗和理論,消除微粒病,用新法選育成青柱、新圓、諸桂、轟青等一批新品種,並用轟青與諸桂雜交,育成中國最早的改良品種青桂,在當時佔有很大比重。嗣後各省紛紛興辦蠶校和蠶桑試驗場,盛極一時。廣東蠶種有二化及多化.連平地區每年可養七八造,順德可養六造,以繭色可分金、銀兩種,銀種宜用於夏秋蠶。江南蠶種稱為大造,蠶體與繭型較常種為大。四川和山東採用一化性黃繭品種,在中國也佔一定比重。
C. 蠶的起源及發展史
中國古代最主要的經濟昆蟲之一。蠶的經濟價值在於蠶絲。蠶絲是主要的紡織原料之一。中國是最早利用蠶絲的國家。古史上有伏犧「化蠶」,嫘祖「教民養蠶」的傳說,又說黃帝元妃西陵氏為「先蠶」,即最早養蠶的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吳興錢山漾地區的先民已利用蠶絲織成絹片、絲帶和絲線。公元前十三世紀,桑、蠶、絲、帛等名稱已見於甲骨卜辭。蠶絲和大麻、薴麻,以及後來的棉花一道,為中國人主要的衣著原料,蠶桑也就成為中國農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達數千年的實踐中,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經驗,這個經驗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對於蠶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時期,蠶已在室內飼養。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養蠶已有專用蠶室,蠶病的防治受到重視,並採用了浴蠶種技術,公元三世紀後期,出現了小蠶恆溫飼養,說明當時對於蠶的生長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已有一定的認識,但直到元代《士農必用》中才對蠶的生長的各階段所需溫度有詳細說明。晉代對於蠶的微粒子病和軟化病已有所認識,時稱「黑瘦」和「偽蠶」。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據《齊民要術》記載,人們還從種繭的選擇和鹽腌貯藏來防治蠶病。宋元時期,對於蠶病的防治更進一步,貯繭方法除鹽漬之外,復又出現日曬和籠蒸。與此同時,做為防治蠶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蠶方法也得以改進,早期浴蠶主要在川中進行,宋代出現了硃砂溫水浴法,元代出現了天浴,利用低溫選優汰劣。《陳旉農書》中探討了蠶生僵病與濕熱風冷的關系,《農桑輯要》則總結了蠶病與葉質的關系。明代(1368-1664)出現了天露、石灰水、鹽水浴種等方法。並採用了雜交方法培育嘉種,以提高蠶的防病能力,還出現淘汰病蠶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國的養蠶技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蠶業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公元前十一世紀,養蠶技術隨箕子傳入朝鮮,隨後復又傳到了日本。秦漢以後,中國的養蠶技術通過舉世著名的絲綢之路傳入到中亞、南亞及西亞地區,六世紀世紀中葉,君士坦丁堡國王通過印度僧侶從中國私運蠶種至該國,是為西方有蠶業之始。
先蠶娘娘--嫘祖
黃帝戰勝蚩尤後,建立了部落聯盟,黃帝被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他帶領大家發展生產,種五穀,馴養動物,冶煉銅鐵,製造生產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給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過程中,嫘祖和黃帝手下的另外三個人作了具體分工:胡巢負責做冕(帽子);伯余負責做衣服;於則負責做履(鞋);而嫘祖則負責提供原料,她經常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她們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不長時間,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母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飯,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圍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萬分,個個坐卧不安。守護在嫘祖身邊的幾個女子,想了各種辦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時愛吃的東西。誰知嫘祖一看,總是搖搖頭,一點也不想吃。
有一天,這幾個女人悄悄商量,決定上山摘些野果回來給嫘祖吃。她們一早就進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許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嘗,不是澀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樹林里發現滿樹結著白色的小果。她們以為找到了好鮮果,就忙著去摘,誰也沒顧得嘗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滿後,天已漸漸黑了。她們怕山上有野獸,就匆匆忙忙下山。回來後,這些女子嘗了嘗白色小果,沒有什麼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麼也咬不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果子。正在過時,造船的共鼓走了過來,發現幾個女子站在那裡發愣,連忙問發 生了什麼事。女子們便把她們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說了一遍。拱鼓一聽,哈哈一笑說:「你們這些憨女子,現在咱們有火有鍋,咬不爛就用水煮嘛!」他這么一說,立刻提醒了幾個女子,她們連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進鍋里,加上水用火煮起來。煮了好長時間,撈出一個用嘴一咬,還是咬不爛。正當大家急得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個女子隨手拿起一根木棍,插進鍋里亂攪,邊攪邊說:「看你爛不爛,看你熟不熟!」攪了一陣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纏著很多像頭發絲細的白線。這是怎麼回事?女子們繼續邊攪邊纏,不大功夫,煮在鍋里的白色小果全部變成雪白的細絲線,看上去晶瑩奪目,柔軟異常。她們把這個稀奇事立即告訴嫘祖。嫘祖是個急性子,不聽則罷,一聽馬上就要去看。這些女子為了不讓她走動,便把纏在棒上的細線拿到她身邊。嫘祖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詳細看了纏在木棒上的細絲線,又詢問了白色小果是從什麼山上、什麼樹上摘的。然後她高興地對周圍女子說:「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卻有大用處。你們為黃帝立下一
大功。」
說也怪,嫘祖自從看了這白色絲線後,天天都提起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減輕,開始想吃東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顧黃帝勸阻,親自帶領婦女上山要看個究竟,嫘祖在桑樹林里觀察了好幾天,才弄清這種白色小果,是一種蟲子口吐細絲繞織而成的,並非樹上的果子。她回來就把此事報告黃帝,並要求黃帝下令保護橋國山上所有的桑樹林。黃帝同意了。
從此,在嫘祖的倡導下,開始了栽桑養蠶的歷史。後世人為了紀念嫘祖這一功績,就將她尊稱為「先蠶娘娘」。
D. 關於養蠶歷史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只養一茬,以免桑葉採伐過度而殘桑。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乾燥及溫度調節。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北方常用蠶種有三卧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卧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里蠶、兒蠶、灰兒蠶等。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面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農家貯繭時間不長,旬日後即出而OA之,保持繭質潤澤。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制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十體」指寒、熱、飢、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飢).黃光以漸住食」;「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採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乾」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乾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採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系。
對於野生柞蠶的利用,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到明代對野蠶放養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明末山東柞蠶絲綢已聞名中外,從此由歷史上的人工自然採集轉人到人工放養收集的生產格局。南宋時廣西還創造了以醋浸或熏野蠶,然後剖開蠶腹,取其絲「就醋中引之」,一蟲可得絲長6一7尺的先例,有人認為這是現代人造纖維的前奏。
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技術上對上族採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乾」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喂蠶,絲光白而韌。採摘秋桑葉曬干,研為細末,留存燥處,在養蠶時遇雨葉濕,可以這種葉末摻人,有灼濕、易飽、省葉之效。這些都是代用飼料添食的好辦法。1898年杭州創辦蠶學館.學習國外育蠶經驗和理論,消除微粒病,用新法選育成青柱、新圓、諸桂、轟青等一批新品種,並用轟青與諸桂雜交,育成中國最早的改良品種青桂,在當時佔有很大比重。嗣後各省紛紛興辦蠶校和蠶桑試驗場,盛極一時。廣東蠶種有二化及多化.連平地區每年可養七八造,順德可養六造,以繭色可分金、銀兩種,銀種宜用於夏秋蠶。江南蠶種稱為大造,蠶體與繭型較常種為大。四川和山東採用一化性黃繭品種,在中國也佔一定比重。
來自網路
E. 養蠶的歷史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只養一茬,以免桑葉採伐過度而殘桑。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乾燥及溫度調節。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北方常用蠶種有三卧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卧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里蠶、兒蠶、灰兒蠶等。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面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農家貯繭時間不長,旬日後即出而OA之,保持繭質潤澤。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制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十體」指寒、熱、飢、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飢).黃光以漸住食」;「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採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乾」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乾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採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系。
F. 蠶的歷史
1、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
2、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
3、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
4、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
5、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
6、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
(6)中國古代桑蠶歷史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G.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養蠶的是誰
是嫘祖。
嫘祖,又名累祖,黃帝正妃,今夏縣西蔭村人。傳說她發明了植桑養蠶,破巢織絲,制絲專做衣,結束了人類用獸皮樹葉為衣的原始生活。
西蔭絲織到西漢作為禮品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嫘屬祖的故鄉……河東夏縣西蔭村也就成了中國植桑養蠶的發源地,絲綢之路的源頭。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悠久文明大國,先民創造了著名於世界的燦爛文化。嫘祖是我們先祖女性中的傑出代表,嫘首倡婚嫁,母儀天下,福祉萬民,和炎黃二帝開辟鴻茫,告別蠻荒,功高日月,德被華夏,被後人奉為「先蠶」聖母,與炎帝、黃帝生活在同一時代,同為人文始祖。
(7)中國古代桑蠶歷史擴展閱讀
嫘祖的功績不僅在於發明了養蠶技術,據說作為黃帝的正妻,母儀天下,她還創建了許多禮儀規范,使整個神州大地的人們不僅穿著得體,而且人人相互禮讓,社會一片安定祥和。
嫘祖為黃帝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玄囂,次子叫昌意,昌意居住在若水,生下韓流,韓流娶淖子氏之女為妻,生下大神顓頊,顓頊後來繼承皇帝之位。
H. 桑蠶的起源
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形態和習內性與今天食害桑葉的野容桑蠶(Bombyxmandarina)(見桑樹害蟲)十分相似,血清沉澱反應強度也相同,雜交能產生正常子代。桑蠶的染色體是28對,野桑蠶則有27對和28對兩種類型,一般認為桑蠶與中國的28對型野桑蠶同源。人類最初可能是從桑林中採集原始野生蠶繭取絲利用;隨著人類生活的定居和對蠶絲用途的進一步了解而試行在室內養蠶。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野生蠶才逐漸馴化成為具有今天這樣經濟性狀的桑蠶種。
I. 蠶桑的典故
中國古代詩歌經典中有非常多對養蠶種桑的描畫,從中可以看出民眾對於蠶桑經濟的依回賴和答蠶桑農業對中原文化以及東亞文化的影響。 ……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J. 蠶文化的歷史
蠶崇拜、蠶信來仰
祀蠶神;我國源養蠶歷史已很悠久,據說是黃帝軒轅氏元妃西陵嫘祖教民養蠶,後人即奉
她為神。杭州湖州一帶稱為嫘祖娘娘,並建有蠶神廟。絲織也有神,奉軒轅氏黃帝。杭州有三
處機神廟,明代建於慶春紡東園巷稱中機神廟,涌金門又建一所,稱上機神廟,艮山門石弄口
又建一所,稱下機神廟。每年春秋,機戶用隆重儀式祭祀機神。厲鶚《城東雜記》中收有《機
神廟碑》。詳記興革事,碑曰:「物創於臣,功歸於帝,然則機有神,非伯余莫屬矣。」按伯
余何許人也?有人認為即黃帝,亦有認為是黃帝的臣屬,按碑文則記機神為黃帝之臣伯余。乾
隆六十年覺羅吉慶撰文,仁和縣事鄧雲龍渤石於機神廟的《秩祀軒轅廟先蠶孝碑》,碑曰:「
浙西杭嘉湖三郡蠶事之利侔於力田。……得機神廟於城東北隅,乃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