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較大的民族大融合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四次民族大融合。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中國歷史上第專一次民族大融合屬是春秋、戰國時期。特點是在中國腹心地區進行的,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民族。
二、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特點是民族遷徒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三、宋遼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是在邊疆地區進行的,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四、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是清代。這時期奠定了現在中國疆域和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基礎。
B.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較大的民族大融合
五胡抄亂華:是中國西晉襲時期北邊眾多游牧民族西晉末年少數民族內遷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蒙古入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並統治中國全境的半封建半奴隸制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疆域廣闊的王朝。
清軍入關: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清朝的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京師開始成為統治中國。
C. 歷史上三次民族融合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華夏族在這里肇興,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在中原地區形成,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從東北、西北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政權,後來又因融合入漢族而消失於史乘之中。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既有刀光劍影、桴鼓相攻的一面;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後融合為一體的時期。可以說,研究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民族融合與同化,是了解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與同化的一個窗口。中原地區實際上是一個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熔爐,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所融合而成為漢人,從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以迄明清,民族融合同化時間之長,被融合的民族之多,融合情況的多樣、復雜,均非其他地區所能比擬。 一、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炎、黃二帝是傳說時代的英雄人物,是遠古兩大部落集團的領袖,其活動區域主要是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黃帝打敗炎帝,兩族便進一步融合。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從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而且還有東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的因素,表明這一時期已經實現了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南方苗蠻文化的融合,華夏民族文化已初露端倪。 夏、商、周三代來源各不相同,夏部族是黃帝後裔,居住在中原地區河洛一帶,公元前2100年前後建立了夏王朝,這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到文明時代,華夏族的名稱也隨之產生。游牧起家的商族本是東夷人,幾經遷徙到達河南東部。最初活動於渭水流域的周族,原是西戎的一支羌人,滅商後勢力擴大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可以說,中原地區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史記封禪書》就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二里頭文化,偃師商城、商湯的西毫、殷墟、東周的都城洛邑,都在今河南境內。這一時期在中原地區與夏人、殷人、周人錯雜而居的還有蠻、戎、夷、狄等少數民族,如東周都城洛陽附近便有陸渾之戎、伊雒之戎。到了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一部分少數民族消失於史乘之中,表明他們已與華夏族融合,成了新的華夏族。這個華夏族是由黃河中下游的炎黃集團及部分東夷集團為主體形成的。這其中除了夏人、殷人、周人的血統,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的成分,可見華夏族本身便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體。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則是在華夏族的基礎上從漢代開始形成的,它的血統里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的血液。漢族的形成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中產生了一個強有力的凝聚核心。 夏、商、周三代族別不同、發祥地各異,但都尊奉黃帝為共同祖先。直到魏晉以降,南下建立政權的北方少數民族還尊奉黃帝、夏禹為祖先。盡管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已經證明華夏民族並非來源於一個祖先,而千百年來人們卻一直把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象徵,不管走到哪裡,都自稱是炎黃子孫。這種發端於遠古而歷久彌新的觀念,成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所共有的民族意識。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這一時期「是民族大雜居、大融合的一個比較明顯的時期」。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是伴隨著野蠻民族的征服開始的。北方少數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大遷徙造成了中原地區胡漢雜居的局面,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實行的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目的在於鞏固北魏政權,但在客觀上卻促進了鮮卑族同中原漢族的融合,鮮卑族的優秀文化也被中原漢族文化所吸收,如他們管理畜牧業的技能便在中原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民族融合是一個互相滲透的過程,少數民族的漢化與主體民族的胡化往往同時進行。從三國、兩晉至南北朝的三個半世紀中,進入中原的一批少數民族社會發展已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消除,經過雜居與通婚,血統上二者也融為一體了。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冊,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洎至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化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河南浚縣等地尚有匈奴赫連氏的後裔,但除了姓氏外,已沒有匈奴族的任何特徵了。 三、唐五代時期 這一時期,又有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融合,成為漢族。唐代洛陽是北方交換的中心,「商胡販客,日奔塞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及中亞、日本、朝鮮半島的外國人長住洛陽,多種民族文化的融匯交合,使唐代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五代時期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後梁、後唐、後漢、後晉、後周5個王朝,其中的後唐、後漢、後晉分別是沙陀人李存(上曰下助)、劉知遠、石敬瑭建立的,沙陀源於突厥。李存 攻陷梁都開封,在洛陽建立後唐,標志著沙陀突厥勢力正式登上了中原地區的政治舞台,從而使西北和東北的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這3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仿照中原地區的傳統模式建立起來的,由沙陀人與漢族上層貴族聯合統治,軍隊也是如此。婚姻上沒有禁忌,沙陀皇帝的後妃多為漢族,百姓間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通婚就更為普遍,再加上五代時盛行的義養風氣,沙陀皇帝往往選拔漢人中驍勇善戰者為假子、義兒,結成政治集團,這在客觀上加速了各民族間的融合。 四、宋遼金元時期 長達4個多世紀的宋遼金元時期是中原地區民族融合的又一重要時期,河南省的蒙古、維、回族以及女真、契丹、西夏人就是在這一時期進入的。 北宋與遼、金、西夏諸國並存,使軺相接,絡繹於途,不少契丹、女真、西夏人來到了開封。其它的少數民族,「至於羌氐(上棘下人)翟,儋耳雕腳,獸居鳥語之國,皆望日而趨,累載而至。」(周邦彥《汴都賦》)許多人後來定居於中原。契丹人大批進入中原是在金國滅亡北宋以後,金國統治者「慮中州懷二三之意,始置屯田軍,非止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徙居中土,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給以官田,使自播種,以充口食。」(《大金國志屯田》)至元代中葉,契丹人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封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蒙古人、色目人是因戍守而進入中原的。元朝統一全國後,因幅員遼闊,需屯兵駐守,便「以蒙古、探馬赤軍鎮戍河洛、山東,據天下腹心」,這項措施使得大批蒙古、色目軍士離開故土,遷入中原各地,駐戍之兵,皆錯居民間,「與民雜耕,橫亘中原」。元朝統治者本想對漢人、南人實行軍事監視,不料卻導致了他們的漢化,河南濮陽的西夏遺民在家譜中說:「時北方人初至,猶射獵為俗,後漸知耕墾、播殖如華人。」前至元年間,全國農業地區普遍成立「社」,政府命蒙古、探馬赤軍人一體入社,勸課農桑,他們入社後與漢人關系更為密切,甚至互相通婚。至元末明初,經過長期的雜居交往,蒙古人與維、回、西夏遺民等色目人與漢人已達到了相忘相化,不易識別的程度。朱元璋即位伊始,便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中原的蒙古、維、回、西夏遺民為避免歧視多改漢姓。改姓這一舉動不同程度地加速著新的民族同化,許多少數民族變成了漢人,擴大了漢族的外延。 中原地區歷史上民族融合的事實證明: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發達的經濟、文化的認同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漢族理所當然地成為凝聚力的核心,也證明了馬克思「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論斷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D. 中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過程。
第一次在春秋時期,當時諸侯爭霸,興修水利是強國的重要途徑。秦、楚均在興修水利中逐漸強大,同時向水利條件更好的中原地區擴張,華夏族在戰爭中與其他少數民族接觸頻繁,促進並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魏蜀吳三國都實行了屯田制度,水利得以振興,農業得以穩固,國力得以增強。兩晉南北朝時,黃河流域水利已經達到相當規模,長江流域亦開始開發,北方先進的農業技術被帶到南方。東晉時,匈奴、鮮卑、羯、氐、羌族內遷。北魏統一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趨勢出現。
第三次是遼、宋、夏、金、元時期,特別是北宋和南宋時期,江南地區得以大規模開發,從宋代有關記載看,當時已經廣泛使用翻車和筒車了,灌溉工具有了質的飛躍。郟亶、郟僑父子與單鍔在蘇吳太湖流域實行高田低田法, 把治水治田結合起來,解決了農田排澇問題,江南地區大規模推廣麥稻兩熟制和雙季稻,桑、麻、棉三大經濟作物以及油菜、茶、桐、染料植物,甘蔗、水果、花卉、葯用植物等經濟作物的栽培技術有了很大進步,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發展,完成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過程,少數民族接受漢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進程的同時,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E.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展到這里,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征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里,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准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泄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匈奴內部分裂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於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佔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佔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佔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並州塞外。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佔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
F.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是怎樣的,有怎樣的意義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G. 中國歷史上有哪三次民族大融合 – 鐵血網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民族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諸侯國間頻繁的兼並戰爭,大大加強了中原地區與周邊民族的聯系,促進了民族融合。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民族融合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加速了對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發展。
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的動亂時期,但也是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與其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動亂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但是客觀上那個促進了民族交流和游牧民族的漢化進程。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北方民族大融和的結果是鮮卑族消失,北方回歸完全的漢文化。
民族融合隋唐時期
隋唐實行比較開明的對內對外,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交流得到新的發展。
唐朝中央政府承認周邊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權」,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內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統治者擔任。唐政府對被征服部落民族首領冊封很多。建立了眾多羈縻程度不同的羈縻州護府。
民族融合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時期,其中元代更為突出。元朝的統一使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並於其後明朝中期以後形成新的民族——回族,雖然蒙元實行民族壓迫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交流的歷史趨勢。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
其結果是大量的游牧民族融於漢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若說漢語則被元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徵已逐漸喪失。
民族融合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各民族的融合與經濟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但是,與以往的經濟、文化等自然交流不同,明末清初的民族同化帶有非常嚴重的強迫性甚至引發屠殺。應以史為鑒,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提倡自然交流與融合。 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滿漢之間已經有了接觸。清軍入關後,隨之滿族大批遷入關內,客觀上打破了滿漢之間的地域界線,形成了交錯雜居的局面。但同時,滿清貴族為了防止被人數佔多數的漢人同化,嚴禁滿漢通婚。雖然清政府實行民族隔離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為了鞏固統治,滿清統治者還主動尋求與漢族地主階級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上層的聯合。早年努爾哈赤攻佔遼沈地區時,大量漢人被掠為奴,編入滿洲八旗之內,成為家內奴或拖克索(農庄)內從事生產的奴僕,為擴大兵源,從為奴的漢人中抽出一些壯丁(規定每20人抽一人當兵),後編為漢八旗,現今的滿族就包括滿洲後裔、當年的漢八旗人後裔和蒙八旗人的後裔。
邊疆地區各民族的融合較前代有所加強。清初,今天我國境內的53個少數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俄羅斯族和朝鮮族除外,近現代之後才有他們),他們主要分別在邊疆地區,呈大雜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狀態。清朝定鼎北京後,先後平定了准噶爾部的分裂活動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冊封了西藏宗教首領和派駐藏大臣,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與管理。這在客觀上,既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聯系,又有利於邊疆各民族間的融合。如清代在對北部邊疆的經營與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遷入東北腹地。接著,又經過多年的征戰,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區,推行「盟旗制度」,以統治歸附的蒙古各部。同時,內地漢族人民因戰亂、災荒、飢饉等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邊疆,與他族雜居。這種不同民族成分之間的輾轉流動與交錯雜居,在北方廣闊的地區,掀起了以漢、滿、蒙古的融合為核心,維吾爾、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族也紛紛捲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H.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幾次名族大融合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華夏族在這里肇興,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在中原地區形成,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從東北、西北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政權,後來又因融合入漢族而消失於史乘之中。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既有刀光劍影、桴鼓相攻的一面;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後融合為一體的時期。可以說,研究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民族融合與同化,是了解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與同化的一個窗口。中原地區實際上是一個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熔爐,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所融合而成為漢人,從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以迄明
清,民族融合同化時間之長,被融合的民族之多,融合情況的多樣、復雜,均非其他地區所能比擬。
一、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炎、黃二帝是傳說時代的英雄人物,是遠古兩大部落集團的領袖,其活動區域主要是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黃帝打敗炎帝,兩族便進一步融合。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從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而且還有東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的因素,表明這一時期已經實現了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南方苗蠻文化的融合,華夏民族文化已初露端倪。
夏、商、周三代來源各不相同,夏部族是黃帝後裔,居住在中原地區河洛一帶,公元前2100年前後建立了夏王朝,這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到文明時代,華夏族的名稱也隨之產生。游牧起家的商族本是東夷人,幾經遷徙到達河南東部。最初活動於渭水流域的周族,原是西戎的一支羌人,滅商後勢力擴大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可以說,中原地區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史記•封禪書》就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二里頭文化,偃師商城、商湯的西毫、殷墟、東周的都城洛邑,都在今河南境內。這一時期在中原地區與夏人、殷人、周人錯雜而居的還有蠻、戎、夷、狄等少數民族,如東周都城洛陽附近便有陸渾之戎、伊雒之戎。到了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一部分少數民族消失於史乘之中,表明他們已與華夏族融合,成了新的華夏族。這個華夏族是由黃河中下游的炎黃集團及部分東夷集團為主體形成的。這其中除了夏人、殷人、周人的血統,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的成分,可見華夏族本身便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體。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則是在華夏族的基礎上從漢代開始形成的,它的血統里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的血液。漢族的形成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中產生了一個強有力的凝聚核心。
夏、商、周三代族別不同、發祥地各異,但都尊奉黃帝為共同祖先。直到魏晉以降,南下建立政權的北方少數民族還尊奉黃帝、夏禹為祖先。盡管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已經證明華夏民族並非來源於一個祖先,而千百年來人們卻一直把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象徵,不管走到哪裡,都自稱是炎黃子孫。這種發端於遠古而歷久彌新的觀念,成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所共有的民族意識。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這一時期「是民族大雜居、大融合的一個比較明顯的時期」。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是伴隨著野蠻民族的征服開始的。北方少數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大遷徙造成了中原地區胡漢雜居的局面,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實行的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目的在於鞏固北魏政權,但在客觀上卻促進了鮮卑族同中原漢族的融合,鮮卑族的優秀文化也被中原漢族文化所吸收,如他們管理畜牧業的技能便在中原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民族融合是一個互相滲透的過程,少數民族的漢化與主體民族的胡化往往同時進行。從三國、兩晉至南北朝的三個半世紀中,進入中原的一批少數民族社會發展已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消除,經過雜居與通婚,血統上二者也融為一體了。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冊,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洎至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化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河南浚縣等地尚有匈奴赫連氏的後裔,但除了姓氏外,已沒有匈奴族的任何特徵了。
三、唐五代時期
這一時期,又有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融合,成為漢族。唐代洛陽是北方交換的中心,「商胡販客,日奔塞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及中亞、日本、朝鮮半島的外國人長住洛陽,多種民族文化的融匯交合,使唐代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五代時期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後梁、後唐、後漢、後晉、後周5個王朝,其中的後唐、後漢、後晉分別是沙陀人李存(上曰下助)、劉知遠、石敬瑭建立的,沙陀源於突厥。李存攻陷梁都開封,在洛陽建立後唐,標志著沙陀突厥勢力正式登上了中原地區的政治舞台,從而使西北和東北的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這3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仿照中原地區的傳統模式建立起來的,由沙陀人與漢族上層貴族聯合統治,軍隊也是如此。婚姻上沒有禁忌,沙陀皇帝的後妃多為漢族,百姓間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通婚就更為普遍,再加上五代時盛行的義養風氣,沙陀皇帝往往選拔漢人中驍勇善戰者為假子、義兒,結成政治集團,這在客觀上加速了各民族間的融合。
四、宋遼金元時期
長達4個多世紀的宋遼金元時期是中原地區民族融合的又一重要時期,河南省的蒙古、維、回族以及女真、契丹、西夏人就是在這一時期進入的。
北宋與遼、金、西夏諸國並存,使軺相接,絡繹於途,不少契丹、女真、西夏人來到了開封。其它的少數民族,「至於羌氐(上棘下人)翟,儋耳雕腳,獸居鳥語之國,皆望日而趨,累載而至。」(周邦彥《汴都賦》)許多人後來定居於中原。契丹人大批進入中原是在金國滅亡北宋以後,金國統治者「慮中州懷二三之意,始置屯田軍,非止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徙居中土,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給以官田,使自播種,以充口食。」(《大金國志•屯田》)至元代中葉,契丹人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封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蒙古人、色目人是因戍守而進入中原的。元朝統一全國後,因幅員遼闊,需屯兵駐守,便「以蒙古、探馬赤軍鎮戍河洛、山東,據天下腹心」,這項措施使得大批蒙古、色目軍士離開故土,遷入中原各地,駐戍之兵,皆錯居民間,「與民雜耕,橫亘中原」。元朝統治者本想對漢人、南人實行軍事監視,不料卻導致了他們的漢化,河南濮陽的西夏遺民在家譜中說:「時北方人初至,猶射獵為俗,後漸知耕墾、播殖如華人。」前至元年間,全國農業地區普遍成立「社」,政府命蒙古、探馬赤軍人一體入社,勸課農桑,他們入社後與漢人關系更為密切,甚至互相通婚。至元末明初,經過長期的雜居交往,蒙古人與維、回、西夏遺民等色目人與漢人已達到了相忘相化,不易識別的程度。朱元璋即位伊始,便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中原的蒙古、維、回、西夏遺民為避免歧視多改漢姓。改姓這一舉動不同程度地加速著新的民族同化,許多少數民族變成了漢人,擴大了漢族的外延。
中原地區歷史上民族融合的事實證明: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發達的經濟、文化的認同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漢族理所當然地成為凝聚力的核心,也證明了馬克思「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論斷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I.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民族大融合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