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朝代脈絡圖

中國歷史朝代脈絡圖

發布時間:2021-02-04 18:18:28

⑴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

1、夏朝(前-前1600年)。

夏禹死後,其子啟擔任王,從而由「禪讓」轉變而「家天下」。

夏桀,雖智勇兼備,但生性殘暴,沉溺聲色。武力征服不從部落,且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盡搜刮民脂民膏,加劇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最終商湯伐夏成功,夏滅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務朝政,攻打黃土高原和東夷地區。這些加劇了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區的周部落,休養生息,悶聲發財,最後商紂無奈自焚,商滅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為東西二周。

西周。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時期。周宣王時,土地改革中央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遭到大貴族的反撲。然後千畝之戰大敗,宣王的南國之師被摧毀。

到了周幽王,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廢太子另立,引起諸侯不滿。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戲諸侯,諸侯憤怒。而後,被廢太子聯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鎬京,諸侯不救,西周滅亡。

東周。東周東遷後,大量土地分封與諸侯,控制諸侯的力量徹底消失,諸周天子成為傀儡,出現了春秋戰國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與宦官和丞相勾結奪位,逼迫太子扶蘇自殺。登基後重用趙高,朝廷內部矛盾激化。外憂。開疆擴土(嶺南地區)使得關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銳北上阻擊;地方起義(陳勝吳廣)爆發。巨鹿之戰,章邯率殘部被項羽擊敗,劉邦趁勢入關中,秦滅。

5、漢朝(前202年-220年)

分為東西漢,中間有外戚王莽篡位,這不做說明。

西漢。漢武帝志在疆域,對外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霍光死後,外戚王莽逐漸掌權,6年,殺平帝廢孺子自立稱帝,西漢滅。主要是外戚奪權政變。

東漢。劉秀起兵,大敗王莽,稱帝,國號仍為漢。末年,後宮干政。竇太後垂簾聽政,竇氏家族將國庫掠奪一空。而後,鄧太後鏟除竇太後,重用宦官和外戚,這些都孤立了皇權,使之成為傀儡。220年曹丕稱帝,漢滅。

6、三國時代(220年-280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蜀國阿斗寵信宦官黃皓,不勤政,不納諫。因荊州孫吳殺關羽,蜀吳聯盟開始破碎。諸葛亮和姜維常年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九伐中原)耗盡國庫,軍力下降。鄧艾,鍾會伐蜀。鄧艾繞過蜀國前軍,奇襲益州(成都),此時國內空虛無軍可戰,阿斗降,蜀滅。

吳國政局動盪,國主孫皓荒淫殘暴,軍心渙散;而此時司馬炎隔江相對,招撫渡民,輕徭薄役,並在江邊安營紮寨,訓練水師。279年,攻破建業(南京),吳滅。

7、晉朝(265年-316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西晉時期,出現了五胡亂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結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蕪,百姓戰死,加上天災大旱,國力極為虛弱。之後,匈奴首領大舉南侵,攻入洛陽,西晉滅。

東晉時期,主要是軍閥奪權。劉裕經過一系列戰爭,不斷膨脹軍事實力,領土面積,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最後逼迫司馬德文禪讓,東晉滅。

8、南北朝(420年-581年)

這是一個混亂時期,很復雜,參與的國家太多了(宋,梁,齊,陳,北魏,北周,北齊)。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魏,齊,周。

楊堅輔政,逼迫靜帝禪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興土木,建大興城、開鑿運河;後期又修建洛陽城、隋煬帝肆意揮霍國庫;軍事上,三次遠征高句麗,隋朝國力銳減,士兵消耗殆盡,階級矛盾加劇。

群雄割據,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起兵。最後李淵攻入長安。618年,稱帝,隋滅。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間有武則天政變,雖為周,納入唐。

安史之亂:府兵制遭到破壞,士兵無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聯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長安,奪取洛陽,玄宗出逃,軍事力量完全喪失。

地方割據。中央薄弱,地方割據,全國混戰。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損一空。窮兵竇武,加劇階級矛盾,激化黃巢起義。朱溫在鎮壓起義時崛起,控制政權。907年,篡國,唐滅。

11、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923年,後梁北太原晉王李存勖滅,建立後唐,地方起義。

936年後唐被契丹滅(石敬瑭勾結),建立後晉,外族入侵。

947年後晉被契丹滅,建立遼,外族入侵。

947劉知遠建立後漢。

951年郭威篡權,建立後周,政變奪權。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長驅直入。1125年金完顏家族南侵,宋軍失敗,割地議和。宋朝軍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戰大臣遭擠壓。1126年,徽欽宗被擄。1127年,北宋滅。

南宋。蒙古鐵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統,積累了雄厚的軍事實力。宋朝軍事將領岳飛被殺,岳家軍戰鬥力瓦解。由寧宗理宗開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戰敗,陸秀夫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南宋滅。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瘋狂擴張實行搶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漸降低,黃河長江流域的漢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滿,矛盾尖銳。統治上,因對中原(封建社會)認識不足,政治基礎薄弱,失去漢族擁護。

地方割據。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紛紛起兵,天下大亂。後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機發展,脫離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達等能征善戰,攻陷大都改為北平,元順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稱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經濟上因為社會進步,資本主義等萌芽,經濟發展明顯,需要更多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貨膨脹或緊縮,當時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農商業手工業等波動較大,阻礙了生產力進步;連年東征(出兵朝鮮抗倭,鳴梁海戰就在這時候),消耗了諸多軍事力量;

政治上,張居正改革失敗,階級矛盾嚴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穩,百官變動,人才流失。魏忠賢時期,政治極為黑暗腐敗,捕殺東林黨,黨羽斗爭加劇,朝政動盪,國庫日漸空虛。軍事上,袁崇煥回京被殺,失去關寧防線;加上中原地區旱災嚴重,無糧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煤山自縊,明滅。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閉關鎖國,禁錮思想,科技進步緩慢;社會制度上,落後列強的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外敵太過強大(八國聯軍),列強帝國的不斷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條約中割地賠款國庫空虛,喪失民族氣節,民眾大失所望,得不到群眾基礎擁護。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洋務運動,階級矛盾爆發。

西方思想與傳統思想沖擊,資本主義救國熱情空前高漲,為階級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1912年,溥儀退位,清滅。

(1)中國歷史朝代脈絡圖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自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中國人常說的5000年歷史是存疑的)。

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

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商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民主共和思想推翻帝製成立中華民國。

⑵ 給我中國歷史朝代的演變過程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禹死後,其子啟擔任王,從而由「禪讓」轉變而「家天下」。

夏桀,雖智勇兼備,但生性殘暴,沉溺聲色。武力征服不從部落,且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盡搜刮民脂民膏,加劇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最終商湯伐夏成功,夏滅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務朝政,攻打黃土高原和東夷地區。這些加劇了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區的周部落,休養生息,悶聲發財,最後商紂無奈自焚,商滅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為東西二周。

西周。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時期。周宣王時,土地改革中央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遭到大貴族的反撲。然後千畝之戰大敗,宣王的南國之師被摧毀。

到了周幽王,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廢太子另立,引起諸侯不滿。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戲諸侯,諸侯憤怒。而後,被廢太子聯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鎬京,諸侯不救,西周滅亡。

東周。東周東遷後,大量土地分封與諸侯,控制諸侯的力量徹底消失,諸周天子成為傀儡,出現了春秋戰國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與宦官和丞相勾結奪位,逼迫太子扶蘇自殺。登基後重用趙高,朝廷內部矛盾激化。外憂。開疆擴土(嶺南地區)使得關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銳北上阻擊;地方起義(陳勝吳廣)爆發。巨鹿之戰,章邯率殘部被項羽擊敗,劉邦趁勢入關中,秦滅。

5、漢朝(前202年-220年)

分為東西漢,中間有外戚王莽篡位,這不做說明。

西漢。漢武帝志在疆域,對外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
霍光死後,外戚王莽逐漸掌權,6年,殺平帝廢孺子自立稱帝,西漢滅。主要是外戚奪權政變。

東漢。劉秀起兵,大敗王莽,稱帝,國號仍為漢。末年,後宮干政。竇太後垂簾聽政,竇氏家族將國庫掠奪一空。而後,鄧太後鏟除竇太後,重用宦官和外戚,這些都孤立了皇權,使之成為傀儡。220年曹丕稱帝,漢滅。

6、三國時代(220年-280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蜀國阿斗寵信宦官黃皓,不勤政,不納諫。因荊州孫吳殺關羽,蜀吳聯盟開始破碎。諸葛亮和姜維常年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九伐中原)耗盡國庫,軍力下降。鄧艾,鍾會伐蜀。鄧艾繞過蜀國前軍,奇襲益州(成都),此時國內空虛無軍可戰,阿斗降,蜀滅。

吳國政局動盪,國主孫皓荒淫殘暴,軍心渙散;而此時司馬炎隔江相對,招撫渡民,輕徭薄役,並在江邊安營紮寨,訓練水師。279年,攻破建業(南京),吳滅。

7、晉朝(265年-316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西晉時期,出現了五胡亂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結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蕪,百姓戰死,加上天災大旱,國力極為虛弱。之後,匈奴首領大舉南侵,攻入洛陽,西晉滅。

東晉時期,主要是軍閥奪權。劉裕經過一系列戰爭,不斷膨脹軍事實力,領土面積,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最後逼迫司馬德文禪讓,東晉滅。

8、南北朝(420年-581年)

這是一個混亂時期,很復雜,參與的國家太多了(宋,梁,齊,陳,北魏,北周,北齊)。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魏,齊,周。

楊堅輔政,逼迫靜帝禪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興土木,建大興城、開鑿運河;後期又修建洛陽城、隋煬帝肆意揮霍國庫;軍事上,三次遠征高句麗,隋朝國力銳減,士兵消耗殆盡,階級矛盾加劇。

群雄割據,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起兵。最後李淵攻入長安。618年,稱帝,隋滅。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間有武則天政變,雖為周,納入唐。

安史之亂:府兵制遭到破壞,士兵無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聯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長安,奪取洛陽,玄宗出逃,軍事力量完全喪失。

地方割據。中央薄弱,地方割據,全國混戰。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損一空。窮兵竇武,加劇階級矛盾,激化黃巢起義。朱溫在鎮壓起義時崛起,控制政權。907年,篡國,唐滅。

11、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923年,後梁北太原晉王李存勖滅,建立後唐,地方起義。

936年後唐被契丹滅(石敬瑭勾結),建立後晉,外族入侵。

947年後晉被契丹滅,建立遼,外族入侵。

947劉知遠建立後漢。

951年郭威篡權,建立後周,政變奪權。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長驅直入。1125年金完顏家族南侵,宋軍失敗,割地議和。宋朝軍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戰大臣遭擠壓。1126年,徽欽宗被擄。1127年,北宋滅。

南宋。蒙古鐵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統,積累了雄厚的軍事實力。宋朝軍事將領岳飛被殺,岳家軍戰鬥力瓦解。由寧宗理宗開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戰敗,陸秀夫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南宋滅。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瘋狂擴張實行搶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漸降低,黃河長江流域的漢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滿,矛盾尖銳。統治上,因對中原(封建社會)認識不足,政治基礎薄弱,失去漢族擁護。

地方割據。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紛紛起兵,天下大亂。後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機發展,脫離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達等能征善戰,攻陷大都改為北平,元順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稱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經濟上因為社會進步,資本主義等萌芽,經濟發展明顯,需要更多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貨膨脹或緊縮,當時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農商業手工業等波動較大,阻礙了生產力進步;連年東征(出兵朝鮮抗倭,鳴梁海戰就在這時候),消耗了諸多軍事力量;

政治上,張居正改革失敗,階級矛盾嚴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穩,百官變動,人才流失。魏忠賢時期,政治極為黑暗腐敗,捕殺東林黨,黨羽斗爭加劇,朝政動盪,國庫日漸空虛。軍事上,袁崇煥回京被殺,失去關寧防線;加上中原地區旱災嚴重,無糧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煤山自縊,明滅。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閉關鎖國,禁錮思想,科技進步緩慢;社會制度上,落後列強的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外敵太過強大(八國聯軍),列強帝國的不斷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條約中割地賠款國庫空虛,喪失民族氣節,民眾大失所望,得不到群眾基礎擁護。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洋務運動,階級矛盾爆發。

西方思想與傳統思想沖擊,資本主義救國熱情空前高漲,為階級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1912年,溥儀退位,清滅。

(2)中國歷史朝代脈絡圖擴展閱讀:

中國自秦以來,一共出過九個大一統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在分裂割據時期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1、三國鼎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2、東晉時期五胡十六國:前趙(漢趙)、北涼、夏、後趙、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二個,不止十六個,東晉後滅於桓楚;

3、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後梁、南陳,共五個;

4、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5、五代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6、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7、西夏、遼、金、西遼、北遼、吐蕃、大理,蒙古,共八個。

當然還有很多短暫的地方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正史承認。

⑶ 中國古代史上下兩冊書,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寫出來(線索圖)

附: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⑷ 講述中國歷史朝代更迭過程及各個皇帝的書

你可以去看大明王朝!比較有趣!或者明朝那些事!如果想看先秦戰國的話去看大秦帝國!你要看你對哪個歷史段比較有興趣!個人覺得最好看的一段歷史就是三國,唐,宋這三段!後面的歷史就比較枯燥了!只有君王的權謀!而且宋朝時一個市民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
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推薦去看中國歷史上的女人
作者:席帽青衫太瘦生
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都必須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寫下的。所以:這是一部中國歷史上的女人圖譜!記錄了中國歷史上的女人們的功過是非和喜怒哀樂!展示了中國歷史上的女人們的奇情和奇才 ...

好看歷史——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 其實就是以前一直被說書人及老百姓所鍾愛的《英烈傳》的內容,不過多了靖難之役。 歷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鐵馬,兒女情長,權謀詭譎,要什麼有什麼,而且有些事件之詭異之匪夷所思,哪怕是再高明的小說家,也無法構思出來,即使寫出來 ...

草根歷史:明朝那些事兒2
作者:當年明月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二冊,內容自永樂奪位的「靖難之役」後開始,先敘述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事跡——揮軍北上五征蒙古,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等等,後來永樂於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
以下是紅袖添香網看到的,推薦給你哦

歷代皇帝的後院
作者:遨遊歷史
公元前475年,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但是直到公元前221年,中國才出現了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中國產生了數百位皇帝。在他們中間,有英明神武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也有像隋煬帝一樣的暴君。但不管是明君還是暴君 ...

李白歷史傳奇
作者:nanshaqd
李白歷史傳奇是一部以歷史考證為線索的長篇巨著,對李白一生的主要事跡給予詳細闡述。也是一部愛情武俠小說。百分之五十的歷史,百分之五十的虛構。 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
隱蔽的歷史
作者:梅毅
... 也不敢自稱綜合百家獨樹一幟,更不是想對洋洋大觀的中華典章制度和學術嬗變進行精細辟里的探析。我只是以一個歷史愛好者身份,去宏取精地拈出中國歷史中數位大家十分熟悉又可能十分陌生的人物來,從汗牛充棟的信史中摘取他們精粹絕倫的人生片斷 ...

⑸ 中國歷朝歷代的順序是怎麼樣的,還有大致歷史脈絡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⑹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疆域圖,要詳細的

北宋時期的疆域已經縮小,但是還能夠保持住中國最發達的中原以及江南地區,當時北宋的經濟以及文化已經超越唐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在歷史上北宋並不是十分的強大
南宋時期是里憂外患 失去了發達的中原地區,保住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蒙古已經興起與大草原,南宋對金稱臣,西南大理段氏王朝和西北的土藩興起,都對南宋虎視耽耽.但是南宋統治者卻安心於半壁江山,不思奪回失去的江山,可悲.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弱的王朝,但是經濟和文化卻是十分的發達,著的確是一種悲哀!
元朝時期的疆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大陸,除了在本土以外,還有周圍的四大漢國,他們雖然是聽命於中央王朝但是卻是各自為政,世紀上當時蒙古最西已經達到了萊茵河,也就是今天德國.嚴格意義上來說著並不是漢族創造的,在哪個時代蒙古和中華大家族並不是一家,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蒙古人把人分成四等.所以在那個時代的抗蒙英雄還是民族的英雄.如果中華民族有這樣的侵略性的話,決不會在近代史上被日本和野蠻的歐洲人踩,在清以前的各個朝代都可以踩扁歐洲人,但是歷史去跟中國人開了個大玩笑!
清朝前期的地圖 這是中國本土疆域最大的時期清朝中後期的地圖,庫葉島在內的東北北劃分給俄國,這是台灣已割給日本,朝鮮已是日本的殖民地,不久之後西北大部分被割給俄國,建國後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脫離中國.到這個時期,中國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地國土,這就奠定了中國現代的疆域的基本形狀.在這個時期,俄國暗中支持下XJ宣布獨立,西南越南已是法國殖民地,對中國西南三省虎視耽耽,ZJ和寧夏青海地區在英國的支持下也在暗中准備獨立,湖南人左宗棠率兵征剿西北,西南,若不是這個湖南人,中國西南和西北就要全部獨立,四川陝西就是中國的國界.可能對越反擊戰在廣西打,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四川狙擊印度軍隊.歷史不會忘記為了國家領土完整而戰的民族英雄-----左宗棠

⑺ 中國的歷史朝代簡介圖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16世紀-約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東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國時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漢 西 漢 公元前206-公元23
東 漢 25-220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西 晉 265-316
東晉 十六國 東 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東 魏 534-550
北 齊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國 後 梁 907-923
後 唐 923-936
後 晉 936-946
後 漢 947-950
後 周 951-960
十 國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華民國 1912-1949

⑻ 中國歷史朝代表,最好是圖

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他們在位的時間很長,但是不可考證真實性,我們不計算他們的在位時間,皇帝這一稱呼是秦始皇首創,我們自秦始皇開始計算皇帝掌權的時間最長的十位皇帝。

01.乾隆皇帝(1711-1799)。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為了不超過康熙皇帝的61年而做太上皇),太上皇三年多,這三年也是乾隆皇帝掌權,合計掌權時間63年零4個月,是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最長壽的皇帝,活到89歲。

網圖

06.遼聖宗耶律隆緒(972-1031)。遼國第六位皇帝,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就是他在位時和北宋簽訂的。仿照唐朝制度,重用漢人,在外聯合黨項的西夏共同對抗北宋,在位期間使遼國走向鼎盛。(耶律隆緒劇照)在位時間982-1031,達到49年。不過非常有名的是他的母親「蕭太後」

⑼ 誰能給我發個中國歷代朝代的歷史結構圖啊!

中國歷代紀年表 晉朝帝王年表
水晶
回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晉朝帝王年表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西晉) 武帝 │ 265 │ 290 │
├——————————┼———————┼———————┤
│ 惠帝 │ 290 │ 306 │
├——————————┼———————┼———————┤
│ 懷帝* │ 306 │ 311 │
├——————————┼———————┼———————┤
│ 愍帝 │ 313 │ 316 │
├——————————┼———————┼———————┤
│(東晉) 元帝 │ 317 │ 322 │
├——————————┼———————┼———————┤
│ 明帝 │ 322 │ 325 │
├——————————┼———————┼———————┤
│ 成帝 │ 325 │ 342 │
├——————————┼———————┼———————┤
│ 康帝 │ 342 │ 344 │
├——————————┼———————┼———————┤
│ 穆帝 │ 344 │ 361 │
├——————————┼———————┼———————┤
│ 哀帝 │ 361 │ 365 │
├——————————┼———————┼———————┤
│ 廢帝 │ 365 │ 371 │
├——————————┼———————┼———————┤
│ 簡文帝 │ 371 │ 372 │
├——————————┼———————┼———————┤
│ 孝武帝 │ 372 │ 396 │
├——————————┼———————┼———————┤
│ 安帝 │ 396 │ 418 │
├——————————┼———————┼———————┤
│ 恭帝 │ 418 │ 420 │
└——————————┴———————┴———————┘

回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投稿合作 - 版權保護 - 友情鏈接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宋〕 武帝 │ 420 │ 422 │
├——————————┼———————┼———————┤
│ 少帝 │ 422 │ 424 │
├——————————┼———————┼———————┤
│ 文帝 │ 424 │ 452 │
├——————————┼———————┼———————┤
│ 孝武帝 │ 452 │ 464 │
├——————————┼———————┼———————┤
│ 廢帝 │ 464 │ 465 │
├——————————┼———————┼———————┤
│ 明帝 │ 465 │ 472 │
├——————————┼———————┼———————┤
│ 後廢帝 │ 472 │ 477 │
├——————————┼———————┼———————┤
│ 順帝 │ 477 │ 479 │
├——————————┼———————┼———————┤
│〔齊〕 高帝 │ 479 │ 482 │
├——————————┼———————┼———————┤
│ 武帝 │ 482 │ 493 │
├——————————┼———————┼———————┤
│ ?林王 │ 493 │ 494 │
├——————————┼———————┼———————┤
│ 海陵王 │ 494 │ 494 │
├——————————┼———————┼———————┤
│ 明帝 │ 494 │ 498 │
├——————————┼———————┼———————┤
│ 東昏侯 │ 498 │ 501 │
├——————————┼———————┼———————┤
│ 和帝 │ 501 │ 502 │
├——————————┼———————┼———————┤
│〔梁〕 武帝 │ 502 │ 549 │
├——————————┼———————┼———————┤
│ 簡文帝 │ 549 │ 551 │
├——————————┼———————┼———————┤
│ 豫章王 │ 551 │ 552 │
├——————————┼———————┼———————┤
│ 元帝 │ 552 │ 554 │
├——————————┼———————┼———————┤
│ 貞陽侯 │ 554 │ 555 │
├——————————┼———————┼———————┤
│ 敬帝 │ 555 │ 557 │
├——————————┼———————┼———————┤
│〔陳〕 武帝 │ 557 │ 559 │
├——————————┼———————┼———————┤
│ 文帝 │ 559 │ 566 │
├——————————┼———————┼———————┤
│ 臨海王 │ 566 │ 568 │
├——————————┼———————┼———————┤
│ 宣帝 │ 568 │ 582 │
├——————————┼———————┼———————┤
│ 後主 │ 582 │ 589 │
├——————————┼———————┼———————┤
│〔北魏〕 道武帝 │ 386 │ 408 │
├——————————┼———————┼———————┤
│ 明元帝 │ 409 │ 423 │
├——————————┼———————┼———————┤
│ 太武帝 │ 424 │ 452 │
├——————————┼———————┼———————┤
│ 南安王 │ 452 │ 452 │
├——————————┼———————┼———————┤
│ 文成帝 │ 452 │ 465 │
├——————————┼———————┼———————┤
│ 獻文帝 │ 465 │ 471 │
├——————————┼———————┼———————┤
│ 孝文帝 │ 471 │ 499 │
├——————————┼———————┼———————┤
│ 宣武帝 │ 499 │ 515 │
├——————————┼———————┼———————┤
│ 孝明帝 │ 515 │ 528 │
├——————————┼———————┼———————┤
│ 孝庄帝 │ 528 │ 530 │
├——————————┼———————┼———————┤
│ 敬帝 │ 530 │ 531 │
├——————————┼———————┼———————┤
│ 節閔帝 │ 531 │ 531 │
├——————————┼———————┼———————┤
│ 出帝 │ 531 │ 532 │
├——————————┼———————┼———————┤
│ 孝武帝 │ 532 │ 534 │
├——————————┼———————┼———————┤
│〔東魏〕 孝靜帝 │ 534 │ 550 │
├——————————┼———————┼———————┤
│〔西魏〕 文帝 │ 535 │ 551 │
├——————————┼———————┼———————┤
│ 廢帝 │ 551 │ 553 │
├——————————┼———————┼———————┤
│ 恭帝 │ 554 │ 556 │
├——————————┼———————┼———————┤
│〔北周〕 孝閔帝 │ 557 │ 557 │
├——————————┼———————┼———————┤
│ 孝明帝 │ 558 │ 560 │
├——————————┼———————┼———————┤
│ 武帝 │ 560 │ 578 │
├——————————┼———————┼———————┤
│ 宣帝 │ 578 │ 579 │
├——————————┼———————┼———————┤
│ 靜帝 │ 579 │ 581 │
├——————————┼———————┼———————┤
│〔北齊〕 文宣帝 │ 550 │ 559 │
├——————————┼———————┼———————┤
│ 廢帝 │ 559 │ 560 │
├——————————┼———————┼———————┤
│ 孝昭帝 │ 560 │ 561 │
├——————————┼———————┼———————┤
│ 武成帝 │ 562 │ 565 │
├——————————┼———————┼———————┤
│ 後主 │ 565 │ 577 │
├——————————┼———————┼———————┤
│ 幼主 │ 577 │ 577 │
└——————————┴———————┴———————┘
回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中國歷代紀年表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 前770~前249

秦 前248~前207

漢 前206~220 西漢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 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前趙 304~329 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十國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 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遼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 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金 5~1234

元 1206~1367 鐵木真於公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滅南宋。華夏亡國。

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殺

清 1616~1911 清建國於公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華夏亡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朝代脈絡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