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講解:夏朝怎麼來
簡單說,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就是大禹治水裡的大禹,建立夏朝,廢除禪讓制,取而代之的是王位世襲制,按照血緣關系嫡長子繼承。
『貳』 問 中國歷史上有夏朝嗎 為什麼國際上都不承認有夏
有沒有夏朝,夏朝國都在哪?看看「五子之歌"的產生,就可以明白,夏都在河洛地區的鞏偃一帶。
五子之歌
出自《尚書》中的《夏書》,《尚書》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還在,是其一篇,
《五子之歌》是對中國最早的帝王亡國的嘆息,體現了中國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唐人同穀子據典故也曾改編過《五子之歌》
《史記.夏本紀》;《尚書》典故
大禹的兒子啟作為夏朝君主開啟了「父傳子,家天下」的世襲君主制時代。然而繼承王位的兒子太康,就因為沒有德行,導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貪圖享樂,在外打獵長期不歸,國都被後羿侵佔。太康的五個弟弟和母親被趕到洛河邊,追述大禹的告誡而作《五子之歌》,表達了五個人的悔意。
夏後太康失國,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
原文
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後羿因民弗忍,距於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於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厥緒,覆宗絕祀!」
其五曰:「嗚乎曷歸?予懷之悲。萬姓仇予,予將疇依?鬱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
大概意思
一、大禹說過,老百姓可以親近,而不可輕視。人民為國家之本,本固了國家才能安寧。
二、大禹說過,不要貪圖女色,打獵玩樂,嗜酒,豪華的住宅。只要有此一項,就會導致亡國。
三、陶唐氏部落本來有很廣大的土地,因為失德,敗壞綱常,導致滅亡.
四、大禹為後世楷模,治定了法典,因為太康廢棄了典法,導致宗廟祭祀滅絕。
五、我們被後羿逼到洛河對岸,沒有歸宿,嘆息不謹慎的行為,追悔莫及。
譯文
太康處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樂,喪失君德,眾民都懷著二心;竟至盤樂游獵沒有節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獵,百天還不回來。有窮國的君主羿,因人民不能忍受,在河北抵禦太康,不讓他回國。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他們的母親跟隨太康,在洛水灣等待他。這時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敘述大禹的教導而寫了歌。
其中一首說:「偉大的祖先曾有明訓,人民可以親近而不可看輕;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國家就安寧。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婦都能對我取勝。一人多次失誤,考察民怨難道要等它顯明?應當考察它還未形成之時。我治理兆民,恐懼得像用壞索子駕著六匹馬;做君主的人怎麼能不敬不怕?」
其中第二首說:「禹王的教誨這樣昭彰,可你在內迷戀女色,在外游獵翱翔;喜歡喝酒和愛聽音樂,高高建築大殿又雕飾宮牆。這些事只要有一樁,就沒有人不滅亡。」
其中第三首說:「那陶唐氏的堯皇帝,曾經據有冀州這地方。現在廢棄他的治道,紊亂他的政綱。就是自己導致滅亡!」
其中第四首說:「我的輝煌的祖父,是萬國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傳給他的子孫。征賦和計量平均,王家府庫豐殷。現在廢棄他的傳統,就斷絕祭祀又危及宗親!」
其中第五首說:「唉!哪裡可以回歸?我的心情傷悲!萬姓都仇恨我們,我們將依靠誰?我的心思郁悶,我的顏面慚愧。不願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豈可挽回?」
五子之歌中的五位王子所居的地方為今河南鞏義市花地嘴遺址。[1]
『叄』 夏朝歷史
有。夏朝,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有關夏代社會發展的情況,古代文獻記載既少,又多模糊不清。
夏朝(約為前200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史書記載夏朝有萬國, 所以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大陸馬克思主義史學則認為,夏朝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 所以其文化/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
但是由於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據(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西周初期),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是也不能否認夏朝的存在, 因為如果當時的文字書寫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 流傳不下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書記載「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炳炳若連璧。」這可以作為估定夏代年代的參考。
(3)中國歷史夏朝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 (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肆』 夏朝來源歷史:夏朝為什麼叫夏
夏朝為什麼叫夏朝呢?夏朝是按四季的叫法才叫夏朝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不叫春、秋或冬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第一個王朝為什麼叫夏朝吧。
據史書記載,在夏後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
夏朝為什麼叫夏?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關於「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
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據《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夏」意為「中國之人。
從這以後,我們就知道了夏朝的來歷,也知道了自己為什麼是華夏子孫。中國文化每一個細節之處也是有獨特的內涵的,只要細心研究,就會有新的發現。
『伍』 中國古代歷史夏朝的歷史背景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
舜把王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 可見夏部落的號召力。 有一次在會稽(浙江紹興)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因遲到而被禹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 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
禹死後,益(伯益,也有人認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說法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斗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但其共同觀點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這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38] ,應該說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啟的權位。啟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佔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
夏氏族原姓姒,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啟」 。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在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傳說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稱啟為其原作者。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 。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陸』 歷史上夏朝的名稱來歷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 關於「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 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據《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夏」意為「中國之人」。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復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 ,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8] 。
『柒』 中國在夏朝以前的歷史
很多學者仍然相信夏的存在,因為根據實際的記載,夏後商帝的世系十分完整,而且所有的文獻都沒有異議,如果有人瞎編,總不會眾口一詞吧,其次這些人的行為和三皇五帝有顯然的不同,這些人並沒有什麼奇形怪狀,他們行的也完全是人事,沒有絲毫的神性。其實,要說中國最早的沒有異議的世系表並不是夏朝的世系表,所有的文獻記載都眾口一詞的記載了從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象所謂虞的六代世系,要知道,夏朝世系倘若不算上那個神乎奇技的禹也不過十三代而已。按照司馬遷的說法,這樣的世系至少在他那個時代還是可信的,不論是當時,還是後來都沒有人對這個世系提出過疑義。相比較而言,三皇五帝的記載就要荒誕的多了,那樣的描述只能是人們相信他們並不存在於人間,若不然,中國人豈不是就像耗子一樣,一代不如一代。按照西周以來的文獻記載,商是基本可信的,因為他了解到中科院國學所考古分所的人員在前年就開始不斷的文獻記載中的商朝都城的遺址安陽去考古,不但發現了商代規模巨大的都城遺址,而且在甲骨上發現了復雜的文字,而當時國學所的所長王國維等人早在多年以前就開始研究這種文字,現在又通過新發掘的大量的甲骨而獲得了巨量的資料,他們初步研究後認為,這些文字是中國西周以來文字的直系祖先,通過媒體的廣泛報道,國內外已經普遍認為商代是中國可信歷史的開端。而至於夏朝,那還在存疑之列。
『捌』 中國歷史上有夏朝嗎 為什麼國際上不承認有夏朝
夏朝是中國抄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中國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像司馬遷的《史記》,就很明確地提到了夏朝,還有其它文獻記載也提到過,這說明夏朝的歷史並不是空穴來風。不過外國的一些學者並不承認甚至有否定的。這是為什麼?究其原因,關鍵在於沒有相關考古內容佐證。
准確來說,根據考古發現,文字是誕生於殷商時期,同時也沒有出土發現帶有夏朝字樣的甲骨文,這就說在殷商之前的歷史全部都是傳說,說白了,就是沒有決定性的考古證據能證明夏朝確實存在。但是在21世紀之後陝西神木發現了大約四千年前的石峁古城遺址,因為發現的古城具有瓮城和馬面構造,可以基本確定在四千年前的的陝西存在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到底是否與傳說中的夏朝有關,這不能確定。
如果夏朝存在的話,那麼夏朝有文字存在這是毋庸置疑的,你相信十四代五百載的歷史就是靠口耳相傳跳過了有甲骨文的商代一直傳到了後世?
『玖』 夏朝如何形成
夏朝
(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
中國歷史上從「公天下」變為「家天下」,就是從夏朝的建立開始的。基本上可以說,「家天下」的出現,也就是由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轉變的一種標志。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重要王朝,也是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對夏王朝記載比較多的是司馬遷的《史記》,據《史記》記載,夏王朝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前後大約有470餘年,經歷了13世,有16個帝王先後作為統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後,由於大禹深受擁護,根據「禪讓」制而做了舜的繼承人。他在位時,曾經將當時的中國劃為9個州,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來歷。大禹還制定了各種制度,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權位。啟在與伯益爭奪權位的斗爭中獲勝,而且殺死了伯益。而伯益本來是大禹按照禪讓制選定的傳位的對象,啟的即位,打破了禪讓制,成了歷史上王位世襲繼承製的開端。也就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啟在位期間,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時期。夏朝統治的范圍大約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東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的三省交界處,西到山西南部。
可是,啟死後,繼承王位的太康在東夷族的進攻下喪失了權力,經過3代的爭斗,直到少康繼位以後夏朝才得以鞏固穩定。這就是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的過程。以後的統治者都善於控制東夷,或是同東夷搞好關系。可是到了桀統治的時候,卻一味地討伐邊國,耗費了大量財力。而且,桀是一個昏庸無能、貪圖享受的暴君,殘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內外交困時,商湯對它進行了討伐。桀被商湯戰敗,被放逐以後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夏王朝的各種制度和經濟文化上的發展,尤其是在農業生產、鑄銅技術、天文歷法等方面的進步都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在鈞台(今河南禹州)廢除部落傳統的「禪讓」制、殺死柏益稱王而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部落王朝。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的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為大一統的商朝所代替。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晚期部落聯盟夏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
夏朝都城位於安邑,即現在的山西省運城市夏縣。
國號釋義
[編輯本段]
據《史記》引帝王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的。
夏朝的建立
[編輯本段]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
禹的父親崇伯鯀,是雄據大河南岸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在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都失敗了。後來,禹又繼續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鯀的職位,放棄了鯀「堵」的治水方略,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減少洪水泛濫的災害。 經過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奴隸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
禹是來自中原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在成為部落聯盟的「共主」之後,嘗試組建軍隊,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礎。
禹老時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 這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應該說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堅決不出席鈞台會。夏啟調動軍隊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族。這次征討使新生的專制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原始的民主推舉制被強製取代。
一種新制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面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起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斗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後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代末年,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妺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