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十大古都
第一名:北京,中國金王朝的中都、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統治中國長內達800年。
第二名:容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西漢王朝、北周王朝、隋唐王朝都城,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第三名:洛陽,中國東周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北魏王朝、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第四名:南京,中國東吳王朝、東晉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南唐王朝、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第五名:開封,中國後梁王朝、後晉王朝、後漢王朝、後周王朝、北宋王朝都城。
第六名:杭州,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
第七名: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第八名:成都,中國蜀漢國、成漢國、前蜀國、後蜀國都城。
第九名:廣州,中國南越國、南漢國都城。鑒於南越考古發掘後,南越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第十名: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❷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是哪十個
第一名北京:燕、薊重鎮,遼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豐富,為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城。
第二名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長安。周、秦、漢、西晉、前秦、趙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於此,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
第三名南京:建城史已有2471年。建都歷史: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六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第四名洛陽:為我國著名的九朝故都。名勝古跡以市南龍門石窟最有名。城東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寺。還有漢魏故城遺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遺址、關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第五名蘇州:蘇州保存著許多著名的古代園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園林藝術精華,文物保護單位現共有489處,數量僅次於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遺產共9處。名勝古跡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園、獅子林、留園、滄浪亭、寒山寺等。
第六名杭州:我國古都之一,秦置錢塘縣,隋為杭州治,五代時是吳越國都,南宋時以此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城市,西湖風景秀麗,名勝古跡很多,如靈隱寺、岳廟、六和塔等。
第七名開封開封:古稱汴梁。五代後周、北宋均建都於此,稱東京,為著名古都之一。
第八名大同:位於晉北大同盆地。古城平城,是北魏初期的國都,遼、金陪都,有公元四五三至四九五年北魏時期開鑿的雲岡石窟。古建築很多,如上下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等。
第九名揚州:春秋吳王夫差開始在這里築「邗城」,隋朝開鑿大運河以後,更成為南北交通的要沖,工商業發達、文化繁榮,是歷史上聞名的商業大都市和中外友好往來的港口。有唐城遺址、史公祠、平堂山、瘦西湖、何園、個園等文物古跡。
第十名成都:秦漢以後,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❸ 中國著名的十大古城,有人去過一半以上嗎
在中國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經過幾千年的天災人禍,而能夠把古城完好保存下來的名城則為數不多。關於中國十大古城,說法有兩種:
一、第一種說法:
1、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古城之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潛力十大古城之首。
商丘古城的建城史可追溯到4400年前的契時代,現存地上的歸德古城於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商丘古城之下同時疊壓著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時期的睢陽城、隋唐時期的宋城、北宋時期的應天府南京城、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的歸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2、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商周時代,閬中是巴國北部重鎮。東周戰國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國由重慶遷都閬中。秦統一後,於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迄今為止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閬中縣制未動,縣名不改,是全國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縣城。閬中歷來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閬中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還曾在閬中設四川省會達17年之久。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城內的古街道交錯縱橫,91條街巷中有20多條街巷仍保持著唐宋時的建築風格。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間處理,建築物的外觀造型,構造方法,細部裝飾和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具有獨特風格。閬中古城內的民居屬於明清風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則具有清朝精美繁復的特點,並且多以典雅精緻的雕繪藝術為特色。建築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內迴廊曲徑,古樸典雅,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在街道交匯處,往往有樓台拔地而起。
3、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十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龜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瓮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瓮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瓮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4、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吳為奪取荊州,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國遺址。三國時荊州乃劉表的封地,後歸西蜀,為關雲長所鎮守。楚紀南故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歷時400多年,有20代國王在此建都。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會。當時的土築城牆,至今仍存。
荊州古城牆盤旋於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歷史。,保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所建。東門城樓(賓陽樓)仍屹立於城牆之上。護城河修砌一新,九龍橋卧於碧波之上,東門廣場上有鳳鳥騰飛大型不銹鋼塑像,東門內有江陵碑園。各種碑文記述了古城的歷史和變遷。
5、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位於襄陽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古城始築於漢,改建於唐、宋,增修於明、清兩代。城牆略呈方形,周長7.5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城牆高約8.5米,寬10~15米;牆體為土夯築,外表砌磚。城牆四面建有6座城門,每座門外又建有屯兵及存放兵器用的瓮城(俗稱月城),城門上均建有城樓。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還建有三樓。北城牆瀕臨漢江,其餘三面鑿有寬180~250米的護城河,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在古代,它既是軍事防禦工事,又是抵禦水患的堤防。襄陽古城雖經歷代兵燹,但仍存明初舊制,現全城輪廊尚存,尤以北城垣最為完整;清代重修的小北門城樓仍聳立城頭,重檐九脊,狀極雄渾,近城街市,古貌猶存。登樓遠眺,北有漢江滔滔,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城廓街市盡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攬天然之勝。環護城河現已建成陽春門公園、襄陽公園,古跡與園林相結合,成為游覽勝地。
6、歙縣古城
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14年11月21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歙縣歷史悠久,秦代即置歙縣,自隋至近代,歙縣作為徽州首縣,就一直是徽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是一處真正堪稱「物華天寶,地傑人靈」的地方。這里的傳統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包含建築、雕刻、繪畫、篆刻、盆景、編織、書版、理學、醫學等多種表現形式而著稱於世。現歙縣縣城徽城鎮就是原來的徽州城。有兩山橫亘城中,將古城一分為二:東為古歙縣附郭城,被群山環抱,狀似半月;西為古徽州府城,面對練江,地勢開闊。城郭為明代所建,現如今僅存數座門樓和部分城牆。城內外各鎮鄉村均遍布有大量歷史街巷和古代建築,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稱作為徽州建築三絕。徽州的民居選址注重風水,布置遵從陰陽五行學說,裝飾精美且富有文化氣息,以位於城西的潛口和呈坎民居最具代表性。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許國石坊、羅東舒祠等,均屬國家級文物。
7、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這里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8、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它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
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此,曾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古城基堅牆固,氣勢雄偉,迄今保存完好。今城牆為南宋寧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築,牆磚面亦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牆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牆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牆腳築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有四門,東為賓陽,南曰通淝,西稱定湖,北名靖淮。四門皆有護門瓮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有「歪門邪道」之說,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與城牆有密切關聯的「舐犢情深」、「劉仁贍死節守城」、「當面鑼對面鼓」、「門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傳說,伴隨各城流傳至今。1958年,壽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牆為全國七大古城牆中唯一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牆、磚壁石基、周長7147米。城有東、西、南、北四門、東為「賓陽」、南為「通淝」、西為「定湖」、北為「靖淮」。四門原都有護門瓮城。城牆古樸雄偉、氣勢磅礴,如蒼龍環繞,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壽縣地處皖中,控扼淮淝。古為南北要沖,是兵家反復爭奪的地方。公元383年的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這次戰爭,再次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給後人留下了「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歷史掌故。
五代十國時期,後周與南唐又激戰壽春,當時身為後周大將的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隨周世宗柴榮親征,圍團壽州立下了赫赫戰功。至今兩淮民間還流傳著 「趙匡胤困南塘」的故事,獲得部優獎的壽縣傳統名細糕點「大救駕」就源千這個故事。
9、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大理城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城的四角還有角樓。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南城樓。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
10、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鳳凰山城,位於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沱江依著城牆緩緩流淌,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朗朗,兩岸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吊腳樓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岩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彷彿傳來敬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當漫步東門外,踏上虹橋,如登眺望,除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外,還可看到著名「鳳凰八景」特色。那連綿巍峨的南華山橫亘在古城南面,似一道綠色的屏障,蒼松翠柏,含蔚籠煙,石徑彎彎,清泉冽冽,鷹飛獸走,鳥語花香,是一個著名的游覽聖地。還有東嶺迎暉,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南徑樵歌,奇峰挺秀等風景名勝,把山城裝扮得更加美麗無比。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二、第二種說法:
1、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20公里,距今有2600多年歷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城牆保存完好,世界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開始流傳。世界夏令營基地。永年縣廣府古城是繼北京、寧波之後,第三個被授為世界夏令營基地的地方。
廣府古城戰國時期毛遂封地。隋末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里為直隸省廣平府。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發祥地,在太極界執大旗地位。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佔五。譽為中國太極之鄉。2013年廣府古城升為4A級景區。
廣府古城(亦稱永年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東南部,距縣城臨洺關25公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永年縣縣城(1958年縣政府遷往臨洺關),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該廣府古城只是一個地理名稱,與廣府民系、廣府話、廣府人並沒有任何關系。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約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其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這個名字開始流傳。
廣府古城戰國時期趙國毛遂封地。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里成為直隸省廣平府。
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已佔其五。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2013年廣府古城晉升為4A級旅遊景區。古城周長4.5公里,牆高10米,厚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分布30多條街道。廣府古城原為土城,面積六里十三步,元朝增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廣平府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砌為磚城,四門築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並有垛牆876個,殊具特別的是在四門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關防深鎖,固若金湯。古城現存兩瓮城、六城門,東有陽和門,西曰保和門,南稱陽明門,北為貞元門,城外有護城河和永年窪環繞。廣府古城歷史上曾為曲梁縣、廣平郡、武安郡、廣年縣、永年縣、洺州、廣平路、廣平府治所。城河廣闊,地勢低窪,周圍環水,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里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見長,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楊式、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外。永年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曾連續舉辦了八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是旅遊觀光的熱點。
永年廣府老城有四萬六千多畝窪淀,「九里十三步」的永年古城就坐落在窪淀的中央。水圓城方、萬畝葦塘,是中國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然而永年古城聞名於世,絕不僅僅因為它稻引千畦、荷香十里,也不僅僅因為它的九里十三步,四門四城樓,更多的是因為它和太極拳的淵源。
除了太極拳大會,永年窪淀的開發也是吸引遊客的新亮點。永年窪淀被認為是繼白洋淀、衡水湖之後的華北第三大窪淀。永年窪淀的面積達4.6萬畝,窪淀陸面平均海拔41米,長年積水,處於濕地狀態。這里淺植稻葦,深種荷藕,不僅魚蝦豐富而且野生鳥類繁多,呈現出「蘆葦茂盛、魚蝦共生,碧水風荷、雁戲鳥鳴」的南國水鄉景象,被譽為「北國小江南」。以太極拳為中心的永年文化旅遊綜合開發已初具規模,萬畝荷花池、蘆葦盪已具雛形,濕地森林公園、千畝垂釣園已基本完工,規劃中的800畝太極迷宮和300畝太極湖也在加緊建設中。
世界夏令營基地之一。永年縣是繼北京、寧波之後,中國第三個被授為世界夏令營基地的地方。因此,夏季是最佳旅遊時間。
2、商丘古城
擁有4000多年建城歷史的商丘古城是商朝、南宋的第一個建都地,也是中國火文化、殷商文化、商業文化、音樂文化、紡織文化、兩宋文化、漢梁文化的發源地。
3、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於臨海市市區,始建於晉朝,擴建於隋唐,全長6000米,如今又進行了維修。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御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靖越等城門,白雲、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
4、西昌古城
西昌古城位於四川省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的西昌,作為中國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已經伴隨著中國衛星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的多次升空而名聞遐邇。西昌可以說是中國高科技之旅的首站,在那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架,而且能了解衛星發射的全部過程。走出市區,城南約5公里的瀘山上有「光福寺」。該寺特別之處在於其寺內的石碑記載了西昌及周邊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此確為中國罕見,更印證了西昌是中國的科技城。
5、高昌古城
高昌故城位於烏魯木齊以西的吐魯番市,在中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的中央,是唐三藏取經時受阻的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而聞名於世。事實上,當年的玄奘的確經過吐魯番市,他曾在今天位於市東南約40公里的高昌故城歇息一月。當時的高昌是絲綢路上的一個重鎮,今天,游歷故城,見斷壁殘垣,磚石瓦片,可以想見昔日繁華。
6、憑祥古城
憑祥古城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的中越邊境上,沒有另外一個城市比憑祥更能作為中越關系的歷史見證,市西南約18公里的友誼關名字的變遷便可作證明。友誼關始建於明末,時稱鎮夷關,明末為鎮南關。清時老將馮子才曾於此抗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解放後,中越交好,鎮南關改名睦南關、友誼關;70年代末,因為越南不自量力入侵,中越交惡,友誼關又成鎮南關;80年代後,中越恢復邦交,鎮南關又成友誼關。
7、里耶古城
里耶戰國古城臨河而建,遺址包括城牆、城壕、井、道路、作坊、管署及貧民居住區等。南北長210米,東西殘寬120米,面積2萬余平方米。始建於戰國時期,沿用至秦漢時期。古呈方形,其形制、結構和布局都很講究,修有城牆城壕,從城外的居住區和城內的高規格建築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如陶制的下水管道、返瓦、筒瓦、古井及竹簡、木牘、銅器、鐵器、陶器和石、蚌、麻製品等大量的出土文物來看,當時人們的生活設施及軍事設備已相當完備。
2002年6月3日上午,一號古井出土了了大量的竹、木簡牘近3萬枚,且有文字,有的寫有「米、俊、蔡、德」等9個篆書體漢字;有的還記有「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等一些乘法口訣;還有一枚簡牘上寫著「多問」隸書體,這比1996年12月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時期簡牘還早幾百年。每一枚簡牘所記錄的內容就是一段珍貴的秦國時期的歷史,整個簡牘所涉及的內容,用現代話講,除了計劃生育外方方面面都有,是一部秦國時期楚、巴、秦及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交流的一些過程,揭開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底,是研究秦史的最關鍵性的資料。里耶古城和秦簡的發掘可稱得上是中國考古界近50年重大發現。
古城的發現,填補了湘西地區乃至全國秦漢時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由於秦王朝只有15年短暫的歷史,文獻記載不多,保留下來的遺址也很少,里耶古城的發現就顯得彌足珍貴。
8、興城古城
從山海關出了關,沿著遼東灣一直北行,第一個到達的城市就是興城。興城是渤海之濱的古城,亦是新開發的旅遊療養勝地。雖然風景無限,但是興城「城小言微」,養在深閨尚不為人所識。興城遼時開始建縣,未遭戰火,遠離工業,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這點上它甚至勝過麗江和平遙。
市內溫泉非常有名,有溫泉河和溫泉井,東北軍閥張作霖就因其溫泉質好,曾於市中心建別墅一座。興城市傍海而建,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綠蔭夾道,房屋整齊。其海濱浴場可容20萬人,水潔沙亮,被譽為北戴河第二。市北面有望海亭和望海塔,登高觀海,海風乍起,水何澹澹,海鷗白帆盡收眼底。
9、麗江古城
位於「彩雲之南」──雲南西北方的麗江,幾年前許多人還誤將其當作一條小江,如今可謂盛名在外,聯合國就將其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實,早在明清時,麗江就享譽中原。走在麗江的石板小路上,你突然感覺自己猶如東晉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只見樓宇錯落,屋舍儼然,納西民風樸素,雞犬相聞,古意盎然。
10、平遙古城
在上一個世紀里,平遙商業繁榮,門類齊全,幾乎包容了商業的所有行當的票號、錢庄、當鋪、中葯店、綢緞庄、雜貨鋪以至扇子、燈籠、戲裝鋪等等漫布於平遙的大街小巷。平遙也因信譽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譽。如今經過幾百年風雨的盪滌,無盡的繁華逝去了,只留下清冷的建築佇立於平遙城中。
❹ 中國10大古城是那些
中國四大古來城(閬中古城、平遙古城(世界源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荊州古城、徽州古城、加上大理古城、鳳凰古城、鎮遠古城,以上八座古城具備大規模的古城風貌區,保存狀況較好,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和古建築價值,值得人們實地去游歷一番。
還有兩三座古城--大同古城、建水古城、商丘古城,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和修復。
建水古城預計在2020年--2022年古城內部基本修復完工,商丘古城預計2018年底--2019年古城內部基本修復完工。
(4)中國歷史10大古城擴展閱讀:
國務院於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後公布了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共99座。
此後,分別於2001年增補2座,2004年增補1座,2005年增補1座,2007年增補7座,2009年增補1座,2010年增補1座,2011年增補6座,2012年增補2座,2013年增補4座。
2014年增補2座,2015年增補3座,2016年增補3座,2017年增補2座,2018年增補1座,截至2018年5月2日,總計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❺ 中國十大古城
1、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歙縣歷史悠久,秦代即置歙縣,自隋至近代,歙縣作為徽州首縣,就一直是徽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是一處真正堪稱「物華天寶,地傑人靈」的地方。這里的傳統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包含建築、雕刻、繪畫、篆刻、盆景、編織、書版、理學、醫學等多種表現形式而著稱於世。現歙縣縣城徽城鎮就是原來的徽州城。有兩山橫亘城中,將古城一分為二:東為古歙縣附郭城,被群山環抱,狀似半月;西為古徽州府城,面對練江,地勢開闊。城郭為明代所建,目前僅存數座門樓和部分城牆。城內外各鎮鄉村均遍布有大量歷史街巷和古代建築,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稱作為徽州建築三絕。徽州的民居選址注重風水,布置遵從陰陽五行學說,裝飾精美且富有文化氣息,以位於城西的潛口和呈坎民居最具代表性。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許國石坊、羅東舒祠等,規模宏偉、雕梁畫棟,均屬國家級文物。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閬中的城市歷史源遠流長。這里相傳為中國遠古帝王伏羲誕生的地方。商周時代,閬中是巴國北部重鎮。戰國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國由重慶遷都閬中。秦統一後,於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迄今為止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閬中縣制未動,縣名不改,是全國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縣城。閬中歷來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閬中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還曾在閬中設四川省會達17年之久。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城內的古街道交錯縱橫,91條街巷中有20多條街巷仍保持著唐宋時的建築風格。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間處理,建築物的外觀造型,構造方法,細部裝飾和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具有獨特風格。閬中古城內的民居屬於明清風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則具有清朝精美繁復的特點,並且多以典雅精緻的雕繪藝術為特色。建築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內迴廊曲徑,古樸典雅,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在街道交匯處,往往有樓台拔地而起。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龜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瓮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瓮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瓮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古城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這里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大理城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城的四角還有角樓。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南城樓。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鳳凰山城,位於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沱江依著城牆緩緩流淌,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朗朗,兩岸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吊腳樓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岩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彷彿傳來敬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當漫步東門外,踏上虹橋,如登眺望,除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外,還可看到著名「鳳凰八景」特色。那連綿巍峨的南華山橫亘在古城南面,似一道綠色的屏障,蒼松翠柏,含蔚籠煙,石徑彎彎,清泉冽冽,鷹飛獸走,鳥語花香,是一個著名的游覽聖地。還有東嶺迎暉,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南徑樵歌,奇峰挺秀等風景名勝,把山城裝扮得更加美麗無比。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鳳凰古城---遠去的家園,夢里的故鄉,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古城荊州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吳為奪取荊州,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國遺址。三國時荊州乃劉表的封地,後歸西蜀,為關雲長所鎮守。楚紀南故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歷時400多年,有20代國王在此建都。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會。當時的土築城牆,至今仍存。
荊州古城牆盤旋於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在,保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所建。東門城樓(賓陽樓)仍屹立於城牆之上。護城河修砌一新,九龍橋卧於碧波之上,東門廣場上有鳳鳥騰飛大型不銹鋼塑像,東門內有江陵碑園。各種碑文記述了古城的歷史和變遷。
商丘古城位於商丘市南。自商契建都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年代久遠,兵禍天災,古城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但范圍都在南北十里之內。
城內地勢呈龜背形,共93條街道。俯瞰全城,如棋盤狀。建築根據五行相剋相生的理論,多為走馬門樓和四合院建築群。明嘉靖以後至清初,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幾位侍郎、巡撫、御使、總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築頗多。原有的水井、廁所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門兩側建有兩個水門,將水排進護城河。寬闊的護城河碧波盪漾,環繞全城,水下疊壓著漢朝與唐朝的睢陽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歸德府城舊址,河中小島上有10幾座各具特色的樓台亭閣。現存古城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城池內方外圓,形似古錢。磚城周長7.25華里。城門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門外,還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圓形,城門於正門不相沖,北門向西,東門和西門向南,南門向東,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門八開」之說。
現存整個商丘古城規劃嚴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樸,舉世罕見,是一座很有科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
興城古城 在煙波浩渺的渤海灣,鑲嵌著一顆美麗的明珠-興城古城。興城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地處遼西走廊中段,東南臨渤海,東北倚熱河丘陵,毗鄰連山區,西南與綏中隔河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興城自古以來,就與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權緊密聯系在一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明代,設寧遠衛,修築寧遠衛城,即現在的興城古城。這座始建於明宣德五年的古城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明末薊遼總督袁崇煥與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此拚死作戰,結果以據城堅守的明軍獲勝而告終,史稱寧遠大捷。興城古城內四街十字相交,正中有古樓一座,登樓鳥瞰全城,古樸典雅的明代一條街、乾隆帝賦詩評價過的祖氏石坊盡收眼底。城設四門,門上皆築門樓,四角各設角台,東南角台上有魁星樓一座。
興城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興城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沿海開放城市。興城古城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城海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古城、溫泉、首山、海濱、菊花島五大景觀,珠聯璧合,得天獨厚,形成了北方沿海風景旅遊區的獨特風姿。
襄陽古城位於襄樊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古城始築於漢,改建於唐、宋,增修於明、清兩代。城牆略呈方形,周長7.5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城牆高約8.5米,寬10~15米;牆體為土夯築,外表砌磚。城牆四面建有6座城門,每座門外又建有屯兵及存放兵器用的瓮城(俗稱月城),城門上均建有城樓。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還建有三樓。北城牆瀕臨漢江,其餘三面鑿有寬180~250米的護城河,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在古代,它既是軍事防禦工事,又是抵禦水患的堤防。襄陽古城雖經歷代兵燹,但仍存明初舊制,現全城輪廊尚存,尤以北城垣最為完整;清代重修的小北門城樓仍聳立城頭,重檐九脊,狀極雄渾,近城街市,古貌猶存。登樓遠眺,北有漢江滔滔,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城廓街市盡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攬天然之勝。環護城河現已建成陽春門公園、襄陽公園,古跡與園林相結合,成為游覽勝地。
編輯本段
版本之二
麗江
位於「彩雲之南」──雲南西北方的麗江,幾年前許多人還誤將其當作一條小江,現在可謂盛名在外,聯合國就將其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實,早在明清時,麗江就享譽中原。走在麗江的石板小路上,你突然感覺自己猶如東晉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只見樓宇錯落,屋舍儼然,納西民風樸素,雞犬相聞,古意盎然。
平遙古城
在上一個世紀里,平遙商業繁榮,門類齊全,幾乎包容了商業的所有行當的票號、錢庄、當鋪、中葯店、綢緞庄、雜貨鋪以至扇子、燈籠、戲裝鋪等等漫布於平遙的大街小巷。平遙也因信譽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譽。如今經過幾百年風雨的盪滌,無盡的繁華逝去了,只留下清冷的建築佇立於平遙城中。
西昌
位於四川省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的西昌,作為中國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已經伴隨著中國衛星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的多次升空而名聞遐邇。西昌可以說是中國高科技之旅的首站,在那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架,而且能了解衛星發射的全部過程。走出市區,城南約5公里的瀘山上有「光福寺」。該寺特別之處在於其寺內的石碑記載了西昌及周邊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此確為中國罕見,更印證了西昌是中國的科技城。
鳳凰民居
讀過《邊城》的人都對翠翠和翠翠生活的地方留下了美好的想像:翠翠清澈如水的性情和戀情,鄉民朴實曠達的作風,月光下水邊的吊角樓等等。《邊城》是自稱為「鄉下人」的沈從文所作,寫的就是湘西的鳳凰縣。
吐魯番 火焰山
吐魯番市位於烏魯木齊以西、中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中央,因「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而聞名於世。事實上,當年的玄奘的確經過吐魯番市,他曾在今天位於市東南約40公里的高昌故城歇息一月。當時的高昌是絲綢路上的一個重鎮,今天,游歷故城,見斷壁殘垣,磚石瓦片,可以想見昔日繁華。
中越邊境 憑祥
憑祥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的中越邊境上,沒有另外一個城市比憑祥更能作為中越關系的歷史見證,市西南約18公里的友誼關名字的變遷便可作證明。友誼關始建於明末,時稱鎮夷關,明末為鎮南關。清時老將馮子才曾於此抗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解放後,中越交好,鎮南關改名睦南關、友誼關;70年代末,因為越南不自量力入侵,中越交惡,友誼關又成鎮南關;80年代後,中越恢復邦交,鎮南關又成友誼關。
澤當古橋
相傳在西藏的神山「貢布山」上有三個仙洞,分別住著一位菩薩、一隻因犯了戒律而由神仙變成的猴子和一位美麗的妖女,後來猴子在菩薩的授意下娶了妖女,生下了六隻猴子,猴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而進化成為今日的藏族。貢布山的猴子洞是藏族的發源地,而它的具體位置就在拉薩東南約200公里的澤當。
高原小城:瑪多
指出瑪多精確的相對位置實在並不容易,因為它鄰近的四周並沒有大的城市,我們只能說它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面遙遠的地方。瑪多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氣候惡劣,海拔4000多米,然而卻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為中華文化的搖籃──黃河的源頭就位於此縣境內,自古以來人們就紛紛來此尋根溯源
海濱古城:山海關、興城
從山海關出了關,沿著遼東灣一直北行,第一個到達的城市就是興城。興城是渤海之濱的古城,亦是新開發的旅遊療養勝地。雖然風景無限,但是興城「城小言微」,養在深閨尚不為人所識。興城遼時開始建縣,未遭戰火,遠離工業,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這點上它甚至勝過麗江和平遙。
市內溫泉非常有名,有溫泉河和溫泉井,東北大帥張作霖就因其溫泉質好,曾於市中心建別墅一座。興城市傍海而建,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綠蔭夾道,房屋整齊。其海濱浴場可容20萬人,水潔沙亮,被譽為北戴河第二。市北面有望海亭和望海塔,登高觀海,海風乍起,水何澹澹,海鷗白帆盡收眼底。
延安棗園
雖然延安在中國早已婦孺皆知,並且名聲在外,但直到今天,延安人口還不過20萬,說它是小地方實不為過。1935年以後,歷史就選擇了延安,一個抽旱煙、吃辣子的大個子湖南人在這里點燃了星星之火,不久以後就照亮了中國,延安的寶塔山成了當時年輕人朝聖的地方。時隔30年以後,那個大個子又大手一揮,上山下鄉成為城裡人的時尚,許多北京人又奔赴延安,在那裡成了知青。
❻ 中國10大古城是哪些
中國10大古城:
一、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古城之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潛力十大古城之首。
二、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三、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十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四、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五、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位於襄陽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六、歙縣古城
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14年11月21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七、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八、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它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九、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十、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❼ 中國十大古都都是哪
中國十大古都是:
第一名:北京,中國金王朝的中都、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統治內中國長達容800年。
第二名: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西漢王朝、北周王朝、隋唐王朝都城,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第三名:洛陽,中國東周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北魏王朝、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第四名:南京,中國東吳王朝、東晉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南唐王朝、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第五名:開封,中國後梁王朝、後晉王朝、後漢王朝、後周王朝、北宋王朝都城。
第六名:杭州,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
第七名: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第八名:成都,中國蜀漢國、成漢國、前蜀國、後蜀國都城。
第九名:廣州,中國南越國、南漢國都城。鑒於南越考古發掘後,南越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第十名: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❽ 中國十大古城是哪十個
中國10大古城:
一、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古城之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潛力十大古城之首。
二、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三、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十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四、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五、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位於襄陽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六、歙縣古城
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14年11月21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七、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八、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它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九、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十、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❾ 中國有哪十大古都
西安,陝西省的省會,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都之首,與羅馬、雅典、開羅並稱世界四大古都。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嶺,面向秦川。 西安,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唯一起點和終點,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的歷史非常悠久,歷史文化的沉積非常厚重,也是我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西安的歷史最為悠久,是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人,將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風俗概括為關中十大怪。源於西安碑林中一塊清代碑石的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紀錄了八處關中地區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
2.南京,
4.洛陽
5.開封
杭州,浙江省省會,華東地區特大城市,中國十五大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十大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杭州西湖,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以「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人文景觀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種。「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里出土問世。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名居榜首;
鄭州,河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黃河中游南岸。東連開封,西接洛陽,南鄰許昌,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鄭州是五朝古都、中國八大古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鄭州為中國三大商品交易中心之一、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黃土高原東北邊緣,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大秦鐵路的交點,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東界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東南靠山西省忻州市.
咸陽市,地處「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是陝西省第3大城市,省轄市,中國著名古都之一,為中國第一帝都。位於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為陽,故名咸陽。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