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十七十八世紀世界歷史

十七十八世紀世界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18:14:11

❶ 17到18世紀西方的歷史背景

17世紀時歐洲正是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

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工場手工業興起。航海貿易開始繁密。
(1)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於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16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於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歐洲大陸資本主義緩慢發展。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法國藉助由地中海到北歐的過境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商業資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國那樣由根植於本國的商品生產的增長在歐洲較早發跡。大量游離於生產之外的商業資本較早和超量出現,使法國庄園經濟較早解體,庄園農奴和土地較早分離。商業資本增長進一步導致勞動力與土地生產資料的分離速度加快。由於當時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離於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剩餘勞動力便從農村流入城市並成為社會動盪的源頭

政治方面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註: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
18世紀的歐洲處在資本主義的大發展時期
18世紀上半葉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兩個1荷蘭,2英國
由於1789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就是三個,加上法國(北歐的情況不是很清楚,18世紀瑞典的便帽派和禮帽派做過斗爭,不知有沒有建立君主立憲制)
封建國家很多,主要是普魯士,奧地利,俄國,波蘭,義大利各邦,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主要是1848年歐洲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大力發展起來

首先聲明,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是在17世紀。英國英國的革命是多方面的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英國自15世紀結束與法國百年戰爭後,進行圈地運動,加上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英國藉此機會大大開拓海外殖民地,進行了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資產階級形成了,為革命准備了階級基礎,加上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的政策支持和16世紀重商主義的流行,英國的經濟發展很快,革命的物質基礎也形成了
相比之下,17世紀的法國經歷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專制主義,封建勢力達到巔峰,18世紀路易十五還統治了多年,17世紀的德意志經歷了三十年戰爭的浩劫,更加分崩離析,18世紀在普魯士的崛起下慢慢發展,18世紀的奧地利經歷了瑪麗亞特雷莎和 約瑟夫二世的開明專制,封建主義還有待於發展,18世紀的俄國經歷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的統治和擴張,農奴制進一步鞏固
17、18世紀的西班牙已經衰落,義大利依然分裂,總的說來,進行革命的條件尚未成熟,就想1566年荷蘭進行革命時,英國處於伊麗莎白時代還沒有條件進行革命一樣;1640年,英國革命的時機成熟了,可是法國不行;1789法國進行革命了,德國還是等到了1866年對丹戰爭才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一,革命條件不一
一般來說,改革是統治階級發起的自上而下的變革,革命是被統治階級自下而上的變革,改革比較緩和,革命比較劇烈,改革往往保留大量殘余,革命比較徹底

❷ 17-18世紀世界歷史背景(概括,簡短的)

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即歐洲殖民運動)

❸ 17,18世紀的世界發生了哪些重要變化

17、18世紀最大的變化在以下幾方面:
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18世紀60年代內工業革命在英容國首先發生,產生劃時代的影響意義。
政治上: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到來,英國,美國,法國相繼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思想上: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鼎盛,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發展,逐漸擺脫中世紀神學束縛,資本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最重要一點——在全球史觀影響下,整個世界開始由分散走向整體。
按照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17、18世紀是西方世界興起並占據優勢的時期,東西方之間差距由此拉大。

❹ 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歷史大事

公元1601年:
中國蘇州織工葛成發動抗稅罷工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向明神宗獻油畫,為該畫種輸入中國之始
公元1602年:
中國思想家李贄卒
義大利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T.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出版
公元1603~1868年:
日本江戶幕府時期
公元1605~1615年:
西班牙現實主義作家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創作完成
公元1606~1669年:
荷蘭畫家倫勃朗在世,代表作有《基督傳道》等
公元1607~1776年:
英國在北美建立13個殖民地
公元1608年:
英國哈得森發現地磁北極
公元1609年: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出版《新天文學》,創立了行星運動的橢圓定律和橢圓面積定律(即行星運動第一、第二定律)
義大利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天空
公元1609~1613年:
「西班牙劇作家」維加的代表作《羊泉村》完成
公元1610年:
義大利聖托里奧創制第一台流速儀
德國J.特勞特曼成功實施首例有確切記錄的剖腹產手術
公元1611~1632年: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實行軍事改革
公元1613~1917年:
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時期
公元1614年:
英國J.納皮爾創立對數理論
義大利S.聖托里奧發表《論醫學測量》,開創醫學定量實驗
公元1615年:
中國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
公元1616年:
中國努爾哈赤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見清)
中國戲曲作家湯顯祖卒。著有《牡丹亭》等傳奇
公元1618~1648年:
歐洲發生三十年戰爭
公元1619年:
德國J.開普勒創立行星運動第三定律
公元1619年:
中國明分兵四路攻後金,大敗。薩爾滸之戰,西路軍被殲
公元1621年前後:
荷蘭W.斯涅耳發現光的折射定律公元
公元1622年:
荷蘭殖民者入侵中國台灣(見荷蘭侵佔台灣)
德意志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來華。參與修訂《崇禎歷書》
公元1625年:
中國後金遷都沈陽,為盛京
公元1626年:
中國蘇州民變,反對閹黨濫捕東林黨人;顏佩韋等5人投案被殺,葬於虎丘,稱五人墓
公元1628年:
中國陝西連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義,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英國W.哈維著《動物心血運動的研究》,建立血液循環理論
公元1630年:
英國T.曼(一譯托馬斯·孟)的《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寫成(1644年出版),系統闡述重商主義經濟思想
公元1630~年:
印度建泰姬陵
公元1632~1677年:
荷蘭思想家B.斯賓諾莎在世,提出「自因」概念,成為唯理論哲學的主要代表者
公元1632~1704年:
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家J.洛克在世,提出認識來源於經驗的「白板說」
公元1633年:
中國徐光啟卒。著有《農政全書》,曾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日本頒布鎖國令
公元1636年:
中國皇太極在盛京即帝位,改國號為清(1636~1911)
希臘製成第一台播種機,為現代播種機的雛形
公元1637年:
中國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初刊,為總結手工業和農業生產技術巨著
公元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公元1641年:
中國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1586~1641)卒。著有《徐霞客游記》
公元1642年:
法國B.帕斯卡發明利用齒輪轉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機
公元1643年:
義大利科學家E.托里拆利和V.維維亞尼提出氣壓概念,發明了水銀氣壓計
公元1643~1727年:
英國物理學家I.牛頓在世,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製作牛頓色盤,觀察到牛頓環,並確定了熱學的冷卻定律。代表作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等。
公元1644年:
中國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死,明亡
中國清軍入北京
中國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權
中國清廷頒圈地令,大規模圈佔土地
公元1645年:
中國清佔南京,南明弘光政權亡
公元1646年:
中國文學家馮夢龍卒。輯有話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公元1647年:
波蘭赫維留發表第一幅較詳細的月面圖
公元年:
中國清廷冊封達賴五世羅桑嘉措
公元1656~1657年:
荷蘭C.惠更斯創制單擺機械鍾
公元1659年:
日本建成最大的庭園建築群棗修學院離宮
公元17世紀中葉~18世紀下半葉:
販賣奴隸成為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的重要貿易活動
公元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F.M.格里馬爾迪發現光的衍射
公元1660~1731年:
英國小說家笛福在世,代表作有《魯濱遜漂流記》
公元1661年:
中國鄭成功收復台灣
英國化學家R.玻意耳提出化學元素的科學定義,將化學確立為科學
公元1661~1756年:
法國建凡爾賽宮,為歐洲最大王宮
公元1662年:
英國W.配第的《賦稅論》出版,提出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大小成反比
公元1663年:
德國O.von蓋利克創制第一個轉動的大硫黃球摩擦起電機,並發現地磁場能使鐵屑磁化
公元1665年:
荷蘭A.van列文虎克和英國R.胡克發明顯微鏡
公元1667年:
英國詩人彌爾頓的代表作《失樂園》發表
公元1672年:
中國北京創建榮寶齋
公元1673年:
荷蘭C.惠更斯利用擺的原理測量絕對重力值
公元1674年:
荷蘭A.van列文虎克最先發現海洋原生物
公元1675年:
英國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公元1675~1710年:
英國建倫敦聖保羅大教堂
公元1676年:
丹麥O.C.羅默推算出光速
公元1679年:
中國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約成書於本年前後
公元17世紀70年代:
英國W.配第的《政治算術》和德國康令的《國情論》幾乎同時出版,成為統計學中兩大派200年爭論的起因和論據
公元1680年:
法國用澆鑄法制出平板玻璃
公元1682年:
中國思想家顧炎武卒。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公元1683年:
鄭克塽降清,中國康熙帝統一台灣。次年開放海禁
公元1684年:
德國G.W.萊布尼茲發表第一篇微分學論文,兩年後又發表第一篇積分論文,創立了微積分學
公元1685~1750年:
德國作曲家巴赫在世,成名作為《創意曲》等
公元1686年:
中國設廣州十三行,洋行制度始於此
公元1688年:
英國發生光榮革命
中國戲曲作家洪升撰成傳奇《長生殿》
公元1689年:
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劃分中俄東段邊界
公元1689~1755年: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在世,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政體,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公元1690年:
荷蘭C.惠更斯出版《光論》,提出光的波動說,導出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折射定律,並解釋了雙折射現象
公元1692年:
中國思想家、文學家王夫之卒
公元1694年:
中國北京始建雍和宮
德國G.W.萊布尼茲發明能進行加減乘除的機械計算機
公元1694~1778年:
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世,提倡自然權利學說,鼓吹信仰、思想言論、出版自由和天賦人權,主張政治改良和「開明君主制」
公元1695年:
中國思想家、史學家黃宗羲卒。著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等
英國J.伍德沃德發表《地球自然歷史探討》,提出洪水使生物滅亡的洪積說
公元1698年:
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
英國T.薩弗里製成第一台實用於礦井抽水的蒸汽機,首次將蒸汽用作工業動力
公元1699年:
中國戲曲作家孔尚任撰成傳奇《桃花扇》
公元17世紀:
歐洲近代貨幣(紙幣)在英國產生
風景畫在荷蘭首先成熟
發源於義大利的巴洛克美術在歐洲流行
五線譜在歐洲逐步完善,至18世紀定型,成為世界的通用記譜法
芭蕾在法國宮廷形成
公元17世紀末
玻璃畫在歐洲產生。

❺ 西方17——18世紀處於什麼歷史背景

17世紀時歐洲正是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

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工場手工業興起。航海貿易開始繁密。
(1)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於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16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於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歐洲大陸資本主義緩慢發展。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法國藉助由地中海到北歐的過境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商業資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國那樣由根植於本國的商品生產的增長在歐洲較早發跡。大量游離於生產之外的商業資本較早和超量出現,使法國庄園經濟較早解體,庄園農奴和土地較早分離。商業資本增長進一步導致勞動力與土地生產資料的分離速度加快。由於當時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離於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剩餘勞動力便從農村流入城市並成為社會動盪的源頭

政治方面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❻ 17-18世紀的美國歷史

16-18世紀歐洲列強紛紛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法國人建立了新法蘭西(包括聖勞倫斯流域下游大潮區,密西西比河流域等處);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廣大地區)。
十七世紀初,英國開始向北美移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因為寒冷被迫回到英國,1687年又來了91個男人17個女人,9 個孩子,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 定居於沿岸地區, 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 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到達殖民地的大多數是西歐貧苦的勞動人民,也有貴族、地主、資產階級,以英國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和荷蘭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戰禍和宗教迫害者,有自願和非自願的「契約奴」以及乞丐、罪犯;還有從非洲被販運來的黑人。
1620年,他們乘「五月花號(Mayflower)」到北美並在船上制定《五月花號公約》。在11月21日於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與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簽署共同遵守《五月花號公約》。內容為組織公民團體;擬訂法規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礎。
在殖民地時代,伴隨著與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產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萬惡的黑奴貿易在美國盛行起來。
從1607年到1733年,英國殖民者先後在北美洲東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在十八世紀中期,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殖民地議會仍信奉英王喬治三世,不過他們追求與英國國會同等的地位,並不想成為英國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時英法的七年戰爭結束,急於鞏固領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稅及英王喬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張高壓手段。因此引發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沒有代表就不納稅」宣言、「波士頓慘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 於1775年4月在來剋星頓和康科特打響「列剋星頓的槍聲」揭開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奏。後來,這些殖民地便成為美國北美獨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個州。
1781年4月大陸軍開始戰略反攻。格林率領大陸軍南下轉戰南卡羅來納,迫使英軍退守海岸線。康沃利斯於4月25日北上弗吉尼亞,追擊拉法耶特侯爵率領的一支大陸軍。拉法耶特擺脫了英軍的追擊。康沃利斯移守約克鎮(一譯約克敦)。 華盛頓利用康沃利斯的戰術錯誤,制定了從陸上和海上協同圍殲英軍的計劃。華盛頓說服法國海軍司令德格拉斯伯爵,將法國28艘戰艦由西印度群島調來,進入切薩皮克灣。華盛頓部大陸軍和羅尚博部法軍在弗吉尼亞與拉法耶特部大陸軍會合,包圍約克鎮。
到1781年10月,美、法聯軍攻下英軍最後據點約克鎮,8000名英軍投降。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英國議會被迫贊成議和,戰爭事實上停止。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這也充分展現出了美國人民面對殖民統治而表現出來的勇氣與智慧。

❼ 世界歷史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17-18世紀、十九世紀初的重大事件分別是這些重大事件發生

1、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是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由歐洲人開辟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之一。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積累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統一又是在收復失地、即反對侵入本土的伊斯蘭教徒的勝利斗爭中實現的,於是15世紀末的伊比利亞半島出現一股空前的宗教狂熱,希望與信仰基督教的東方君主聯合起來,共同夾擊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

上述各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終於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探索新航路和進行海外活動的總先鋒。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議會反對派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

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議會君主立憲制。

15世紀末到17世紀初,隨著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原始的資本積累,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

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新貴族形成,他們同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但17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理厲行專制統治,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宗教專職政策也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3、馬克思主義誕生

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

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它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

4、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法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

由於評價者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更有被認為標志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

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5、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WarI、FirstWorldWar或Great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

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❽ 17.18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徵

本階段世界歷史發展的特徵仍然應從以下四條線索去分析,即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在政治上戰勝封建主義進而形成世界體系。2、被壓迫民族和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3、工人運動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4、意識形態的變化。其中第一條線索最為復雜,是主線索,對另幾條線索起到了制約作用。它還包含殖民侵略、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和國際關系等。這四大內容也可看成近代四大進步的歷史潮流。17到18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總特徵是,世界處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總趨勢是,封建制度進一步解體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開始確立。
根據以上線索分析如下: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1)經濟。工場手工業時期是資本主義的童年時期,繼14、15世資本主義萌芽在義大利等地首先出現後,16至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到手工工場時代,如16世紀的英國、法國、尼德蘭、乃至中國,17世紀的俄國等。主要原因在於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封建國家重商主義政策的推動。英、法等國利用新航路開辟後處於大西洋航線的中心地位,採取積極開展國內外商業貿易、剝削本國勞動人民(如英國圈地運動)、進行殖民掠奪、販賣黑奴四大手段,不斷增加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些不僅促進了手工工場的發展,也為下階段工業革命的產生和資本主義在政治上戰勝封建主義提供了物質條件。同時,也意味著封建的自然經濟、封建農奴制的不斷瓦解。
(2)政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決定了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反映在政治領域的特點是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的。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17世紀的英國革命,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開了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先河。它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也為工業革命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初步形成創造條件。本階段,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只有荷蘭、英國、美 國和法國,封建勢力還占絕對優勢。雖然資本主義的力量弱小,但作為新生事物,它的發展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它終將取代舊制度的歷史趨勢是不可阻擋的。17、18世紀,歐洲的法、俄、普、奧四國的封建改革,不得不推行重商主義的政策採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與成果來強化封建制度,從反面也說明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已成為歷史發展的主要趨勢。
(3)殖民侵略及其矛盾。本階段殖民擴張的特點是,16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對美、亞、非三洲的侵略及其衰落,17世紀荷蘭、英、法的崛起及對美洲、亞洲的侵略。由於社會性質的不同,殖民侵略的目的也有所不同。西、葡、法等在16—18世紀屬於封建社會,殖民擴張的目的是掠奪財富、用於消費和享樂,故而國力不強只有衰弱下去荷、英兩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殖民擴張的目的是尋求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掠奪財富化為資本)故而強大起來。它們擴張的手段有異同,評價也有別、值得認真分析。殖民擴張必然導致為爭奪歐洲及世界市場、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由此,17世紀出現了三次英荷戰爭,18世紀英法戰爭,最終,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法國的戰敗說明,落後的封建國家無力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二、民族解放運動。封建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侵略必然導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也隨之開始。本階段,民族解放運動的重點在美洲,最早為美國的獨立戰爭,海地獨立革命揭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序幕,震撼了全世界。 這同新航路開辟後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擴張有關。而更早的民族解放運動則發生在歐洲,尼德蘭革命不僅使荷蘭獨立,與美國獨立戰爭一樣,更體現了資本主義的崛起。民族解放運動是本階段三大進步歷史潮流之一。
三、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本階段,處在工場手工業時期的無產階級力量弱小,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尚未激化,還不能獨立地登上政治舞台與國際舞台。尚未形成一股強大的歷史潮流。
四、思想解放潮流。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
實質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興起和發展。這兩次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有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其脈絡是「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首先要求人的自由。所以,文藝復興首先興起於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義大利。啟蒙運動於17世紀興起於資本主義發展最前列的荷蘭和英國,18世紀啟蒙運動的中心轉到了法國 。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以及最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盧梭。啟蒙運動猛烈地沖擊著封建的意識形態和封建制度,為後來全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作了輿論上的准備。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❾ 17到18世紀西方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歐洲從封建社會開始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期,這兩百年歐洲大國的爭霸戰爭不斷,先是法國霸主路易十四,後是瑞典丹麥爭霸,三十年戰爭(第一次歐洲國際戰爭),普魯士崛起,沙俄面向歐洲(彼得一世的改革),波蘭由盛轉衰俄普奧三家瓜分波蘭,土耳其的衰落等等。各國總的趨勢是,民族國家正在歐洲崛起,大帝國的分裂,資本主義生產制度開始變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農奴制度解體,各個君主國的統治趨向資本主義性質的開明君主制(有別於以前的封建制統治)。總之這個時期的歐洲為以後開辟了19世紀資本主義的全面發展的道路。

❿ .十七、十八世紀,世界歷史發生了巨大轉折和變化,其表現不包括( )

C 19世紀中後期,資本主義市場初步形成。其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由於資本主義專的侵略,殖民地和半殖屬民地原先落後封閉的經濟結構被打破,成為了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的推動,出現了壟斷組織,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陸續向帝國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

閱讀全文

與十七十八世紀世界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