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辯論
戰國時期的名家喜歡討論名與實的關系,著名的辯論有「白馬非馬」、「雞三足」、內「一尺之棰,容日取其半」等戰國時期的孟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而同樣是儒家大師的荀子則主張「性本惡」,但他們殊途同歸,同樣都重視後天的學習與磨練,重視環境對人思想品質的影響。戰國時的莊子與惠施是一對辯友,動輒就辯論,最著名的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論辯。三國時的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是小說家的虛構,沒有歷史依據。唐朝時期,韓愈反對皇親貴族對佛骨的崇敬,怒斥他們,最後慘敗,被貶官到廣東潮州。宋朝時蘇軾反對變法,被王安石下放勞動改造。司馬光上台後召回舊部,准備廢除王安石一切新法,蘇軾說以前我們反對王安石新法是錯誤的,有些新法利國利民,不能一概廢除。司馬光說,蘇軾怎麼變成革新派了啊,是不是下放改造時中了王安石的流毒了?蘇軾拍案而起,大罵司馬光沒有君子風度,你是什麼司馬光,我看你更像司馬牛。
② 發生在稷下學宮的歷史上幾場比較有名的辯論
一、發生在這里主要有四次辯論,主要都是百家爭鳴學術討論,詳解如下:
1、王霸之辯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稱霸爭雄,社會處於激烈動盪與變革之中,中國走向統一的大趨勢已露端倪。怎樣實現由亂到治、由分裂到統一?是實行王道還是霸道?稷下學者展開了大爭論。儒家大師孟於明確主張重王道輕霸道。他認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孫丑上》)。所謂的「霸道」,是仗恃國家實力的強大,假借仁義的各義,來稱霸諸侯,征服天下。他反對霸道,認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所謂「王道」,是依靠道德禮教而實行仁義,經仁義教化征服天下。他主張實行王道,因為這是「以德服人,中心悅而誠服也」。所以,當他的學生公孫立問他「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難道還不值得學習」時,他表現出不屑一顧,認為「以齊國來統一天下,易如反掌」。而公孫丑將他與管仲相比時,他更是憤憤然了。荀子則有所不同,他雖然崇尚王道,但面對當時盛行霸道的現實和對齊文化的吸收,也談霸道。實際上他是主張在王霸井容的前提下,以王道為本(參見《荀子•王霸》)。管仲學派與孟、荀的王霸論又有所異。管仲學派主張王霸並舉,是實行王道還是實行霸道,要針對具體情況而定,即「霸王者有時」,「以備待時,以時興事」。他們認為,「強國眾,合強以攻弱,以圖霸;強國少,合小以攻大,以圖王。強國眾,而言王勢者,愚人之智也;強國少,而施霸道者,敗事之謀也。」還說:「戰國眾,後舉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管子•霸言》)可見,管仲學派的王霸學說更適合當時的時勢,更具有現實性。
2、義利之辯
義利之辯是稷下學宮中百家爭鳴的一個很普遍的辯題。孟子繼承了孔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的思想,把義和利絕對對立起來,認為追求利必然損害義,為了保拿義,要「捨生而取義」,「二者不可得兼」( <告子上> )。所以,梁惠王問他「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時,孟子直接了當地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並告誡梁惠玉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梁惠王上》)荀子則沖破儒家義利觀的藩籬,在義利關系問題上的認識與社會現實聯系在一起。他認為;「義與利,人之所兩有也。
雖堯、舜不能去人之欲利,……雖桀紂亦不能去民之好義也。」(《荀子•大略》)人們對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是人的本性,並舉例說:"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同也。「(《非相》)"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性情者也。」(《性惡》)荀子在認為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的同時,又認為這種追求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能放縱。放縱逐利,就會導致社會的混亂。他在《禮論》中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無爭。爭則亂,亂則窮。」
那麼,怎樣才能使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保持一定的度呢?荀子認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制禮義以分之"(《王制》),用禮義把人們劃分為不同的等"第,用禮義制約人們的物質慾望,教育人們"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導"(《榮辱》),反對"'唯利之求"(《王霸》)。這樣做了,國家就會賓士,反之,則會出現亂世,即所謂:"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由此可見,荀子的義利觀較之孟子的義利觀少有片面性。管仲學派對義利關系的看法是義利並重。他們認為:"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權修》)。講禮義教化,不忘記物質利益的激勵功能;講物質利益,也不忘記禮義教化的引導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故《版法》在講了"必先順教,萬民鄉風"之後,緊接著說:"旦暮利之,眾乃勝任。"
3、天人之辯
天與人,或說天道與人道,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對古老而又極其重要的范疇。中國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同天人之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天人之辯,首先要回答天是什麼,然後再回答天與人的關系如何。
稷下各學派圍繞天與人進行了交流與爭鳴。孟子認為,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天命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在孟子看來,人民的降生。事業的成敗、帝王的權位、天下的治亂,都是天的指令。實際上,孟子將天看成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無所不能的精神性的實體。由此,他沿著「盡心、知性、知天」的思維模式和認識路線,建構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荀子關於天人關系的認識與孟子大相徑庭。荀子認為,天就是自然界,其運行變化具有規律性,這種運行變作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荀子•天論》)荀子還認為,人是天下最珍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王制》)荀子基於對天人關系的唯物主義認識,提出了「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代表著稷下學宮中關於天人關系認識路線的一翼。
管仲學派對天人之辯的回答也是唯物主義的,而且更具有現實性,比如《管子,度地》將能根除水、旱、蟲等五種災害說成是人能主宰自然界。從具體的改造自然的實踐中認識天人關系。"
4、人性善惡之辯
稷下學宮中,關於人性的善惡之辯,主要有三種代表性看法。這就是孟子的性善論、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荀子的性惡論。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說:「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顆;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孟子•告子上》)可見,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生來就具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至於人做了不善的事,不是因為其本性不善,是由於他自己不把握自己,被形勢左右所致。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將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讓它向什麼方向流它就向什麼方向流。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後天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荀子的性惡論。荀子和孟子一樣,認為人的本性是生而具有的,然而他卻得出了與孟子性善論相對立的結論--性惡論。為什麼荀子會得出性惡的結論呢?荀子解釋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嫉)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性惡》)顯然,荀子認為在人性中,最能支配人類生活的是人的好利惡害之情,而好利惡害發展的結果,必然產生爾虞我詐、爭奪、犯分亂理等不道德的行為,故說人性是惡的。他同時認為,這種惡的人性,經過後天的學習教育,注重對"人性"的改造,就可以做出善的行為。
此外,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內容還很多,如攻伐寢兵之辯、名實之辯、世界本原之辯等等。
二、補充解釋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齊桓公田午。位於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稷門附近。
"稷"是齊國國都臨淄城(今山東省淄博市)一處城門的名稱。"稷下"即齊都臨淄城的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設立學宮。故因學宮地處稷門附近而得名為"稷下學宮"(這與東漢時期的"鴻都門學"得名由來相同)。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這場不可多見、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官學為黃老之學。它作為當時百家學術爭鳴的中心園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
③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佛道大辯論
從520-1258的700多年間,由皇權組織了多次佛、道大辯論,其可比較著名的有14次。
1、北魏孝明帝520年,朝廷召集清通觀道士姜斌與融覺寺僧人曇無最對論佛、道二教先後。曇無最駁倒了姜斌,姜斌配徙馬邑。
2、北齊文宣帝555年,文宣帝敕召沙門與道士對辯,道教辯敗,敕道士削發為僧。道教一方以金陵道人陸修靜為代表,佛教一方以上統法師為代表。
3、北周武帝天569年,武帝集百官、道士、沙門、名儒2000餘人,討論釋、老,判定以儒教為先,佛教為後,道教最上。
4、北周武帝573年十二月,集群臣及沙門道士等辯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居後。
5、隋文帝583年,道教一方為張賓、佛教一方為彥琮,彥琮因此作有《辯教論》,以駁斥道教的「老子化胡說」。勝負無記載。
6、隋煬帝608年,楊宏率道士、儒生入智藏寺與佛教展開論辯,雙方主要論辯人物為沙門慧凈和道士余永通。佛勝。
7、唐高宗659年,道教宗師李榮(道教重玄派代表人物)做為正方立論「道生萬物」。佛教大師慧立以「若使道是有知則惟生於善,何故亦生於惡……」雲雲辯駁。高宗在位時,經常召集僧道辯論,前後有七八次之多,基本上道士負多勝少,一說每次均敗北。
8、唐高宗660年,高宗敕召沙門靜泰(著有《眾經目次》)、道方李榮在洛陽宮中就《老子化胡經》進行辯論,李榮敗北。
9、唐玄宗730年,沙門道氤與道士尹崇對辯,並下旨將論議編入藏,題曰《開元佛道論衡》。崇福寺僧智升撰《開元釋教錄》20卷,記載佛教的盛況,並言佛藏以5048卷為定數。李邕撰並書《麓山寺碑》,立於湖南長沙嶽麓寺。
10、唐德宗796年命韋渠牟、徐岱等與沙門鑒虛、覃延,道士郗維素、葛參成討論三教,開始互有矛盾,分歧爭論較為明顯,最終「同歸於善」。
11、唐武宗841年,命僧道議論,道士賜紫,沙門不得著。從結果看,在統治者的支持下,這次辯論是道方占上風。
12、唐武宗845年,道士趙歸真、佛門高僧知玄大師,題目是「神仙可學不可學」。 道方獲勝,知玄放還桑梓。史上有名的「會昌滅佛」事件開始。
13、元憲宗1255年,以李志常為首的全真道與以少林長老福裕為首的佛教在御前展開辯論,論題仍是《老子化胡經》和《老子八十一化圖》的真偽,道教敗北,次年李志常辭世,將掌教位傳於張志敬。
14、元憲宗1258年,參加辯論的高僧道眾共有500餘人,各出17人參加主辯。以張志敬為首的全真道一方,道敗,道士樊士應等17人詣龍光寺削發為僧。
(3)中國歷史上的學術辯論擴展閱讀:
佛道之爭的特性:
1、道佛二教各有其特色與信眾,對立結果往往意氣用事,各成派系,排斥異己,或互相詆毀,如佛徒著笑道論,道流亦作笑佛論以敵之,各揭彼短,以揚己善,極盡對罵之能事。
2、然道佛二教經魏晉南北朝、隋、唐數代之發展而更深入民間,牢不可拔,影響後世學術思想甚巨。如新字體、詞彙之廣及學術領域,儒、釋、道三教融合而產生宋代理學等,可謂思想文藝上之重大刺激。
佛道之爭文獻:
1、有關收錄佛道論爭之文獻不少,較重要者有《夷夏論》、《三破論》、《顯正論》、《十異九迷論》、《老子化胡經》、《混元聖紀》、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論衡》、法琳之破邪論、神清之北山錄等。關於漢朝末年武裝起義以後的道教。
2、它們要麼所記日期不準確,要麼根本不記日期,要麼就根本抱有明顯的偏見,象在釋、道二教論戰交鋒時所寫的小冊子那樣。除此之外,由於這些現存材料未經充分細心研究,所以不可能給這個時期的道教描繪出一幅准確的畫面。
④ 有關歷史 辯論賽的辯題
1.人物功過評價(李鴻章抄、拿破崙、斯大林……)
2.事件評價(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
eg:李鴻章 正方:過大於功 與列強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反方:功大於過 倡導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
拿破崙 正方:過>功 稱帝並對外以武力擴張
反方:功>過 制定《拿破崙法典》,動搖歐洲大陸封建勢力
斯大林 正方:同上 大權獨攬,不利於民主化建設
反方:同上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推動重工業發展
新航路開辟 正方: 利大於弊 世界開始形成為一個整體
反方: 弊大於利 隨著新航路開辟,歐洲列強搶占殖民
地,為亞非拉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工業革命 正方:同上 大機器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經濟工業化
反方:同上 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社會犯罪
等新問題
大的就這兩方面,從這兩點出發應該能很快找到五個
⑤ 歷史上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著名的辯論
論現代社會競爭大於合作
現代社會,不管是集體還是個人,都在進行著競爭與合作,我們可以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也可以為不同的利益而競爭.總之,競爭與合作無處不在,而隨著全球化的邁進,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與合作的機會.現代社會到底是競爭多於合作還是合作多於競爭?
我覺得是競爭多於合作.
競爭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永恆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一個人沒有競爭的壓力,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當今世界,當今社會是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社會。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的經濟,市場經濟的核心和基本原則就是競爭。
競爭從內涵上講:是指人們為自身利益所進行的爭奪、較量,或參加公開競賽。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即優者勝,劣者敗;勝者獲利,敗者失利。正如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所說的那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可見,競爭是一種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得以生存發展,實力弱者被淘汰或滅亡;競爭也是智慧的較量,有才能者得勝利,平庸者遭失敗。在現實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植物間爭陽光、爭水分、爭養料;動物間爭地盤、爭配偶、爭食物;企業間爭原料;爭市場、爭銷售等。
從我們校園來看,班幹部的挑選就是競爭的最好例子.班主任都會挑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擔任班幹部,這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競爭.老師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獎金的多少跟各班的平均分掛鉤,分高的獎金就多,分底的獎金就少,這無疑也形成了競爭.像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想進就必須進行競爭,分數高者得,分數低者失.目前的就業問題也明顯的體現出競爭,有數據表明:從1999年至今,全國高校已經連續4年擴招,1998年全國高校的招生人數是108萬人,2002年的招生人數達到了275萬人,在四年的時間中高校的招生規模擴大了1.6倍.這無疑給社會加大更多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畢業後工作將何去何從,有限的工作崗位無限的人員,用人單位只能用競爭制來挑選最好的人員.
特別是市場競爭不僅普遍存在,且有著不可避免的激烈性和殘酷性。一個企業、一個單位能在競爭較量中獲勝,就能生存發展;反之,在競爭中失利,則破產倒閉。
青島建成豪木業有限公司總裁說, 我司主導產品有砂光機和淋漆線兩大系列,近百個規格品種。銷售網路遍布全國,遠銷國內外及東南亞地區。我們的產品已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使我們永遠站在領先技術的最前沿,競爭是我們動力的源泉.
自從2002年,中國加入了WTO以後,國內的競爭更為激烈.首先受影響的就是電信業和金融業. 中國加入WTO,對中國電信有較大的沖擊。如果不進行競爭,電信業將面臨舉步艱難的地步,而進行競爭,將提高服務質量,轉換經營機制,降低營運成本,在國際電信業的沖擊下,想要生存就必須競爭.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專家秦池江認為,加入WTO, 國際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金融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前更大,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醫療機構在中國加入WTO後,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醫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衛生領域的改革與發展將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競爭成為醫療業的新課題,只有競爭才能適應社會趨勢的發展.
「物竟天則,適者生存」指明競爭才能導致強者生存,以至於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就在我們身邊,媒體競爭愈演愈烈,電波大戰、報業大戰、期刊大戰、跨地域競爭、跨媒體競爭……
曾紅遍中國的<<超級女生>>,節目很活潑、充滿激情、充滿激烈的競爭,每一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海選到最後的勝利,無一不透著競爭的氣息.
今年1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市召開「兩會」成為各界媒體新聞的戰場.要從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就要端出精彩的「新聞大餐」以饗讀者。每家媒體都想獲得最大的收視率,競爭再所難免.
在NBA的賽場上,競爭成為選拔球隊的唯一方法,球員們筋疲力盡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與對手爭個輸贏,分個高下.2008年即將在中國北京舉行的奧運會,比賽項目非常之多,但這一個個的獎杯,有哪一個不是通過競爭得來.
為了配合奧運會的順利進行, 北京奧組委共拿出180個職位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經資格審查後,共有3307人參加了考試,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1368人,佔41.4%,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863人,佔26.1%;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3062人,佔92.6%;北京地區考生有1768人,佔53.5%,其他地區有1539人,佔46.5%.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表示,3307個人競爭180個職位,這中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激烈的.只有競爭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競爭才能發掘人才,也只有競爭才能進步.
中國歷代朝代和文化的更替都是階級斗爭的產物,階級斗爭就是通過競爭而產生一個強大的階級,這個興盛強大的階級有能力改變現狀,推動文化的進步.秦國就是通過各國間的斗爭,統一六國.之後,在經濟上,統一度量衡制度,開鑿溝通靈渠;在文化上,統一文字.通過競爭,強大且有實力的國家獲得大權,推動社會進步,推動文化發展,使中國加快了歷史的腳步.而中國共產黨也是通過階級競爭,打倒三座大山,推翻封建制度,才迎來了中國人民現在的幸福生活.
科技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關鍵是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技競爭也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是中國不堪落後,決心與別國競爭而結出的勝利果實.之後,中國又在此基礎上相續成功研製並發射了40多顆衛星,緊跟美國,俄國和日本,成為世界上的科技大國.就是現在各國之間也在默默的進行著各方面的競爭.科技競爭,使科研發展迅猛;經濟競爭,使各國經濟迅速提高.
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能夠深切體會競爭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說社會競爭多於合作,並不是說合作就不存在.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著合作,只是小范圍的合作,大范圍的競爭,競爭始終多於合作.如果合作壓倒競爭,你如此做我也照葫蘆畫瓢,社會將無法發展,人類將無法進步.沒有競爭就不會有百家爭鳴的盛世,不會有百花齊放的社會,更不會有幸福美好的未來.
競爭推動社會發展,推動人類進步.所以,我覺得現代社會是競爭大於合作,競爭大於合作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
⑥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辯論家
公孫龍、莊子、平原君、惠施、范縝、墨子、揚雄、商鞅、呂不韋、蘇秦、張儀、東方朔、王充、諸葛亮、李林甫、魏徵等等……
⑦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辯論事例有哪些
百家爭鳴、諸葛亮舌戰群儒、商鞅舌戰群儒、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戰、頑固派與維新派的論戰、立憲派與革命派的論戰,等等
⑧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辯論事例有哪些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和朋友惠施出遊,在濠水的一座橋樑上交談。莊子看著水裡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裡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我站的位置比魚高)
2、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是公孫龍成名的得意之作,要他放棄,那他公孫龍也就不成其為公孫龍了。所以公孫龍回答孔穿說:「先生的話錯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於白馬的學說罷了。現在要我放棄它,就沒有什麼可教的了。」
接著公孫龍又批評孔穿的求學態度:「想拜人家為師的人,總是因為智力和學術不如人家吧;現在你要我放棄自己的學說,這是先來教我,而後才拜我為師,這是錯誤的。」
在前哨戰中,孔穿已處於下風。公孫龍不愧為一位能言善辯的邏輯學家。他在教訓過孔穿以後,又針對孔穿其人,宣傳起自己的理論。公孫龍引經據典地說:「白馬非馬的說法,也是仲尼(孔子)所贊同的。」意思是:孔子所贊同的,你孔穿還能不贊同嗎?
3、兩小兒辯日
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於承認自己學識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於探求客觀真理,並能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8)中國歷史上的學術辯論擴展閱讀:
辯論的三要素:
1,辯論中存在著持不同意見的雙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見的雙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實現思想交鋒。一個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辯論,一個人頭腦中幾種方案或做法的權衡和比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辯論。
2,辯論必須針對同類事物或同一問題,即存在著同一論題。
如果各方談論的論題不同,就不能實現有意義的辯論。例如,一個人說「法律是有階級性的」,一個人說「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由於兩人所認識的對象不同,因此兩個觀點不能構成辯論。
只有當一個人說「法律是有階級性的」,另一個人說「法律是沒有階級性的」這樣兩個判斷才構成辯論。因為這兩個判斷所認識的對象相同,又是相互對立的思想,而這兩個判斷至多隻能有一個為真,不可能都真。這樣就有了誰是誰非的問題,就必然要引起辯論。
3,辯論的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認識或共同承認的前提,如思維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和正確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會公理、科學規律等是非真偽標准和價值取向。
沒有這些共同承認的東西,辯論只會是一場混戰,不可能得出結論。總之,辯論諸方有共同的話題,而又有不同意見。從哲學觀點看,辯論的諸方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
⑨ 中外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辯論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跨世紀的大辯論」和「白馬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