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中國科技的發展史
李約瑟之謎
http://ke..com/view/2097318.htm
http://ke..com/view/106444.htm
現在也沒個定論
網上有很多論文
http://www..com/s?wd=%C0%EE%D4%BC%C9%AA%D6%AE%C3%D5&rsp=3&oq=%C0%EE%D4%BC%C9%AA%CE%CA%CC%E2&f=1
Ⅱ 中國發展史1949至今
新中國成立——科技事業新的起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政府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1955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1957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里,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1956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於1962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政府在1958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並,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設備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平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到1965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
Ⅲ 新中國制定的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是從 年到 年。
1956年一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
(修正草案)(摘要)
背景:
隨著建國後經濟的逐漸恢復,我國從l953年開始實施的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任務大部分提前完成.國家設想在第二、第三個五年計劃內更大規模地開展經濟建設,全部或部分地完成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改造,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這個總體目標的實現有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對我國當時還很薄弱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標∶
國家提出了「向科技進軍」的思想,提出「要迅速壯大我國的科技力量」,力求使某些重要和急需的部門在12年內接近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國建設中許多復雜的科技問題能夠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決。國家要有效地加強對科技戰線的領導,把全國各部門分散作戰的力量組織起來,把一切潛在的和仍被閑置的力量發動起來。
內容:
重點科學技術任務(l2個重點領域);基礎科學的學科規劃(57項任務);全國科研工作體制和科研機構設置的原則;科學技術幹部的使用和培養;科技交流與國際合作。
國家重要科學技術任務(農、林、牧)五個科學技術任務∶
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和農業機械的製造問題
農業機械化、電氣化的研究,包括農作物生產的田間作業、農產品初步加工和畜牧業生產等機械化、電氣化及其技術裝備的製造問題。研究方向分兩方面∶
(一)掌握農業機械組成運用的理論,根據調查試驗,制定我國不同地區各種農業機械的運用維護技術規程與作業的經濟技術指標,並研究各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步驟,為國家農業機械化的遠景規劃提供科學技術資料。
(二)掌握農業機械耕作物與土壤、作物相互關系的基本理論,利用國際農業機械設計、製造的新成就,創制新型的農業機械(如水田農業機械,煤氣、蒸汽拖拉機等),逐步建立各類機械繫統。
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年產量
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年產量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發展農業生產,應以增產糧食為重點,特別是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等高產作物;對於棉麻等工業原料作物經濟作物,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Ⅳ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技術基本法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所以選擇A
Ⅳ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的陣地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的陣地是1940年8月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
Ⅵ 中國科技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科技事業新的起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政府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1955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1957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里,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1956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於1962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政府在1958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並,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設備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平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到1965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
Ⅶ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培養科技人才的陣地
不知道,好像都是國民黨政府花錢培養出來的,如什麼物理學家什麼欠起身,什麼洗星海等等
Ⅷ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是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是延安自然科學院。
1939年內12月25至31日,延容安自然科學研究院召開了由陝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軍事工業局一些科技人員以及研究院人員參加的自然科學討論會,著重討論邊區經濟建設發展的方向。李富春指出:中共中央同意大家的建議,決定把自然科學研究院改為自然科學院,並成立自然科學研究會。
這樣,第一所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自然科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誕生了,其任務是:「培養既通曉革命理論又懂得自然科學的專業人員、理論與實踐統一的人才」。
(8)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培養科學技術擴展閱讀:
延安自然科學院既是進行自然科學教學的最高學府,又是進行自然科學學術活動的中心,還設有自然科學編譯社、自然科學研究會等科研機構和學會。院內還建立了科學館、圖書館,許多學術報告會、討論會、專題講座都在這里進行。
延安自然科學院設有大學部和中學部。大學部設有物理、化學、地礦和生物四個系,學制三年。大學部設置的課程,一年級主要是學習外國語和普通物理、普通化學、高等數學、工程制圖等基礎課程。二、三年級按各系的實際情況學習技術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
Ⅸ 在中國歷史上,培訓班是誰最早發明的
其實,所謂“培訓班”是一個現代名詞。在古代,沒有“訓練班”。
然而,它並不妨礙從另一個角度解釋“我們”一詞。
如果回到中國古代,應該用“私塾”和“學府”或“學宮”來概括。
為了鞏固田氏政權的統治地位,齊維王利用政府撥款創辦了集夏書院,並任命“黃老學說”。
在田氏政權的大力支持下,集夏書院是當時齊國的一塊金字招牌,在政策上得到了優待和大力支持。
當時,它匯集了儒、道、法、墨、軍、陰陽學等最有影響的學者。
其中,孟子、荀子、申子、申子、崔子、松柏、春雨坤等都在這里談學習,發表了自己的學術見解。
應該說,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培訓班。
Ⅹ 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學技術革命發生在那一年
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對比
1、開始時間及條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 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僱傭勞動力 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急劇擴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資本積累和對殖民的肆意掠奪積累了大量資金 自然科學取得突破性進展 世界市場的出現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進一步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二戰後,資本主義推行福利制度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局穩定 20世紀初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形成。 (直接推動力是二戰及戰後各國對高科技迫切的需要--這與前兩次有別)
2、 主要成就和特點
主要成就: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紡織:一系列紡織機器的發明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1785年 )交通運輸:富爾頓-輪船(美、1807年);史蒂芬孫-蒸汽機車(英、1814年) 1、首先發生在英國,並以英國為主體;2、以輕工業為主導;3、 以蒸汽動力為主要標志;4、技術發明主要源於工人和技師的實踐經驗
第二次科技革命 1、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2、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3、新通訊手段的發明(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1、科學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2、新技術發明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國家3、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 1.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2.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3.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
3、 主要影響及對中國的影響
主要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促使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與廣泛建立;2、使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3、使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開始了城市化進程;4、使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東方從屬於西方5、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殖民侵略進入以商品輸出為主時期 1、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近代工業產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3、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
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產力迅速發展;2、生產關系進一步調整: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3、列強加緊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殖民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主的時期;東西方差距進一步擴大4、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世界力量對格局發生改變;列強爭奪與沖突加劇5、無產階級壯大,工運逐漸走向高潮 1、列強繼續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並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3、 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如: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手段改變;2、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發生變革;3、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各地聯系更緊密;強化國家資本主義和科技競爭;擴大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隨著改革開放,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在科技領域碩果累累。機遇與挑戰並存。
4、科技革命的哲學啟示 :
(1) 其出現是實踐的需要,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
(2) 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點,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3) 不僅促成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隨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 發展)
5、如何面對新的科技革命:
(1) 作為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科技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發展科教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視人才,建立知識創新體系。
(2) 從個人講,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注意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從經濟學上看,充分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認識其在社會生產中作用,依靠科技和提高效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4) 從政治學角度看,國際競爭重點已發生變化,決定國際地位的關鍵因素是科技。需全面行使國家職能,把振興科技、發展教育作為國家戰略的重點。
(5)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面對洶涌而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機遇與挑戰、壓力並存。根據本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努力縮小同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探索一條適合本國高速發展的道路,是擺在廣大發展中國家面前的首要任務。
6、如何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學、技術、生產三者之間的關系:
(1)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學、技術、生產三者之間的聯系大為加強。
(2) 科學提供物化的可能,技術提供物化的現實,生產則成為物化的具體實現過程。
(3) 對於科學來說,技術是科學的延伸;對技術而言,科學是技術的升華;對生產來說,科學技術是其實踐活動的必要前提。
(4) 三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以致出現了密不可分的趨勢,正如教材資料所引《蘇聯大網路全書》第三版中的「科學技術革命」條目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