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最有名的次旱災是什麼
光緒朝代是慈禧太後專權的時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種天災頻繁不斷。周而復始,歷史的規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頻繁的旱災中,最大、最具毀滅性的一次,要數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這場大旱災是光緒元年(1875年)拉開序幕的。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先後呈現出乾旱的跡象,京師和直隸地區在仲春時節便顯示了災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都在這年秋後相繼出現嚴重旱情。
光緒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災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以直隸、山東、河南為主要災區,北至遼寧、西至陝甘、南達蘇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旱區。
京師及直隸地區,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減半。旱災引發蝗災,從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蟲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殘存莊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間,又因陰雨連綿,大清河、滹沱河、瀦龍河、南運河、漳河、衛河同時泛濫,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災的土地又被水淹。這一年,直隸省遭受水、旱、風、雹的地區達63個州縣。
河南省的災情和直隸相近。從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黃河以北的彰德、懷慶、衛輝三府,早倩更為嚴峻。入夏以後,旱情稍有緩解,但彰德、衛輝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災,田地被淹。不過,就全省情況而言.仍以旱為主。全省農業歉收,減產一半左右。因此,「乏食貧民,所在多有」,僅開封一地,靠賑災粥廠就食的災民即達7萬餘人。
這一年,山東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區有一段時間略遭水災外,絕大部分地區均遭旱災,全省收成不到三分。《山東通志》稱該年全省「大旱.民飢」。據《申報》載,、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鬧荒或祈雨。但祈雨無濟於事.各處「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1876年12月11日 《申報》)。
旱魃向南為虐,禍及蘇北和皖北。蘇北各地這一年開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連雲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農田減產或絕牧。旱災引發了蝗災,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災民「逃亡餓死者不計其數」。一些災民甚至「飢則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蹤,相戒裹足」。蘇北的社會秧序,因嚴酷的旱災而變得動盪不安。為了活命.飢民紛紛渡江南下,由蘇南的地方官員和土紳在蘇、松、太以及江陰、鎮江、揚州等地收容的流民達九萬餘人。
皖北的旱情與蘇北相似。入夏之後,持續乾旱;許多地方連禾苗也末能栽插:後雖下過一些雨,但「又復連日烈日。」,連補種的庄核也大多枯死;當年全省收成減半。有的地方顆粒無收。於是,成群結隊的飢民.匯成了四齣逃荒的人流。
這一年,北方的陝西、山西、遼寧等省.也遭受到旱災的威脅。陝西全年乾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數地方種不下去。山西因旱災嚴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遙等縣幾乎顆粒無收。奉天的義州(今遼寧義縣),因大旱無雨,飢戶多達十萬,廣大農民在飢餓中痛苦地掙扎著。
經過近兩年的大旱之後,華北大部分地區的災情在丁丑年(1877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說災區「赤地千有餘里,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奇災,古所未見」(《曾忠襄公奏議》卷8)。毀滅性的旱災,使山西農村長時間大面積的減產與絕收。連續兩年的飢荒,使農戶蓄藏一空將愈來愈多的災民推向死亡的邊緣。飢餓難當的災民為了「苟廷一息之殘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為食」或「掘現音白泥以充飢」,結果「不數日間,泥性發脹,腹破腸摧,同歸於盡。。(1877年6月30日《申報》)。
隨著旱情的發展,可食之物的罄盡,「人食人」的慘劇發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還有將老人或孩子活殺吃的……無情旱魔,把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河南的災情,與山西相似。經過連續兩年的大早,富饒的中州平原,已化為千里赤地。當年的《申報》刊登消息,說河南全省「歉收者50餘州縣,全荒者28州縣」。但是,奉旨幫辦河南賑務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恆抵豫則宣布:全省報災者八十七個州縣,飢民五六百萬。
旱災的陰影,同時還籠罩著陝西全省。同州府員的大荔、朝邑、邰陽(今合田)、澄城、韓城、白水及附近各縣,災情。極重極慘」。走投無路的飢民鋌而走險,聚眾槍糧,有的甚至「攔路糾搶,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飢餓難當』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報》)。
甘肅東部、四川北部,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縣志》對川北的旱災有翔實的記載:「丁丑歲,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縣尤甚……赤地數百里,禾苗焚稿,顆粒乏登,米價騰涌,日甚一日,而貧民遂有乏食之慘矣:蔬糠既竭,繼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諸樹皮掘剝殆盡……登高四望,比戶蕭條,炊煙斷縷,雞犬絕聲。服鳩投環、墮岩赴澗輕視其身者日聞於野。父棄其於,兄棄其弟,夫棄其妻,號哭於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舉家悄斃.成人相殘食,饉(死部)殍不下數萬。」
這一年,包括京師在內的直隸和魯西北地區以及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依然有較嚴重的旱災。以直隸縣為例,僅河間一府就有二百餘萬災民。災荒之年,社會動盪,許多災民為死裡求生而鋌而走險。在武強縣,有災民組成的「砍刀會」;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災民組織武裝.進行搶糧斗爭。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持續乾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緩解;到6月間有過短暫的雨水期,之後又連續亢旱,一直延續到次年七月。不過從整個災區來看,旱情開始減輕,陝西、山東、河南、直隸等省.旱情都趨於緩解。但是,經過連續三年的特大旱災,老百姓對於天災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極限,因旱災帶來的各種人間慘劇,並未因旱情的緩解而相應地減少,反而更多更嚴重了。在山西.越來越多的村莊和家庭毀滅於天災之中。在河南,僥幸活下來的飢民大多奄奄一息,「既無可食之肉,又無割人之力」,一些氣息猶存的災民,倒地之後即為餓犬殘食。在直隸河間府,一些壯年飢民「竟在領受賑濟的動作中倒死在地上。」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場大面積瘟疫向災區襲來。河南省幾乎十人九病,陝西省「災後繼以疫癘,道饉(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達十之二三。
進入光緒五年(1879年),盡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東起直魯、西迄陝甘的廣闊土地上,畢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里重新盪漾起清波,龜裂的土地開始滋潤,並重新泛起了綠意。旱災.已進入尾聲,苦難的歲月就要結束。可是,正當死裡逃生的人們准備重建家園之時,一場新的災難驟然而至,這就是7月1日發生在甘肅武都的震級達8級、烈度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壞或受到影響的地區,大部分在旱災區域之內。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慘絕人寰的境地!據不完全統計,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災的州縣分別為222、402和331個.共955個。而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干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參見李文梅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
清代末年這場特大旱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當年清朝官員提起這場旱災,稱其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餘年末見之慘凄,未聞之悲痛」,說這是。古所僅見的「大□奇災」。今天回顧這場天災,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然而,我們並不滿足於這場天災的記敘,除了哀嘆,更需要深思
㈡ 古代那個朝代最乾旱
秦朝
說影響力:秦朝開中國封建社會之先河。郡縣制一直沿用2000多年了內已經;我們使用的文字雖然容叫漢字,但實際上是秦朝統一推廣的。china,就是秦的音譯。
說軍事實力:2000年前統一天下,橫掃六合。奠定了中國地理版圖的雛形。
說文化:秦朝處於戰國末期,正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活躍和發展融合期。是中華哲學的最高點。直接影響了中國其它文藝形式。
說經濟:秦阿房宮「復壓三百餘里」,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那經濟實力不是蓋得。統一貨幣、度量衡,修直道,開溝渠。在當時來講,農業經濟實力也是天下無雙。
㈢ 中國的乾旱歷史
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414年)京師比歲霜旱,五穀不登,詔人就食山東,以粟帛賑乏。(《魏書·天象志》)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關中大旱,昆明枯涸。(《魏書·天象志》)
北魏文成帝和平二年(461年),時三吳亦仍歲凶旱,死者十二三。(《魏書·天象志》)
北魏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九月,州鎮十一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皇興二年(468年)夏,旱,河決,州鎮二十七皆飢,尋又天下大疫。(《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473年)九月,州鎮十一水旱,詔免其田租,開倉賑乏。(《魏書·天象志》)
北魏延興四年(474年),州鎮十三飢;又比歲蝗旱。(《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冬,州鎮十五水旱,人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京師及州鎮十三水旱,傷稼。(《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兩雍及豫州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六月,詔以旱,徹樂減膳。(《魏書·天象志》)
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冀定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二月己巳,占日「旱」。六月乙酉,青州民飢,詔開倉賑恤。(《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幽州大飢,死者數千人,自正月不雨至六月。(《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六月,帝以炎旱,減膳撤懸。(《魏書·天象志》)
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544年)三月,齊獻武王歷冀定二州,固入朝,以今春亢旱,請蠲懸租賑窮乏,死罪已下一皆原宥。(《魏書·天象志》)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夏,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秋,旱且蝗。(《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秋,京都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五月,揚州諸郡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二十年(443年),南兗、豫州、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人大飢。(《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八月,不雨,至二十八年(451年)三月。(《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八年(464年),東諸郡大旱,民飢死者十六七。(《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去歲及是歲,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數百,都下亦至百餘,餓死者十六七。(《南史》卷2)
南朝宋後廢帝元徽元年(473年)八月,京都旱。(《宋書·五行志》)
南齊建元三年(481年),大旱。(《南齊書·五行志》)
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大旱。
㈣ 請問人類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世界范圍的大旱災!為什麼沒有特別詳細的記載!
資料顯示,已列入「世界100災難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飢荒、1898年的印度大飢荒和1873年的中國大飢荒都是因為乾旱缺水造成的,千百萬人死於非命。
全世界上世紀發生的「十大災害」中,洪災榜上無名,地震有3次,台風和風暴潮各一次,而旱災卻高居首位,有5次,它們是: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者達250萬人,逃者40餘萬人,被賣婦女竟達30多萬人。
1943年,中國廣東大旱。許多地方年初至穀雨沒有下雨,造成嚴重糧荒,僅台山縣飢民就死亡15萬人。有些災情嚴重的村子,人口損失過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無水澆灌莊稼,糧食歉收,造成嚴重飢荒,死亡350萬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2500萬人,逃荒者逾100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僅撒哈拉地區死亡人數就超過150萬。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災中,我國佔有3次,均發生在解放前。
新中國成立後,也曾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旱災,並被納入近50年來我國「十大災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國連續6年大旱。累計受旱面積近20億畝,成災面積9.32億畝。持續時間長,損失慘重,北方是主要受災區。
回顧生物進化和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乾旱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使生物界幾度瀕臨毀滅,而且也曾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遭受過許多挫折:
古希臘偉大文化的中心——位於雅典西南100公里,歷經幾世紀繁榮文明的邁錫尼(Mycenae)古,於耶穌誕生前1200年前後,因為旱災及由旱災引起的飢民暴動而變為廢墟,邁錫尼文化也隨之徹底毀滅。
唐天寶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紀中期,連年大旱,以致瘟疫橫行,出現過「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慘景象,全國人口由原來的5000多萬降為1700萬左右。
明崇禎年間,華北、西北從1627年到1640年發生了連續14年的大范圍乾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里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慘景象。這次特大旱災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與此類似的另兩次大旱災發生於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間,災民因飢餓而出現「人相食」的縣數分別為48和38個,其中有4個縣井泉枯竭或河溝斷流。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㈤ 歷史上最大全國性旱災是哪年要確切年份。
光緒朝代是慈禧太後專權的時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種天災頻繁不斷。周而復始,歷史的規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頻繁的旱災中,最大、最具毀滅性的一次,要數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這場大旱災是光緒元年(1875年)拉開序幕的。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先後呈現出乾旱的跡象,京師和直隸地區在仲春時節便顯示了災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都在這年秋後相繼出現嚴重旱情。
光緒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災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以直隸、山東、河南為主要災區,北至遼寧、西至陝甘、南達蘇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旱區。
京師及直隸地區,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減半。旱災引發蝗災,從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蟲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殘存莊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間,又因陰雨連綿,大清河、滹沱河、瀦龍河、南運河、漳河、衛河同時泛濫,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災的土地又被水淹。這一年,直隸省遭受水、旱、風、雹的地區達63個州縣。
河南省的災情和直隸相近。從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黃河以北的彰德、懷慶、衛輝三府,早倩更為嚴峻。入夏以後,旱情稍有緩解,但彰德、衛輝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災,田地被淹。不過,就全省情況而言.仍以旱為主。全省農業歉收,減產一半左右。因此,「乏食貧民,所在多有」,僅開封一地,靠賑災粥廠就食的災民即達7萬餘人。
這一年,山東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區有一段時間略遭水災外,絕大部分地區均遭旱災,全省收成不到三分。《山東通志》稱該年全省「大旱.民飢」。據《申報》載,、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鬧荒或祈雨。但祈雨無濟於事.各處「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1876年12月11日 《申報》)。
旱魃向南為虐,禍及蘇北和皖北。蘇北各地這一年開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連雲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農田減產或絕牧。旱災引發了蝗災,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災民「逃亡餓死者不計其數」。一些災民甚至「飢則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蹤,相戒裹足」。蘇北的社會秧序,因嚴酷的旱災而變得動盪不安。為了活命.飢民紛紛渡江南下,由蘇南的地方官員和土紳在蘇、松、太以及江陰、鎮江、揚州等地收容的流民達九萬餘人。
皖北的旱情與蘇北相似。入夏之後,持續乾旱;許多地方連禾苗也末能栽插:後雖下過一些雨,但「又復連日烈日。」,連補種的庄核也大多枯死;當年全省收成減半。有的地方顆粒無收。於是,成群結隊的飢民.匯成了四齣逃荒的人流。
這一年,北方的陝西、山西、遼寧等省.也遭受到旱災的威脅。陝西全年乾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數地方種不下去。山西因旱災嚴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遙等縣幾乎顆粒無收。奉天的義州(今遼寧義縣),因大旱無雨,飢戶多達十萬,廣大農民在飢餓中痛苦地掙扎著。
經過近兩年的大旱之後,華北大部分地區的災情在丁丑年(1877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說災區「赤地千有餘里,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奇災,古所未見」(《曾忠襄公奏議》卷8)。毀滅性的旱災,使山西農村長時間大面積的減產與絕收。連續兩年的飢荒,使農戶蓄藏一空將愈來愈多的災民推向死亡的邊緣。飢餓難當的災民為了「苟廷一息之殘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為食」或「掘現音白泥以充飢」,結果「不數日間,泥性發脹,腹破腸摧,同歸於盡。。(1877年6月30日《申報》)。
隨著旱情的發展,可食之物的罄盡,「人食人」的慘劇發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還有將老人或孩子活殺吃的……無情旱魔,把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河南的災情,與山西相似。經過連續兩年的大早,富饒的中州平原,已化為千里赤地。當年的《申報》刊登消息,說河南全省「歉收者50餘州縣,全荒者28州縣」。但是,奉旨幫辦河南賑務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恆抵豫則宣布:全省報災者八十七個州縣,飢民五六百萬。
旱災的陰影,同時還籠罩著陝西全省。同州府員的大荔、朝邑、邰陽(今合田)、澄城、韓城、白水及附近各縣,災情。極重極慘」。走投無路的飢民鋌而走險,聚眾槍糧,有的甚至「攔路糾搶,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飢餓難當』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報》)。
甘肅東部、四川北部,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縣志》對川北的旱災有翔實的記載:「丁丑歲,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縣尤甚……赤地數百里,禾苗焚稿,顆粒乏登,米價騰涌,日甚一日,而貧民遂有乏食之慘矣:蔬糠既竭,繼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諸樹皮掘剝殆盡……登高四望,比戶蕭條,炊煙斷縷,雞犬絕聲。服鳩投環、墮岩赴澗輕視其身者日聞於野。父棄其於,兄棄其弟,夫棄其妻,號哭於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舉家悄斃.成人相殘食,饉(死部)殍不下數萬。」
這一年,包括京師在內的直隸和魯西北地區以及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依然有較嚴重的旱災。以直隸縣為例,僅河間一府就有二百餘萬災民。災荒之年,社會動盪,許多災民為死裡求生而鋌而走險。在武強縣,有災民組成的「砍刀會」;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災民組織武裝.進行搶糧斗爭。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持續乾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緩解;到6月間有過短暫的雨水期,之後又連續亢旱,一直延續到次年七月。不過從整個災區來看,旱情開始減輕,陝西、山東、河南、直隸等省.旱情都趨於緩解。但是,經過連續三年的特大旱災,老百姓對於天災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極限,因旱災帶來的各種人間慘劇,並未因旱情的緩解而相應地減少,反而更多更嚴重了。在山西.越來越多的村莊和家庭毀滅於天災之中。在河南,僥幸活下來的飢民大多奄奄一息,「既無可食之肉,又無割人之力」,一些氣息猶存的災民,倒地之後即為餓犬殘食。在直隸河間府,一些壯年飢民「竟在領受賑濟的動作中倒死在地上。」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場大面積瘟疫向災區襲來。河南省幾乎十人九病,陝西省「災後繼以疫癘,道饉(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達十之二三。
進入光緒五年(1879年),盡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東起直魯、西迄陝甘的廣闊土地上,畢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里重新盪漾起清波,龜裂的土地開始滋潤,並重新泛起了綠意。旱災.已進入尾聲,苦難的歲月就要結束。可是,正當死裡逃生的人們准備重建家園之時,一場新的災難驟然而至,這就是7月1日發生在甘肅武都的震級達8級、烈度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壞或受到影響的地區,大部分在旱災區域之內。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慘絕人寰的境地!據不完全統計,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災的州縣分別為222、402和331個.共955個。而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干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參見李文梅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
清代末年這場特大旱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當年清朝官員提起這場旱災,稱其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餘年末見之慘凄,未聞之悲痛」,說這是。古所僅見的「大□奇災」。今天回顧這場天災,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然而,我們並不滿足於這場天災的記敘,除了哀嘆,更需要深思
㈥ 歷史上比較大規模的旱災都發生在什麼時候(中國)持續了多久,有怎樣的社會危害
商朝
成湯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間),曾有連續七年的大旱,《管子·輕重篇》曰:「湯七年旱,民有無子者。」管仲還認為:「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周朝
《詩經》有「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以及「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飢饉,斬伐四國。」[4]的描述。《詩經•大雅•雲漢》二章:「後稷不克,上帝不臨。」《集傳》:「言後稷欲救此旱災而不能勝也。」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連續六年大旱。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載「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涇河、渭河、洛河。伯陽父認為「山崩川竭,亡之徵也」。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大飢」漢朝
《鹽鐵論·水旱》:「六歲一飢,十二歲一荒。」
《史記·孝景本紀》載後元二年「大旱。衡山國、河東、雲中郡民疫」。
《前漢書·武帝本紀》載,(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飢,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國大旱,「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發生大旱災。
東漢安帝初,「連年水旱災異,郡國多被飢困……時飢荒之餘,人庶流迸,家戶且盡」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穀損傷,民物流遷」
南北朝
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飢,加以牛疫,公私闕乏,時有以馬驢及橐駝供駕挽耕載。詔聽民就豐。行者十五六,道路給糧稟,至所在,三長贍養之。遣使者時省察焉。」
南朝宋大明年間有旱災。沈約在《史臣曰》說,「大明之末,積旱成災,雖敝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並命比室,口減過半」。
隋朝
大業八年(612年)大旱,「時發四海兵,帝親征高麗,六軍凍餒,死者十八九。」
大業十三年(617年)大旱,「時郡縣鄉邑,悉遣築城,發男女,無少長,皆就役。」
唐朝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冬旱,至是(六月)雨 」。
《舊唐書·德宗本紀》載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眾」。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元和三年(808年),元稹曾任監察御史,負責賑災,他寫有《旱災自咎,貽七縣宰》:「吾聞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災我身。胡為旱一州,禍此千萬人。一旱猶可忍,其旱亦已頻。」。
宋朝
《文獻通考》卷301記載,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種粒皆絕,人多流亡,因飢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夢雷在湖南大旱飢荒,寫下一首《勘災詩》,「散吏馳驅踏旱丘,沙塵泥土掩雙眸。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
元朝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諸路旱蝗,告飢者令就食他所。」
明朝
洪武十二年(1379年)詔曰:「廣平所屬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艱於樹藝,衣食不給。……今年夏秋稅糧悉行蠲免,以蘇民力。」
《明英宗實錄》載:天順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銅鼓、五開等府衛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飢殍者不可勝記。」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陝西連年大旱。
《烈皇小識》:「先是天啟丁卯,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陰糾數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塗面。王二高喝曰:『誰敢殺張知縣?』眾齊聲應曰:『我敢殺!』如是者三,遂闖入城。守門者不敢御,直入縣殺耀采。眾遂團聚山中。」
《鹿樵紀聞》說:「崇禎改元之歲,秦中大飢,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鳩眾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
崇禎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河南內黃縣蘇王尉村發現的《荒年志》碑記崇禎十三年時「斗麥價錢六百文,斗米價七百文,斗豆價四百文」。
有專家統計明朝旱災次數一共有174次。
清朝
《濟南府志》記載康熙四年「春飢,免順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賦糧並發帑分賑。六月大旱,飛蟲蔽天,墜地如蜣螂」。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個省受旱,「草根樹皮,搜拾殆盡,流民載道,餓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無收,赤地千里,大飢,人相食。」又山西境內「無處不旱」,「河東兩熟之地,災者八十餘區,飢口入冊者不下四五百萬」。是年8月1日,山西巡撫曾國荃奏摺曰:晉省報災州已有57處,飢民200餘萬,後來「赤地千有餘里,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據12月10日奏報統計,全省被旱10分(顆粒無收)者16個州縣;被旱9分者13個縣;被旱8分者30個縣;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還有9個縣。
中華民國
1929年,陝西大旱,80%的縣受災,估計死亡加逃亡人數達30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至今中國依舊是旱災頻仍,幾乎是無年不荒,缺水成為中國全國境內最迫切的問題。2006年內蒙古蘇尼特草原持續旱災,受災草場面積23186.7平方公里。2006年5月中旬以來,重慶市遭遇大旱災。2009春,乾旱波及中國12個省份,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達到特旱。2010年初,雲南、貴州為中心的五個省份已達到特旱。
㈦ 中國古代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天災發生了什麼,導致王朝滅亡
發生了一場很嚴重的乾旱和“鼠疫”。
一個大國,最後走向滅亡,不是屈服給了人,而是向命運的屈服。崇禎明明是好皇帝,有能力,最終卻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還感嘆:來生不入帝王家。由此可見,鼠疫和旱災給崇禎帶來了多麼大的心理壓力,一代王朝最終走向滅亡也是非常的可惜。
㈧ 中國這幾千年的大旱是怎麼產生的
旱災歷史悲劇
據資料顯示,已列入「世界100災難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飢荒、1898年的印度大飢荒和1873年的中國大飢荒都是因為乾旱缺水造成的,千百萬人死於非命.
全世界本世紀內發生的「十大災害」中,洪災榜上無名,地震有3次,台風和風暴潮各一次,而旱災卻高居首位,有5次,它們是: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者達250萬人,逃者40餘萬人,被賣婦女竟達30多萬人.
1943年,中國廣東大旱.許多地方年初至穀雨沒有下雨,造成嚴重糧荒,僅台山縣飢民就死亡15萬人.有些災情嚴重的村子,人口損失過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無水澆灌莊稼,糧食歉收,造成嚴重飢荒,死亡350萬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2500萬人,逃荒者逾100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僅撒哈拉地區死亡人數就超過150萬.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災中,我國佔有3次,均發生在解放前.新中國成立後,也曾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旱災,並被納入近50年來我國「十大災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國連續6年大旱.累計受旱面積近20億畝,成災面積9.32億畝.持續時間長,損失慘重,北方是主要受災區.
回顧生物進化和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乾旱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使生物界幾度瀕臨毀滅,而且也曾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遭受過許多挫折:
古希臘偉大文化的中心——位於雅典西南100公里,歷經幾世紀繁榮文明的邁錫尼(Mycenae)古,於耶穌誕生前1200年前後,因為旱災及由旱災引起的飢民暴動而變為廢墟,邁錫尼文化也隨之徹底毀滅.
唐天寶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紀中期,連年大旱,以致瘟疫橫行,出現過「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慘景象,全國人口由原來的5000多萬降為1700萬左右.
明崇禎年間,華北、西北從1627年到1640年發生了連續14年的大范圍乾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里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慘景象.這次特大旱災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與此類似的另兩次大旱災發生於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間,災民因飢餓而出現「人相食」的縣數分別為48和38個,其中有4個縣井泉枯竭或河溝斷流.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此類例子在人類歷史上舉不勝舉.
㈨ 人類歷史上爆發的最嚴重的旱災是什麼
旱災歷史悲劇
據資料顯示,已列入「世界100災難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飢荒、1898年的印度大飢荒和1873年的中國大飢荒都是因為乾旱缺水造成的,千百萬人死於非命。
全世界本世紀內發生的「十大災害」中,洪災榜上無名,地震有3次,台風和風暴潮各一次,而旱災卻高居首位,有5次,它們是: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者達250萬人,逃者40餘萬人,被賣婦女竟達30多萬人。
1943年,中國廣東大旱。許多地方年初至穀雨沒有下雨,造成嚴重糧荒,僅台山縣飢民就死亡15萬人。有些災情嚴重的村子,人口損失過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無水澆灌莊稼,糧食歉收,造成嚴重飢荒,死亡350萬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2500萬人,逃荒者逾100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僅撒哈拉地區死亡人數就超過150萬。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災中,我國佔有3次,均發生在解放前。新中國成立後,也曾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旱災,並被納入近50年來我國「十大災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國連續6年大旱。累計受旱面積近20億畝,成災面積9.32億畝。持續時間長,損失慘重,北方是主要受災區。
回顧生物進化和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乾旱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使生物界幾度瀕臨毀滅,而且也曾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遭受過許多挫折:
古希臘偉大文化的中心——位於雅典西南100公里,歷經幾世紀繁榮文明的邁錫尼(Mycenae)古,於耶穌誕生前1200年前後,因為旱災及由旱災引起的飢民暴動而變為廢墟,邁錫尼文化也隨之徹底毀滅。
唐天寶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紀中期,連年大旱,以致瘟疫橫行,出現過「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慘景象,全國人口由原來的5000多萬降為1700萬左右。
明崇禎年間,華北、西北從1627年到1640年發生了連續14年的大范圍乾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里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慘景象。這次特大旱災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與此類似的另兩次大旱災發生於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間,災民因飢餓而出現「人相食」的縣數分別為48和38個,其中有4個縣井泉枯竭或河溝斷流。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