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在其中每隔七百年就會出現一個盛世,說說前四個盛世的情況
自古史家便有公論,能稱盛世者,必須達到六條,一曰國泰、二曰民安、三曰國富、四曰民足、五曰國強、六曰文昌,這六條才是判定盛世與否的標准。
西漢昭宣盛世
【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西漢處於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
東漢明章盛世
【東漢漢明帝、漢章帝統治時期,明、章兩帝共統治三十一年(57-88)】
隋代開皇盛世
【開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開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開皇年間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與後面一個時間相差不多】
唐代開元盛世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局面。】
明代永樂盛世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號永樂。】
備註: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盛世,但是很多盛世不是處於國家大統一的狀態,而且真正的盛世是大統一國家綜合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以上五個盛世最輝煌燦爛,統一王朝的其他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是國力的上升期處於積蓄力量的狀態,貞觀之治政治清明但不是唐朝國力的頂峰,仁宗之治國家沒有統一、仁宣之治是永樂盛世的延續、弘治中興雖然明朝國泰民安但是國力不是明朝最強盛的時期、康乾盛世思想倒退而且科技越來越落後於世界。
內政方面
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民生安定,民族凝聚力強;科技發達,思想活躍,文化昌盛。
對外方面
軍事強大,貿易繁榮,影響力大(番邦臣服)對外交流活躍等等。
按照你說的七百年的話,最近的一次是永樂盛世(1413±11),向前是開皇和開元(661±80),再向前昭宣和明章(公元前後),這些是公認的的盛世,再往前推700年,那時候應該是東周的春秋時代開始的時候,向前推西周末期,向後推諸子百家是文化方面,其他方面稱不上盛世吧。
『貳』 中國古代的三大盛世形成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六個原因:
一、社會穩定
二、大一統,國家統一
三、封建統治者愛惜民力,修養生息
四、吏治清廉
五、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改革
六、民族融合
皇權專制時代,人治的本質決定了國運盛衰很大程度上系於一人身上。一國之君勤政干練,敬畏權力,剋制私慾,聽得進批評聲音,警惕唱贊歌者的陷阱,像早期的唐太宗一樣,這個國家就能得到很好地運轉,假以時日,繁榮昌盛即可不期而遇。
(2)中國歷史盛世出現規律擴展閱讀:
第一盛世,開元年間,唐朝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朝進入鼎盛。
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擊豪門士族,爭奪土地勞力;第二,改革食實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人,減輕人民負擔;第三,玄宗打擊佛教勢力,淘汰僧尼;第四,發展農業。
在外交方面,玄宗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系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餘萬人。
唐代的商業亦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全盛的階段,中國古代進入最頂峰時期。
第二盛世,漢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漢文帝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內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帷帳不施文綉,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文景二帝還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
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里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
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三盛世,北宋神宗年間,城市人口占總人口5.2%, GDP占當時世界的22.7%, 人均收入同1980年持平,都城汴京第三次改城牆,也就是說已經是三次大幅擴建,文化、教育等領域興盛。
武力方面,此時對外戰爭勝率9成,北遼完全無力南進,領土面積比宋初增加很多,現河北、山西一帶被攻下,綜合國力無雙。另外此時國家純歲入近3000W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盛世
『叄』 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為何總是每八百年出現一次
「天下大勢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自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2000多年來的封建王朝就步入了奇特的「輪回」,仔細了解過歷史的人,也都知道,從秦國到清朝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渡過300年。
在歷史上,往往提起盛世,都是唐朝的兩大盛世,仁宣之治,幾乎很少會被提起,仁宣之治是明初盛世,明初經過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發展恢復,國力開始強盛,雖然有一定的戰亂,不過朱棣之後,明仁宗、明宣宗將明朝推行了盛世。
仁宣之治也是中華五大盛世之一,它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是相差了近800年。
『肆』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大盛世分別是在哪幾個年代
1、「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
在文景時期,朝廷為了休養生息,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比如,漢文帝分別三次對田租進行減半和全面,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就是「輕徭薄賦」的體現。
而且文景二帝還十分的重視農業,鼓勵農耕,甚至在春耕的時候親自下地耕種,以此來給百姓做榜樣;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來。以此同時,朝廷還強化軍權、安定邊疆,給「文景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各方面的不斷努力和發展,終於出現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據說當時國庫里的錢多的數都數不過來,所以「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設置谷倉儲存食糧。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
3、「貞觀之治」,出現於唐太宗時期。
當時經濟繁盛,文化繁榮;當權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同時朝廷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此外,「貞觀之治」也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推向了頂峰。
4、「開元盛世」又被稱為「開元之治」,現於唐玄宗時期。
這一時期,有了前面「貞觀之治」的穩定局面,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大力發展經濟,解放勞動力,使得天下大治,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同時還改革兵制。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統一。至此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在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在當時的長安城常常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商人,十分的熱鬧。這個時期是我最喜歡的年代了,開明、繁盛,是一個難得的盛世。
5、「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這個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
在當時,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是在這一盛世之下也隱藏這巨大的危機,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使得乾隆後期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相繼爆發。
『伍』 中國古代曾經出現了文景之治等盛世的局面,出現這些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這些盛世局面多出現於一個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其出現的共同原因是:
1、根本原因是統治階級認識到農民戰爭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使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時期內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2、重要原因是當朝帝王良好的個人政治素質,以及雄才略等,如善於納諫、任用賢臣、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等;
3、直接原因是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他們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創造者;
4、相對良好安定的社會環境;
5、科技、對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相作用。
(5)中國歷史盛世出現規律擴展閱讀
漢初的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減輕徭役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以鞏固封建統治。文景兩代,繼續大力推行這一政策,因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
漢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鼓勵農民發展生產。他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常頒布減省租賦詔令。文帝對秦代的苛刑峻法在高祖、呂後改革的基礎上,又作了重大改革。
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安撫友好的政策,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這種做法既起到了「御胡」的目的,也起了開發邊境的作用,為漢代屯田之先河。
漢景帝引導人民走向善良,通過使西漢王朝的統治在人們心目中高度合理化,所以文景之治得以實現,從這個角度看,漢景帝的確是一代明君。文帝時期比較清明的,社會是安定的。
『陸』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盛世為什麼總是每隔八百年出現一次
貞觀之治(公元627年-649年)唐朝的貞觀之治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了,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唐朝是萬國來拜,百姓生活那是相當富裕,那時候的絲綢之路發展也是最鼎盛的時候。唐朝國門大開面向世界展示我們大國威儀,放眼望去歌舞昇平,在古代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時候更繁華?
仁宣之治(公元1403年-1435年)大明王朝講究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並不是說當官的不作為,無為而治說的是一種境界。遵循道法規律來治理國家,讓百姓自己就能夠創造理想的國度。從大明朝的減賦稅、免勞役、鄭和下西洋,就能看出來這個國家不僅富還會下西洋炫富。
『柒』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盛世」
六次盛世。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
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2、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漢朝時期的漢文帝、漢景帝在位執政期間呈現的社會現象。最初,由於多年的戰爭導致經濟停滯不前,百姓生活不怎麼樣。漢文帝以「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為原則的政策。對百姓不施大壓;與此同時,對敵對勢力也保持不隨便動兵,維護和平,盡可能避免消耗國力。
漢文帝的生活十分節儉,自己的服飾、車駕都沒有增添,還下旨不許郡國向皇帝獻上奇物異寶。因此,政府過了緊日子,所有開支十分節省,那些當官的更不敢奢華無度,就此大大減少了百姓的壓力。
這兩位皇帝還非常注重農業,多次下令給那些刻苦耕作的農民進行獎賞,甚至在春耕時他們還會親自下地幹活,給大家做範例。
文、景兩位皇帝執政期間,世道非常太平,百姓逐漸富有起來。到了後期時,糧倉都十分飽滿,府庫里的錢常年不用,甚至於拿來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
隨著消費水平日漸上升並且迅速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表現出多年未見的富裕現象。文景之治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也是文化經濟發展曲線最高的。
唐朝時期,唐太宗執政階段呈現出的政治、文化、經濟的大幅度提升的盛世現象被稱為「貞觀之治」。唐太宗繼承了唐高祖制定的方略,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
唐太宗任用賢才,虛心納諫;還採用以農為第一,節儉樸素(當官的出去不許吃肉),大力發展文化,並完善了科舉制等方略。社會當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安定現象;並尊重其他民族的習俗,穩定了大唐邊疆;贏得了幾十年天下繁榮的理想結果。
根據當時的年號,是在貞觀年間,因此這個階段就被稱作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歷史上的傳統農業社會推到了頂峰。
3、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也稱開元之治,也是在唐朝的盛世。唐玄宗執政以後治國基本方略採用道家的喧囂無為思想。同時任用賢才,整理官僚,最終使得唐朝中期的政治十分穩定。
為了增強綜合國力,唐玄宗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使得名門望族受到打擊,百姓擔負減輕,農業發展迅速。唐玄宗還停止軍隊變革,採取了更有效的治軍措施,並在邊遠地區令軍隊進行屯田,同時進一步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進而擴張領土。
對外民族以和平相處為原則的友好政策,改善了漢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唐玄宗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同時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朝在各個點都到達了非常發達的程度。連人口也得到了大幅度增長,達八千萬人 ;政府財政收入穩定,商業繁榮,城市更是繁華。
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來到大唐,洛陽、廣州、長安等大城市不同膚色、語言、服裝的商人來來往往,非常繁華。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到達最高峰值。
4、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是明朝初期的永樂和仁宣之治。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削弱群雄,將元朝剩餘的勢力趕到長城以北,並統一了華夏。經永樂皇帝、洪熙皇帝、宣德皇帝三代,近五十年的精心治理,終於創出了三十三年「永宣盛世」的優秀政績。明朝也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
明成祖朱棣曾經5次進軍蒙古,南至安南,還傳命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與世界相通。這么多舉動彰顯了明朝勢如破竹的發展進度。永樂年間城市經濟發達,以北京、蘇州、廣州、楊州、佛山、南京為主,以及一批沿海、沿內陸河城市的手工業、農業、商業興隆昌盛。在歷史中稱為「永樂盛世」。
隨後又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治理下,國力到達巔峰,疆土遼闊,周邊鄰國每年都進京朝貢,這就是仁宣之治。
5、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歷史上中國封建王朝的一次復興,也是封建社會最後一次盛世。康乾盛世維持的時間長達134年之久,經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以及乾隆皇帝三代的治理,是大清王朝最輝煌繁榮的時期。
在此期間,我國的各領域的商業體系不斷增高,經濟框架達到極致。同時也不斷地進行變革,社會的穩定、國力的強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中國清朝年間的領土版塊更是寬廣。
在盛世期間生活的人們是幸福的,沒有戰亂和暴政,甚至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幸福指數都高。當然我也相信如今我們的生活在歷史長河中也會是盛世。
6、武丁盛世
武丁盛世又稱武丁中興,盤庚侄子武丁執政時,殷商國勢達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餘年,他日夕思復興殷,苦於未得忠良之佐,後來傅說等輔佐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商王武丁惟才是舉,衣食樸素,推進了商朝最鼎盛的時期。武丁在位時期,滅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荊襄,擴疆數千里。故史書將武丁統治的59年間(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稱為「武丁中興」。
『捌』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盛世,基本是八百年一輪回
第一次大盛世開始:西周,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
第二次大盛世開始:秦漢,公元前221年秦專滅六國,距上一屬次盛世845年
第三次大盛世開始:隋唐,公元581年隋代北周,距上一次盛世801年
第四次大盛世開始:明朝,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距上一次盛世787年
第五次大盛世開始:本朝(還是將要取代本朝的那個朝代),距上一次盛世800年,則盛世應從2168年開始
『玖』 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盛世」,究竟是怎樣出現的呢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盛世出現的次數可謂是寥寥無幾。大規模的盛世總共出現了三次,分別是漢朝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開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此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盛世或者治世,比如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明朝的“仁宣之治”等。然而,就這些盛世或者治世加起來,相比於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來說,也就是四百多年。就是說,除過這四百多年,剩下的所有年份大多充斥著動亂、災荒、分裂等。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屈指可數的盛世都是怎樣出現的或者出現盛世需要哪些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