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汽車保有量

中國歷史汽車保有量

發布時間:2021-02-25 17:19:06

Ⅰ 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多少億輛了

公安部交通管理抄局16日發襲布,截至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9億輛。

目前,全國58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7個城市達300萬輛以上。載貨汽車保有量達2470萬輛,2018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載貨汽車達172萬輛,明顯高於去年同期156萬輛的登記量,為歷史最高水平。

同時,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3.96億人,新領證駕駛人1325萬人。其中,男性駕駛人佔70.7%,女性駕駛人佔29.3%。

Ⅱ 中國有多少汽車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對車輛需求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擁有版了汽車。截至2015年底中國汽車保權有量達到1.72億輛,並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而在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不到兩戶家庭就擁有一輛私家車,中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車輪上的國家。」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79億輛,其中汽車1.72億輛,新注冊量和年增量均達歷史最高水平。

Ⅲ 各省會城市的汽車保有量

第一城:北京 60萬輛 目前北京機動車總量已突破180萬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接近60萬輛。「北京車很多」與「北京風很大」共同成為關於北京兩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北京二環的塞車長龍在中國整個汽車歷史上都令人嘆為觀止,這樣的奇觀,每天都能出現。北京很大,環線達到六個以上,如果沒有車,對於一個並不富裕但已經安家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噩夢而是徹頭徹尾的災難。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在未買房之前先成為了車主,這並非慾望,而是無奈。加上北京的復雜路況,許多人有車卻仍然離幸福很遠。盡管汽車很快,但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實在非常擁堵。 第二城:成都 49萬輛 成都人愛吃愛耍。「安逸」是每一個外地人來成都後學會的第一個本地名詞。成都人捨得吃,捨得耍。遠在幾十里路之外也要舉家浩盪前往。他們對華陽美食和對三聖鄉第一朵梅花的追捧,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外地人對生活的定義。沒有汽車,成都人的生活會失色很多;沒有汽車,成都就不成為「天下第一耍都」;沒有汽車,就沒有與日激增的「川A」牌照汽車,就沒有整個大成都欣欣向榮的幸福生活。 49萬輛,這並非成都人打腫臉充胖子得來的數據。成都人講實惠多於要面子:拓拓是大家公認的好車,QQ是年輕人代步的寵物。「代步工具」是成都人對汽車價值的還原。對於那些非10萬元車不買的某些城市的人,成都人只能說,你以為打車是時尚,擠公交表示你接近生活,我們並不反對,但開著3萬元的小車帶著老婆去都江堰河邊喝喝茶,才是真正的成都生活。 第三城:廣州 42.3萬輛 廣州私家車擁有量大約為42.3萬輛。在廣州,擁有一輛私家車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擁有汽車的原因也更加單純,那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像成都人,有一點錢就尋思著買車,好象其他城市的人買輛電動車的心態。廣州私家車是小康的標志,因此私家車的檔次是成都不能比的。因此廣州的私家車慾望成分頗少,更多的是一種自然需要。為了方便吃遍城裡每一家小吃而買車的慾望,在廣州基本不可能出現,那是因為廣州人比食慾更大的慾望還多得多。 第四城:杭州 30萬輛 在中國休閑城市「NO.1」的問題上與成都糾纏不清互為對手的杭州,在財富上絕對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在居民幸福感的問題上,成都還要略勝一籌。尤其是當杭州郊區房價已經飈升到6000元/平方米均價時,成都的市中心錦江邊才剛剛超過4000元/平方米。在成都,市中心有套房子,再買一套在郊區度假或出租已經是普遍行為;而在杭州,眾多沒有車的白領只能住著號稱中國最休閑城市的按揭房,過著很不休閑的生活。接近30萬輛的私家車擁有量比成都少的不僅是數量,還有生活的質量。因為雖然杭州30萬輛私家車的總價遠遠要比成都49萬輛的要高,但很多在杭州打拚的人仍然會說,質量高的生活,需要高成本來保證。 第五城:天津 30萬輛 天津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00萬輛,其中私家車超過30萬輛。天津對於有車人來說是個幸福的城市,因為開不遠就可以吃到地道的海鮮大排擋,四處可以游覽的地方很多,又沒有北京的巨大生存壓力,盡可趁著假期偷閑四處享樂。但作為直轄市的天津,又作為坐擁天津一汽這個家用轎車大品牌的城市,竟然比成都還少近二十萬輛私家車,實在還要繼續努力! 第六城:重慶 25萬輛 離成都最近的大城市重慶,私家車擁有量剛到成都的一半。這不代表重慶人不愛玩,對汽車沒有慾望。只能說重慶人對私家車的慾望沒有成都人這樣強烈。爬坡上坎的山城,汽車當然是首選的交通工具。公用交通系統的發達尤其是超級便宜的「的士」,讓養車的負擔凸現出來,比起瀟灑的成都人來說,還是在慾望上差了一截。 第七城:上海 24萬輛 上海的私家車擁有量是北京的五分之二,約為24萬輛。這絕對不是上海人買不起車,而是因為上海人不屑於買車。對於愛面子的上海人,拓拓是絕對拿不出手的; QQ是嗤之以鼻的;富康是難看沒有面子的;桑塔納是做計程車的……這樣一來,10萬元以下的優質家轎被排除,能夠進入上海人視野的汽車起價已經在10萬元以上了。且不去論能夠負擔得起此檔次家轎的人有多少,僅僅是這樣的購車心態,就已經沒有什麼樂趣而言了。當汽車成為群眾鬥富攀比的工具時,它離幸福只會越來越遠。 第八城:蘇州 24萬輛 江蘇經濟最發達的蘇州市,私家車擁有量已經超過24萬輛。婉約的江南派在新世紀以「富甲天下」的面目示人,靠得是

Ⅳ 中國私家車保有量

應該已經有很多了。

Ⅳ 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多少億輛

據報道,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專人達屬3.8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與2016年相比,全年增加2304萬輛,增長11.85%。汽車占機動車的比率持續提高,近五年佔比從54.93%提高至70.17%,已成為機動車構成主體。從車輛類型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1.85億輛,其中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和微型載客汽車(私家車)達1.70億輛,占載客汽車的91.89%;載貨汽車保有量達2341萬輛,新注冊登記310萬輛,為歷史最高水平。

Ⅵ 中國保有量最大的10款車型,有沒有你的愛車

隨著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家用車已經越發普及,一個家庭中有2輛或者以上車輛的也實屬常見,這些車輛曾經離普通百姓很遙遠的豪華品牌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視線。車輛不再強制報廢的政策出台之後,人均汽車保有量更是空前巨大。我們找出了一份2019年度發布的頗具權威性的中國汽車保有量調查表,其中保有量排在前10的車不出所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們一一來看,看看有沒有你現在或者曾經的愛車身影。

第十名:別克凱越

別克凱越曾經風頭無兩,零幾年的時候光是在我的朋友里就有3個小夥伴曾經選擇了藍色的那一款。老凱越在10W級別的中級車市場中佔有著一席之地,口碑也是相當不錯。遺憾的是2015年自家的英朗上市後,全方位的碾壓凱越,價格也只是差了一點點,逐漸蠶食凱越的市場競爭力。被自家車型干趴下的例子在汽車圈其實屢見不鮮。

第九名:別克英朗

上文中提到凱越是被弟弟英朗干趴下的,而比凱越晚生了12年的英朗小弟也成功逆襲哥哥爬到了國內汽車保有量的第九名。經常詢問我英朗性價比的朋友也很多,如今的英朗全系標配3缸機,但1.3T的動力感受已經足夠日常代步。盡管我個人不止一次的表明三缸機買回來3年以後不可避免的會抖,但是看著英朗節節降價,不到8W的價格車主還要啥自行車啊。有個小夥伴給我文章下面的評論我其實特別贊同:別說抖不抖,保不保值,便宜到極致就值得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中國的汽車歷史

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之路,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中國汽車工業50年」究竟從何時何地發端,卻是「證」出多門,各執一詞。
1999年底,在中國汽車協會召開的「四屆二次理事和常務理事會」上,協會負責人曾明確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經過5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已經為迎接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無疑,這里所指的「50」年,是從新中國建國之初算起的。然而,在去年7月該協會公開發出的徵集「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卻又出現了「2003年是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的新提法。這一提法倒是與吉林省和長春市人民政府於2002年9月28日聯合發出的「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慶祝活動邀請函」中提到的「2003年7月15日是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 相吻合,只不過前者立足的是全國汽車行業,後者立足的卻是一方經濟,並且把「新中國民族汽車工業搖籃」的桂冠,戴到了「長春市」的頭上,理由是「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就坐落在這里」。需要聲明的是,我在這里無意評判孰是孰非,只是覺得把 「長春市」和「一汽」等同起來的提法不夠妥當,至少混淆了地方與企業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還有一篇頗具官方色彩的題為《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國汽車工業50年的范圍,圈定在1949年至1998年,並將其劃分為「創建」、「成長」和「全面發展」三個階段。這個「50」年既未提及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國汽車工業的「萌芽」(如長安汽車集團的前身),也不認同「長春市」或「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若以此種劃分作為圈定中國汽車工業50年的底線的話,那麼,近4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則應該被視為「騰飛階段」,而這樣一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也就不是五十年了。
總之,無論是把「中國汽車工業50年」圈定在哪一年哪一地都無關宏旨,重要的是在即將開鑼的各式各樣的慶祝或紀念活動中,如何堅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歷史。單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其去年下發的通知中所倡導的「生動真實地再現歷史,客觀冷靜地審視中國汽車工業同世界的距離,探索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道路」等原則要求,倒是充分地體現這一點。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就要充分尊重歷史所具有的客觀性,既要看到其進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落後與不足的一面。因為,無論宏觀還是微觀,所有的歷史都是一部無法改寫的大書,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歷史是在不可倒流的時光中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歷史的長河總是在不斷地奔湧向前。同樣,人類文明的進程也總是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之中,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則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一個重要標志,尊重歷史自然也就包括了對於科學嚴肅性和純潔性的尊重。例如,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雖然至今還在被子孫後代們引以為豪,但究其對人類文明的推動和發展,其威力之大和用途之廣卻是咱老祖宗所始料不及的。如果僅把目光停留在「發明權」上,就未免太有些小家子氣了。客觀說,西方人把中國人發明的火葯拿去造了快槍快炮,回過頭來還用其打過中國人,這從民族自尊心上來講的確是讓人受不了的,但單就火葯製造技術的豐富與發展來說,那些把中國的四大發明拿去並使之發揚光大了的西方科學家和製造商們,在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方面的功績卻與我們的老祖宗是有著同樣值得稱頌的功績的,不僅火葯如此,活字印刷術、造紙術亦同樣如此。無數史實證明,任何發明創造,只有融入到人類集體的智慧結晶之後,才能得到充分的豐富與發展,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不僅要客觀公正,而且要敢於面對歷史的真實,尤其在紀念或慶祝「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的時候,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回顧歷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面向未來。據有關史料顯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國汽車工業「創建」之初並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蘇聯援助中國建設一批重點工業項目中列入建設一座現代化的載貨汽車工廠」的背景下誕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現代化的載貨汽車工廠」,就是後來被人們簡稱為「一汽」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團的前身。如果按「自主知識產權」的定義對其重新解讀的話,一汽的「國」字型大小品牌里至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因為在「前蘇聯援助」的這句話里,至少包含了人家曾經出過的圖紙和專家,而「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個基本定義卻是不容置疑的「獨創性」。另外,在這14年裡,雖然「國家對汽車工業共投資11億元,形成一大四小5個汽車製造廠,年生產能力近6萬輛、9個車型品種。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近29萬輛,其中:國產汽車17萬輛(一汽累計生產15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但其發展速度卻是相當緩慢的,全國14年生產的汽車總量,還不如當今一個中等規模的汽車廠家的年生產量,如此緩慢的速度,當然值不得為其敲鑼打鼓了。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不僅要敢於面對真實的歷史,而且要善於「聞過則喜」,勇於把「落後」的歷史當作未來「進步」的一面鏡子。如果明明是「短兒」卻偏要護著,甚至用「以偏概全」的不恰當方式來誇大成績,恐怕就會有阿Q遮蓋頭上疥瘡的嫌疑了。
史料證實,從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也就是被人稱之為「成長階段」里,中國陸續興建了一批「幾乎全部仿製國產車型」的汽車廠,其中「解放牌車型20多家,北京130車型20多家,躍進車型近20家,北京越野車近10家;改裝車生產廠點近200家」。這些廠家共生產大、中、輕型客車13400輛。全國累計生產各類汽車163.9萬輛。
12年對於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正是其從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別特徵的迅速成長時期,而中國汽車工業的這個「成長階段」卻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統計出累計生產各類汽車169萬輛,其中148萬輛還是載貨汽車。若按平均年產量來算,每年也不過就13萬輛左右。與此同時,世界汽車工業在這一時期卻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那些數字不說也罷。需要看清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階段」依舊是在蝸行之中,離「先進」的頭銜遠得很。
再看1981年至1998年的又一個17年,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這短短的17年間,中國汽車工業就完成了「汽車老產品(解放、躍進、黃河車型等)的升級換代,結束了30年一貫制的歷史」,「汽車、摩托車車型品種、質量和生產能力大幅增長,全國生產的各類汽車累計為1452萬輛」。
顯然,這個階段比前兩個時期的發展快了許多,但真正值得大書特書的卻是近4年來的迅猛發展和巨大變化。據統計,從1999年至2002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從1998年的163萬輛和160萬輛,躍升到2002年的320萬輛和322萬輛,幾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8.4 %和19.1%;私人汽車保有量2001年達到770.78萬輛,比1998年增長82%;其中私人客車保有量2001年達到470萬輛,比1998年增長103.7%。摩托車產量則連續4年超過千萬輛,年出口超過20%,成為世界第一大摩托車生產國。難怪中汽協一位負責人感慨地把這4年稱之為「是我國汽車工業快速健康發展的4年;也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深刻變化的4年。」
事實也是如此,在並不太短的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中,真正稱得上「快速健康發展」的時期,就在這4年裡,而導致其「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則在於「我國汽車工業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健康是相對於不健康而言的,很顯然,相對於近4年來的健康發展,中國汽車工業此前所走過的路應該說是一條不健康或至少是不怎麼健康的路。在回顧與總結中國汽車工業半個世紀的發展史時,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因為它直接關系著中國的汽車工業能否健康地走向未來。歷史是不能改寫的,但未來卻可以濃墨重彩地描繪。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同樣需要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未來。
如今,中國不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與世界全面接軌的步伐。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頭,只有實事求是地面對歷史,才能腳踏實地的面對未來,從而也才能虛心地吸納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給我們的科學成果和現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鍛造我們的光榮與夢想。在黨的十六大方針指引下,中國人民正在離小康社會越來越近,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競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汽車工業不僅正在迎來了一個有史以來的最好的發展時期,而且必將在崛起之時成為各國的汽車製造商們的一個強大而友善的競爭對手。

Ⅷ 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有多少

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專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

拓展資料:屬

一、9座以下的非營運載客汽車,含9座,使用年限滿15年的,從第16年起,每年檢驗2次;使用年限滿20年的,從第21年起,每年檢驗4次。

二、9座以上的非營運載客汽車,使用年限滿10年的,從第11年起,每年檢驗2次;使用年限滿15年的,從第16年起至第20年止,每年檢驗4次。

三、旅遊載客汽車使用年限滿l0年的,從第11年起至第20年止,每年檢驗4次。

網頁鏈接

Ⅸ 盤點:201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2.6億 北京、成都、重慶保有量最多

新年伊始,隨著2019年12月份乘用車銷量最終曝出,整個2019年的車市也到了盤點期。雖然從大環境中看,2019年的車市不再像往年一樣順勢增長,但整體產銷量依舊可觀,同時,雖然大部分車企都經歷了銷量下滑,但日德系車企依舊高歌猛進。

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每兩戶一台車

另一方面,南北大眾一口氣上了10款SUV,讓消費者應接不暇。就連老牌勁旅大眾途觀都拱手交出了合資SUV頭把交椅,而爭搶他市場的不是別人,正式一汽大眾的一夥新型SUV。

白希文總結

可以預見2020年對於各家車企來說,壓力絕對更甚於2019年。能夠維持現有市場規模就已經不易。預計造車新勢力應該在2020年完成最後的洗牌,上百個品牌最終能留下5/6家就算是投資人燒高香了。

而傳統車企方面,那些沒有為研發做過打算的車企,也許會在2020年畫上句號。日系品牌還將有爆款車型面世,比如全新一代漢蘭達,以及兩廂思域,都會成為一車難求的產品。

而自主品牌方面,整體市場佔有率也許還會下滑,但以吉利、長城、上汽為首的頭部品牌還將迎來新的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中國汽車歷史

用科學的態度總結中國汽車50年歷史

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之路,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中國汽車工業50年」究竟從何時何地發端,卻是「證」出多門,各執一詞。
1999年底,在中國汽車協會召開的「四屆二次理事和常務理事會」上,協會負責人曾明確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經過5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已經為迎接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無疑,這里所指的「50」年,是從新中國建國之初算起的。然而,在去年7月該協會公開發出的徵集「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卻又出現了「2003年是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的新提法。這一提法倒是與吉林省和長春市人民政府於2002年9月28日聯合發出的「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慶祝活動邀請函」中提到的「2003年7月15日是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 相吻合,只不過前者立足的是全國汽車行業,後者立足的卻是一方經濟,並且把「新中國民族汽車工業搖籃」的桂冠,戴到了「長春市」的頭上,理由是「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就坐落在這里」。需要聲明的是,我在這里無意評判孰是孰非,只是覺得把 「長春市」和「一汽」等同起來的提法不夠妥當,至少混淆了地方與企業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還有一篇頗具官方色彩的題為《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國汽車工業50年的范圍,圈定在1949年至1998年,並將其劃分為「創建」、「成長」和「全面發展」三個階段。這個「50」年既未提及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國汽車工業的「萌芽」(如長安汽車集團的前身),也不認同「長春市」或「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若以此種劃分作為圈定中國汽車工業50年的底線的話,那麼,近4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則應該被視為「騰飛階段」,而這樣一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也就不是五十年了。
總之,無論是把「中國汽車工業50年」圈定在哪一年哪一地都無關宏旨,重要的是在即將開鑼的各式各樣的慶祝或紀念活動中,如何堅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歷史。單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其去年下發的通知中所倡導的「生動真實地再現歷史,客觀冷靜地審視中國汽車工業同世界的距離,探索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道路」等原則要求,倒是充分地體現這一點。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就要充分尊重歷史所具有的客觀性,既要看到其進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落後與不足的一面。因為,無論宏觀還是微觀,所有的歷史都是一部無法改寫的大書,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歷史是在不可倒流的時光中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歷史的長河總是在不斷地奔湧向前。同樣,人類文明的進程也總是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之中,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則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一個重要標志,尊重歷史自然也就包括了對於科學嚴肅性和純潔性的尊重。例如,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雖然至今還在被子孫後代們引以為豪,但究其對人類文明的推動和發展,其威力之大和用途之廣卻是咱老祖宗所始料不及的。如果僅把目光停留在「發明權」上,就未免太有些小家子氣了。客觀說,西方人把中國人發明的火葯拿去造了快槍快炮,回過頭來還用其打過中國人,這從民族自尊心上來講的確是讓人受不了的,但單就火葯製造技術的豐富與發展來說,那些把中國的四大發明拿去並使之發揚光大了的西方科學家和製造商們,在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方面的功績卻與我們的老祖宗是有著同樣值得稱頌的功績的,不僅火葯如此,活字印刷術、造紙術亦同樣如此。無數史實證明,任何發明創造,只有融入到人類集體的智慧結晶之後,才能得到充分的豐富與發展,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不僅要客觀公正,而且要敢於面對歷史的真實,尤其在紀念或慶祝「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的時候,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回顧歷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面向未來。據有關史料顯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國汽車工業「創建」之初並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蘇聯援助中國建設一批重點工業項目中列入建設一座現代化的載貨汽車工廠」的背景下誕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現代化的載貨汽車工廠」,就是後來被人們簡稱為「一汽」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團的前身。如果按「自主知識產權」的定義對其重新解讀的話,一汽的「國」字型大小品牌里至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因為在「前蘇聯援助」的這句話里,至少包含了人家曾經出過的圖紙和專家,而「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個基本定義卻是不容置疑的「獨創性」。另外,在這14年裡,雖然「國家對汽車工業共投資11億元,形成一大四小5個汽車製造廠,年生產能力近6萬輛、9個車型品種。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近29萬輛,其中:國產汽車17萬輛(一汽累計生產15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但其發展速度卻是相當緩慢的,全國14年生產的汽車總量,還不如當今一個中等規模的汽車廠家的年生產量,如此緩慢的速度,當然值不得為其敲鑼打鼓了。
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不僅要敢於面對真實的歷史,而且要善於「聞過則喜」,勇於把「落後」的歷史當作未來「進步」的一面鏡子。如果明明是「短兒」卻偏要護著,甚至用「以偏概全」的不恰當方式來誇大成績,恐怕就會有阿Q遮蓋頭上疥瘡的嫌疑了。
史料證實,從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也就是被人稱之為「成長階段」里,中國陸續興建了一批「幾乎全部仿製國產車型」的汽車廠,其中「解放牌車型20多家,北京130車型20多家,躍進車型近20家,北京越野車近10家;改裝車生產廠點近200家」。這些廠家共生產大、中、輕型客車13400輛。全國累計生產各類汽車163.9萬輛。
12年對於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正是其從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別特徵的迅速成長時期,而中國汽車工業的這個「成長階段」卻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統計出累計生產各類汽車169萬輛,其中148萬輛還是載貨汽車。若按平均年產量來算,每年也不過就13萬輛左右。與此同時,世界汽車工業在這一時期卻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那些數字不說也罷。需要看清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階段」依舊是在蝸行之中,離「先進」的頭銜遠得很。
再看1981年至1998年的又一個17年,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這短短的17年間,中國汽車工業就完成了「汽車老產品(解放、躍進、黃河車型等)的升級換代,結束了30年一貫制的歷史」,「汽車、摩托車車型品種、質量和生產能力大幅增長,全國生產的各類汽車累計為1452萬輛」。
顯然,這個階段比前兩個時期的發展快了許多,但真正值得大書特書的卻是近4年來的迅猛發展和巨大變化。據統計,從1999年至2002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從1998年的163萬輛和160萬輛,躍升到2002年的320萬輛和322萬輛,幾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8.4 %和19.1%;私人汽車保有量2001年達到770.78萬輛,比1998年增長82%;其中私人客車保有量2001年達到470萬輛,比1998年增長103.7%。摩托車產量則連續4年超過千萬輛,年出口超過20%,成為世界第一大摩托車生產國。難怪中汽協一位負責人感慨地把這4年稱之為「是我國汽車工業快速健康發展的4年;也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深刻變化的4年。」
事實也是如此,在並不太短的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中,真正稱得上「快速健康發展」的時期,就在這4年裡,而導致其「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則在於「我國汽車工業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健康是相對於不健康而言的,很顯然,相對於近4年來的健康發展,中國汽車工業此前所走過的路應該說是一條不健康或至少是不怎麼健康的路。在回顧與總結中國汽車工業半個世紀的發展史時,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因為它直接關系著中國的汽車工業能否健康地走向未來。歷史是不能改寫的,但未來卻可以濃墨重彩地描繪。用科學的態度面對歷史,同樣需要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未來。
如今,中國不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與世界全面接軌的步伐。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頭,只有實事求是地面對歷史,才能腳踏實地的面對未來,從而也才能虛心地吸納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給我們的科學成果和現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鍛造我們的光榮與夢想。在黨的十六大方針指引下,中國人民正在離小康社會越來越近,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競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汽車工業不僅正在迎來了一個有史以來的最好的發展時期,而且必將在崛起之時成為各國的汽車製造商們的一個強大而友善的競爭對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汽車保有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