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集形容清朝政府末期中華不振的事例
1、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於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與璞鼎查又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和細則,將協定關稅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實,並使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益。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便利了英國對華的商品輸出,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並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兩國為了進一步擴大侵略特權而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爆發於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結束。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
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3、甲午中日戰爭 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中國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該條約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該條約是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又一奴役性條約。它的簽訂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此後開啟了資本主義浪潮。
5、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范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毀的范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2. 關於中華不振的事例
1、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於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
2、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兩國為了進一步擴大侵略特權而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爆發於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結束。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
3、甲午中日戰爭 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中國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2)中國不振的歷史資料擴展閱讀
清朝末年也稱晚清,指的是1840年—1912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開啟了晚清時期,清朝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清朝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
晚清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入侵進一步深化,封建統治者賴以統治的農村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同時伴隨著列強在華設廠和洋務運動的發展,中國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
面臨國內外的雙重壓力,清朝統治之下的各階級開始了反抗和探索,農民階級發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嚴重打擊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強的勢力。
同時,晚清時期的文化可發生了轉變,開始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向西方學習的一步步探索。
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洋務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新。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擊,並使列強瓜分中國。
3. 中華不振的事例
一.聞一多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1921年 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趕美留學。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紅燭》,具有唯美傾向。
1925年5月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26年參與創辦《晨報.詩鐫》,發表了著名論文《詩的格律》。1927年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藝術股長。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雜志列名編輯,次年因觀點不合辭職。1928年秋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從此致力於研究中國古典文學。1930年深秋去山東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南遷,同學生一起從長沙步行到昆明,此後在西南聯大任教8年,積極投身於抗日運動和反獨裁、爭民主的斗爭。在學術上,他廣泛研究祖國的文化遺產,著有《神話與詩》、《楚辭補校》等專著。1944年加人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委,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朴的罪行,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4. 中華不振的材料
近代中國貧窮落後,國力衰弱,不能抵擋西方列強的侵略,只能任人版宰割。明明權是洋人的汽車軋死了中國人,可是中國巡警卻幫外國人說話,圍觀者也敢怒不敢言,因為「中華不振」啊!這令人憤怒的事情激發了周恩來的愛國之心。
他不願意自己的民族再這樣軟弱下去,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再受到這樣的欺凌,要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而學習、奮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寄託著他的宏偉志向和遠大抱負。
第一部分(1-10):在修身課上,周恩來表明了心跡: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二部分(11-14):聽伯父說「中華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15-17):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外國人的欺侮,而無處說理,體會「中華不振」。
本文主要寫了少年時代的周恩來在修身課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原因是他耳聞了伯父說的「中華不振」,又目睹了中國人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受到外國人的欺凌而無處說理的事情。
從而體會到了「中華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理想。
5. 關於中華不振的故事
1、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於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
從社會性質上看,《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經濟上,中國的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由於戰後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而逐漸解體,中國經濟也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2、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 簽訂《天津條約》
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法國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3、甲午中日戰爭 簽訂《馬關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
19世紀末,尤其是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在中國取得「租借」海港和築路、開礦等重要投資特權,並且劃分「勢力范圍」,[8]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危機感促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
一方面,在中國於甲午戰爭中戰敗並簽訂《馬關條約》後,主張變法維新的思潮占據了思想界的主流,由此催生出1898年的戊戌變法,但這次變法很快歸於失敗。
5、火燒圓明園
在通州談判時,雙方使節因枝節問題發生劇烈爭議,英國的無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絕,清政府將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當做人質。英法聯軍得知清政府扣押,並虐待人質後,立即進軍北京。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兩國以換約受阻,解救人質為借口,攻入北京。
當清政府歸還人質後,39人只活下18人,其餘人扣押期間全部被殺,包括7名泰晤士報記者,其中數名人質慘遭肢解和碎屍。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
從第二天開始,為了報復,英法聯軍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英軍名義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860年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
6. (中華不振)補充資料請大家幫幫忙
這個問題比較深刻,拿中國和歐洲比較吧
首先來看新中華成立以前的狀況,在封建社會里,社會嚴重阻礙、制約新技術、新事物的出現,如,火車,汽車等,所以在近現代封建社會里中國一直得不到發展,大家把門關起來自己倒騰,一個洋務運動還被慈禧太後滅了。1919年以五四運動為起點推翻舊封建社會,到1927年8月1日武昌起義,這中間只有8年時間,8年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國家來說是杯水車薪,國家能怎麼發展,估計8年裡更多的時間是撫平戰爭和封建王朝帶來的創傷。而反觀歐洲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到1874年普法戰爭再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中間有多少和平發展的時間,培養了多少人才。那個時期的實力體現在工業體繫上,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又反過來推進了工業的發展。
1927年武昌起義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再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間的這么多年,中國一直在戰爭,國共斗,和小日本斗,然後又國共斗,按照通常來說戰爭推動科技進步,可是那是對於穩定的國家來說的,中國的國家環境一直不穩定,不可能去建設穩定的工業體系。所以那時候的社會的快速發展純粹的是操蛋。根本沒辦法發展。反觀歐洲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二十多年裡,受到一戰時候新技術新材料在戰爭中的應用和改進,一戰結束後歐洲迅速發展。1945年二戰結束,一些大的經濟體開始迅速復甦,一大批軍轉民的技術、材料、產品得到發展和應用,如英國的勞斯萊斯,德國的寶馬等,19世紀70年度到20世紀初,歐美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按說新中國成立了,社會穩定了,中國可以高速發展了,可是中國太窮了,在工業科技上欠賬太多,又沒有那麼多錢買,當然別人也不一定賣,就的全靠自己。就好比榨果汁,新中國買來了摘蘋果的梯子,然後的研究製造更多的梯子,而科技就的從基礎慢慢積累,所以中國的研究製作材料,和製造梯子的技術,中國好不容易大批量製造出來自己的梯子開始摘蘋果的時候發現外國人蘋果都摘完了開始榨汁了,中國又的花時間去研究榨汁機。所以中國一直在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跑。又加上國外的封鎖,自己又沒錢,悶頭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可能只能將就用,而國外不同,新技術新產品很快推廣開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都可以通過使用或者觀察對新技術,新產品提出新的改進方案方法。
你可能會說那時候有蘇聯的援助,可是你忽略了一點,蘇聯也是受到歐美國家 的技術封鎖的。蘇聯和中國之間也就是,窮老大支援窮老二。
所以說一個民族的崛起是需要各種內的,外的因素一起作用的結果。不是說成功都是那麼容易的,因此,對於現在的中華名族的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已經是讓世界矚目了。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小,畢竟就像在沼澤地里走路,他們走在前面在慢慢的探路,而我們只需要踩著他走過的足跡快速的趕上去就行了,這樣肯定有一天會趕上他們,和他們齊平,並且保持著慣性,那麼從那一時刻起我們就能很快超越他們,實現性中華民族的振興。
7. 中華不振的歷史原因為什麼說中華不振
中華不振的歷史原因有很多的,比如民族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長年混戰導致社會不穩定,無法獲得發展機遇和經濟發展
8. 中華不振的歷史原因
因為當時殖民主義風行,中國人保守排外,所以對外國殖民主義列強毫無反抗之力。其次專是,中國人面對外屬國的侵略熟視無睹,只是敢怒不敢言。
「中華不振」是因為中國當時只是關起國門發展,發展得進度很慢。而且對於日本沒有一點進攻意識,只是防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要博覽群書,全面發展,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人才,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為富國強民而不懈努力。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僅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升華,也是對以共產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和拓展,是激勵人們奮發努力、不斷進取的強大動力。
9. 當時中國的歷史背景還有哪些中華不振的具體表現
習慣了學習習慣非常的這個具體的表現了,非常多的好掌握,現在正在進行表現呢。
10. 一百多年前中國不振的資料
1840年,大英帝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加給中華民族以深重的災難。
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也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
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佔領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范圍;
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巨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
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劇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該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
(10)中國不振的歷史資料擴展閱讀: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偉大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晚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