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中國早期畫樓和照相館的歷史的書
http://search.kongfz.com/book.jsp?query=%E7%85%A7%E7%9B%B8%E9%A6%86&sale=0&category=0&bookName=&author=&press=&pubDateStart=&pubDateEnd=&isNewBook=-1&state=&county=&page=1&sorttype=1
『貳』 中國照相館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清代
『叄』 中國照相館的介紹
1937年江蘇武進人吳建屏到上海灘闖世界,在當時的上海靜安寺開了一家照相館,取名中國照相館,目前是中國貿易局評選的「全國照相業十佳企業」。
『肆』 TakaPhotoo自拍照相館的發展歷史
2009年6月21日,世界上第一家自拍照相館—美國TakaPhotoo自拍照相館在紐約市開業。
2009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版,TakaPhotoo總店權開業,將影棚擴張成了8個,設備的配置也提升了很大的檔次。
2010年2月,TakaPhotoo自拍照相館在YOUTUBE中獲得22萬人次點擊量,被民眾推選為2月「NEW STAR」的金牌店鋪。在評價中跟帖的數量也達到了13萬人次,其中不乏「好新奇」「前所未見的新東西」「令人難以置信」等詞語。
2013年3月1日,美國TakaPhotoo在中國開設分部,譯名為「特拍自拍照相館」。同時帶來自拍照相館「三代設備」,揭開了中國可移動式自拍的篇章。
2013年3月底,TakaPhotoo的分店一共有130家,分布於美國、日本、中國。
『伍』 中國照相館有哪些成就
中國照相館
中國照相公司創辦於20世紀20年代,1956年由上海遷至北京,並更名為中國照相館內。
該館著名攝影師姚經才,容1938年~1956年在上海中國照相公司任攝影師。隨遷到京後,歷任中國照相館副經理、經理,北方服務(集團)公司照相業技術顧問。
姚經才對攝影技術刻苦鑽研,精益求精,曾為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拍照,留下了人民永遠懷念的照片。他還先後編著了《人像攝影》、《怎樣拍好燈光人像》等專業書籍,並不辭勞苦、滿腔熱情地向全國各地同行和攝影愛好者傳授技術,在人像攝影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陸』 我想了解中國大陸數碼影樓的由來和發展歷史情況。
根據專業攝影協會的相關資料解釋,有關中國大陸數碼影樓的來歷和發展解釋如下:
在中國最早開設照相館的,大多是從畫師轉行過來的,如史料中記載:咸豐年間(1851——1861),在香港合夥經營油畫業的畫師周森峰、張老秋、謝芬認為攝影和繪畫有相通之處,並且未來發展前途很大,就一起請當地外國兵營中一個會攝影的人傳授攝影技術。學成後又合夥投資了六百元置辦器材,遂改營照相館。幾年以後,三人分道揚鑣,周森峰留在香港繼續經營,謝芬去福州開了照相館,張老秋跑到廣州開設了「宜昌」照相館。這種畫師轉做攝影照相的情況,在早期攝影發展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畫師轉業之外,還有一些人士也開設了照相館,如香港的賴阿芳、廣東的鄒佰奇、上海的羅元佑、杭州「二我軒」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鄒佰奇(1819~1869年)自製照相機和工具曾撰寫《格術補》《攝影之器記》。羅元佑19世紀50年代起在上海開照相館,當年是上海最有名的職業攝影師。賴阿芳19世紀50年代起在香港開照相館,當年是香港第一流的攝影師。
上世紀50年代,國內結婚拍照己經很普及了。那時候新人們領了結婚證明,都會換上嶄新的軍裝或者工農裝,整理一下頭發,到當地的照相館里拍一張黑白照片作為結婚紀念。這種結婚照一般都沒有布景和專業的光影效果,兩個人肩並肩坐在一張長凳子或者兩張椅子上,也有並排站在一起進行拍攝。有的照相館為讓畫面更豐富,會在牆面上繪畫一些名勝風景作為背景。8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步伐,婚紗和西服開始流行,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婚紗攝影。
中國的傳統婚紗攝影應歸於台灣婚紗攝影行業的開創和發揚光大,上世紀90年代以前,婚紗攝影己經在台灣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他們的經營理念和審美觀經過十幾年的摸索和發展,比較成熟和系統化。到90年代初期,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龐大的未開化大陸婚紗攝影市場開始吸引台灣婚紗攝影創業者的注意。
1993年,據說第一個將台灣婚紗影樓開到上海的是wns婚紗攝影,並非常成功地在大陸撈到了第一桶金。隨後台灣各大婚紗攝影品牌紛紛來大陸投資,並運用全新的加盟連鎖方式快速擴張,很快就帶動了中國大陸的傳統婚紗攝影行業的蓬勃發展。
所謂傳統婚紗攝影,實際上是相對與我們現在的數碼攝影而言的。習慣上,人們將運用傳統膠片拍攝照片的方式稱為傳統攝影。在中國大陸,傳統膠片時代的婚紗攝影隨著台灣影樓經營者的帶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台灣婚紗攝影經營者帶來了很多新的理念:永遠美白的大平光拍攝法和黑白的藝術拍攝、專業的影樓門市行銷系統、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更科學的技術流水線流程、組合型影樓產品套餐的推廣以及市場商業化的品牌炒作等等,將中國大陸的婚紗攝影消費觀念深入到了每一個人的思想中,並漸漸轉變成新人結婚時不可忽缺的必要程序。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外的高科技數碼後背開始引進中國,當時常用的有柯達、仙娜、飛思及超意等品牌,由於其價格昂貴而僅限於在一些高端商業廣告攝影行業中使用,個別有實力的大型影樓也作了一些初步嘗試。真正使數碼攝影完全替代傳統膠片攝影是在2003年,婚紗影樓行業傳統膠片攝影轉數碼攝影己經形成一種大風潮,尤其是數碼單反相機的銷售更推動了這次變革的進程。2003年的傳統轉數碼風潮可以稱得上是自台灣婚紗攝影進駐大陸以來的第二次影樓行業大洗牌。
攝影數碼技術的採用,優勢簡而易見。它放棄了傳統的感光膠片利用銀鹽化學劑保留影像信息的模式,採用電子感光晶元作為它收集光線信息的方式,並利用微處理器對收集到的光信息進行可以人為指定設置的數據計算,然後存儲在存儲卡片上,傳輸到計算機中進行影像編輯。由於採用了高科技的電子技術,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過程中當場顯示拍攝的效果,現場參考性很大。另一方面,數碼攝影的後期處理能力非常強,人們只需要學會一些圖形編輯軟體就可以操作它,利用這種優勢,以往在專業暗房裡都無法創作的效果,在數碼技術中可以很輕松地就完成。可以這樣說:數碼攝影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感到神奇,並立即關注了它。
然而和在大陸己經發展了十年的傳統攝影相比,影樓的數碼變革是一個很值得讓人思考的過程。當時影樓行業的從業人員實際上對攝影的數碼技術並不是非常了解,多數人僅僅局限於數碼技術的影像立拍立顯和強大的後期處理的認識層面上。從觀念上來說,這種不全面的認識對於今天的數碼技術專業性而言顯得過於幼稚。事實上影樓的數碼技術絕不是單純的增加幾台平面圖形編輯用的計算機,找幾個會photoshop的影像後期處理人員就能夠搞定的,它涉及到從化妝、攝影到後期處理的整個技術流程。也因為這種不全面的認識,影樓的數碼技術在普及過程中也一直力不從心,幾乎所有的影樓老總都為之頭痛。至今為此,婚紗攝影行業的從業人員們在相當一部分人中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
但不管怎樣,如今在中國婚紗攝影行業,數碼攝影己經完全取代了傳統膠片攝影。今天的數碼婚紗影樓市場呈現五彩紛呈的局面,隨著數碼攝影技術的不斷成長,影樓行業的市場也更加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如果說2003-2004年是傳統攝影轉型數碼攝影的一個高峰期,那麼圍繞著數碼技術隨之而來的主題攝影研發、外景基地組建、實景棚設立等都通過影樓的推廣而得到攝影消費者的喜愛。2006年左右,國內出現一些個性十足、風格突出並且攝影研發技術能力較強的攝影團隊,他們通過自身技術優勢以國內大型婚紗攝影博覽會和網路營銷等形式向全國推廣自己的攝影產品,並取得巨大成功。和以往傳統攝影遺留下來的唯美單一的婚紗攝影風格相比,他們的攝影風格更具特色和多元化。比如成都V2視覺的唯美大氣的外景風格、古攝影濃烈典雅的歐式油畫風格、重慶瑪雅攝影的活潑前衛的室內服飾主題等,都受到了影樓行業的好評。在他們的這種技術研發思路的帶動下,全國各地的的小型攝影工作室遍地開花,由於風格獨特,推廣一對一的貴賓服務,很快受到一些80後和90後的人們的喜愛,對原來占據主流婚紗攝影的大中型婚紗影樓造成很大的市場沖擊。
我們同時意識到,這種特色攝影工作室無論是從經營規模、經濟實力、軟硬體設施還是原有市場佔有率方面,還無法替代大中型婚紗影樓的主流市場;再加上它們經營體制的局限性,無法量化,有實力的攝影工作室開始設置更多的外景拍攝點和主題實景,走加盟連鎖之路。但是它對市場造成的沖擊矛盾,實際上推動著影樓行業在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和革新,有相當一部分大中型婚紗影樓在一次次陣痛中精心策劃調整自己,吸取特色攝影工作室的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以更強勢的經營企劃推向市場。
而數碼攝影行業的發展,就是這樣一步一個坑地向前走著……
『柒』 19世紀末中國有哪些著名照相館
19世紀末起,中國各大中城市,都有一些著名照相館。北京有豐泰、中國,廣州有艷芳,天津有鼎章,上海有耀華、王開等等。這些照相館或以質量取勝,或以服務馳名,或以其涉及到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名揚中外。
(一)豐泰照相館
北京第一家照相館—「豐泰」照相館,開辦於1892年(光緒十八年),其創辦人是從日本學成歸國的任景豐。豐泰照相館規模較大,職工達十多人,曾先後聘用攝影師劉京倫、徐子和等人。在拍攝方面,豐泰做了許多嘗試,以拍戲照,合影而聞名京城。
1929年6月9日,京報《圖畫周刊》刊登了豐泰照相館拍攝的戲曲演員便裝像。照片為清末田際雲、朱素雲、路三寶中年時的合影,原題為:
光緒二十年照於琉璃廠豐泰照相館。
該照片攝自1894年,是現在可見到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最早的照片。
除了拍攝戲照,豐泰照相館還嘗試拍攝戲曲電影。為此,任景豐向德商祁羅浮洋行,購買了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一架,膠片十四卷,開始了拍攝電影的籌備。1905年秋天,在豐泰照相館的露天院里,電影《定軍山》開拍了。這是一部戲曲紀錄片,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主演,豐泰照相館技師劉京倫擔任攝影師。影片共拍攝了三天,包括「舞刀」、「交鋒」、「請纓」等場面。
《定軍山》是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之後,豐泰照相館又接連拍攝了7部影片,直到一場火災使豐泰元氣大傷,才停止拍攝活動。
(二)艷芳照相館
廣州艷芳照相館,由清末經營銀號的黃若雲等集資開設。
艷芳照相館主要拍攝人像和家庭合影,也拍攝大型團體合影。由於拍攝質量好,艷芳在廣州、港澳和海外僑胞中享有盛譽。有的顧客兒童時代在艷芳照相,多年後又扶老攜幼重回艷芳,拍攝「全家福」作為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艷芳還為幾位名人拍過合影。早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進行革命活動的合影,不少是艷芳所拍。如1923年,孫中山先生在永豐艦上與宋慶齡女士等人的合影。艷芳照相館還將一幅孫中山先生的大半身肖像,放大到36寸並精心修飾,懸掛於大廳供人瞻仰。
1927年,魯迅先生在中山大學任教時,也曾到艷芳照相館拍照。魯迅將這件事記入日記中:
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蔣經三來同往艷芳照相……
這張珍貴的照片,現陳列在廣州魯迅博物館。
(三)鼎章照相館
天津的鼎章照相館,前身是廣東人黃國華創辦的「恆昌」照相館。
後來,由天津鹽商王奎章出資,攝影師王子銘接管了「恆昌」,並於1904年更名為「鼎昌」。由於擴大了規模,添置了新式布景,鼎昌照相館在天津一躍居於首位,專為上層社會的名流拍攝肖像。
1912年,王子銘去世,鼎昌由該店學徒王潤泉、李耀亭接管,改名「鼎章」。此後,鼎章照相館再次擴大規模,營業蒸蒸日上。
多年的實踐經驗,使鼎章照相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當時,其他大照相館都是採用流水作業,拍照、洗片、曬印、放大各有專人負責,互不聯系,因此照片質量不易保證。而鼎章照相館多年的做法是:施行專人合作,把拍攝和後期加工看作一個整體,各個環節互相配合。這種方法,不僅保證照片質量精良,同時也體現出一定的藝術風格,從而深受各界人士好評。
鼎章照相館曾經為許多名人拍攝過照片。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期間,曾多次和老師、同學一起在鼎章照相館拍照。1920年初,周恩來等學生領袖因組織學生開展愛國運動,被當局拘留。7月出獄時,受到天津學界的隆重歡迎。鼎章照相館聞訊後,立即派攝影師趕到現場,免費為出獄代表拍攝合影,以示支持。孫中山先生生前的最後一幅照片,也是鼎章照相館拍攝的,時間是1924年12月4日下午,地點在天津曹家花園。
(四)耀華照相館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上海在短短的50年內發展成為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照相業也興盛起來,居於南方各省之首。上海照相業中有四家最大的照相館,號稱「四大天王」。其中,最有名的是「耀華」照相館。
耀華照相館是攝影師施德之創辦,在上海頗有名氣。庚子年之後,耀華照相館分為東、西兩館。東館設在「拋球場」,由施德之主持拍照。因為慕名而來的人很多,施德之不得不申明每天上午只拍三個小時。施德之通曉化學,對攝影用光很有講究,他主張影調有深淺變化,以突出主體的立體形態。這一主張,突破了中國攝影師只用平光照明的傳統。施德之擅長放大巨幅照片,使人物肖像更加傳神。此外,他還拍攝了不少著色的仕女照片,很受顧客歡迎。
西館設在「跑馬場」,室內裝飾極為華麗,由施德之的女兒任攝影師。當時照相館女攝影師在國內還沒有,耀華首開此先例,並宣揚:
以女子而為婦人照相,深合男女有別之禮。
施德之的女兒也精通攝影,「其技之精,不亞於乃父」。父女二人共同經營照相館,在當時傳為佳話。
(五)王開照相館
王開照相館,也是上海的一家著名照相館。它的店主名叫王熾開,所以取名「王開」。
1927年,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選拔賽,運動會主辦者用招標的方式,招商承包運動會的各項體育攝影。
王開照相館用高價投標,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攝影權。「王開」選派技術高超的攝影師,組成四個小組赴運動會拍攝。這些攝影師,活躍於運動會的各個角落,他們運用新式的小型照相機,抓拍到許多比賽時的精彩鏡頭。「王開」把這些照片連夜沖洗出來,以低價出售給各家報館,條件是必須在刊出的照片下面,印上「上海王開照相」的字樣。
由於遠東運動會的巨大影響力,各家報館都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王開照相館拍攝的體育照片,自然受到報館的青睞。1927年8月27日至9月7日,上海《申報》刊登體育照片49幅,其中有37幅是王開照相館拍攝的。「王開」因此名揚全國。
王開照相館以質量高,價格低,服務態度好而聞名。當時,全國各地的攝影師,月薪一般是20~60元,而王開以100銀元的高薪聘請名師,以提高拍攝水平。照相器材也一律使用名牌產品,劣質器材堅決不用。為了避免震動影響拍攝,王開照相館還在樓梯和攝影室都鋪上了橡皮墊。在燈光方面,王開也進行了改進,拍出的照片清晰、明朗而富神采。
王開照相館對照片質量要求十分嚴格,王熾開經常親自檢查照片,如果發現有斷眉毛、眼睛大小不一、眼鏡反光、神形不好、色調不正等毛病,就要求攝影師重拍、重印、重修,直到顧客滿意為止。
(六)中國照相館
中國照相公司創辦於20世紀20年代,1956年由上海遷至北京,並更名為中國照相館。
該館著名攝影師姚經才,1938年~1956年在上海中國照相公司任攝影師。隨遷到京後,歷任中國照相館副經理、經理,北方服務(集團)公司照相業技術顧問。
姚經才對攝影技術刻苦鑽研,精益求精,曾為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拍照,留下了人民永遠懷念的照片。他還先後編著了《人像攝影》、《怎樣拍好燈光人像》等專業書籍,並不辭勞苦、滿腔熱情地向全國各地同行和攝影愛好者傳授技術,在人像攝影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三、分身照與化裝照的盛行
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讓照片更富有戲劇性,我國早期照相館在不斷更新影室布置的同時,推出了「分身照」和「化裝照」。這兩種攝影樣式,曾經在國內風行一時。
「化裝照」,是攝影師按照一定的意圖或概念,讓被攝對象穿上特定的服裝,扮演成各種身份的「角色」,然後拍成照片。扮演的角色,種類繁多,有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社會各階層中的典型形象,理想中的人物形象等。
關於「分身照」,魯迅先生曾有過一段描述。
較為通行的是將自己照為兩張,服飾態度各不同。然後合為一張。兩個自己即如賓主,或如主僕。名曰「二我圖」。但設若一個自己傲然地坐著,一個自己卑劣可憐地,向著坐著的那個自己跪著的時候,名色便又兩樣了:「求己圖」。
分身照的製作,除了魯迅先生說的用兩張底片合成的方法之外,有的照相館還採用兩次或多次遮擋曝光的方法。由此可見,當時的攝影師具有嫻熟的攝影技法和暗房製作水平。
化裝照與分身照,對我國照相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現今的影樓中,仍然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
『捌』 中國照相館的發展進程
對於許多老北京來說,姚經才的名字就如同中國照相館的招牌一樣熟悉和親切。這個15歲進入照相館學徒,37歲帶著家人遷來北京,1997年患病辭世的特級攝影技師,在以自己手中的相機和質朴的為人贏得眾多顧客口碑的同時,也將對攝影藝術滿腔的執著和熱愛永遠留在了北京這塊異鄉的土地上。
「在我心裡,與其說父親是一個攝影大師,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性格開朗熱情、愛吃爆肚馮和全聚德烤鴨的可愛老頭。」同樣在中國照相館工作的姚建中是姚經才的小兒子,今年已經是45歲的他提起父親時卻顯得像個孩子,「我是聽著父親講述遷京盛況和照相館里的故事長大的。」在所有的典故中,姚建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周總理來照相的故事。1956年10月的一個星期天,時任中國照相館經理的姚經才和同事張孔嘉正在為顧客照相,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走進攝影室,悄悄挨著前面的顧客坐下。當他們發現總理後,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緊緊握住總理的手,請他先照。然而總理卻說:「按秩序嘛,誰先來誰先照么。」輪到總理後,姚經才和張孔嘉顯得有些緊張,總理又打趣說:「這是你們第一次給我拍照吧,熟悉了就好了。你們是專家,我相信你們一定能照好的。」在真誠和熱情的鼓勵下,姚經才按下了快門。正是這幅被總理一生使用的標准像,後來還被鄧穎超大姐定為了總理遺像的照片,成了中國攝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而更令姚經才感動的是,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感謝,總理還破例將這幅照片的原片送給他們留作紀念。 一張照片讓被拍者落淚
與姚建中一樣經常聽故事的還有姚老師傅的徒弟解黔雲。作為中國照相館的第二代特級攝影大師,解黔雲從1961年入行至今,從未忘記過當年對師傅許下的「願與事業共白頭」的諾言。在幾十年的攝影生涯中,解黔雲拍攝的肖像照不僅深受顧客喜愛,還多次問鼎過全國攝影大賽。而曾經一位左眼殘疾的老人在看到解黔雲巧妙布光後拍攝的照片喜極而泣的情景,更是讓他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特別的意義:「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我想做的就是把人們最美的一瞬間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來。」如今早已到了退休年齡的解黔雲又接受了單位的返聘,抱病回到剛剛開張的金源分店,回到了他喜愛的肖像攝影工作中。 熬過慘淡老字型大小重煥光彩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照相館剛剛遷京時,「每天從凌晨四五點鍾就在店門前排起了長隊,有專門工作人員向顧客分發號牌,一般號牌發至下午3點,但拍攝室每天要忙至深夜10點左右才能收工打烊。」
1992年王府井大街改造工程開始,客流量呈下滑趨勢、整個影樓市場呈現疲軟,中國照相館陷入了從未有過的低谷。
從1992年至1995年初,因經營不利,上級公司三次更換了企業的主要領導,但仍未阻止中國照相館經營狀況一再下滑的頹勢。企業應對無方、領導茫然無措、員工人心惶惶,這就是現任中國照相館總經理孫秀珍1997年8月赴任時面臨的窘境。為了在市場經濟中生存與發展,經過市場調查,中國照相館決定打破傳統坐店經營方式,抓住1999年國際老人年的契機,走出店門,開展為老年人免費拍照、並贈送照片的活動。這項看似冒險的活動最終為中國照相館贏得了許多回頭客,將中國照相館從企業的「生死線」上拉了回來。如今坐落在王府井大街180號、營業面積900多平方米的中國照相館,擁有五家分店、300多萬進口數碼設備,年營業額達到2500多萬元
『玖』 中國照相館的基本介紹
從1956年由上海遷京落戶到王府井大街已44年。在新的市場形勢下,中國照相充分內利用優秀攝影人才,容在服務領域中創新。中國照相館三大支柱服務項目是:婚紗攝影、藝術肖像攝影、廣告攝影,並與之配套的還有證件、護照、移民、兒童照、團體照、「全家福」家庭合影照等項目。
『拾』 中國攝影史
中國攝影史1
1839年,攝影術在法國正式誕生。不久,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中國向外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隨後,大批商人、傳教士來到中國,攝影術也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傳入中國的香港、廣州等地。
在攝影術到達中國後,很快中國人就學會了這門技術。但當時並沒有「照相館」的稱謂。原來,在攝影術傳入之前,人們要把自己的形像保存下來需求助於畫師和他們開設的「畫樓」或者「影像鋪」,利用傳統的繪畫技法把人的容貌留在紙上。雖然攝影和繪畫有相通的一面,而相對於畫像,攝影不僅價錢便宜,而且形像逼真,因此給畫像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於是很多畫師想方設法學習照相技術,「畫樓」和「影像鋪」的畫師也成為中國最早學會照相術的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咸豐年間(1851—1861)在香港合夥經營油畫業的畫師周森峰、張老秋、謝芬三人,合資請當地外國兵營中的一個會攝影的人傳授攝影術,學成後置辦器材,增加了照相業務,同時還兼營畫像。他們店名叫「宜昌」畫樓,這是中國人最早開設的照相館之一。在他們拍攝的早期照片背面的商標上,都印有「攝影家和肖像畫師」,當時香港的皇後大道上,還有著名的南楨畫樓,輝來影相、興昌影相等。畫師所經營「畫樓」或「影相鋪」則是中國照相館最早的稱謂。
畫樓、影相鋪同時經營攝影和繪畫並存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當時由於照相技術和設備尚不成熟,人像攝影一時還不具備大規模的推廣的條件。而隨著油畫等西洋畫派傳到中國,傳統的肖像畫又注入了新的內容。肖像畫與照相之間的關系逐漸地得以固定,從競爭對手演變為具有互補性質的關系。尤其是當時照相還不具備放大技術,很多中國人想要「大照片」,畫樓只能是先拍攝一個小照片,然後由畫師再根據照片畫像放大。也有一些畫像,是照相與畫師之筆相結合的產物,比如一些列祖列宗身著正裝像,男為頂帶花翎,女為鳳冠霞披,各幅畫像都差不多,可能有一定的格式。畫中人的穿戴都是畫的,也可能是按照畫樣印製的,但是畫中人的臉卻是根據照相底版直接印製的。
當時,由於中國勞動力便宜,很多美國和歐洲的商人還把本國的根據照片畫像的業務搬到了中國的香港、廣州等地,當時香港的皇後大道、廣州的十八甫等畫樓、影相鋪林立,中國畫師們根據照片給外國人畫像,被商人運回國內銷售,這種交流無形中也提高畫樓、影像鋪里攝影師的攝影技術水平。
就像人們喜歡畫樓、影像鋪的人的畫像一樣,在照相剛剛傳到中國開始的幾十年中,中國人首先感興趣的就是人物攝影,人物肖像是攝影藝術的主要表現對像。因此很多當時的照相館直接起名為「像館」。在攝影術十分活躍的上海。最早的刊登廣告的照相館就是英國人威廉。桑德斯開設的「森泰像館」。 1863年3月7日的近代上海首份中文報紙《上海新報》上,刊登了森泰像館的廣告,其主要內容為:本館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點起至晚三點鍾為止,價錢甚為公道。如有意照相者,請至本館可也。有閑階層是像館的主要顧客,像當時的妓女、戲劇演員、社會名流及社會富裕階層中一些人都把照相作為享受生活,自娛自樂的一種手段。
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照相業的影響逐漸超過了畫像業,畫像業逐步萎縮。在東南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上海等地,照相館蓬勃發展,而這時照相館大部分起名為「照相樓」,比如上海早期的公泰照相樓、寶記照相樓等,人們都要登樓照相,為什麼叫「樓」呢?
原來,早期的照相使用的絕大部分是玻璃底片(濕片),感光速度很慢,很多時候要2—6秒,有時需要數到20個字。而當時又沒有燈光和其它人造光,必須利用日光,因此攝影室一般都在樓上開設,還得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拍攝,以充分採光。日光強就在頂棚上拉起白布遮擋直射光,光若則用反光板幫助加光。因為拍照時間較長,坐的椅子和頭部都有靠背,以保持被照者穩定不動。拍照時,攝影師敲一下木板子(據說「拍照」二字由此而來)大喊一聲,打開鏡頭蓋,然後「一、二、三。。。」數下去,數到九、十個字,甚至二十個字,才算大功告成。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照相才用上了人造光,很多照相樓開始了「日夜照相」。所謂照相「樓」的意義才相對減弱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不論畫樓、影相鋪,還是像館、照相樓,他們都是一個商業化的經營實體,攝影術登陸中國就被賦予了商業的色彩。但由於攝影技術的限制,這些照相實體基本上還是局限於室內人像自娛自樂的拍攝,雖然有的照相館也競相為名伶名花留影,出售美女佳人圖片,迎合市儈娛樂需要,但畢竟還僅僅限於室內拍照,規模也不大。
而隨著玻璃乾片的發明(1880年左右),攝影師可以方便地走出攝影室,突破了個人的小圈子,開始面向家庭、社會團體,並逐步開始了城市風光、建築、民俗的拍攝,這些照相館可以大規模印製所拍照片,向市民或旅遊者出售,攝影的商業色彩更加明顯,這時出現的「照相號」就是一個明顯的說明。就像很多「銀號、商號」一樣,「照相號」更多重視規模化的商業銷售。例如天津「元彰照相號」就特別聲明可以進行「集體和建築攝影」,攝影師還奔赴東北拍攝了「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以及京師的名勝古跡,大量印製銷售。
《京張路工攝影》大型專題攝影集就是上海的"同生照相號」於1909攝制的。這一照片冊的封里,裱貼著兩小張印簽::本號精究放大時裝照像鋪在上海虹口北四川路門牌第3052號";"上海公興印字館製造,開在虹口西武昌路"。它們顯然是同生照相號特意刊登的商業廣告。很多照相號還大規模印製當時十分流行的明信片相片,向旅遊者兜售,也有一些大規模銷售照片的照相館直接就叫「照相店」、「寫真店」或「畫景店」了。
畫樓、影相鋪、像館、照相樓、照相號、寫真店等等,早期照相館的這些稱謂一般都印在了當時照片的背板的正面下部或背面,大部分還印有照相館的中英文的詳細地址、經營內容等,這些不同的商標不僅是研究中國攝影發展史的實證資料,同時,對於今天的攝影收藏者鑒定存世老照片真偽,也有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http://cache..com/c?m=&p=8e759a44d5d017b74ebe9b7b5440&user=
http://www.qsng.cn/html/bkjzx/syView/200611218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