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北方歷史

中國北方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17:09:11

『壹』 北方的歷史背景

韓國語中的北方一詞,本是表示朝鮮半島北方地區的一個地理方位概念,而這里所指的北方卻具有理念或意識形態的意義。從理念的角度而言,所謂北方至少可以界定為如下四種范疇:
1.所謂北方,主要是指與朝鮮半島相鄰近的蘇聯和中國。這兩個國家都位於朝鮮半島的北部,對朝鮮半島局勢乃至朝鮮半島問題的最終解決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所謂北方政策正是通過改善與這兩個北方國家的關系來試圖克服朝鮮半島分裂局面的(註:李范爽.創造先進祖國的外交課題[R].韓國國際大學院演講,1983.(6).)。
2.所謂北方,應包括蘇聯、中國和北朝鮮。所謂北方政策,是指韓國政府與上述三個國家同時或各自改善相互關系的外交政策或外交行為,其目的在於維持我們的安保並實現和平統一(註:〔韓〕金裕南.韓國外交的懸案問題及其展望[N].韓國國會報,1983—01.)。
3.認為北方一詞應包括北朝鮮、中國、蘇聯及東歐等社會主義各國(註:〔韓〕盧泰愚.為民族自尊與統一繁榮的總統特別宣言,1988--07—07.)。
4.北方一詞,應包含蘇聯、中國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欲不包括北朝鮮在內,因為對蘇、中、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北方政策與對北朝鮮的北方政策,應有所區別。(註:〔韓〕安秉俊.北京政策的現實與幻想[J].月刊中央,1989,(3).)
總而言之,北方政策實際上就是旨在改善我們統一安保環境而對北朝鮮乃至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種緩和政策,(註:〔韓〕李相禹.韓國的北方政策[J].月刊中央,1989,(3).)因而北方一詞首先應包括北朝鮮、蘇聯與中國,其次包括東歐等社會主義各國(註:〔韓〕李洪九.韓國的統一政策與北方外交[R].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月例特講,1988—04—29.)。

一:匈奴部分:主體在東漢時期被漢人消滅,剩餘部分西逃往歐洲,與馬扎爾人融合,構成今天的匈牙利人;氐,匈奴一部分,後被漢族融化;羯,匈奴的一部分,公元4世紀滅絕。
二:東胡部分: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烏桓被曹魏消滅,鮮卑主體被漢族同化,剩餘的演化為柔然;柔然被突厥擊敗,分化為室韋(蒙古)和契丹;契丹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蒙古一直生存到現在。
三:突厥部分:有可能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後滅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體被回鶻人和漢族人所滅,剩餘的向西逃竄,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四:通古斯部分:原稱肅慎(商、周時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後為女真、滿洲,一直生存到現在,即今天的滿族人。
五:羌藏部分:羌,一直生存到今天;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黨項,羌族的一部分,後被蒙古人滅亡。
六:回鶻:主體由丁零人構成,融入了鐵勒和高車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時期,將突厥主體滅亡。回鶻生存到現在,即使今天的維吾爾族。
前趙(匈奴304-318) 後趙(羯319-350) 前秦(氐351-394)
前燕(鮮卑337-370) 後燕(鮮卑384-409)西秦(鮮卑385-431)
成漢(巴氐304-347) 後涼(氐386-403) 南涼(鮮卑397-414)
南燕(鮮卑398-410) 北涼(匈奴401-439)夏(匈奴407-431)
由於這些北方游牧民族大多處於奴隸制社會,有些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建立的政權大多實行胡漢分治政策,仇視、奴役漢族人,甚至對漢族人採取野蠻殘酷的種族屠殺政策。各族統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給人民帶來嚴重災禍,社會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漢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生存危機。在這種民族矛盾空前尖銳的形勢下,爆發了大規模的民族復仇——冉閔《屠胡令》
公元350年,漢族將軍冉閔推翻了殘暴不可一世的羯趙帝國,即皇帝位,定都鄴城,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當時,新生的冉魏政權處在敵對胡族勢力的四麵包圍中,他們虎視眈眈,隨時准備扼殺新生的冉魏政權;內有數十萬仇視新政權的胡族隨時可能發動暴亂,或在敵對胡族勢力進攻時充當內應,即使將他們全部驅逐,也只能使敵對胡族勢力更加強大。
為了保衛和鞏固新生的冉魏政權,堅決鎮壓極端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冉閔採取斷然措施,頒布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開始對入塞中原的數百萬胡族展開大反攻,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整個中原地區在經歷了羯族的殘暴統治和連年戰亂之後,滿目瘡痍,百業凋敝,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進入了極盛時期,企圖一舉消滅因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
公元352年,冉閔在抗擊鮮卑入侵的廉台大決戰中被擊敗,冉魏政權滅亡,冉魏的臣子紛紛自殺殉國,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做亡國奴,紛紛南逃,但受到鮮卑大軍截擊,死亡殆盡。至此,漢民族在長江以北的最後一個政權滅亡了,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結束。
十六國時代是一個民族大分裂時期。由於統治階級高層的權力爭奪而引發內戰,中央政府完全喪失了對國家秩序、政治局面的有效控制;在這種形勢下,極端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匈奴部族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叛亂,推翻政府、顛覆國家現政權,妄圖建立起獨立的匈奴族國家,實行種族歧視和屠殺政策,最終導致漢民族大規模的種族復仇,來自北方的外族敵對勢力「鮮卑」乘機大舉入侵我國,漢族政權喪失了對中原的領土主權。
這是一場漢民族在自己家園里與游牧民族的一場大混戰。在這場戰爭中,漢民族第一次被游牧民族徹底打垮,國破家亡,丟掉了祖宗基業、丟掉了整個中原,北方的漢族人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被剝奪了一切公民權利,政治上沒有地位,連最基本的生存權利都得不到保障。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之一。
我們跳過隋唐,從公元907年唐滅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等十個割據政權,這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這一時期是唐藩鎮之亂的延長,是由唐朝而宋朝的過渡時代。
這一時期有兩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特徵: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形成華夷混合政權。其二是北方的契丹人借軍閥混戰之機不斷強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也為後來遼、宋、金對峙的形成埋下「伏筆」。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公元907年,契丹族建立遼政權,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權。遼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公元986年,宋太宗發動第二次北伐,要奪回幽燕,統一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是北宋在於與極端民族分離主義勢力遼、金政權的戰爭中一再受挫。
公元1125年女真滅遼,公元1127年四月女真滅北宋。撤退到長江以南的北宋貴族建立了南宋政權。公元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以鐵木真為首的蒙古部落強大起來,建立了蒙古帝國。公元1234年,金帝國在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下滅亡,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都處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
1279年3月19日,最後一支南宋軍隊在厓山大海戰中被元軍消滅,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南宋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年僅九歲的趙昺投海殉國,當日隨同跳海殉國的朝廷諸臣、後宮女眷、民眾多達十幾萬人。至此,中國大陸上最後一個漢族政權——南宋滅亡。
在這一歷史時期,漢民族為追求民族解放、自由與獨立,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奴役,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犧牲,以岳飛、韓世忠、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精英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抗擊外族入侵的歷史使命,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自由和解放,為了使子孫後代不做亡國奴,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譜寫了一幕幕悲壯的中華民族抗爭史。
這是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光輝的時代。他們無愧於中華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中國愛國主義精神的靈魂。
公元1368年,強大的蒙元帝國在僅僅統治中國89年後,在席捲全國的民族大起義的狂潮中滅亡,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
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義大軍攻入北京,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明朝滅亡。
公元1644年5月27日,明將吳三桂聯合關外清兵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關展開大戰。
這是一場決定中國人未來260年命運的大決戰。民族敗類、大漢奸、投降派吳三桂,勾結滿清侵略軍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滿清入關後開始了對中國長達兩個半世紀的統治,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失敗。
回顧整個歷史,四個漢民族王朝的滅亡伴隨著游牧民族的四次大飛躍:
第一次飛躍 西晉滅亡,匈奴、氐、羯、鮮卑等游牧民族開始在中原地區建立起一系列地方割據勢力。
第二次飛躍 北宋滅亡,金(女真)統一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統一整個北方的強大政權,漢族政權已無力反擊。
第三次飛躍 南宋滅亡,蒙元帝國建立,游牧民族第一嘗到了做整個中國的主人的滋味。
第四次飛躍 明王朝滅亡,游牧民族最終徹底征服了整個中國,實現了他們幾千年來的夢想。
一、游牧文明的產生及與草原生態的關系
游牧文明是在人類早期原始狩獵文明和原始採集文明之後,與農耕文明差不多同時產生的,就其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而言,比農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採集狩獵文明。
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學觀點起源於非洲大陸,在漫長的地質史時期,由於氣候的改變引起生存環境的變更以及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人口壓力的逐漸增加而逐步遷移到其他的大陸,並且由於地理隔絕而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種族和亞人種。
這些原始初民所屬的就是原始採集狩獵文明,在生存壓力並不大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隨著季節的變更而進行或長或短的遷移,以獲得更豐厚的食物,這從對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類學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較推論。但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和雖然緩慢但仍然不斷增長的人口,生存壓力變大,許多物產並不那麼豐富地區的部族不得不採取強度更大的勞動,而對於草原地區來說,採集的基礎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來源依靠捕獵,不得不跟隨著獸群的遷徙而遷徙,以便獲得足夠的肉食。在這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蓄養動物比起單純地追獵野生動物來說更有保障,養畜業便慢慢發展起來。對野生動物的馴化,也許發生在更早的時候,但在生存壓力不那麼大的時期,花費那麼多的精力去發展畜業並不怎麼合算,於是畜業的產生只有在憑採集狩獵無法獲得足夠豐厚的回報之後了。
但是為什麼畜業最終發展成游牧文明而不是像現在政府所推行的那樣定居圈養或放養呢?這也許是由於畜業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對野生畜群的鬆散性控制發展來的,而定居蓄養需要較繁重的勞動,如果沒有明顯的優勢,並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放棄游牧。馬的馴化則更為游牧文明的產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持,對於放牧的畜群能夠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然而更重要的是,北方草原自身的生態特點決定了定居畜養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自然而然地遭到擯棄。
我國東南臨海,受海洋季風影響,越往西北,越近大陸中心,季風影響越弱;相反,來自西伯利亞與蒙古的高壓作用越來越強。故從東南向西北,降水越來越少,乾旱程度也隨之增加,植被類型也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特徵。由東南向西北可分為溫帶草甸草原、溫帶典型草原和溫帶荒漠草原。最優質的呼倫貝爾、錫林郭勒東部、科爾沁等地的草甸草原的年降水量也不過在350—550mm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雖一般在4%以上,平均產草量在1500kg/hm²左右,但仍舊無法承受定居畜養的放牧強度;那些年平均降水量僅150—250mm,年平均氣溫僅約2—5℃,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低於2%的西部草原便更無法承受定居放牧的壓力,只需幾十,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草原便會退化到無法收集到足夠的飼料喂養牲畜的程度。如呼倫貝爾大草原自1958年建立了25個國營農場,進行大規模的定居墾荒之後,僅一二十年就退化成為呼倫貝爾沙地。而有關試驗經過5年的研究進一步表明,過度的割草會使地上生物量大大降低,對草原退化有很大影響。年年割草的牧區地上生物量只有割一年休一年的牧區地上生物量的76%。因此經過長期的實踐之後,游牧文明成為草原民族的主體文明是完全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建立在與生態環境和諧共處的情況之下的。
游牧民族使用的牧業生產的主要工具為套馬竿,又稱 「套竿」。蒙古語稱「兀兀兒合」。據《元朝秘史》載,早在13世紀初蒙古汗國建立前,就已出現了這種工具,一直沿用至今。套馬竿木質堅韌,總長約300厘米,頂端拴有套形皮繩。它既可用於套馬,也可用於狩獵時套其他動物。每逢捕捉馬匹時,牧民持竿跨馬,沖入馬群,看準馬匹,抖開繩套,將馬頸套住勒緊,隨馬賓士,直至馬匹力竭馴服為止。阿拉善旗等少數地區的牧民不用套馬竿,而用套馬索,蒙古語稱「察拉木」。這些套馬者多系技術嫻熟、身強力壯的牧民,因而當地牧民以套馬為光榮。
二、 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沖突及其引起的生態破壞
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沖突和融合伴隨著中國古代北方邊境歷史的始終,而這種沖突和融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北方邊境的生態環境,反過來,生態環境 的變遷又導致了文明的變遷。盡管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一點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影響,但傳統史學的盲點並不能抹殺這種影響的實際存在。
下面這張表是中國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主政中原的簡表:
時間 中原王朝 游牧民族王朝 游牧民族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秦漢 匈奴
220年至581年 魏晉六朝 匈奴
386年至556年 魏及其前後的北方汗國 鮮卑、突厥
581年至907年 隋、唐 突厥
907年至1123年 遼 契丹
960年至1279年 宋 契丹、女真
1115年至1234年 金 女真
1206年至1368年 元 蒙古
1368年至1644年 明
1616年至1912年 清 滿洲
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對歷史的爭奪從來沒有中斷過,而其背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呈現出一定的規律。
想到對環境的破壞,一般會想到連年的征戰。戰爭固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歷史上對北方邊境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的並不是戰爭本身,而是中原文明為了抵禦游牧文明的侵襲而採取的移民塞邊和屯田制的措施。
我們根據上面這張簡表,稍微梳理一下史料就可以發現一個非常觸目驚心的事實,凡是農耕文明的王朝或被農耕文明同化的游牧文明王朝控制了北方草原地區,生態環境就遭到大規模甚至毀滅性的破壞。首先是秦朝,雖然曾有移民開墾今河套和鄂爾多斯地區的一部分草原,但乍興即廢,對當地自然生態未能造成嚴重破壞。因此,直到西漢初期內蒙古草原的自然環境還是很好的。但是到了漢王朝,因與匈奴爭奪西域的控制權,曾幾次出兵今鄂爾多斯和河套地區,漢武帝時更遷徙70萬人開墾黃土高原,使原來的牧區變為農區。持續多年的大規模開墾使草原的自然生態環境開始發生局部惡化,因此到東漢時期內蒙古西部地區漢族移民的種植業趨於衰微。鄂爾多斯地區的沙丘大約是在這個時期陸續出現的 。
從東漢末期到唐朝初期,內蒙古草原的所有權回到游牧部落手中。由於傳統的游牧型草原畜牧業成為主導產業長達四個多世紀,草原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時間,鄂爾多斯地區先前出現的沙丘並沒有擴展。被稱為大磧的沙丘,也僅是當今庫布其沙漠的雛形。
唐朝的中後期,是繼漢朝之後較大規模開墾內蒙古草原的一個時期。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在河套和鄂爾多斯地區開辟屯田,並在邊境上修築了三個受降城作為屏障。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再次大興屯田。盡管唐代在內蒙古草原的墾殖沒有達到漢代的規模,但由於這時內蒙古草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已不如漢代,導致了迅速荒漠化的結果,鄂爾多斯地區南部已有風沙肆虐,庫布其沙丘開始擴大並以普納沙、庫結沙等名字為世人所了解。唐朝屯田制後來迅速由盛轉衰,就是其破壞草原生態環境的自然報應 。
遼、金、元三代的三百餘年間,內蒙古草原基本上屬於游牧部落所有。盡管在此期間有過相當規模的屯田,甚至遼朝還在內蒙古東南部利用漢族移民發展過種植業,但與漢、唐時期的以耕代牧不同,所實行的是以耕助牧政策,沒有形成濫墾局面。況且,與鄂爾多斯等西南部地區比較,內蒙古東南部地區對人類開發活動的承受能力強。根據《蒙古黃金史綱》關於成吉思汗臨終前不久行經鄂爾多斯地區時對此地風光的贊美,可以斷定該地區的沙化趨勢在元代至少已經減緩,甚至完全停止 。
到了明代,除在內蒙古河套地區再度出現屯兵駐扎外,已有許多內地貧民作為雁行式季節性移民或常住移民自發地遷入內蒙古地區,在隆慶和萬曆年間(公元1570--1582年)達70.5萬人,導致農耕規模再次擴大,喀拉沁、土默特地區的開墾情況已達近似於當時內地的程度 。
在規模和程度上對內蒙古草原地區傳統游牧業產生深刻影響的進程出現於清朝後期。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王朝廢止以前實施250餘年的關於限制漢民移居蒙地的邊禁政策,正式開放蒙荒,並改私墾為官墾。清統治者在內蒙古實施的這一所謂新政,敞開了內地漢民大量湧入草原地區的門戶,開始在察哈爾、烏蘭察布等西部地區,爾後在昭烏達、哲里木等東部地區有大批漢民移居。在1902--1908年的所謂移民實邊的高潮中,內蒙古西部地區共放墾土地757萬畝,東部地區放墾土地2450萬畝 。導致康熙親征葛爾丹時還是生計周全,牲畜茂盛,較他蒙古殷富。……水土、食物皆甚相宜的鄂爾多斯地區,到抗日戰爭爆發時已經變成生計不周全、牲畜不茂盛、較他蒙古貧窮的地方了。
如果我們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一段歷史的話,就應該承認,北方邊境如此嚴酷的生態環境並不是古即有之,也不是戰爭使然,而是農耕文明靜態的生產方式對游牧文明動態的生產方式的擠壓所造成的。正因為靜,農耕文明在定居點墾田植荒,以防禦性的態勢應對游牧文明的侵襲,而這種屯田實邊的生產方式最終因為不適於草原生態而隨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強弱、戰和,數度興廢,始終無法確立穩固的統治

『貳』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總是北方統一南方

在中國古代社會,北方開發較早,文化也較為早熟,社會制度、宗法觀念相對於南方來內講較為嚴容密、發達和成熟,在大多數時間里,北方不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還是經濟的中心,又兼北方人勇武善戰,因而,改朝換代之舉一般都發生在北方,北方由此而多出皇帝。相反,南方不論是社會統治、宗法統治、思想統治均比北方要相對為弱,因此,人們的思想觀念就較為解放和活躍,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相對寬松的政治環境容易造就大作家,容易促生文人。

『叄』 中國北方歷史悠久還是南方歷史悠久

歷史: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北方:長江以北 南方:長江以南
如果上面兩個條件成立的話,那麼還是北方歷史悠久點。
南方最早的還是「元謀人」170W年前或者60W年前的化石在雲南發現的。但那不是歷史,更不能說中國歷史,可以說的人類活動的是舊石器時代和新時期時代並且向氏族公社過度的才行。
黃河流域的文明發源正式在這個條件下產生的,比如
半坡文化
河南裴李崗http://ke..com/view/112954.htm
仰韶文化 http://ke..com/view/9771.htm
都是在北方。
河姆渡文化卻在南方。http://ke..com/view/2073.htm
但是這只是史前文明。史前就是歷史記載以前,甚至連傳說神話都沒有。
真正有傳說或者文字記載的。是發源於黃河流域的氏族公社部落文明。最終炎黃部落打敗蚩尤(蚩尤後裔去了南方)。三皇五帝後建立的夏商王朝還只是在長江以北。只有到周朝的時候才開創到了長江以南。春秋戰國也只是局限在長江流域。嶺南閩南還只是土著!
這么說來,我覺得還是北方歷史悠久點吧!呵呵。
還有一個就是四川三星堆完全迥異於北方的青銅器文明。還沒發現他的前言後續。也不好說!

『肆』 北魏統一中國的北方的歷史是

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歷史就是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啊!
北魏屬於北朝的一個朝代。
北魏的建立者是拓跋圭,號道武皇帝,廟號太祖,386到409年在位,原來是鮮卑拓跋部的酋長,淝水之戰之後,前秦衰落,他趁機恢復了拓跋部祖先所建的政權,國號為魏。
397年,攻滅後燕,占據黃河以北的地區,在位期間,發展農業,在平城一帶推行計口授田,分土定居,任用漢族士大夫,建立太學。推動了北魏政權封建化的進程,晚年比較殘暴,被次子拓跋紹所殺,托跋圭一生征戰奠定了北魏統一北方的基礎。

『伍』 中國歷代北方少數民族的演變/變遷歷史!!!

秦朝抄時東北的東胡,在五代代時期襲建立了遼(契丹族);秦朝末年時匈奴統一,經過兩漢長期的斗爭,部分匈奴西遷,其他則和中原民族融合;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建立北魏政權,唐朝時與中原民族融合;唐朝時經過長期努力消滅了強大的東西突厥(6世紀興起),部分突厥西遷,北方回鶻興起(8世紀),回鶻後來遷入新疆和甘肅,東北有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7世紀),他們的後代女真人建立了金和清政權;北宋時羌族的一支建立西夏,後為蒙古所滅,黨項族和中原民族融合了;南宋時蒙古強大,建立元朝,明朝時分為韃鞳和瓦剌,清朝時分為漠西、謨南、漠北蒙古;

『陸』 為什麼中國的歷史都是北方統一南方

北方人彪捍,南方人秀氣,韋小寶不是說過嘛"龍脈在北方",我想黃河的源頭就是在北方吧.

『柒』 歷史上中國北方有什麼自然災害么

北方的自然災害很多,有沙塵暴,蝗災,旱災,水災(主要是黃河),地震,等等。
例如:

1556年1月23日,華縣發生8級強烈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國歷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布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震災損失極其嚴重。民房、官署、廟宇、書院盪為廢墟;較堅固的高大建築物城樓、寶塔、宮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華陰縣城西駐馬橋斷裂,城北大員村地裂數丈,水涌數尺。大荔縣南的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後乾涸。黃河南岸的大慶關和蒲州河堤盡數崩塌。華縣鳳谷山石泉廢為干泉。根據各縣州府志記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83萬人。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隨著旱情的發展,可食之物的罄盡,「人食人」的慘劇發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還有將老人或孩子活殺吃的……無情旱魔,把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災的州縣分別為222、402和331個.共955個。而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干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參見李文梅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

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黃河中游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經多年的歷史資料查證,這次洪水主要來自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匯入黃河的小支流,黃河下游多處決口。1761年洪水花園口斷面洪峰流量為32000立方米 /秒。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備受水患之苦。伊洛河從洛陽至偃師整個夾灘地帶,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師、鞏義、沁陽、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據當時河南巡撫奏摺,總計河南省被水沖十州縣,另有十六州縣禾苗被淹。」
人在大自然的面前都是脆弱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

『捌』 為什麼中國古代歷史上總是北方統一南方

中國北方與中國南方是指中國內部的兩大塊約略性的區域。中國地理以秦嶺至淮河線為界,將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地域范圍大致包括華東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地區。北方的地域范圍大致包括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

歷史上的中,國,統,一:多是由北向南,僅有兩次短暫的統一是由南向北,但都在隨後的內,戰,中被北,方,政,權取代。

戰國末期秦始皇消滅六國。

漢朝漢高祖劉邦擊敗楚國項羽結束楚,漢,戰,爭。

西晉消滅東吳統一中國。

隋朝滅南朝陳,結束南北朝中國南北方分立狀態。

北宋取代後周,從北方開始逐步消滅了盤踞在南方的諸,多,政,權,結束唐末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明朝初期結束蒙古元朝末期中國各地的分裂局面。

北,伐,後,蔣,中,正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中,國。

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中,國,共,產,黨由北向南擊,敗,中,國,國,民,黨。

據歷史記載,北方的中原一帶是中華民族的誕生地,西晉時期的永嘉之禍導致北,方,大,家,族遷移到南方江東一帶,這些家族中最大的為王,謝,袁,蕭等家族,而普通的平民因為沒有巨大的家產需要遷移,只帶上自己的衣服,帽子等必須用品,所以此次大遷移也稱為衣,冠,南,渡,此次遷移給中國的將來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北方人帶到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之後,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從中原一帶遷到了江東,江東因為其影響,漸漸的而成為了江南。

在經濟上,歷來是北方經濟超過南方。一直到唐末經濟重心南移,至宋代南方經濟超過北方。宋以前,南北對峙中北方取勝主要依靠的是經濟上的優勢。而宋以後,則除了經濟因素外,更多的有其它的原因。其中地理因素是很重要的。

南方物產豐富,大都是魚米之鄉。在對峙與割據的時期,南方由於地形復雜,容易出現割,據,一,方的偏安小朝廷。北方地形開闊,容易形成較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北方歸一,形成大,規,模的軍事力量,長驅南下,南方偏安的小朝廷往往無力抗衡。

一個地域能否興起強大的社,會,政,治,力,量與這個地域的民風、社,會,文,化,特,色及其發展水平有很大的關系。關中地近西戎,風俗勁勇,民皆習戰;自商鞅變法,秦人以耕戰為本,遺風流披,影響深遠,形成了與東部地區迥然相異的社會風尚,秦漢時期即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北朝後期,鮮,卑,軍,事,貴,族與北,方,漢,姓,土,族結合,形成集團勢力——關隴集團,關隴集團成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統,治的基礎。河北自戰國時起便一直是抗,擊,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河北勁悍習戰民風的形成與這一點有很大關系。自趙武靈王改,制,胡服騎射,河北精兵,為天下雄。另一方面,河北的政權相當大一部分是由起自塞外的游,牧,民,族所建,這些生長、生活於馬背上的民,族,男子皆精於騎射,是天生的戰,士,平時游,牧,馳,獵,戰時出,征,打,仗;而且,那些人據塞內的游,牧,民,族大都能夠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這樣,新,興,民,族初起的銳氣、游牧民族宜於征,戰的天性和對於漢,族先進文化的接受,幾個方面相結合,所形成的力量至少在軍,事,上令漢,族難與爭鋒。東南政,權多為喬遷政,權,是中國傳,統,政,治,中的正朔所在和中原先進文化的保全者,這樣,在東南地區與中原之間沒有那種地方文化與中心文化區之間的差距。中原先進的社會文化遂構成東,南,政,權的重要基礎。在北方淪亡之後,喬遷到東南的政,權大多能憑借這一點整合南,方,社,會,保有江南半壁江山,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中國的疆域南北跨度很大,南北方氣候、環境及人的習性差異較大,遂使南北雙方,軍,事,特,長,上也有很大差異。

北方少數民族以游,牧、射,獵為業,男子皆精於騎,射,平時游,牧、馳,獵,戰,時,出,征,可謂兵民合一;在戰,略,戰,術上,以遠,程,奔,襲、騎,兵,野,戰見長;注重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人自為戰;生長北方,性習溫涼,不耐暑熱,故其對南方的作戰主要是在秋冬時節。秋冬時節,秋高馬肥,大地堅凈,利於騎兵驅馳。

南方漢人以農耕為業,其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社會的高度組織化、對水利的利用是其社會的主要特點。其治,軍、用,兵亦與其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上的特點相適應。治,軍以組,織、秩,序和紀,律見長。歷史上的南方比較著名的軍,隊如北府兵、岳家軍、戚家軍、湘軍都是以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見長。在戰,略,戰,術,上,注,重,謀,略,講,究,部,伍,陣,法,善於利,用,城,市作為據,點,防,守,利用平原地區的江河水道來進行運輸。建立水,師。南方對北方的主動用兵主要是在春夏時節。春夏時節,正值中國東部季風區的雨季,江河水漲,便於利用江河水道進行人力物力的運輸、投送。

南北雙方可謂各有所長,各有千秋。鑒於中原地區的氣候和地形上的特點,南北雙方在天時和地利上都可謂利弊半參。利於南方者不利於北方,利於北方者不利於南方。雙方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長處,利用對方的短處。

在南北對抗比較穩定的時期,雙方往往達成一種均勢。雙方之間的對,抗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某條中間線上穩定下來。任何一方只要越過這條中間線便會面臨大的困難,也會遭遇大的抵抗。這條中間線,在東部地區通常是淮河。盡管南方勢力偶爾能遠達黃河,北方勢力有時也能飲馬長江,但雙方大致在淮河一線穩定下來;在西部地區,則通常是以秦嶺為界。

東南的防,御,格,局是一個以長江和淮河為依託的多層次的防,御,體,系。南北對抗,南方主要是依託長江和淮河。南方一些軍,事,重,鎮的形成,都是以此為基礎的。長江上通巴蜀,中經荊襄,下連吳越,縱貫東西,延綿數千里,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整個南方地區的形勢得以完整;另外,長江本身即發揮著對抗北方鐵騎沖擊的天塹作用。南方在長江沿線置列有一系列軍,事,重,鎮,扼守長江的幾處要點。古代長江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採石渡,一是刮洲渡,分處建康(今南京)的上下游。建康方面也加強對兩處渡口的防守。在這兩處渡口的南岸,分別有京口(今江蘇鎮江)和採石,北岸分別有廣陵(今江蘇揚州)和歷陽(今安徽和縣),都,置,兵,戍,守,立為重鎮。淮河與長江相表裡,發揮著雙重的屏障作用。經營淮河兼有防,守和主,動,進,攻兩層戰略意義。歷代保據江南者,對於淮河與長江的這種唇齒關系都有比較深入的認識, 「 守江必先守淮」的議論亦隨處可見。南方在淮河一線也置列有一系列重鎮,主要是扼,守淮河支流與淮河的交匯口。在淮西,主要是鍾離(今安徽鳳陽)和壽春(今安徽壽縣),在淮東,主要是山陽(今江蘇淮安)和盱眙。壽春正對潁口(潁河與淮河的交匯口),擋潁河或淮河上遊方向的來敵;鍾離正對渦口(渦河與淮河的交匯口),擋渦河之沖。淮河下游主要支流是泗水,古代泗水自山東南流,在淮安附近匯入淮河。淮泗水路自古為南北水運交通要道,山陽和盱眙即控制著泗水方向的來路。在泗水方向,若取更積極的態勢,還可以經營彭城(今徐州)以圖北方。隨著南北力量的消長變化,其攻守之勢也隨著而變化南方強,盛時,可以前出淮北進取中原;南方衰弱時,則往往退守長江;南北勢均力敵時,則往往以淮河一線為對抗前沿。

黃淮平原是南北交兵的主戰場。這一帶季節變化比較明顯,既有曠闊的原野,又有縱橫的江河水道。秋冬時節,大地堅凈,曠闊的原野宜於北,方,鐵,騎,驅,馳,利於北方發揮其騎兵野戰的特長;春夏時節,江河水漲,利於南方發揮其水,戰和守,城,戰的特長。因此,無論從時機還是從地利上,雙方都是利弊半參,因而易於陷入一種拉鋸式的角逐之中。

當時南方所依據的地理優勢只是江淮防線。而守江則莫如守淮,守江必先守淮。一旦北方勢,力突破淮,河,防,線,則南方只能依,靠,長,江,防,御。而長江漫長的江邊不可能處處置,兵,戍,守。也就是說長,江,防,線必須依託於淮,河,防,線,一旦淮,河,失,守,則長江必不可保。而對於北,方,勢,力來說,攻破淮,河,防,線並不必登天還難。而且在淮河的平原地區則更適合北,方,騎,兵的優勢的發揮。

不僅如此,南方的喬遷政,權本身又是為強,敵,所,逼、被,迫,遷,徙的產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進取的特性。歷史上,立足東南的政,權多以北伐、收復中原為口號,但真正北伐成功的卻極少。立足東南的政,權大多能統一江南半壁江山,與北方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而很少能統,一,天,下,便跟喬遷政,權的這種特性有關。

宋代胡安國曰:「建康以三吳為東門,荊蜀為西戶,七閩、二廣為南府。」要保證南,方,政,權的安全,則萬不可忽視東,南,防,御,格,局。東,南,防,御,格,局主要是江淮防線。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廣大的西南、中南地區。南,方,政,權要穩定,則必須要依託於整個南方地區。不僅要利用閩廣的資源,更要注意荊蜀地區的防,御,作,用。西邊有秦嶺大散關防線,再往西南則有蜀地,湖北地區又有襄樊防線。所以南,北,對,峙,時,整個防,線就有秦嶺大散關、蜀地、襄樊以及江淮等防,線。這些防線缺一不可。南,方,政,權只有保證四個防,線都安全,才能保,證,政,權的安全。這就是為什麼南宋偏安如此之久,而最後亡於蒙,古之手的原因。因為南宋雖偏安於東南,但是西南、中南地區仍在。有此防,線,南宋初年才能有北,伐。但是後來大散關失守,整個南,方,防,線,屢,遭,攻,擊,後來蒙,古,滅,西,夏,並關中、蜀地,下襄樊,才從西邊攻入東南,滅亡南宋。

偏於東南的南,方,政,權總的來說有兩道防,御,線。大的防,御就是上面所說的以整個南方地區作為防禦區。小的防,御則是利用東南地區本身的水,網,密,布的特,點,牽,制,敵,人。比如南京,則利用本身周圍的有利的地形。北有長江,西邊有安徽,東邊有紫金山、牛首山等。但是依靠小的防,御只能在短期內牽,制,敵,人,並不能長久。若要久安,則要著眼於全南方地區,實行大防,御,政,策。

北方統一南方依靠的並不僅僅是經濟上和地理上的條件。最關鍵的在於人心向背以及政,權,內,部建,設的問題。如果政,治,清,明,百姓和睦,則任何險阻都不是險阻。縱觀歷史,北方之統一南方都滿足了以上的幾個條件。

『玖』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都是北方

原因如下:

1、地形
北方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農業生產,適宜人類居住,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土壤貧瘠,不適宜農作物生產。

2、水資源
北方地處黃河流域,水資源豐富,利於農業生產以及人類生活。尤其是華北平原,靠豐富河流帶來的養分,使農業作物產量很高。

3、氣候
這是一個重要因素,歷史上中國曾出現四個氣候間區,四個溫暖期、寒冷期間隔出現,而在唐宋以前北方不管在哪個時期內都屬於溫暖區,適宜人類居住,宋朝時處於寒冷期低谷,北方極其寒冷才漸漸遜色於南方。

4、時間
南方的開發,雖然漢朝就已經開始,但是由於戰亂,到了宋朝時候又是一片荒蕪,而後又重新開始開墾。這樣的反復,在歷朝歷代很常見,例如湖廣填四川等。
這就導致了南方,很多地方人口稀少。換句話說,就是兵員少。一般來說,打仗是兵多的占優勢。

5、北方平原較多,地勢一馬平川,又靠近養馬地。所以北方騎兵占優勢。而南方進攻北方,沒有馬是打不贏的。

6、北方身高都高於南方,至今如此。現在平均身高最高的是山東人,山東也是現在我國最好的兵員地。換句話說,北方人素質高於南方,尤其是冷兵器時代。

7、北方農業生產發達,人口密集,文化水平發展較快,人民生活水平較高,政治文明發展自然高於南方.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是中央集權的不斷發展,大河文明的本質決定了這一必然趨勢。

8、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河流一般來說都是南岸平緩,北岸陡峭(因為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對南岸沖刷較多),這也不利於渡河作戰。

閱讀全文

與中國北方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