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後感800字
出生於1881年的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僅在小說、詩歌創作方面聲名卓著,在人物傳記、歷史特寫方面更是名震遐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就是他的十二篇歷史特寫集。此書於1928年出版時雖然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學校,印數很快就高達25萬冊,並被譯成多種文字。由於茨威格是猶太人,希特勒上
台後茨威格的所有著作都被列為禁書,此書自不例外。茨威格本人也於1934年受納粹迫害流亡國外,這位充滿博愛精神的大師眼見戰火紛飛,人類彼此互相殘殺,最終對人類前途悲觀失望,於1942年與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身亡。就在他去世不久,就有出版社在1943年將此書再版,並由五篇增補至的十二篇,以後仍不斷再版,至今在世界仍擁有大量讀者。逾一個「甲子」仍暢銷不衰,足見此書魅力之強大。
茨威格是傑出的作家,對「靈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自然體會殊深。他知道,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會始終處於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而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往往只是那突然襲來、稍縱即逝的「靈感」之筆。而「歷史——我們把它贊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這種驚天動地的「關鍵時刻」與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的關系,實即我們所說歷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系。歷史究竟是由無數的「偶然性」決定還是由唯一的「必然性」決定,這是史學界、哲學界爭論了千百年的「形而上」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為所有人接受的最後結論。或許,那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是為了歷史的突變准備、積蓄能量,正如地下奔騰的岩漿,在長期積蓄的壓力作用下最終噴薄而出。對個人、國家和民族來說,這種關鍵時刻的選擇,的確是一生一世、存亡興替。如果說那漫長的悠悠歲月是歷史長河底部平緩的深流,那短暫的「關鍵時刻」就是大河上的驚濤駭浪;如果說漫長歲月是歷史幕後的長期練習准備,那輝煌的一瞬間就是歷史前台的眩目演出。茨威格這十二篇歷史特寫,表現的就是歷史的滔滔巨浪,歷史的精彩演出,是歷史的主體——人——在這一瞬間的所作所為。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有時,一秒鍾作出的決斷將使歷史的結果完全不同。決定歷史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就有這樣的「一秒鍾」。1815年6月中旬,重掌大權的蓋世雄才拿破崙與反法聯軍激戰數天,取得一些勝利後卻最終兵敗滑鐵盧,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後,「滑鐵盧」便成為遭遇重大失敗的代名詞。然而,拿破崙慘敗滑鐵盧卻不乏偶然因素,膽小怕事、惟命是從的格魯希元帥在一秒鍾內作出的錯誤決定,終釀大禍。
面對強大的聯軍,拿破崙決定趁其尚未真正結合成形時分而治之,於是定下了先打對他威脅最大的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聯軍。戰斗於6月16日下午2時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首先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拿破崙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後各個擊破。在法軍的猛攻面前,普軍立即潰敗,向布魯塞爾撤退。拿破崙明白普軍雖被擊敗,但並未被消滅,於是抽調了一支部隊由格魯希指揮,追擊普軍,以防止其與英軍會合。
擊潰了普軍的拿破崙,親率大軍轉攻英軍,聽到普軍戰敗的英軍害怕孤軍作戰,便迅速撤退到滑鐵盧方向,英法兩國軍隊在滑鐵盧展開決戰。這時,被拿破崙擊潰的普軍重新集結,兵分兩路,一路增援滑鐵盧附近的英軍,一路直接圍攻法軍右翼。而格魯希仍在離滑鐵盧只有三小時路程的地方尋找普軍,但一直沒有找到。6月18日上午11時,決定歷史進程的時刻到來。激烈的戰斗使雙方傷亡慘重,英軍已無力支持,法軍也疲憊不堪,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軍,這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是歷史性會戰的勝利者。這的確是極其關鍵的歷史時刻。黃昏時分,終於從遠處飛馳過來大隊人馬,雙方都在祈禱上帝:來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隊越來越近,雙方終於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飄揚的是普魯士軍旗!經過浴血奮戰,沒有援軍的法國軍隊最終潰敗。
就在滑鐵盧戰役打響時,格魯希的部隊就聽到一聲聲沉悶的炮聲不斷傳來,感到大地在腳下微微震動。他們立即意識到重大戰役已經開始,由於找不到普軍,所以他的幾名下屬急切地要求格魯希命令部隊「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增援拿破崙,然而格魯希只考慮了一秒鍾,就強硬地宣布自己的決定,在拿破崙撤回成命以前,他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前去增援。對這決定歷史的一秒鍾,茨威格感嘆道:「這一秒鍾決定了整個十九世紀。而這一秒鍾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吧。」「倘若格魯希在這剎那之間有勇氣、有魄力、不拘泥於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顯而易見的信號,那麼法國也就得救了。」「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不過,命運有時也會殘酷把人捉弄,讓人只成為「一夜之間的天才」。
1792年4月25日,大革命中的法國向普魯士和奧地利宣戰的消息傳到斯特拉斯堡。這座與德國鄰近具有戰略意義的小城立刻沸騰起來,到處是激動的人群在演講、喊口號,要求報名參軍。而負責鼓動市民的市長感到還缺一些雄壯的歌曲,便問他認識的一位喜歡音樂的年輕工兵上尉魯熱是否願意為明天出征討伐敵人的「萊茵軍」譜寫一首戰歌。魯熱為到處彌漫的愛國熱情感染,爽快答應下來。
4月26日凌晨,勞累了一天的魯熱才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開始創作。創作非常順利,今天在街頭看到的一切,自己心中的各種感情,全都匯集一起。似乎不要創作歌詞,只要把這一天之內有口皆傳的話押上韻,配上旋律和強烈的節奏,即把人民最內在的感受表達出來了。好像也無需作曲,因為戰士的行軍步伐、軍號的節奏、炮車的轔轔聲如同最好的旋律。「旋律越來越順從那強有力的歡呼的節拍——全國人民的脈搏。魯熱愈來愈迅速地寫下他的歌詞和樂譜,好像在筆錄某個陌生人的口授似的——在他一個市民的狹隘心靈中從未有過如此的激情。這不是一種屬於他自己的亢奮和熱情,而是一種神奇的魔力在這一瞬間聚集起來,迸發而出,把這個可憐的半瓶子醋拽到離他自己相距千百倍遠的地方,把他像一枚火箭似的——閃耀著剎那間的光芒和火焰——射向群星。」
第二天早上,他急忙帶著創作好的歌曲趕到市長家中。當天晚上,在市長的客廳里為那些經過仔細挑選的上流社會人士首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客人們出於禮貌客氣友好地鼓了掌,市長夫人在給親人的一封信中寫道,這只是她丈夫為了社交想出來「換換消遣的花樣」,這首歌「社交界認為相當不錯」。正如茨威格所說,首先聽到這支歌曲的上流社會人士「顯然不會有絲毫的預感:一首不朽的歌曲借著它的無形翅膀已飛降到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同代人往往很難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的偉大或一部作品的偉大」。以後幾天,魯熱則不無虛榮心地在咖啡館為自己的同事演唱這首《萊茵軍戰歌》,讓人抄寫復本分送給萊茵軍軍官。這首不為上流社會沙龍所重視的歌曲,卻開始一點點地口口相傳,終於在廣場、戰場,在群眾和士兵中間找到知音,特別是在馬塞,反響極為熱烈,成千上萬人都在傳唱這首歌曲。7月2日,馬塞的五百名義勇軍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向巴黎進軍。
隨著他們的行軍,這首歌傳到沿途各地。7月30日,馬塞義勇軍一遍又一遍唱著這首歌進入巴黎,成千上萬歡迎他們的巴黎民眾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但幾小時後這首歌就傳遍全城。於是,「這歌聲像雪崩似地擴散開去,勢不可擋」,歌名也改為《馬塞曲》。一兩個月後,《馬塞曲》就成為全軍之歌、全民之歌。許多部隊就是唱著這首歌勇敢地向敵人沖去,敵軍發現當「成千上萬的士兵同時高唱著這首軍歌,像咆哮的海浪向他們的隊形沖去時,簡直無法阻擋這首『可怕』的聖歌所產生的爆炸力量。眼下,馬塞曲就像長著雙翅的勝利女神奈基,在法國的所有戰場上翱翔,給無數的人帶來熱情和死亡。」後來,《馬塞曲》被定為法國國歌。
然而在創作完這首歌曲以後的四十多年中,魯熱卻過著十分卑微的生活。他干過形形色色的行當,並且不乏欺矇拐騙,曾因金融案件入獄,為了逃避債主和警察而東藏西躲,最後在1836年去世。「那一次偶然的機緣曾使他當了三小時的神明和天才,然後又輕蔑地把他重新拋到微不足道的渺小地位,這是多麼殘酷」!如此人生,不能不讓人唏噓再三。
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無疑是生命最重要的支柱。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幾被命運「打敗」的德國作曲家韓德爾重獲新生。
韓德爾早年成名,但正在一帆風順的時候,社會的音樂欣賞風格驟然大變,他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他的幾部歌劇上演也相繼遭到失敗,他經營的歌劇院被迫關閉,常被債主堵在門口,並不斷遭到競爭對手和各色人等無情的諷刺打擊。1737年4月,內外交困的韓德爾中風偏癱,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音樂生涯將就此完結。然而,他憑借著生命中的原動力終於在幾個月後重新站起,又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創作。他的創作在幾年中依然不被人接受,遇到的依然是尖刻的冷嘲熱諷,依然是一天天的債主堵門……在走投無路之中,他的勇氣漸漸被消磨,離群索居,心情越來越憂郁,情緒越來越低沉。曾如泉涌般的創作靈感完全枯竭,生命的原動力也不復存在。他心力交瘁,第一次感到自己已被打敗擊垮,認為自己這回徹底完蛋。他不住地感嘆早知此還不如當年一直就半身不遂更好,甚至認為不如當初一死了之來得痛快。在絕望之中,他時時不由自主地喃喃低語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喊的話:「我的上帝呀,上帝,你為什麼離開了我?」
1741年8月21日晚上,逼債人離開後,韓德爾忙到街上散步。幾個小時後,當他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時,突然發現桌上放著一個白色紙包,是友人寫的清唱劇《彌賽亞》的劇詞,請他作曲。心情疲憊甚至已有些變態的韓德爾竟認為這是故意羞辱他,氣憤地爬上床睡去。但怎麼都睡不著,彷彿有種鬼使神差的力量使他無法抗拒,讓他下床重新點燃蠟燭,再次打開稿本認真閱讀。一打開稿本,他就突如遭以電擊一般,魂不守舍,只聽到耳邊樂聲回響飄盪、呼喚咆哮。當他一頁頁往下翻的時候,他的手不停地哆嗦,心靈突然被喚醒,每一句歌詞好像都是救主彌賽亞在向他召喚,一切疲勞全都消失,「他還從未感到過自己的精力像現在這樣充沛,也從未感到過渾身充滿如此強烈的創作慾望。那些歌詞就像使冰雪消融的溫暖陽光,不斷地傾瀉到他身上。」他就是要證明「只有飽經憂患的人才懂得歡樂;只有經過磨難的人才會預感到仁慈的最後赦免;而他就是要在眾人面前證明:他在經歷了死亡之後又復活了。」在他無能為力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他、安慰他,但現在一種神奇的力量幫助了他,這就是他的信仰。「他信賴上帝,並且看到上帝並沒有讓他躺在墳墓里」,「上帝再次喚醒他肩負起給人們帶來歡樂的使命。」「贊美聲已充滿他的心胸,在彌漫,在擴大,就像滾滾火焰噴流而出,使人感到灼痛。」他立即開始寫下一個個音符,無法停止,「就像一艘被暴風雨鼓起了風帆的船,一往直前。四周是萬籟俱靜的黑夜」,「但是在他的心中卻是一片光明,在他的房間里所有的音樂聲都在齊鳴,只是聽不見罷了。」
隨後的三個星期,他一步都沒有離開房間,已完全如痴如醉,吃飯時也不停地寫譜,經常淚流滿面,浸濕手稿,最終完成了全部創作。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面對眾人祝賀,他只是謙卑地低聲說道:「不過,我更相信是神幫助了我。」他並且宣布,演出這部作品自己永遠不收一分錢,所有的收入都捐給病人和身陷囹圄之人,「因為我自己曾是一個病人,是依靠這部作品治癒的;我也曾身陷囹圄,是它解救了我」。以後每年春天他都要親自指揮《彌賽亞》的演出,直到老年雙目失明也不例外,並且信守諾言,收入全部捐出。「他在世間取得的勝利愈偉大,他在上帝面前表現得愈恭敬。」《彌賽亞》實際成為韓德爾的靈修聖品,此後他又源源不斷譜出多部聖樂。這時,他的創作已經不是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為了內心的信仰。信仰,使他超越了自我。
1759年4月6日,74歲的韓德爾已身染重病,仍照例指揮了演出。幾天後,終於倒下,再也沒有起來。但《彌賽亞》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終於成為著名的宗教樂曲。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但走向信仰之路卻往往充滿難以想像的坎坷。而俄羅斯著名作家、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是以生命為代價走向信仰之途的。1849年4月,年僅28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反沙皇的政治活動被捕,被褫奪了貴族身份,並被判處死刑。12月22日,他與其他被判死刑的政治犯一起被帶到彼得堡謝苗諾夫斯基教堂廣場執行槍決。就在行刑的士兵們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一個軍官騎著快馬氣喘噓噓地揮著白手帕橫穿廣場,宣布沙皇聖諭,免除了他們的死刑。根據沙皇聖諭,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改判為流放服苦役。十年後當他從流放地回到彼得堡時,已成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茨威格以二百餘行的長詩,細膩地描述了陀氏思想轉變中最為關鍵、最為驚心動魄的時刻——刑場被赦,並提示了他以後深刻的心理變化的開端。「只有在觸到了死神苦澀的嘴唇之後/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他的靈魂渴望著去受刑和受折磨,/他清楚地意識到,/這一秒鍾里的他/正如千年前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在同死神痛苦地一吻之後/又不得不為受難去愛生活。」
走向信仰之途充滿痛苦,而虔誠的聖徒因為充滿悲天憫人之情,在尋求到信仰之後依然有著深刻的內心痛苦,甚至不能排解。偉大的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之後,在個人生活層面因妻子不同意而無法改變不符合自己信仰的地主庄園式生活而長久深痛;在社會關懷層面他堅決反對暴力,強烈譴責暴政卻反對以暴易暴,但現實中又看不到專制的暴力統治能為愛所感化,這種無法化解的矛盾也使他痛苦萬分。他早就產生了棄家出走的念頭,1910年10月28日、82歲高齡的托翁終於下決心出走,幾天後因肺炎在途中小站去世。
早在1890年,托翁就開始創作劇本《光在黑暗中發光》,劇中主人公在信仰發生變化後與家庭和社會發生嚴重沖突,長期內心不安、痛苦,實際是他自己的寫照。但這部劇本卻一直沒有寫完,只有一些片斷,因為他找不到解決矛盾和痛苦的辦法。對托翁充滿敬佩的茨威格認為「把托爾斯泰自己的這個結局作為他那部悲劇片斷的尾聲是最自然不過的了」,所以他以托翁的出走、去世為題材,寫了劇本《逃向蒼天》,「試圖以盡可能忠於歷史和尊重事實與文獻的態度把這種最後的也是唯一的結局寫出來」。他申明,自己的這番努力並非要完成托氏的劇本,「而僅僅是想為他那一部未完成的劇本和未解決的沖突寫出一個獨立成篇的尾聲,唯一的目的是要給那出未完成的悲劇以一個悲壯的結局」。
在這出話劇中,茨威格把托翁的思想矛盾和心靈痛苦以藝術的手法形象生動、集中尖銳地表現出來。劇中的「大學生」是革命者的代表,他們尊重託翁,卻不能贊同他的觀點。他們以許多殘酷的事實說明沙皇專制政權以最殘暴的方式鎮壓人民,因此責備他要人民寬容忍讓、用愛感化專制統治者「實際上是在幫助那些壓迫者」,表示「要仇恨一切給人類造成不公正的人」甚至是自己的親兄弟「只要他給人類帶來苦難,我也會把他像一條瘋狗似的打倒在地」。而托翁則表示:「我從不知道什麼叫仇恨」,「即便是仇恨那些對我們人民犯下罪行的人,我也反對。」「即便是罪人,也還是我的兄弟。」「大學生」斬釘截鐵地說暴力革命的時代已經到來,而托翁則尖銳反駁說:「通過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種符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不可避免地會再產生暴力。一旦你們掌握了武器,你們也會很快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你們不是破壞專制,而是使他永存下去。」對此詰問,「大學生」無言以對,但卻指出托翁自己生活方式與信念間的矛盾,認為這也是一種虛偽。這種指責,使托翁心靈受到強烈震撼,不能自已……最終上演了高齡離家出走、「逃向蒼天」的悲壯一幕。
揆諸人類歷史,當年深深困擾托翁的這種矛盾,人們至今仍在思索,依然引起激烈爭論……
這些精彩的歷史特寫將那瞬間的「關鍵時刻」延長、放大,使我們能夠讀到歷史的心靈,感受到歷史的「靈感」。正如茨威格所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甭想去超越它。」
相關內容
2010-9-12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讀後感 42 2010-8-22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000字左右) 33 2010-8-25 【奧】茨威格寫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讀後感。 2
『貳』 全球各大著名宗教及內容
各大宗教介紹
一、天主教
天主教乃救主基督所創立,是從宗徒們傳下來的教會,遵守基督所教導的一切教義、誡命和凈化聖化人靈的聖事,沒有改變、加添或刪減。
「天主教」中文名稱,是明末來我國宣布福音的傳教士所擬定。它原來的名稱是「基督宗教」,是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後因時代的變遷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一東正教、基督教的各教派,統統稱為「基督徒」。
天主教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耶穌基督的行事,則記載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里。他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福音,教導世人敬天愛人,走真理的道路而進入永生。耶穌升天後,他所揀選的以伯鐸為首的使徒,立刻展開傳教工作,從猶太到小亞細亞,傳到當時的羅馬帝國各地,並在各地建立教會,而使福音傳布到普世人類。
由於基督徒的一神信仰,和宣揚的平等博愛,為當時的統治者羅馬帝國所不容,屢遭種種迫害,無數殉道者以鮮血和生命,為基督信仰作證。公元三一二年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天主教。次年與東羅馬皇帝聯合頒布「米爾詔書」,准許信仰自由,迫害才告終止。君士坦丁大帝統一了東西羅馬,使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為羅馬政教合一的開始。因此天主教的信仰隨著帝國的聲威,而廣布各地。西方的正義、平等、博愛、自由、和平、人權等倫理價值,無一不是源於天主教信仰。
一○五四年,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脫離羅馬教宗,成立東正教。一五二一年神父馬丁路得脫離天主教,成立新教,之後又有其他與天主教分離的教派產生(我國通稱基督教)。東正教除了不承認羅馬教宗的首席權以外,信仰上與天主教並無根本差別。基督教各教派除對教宗的首席權有異議外,在教義和禮儀上,也有某些差異。
不過,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信仰對象,都是耶穌基督,由於教義上的差別和信仰態度不同而分開,但並不影響耶穌基督為全人類救主的宣告。
二、基督教
基督教是於公元十六世紀初葉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一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國天主教奧斯定修會的一位神父,他曲解教義,主張人只靠信德即可成義得救,不需付任何善功。因拒絕教會的多次勸導,終於一五一七年在德國威登堡教堂發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張,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為路德教派。二是加爾文教派,加爾文法國人,生活於瑞士日內瓦,與馬丁路德同時,除同意路德所講的「人只靠信德即可成義得救」的主張外,還提出他個人的主張「人的成義得救早由天主所預定」,結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加爾文教派。三是英國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開始,他因欲休加達利納皇後、另娶宮女寶蘭為後,未蒙教宗允准,遂於公元一五二一四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國國教,自立為國教教宗。
上述三個教派各自成立後,每個教派內的信徒,又因在信仰上意見紛歧,遂又各自分裂,漸漸產生了許多新教派,例如從路德教派又分裂出福音堂、美以美會;從加爾文教派又分裂出惟一神派、清教徒、公理會、長老會、浸禮會等:從英國國教又分裂出聖公會、高級教會、低級教會、自由教會、牛津公教會等。基督教之各教派,在過去四百餘年內,已分裂為一百多大小不同的教派。在歐美各國,基督教各教派統稱為「誓反教」,乃因當時路德教派在德國得勢後,嚴禁天主教舉行彌撤聖祭。數年後,即於一五二九年,斯倍爾國會又宣布恢復天主教舉行彌撤聖祭之自由,當時國內有五個歸依路德教派的王侯和十四座城市的路德派信徒,群起誓死反對,稱自己為誓反教派。自此以後,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都稱為誓反教,以示與天主教分離之意。待日後他們來到中國傳教時,因為中國環境與歐美不同,他們覺得誓反教之名有欠和善,遂以基督教之名取而代之,稱為基督教。
三、伊斯蘭教
公元571年,位於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上誕生了世界上最後的一位聖人,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據傳安拉創造穆罕默德於一切聖人之前,而差遣於一切聖人之後。 因此,他是最後的一位聖人。如《古蘭經》說:「穆罕默德不是你們哪一個人的父親,而是安拉的使者,是一切聖人的封印者」[33:40]。穆罕默德四十歲時[公元610年]奉安拉的旨意開始復興和傳播伊斯蘭教。當時阿拉伯半島正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奴隸主佔有大批奴隸和一切生產資料,包括牛、羊、駝和牧場等。他們各自成為一個部落,各霸一方。他們對內壓迫、剝削奴隸,對外爭奪搶掠,再加上外來的侵略勢力。當時該半島戰爭烽火連綿不斷,同時由葉門到敘利亞的商道受阻,因此奴隸生活痛苦不堪。就是那些自由民也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在意識形勢方面更是雜亂並陳。當時拜物教盛行,偶像、日、月、星辰等,都成為了崇拜的對象。就是在聖潔的開爾白[天房]內也充滿了偶像。致使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出現了嚴重的思想混亂,道德風尚極端敗壞。因此,人人渴望和平、安定和團結。
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下復興的。按伊斯蘭教的觀點,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復興者而不是創始人。所謂復興是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伊斯蘭教發展到爾薩[耶穌:紀元元年——40年]聖人時代之後中斷了五百多年,至到穆罕默德為聖時才重新舉起了伊斯蘭教的旗幟,使這個古老的宗教得以復興。
據史節記載,伊斯蘭教傳入我國是在公元65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此更早以前中國和阿拉伯各國之間就互有往來。 最早是在漢和帝——劉肇永元九年[公元97年]時,中國著名探險家甘英就曾奉命西使,游歷過波斯等西域各國。以後還有不少的中國和阿拉伯的船隻和商人西往東來。 到了盛唐時期,中阿關系更加發展,相互來往更加頻繁。當時來中國的大食人[「大食」一詞是阿拉伯語塔吉爾的音譯即商人之意]與日俱增。 他們先是由海路,即從波斯灣經印度繞馬來半島到達廣州、泉州等沿海一帶城市。 後來又由陸路即經波斯、中亞、天山南北到達長安[今西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傳為佳話的海陸「絲綢之路」。它已經成了中阿和中波友好關系史的見證。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阿拉伯人應唐蕭宗李亨的邀請,派軍隊前來幫助平定安祿山之亂。後來這些人留居在中國,成了中國穆士林來源的一部份。
唐[公元618-907]、宋[公元960-1279]兩朝時期來中國經商的大食人更是絡繹不絕。他們所經營的大多是香料、葯材、珠寶等貴重物品。在來華的大食人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阿拉伯當局也曾多次派遣使節團來華。在第三任海里發歐斯曼時代,也就是公元651年8月25日[即教歷31年1月21日]時逢唐永徽二年,向中國正式派來第一個使節團。他們謁見了唐皇帝並介紹了他們國家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情況。多數史學家將這次使節團的來華作為伊斯蘭教正式傳入我國的標志。此外還有說是622年的和628年的。
到了南宋末期,由於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相繼又有大批被征服的伊斯蘭教徒來到中國。在這些被征服者中有一個較大的民族叫作花刺子模,這些人後來成了回回民族的主要來源。1271年蒙古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後曾有「元時回回遍天下」之說。此時已有回、維等十個民族先後信仰了伊斯蘭教。 各地也隨之建立了一些清真寺。如建於唐代的廣州懷聖寺[亦稱光塔寺]、西安的化覺寺、建於宋代的泉州清凈寺和北京的牛街禮拜寺等。
四、佛教
佛教在兩千五百年前發生在印度。在釋迦牟尼佛涅盤後約二百五十年左右,就成為世界性的宗教了。由於阿育王的緣故,傳播到亞洲各地,甚至於傳播到了歐洲。就東方來講,第一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的是佛教,直到現在,東方宗教之被公認為世界性的,尚只有佛教。
佛教發生在印度。印度佛教一共分為三個時期。一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以及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後的一段時間,稱為原始佛教時期。那是非常樸素、朴實的佛教。釋迦牟尼佛反對祭祀的迷信,反對偶像的崇拜。他主張人應該依照他的教理去做,依照他制訂的戒律去行,而不是把個人當作神來崇拜。他常常說:「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佛是用平實的理念和方法,幫助眾生解脫身心的苦難。佛經的對象是人,是為度人。
佛滅以後三、四百年左右,佛教的思想漸漸產生地域性、思想性的變化。由於印度氣候、語言、民族的不同,流傳的佛教在思想形態上便產生了種種變化。不同的老師在各化一方的時候,為了適應當時當地社會大眾的需求,就產生了不同的思想和不同形態的派別,所謂部派佛教,便因此產生。部派佛教時期注重理論的整理和觀念的辨明,有重視個人解脫的傾向,因此部派佛教便被後來的大乘佛教評為小乘。但它本身又分兩個大部分:比較保守的叫上座部,比較開放的叫大眾部。
小乘的意思就是只求自了、自度自利。不過小乘也同樣勸人家來修行,也同樣傳播佛法。就像是自己有一輛小車子,也給別人一輛小車子。他乘了這輛小車子能夠證涅盤、了生死,也勸人家乘這樣的一輛小車子去證涅盤、了生死,所以小乘法是大乘法的基礎。大乘佛教,是在佛涅盤後五百年到一千年之間漸漸產生的佛教型態。它一開始就強調,為了廣度眾生,為了成就佛道,要發廣大的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意思就是「但願眾生皆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
印度的大乘佛教又分成三個派系:根據般若的思想,產生了中觀學派;根據唯識的思想,產生了瑜伽學派;根據唯心的思想,產生了如來藏學派。今天只是給諸位一個概念。這三大學派又可歸納為二類:第一是空的,叫中觀派。第二是有的,分為唯識的有和唯心的有。唯識的有叫瑜伽派,唯心的有叫如來藏派。
佛教教義:
甲、佛教以三寶為中心。所謂三寶,即是佛、法、僧。
乙、佛教以四聖諦為基本教理。所謂四聖諦,一是苦的事實,二是苦的原因,三是滅苦的方法,四是滅苦以後所得的結果。
五、道教
中國的道教,分成兩個系統,屬於哲學的系統是老子和莊子,稱為道家;屬於道術的系統則有金丹派和符籙派。金丹派在於鍊丹、鍊氣,又分內丹和外丹。內丹是鍊氣功,外丹是諫金術,也就是把金屬鍊成丹葯,他們相信人吃了金丹能夠羽化升天、長生不死;符籙派則利用符籙的方法,驅遣鬼神的力量來解決人間的問題,這被稱為道教。中國的道教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但在世界性的學術上則有道家這麼一門思想。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傳統宗教,其核心就是對於以「三清」為主神的神仙信仰。當代的中國道教,無論是正一道還是全真道,都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奉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作為其最高的宗教信仰。然而從宗教文化與歷史的角度來看,道教的「三清」信仰並非是自道教創始就有的,而是從漢魏至唐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才衍變成型的。探究其宗教內涵,實際有「三清仙境」信仰、「三寶神君」信仰、「三洞真經」信仰與「三清尊神」信仰等幾種不同的信仰形態與內容。這幾種「三清」信仰的形態與內容,在古代史上先後相續,期間多有交叉與聯系,幾經衍變,最後才定型成為以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為最高尊神的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成為宋明以來道教各派信奉的最高宗教信仰。這就是中國道教的「三清」信仰。
道教的神仙信仰包括天界尊神、洞天仙真、祖師聖賢、民間俗神等信仰對象,體系龐大且等級有差,屬於多神信仰的范疇。道教的這種多神信仰,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眾多的仙真神靈,都有固定的理想居處,天尊、道君居於天宮之中,仙人真人棲於洞天福地,祖師聖賢和民間俗神也各有其享受祭祀的處所。這種特徵,溯其來源,應該說與先秦時期的神仙傳說有著一定的關系。道家的《莊子》書中就有「神人」居住於「邈姑射之山」的傳說,而《山海經》中更記述了眾多神」與岷山、首陽山、鍾山等神山的關系。上世紀有學者認為,秦漢以前的神仙信仰按其地域與內容,可分為海派神仙信仰與山派神仙信仰。前者同西部的昆侖神山有關,而後者同東海之中的蓬萊、瀛洲等仙山有關。因此,昆侖神山與蓬萊仙山等地,就不僅是神人和仙人居住的處所,對於古代的修道者和信仰者來說,就已經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含有信仰的意義在內。換句話來說,這些神仙居住的仙境本身就已經從人間的傳說轉化成了修道者的信仰物件。這種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無疑對道教信仰的孕育、產生和形成過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六、其他宗教
1、猶太教
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巴比倫被擄時期(586-538BCE)——建立聖殿
西元前五八六年至西元一三五年是猶太教形成非常重要的時期,而真正形成的時間是在波斯時期( 538-333BCE )。
猶太教歷史以聖殿作為空間與時間的區隔,第一個聖殿——所羅門聖殿( The First Temple )建立於西元前一千年左右。 在此之前,猶太人是以部落方式散居於巴勒斯坦各地,後來因為基於共同的歷史與宗教經驗,而形成共同的一神信仰——崇拜「耶和華」( yhwh ),並成立了以色列國( Israel )。
從那時起,聖殿即成為猶太人宗教信仰與生活的核心。其中包括宗教儀式:廿四小時排班輪流照顧香火;凡事根據宗教日歷進行;生病時由祭司藉潔凈禮等宗教儀式消除罪孽。因此,祭司的地位變得非常崇高,另外兩種權威則是國王與先知,這三個體系成為猶太教傳統中的三權分立。
(2)波斯時期(538-333BCE)——第二個聖殿歷史
波斯帝國素以善於行政統治聞名,將其所轄領土,廣設行省,並任當地首腦為省長,古巴勒斯坦地便在此政策下, 設為猶大省。 西元前五三八年, 波斯帝國皇帝居魯士( Cyrus )下詔允許猶太人回耶路撒冷建立聖殿,猶太人遂費時二十二年完成新殿,為猶太人的信仰復興,帶來了象徵性的高潮。第二個聖殿延續至西元七十年,將近六百年的時間,相當程度地建立起猶太宗教的重心,歷史學家稱為「第二聖殿期」。
(3)泛希臘文化時期(332-63BCE)——「末世觀」發展的起點
泛希臘文化時代是天啟與末劫思想興起最重要的時期。西元前三三二年,亞歷山大統一地中海東部及羅馬、希臘,他不僅用行政統治,也用文化來統治。希臘文化是徹底的城市現象,這種城邦文化包含傳播希臘宗教或神話、傳播希臘哲學流派、建立體育場、設一公共領域讓學者討論各種學問等等。
希臘人將他們的文化帶到各地,希臘語( Koine,原意為「普通話」)成為受教育者的國際語言,希臘神話與廟宇在各地廣泛流行,這對治下各類民族的影響非常大。後來希臘帝國分成四部分,其中兩個部分與猶太人比較有關,即以巴勒斯坦為分界,北方是塞流卡斯王朝( Seleucus ),南方占據埃及大半領土的是托勒密王朝( Ptolemy )。
猶太人的宗教和外來的文化結合,讓虔誠、保守的猶太人覺得自己的宗教要被污染甚至滅亡了,這種焦慮在猶太人之中變成很普遍的情緒,天啟與末劫的思想便因此在泛希臘文化中慢慢蘊釀而成。
(4)羅馬時期(63BCE-135CE)——拉比猶太教出現
西元前六三年,羅馬人攻佔了巴勒斯坦,將軍隊駐扎在耶路撒冷聖殿旁的安東尼樓(遺跡至今仍存),以防猶太人起來革命。羅馬人把那些地方分成幾個小地區,某些地區由猶太人當王,祭司仍是猶太人,而耶路撒冷則派巡撫、總督的方式來統治。雖然在宗教事務上能獨立自主,可是最後的裁決者仍是羅馬總督。
很多猶太人不斷尋找機會想趕走羅馬人,當時有一批被稱為「奮銳黨人」( Zealots )的愛國主義分子,時常在猶太人的山區打游擊戰,耶穌的門徒里就有革命黨人,所以羅馬人殺害耶穌是有政治原因的。西元六六年,猶太人發起了在羅馬帝國時代第一次最大規模的叛變,但還是打不過羅馬人,直到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夷為平地。
從此羅馬人更加用嚴厲的手段來壓制, 很多猶太人逃到詹尼耳( Jamnia,敘利亞西北部),那地方變成猶太人另一個集結的區域。既然沒有國王及祭司,出頭的就是那些最有能力把握猶太經典的文士——拉比( Rabbis )了。從西元七十年以後,拉比猶太教出現,自此之後猶太教的宗教核心由聖殿移轉到拉比身上,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在紐約還可以看到很多有名的拉比,仍然帶領著廣大的猶太族群。
2、一貫道
一貫道宗旨是根據濟公老師的聖訓,由前人們匯編而成。這十八條宗旨可以分為三個部份,一到六條是關於個人行為的規范,即:敬天地、禮神明、孝父母、重師道、守信義、和鄉鄰;七到十二條著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即:愛國忠事、敦品崇禮、改惡向善、洗心滌慮、借假修真、達本還原;十三至十六條則可放諸四海,以天下為己任、弘揚中華文化、恪遵五倫八德;不但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化人心為善良、挽社稷為清平、修齊治平,冀世界為大同。
一貫道這個名稱是根據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而來。一以貫之,用一理來貫通萬事萬物。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智慧很高,他一定是問這個「一」理是什麼?他一問,孔子就傳給他了。就如同如來拈花,迦葉破顏一般。曾子得道後,「唯」一聲代表驚嘆、贊美、頓悟、感激,就像六祖在得五祖傳法時大悟、贊嘆,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一樣。等到曾子出來,大家就問曾子老師傳給他什麼?曾子當時不能泄露天機,不得已才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事實上,忠恕可以分成很多層次,盡己之心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叫恕,在自己崗位上做自己應做的事,這是忠。
一貫道的道統承接儒、釋、道三教道脈,所以推溯其祖師遠追至伏羲、神農、黃帝、老子、孟子等儒道古聖先賢,以及佛教禪宗六祖惠能以上歷代祖師。但是追溯其結社創始人,則為第九代祖師黃德輝,他是清朝順治時期「先天大道」的開創者。到了第十六代祖師劉清虛,把「先天道」改名為「一貫道」,沿用至今。
進入民國之後,第十八代祖師張奎生努力振興一貫道,因而被信眾稱為「師尊」。也是在這個階段,一貫道從著重個人內修,走向普傳大道。由濟南為始,次而天津、青島、北平。從華北、華東、華中、東北、西北、華南、西南,廣設法筵,度化群萌。直到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一貫道已分布全國大江南北。
民國卅四年八月,台灣光復,江南地方及北方的一貫道前人,紛紛籌款到台灣。民國卅五年便有將近十組人馬到台南、台北設堂傳道。因為一貫道的信仰源自本土,和台灣民間信仰的某些成分可以相融。所以在克服語言障礙之後,一貫道很快就在台灣蔓延開來。
自從在台灣生根茁壯之後,一貫道更是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打破中國一向為宗教輸入國的傳統,將一貫道傳遍全球四、五十個國家。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六日,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儼然成為國際性教派。
綜觀一貫道在海外的發展,主要以東南亞地區最為發達,原因不外該區是海外華人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以新加坡為例,從民國五十年開辦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四十萬的道親。馬來西亞道場從民國卅七年成立以來,目前,有超過一百萬的信徒,該國成為一貫道海外最熱絡的道場,也是一貫道在東南亞的重鎮。
揆諸一貫道在海外的發展狀況,都是以華人圈為首要定點。這是因為一貫道是中國本土興起的宗教,傳統文化與思想在一貫道中很容易找到,極易受到華人認同。眼前可說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一貫道」。
3、印度教
為印度最大的教,占人口80%,印度教並列世界5大宗教。
印度教的行為規范和祭典和印度風土民情密不可分,印度教有3千年,歷經了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挑戰,如今仍為印度的主流宗教,在鄉間回教徒除了禮拜形式不同外,其他的行為和印度教區別不大了!
印度教的教義對教徒的階級、思想、行為模式、生老病死都有嚴謹的規范。印度教的廟會慶典,祀祭南印度廟宇/台北印度協會成了印度人的行事歷。印度教是源自亞利安人,亞利安人從自然崇拜,逐漸相信對宇宙的創造仍是宇宙創造者所支配,這創造者稱為眾生之主( PrajaPati)住在天上稱大梵天王(Brahama) 又稱梵天或梵王,後來梵王又有三個分身1)婆羅摩(Brahma) 創造神。2)毗濕奴守護神3) 濕婆(Shiva) 破壞神等三個神。這三個神又分別代表宇宙萬物的生、住、滅的三階段。
『叄』 對王安石的評價
第一、文學家,王安石在文學方面具有一定的才華。
第二、改革家,改革家不是內褒義詞,是中性詞。容衡量一個改革家是否偉大的標准在於他頒布的法規或者措施是否促進了國家的發展,是否提高了生產力。
第三、倔強。一個偏執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往往是一個性格倔強,堅持己見的人。
『肆』 「揆諸現實」是什麼意思
「揆諸現實」的意思是要依據現實來判斷。對現實進行思考,歷史的教訓離我們不版遠了。
『伍』 「揆諸史乘」是什麼意思啊
揆諸意思是:從現實來推斷。史乘泛指歷史
意思是從現實的歷史推斷、判斷
『陸』 急尋 一篇外國文學論文 2000字左右
外國文學論文,你可以自己動腦筋寫啊~~
這有一片,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茨威格) 張貼人: Raymond 於 2005-07-28 11:18 PM
序言
(斯蒂芬•茨威格 )
沒有一個藝術家會在他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始終處於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筆往往只產生在難得而又短暫的靈感勃發的時刻。歷史——我們把它贊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盡管歌德曾懷著敬意把歷史稱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這作坊里發生的,卻是許多數不勝數無關緊要和習以為常的事。在這里也像在藝術和在生活中到處遇到的情況一樣,那些難忘的非常時刻並不多見。這個作坊通常只是作為編年史家,冷漠而又持之以恆地把一件一件的事實當作一個又一個的環節連成一條長達數千年的鏈條,因為所有那些最重要的歷史性時刻都需要有醞釀的時間,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
不過,誠如在藝術上一旦有一位天才產生就會流芳百世一樣,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發生,就會決定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進程。就像避雷針的尖端集中了整個大氣層的電流一樣那些數不勝數的事件也都往往擠在這最短的時間內發生。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這種充滿戲劇性和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一生中和歷史的進程中都是難得的;這種時刻往往只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常常只發生在某一分鍾,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是超越時間的。在這里,我想從極其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回顧群星閃耀的某些時刻——我這樣稱呼那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但我絲毫不想通過自己的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一切的內外真實性,因為在那些非常時刻歷史本身已表現得十分完全,無須任何後來的幫手。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過它。
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雷頤)
出生於1881年的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僅在小說、詩歌創作方面聲名卓著,在人物傳記、歷史特寫方面更是名震遐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就是他的十二篇歷史特寫集。此書於1928年出版時雖然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學校,印數很快就高達25萬冊,並被譯成多種文字。由於茨威格是猶太人,希特勒上台後茨威格的所有著作都被列為禁書,此書自不例外。茨威格本人也於1934年受納粹迫害流亡國外,這位充滿博愛精神的大師眼見戰火紛飛,人類彼此互相殘殺,最終對人類前途悲觀失望,於1942年與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身亡。就在他去世不久,就有出版社在1943年將此書再版,並由五篇增補至十二篇,以後仍不斷再版,至今在世界仍擁有大量讀者。逾一個「甲子」仍暢銷不衰,足見此書魅力之強大。
茨威格是傑出的作家,對「靈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自然體會殊深。他知道,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會始終處於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而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往往只是那突然襲來、稍縱即逝的「靈感」之筆。而「歷史——我們把它贊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這種驚天動地的「關鍵時刻」與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的關系,實即我們所說歷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系。歷史究竟是由無數的「偶然性」決定還是由唯一的「必然性」決定,這是史學界、哲學界爭論了千百年的「形而上」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為所有人接受的最後結論。或許,那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是為了歷史的突變准備、積蓄能量,正如地下奔騰的岩漿,在長期積蓄的壓力作用下最終噴薄而出。對個人、國家和民族來說,這種關鍵時刻的選擇,的確是一生一世、存亡興替。如果說那漫長的悠悠歲月是歷史長河底部平緩的深流,那短暫的「關鍵時刻」就是大河上的驚濤駭浪;如果說漫長歲月是歷史幕後的長期練習准備,那輝煌的一瞬間就是歷史前台的眩目演出。茨威格這十二篇歷史特寫,表現的就是歷史的滔滔巨浪,歷史的精彩演出,是歷史的主體——人——在這一瞬間的所作所為。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有時,一秒鍾作出的決斷將使歷史的結果完全不同。決定歷史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就有這樣的「一秒鍾」。1815年6月中旬,重掌大權的蓋世雄才拿破倫與反法聯軍激戰數天,取得一些勝利後卻最終兵敗滑鐵盧,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後,「滑鐵盧」便成為遭遇重大失敗的代名詞。然而,拿破倫慘敗滑鐵盧卻不乏偶然因素,膽小怕事、惟命是從的格魯希元帥在一秒鍾內作出的錯誤決定,終釀大禍。
面對強大的聯軍,拿破倫決定趁其尚未真正結合成形時分而治之,於是定下了先打對他威脅最大的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聯軍。戰斗於6月16日下午2時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首先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拿破崙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後各個擊破。在法軍的猛攻面前,普軍立即潰敗,向布魯塞爾撤退。拿破倫明白普軍雖被擊敗,但並未被消滅,於是抽調了一支部隊由格魯希指揮,追擊普軍,以防止其與英軍會合。
擊潰了普軍的拿破崙,親率大軍轉攻英軍,聽到普軍戰敗的英軍害怕孤軍作戰,便迅速撤退到滑鐵盧方向,英法兩國軍隊在滑鐵盧展開決戰。這時,被拿破崙擊潰的普軍重新集結,兵分兩路,一路增援滑鐵盧附近的英軍,一路直接圍攻法軍右翼。而格魯希仍在離滑鐵盧只有三小時路程的地方尋找普軍,但一直沒有找到。6月18日上午11時,決定歷史進程的時刻到來。激烈的戰斗使雙方傷亡慘重,英軍已無力支持,法軍也疲憊不堪,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軍,這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是歷史性會戰的勝利者。這的確是極其關鍵的歷史時刻。黃昏時分,終於從遠處飛馳過來大隊人馬,雙方都在祈禱上帝:來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隊越來越近,雙方終於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飄揚的是普魯士軍旗!經過浴血奮戰,沒有援軍的法國軍隊最終潰敗。
就在滑鐵盧戰役打響時,格魯希的部隊就聽到一聲聲沉悶的炮聲不斷傳來,感到大地在腳下微微震動。他們立即意識到重大戰役已經開始,由於找不到普軍,所以他的幾名下屬急切地要求格魯希命令部隊「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增援拿破倫然後,格魯希只考慮了一秒鍾,就強硬地宣布自己的決定,在拿破倫撤回成命以前,他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前去增援。對這決定歷史的一秒鍾,茨威格感嘆道:「這一秒鍾決定了整個19世紀。而這一秒鍾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吧。」「倘若格魯希在這剎那之間有勇氣、有魄力、不拘泥於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顯而易見的信號,那麼法國也就得救了。」「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不過,命運有時也會殘酷把人捉弄,讓人只成為「一夜之間的天才」。
1792年4月25日,大革命中的法國向普魯士和奧地利宣戰的消息傳到斯特拉斯堡。這座與德國鄰近具有戰略意義的小城立刻沸騰起來,到處是激動的人群在演講、喊口號,要求報名參軍。而負責鼓動市民的市長感到還缺一些雄壯的歌曲,便請他認識的一位喜歡音樂的年輕工兵上尉魯熱是否願意為明天出征討伐敵人的「萊茵軍」譜寫一首戰歌。魯熱為到處彌漫的愛國熱情感染,爽快答應下來。
4月26日凌晨,勞累了一天的魯熱才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開始創作。創作非常順利,今天在街頭看到的一切,自己心中的各種感情,全都匯集一起。似乎不要創作歌詞,只要把這一天之內有口皆傳的話押上韻,配上旋律和強烈的節奏,即把人民最內在的感受表達出來了。好象也無需作曲,因為戰士的行軍步伐、軍號的節奏、炮車的轔轔聲如同最好的旋律。「旋律越來越順從那強有力的歡呼的節拍——全國人民的脈搏。魯熱愈來愈迅速地寫下他的歌詞和樂譜,好像在筆錄某個陌生人的口授似的——在他一個市民的狹隘心靈中從未有過如此的激情。這不是一種屬於他自己的亢奮和熱情,而是一種神奇的魔力在這一瞬間聚集起來,迸發而出,把這個可憐的半瓶子醋拽到離他自己相距千百倍遠的地方,把他像一枚火箭似的——閃耀著剎那間的光芒和火焰——射向群星。」
第二天早上,他急忙帶著創作好的歌曲趕到市長家中。當天晚上,在市長的客廳里為那些經過仔細挑選的上流社會人士首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客人們出於禮貌客氣友的地鼓了掌,市長夫人在給親人的一封信中寫道,這只是她丈夫為了社交想出來「換換消遣的花樣」,這首歌「社交界認為相當不錯」。正如茨威格所說,首先聽到這支歌曲的上流社會人士「顯然不會有絲毫的預感:一首不朽的歌曲借著它的無形翅膀已飛降到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同代人往往很難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的偉大或一部作品的偉大」。以後幾天,魯熱則不無虛榮心地在咖啡館為自己的同事演唱這首《萊茵軍戰歌》,讓人抄寫復本分送給萊茵軍軍官。這首不為上流社會沙龍所重視的歌曲,卻開始一點點地口口相傳,終於在廣場、戰場,在群眾和士兵中間找到知音,特別是在馬塞,反響極為熱烈,成千上萬人都在傳唱這首歌曲。7月2日,馬塞的五百名義勇軍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向巴黎進軍。
隨著他們的行軍,這道歌傳到沿途各地。7月30日,馬塞義勇軍遍又一遍唱著這首歌進入巴黎,成千上萬歡迎他們的巴黎民眾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但幾小時後這首歌就傳遍全城。於是,「這歌聲像雪崩似地擴散開去,勢不可擋」,歌名也改為《馬塞曲》。一兩個月後,《馬塞曲》就成為全軍之歌、全民之歌。許多部隊就是唱著這首歌勇敢地向敵人沖去,敵軍發現當「成千上萬的士兵同時高唱著這首軍歌,像咆哮的海浪向他們的隊形沖去時,簡直無法阻擋這首『可怕』的聖歌所產生的爆炸力量。眼下,馬塞曲就像長著雙翅的勝利女神奈基,在法國的所有戰場上翱翔,給無數的人帶來熱情和死亡。」後來,《馬塞曲》被定為法國國歌。
然而在創作完這首歌曲以後的四十多年中,魯熱卻過著十分卑微的生活。他干過行行色色的行當,並且不乏欺矇拐騙,曾因金融案件入獄,為了逃避債主和警察而東藏西躲,最後在1836年去逝。「那一次偶然的機緣曾使他當了三小時的神明和天才,然後又輕蔑地把他重新拋到微不足道的渺小地位,這是多麼殘酷」!
如此人生,不能不讓人唏噓再三。
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無疑是生命最重要的支柱。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幾被命運「打敗」的德國作曲家韓德爾重獲新生。
韓德爾早年成名,但正在一帆風順的時候社會的音樂欣賞風格驟然大變,他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他的幾部歌劇上演也相繼遭到失敗,他經營的歌劇院被迫關閉,常被債主堵在門口,並不斷遭到競爭對手和各色人等無情的諷刺打擊。1737年4月,內外交困的韓德爾中風偏癱,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音樂生涯將就此完結。然而,他憑借著生命中的原動力終於在幾個月後重新站起,又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創作。他的創作在幾年中依然不被人接受,遇到的依然是尖刻的冷嘲熱諷,依然是一天天的債主堵門……在走投無路之中,他的勇氣漸漸被消磨,離群索居,心情越來越憂郁,情緒越來越低沉。曾如泉涌般的創作靈感完全枯竭,生命的原動力也不復存在。他心力交瘁,第一次感到自己已被打敗擊垮,認為自己這回徹底完蛋。他不住地感嘆早知此還不如當年一直就半身不遂更好,甚至認為不如當初一死了之來得痛快。在絕望之中,他時時不由自主地喃喃低語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喊的話:「我的上帝呀,上帝,你為什麼離開了我?」
1741年8月21日晚上,逼債人離開後,韓德爾忙到街上散步。幾個小時後,當他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時,突然發現桌上放著一個白色紙包,是友人寫的清唱劇《彌賽亞》的劇詞,請他作曲。心情疲憊甚至已有些變態的韓德爾竟認為這是故意羞辱他,氣憤地爬上床睡去。但怎麼都睡不著,彷彿有種鬼使神差的力量使他無法抗拒,讓他下床重新點燃蠟燭,再次打開稿本認真閱讀。風一打開稿本,他就突如遭以電擊一般,魂不守舍,只聽到耳邊樂聲回響飄盪、呼喚咆哮。當他一頁頁往下翻的時候,他的手不停地哆嗦,心靈突然被喚醒,每一句歌詞好像都是救主彌賽亞在向他召喚,一切疲勞全都消失,「他還從未感到過自己的精力像現在這樣充沛,也從未感到過渾身充滿如此強烈的創作慾望。那些歌詞就像使冰雪消融的溫暖陽光,不斷地傾瀉到他身上。」他就是要證明「只有飽經憂患的人才懂得歡樂;只有經過磨難的人才會預感到仁慈的最後赦免;而他就是要在眾人面前證明:他在經歷了死亡之後又復活了。」在他無能為力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他、安慰他,但現在一種神奇的力量幫助了他,這就是他的信仰。「他信賴上帝,並且看到上帝並沒有讓他躺在墳墓里」,「上帝再次喚醒他肩負起給人們帶來歡樂的使命。」「贊美聲已充滿他的心胸,在彌漫,在擴大,就像滾滾火焰噴流而出,使人感到灼痛。」他立即開始寫下一個個音符,無法停止,「就像一艘被暴風雨鼓起了風帆的船,一往直前。四周是萬籟俱靜的黑夜」,「但是在他的心中卻是一片光明,在他的房間里所有的音樂聲都在齊鳴,只是聽不見罷了。」
隨後的三個星期,他一步都沒有離開房間,已完全如痴如醉,吃飯時也不停地寫譜,經常淚流滿面,浸濕手稿,最終完成了全部創作。演了獲得巨大成功,面對眾人祝賀,他只是謙卑地低聲說道:「不過,我更相信是神幫助了我。」他並且宣布,演出這部作品自己永遠不收一分錢,所有的收入都捐給病人和身陷囹圄之人,「因為我自己曾是一個病人,是依靠這部作品治癒的;我也曾身陷囹圄,是它解救了我」。以後每年春天他都要親自指揮《彌賽亞》的演出,直到老年雙目失明也不例外,並且信守諾言,收入全部捐出。「他在世間取得的勝利愈偉大,他在上帝面前表現得愈恭敬。」《彌賽亞》實際成為韓德爾的靈修聖品,此後他又源源不斷譜出多部聖樂。這時,他的創作已經不是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為了內心的信仰。信仰,使他超越了自我。
1759年4月6日,74歲的韓德爾已身染重病,仍照例指揮了演出。幾天後,終於倒下,再也沒有起來。但《彌賽亞》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終於成為著名的宗教樂曲。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但走向信仰之路卻往往充滿難以想像的坎坷。而俄羅斯著名作家、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是以生命為代價走向信仰之途的。1849年4月,年僅28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反沙皇的政治活動被捕,被褫奪了貴族身份,並被判處死刑。12月22日,他與其他被判死刑的政治犯一起被帶到彼得堡謝苗諾夫斯基教堂廣場執行槍決。就在行刑的士兵們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一個軍官騎著快馬氣喘噓噓地揮著白手帕橫穿廣場,宣布沙皇聖諭,免除了他們的死刑。根據沙皇聖諭,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改判為流放服苦役。十年後當他從流放地回到彼得堡時,已成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茨威格以二百餘行的長詩,細膩地描述了陀氏思想轉變中最為關鍵、最為驚心動魄的時刻——刑場被赦,並提示了以後深刻的心理變化的開端。「只有在觸到了死神苦澀的嘴唇之後/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他的靈魂渴望著去受刑和受折磨,/他清楚地意識到,/這一秒鍾里的他/正如千年前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在同死神痛苦地一吻之後/又不得不為受難去愛生活。」
走向信仰之途充滿痛苦,而虔誠的聖徒因為充滿悲天憫人之情,在尋求到信仰之後依然有著深刻的內心痛苦,甚至不能排解。偉大的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之後,在個人生活層面因妻子不同意而無法改變不符合自己信仰的地主庄園式生活而長久深痛;在社會關懷層面他堅決反對暴力,強烈譴責暴政卻反對以暴易暴,但現實中又看不到專制的暴力統治能為愛所感化,這種無法化解的矛盾也使他痛苦萬分。他早就產生了棄家出走的念頭,1910年10月28日、82歲高齡的托翁終於下決心出走,幾天後因肺炎在途中小站去逝。
早在1890年,托翁就開始創作劇本《光在黑暗中發光》,劇中主人公在信仰發生變化後與家庭和社會發生嚴重沖突,長期內心不安、痛苦,實際是他自己的寫照。但這部劇本卻一直沒有寫完,只有一些片斷,因為他找不到解決矛盾和痛苦的辦法。對托翁充滿敬佩的茨威格認為「把托爾斯泰自己的這個結局作為他那部悲劇片斷的尾聲是最自然不過的了」,所以他以托翁的出走、去世為題材,寫了劇本《逃向蒼天》,「試圖以盡可能忠於歷史和尊重事實與文獻的態度把這種最後的也是唯一的結局寫出來」。他申明,自己的這番努力並非要完成托氏的劇本,「而僅僅是想為他那一部未完成的劇本和未解決的沖突寫出一個獨立成篇的尾聲,唯一的目的是要給那出未完成的悲劇以一個悲壯的結局」。
在這出話劇中,茨威格把托翁的思想矛盾和心靈痛苦以藝術的手法形象生動、集中尖銳地表現出來。劇中的「大學生」是革命者的代表,他們尊重託翁,卻不能贊同他的觀點。他們以許多殘酷的事實說明沙皇專制政權以最殘暴的方式鎮壓人民,因此責備他要人民寬容忍讓、用愛感化專制統治者「實際上是在幫助那些壓迫者」,表示「要仇恨一切給人類造成不公正的人」,甚至是自己的親兄弟「只要他給人類帶來苦難,我也會把他像一條瘋狗似的打倒在地」。而托翁則表示:「我從不知道什麼叫仇恨」,「即便是仇恨那些對我們人民犯下罪行的人,我也反對。」「即便是罪人,也還是我的兄弟。」「大學生」斬釘截鐵地說暴力革命的時代已經到來,而托翁則尖銳反駁說:「通過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種符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不可避免地會再產生暴力。一旦你們掌握了武器,你們也會很快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你們不是破壞專制,而是使他永存下去。」對此詰問,「大學生」無言以對,但卻指出托翁自己生活方式與信念間的矛盾,認為這也是一種虛偽。這種指責,使托翁心靈受到強烈震撼,不能自已……最終上演了高齡離家出走、「逃向蒼天」的悲壯一幕。
揆諸人類歷史,當年深深困擾托翁的這種矛盾,人們至今仍在思索,依然引起激烈爭論……
這些精彩的歷史特寫將那瞬間的「關鍵時刻」延長、放大,使我們能夠讀到歷史的心靈,感受到歷史的「靈感」。正如茨威格所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甭想去超越它。」
怎麼樣??
『柒』 揆諸是什麼意思
「揆諸現實」等於「揆之於現實」
從現實來推斷
揆諸 判斷這些的意思
『捌』 "揆諸現實,殷鑒在前" 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意思是:對現實進行思考,歷史的教訓離我們不遠了。
殷鑒不遠
出自《詩經.大雅.盪篇》:「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這句詩揭示了一個歷史教訓,即夏代的滅亡,就是殷代的前車之鑒。
『玖』 清化鎮有哪些歷史名人
杜嚴(1875--1938),字友梅,博愛縣清化鎮二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留學日本政法大學。
焦作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焦作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焦作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河南日報報道:(記者譚勇通訊員張國波)《白蛇傳》中人物法海的原型是博愛人。這是12月16日在博愛縣召開的法海出生地研討會上專家組得出的結論。
據史傳,法海俗家名叫裴頭陀,是晚唐名相裴休之子。根據博愛縣清化鎮酒奉村東北處發掘出的唐代裴家的墓穴和墓碑,與會專家認為法海的祖籍為博愛。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省社科院、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的專家們經過考證,認為歷史上的法海乃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才華橫溢,弱冠之年就進士及第,因父親裴休仕途失意的影響才出家為僧。他遵父教誨,立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重修了著名的金山寺,被人們尊為「開山裴祖」。而在《白蛇傳》中,法海卻被歪曲塑造成了破壞許仙與白娘子愛情的反面人物。
焦作市地處豫北懷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臨滔滔黃河,這片捏土於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靈人傑,物華天寶,人才輩出,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懷川大地,山陽之土的富饒寶藏的養料,豐實文化知識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搖籃,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歷史人物——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及詩人、文豪、畫家等。他們在成就國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學藝術業績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們為民族、為國家、為正文、為探索科學藝術和健身之道的奧秘嘔心血,獻生命而所不辭的精神,使我們傾心仰慕,世代相傳,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晉國溫(今溫縣)人,為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死生由命,富貴在天」天命論的創始人,在治學上提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等觀點。為孔子著作的傳世人,他的《詩序》被後人視為不朽之作。
山 濤(205-283年) 字巨源,河內懷(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晉大臣,學者,「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吏部尚書,其推薦人才的「山公啟事」被後人贊許。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輯本。
向 秀(約227-272年) 字子期,河內懷(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晉時期哲學家、文學家,擅長詩賦,「竹林七賢」之一。曾注釋《莊子》。《思舊賦》頗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 字畏嗣,魏山陽(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對《老子》、《易經》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貴無」為主的玄學體系。其所注的《易經》、《老子》現所盛行。
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司馬氏家庭 從司馬懿(河南省溫縣人)始,祖孫三代,是我國三國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司馬懿,出身士族。初為曹操主簿,多謀略,善權變。後任太子中庶子,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時,任大將軍,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為魏重將。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遺詔輔政,嘉平元年,殺曹爽,專國政。死後,其子師、昭相繼專權。後追為宣帝。
司馬師,懿的長子。繼其父為魏大將軍,專國政。嘉平元年廢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馬昭繼為大將軍。後追為暈帝。
司馬昭,懿的次子,繼其兄司馬師為魏大將軍,專國政,並日謀代魏,魏帝曹髦曾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殺曹髦,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發兵滅蜀漢,自稱晉公,後為晉王。死後數月,其子炎代魏稱帝,追昭為文帝。司馬炎,即晉武帝,晉朝的建立者,司馬昭之子。咸熙二年繼昭為相國、晉王,不久代魏稱帝。咸寧六年滅吳,統一全國。在位時,規定按官品高低占田,並准許依官品蔭庇親屬和佔有佃客、衣食客,不納賦稅,加強了門閥制度。又大封宗室,種下其後皇室內訌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後不久,全國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載堉(1536-1611),是我國明代一位傑出的音樂家、數學家和天文歷算家。生於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城王宮,是明代鄭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載堉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八歲就能吟詩。據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內縣志》記載:"朱載堉兒時即悟先天法,稍長,學無師授、輒能累黍辨黃鍾。"他年輕時就立志要"述家學,承父志",在他父親和外舅祖何瑭的影響教育下,精心研究學問。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寫出了自己的處女作《瑟譜》;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律歷融通》一書問世;時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學名著《律學新說》,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及計算方法,這是我國,也是世界音樂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的創造,比西方人發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朱載堉不僅是十二平均率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這一理論的第一個實踐者。他根據十二平均率的理論反復研製、創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發音準確的樂器--"弦准",這就雄辯地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現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論已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圍繞十二平均率的計算問題,他還首創了用珠算開平方,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換算方法。在天文歷法方面,他還精確地計算出了回歸年的長度值,測定出了當時北京的地理緯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確程度和現在用科學儀器測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藝術方面,他不僅確定了較為完備的"舞學"的理論,而且還規定了有關舞蹈的內容,描繪出了較為詳盡的舞圖和舞譜。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樂律全書》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還有:《韻學新說》、《先天圖正誤》、《律呂正論》、《嘉量算經》、《圓方勾股圖解》、《律呂質疑辨惑》等。國外科學家認為,朱載堉是中國的"文藝復興"式的偉大科學家。
許衡,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學家、思想家,河內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監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他鑒於當時干戈擾攘,民生凋敝的勢態,一再向元世祖建議要重視農桑,廣興學校,以"行漢法"作為"立國規模"。
他說:"古今立國規模,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乃可長久。故魏、遼、金能用漢法,歷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漢法者,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從而可知,許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實行儒家的仁政以獲得民心。至於獲得民心的關鍵,則在於實行"漢法"。由於這一"立國規模"的確定,中原廣大地區社會秩序得到恢復,生產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許衡還與劉秉忠、張文謙等一起定官制、立朝儀,對元初政局穩定、經濟生產的恢復起了積極作用。許衡長期擔任國子監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遺餘力。許衡以"樂育英才,面教胄子"為宗旨,故其門下不僅有大批漢族學生,還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則是"因覺以明善,因明以開蔽",即循循善誘,潛移默化。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許衡奉元世祖之命,負責培養一批蒙古貴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這些不懂漢文的青年也都成為"尊師敬業"的優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後來"致位卿相,為一代名臣"。許衡對待學生"愛之如子",從生活到學習無不關懷備至。他對待自己則從嚴要求,"夜思晝涌身體力行,言必揆諸其義而後發"。因此,在許衡的熏陶教育下,"數十年間彬彬然,號稱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門下矣。"所以,許衡通過傳道授業,對於漢、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許衡精通天文、歷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協時正日",故須摒棄沿用已久舛誤甚多的金代(大明歷)而創制新歷。於是,遂命許衡"領太史院事",全面負責這一工作,並以王詢、郭守敬為副,共同研訂。經過全們的積極努力,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終於完成了這一艱巨復雜的任務。在此期間,許衡以年屆七旬的高齡,辛勞擘劃,艱苦備嘗。創制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等天文儀器,在全國各地修建27所觀測台,進行實地觀測。制訂了《授時歷》。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積年法,並推算出了365. 2425日為一年,這個結論,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實際數字只差26秒,比歐洲著名的《格列高利歷》還要早三百年。《授時歷》使用的時間,前後達363年(公元1281年~1644年)之久,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部歷法,是我國歷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學者宋濂贊揚許衡等的功績說:"至元十三年,世祖詔前中書左承許衡、太子贊善王恂、都水少監郭守敬改訂新歷,……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蓋未有出於此者也。"這是十分中肯、公允的評價。許衡對程朱理學的造詣也是很深的,對程朱理學的研究有其獨到之處,提出了"命""義"之說。許衡精研程朱理學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論。"他說:"言為學者,治生最為要務。"
許衡是元代儒學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人。元代有人贊揚他說,"繼往聖,開來學,功不在文公下。"明代大儒薛 則稱為之"朱之後一人"。其著述有《許文正公遺書》八冊十二卷傳世;《元史》有傳,述其生平歷程,《宋元學案》有《魯齋學案》,記其理學思想。
文學家韓愈
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早孤,由嫂撫養,刻苦自學。貞元進士,任監察御史,以事貶為陽山令。赦還後,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又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輩、西漢古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原道》、《原性》,強調自堯舜至孔孟一脈相承的道統,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又認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師說》中,卻又承認"人非生而知之者",並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合理見解。其詩力求新奇,以文入詩,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唐代詩人,懷州河內(沁陽市)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 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候》等較突出。"無題"詩也當有所寄寓,至其實際含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傳世;文集已散失,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郭熙(約1020-1100) 字淳夫,溫縣岳村鄉西郭作村人,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其作品國內外存不足20幅,有《早春》(現存台灣)、《溪山秋霽》(現藏華盛頓夫芮耳美術館)、《窠石平遠》(現存故宮博物院)等。有繪畫理論巨著《林泉高致》。
何瑭(1474~1543) 字粹夫,號柏齋,生於武陟縣頭鋪營村(今何營村)。明學者,世稱柏齋先生。著有《陰陽律呂》、《柏齋文集》等12卷著作傳世。
曹瑾(1876-1849年) 字懷璞,號定庵,清河內(今沁陽市)人。1837年任台灣鳳山縣(今高雄縣)知縣,興修水利,造福於民,後世譽其建的渠為「曹公圳」;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率領鄉勇抗擊英軍,使英軍屢遭失敗,始終沒能登上台灣島。
陳王廷(1600-1680年) 字奏庭,溫縣陳家溝人,陳氏太極拳創始人。他融諸家之長於一爐,創編了太極拳術,成為當今風靡世界的太極拳之源,被中外太極拳界尊為鼻祖。
陳發科(1887-1957年) 溫縣陳家溝人,著名太極拳大師。他混元內氣雄渾虛靈,纏絲內勁剛柔兼備,太極推手出神入化。1928年在北京立擂17天未逢敵手,名震京都,譽滿武林,人頌「太極一人」。自此陳氏太極拳的真正功夫和面貌方為外界所認識和稱道。他在北京授拳,使長期以來一直寓於一 隅、家傳秘練的陳氏太極拳從此公開流傳於世,發揚光大,開創了陳氏太極拳傳遞發展的新紀元,成為中國太極拳運動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他被國外武術界人士尊稱為「拳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