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45年的全球日食表
1945年一共發生了兩次日食,分別是在1月14日和7月9日。
德國可見7月9日那次日食,但是只能看到偏食。
㈡ 日食重復發生的循環周期數據是哪些
古代巴比倫人就發現日食和月食重復發生的周期,稱為「沙羅周期」(「沙羅」是重復的意思),即在此周期後會發生另一次類似的日食或月食。日食重復發生的循環周期實際上就是朔望月、交點月和食年的最小公倍數,但這三種「月」的時間長度都是差別相當大的小數,只能夠進行某種近似的公倍數搭配。
「沙羅周期」是223個朔望月,等於6585.32157天,剛好跟242個「交點月」和19個「食年」差不多:
223×29.53059=6585.32157天,
242×27.21222=6585.35724天,
19×346.62003=6585.78057天。
我國古代也提出過類似的日月食規律,如漢代的《三統歷》(公元前104年)的周期為135個朔望月,相當於146.5個「交點月」和11.5個「食年」:
135×29.53059=3986.62965天,
146.5×27.2122=3986.59023天,
11.5×346.62003=3985.13045天。
這雖然不如「沙羅周期」准確,不過,後來在日食預報中又作了不少改進。就是「沙羅周期」也不是完美無瑕的:①19個「食年」仍比223個「朔望月」長0.459天。這就是說,若某次日全食時太陽恰在升交點,經1個沙羅周期(223個朔望月)後,太陽在黃道上還沒運行到升交點(約差28′),發生「類似」日食時月球也沒運行到升交點——還在黃道之南些許,月影就偏南而日食帶南移,再經1個沙羅周期又增加南移……直到朔時太陽達不到「食限」而月影偏出地球之南;同理,若某次日全食時太陽恰在降交點,則經多個沙羅周期,月影北移……直到朔時月影偏出地球之北。②日食發生地西移,若某次在甲地發生日食,經過1個沙羅周期發生「類似日食」時,地球自轉了6585.32157圈,日食發生地從甲地約西移到地理經度少8小時的地方。這相當於需要3個沙羅周期才又可能在甲地發生日食。因此,在地球甲地需要300~400年才會見到同樣的日食現象。
近代,美國天文學家紐康從天體力學推算的日月食重復循環的「紐康周期」為358個朔望月(10571.95122天),這相當於「沙羅周期(223個朔望月)」與「三統周期(135個朔望月)」之和。
總之,可以說,日食重復發生是有循環周期的,但又不是非常嚴格和長久准確的。因為地球和月球的實際運動是復雜的,而現代科學技術可以很准確地推算和預報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見食情況。
一般的公眾甚至天文學家主要興趣是觀測日食現象,他們希望日食推算和預報專家提供未來日食的發生時間、地點、見食情況,當然也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來運用這些資料。
經過20多年的資料收集和專家朋友幫助推算,德國的奧波爾策在1887年出版《日月食典》,包括公元前1207年到公元2161年的全球8000次日食和公元前1206年到公元2163年的全球5200次月食,除文字說明,分為日食參數表、月食參數表和日食圖三部分。他所繪制的食圖,地理北極在中心,很緊湊、直觀、易懂,但大部分區域變形嚴重,在復制圖上很難看清細節。這本書是最著名的日月食經典著作,1962年了出版它的英文譯本。
1934年,我國的朱文鑫出版了《歷代日食考》,包括到公元1795年之前的921次日食,用奧波爾策的《日月食典》作了驗證。1990年,我國的張培瑜出版了《三千五百年歷日天象》,其中列出次日食。
1983年,比利時的穆克和奧地利的梅烏斯發表《日食典-2003到+2526》,包括公元前2003年到公元2526年共10770次日食,給出各次日食的參數和可見地區的略圖。
1987年,美國宇航局的埃斯帕納克發表《50年日食典:1986~2035》,包括這50年發生的日全食和日環食的詳細資料和每次的日食地圖。
2006年,我國的劉寶琳和劉婷婷出版了《一百六十年歷表附日月食典》,給出公元2001年到2060年共133次日月食典,包括日食的類型、各地見食情況(食甚時刻和食分)及中國和世界的日全(環)食地圖,它們將呈現日食的所有相關資料。
2006年,我國的劉次沅和馬莉萍出版了《中國歷史日食典》,給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2100年共2270次的日食表,包括日食的類型、各地見食情況(食甚時刻和食分)、日食(地)圖的例子。
當代最權威的要數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網頁「NASA——Eclipse HomePage上的」日食資料了,可以在它上面查找匯總的日食資科的索引,例如,《五十個世紀的日食表》,一共包括11898次日食,可以查找每次日食的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日食計算也不再是難事了。在劉次沅和馬莉萍的書中介紹了「天圖」軟體和「SunTracker日食軟體」,極大地方便了有興趣的愛好者去查閱。
㈢ 為何人們狂愛日全食
北京時間8月22日凌晨1點17分起,美國迎來了一次跨越美國東西海岸的日全食。
根據美國航天局資料表明,這是美國1776年建國以來,第一個僅在美國境內掠過的日全食;本次日全食橫掃了美國14個州,在每一個地點都持續了2至3分鍾,整個停留時間達90分鍾。
數以億計的北美民眾將這大自然的奇妙時刻變成了全民的盛會。不僅全民參與狂歡,就連公務繁忙的總統特朗普也與妻兒一起,觀看了這場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
2009年7月22日,中國也有過一次大范圍的日全食。那次日全食帶覆蓋了我國人居最多的長江流域及包括幾十座人口眾多的大中城市,全國都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食。有意思的是,當時一批乘坐飛機從成都到上海的幸運兒,在萬米高空「追日」,巧遇了日全食的全過程。
這次日食又叫作大日食。藉此機會,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天文學會、各地的天文台、科技館、天文館和各級學校、各方媒體做了一次同樣「大范圍」的科普宣傳。
北京天文館和天文愛好者雜志社在一年前就編印了內容極為豐富、圖文並茂的《日食大觀》,中國科協還攝制了《天象奇觀日全食》科普影碟廣泛發送。這些對這次日食活動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和推動作用。已故的著名科普工作者李元曾撰寫多篇文章敘述當時的盛況以及相關科普活動,稱之為「中國有史以來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觀看日食的科普活動」。
觀測日全食之旅,使我們與天文、地理、新老朋友結天緣、地緣、人緣。讀幾本相關圖書可以讓我們對日全食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中國的天文觀測在歷朝歷代都受到重視,由劉次沅、馬莉萍撰寫的《中國歷史日食典》,詳細給出公元前2300?公元2100年這44個世紀的中國可見日食;南京大學教授胡中為的《美妙天象:日全食》,把多年積累的有關知識和親身體驗告訴讀者。
與通常介紹日全食的科普讀物不同,美國科普作家齊克爾的《日全食》並未局限於日全食成因和觀測史的介紹,而主要著眼於總結日全食在人類探索宇宙中曾經作出和將可能作出的貢獻。作者在書中提出,在人類邁向空間的時代,古老的日全食觀測還有沒有意義?這就是本書想回答的問題。
有網友表示,這本書屬於有意思的那類科普書,即從一個事物(日全食)出發,涉獵與之相關的各個領域,完全突破學科的限制,包括歷史上記錄的日食、日月地運動帶來的發生規律、全食觀測對太陽物理的意義,以及地球大氣、廣義相對論、生物活動等。最精彩之處是運動學部分和太陽物理。不過,「稍顯艱深,適合有基礎與耐性的愛好者。」(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