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意義
按照「一國兩制」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不僅使中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範例。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澳門的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佔領。這是舊中國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中國政府通過與英國政府的外交談判成功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香港從此擺脫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走上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回顧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歷程,全面准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❷ 歷史上有哪個國家和平統一過
英格蘭和蘇格蘭恩怨也不少吧 德國是和平統一的 不過那時東德政治崩潰了 等於是倒貼給西德的 禮品 如果說和平統一是建立在2個政權都不崩潰的基礎之上 那基本上應該還是沒有的 至少我不知道有
❸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一國兩制」指的是在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內,國家的容主體實行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台灣實行資本主義。
共產黨為解決祖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問題以及在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中國主權的問題而提出的基本國策。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整個國家的主體,同時允許台灣、香港、澳門保留資本主義制度。
鄧小平同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構想的創造者。
(3)中國和平統一歷史舉例擴展閱讀:
按照「一國兩制」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不僅使中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範例。
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澳門的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佔領。這是舊中國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
❹ 一國兩制的歷史意義
按照「一國兩制」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不僅使中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範例。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澳門的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佔領。這是舊中國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中國政府通過與英國政府的外交談判成功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香港從此擺脫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走上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回顧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歷程,全面准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❺ 中華民族歷史上有和平統一領土的案例嗎
有,遠古時代,在中國有三個部落,黃帝,炎帝,蚩尤,蚩尤部落經常騷擾黃帝內,炎帝部落,容黃帝,炎帝兩個部落聯合打敗了蚩尤部落,從此在中國大地上存在兩個部落,後來黃帝,炎帝兩個部落合並成了一個部落,這算是和平統一吧,自此形成了中國領土的趨形,…
❻ 舉例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我們取得的輝煌成就 急需!
1、新中國成立後用了6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兩次歷史性跨越,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國民經濟恢復後的1952年到1956年,人均GDP從119元增加到166元,總人口從5.7482億人增加到6.2828億人,居民消費水平從80元增加到104元。全國人口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左右提高到1957年的57歲 ,平均每年都有上百萬勞動人口掃除文盲。
2、用了20年的時間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這20年裡,中國有許多不成功的嘗試,指導思想不時出現偏差,甚至出現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嚴重失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也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
中國的人均GDP從1957年的168元增加到1976年的318元,增長近90%,但居民消費水平只增長45%,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降反升,職工工資從624元下降到575元,生活必需品供應匱乏;
中國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城鄉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從1957年的57歲提高到1975年的68歲以上 ,增長速度為世人所矚目;
中國依靠獨特的體制保障了全體人民的基本民生需要,在此基礎上節衣縮食、艱苦奮斗,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先發展重工業,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並且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獨立。
3、用了5年的時間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
這5年裡,在結束了十年動亂之後,黨和政府在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同時,清算和改正「左傾」錯誤,調整了社會關系,開展了一場廣泛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成功地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向現代化建設的轉移,經濟發展的目標也重新回到基本民生建設上來;
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不但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而城市開啟的自主擇業、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及設立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改革,不但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也給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打開了缺口;
高考制度的恢復則不但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同時也為新時期的社會流動開辟了新的途徑。
4、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驗性改革。
這10年裡,中國明確了自己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實現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麼建設社會主義」認識上的飛躍,提出了從「翻兩番」到「三步走」的社會發展戰略以及先富到共富的發展策略。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均GDP增長1.2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0.7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0.71倍, 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副食品供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除極少數貧困地區外基本上解決全國居民的溫飽問題;
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教育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得到加強,但合作醫療解體,農村醫療體系基本處在空白狀態;城市戶籍制和單位體制逐漸松動,「鄉政村治」格局初步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加快,小城鎮發展迅速,社會開始分化,新的社會階層得到發育和成長。
5、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創新性改革。
這是一次經濟體制的全面轉型,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此進一步加快。這10年裡,實施了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經受住了異常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考驗,提前實現「翻兩番」的發展目標,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按照有關部門提出的關於總體小康的評價標准衡量,2000年,除了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蛋白質攝入量、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佔比以外,其餘13項指標都滿足了總體小康的要求。
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1991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從57.6%下降到49.1%,農村貧困人口按當時的口徑減少了2.2億人。
與此同時,經濟的改革發展引發了整體性的社會變遷:人口增長實現根本轉型 ,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加快,教育、醫療等領域也相應進行了市場化探索;人口流動和社會分化加劇,城鎮化提速,「三農」問題凸顯,社會建設依然滯後於經濟建設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6、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進行民生建設的系統化改革。
這10年裡,陸續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把社會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民生立法顯著加快,民生政策密集出台;
針對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快速轉型,黨和政府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重要課題來抓,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格局,建設以公共財政為基礎的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這一時期,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2002-2012年,在人均GDP年均增長9.9%的同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2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37%,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過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從6030元增加到16674元、增長1.8倍,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從1468元增加到5415元、增長1.7倍;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從37.7%和46.2%下降到了36.2%和39.3%,分別下降1.5和6.9個百分點。
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和市場商品供應日趨豐富,居民消費升級快速推進。人力資源相關指標也顯示,這一時期中國居民整體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健康水平已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但是,另一方面,社會建設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而且社會轉型尚未完成,社會矛盾復雜多樣,社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和信仰危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關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任重道遠。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具體事項成就:
一、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世紀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二、載人航天
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
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掌握了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航天運輸系統進入定型階段。
三、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結束了英國在香港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結束了葡萄牙在澳門442年的殖民統治。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大大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四、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該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110公里,於2001年6月29日正式開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車運營。
五、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是1947年成立的關貿總協定創始國之一。1984年4月,中國取得了總協定觀察員地位。1986年7月,中國向總協定正式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從此開始了「復關」和「入世」談判15年的漫漫征程。
從2001年12月11日入世到現在這十幾年間,中國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貢獻、地位和作用發生重大變化。入世推動開放,開放引入競爭,競爭倒逼改革,改革激發動力。
六、2008年北京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展示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中國擁有如此眾多的優秀運動員也令人印象深刻。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
北京奧運會則把「文化中國」傳遞給了世界,「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進匯聚了人類和諧的奧運理念中。 「文化中國」在世人心中留下印痕,中國傳統、現代的文化元素通過奧運會這一平台走向世界。
七、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八、遼寧艦航母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
遼寧艦的入列不僅是中國海軍史上的劃時代大事,也是中國發展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中國首艘航母服役仍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時刻,它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將正式步入航母時代,使中國的海上力量有明顯飛躍。
九、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空間信號介面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❼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發展歷史
1988年,為發展海峽兩岸關系,打破兩岸長期隔絕的僵局,在鄧小平的倡議下,由各民主黨派有關人士、團體及無黨派代表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是由贊成中國統一的各界人士自願結成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宗旨是: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團結一切擁護中國和平統一的海內外同胞,推動台灣海峽兩岸的民間交流與往來,反對製造「台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分裂中國的活動,促進早日實現中國和平統一。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主要任務是:廣泛聯系祖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相關團體,共同探索中國統一的途徑,反對「台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動,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促進海峽兩岸民間經貿、文化、教育、科技、學術、新聞出版、體育、藝術、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和交往,增進兩岸同胞的了解和情誼;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和海外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聯系,更好地發揮港澳台和海外各界代表人士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中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出版《統一論壇》雜志,擴大影響,增進共識。 近年來,中國統促會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主題,緊密配合中央對台工作部署,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❽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人物有哪些
著名歷史人物舉例如下:
1、孔子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2、秦始皇
秦始皇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他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
3、老子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4、蔡倫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 ,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5、漢武帝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比較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邊境匈奴襲擾不斷,而封建統治思想尚待確立。 經濟上採納桑弘羊的主張,由政府直接經營運輸和貿易;軍事上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大將,解除了匈奴的威脅,統一今兩廣一帶,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
6、毛澤東
一、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二、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三、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為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7、孟子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梁啟超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惡論」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中心環節。
8、隋文帝
楊堅節儉愛民。楊堅小時候生長於寺廟之中,素衣素食,生活節儉,這使他養成了崇尚節儉的性格。他雖貴為天子,但卻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飾品,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很是節儉,他深知節儉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節儉,說國家沒有因為奢侈腐化而能長治久安的。他還提倡官員節儉。因為節儉,剝削較少,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戶口和財產劇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進生產的措施,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
9、朱熹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義》列河洛、先天圖於卷首,又與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編撰《易學啟蒙》篤信和詮釋河洛、先天之學,後世皆以此立言,闡發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10、鄧小平
他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構想。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同美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日本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恢復了中蘇兩黨兩國的關系,發展了同周邊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系。他為打開中國外交新局面,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來進行現代化建設,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8)中國和平統一歷史舉例擴展閱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4],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參考資料來源:孔子-網路
❾ 影響祖國和平統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能否以和平的方式統一台灣,固然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但從根本上來說在於祖國大陸是否有足夠強大的綜合國力,是否能對台灣民眾產生足夠強大的吸引力,是否足以抗衡國際反華勢力主要是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干預。
綜合分析,有利於和平統一的因素在不斷發展、增強,不利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也在發展並很強大,但從總體上看,從二十年戰略機遇期的發展趨勢看,是在朝著越來越有利於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這樣的浩盪大勢;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則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
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9)中國和平統一歷史舉例擴展閱讀:
有利於和平統一主要有以下五大因素:
1、大陸高層領導對兩岸關系的總體判斷是科學的、准確的
十六大提出:「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趨勢沒有改變。台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意願日益增強。台灣分裂勢力的分裂活動不得人心。」這個基本判斷是符合實際的,兩岸關系發展的大趨勢並沒有因近些年來的種種危機和風波而發生根本上的逆轉。對形勢科學的、准確的判斷,乃是制定正確的對台方針政策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2、大陸對台工作方針是正確的、富有成效的
中共領導人一再申明: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深入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大力推動兩岸直接「三通」。
加強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言論與行動。這些基本方針和政策,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不會改變,扎扎實實地持續推進下去,必將取得更大成效。中共對台方針政策的正確,乃是和平統一台灣的基本保證。
3、祖國大陸的綜合國力將不斷提升,這是最根本的因素。
過去台灣當局提出兩岸不能統一的一個重要借口,是兩岸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大陸窮,統一後台灣會吃虧。這個借口現在站不住腳了。大陸經濟已保持了多年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已成為世界矚目的幾大經濟體之一,綜合實力早已遠遠超過台灣。
4、兩岸交流融合的潮流勢不可擋,「台獨」賴於生存的社會基礎將逐漸剝蝕
深入研究「台獨」產生的根源,一個重要因素是過去兩岸長期隔絕,台灣人民不了解祖國大陸。如今,兩岸經濟、文化、人員等方面的交往融合日益緊密。
5、國際政治格局和中美關系將逐步發生有利於中國和平統一的變化
台灣問題的核心是中美關系問題。沒有國際反華勢力撐腰,沒有美國從中作梗,沒有日本或明或暗的介入,台灣當局恐怕一天也撐不下去。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將取決於中美之間的實力較量和中美關系的根本變化。
可以預期,中國大陸再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卧薪嘗膽」、埋頭建設,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將發生重大變化,中美之間的差距將大幅縮小。
❿ 和平統一中國做出了哪些努力
1.以香復港澳門為一國兩制制的樣板,讓台灣了解到大陸無意干涉台灣現有的體制,並真正的實現自治。
2.經濟上,對台灣作出相當的讓步,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升溫兩岸關系。
3.政治上,公開場合停止過去的嚴厲口號,甚至以「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說法取代過去的「解放台灣」、「兩岸統一」之說;行動上默許台灣提出的外交休兵,並允許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並一定程度允許台灣加入聯合國下面的單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