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氣候冷暖周期

中國歷史氣候冷暖周期

發布時間:2021-02-25 08:31:22

A.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對歷史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不僅具有明顯的時間差異性和空間差異性,同時由於兩種差異性的交互運行,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從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從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
從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表現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幾乎都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幀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1973 年,竺可楨提出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基本狀況.他認為近2000a 中,漢代是溫暖時期,三國開始後不久,氣候變冷,並一直推遲到唐代開始.唐末以後,氣候再次變冷,至15世紀漸入小冰期,呈兩峰三谷結構,直至20 世紀初氣候回暖,小冰期結束.漢代、唐代是年均溫高於現代約2℃左右的溫暖時期.該研究成果已為氣候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廣泛採用.但近些年來,由於新資料的發現和研究方法的改進,許多學者對竺可楨的工作作了補充.其中朱士光等認為2000~ 3000年以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①西周冷干氣候(公元前11 世紀至公元前8 世紀中期) ; ②春秋至西漢前期暖濕氣候(公元前8 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 世紀) ; ③西漢後期至北朝涼干氣候(公元前1 世紀中期至6 世紀)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濕氣候(7~ 8 世紀) ; ⑤唐後期至北宋時期涼干氣候(9~ 11 世紀) ; ⑥金前期濕干氣候(12 世紀) ;⑦金後期和元代涼干氣候(13 和14 世紀前半葉) ; ⑧明清時期冷干氣候(14 世紀後半葉至20 世紀初).後來許多地理學家對我國的氣候變化作了進一步修改,但總得趨勢大致如此.
歷史時期的氣候不僅在氣溫上有周期性波動,引起冷暖的變化,而且在濕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總得說來,暖期與濕期、冷期與干期是相互對應的,但每個冷暖期內部又有干濕波動,不可一概而論.朱士光等研究認為,氣溫的變化要快於降水量的變化,而降水量的變化幅度又大於氣溫變化的幅度.在歷史時期,氣候冷暖波動與干濕波動有明顯的相關性,但不完全同步.
人類影響氣候,氣候也影響人類.短時間的氣候變化,特別是極端的異常氣候現象,如乾旱、洪澇、凍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會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足以給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區的暴雨災害,引起了20世紀最大的飢荒,餓死人口達300-400萬;1968年-1973年非洲乾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災難,使得查德、尼日、衣索比亞的牲口損失70-90%,僅在衣索比亞的沃洛省就餓死20萬人.當然,這種打擊往往是短暫的、局部的,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態系統,但是對人類造成的災害卻十分大.
長期的氣候變化,即使變化比較緩慢,也會使生態系統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使生產布局和生產方式完全改觀,從而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溫暖時期,竹類在黃河流域直到東部沿海都有廣泛分布;安陽殷墟發現有水牛和野豬等熱帶亞熱帶動物;甲骨文記載打獵時獲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產的,河南原稱豫州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商、周時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詩經》說:「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可見當時梅子是和鹽一樣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詩經》說:「終南何月,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來就無梅了.陝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漢時期氣候也比較溫暖,《史記》記載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齊魯,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陳夏」.可知當時亞熱帶植物的地界比現在更加偏北.
由於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會影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漢以前,我國絲織業布局是北絲南麻,絲織業絕大部分在黃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當時最大的絲紡業中心在河北定縣,其他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則主要生產麻織物;西漢時期,蜀中僅以產麻布著名.雖然在東漢到魏晉以後,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經濟下降劇烈,南方各地社會生活則相對安定,絲織業有所發展,可是北絲南麻的布局一直維持到隋唐時代.從氣候變遷情況看,至隋唐時代,雖然氣候也有變化,但是平均氣溫仍暖於現代,可見絲綢之路出現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絲南麻布局的改變發生在宋代.由於氣候變冷,氣溫已低於現代,北方不利於桑蠶生產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時北方戰亂,南方經濟上升,絲織業規模逐漸超過北方.北宋時鎮江、三台已形成為全國絲織業中心.南宋時,南京、常州、鎮江、蘇州都擁有巨大的絲織業生產能力.絲織業重心南移,正好相當於我國氣候由溫暖到寒冷的時期,這個歷史經驗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氣候變遷對農業耕作也有影響,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說,他們那個時候,齊、魯(河北、山東一帶)農業種植可以一年兩熟.在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還只習慣於兩年三熟.唐朝的生長季也比現在長,《蠻書》(約成書於862年)說,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獲兩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麥或大麥.而現代由於生長季縮短,不得不種豌豆和蠶豆,以代替小麥和大麥.這種歷史經驗仍有現實意義.例如,如果氣候變暖,就可以考慮雙季稻向高緯度、向高海拔擴展;若氣候變冷,就得採取措施,縮短水稻的生長時間.
一、時間差異性
氣候包括氣溫和干濕狀況兩大基本要素,研究歷史氣候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論文,〔①〕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氣候變遷的基本規律,表現在五千年來溫度變化上,可以明顯地總結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1.第一個溫暖期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商時代.甲骨文記載當時安陽人種水稻是陰歷二月下種,比現在早一個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層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裡生長著大量的闊葉林,代表著相當溫和的氣候.
2.第一個寒冷期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3.第二個溫暖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東周到秦漢溫暖期.《春秋》中有魯國「春正月無冰」、「春二月無冰」、「春無冰」等多次記載.《荀子·富國篇》和《孟子·告子上》載齊魯地區農業種植一年兩熟.
4.第二個寒冷期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即東漢南北朝寒冷期,這個寒冷期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鑒》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5.第三個溫暖期從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時期,其間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長安無雪無冰,當時氣候溫暖可見.
6.第三個寒冷期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兩宋時期,此間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
7.第四個溫暖期從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溫暖期.1225年,道士丘處機在北京長春宮作《春遊》詩雲:「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說明當時北京氣候比現在溫暖.
8.第四個寒冷期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交替變遷,其時間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
二、空間差異性
影響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是太陽輻射、下墊面、大氣環流及人類活動影響四大因子,這幾個因子相互作用決定著氣候的變遷,加上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廣闊面積、復雜地形及支配氣候的環流因素,決定了我國氣候變遷的又一個特性——空間差異性的產生.
地球上氣候波動首先和太陽輻射的強弱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寒、溫、熱三帶的分別,都是因為太陽輻射強弱不同的緣故.我國領土北起黑龍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個緯度.從南到北,包括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等六個熱量帶,其中又以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面積最廣,這是決定我們氣候類型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的空間差異性的基本因素.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由於地表熱量狀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溫壓場,從而產生明顯的季風環流,對我國的氣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世界同緯度相比,我國黃河流域相當於地中海一帶,長江以南的緯度相當於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若按行星風系規律,我國江南則屬於一片沙漠,但因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卻使我國東部和南部成為溫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亞熱帶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從我國呈東西走向的三列山系來看,它們作為南北冷暖氣流的屏障,又構成了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嶺山脈作用最明顯.秦嶺以北為暖溫帶,以南為亞熱帶,所謂「十月先開嶺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詩句,正說明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濕潤氣候,又被喜馬拉雅山切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國西北內陸變成為沙漠性的乾燥氣候.加上西伯利亞冷氣流由蒙古高原爆發性地南侵,形成強大的寒潮影響了冬半年北部大半個中國,又加大了西、北、東、南氣候變化的空間差異性.
在中國,氣候由南向北,由東向西依次漸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現,從而形成了東、西、南、北氣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東南中國與西北中國氣候的自然分異.這種氣候變遷的空間差性與時間差異性交錯運行,對每一個時期中國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時、空差異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響.
氣候的時空差異性所造成的東南與西北中國的分野,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為深刻.現代地理學家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沖為兩端,在中國地圖上劃一斜線,斜線以西以北為西北中國,擁有佔中國領土面積57.1%的土地和占總人數5.6%的人口,大體上是歷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數民族的主要活動區;斜線以東以南為東南中國,擁有佔領土面積42%的土地和占總人口數94%的人口,基本上是歷史上農業民族(漢族)的主要活動區.〔②〕其中,隨氣候的變遷,東南部經濟文化日漸超過北部,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
在西北中國與東南中國之間,古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處機北過張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嶺時吟詩曰:「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風自此隔絕矣.」《遼史·營衛志》亦雲:「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徒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歷史上農、牧分區和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對峙,兩種經濟、兩個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當寒冷期代替溫暖期之時,總有大規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溫潤的地區遷徒,中原地區的農業王朝便面臨著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戰.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亂華」,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滿族入關,是農牧民族軍事沖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和關系始終是影響和制約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農牧民族的對峙,最直接的影響是在政治方面.隨著幾次最大的軍事沖突,出現了幾個典型的南北朝對峙的政治局面.與「五胡亂華」相伴隨的是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十六國及北魏、北齊、北周與南方的東晉及宋、齊、梁、陳對峙;與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隨的是第二個南北朝時期——遼、金與兩宋政權的對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權與北元蒙古的政權對峙;繼而是明末南明政權與清政權對峙.由於長期的南北對峙,農業民族要抵抗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憑藉專制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組織分散的農民去修築萬里長城,保衛自己的安居樂業,這就是中國專制集權體制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經濟上的影響.
五六千年前,與溫暖期同時,是一相當濕潤的氣候.當時的黑龍江流域,為幾千年來最濕潤的時期,北京平原為河流縱橫、池沼廣布之鄉.距今2500年左右,氣候轉向乾燥.在北京考古發掘中發現代表濕潤氣候的混炭沼逐漸消失.距今約1000年左右,氣候再次變干.根據大量的地方誌中的旱澇記載,我國東南地區自公元初以來,水災相對減少,旱災相對增加,以公元1000年為界線,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續時間短,濕潤時期持續時間長;此後的濕潤時期短,乾旱時期長.最近500年來旱澇材料排成年表顯示,旱災明顯地多於水災.
氣候的干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乾冷地帶農業生產受到嚴重限制自不必說,在其它地區,也因氣候冷暖干濕的變化而左右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一般說來,氣溫每降低1℃,亞熱帶北界位置也隨著向南推移一個緯度左右,適宜於農作物生長的北界位置也隨著南移.五千年來中國氣候波動的總趨勢是:溫暖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度一個比一個低,這就從整體上決定了農業經濟為基礎的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大趨勢.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南移主要表現在三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經濟停滯和衰退,長江流域大規模開發與南方經濟上升;五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上升並超過北方,形成了新的經濟重心,經濟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繼續發展;明清以來,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畸形發展,東西差距及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縱觀這三次大規模的經濟重心南移,正好與歷史上第二、第三、第四個寒冷期的到來相始終,從中不難窺見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響.
經濟是基礎,它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築的變化.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層建築中的文化發生巨大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應地移到了南方.
秦漢時期定都關中,經濟文化重心在黃河流域,有所謂「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和「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到了隋唐以後,糧食供給開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開始向南遷移.到宋代,有了「蘇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說法.到明清時期,又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此時中國文化以最富裕的長江流域為根據地,形成了「東南財富地,江浙人文藪」的局面.至近現代,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廣東、福建在經濟上漸漸占據重要位置,中國的文化又有了進一步南移的傾向.
關於中國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從「中國歷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這里介紹兩家,藉以說明文化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丁文江在《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系》〔③〕一文中根據二十四史中漢、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為:
時代 前漢 後漢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東 河南 陝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陝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蘇
日本桑原騭藏在《由歷史上觀察的中國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舉為例,交明清兩代登科第者列表統計,明代從洪武四年起至萬曆四十四年止,每科狀元、榜眼、探花和會元總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佔88%,北方29人,佔12%.清康熙十八年開制科,共錄取50人,其中南方佔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佔14人.明清兩代共出狀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關問題的討論
1、通過上述中國氣候變遷的特點及影響的討論,進一步認識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問題.怎樣看待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的關系,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過去由於片面地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因而很少具體地研討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和討論,認識到地理環境本身是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在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時,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約束,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但是,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究竟怎樣?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發展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是眾說紛紜.通過本文分析,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影響是一個歷史的范疇,隨著時代的演進,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發生著不斷地變化,因此,我們要重視歷史地理學這個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中,中國封建社會何以特別漫長?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發展極其緩慢?不少同志認為地理條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體地說,中國內外部地理環境及其相應的社會生產方式的特點,既產生了對專制政體的要求,又維護了封建小農業的強盛,使中國難以具備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客觀條件,從而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這些觀點正確與否?還需要對中國歷史地理作深入細致地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
其次,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認識到,人類歷史與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兩者之間相互制約、互相作用,這種相互間的制約和作用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說來,生產力水平越低,人類受地理環境的制約作用越大;社會發展階段越古老,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越大.在中國古代,因氣候跡遷的時空差異性而影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方向,表明地理環境對中國歷史的確起到了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歷史上幾次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政權的對立(秦漢與匈奴,東晉南朝與「五胡」,宋與遼、金,明與蒙古、滿族等),無不起因於氣候時空差異所造成的農、牧區對立的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對地理環境制約作用越來越大,地理環境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減少了.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了地理環境的變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環境系統,在原來的自然環境之外,又增加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系統,從而對人類社會產生新的影響.在近現代的中國氣候變遷中,我們就不得不探討人們對環境污染所造成氣候環境的新變化和新影響,這就決定了研究歷史地理對現實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2.通過對中國歷史上氣候變化特性的討論,進一步認識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關於它的學科性質,在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國內各高校歷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開設了《中國歷史地理》課,但由於對它的學科屬性看法不同,講授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當作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對歷史時期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探討;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與地理學邊緣學科,側重於跨學科的研究.
我們認為歷史地理學既是歷史學與地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多門學科邊緣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聯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自然環境變化的自然過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環境變化的人為過程,更重要的是,它重點探討的是歷史時期人地關系的變化規律.由此可見,它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歷史學或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多學科相互聯系的一個新的學科體系.正如前蘇聯歷史地理學家熱庫林所說的那樣,它不僅是在地理學和歷史學的銜接處形成的邊緣學科,而且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又「曾與民族志學、地名學、農業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學門類緊相關聯.」因而准確地說,它是「處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地位上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社會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⑤〕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對歷史地理學研究的視野才會得以逐步地開闊.
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科的研究途徑.世界是一個整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現代科技已走到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發展階段,歷史地理學正是適應這樣的時代要求而產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們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在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這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達到了.

B. 我國氣候歷史的的4個暖期和4個較冷期分別持續了多長時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一次溫暖時期:公復元前制3500---前1000年左右。
第一次寒冷時期: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
第二次溫暖期:公元前770----公元初。
第二次寒冷期:公元初-----6世紀
第三次溫暖期:7----9世紀
第三次寒冷期:10---12世紀
第四次溫暖期:13世紀
第四次寒冷時期:15---19世紀
19世紀以來全球氣溫出現明顯的波動上升現象。

C. 王朝周期律(二)氣候變化真的能影響王朝興衰嗎

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1972 年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版變遷的初步研究》中,結合史學、權物候、方誌和儀器觀測,將過去5000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個溫暖期和4個寒冷期。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對應的時間,也正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幾千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系,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

D. 氣候的中國氣候

1973年,竺可楨提出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基本狀況。他認為近2000a中,漢代是溫暖時期,三國開始後不久,氣候變冷,並一直推遲到唐代開始。唐末以後,氣候再次變冷,至15世紀漸入小冰期,呈兩峰三谷結構,直至20世紀初氣候回暖,小冰期結束。漢代、唐代是年均溫高於現代約2℃左右的溫暖時期。該研究成果已為氣候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廣泛採用。但近些年來,由於新資料的發現和研究方法的改進,許多學者對竺可楨的工作作了補充。其中朱士光等認為2000~ 3000年以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①西周冷干氣候(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中期) ; ②春秋至西漢前期暖濕氣候(公元前8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世紀) ; ③西漢後期至北朝涼干氣候(公元前1世紀中期至6世紀)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濕氣候(7—8世紀) ; ⑤唐後期至北宋時期涼干氣候(9—11世紀) ; ⑥金前期濕干氣候(12世紀) ;⑦金後期和元代涼干氣候(13和14世紀前半葉) ; ⑧明清時期冷干氣候(14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後來許多地理學家對中國的氣候變化作了進一步修改,但總得趨勢大致如此。
歷史時期的氣候不僅在氣溫上有周期性波動,引起冷暖的變化,而且在濕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總得說來,暖期與濕期、冷期與干期是相互對應的,但每個冷暖期內部又有干濕波動,不可一概而論。朱士光等研究認為,氣溫的變化要快於降水量的變化,而降水量的變化幅度又大於氣溫變化的幅度。在歷史時期,氣候冷暖波動與干濕波動有明顯的相關性,但不完全同步。 2000年以來中國氣候變化的特點
1973年,竺可楨 提出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基本狀況。他認為漢代是溫暖時期,三國開始後不久,氣候變冷,並一直推遲到唐代開始。唐末以後,氣候再次變冷,至15世紀漸入小冰期,呈兩峰三谷結構,直至20 世紀初氣候回暖, 小冰期結束。漢代、唐代是年均溫高於現代約2℃左右的溫暖時期。該研究成果已為氣候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廣泛採用。但近些年來, 由於新資料的發現和研究方法的改進,許多學者對竺可楨的工作作了補充。
朱士光等認為2000—3000年以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西周冷干氣候(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中期) ;
春秋至西漢前期暖濕氣候(公元前8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世紀) ;
西漢後期至北朝涼干氣候(公元前1世紀中期至6世紀) ;
隋和唐前、中期暖濕氣候(7—8世紀) ;
唐後期至北宋時期涼干氣候(9—11世紀) ;
金前期濕干氣候(12世紀)
金後期和元代涼干氣候(13和14世紀前半葉)
明清時期冷干氣候(14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後來許多地理學家對中國的氣候變化作了進一步修改, 但總得趨勢大致如此。
歷史時期的氣候不僅在氣溫上有周期性波動,引起冷暖的變化,而且在濕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總得說來, 暖期與濕期、冷期與干期是相互對應的,但每個冷暖期內部又有干濕波動,不可一概而論。朱士光等研究認為,氣溫的變化要快於降水量的變化,而降水量的變化幅度又大於氣溫變化的幅度。在歷史時期,氣候冷暖波動與干濕波動有明顯的相關性, 但不完全同步。
氣溫和溫度帶1.冬季(1月)氣溫的分布
從1月等溫線圖可看出:0℃等溫線大致穿過了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此線以北(包括北方地區、西北內陸及青藏高原內陸)的氣溫除部分地區外均在0℃以下,其中黑龍江漠河的最低氣溫在-30℃以下;此線以南的氣溫則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亞的最低氣溫為20℃以上。因此,南方溫暖,北方寒冷,南北氣溫差別大是中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徵。這一特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緯度位置的影響 冬季陽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國大部處於北溫帶,由太陽輻射獲得的熱量少,同時中國南北緯度相差達50℃,北方與南方太陽高度差別顯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區氣溫低,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冬季風的影響 冬季,從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常有寒冷乾燥的冬季風吹來,北方地區首當其沖,因此更加劇了北方嚴寒並使南北氣溫的差別增大。2.夏季(7月)氣溫的分布
從中國夏季7月等溫線圖上可以看出:除了地勢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以外,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南方許多地方平均氣溫在28℃以上;新疆吐魯番盆地7月平均氣溫高達32℃,是中國夏季的炎熱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勢高的地區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差別不大,是中國夏季氣溫分布的特徵。其形成原因有:夏季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中國各地獲得的太陽光熱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緯度較高,白晝又比較長,獲得的光熱相對增多,縮短了與南方的氣溫差距,因而全國普遍高溫。
溫度帶的劃分及耕作
溫度帶
≥10℃積溫
生長期(天)
分布范圍
耕作制度
主要農作物
熱帶
>8000℃
365
海南全省和滇、粵、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亞熱帶
4500℃—8000℃
218—365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即南方地區大部)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暖溫帶
3400°—4500℃
171—218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區)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溫帶
1600°—3400℃
100—171
東北三省、內蒙古大部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
寒溫帶
<1600℃
<100
黑龍江省北部一小部分地區以及內蒙古東北部一小部分地區
一年一熟
春麥、馬鈴薯等
青藏高原區
<2000℃(大部分地區)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青稞等
3.中國的溫度帶 中國採用積溫來劃分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平均氣溫累加起來的溫度總和叫積溫。一個地區的積溫,反映了該地區的熱量狀況。根據積溫的分布,中國劃分了5個溫度帶和一個特殊的青藏高原區。不同的溫度帶內熱量不同,生長期長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也有明顯差別。降水和干濕地區 1.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 從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在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在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南端一線。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其南部邊緣的一些地區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平均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中國的「旱極」。中國東南以及南部部分地區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灣東部山地可達3000毫米以上,其東北部的火燒寮年平均降水量達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為8408毫米,是中國的「雨極」;中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各地區差別很大,大致是沿海多於內陸,南部多於北部(青藏高原為例外),山區多於平原,山地中暖濕空氣的迎風坡多於背風坡。2.降水量的時間變化 中國降水量的時間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季節變化是一年內降水量的分配狀況。中國降水的季節分配特徵是:秦嶺—淮河以南(南方)地區每年雨季約4——5月開始,約10月結束,雨季時間約6——7個月,雨水集中在5——10月;秦嶺—淮河以北(北方)地區每年雨季約7——8開始,約9月結束,雨季時間約2——3個月,雨水集中在7月和8月。全國大部分地區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年際變化是年與年之間的降水分配情況。中國大多數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一般是多雨區年際變化較平均氣溫小,少雨區年際變化較大;沿海地區年際變化較小,內陸地區年際變化較大。而以內陸盆地年際變化最大。3.季風活動與季風區 中國降水在空間分布與時間變化上的特徵,主要是由於季風活動影響形成的。發源於西太平洋熱帶海面的東南季風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把溫暖濕潤的空氣吹送到中國大陸上,成為中國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來源。在夏季風正常活動的年份,每年4、5月暖濕的夏季風推進到南嶺及其以南的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進入雨季,降水量同之前相比增多。6月夏季風推進到長江中下游,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進入雨季(部分地區除外)。這時,江淮地區陰雨連綿,由於正是梅子黃熟時節,故稱這種天氣為梅雨天氣。7、8月夏季風推進到秦嶺—淮河以北地區,華東、東北等地進入雨季,降水同7、8月之前相比明顯增多。9月間,北方冷空氣的勢力增強,暖濕的夏季風在它的推動下向南後退,北方的雨季結束。10月,夏季風從中國大陸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隨之結束。
干濕地區的劃分
年降水量(mm)
干濕狀況
分布地區
植被
土地利用
濕潤區
>800
降水量>蒸發量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最南部(藏南谷地南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三省東部
森林
以水田為主的農業
半濕潤區
>400
降水量>蒸發量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東南部(藏南谷地北部)
森林——草原
旱地為主的農業
半乾旱區
<400
降水量<蒸發量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草原牧業、灌溉農業
乾旱區
<200
降水量<蒸發量
新疆、內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高山牧業、綠洲灌溉農業
在中國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連線以西以北的地區,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量很少,故唐詩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名句。習慣上我們把夏季風可以控制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夏季風勢力難以到達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4.中國的干濕地區 干濕狀況是反映氣候特徵的標志之一,一個地方的干濕程度由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決定,降水量大於蒸發量,該地區就濕潤,降水量小於蒸發量,該地區就乾燥。干濕狀況與天然植被類型及農業等關系密切。中國各地干濕狀況差異很大,共劃分為4個干濕地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和乾旱區。氣候的特徵 1.氣候復雜多樣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從干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干濕區;同一個干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干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復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復雜多樣性。2.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的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的季風氣候特徵。由於中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又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之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於亞洲內陸,性質寒冷、乾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質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期(非季風區除外)。中國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的地區廣,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和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冬季氣溫偏低,而夏季氣溫又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於夏季,這些又是大陸性氣候的特徵。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也稱作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的優勢 復雜多樣的氣候,使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中國找到適宜生長的地方,使中國農作物與動植物資源都非常豐富。例如玉米的故鄉在墨西哥,引種到中國後卻廣泛種植,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紅薯最早引種在浙江一帶,在全國普遍種植。中國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也為中國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因夏季氣溫高,熱量條件優越,這使許多對熱量條件需求較高的農作物在中國種植范圍的緯度遠比世界上其他同緯度國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緯52°的黑龍江省呼瑪縣種植。夏季多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例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物產富饒,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而與之同緯度的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區)、阿拉伯半島等地卻多呈乾旱、半乾旱的荒漠景觀。中國氣候雖然有許多方面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國災害性天氣頻繁多發,對中國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旱災、洪災、寒潮、台風等是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中國的旱澇災害平均每年發生一次,北方以旱災居多,澇災較少,南方則旱澇災害均會不定期發生(旱例:雲南)。在夏秋季節,中國東南以及南部沿海等地則常常受到熱帶風暴——台風的侵襲。台風(熱帶風暴發展到特別強烈時稱為台風)以6——9月最為頻繁。在中國的秋冬季節,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冷空氣特別強烈時,氣溫驟降,出現寒潮(即冬季風)。寒潮可造成低溫、大風、沙暴、霜凍等災害。 全球氣候變化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型的為10年或更長)的氣候變動。氣候變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內部進程,或是外部強迫,或者是人為地持續對大氣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變。
盡管還存在一點不確定因素,但大多數科學家仍認為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是必需的。針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響應是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條約(UNFCCC)的發展而逐漸成型的。1992年UNFCCC闡明了其行動框架,力求把溫室氣體的大氣濃度穩定在某一水平,從而防止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UNFCCC已經收到來自185個國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並成功地舉行了6次有各締約國參加的締約方大會。盡管各締約方還沒有就氣候變化問題綜合治理所採取的措施達成共識,但全球氣候變化會給人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氣候變化會使人類付出巨額代價的觀念已為世界所廣泛接受,並成為廣泛關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環境問題。
地球平均氣溫上升導致喜馬拉雅山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將會對淡水資源形成長期的隱患;海平面上升,中國上海、廣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則可能會面臨咸潮破壞,甚至可能會遭遇淹沒之災; ·凍土溶化,日益威脅當地居民生計和道路工程設施; ·熱浪、乾旱、暴雨、台風等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等越來越頻繁,導致當地居民生命財產損失加劇; ·糧食減產,千百萬人面臨飢餓威脅;每年,全球因氣候變化導致腹瀉、瘧疾、營養不良多發而死亡的人數高達15萬,主要發生在非洲及其它發展中國家。2020年,這個數字預期會增加一倍; ·珊瑚礁、紅樹林、極地、高山生態系統、熱帶雨林、草原、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的威脅,生物多樣性受損害。無論氣候變化的影響規模大小,貧困人群將受害最深。貧窮國家因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海平面上升、疾病傳播及農作物減產所帶來的問題,故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比發達國家更為嚴重。

E. 歷史上有哪些時間是處於寒冷期還有為什麼

第一個寒冷期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書紀年》記載周專孝王時長江屬、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第二個寒冷期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即東漢南北朝寒冷期,這個寒冷期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鑒》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第三個寒冷期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兩宋時期,此間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
第四個寒冷期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交替變遷,其時間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寒暖期交替,是自然現象和規律。

F. 中國古代氣候冷暖干濕大勢

中國歷史上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遷,對中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該問題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滿志敏利用文獻物候資料研究了歷史時期氣候冷暖變化的基本規律,提出了均一性原理、限制因子原理、氣候影響的同步性原理、人類影響的差異性原理和模式、生物響應氣候冷暖變化的不對稱原理等基本理論,有極高的學術價值。[22]歷史時期,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經濟經歷了一個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倪根金認為其變化原因,除了社會因素外,氣候變化和生態平衡破壞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王暉利用古代土壤學的新研究成果和先秦古文獻與出土的古文字資料,對商末黃河中下游的氣候環境進行考察,認為商後期乾旱的氣候和飢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導火線,導致商周之際的改朝換代。[24]秦冬梅以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氣候異常期,具體表現為冷暖變化、干濕變化的異常及各種自然災害數量的增多,這種異常的氣候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糧食歉收,從而間接地影響社會安定程度。[25]王開發通過對上海地區大量孢粉樣品的研究。

發現滬杭地區全新世以來氣候變化具有多次的波動,表現出5個涼期和4個暖期。[26]

中國是個水災頻仍的國度,水與生態環境問題必然引起研究者的關注。樊自立和方英楷撰文對塔里木河水資源問題進行探討。樊文指出,在氣候極端乾旱的塔里木盆地,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使水資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態為主轉向以人工綠洲生態為主,從而使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其變化規律是:沙漠化與綠洲化並存,互有消長,「人進沙退」和「沙進人退」皆有,但以沙進人退為主;上游灌區引水增加,人工綠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進,面積不斷擴大,使這里生態環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於水量減少,古代綠洲消亡,天然植被退化,沙漠化擴大,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而處於沙漠和綠洲之間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構成的過渡帶不斷縮水,防護功能不斷減弱,形成了沙漠危逼綠洲的嚴峻形勢。[27]方文則總結了歷史上塔里木河下游5次改道,引起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劇變、綠色走廊衰退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保護塔里木下游綠色走廊的18條措施。[28]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炎黃子孫的災難河。學者們對黃河及其引發的生態問題格外關注。王星光撰文對歷史時期的「黃河清」現象進行研討,他指出,黃河清是一種自然現象,卻又不可能出現在正常條件下,只有當流域內大范圍出現持續乾旱少雨、冬季過於寒冷、地震等異常情況時,才會出現該現象。黃河清是乾旱和黃河斷流的前兆,同時,還與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活交織在一起,成為奇異的文化與社會現象。[29]王尚義就黃河下游水患及中遊河口至龍門間土地利用方式的環境後果提出了新觀點:東漢水患頻率高於西漢,災情也更為嚴重;東漢時期河口鎮至龍門間的農耕人口減少了九成以上,該區與整個黃河中游一樣,遷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對天然植被破壞極大,是造成東漢黃河下游水患頻繁的主要原因。[30]還有論者著文探討了黃土高原人為水土流失的歷史根源與防治對策,有較強的現實意文。[31]張健民利用漢中、興安2府所存碑石資料,考察了清代後期陝南地區堰渠水利發生的種種變化及其原因,並分析了清代後期該地區以水患為主的自然災害的基本特徵及其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32]

王建革對清代大清河的治理進行研討,太行山一帶森林和植被的破壞加劇,引起水土流失加重,使得永定河、子牙河的泥沙量上升,是大清河決口泛濫的關鍵原因。清政府為了減輕水患,將治水重點放在永定河、子牙河堤壩系統的修築,使清濁分流,其治水過程突出反映了專制王朝由緊到松的治水特點。[33]郭聲波探討了歷史上四川(含重慶)農業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水土流失情形及農地墾殖與水土流失的關系,認為水土流失與耕作方式有關,水土流失程度與農地墾殖面積、墾殖指數之間存在函數變數關系。[34]張芳撰文論述了清代南方山區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並提出要「以史為鑒」,山區開發應走生態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的道路。[35]許懷林還分析了近代以來江西的水旱災害及其與生態環境相關的問題。[36]

G. 中國古代北方氣候溫暖濕潤一段時間,怎麼就變得現在這么寒冷呢

氣候變化的時間尺度,大的有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代氣候,小的有年際變化、幾十年,上百年等。不同時段氣候變化原因不同。
地質時期氣候變化時間最長、差異最大。地球最暖時,兩極終年無冰雪。最冷時,幾乎全部冰雪覆蓋。引起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塊運動、大陸漂移、造山運動、高原隆起、大氣成分巨變等。
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太陽輻射、地球內部因素、CO2濃度、甲烷濃度、臭氧層、植被狀況、兩極冰雪狀況等等。
太陽輻射可能有2%左右的變化。地球內部因素也很復雜,地質變化、火山活動等都會影響氣候。溫室氣體(CO2、甲烷等)等因素是影響地球熱量平衡的重要原因。近代人類活動引起溫室氣體劇增。歷史時期溫室氣體變化沒有近代大,但也有波動,主要是地球內部排放變化和生物圈變化。森林、植被對氣候的影響一般是正循環。森林越多,氣候越暖濕,又更有利森林。反之則惡性循環。兩極冰雪的影響也是正循環。冰雪越多,反射太陽輻射越多、氣候越冷。
最近四、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經歷了3個主要的溫暖濕潤時期。
第1個暖濕期(約3000aD.C.~1000aD.C.)
第2個暖濕期(770aD.C.~公元初)。
第3個暖期(600aA.D.~1000aA.D.),
最近幾千年來我國氣候雖然表現出以數百年時間尺度為周期的冷暖波動,但總的趨勢是暖期不斷縮短,冷期愈來愈長,冷期降溫的幅度逐漸加大。
中國季風氣候的特徵表現是溫暖與濕潤同期,寒冷與乾旱同期。主要原因是,氣候溫暖時,受副熱帶大氣環流系統影響大,降水多。同時溫度高,大氣水汽含量也多。氣候冷時,受西風環流系統影響大,降水少。
最近幾百年尤其是過去一百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CO2濃度劇增。氣候系統數值模擬表明,氣候變暖,水循環加快,天氣、氣候極端事件增多,強度加大。氣象災害更強、更頻繁。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海平面上升,低緯度許多地區會被淹沒,人類失去家園。還有就是影響和破壞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再就是加劇的洪澇、乾旱及其他氣象災害。
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大氣含水量增大,雖然蒸發量增大,但大氣含水量總體是增加的。但水循環加快,並不等於降水就增多。由於極端氣候事件加大,某些地區出現洪澇時,某些地區乾旱會更加嚴重。
目前我國北方的氣候變化,是否回到古代北方哪種暖濕氣候,因為時間尺度的關系,目前還看不出來。或者說,有待更長的歷史觀察。

H. 按照中國古代,多少年一個甲子,就是一個氣候變化周期

甲子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1個.前一位是癸亥,後一位是乙丑. 中國傳統紀年干支歷的干內支紀年中一個循容環的第一年稱「甲子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餘4,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1,除以12的余數是1,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歲次內均為「甲子年」.

一甲子=60年

I. 五千年冷暖有誰知:從氣候變化看中國大歷史

氣候問題不僅是當今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而且也是全球范圍內的一個政治議題。在世界范圍內關於氣候變暖的爭論中,人們聽到的最多的是政治家和氣象學家的聲音,而很少甚至沒有聽到歷史學家的聲音。其實,對未來氣候演變的各種可能性推測,都離不開對氣候史的實證性研究。對未來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影響的探討,也離不開從長時段的角度對氣候史與人類史的內在關聯進行嚴肅而科學的研究。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研究氣候史,就是要從長時段的變化中來考察每一時段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歷史的關系,梳理氣候變化與歷史發展關聯性的種種內在機理和整體脈絡,而不是將氣候變化與各種歷史細節一一對應起來,作機械、甚至是決定論的比附。本講座之所以用「從氣候變化看中國大歷史」作為副標題,其用意正在於此。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氣候冷暖周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