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成人用品的
中國古代性用品最早為石制,可追溯3500年前。現存於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回這說明至少答在3500年前中國的古人就懂得使用這些東西了。以後直至清代、民國,各個朝代都有發現,其造型之逼真,構思之巧妙,觀察之細致,令人嘆為觀止。
㈡ 如何認識中國民間玩具的發展歷程
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任何人都不會忘記它曾經給予自己的快樂和啟迪。我國古代民間玩具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它的獨特工藝和鮮明的藝術風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喜愛。
我國古代的兒童玩具主要是泥、木、草、竹、布做的,由於這些東西不易保存,考古發現的實物並不多,因此對它的研究只能結合古代的文獻記載和傳統工藝的挖掘去分析,找出一些頭緒來。
我國現在發現的最早的玩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塤[xun勛]和陶豬。陶塤發現於陝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是一個橄欖形上端尖下端圓的陶器,上端有一小孔,輕吹可發出聲音,這可能就是後來陝西玩具「雞叫叫」的先聲。陶豬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長七厘米,形制粗糙,僅具雛形,可能是一件燒制過的玩具。這類玩具,別的地方也有發現,有的是小雞的形狀。
商周時的玩具,鄭州二里崗曾經出土過商代的陶虎、陶羊、陶龜、陶魚等。這些陶器造型勻稱,風格淳樸,有的細部(如眼睛、鼻孔、牙齒、爪部)用陰線刻畫,很有神采。這些可能是裝飾品,也同時兼小孩的玩具。
漢代的玩具,據文獻記載,已有假頭、假面(捏制或燒制)、竹馬、「泥車瓦狗、馬騎倡俳」等。不過,從出土文物看,還遠不止此。漢代文化遺址出土了不少像小陶龜、陶豬、綠釉騎馬人哨、綠釉陶狗、綠釉變形青蛙、綠釉陶魚之類的小工藝品,造型簡練活潑,肯定是玩具。從這些玩具,可以想見當時那些泥作、帛作、木竹作的玩具的形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充分表現了當時兒童騎竹馬(飾有馬頭的竹竿)嬉耍的活潑和天真的神態。
唐代由於陶瓷技術的提高,玩具也進入「三彩」和瓷器的領域。江蘇鎮江曾出土一件三彩玩具虎,雙耳聳立,昂首嘯叫,十分威武。唐代一些民間瓷窯當時還燒制不少供人玩賞的小件陶瓷雕塑,如位於今四川境內的邛窯、位於今湖南長沙附近的銅官窯,燒制了大量的虎、狗、羊、象、麻雀、龜、鴿、青蛙、獅子之類的瓷玩具,這無疑給當時的兒童們增添了不少歡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塑勞動泥俑等,大概也是玩具。
宋代的玩具比較多。當時的畫家蘇漢臣畫了一幅名叫《貨郎》的畫。從這幅畫中,我們見到的兒童玩具大概就不下百數十種。當時城市中專賣兒童玩具糖果的很多,僅玩具糖果一項,就有打嬌惜、蝦須、糖宜娘、打鞦韆等名目,同時,毽子、陀螺、不倒翁、泥模等玩具也很流行。從考古發掘看,宋代的瓷質玩具像花哨虎、龍、雙人龍、騎馬人、狗、卧童、盤髻娃、爬娃、餵乳婦女、相撲等都很風行。這些玩具,不僅造型精細美觀,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也很全面。
宋代最具特色的玩具是「泥孩兒」。「泥孩、兒」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稱,有「摩睺[hou喉]樂」、「摩喝樂」、「土稚」、「土宜」、「巧兒」、「黃胖」、「迎春黃胖」、「湖上土宜」、「迎春土宜」等叫法。產地有鄜州(今陝西富縣)、汴梁(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蘇蘇州)、昭文(今江蘇常熟)等地。當時著名的雕塑名家也很多,1976年江蘇鎮江宋代遺址中出土了一組「泥孩兒」,上有雕塑工匠的戳記。此組「泥孩兒」共五人,用泥塑成後燒制。其中兩個小孩摔跤,一個仰面跌倒,一個雖然勝利了,但也被拖拽趴下。旁觀的三個小孩,出自各自的個性表現出不同的神態,整組作品形態生動,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兒童天真活潑的氣息
㈢ 從古至今洗漱用品的發展歷史
根據《武林舊事》記載,南宋時,臨安的街市上就有「肥皂團」出售。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則非常明確地記載了「肥皂」的製法:「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莢長三四寸,狀如雲寶之莢而肥厚多肉……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看得出來,與直到宋代前期還普遍使用的澡豆相比,肥皂有明顯的不同:澡豆是以豆面為主,肥皂是以肥皂莢的果肉為主;澡豆是乾粉末狀,而肥皂則做成「丸」,便於保存和攜帶,並且使用的時候觸感「膩潤」,形態與質地都更接近今天的肥皂。順便要說明的是,「肥皂」本是植物名,指一種俗名「肥珠子」的樹,其果莢中的果肉比皂莢還要多油,所以得名「肥皂」。(參見宋人庄季裕《雞肋編》卷上)宋代以來,人們用這種果肉作為主料,加工成洗手面、浴身的去垢保潔用品,於是成品也被叫做「肥皂」,以至今天還在沿用這個稱呼。
宋人楊士瀛《仁齋直指》中保留了更具體的「肥皂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蠶、白芨、豬牙皂角、白蒺藜、白斂、草烏、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黃、蒿本、鶴白、杏仁、豆粉各一兩,豬脂(去膜)三兩,輕粉、蜜陀僧、樟腦各半兩,孩兒茶三錢,肥皂(去里外皮筋並子,只要凈肉一茶盞)。又先將凈肥皂肉搗爛,用雞清和,曬去氣息。將各葯為末,同肥皂、豬脂、雞清和為丸。」把古代肥皂的製作方法介紹得非常具體,可以看出,是利用雞蛋清、豆粉、上細鉛粉等原料,把肥皂莢中的果肉與香料、草葯調和到一起,形成凝團。這個方子帶有「葯皂」的性質,據說可以去除瘢、癬、黑斑以及瘡痕,一般日常使用的肥皂,大概不需要如此復雜的配料。不過,在肥皂中加香料卻是普遍的做法,《閑情偶記》中特別談道:「皂之佳者,一浴之後,香氣經日不散」,並且指出,「香皂以江南六合縣出者為第一。」《金瓶梅》中則提到「茉莉花肥皂」,顯然是把茉莉花作為原料摻到肥皂中,讓肥皂帶有茉莉的香氣。
據李漁的說法,「皂之為物,亦有一種神奇,人身偶沾穢物,或偶沾穢氣,用此一擦,則去盡無遺。」《紅樓夢》二十一回中則描寫道:「紫鵑遞過香皂去。寶玉道:『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可見古代香皂的用法,也是在沾水的肌膚上搓擦,以達到去污的目的。到了清末,西方產的洋皂進入中國,清潔效果遠勝過古老的土產「肥皂」,於是,茉莉花香皂之類也就被遺忘了。
㈣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令人震驚的奇技淫巧發明
說起中國古代的奇技淫巧,那麼王莽的卡尺是不得不說的一個。王莽卡尺是1992年在揚州市甘泉鄉的一個磚室墓里出土的文物。這件文物一經出土便引發熱議,它的外形和今天的游標卡尺基本上一樣。而且不管是從組成部分還是作用來看,王莽卡尺完全就是一個低配版的游標卡尺。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王莽是穿越者的傳言了。
在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涌現了很多能人志士,我國古代的文化科技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才能這么輝煌。即使是現在我們仍然能從老祖宗那裡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們應該將傳統文化重視起來。
㈤ 中國古代傳統經典玩具有哪些
風箏、撥浪鼓、九連環、陶響球、空竹。
1、風箏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2011年4月16日,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在此間宣布,中國濰坊舉辦的萬人同放風箏活動,以10465隻同時放飛的風箏,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項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撥浪鼓
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民間樂器和玩具,出現於戰國時期。早期的撥浪鼓是樂器而非玩具。撥浪鼓並不是某一個地方所特有的,我國各地、各少數民族地區都出現過撥浪鼓。撥浪鼓流行於甘肅省卓尼,雲南省中甸、維西、麗江,四川省鹽源和中國北方廣大地區。
撥浪鼓古稱鞀、鞀鼓、鞉鼓。藏語稱達瑪如、達克、繞魯、熱巴窮格阿和卓尼鼓。納西族稱為東巴鼓、手搖鼓。又稱小鼓、貨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區又稱搖咕咚。
3、九連環
是中國傳統民間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
2003年3月8日,中國甘肅省嘉峪關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連環,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4、陶響球
陶響球是一種重要原始樂器,也是最早的聲音玩具。出土的陶響球都是陶質的球形,中間是空的, 裡面裝有彈子或沙粒,搖動時嘩嘩作響。
5、空竹
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空竹最早是由漢族民間游戲用具「陀螺」演變而來的。陀螺是遠古時代就出現的玩具,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常州圩墩遺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清朝是抖空竹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不僅戲器材簡單,易於學習,而且動作花樣繁多,技法多樣,引人入勝,受人歡迎。
㈥ 玩具的歷史
玩具的歷史 玩具,幾乎與人類文明歷史一樣久遠。無論在埃及、希臘,還是在中國或羅馬,都出土了不少歷代的玩具。考證所發現的史前遺物,證實了距今約6000~10000年就已出現了原始玩具,公元四世紀羅馬人製作了布娃娃。 中國有悠久的玩具史,玩具自古至今都伴隨著人們的生活。 「拋綉球」是一種中國古老的民間游戲,在許多地方劇種中都有皇帝的女兒「拋綉球」招駙馬的戲段,「綉球」不僅作為宮廷玩具,民間青年男女也通過「綉球」表達愛情,享受快樂。 香包---端午節的玩具。用各種花色的綢緞面料縫製成形狀不同的布包,內裝香草,或掛在胸前,或系在腰間。不僅外觀賞心悅目,而且氣息幽香可人。直到今天,各種香包的變異品還深受歡迎。比如紙香包、紙鶴、紙風鈴,還有今年紅遍國內外的「中國結」等。 民間還流傳一種「布老虎」系列的玩具,實用性很強。老虎枕頭、 虎頭鞋子、 兔頭帽等等,我小時候還穿戴過,「布老虎」既是玩具,小孩穿上還十分可愛喜氣。 另外,風箏近幾年已風靡了世界。風箏是起源於中國的玩具,山東濰坊素有「風箏之鄉」的美稱,每年在濰坊都舉辦風箏節,這幾年濰坊還在北京舉辦風箏節,各種形狀的風箏在空中飄飛舞,其景之壯觀令人感嘆。 然而,長期以來,玩具在中國並沒有成為一種規范的行業。玩具的產業化是在美國。 據說美國總統羅斯福與玩具熊還有一段趣事。羅斯福總統的小名叫泰迪,愛好狩獵。在某年11月,羅斯福總統在密西西比州的樹林中打獵,有人捕獲了一隻小熊,將其綁在樹上,准備讓總統打獵時射中它,以此博得總統的高興。沒想到,羅斯福總統卻將小熊松綁,且放跑了它。此事經美國著名卡通畫家貝利曼的一幅「密西西比邊境」漫畫,傳遍了美國。這幅畫描寫了羅斯福總統放掉小熊的場面,畫面上活潑、可愛的小熊,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紐約的一名俄裔美藉商人米謝頓,從貝利曼的畫中受到啟發,由妻子幫助用褐色絨布縫制了一隻小毛熊,裝飾在自已的糖果點心店的櫥窗里,取名「泰迪熊」,沒料到,人們紛紛來買,而且,定單源源不斷。米謝頓生怕總統忌諱。於是給總統寄上一隻玩具熊,並附上一信,請求以總統小名「泰迪」作為玩具熊的命名。總統在回信中說「銷售你的布絨玩具熊,請自由地使用權我的名字吧!」從此,米謝頓在生產玩具熊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並成立了玩具熊生產公司。 且不論傳說之真假。「Teday Bear」已經是美國玩具行業的第一個品牌,也是一個世界知名品牌。「泰迪熊」其造型生動可愛,姿態各有不同,到今天「泰迪熊」已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系列家族,產品深受玩具Fans的歡迎。 甚至在世界各地冒牌「泰迪熊」也堂而皇之地走入市場,以滿足囊中羞澀的「泰迪迷」們的心願。 世界另一知名玩具品牌是「芭比娃娃」。第一代"芭比娃娃」是以模特的身材比例用塑膠製作的娃娃,配以金發碧眼和漂亮的衣服,逐漸系列化。芭比有自已的別墅,車,還有男朋友等,由一個芭比娃娃發展成一個芭比家。第二代的芭比娃娃近期推出市面,設計師們一改往日芭比魔鬼般的身材和漂亮臉蛋,使芭比的身材更接近普通人,脖子變短變粗,胸部稍平,腰略粗,腿略短,這一代芭比使消費者感到親切可親,彷彿是身邊的朋友,備受歡迎。在2001年,芭比娃娃甚至參加了美國總統選舉…… 玩具在今天已經有了更多的社會屬性,歐美各地有許多俱樂部性質的玩具迷 年年都要自發地組織一些聯誼活動,他們不僅喜愛玩具,還把玩具作為一種收藏,甚至是一種投資,許多系列玩具在拍賣會上能有驚人的拍價。玩具據說還有一種不可想像的力量:「9.11」以後,美國市場上一種星條旗服的玩具熊暢銷不衰,有分析說,這款玩具在某種意義上給了美國人心裡慰籍。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已變為巨大的玩具消費 市場。隨著這些國家的勞動力和勞動成本過高等問題的出現,玩具商們已經把目光轉向東亞、東南亞,中國內陸、香港、韓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了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 (付永超 櫻桃子)
㈦ 古代用品名
【菱花銅鏡】
古書中描寫的閨中的女兒家多半是自戀的,在她愛上一個人以前。她先迷戀的人是自己,她最好的閨友是鏡子。最有名的鏡子是一條叫做若耶的小溪吧,那個在溪畔浣紗的姑娘美麗的倒影把魚兒都羞得潛到了水底,留下了千百年說也說不完的故事。
銅鏡在古代用以梳妝照面和照妖辟邪,現存最早的銅鏡出土於殷墟的婦好墓,想必一個協夫出征的女子英雄心底也是極愛美的,更不要說世間平凡的女子了。在西漢年間,人們就開始用銅鏡作為男女愛情的表記、信物,取「心心相映」之寓意。生前互相贈送,「朝夕相伴」,死後隨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唐蘇鄂《杜陽雜編》里有一個「破鏡重圓」的故事,記述了南朝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歷經了磨難與悲歡後終得相聚。現今仍常用以比喻夫妻失散後重逢或離異後重歸於好。宋代黃堅《沁園春》里寫:「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近得伊」。不由得讓人想到《紅樓夢》里那一場鏡花水月的夢境,那一場深深的無望的愛情。
【褻衣】
古代女子的內衣最早被稱為「褻衣」。「褻」意為「輕浮、不莊重」,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迴避和隱諱的。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古代女子內衣蘊藏著不盡的昔日情懷,「前圓後方,前短後長,這是應和天地人合一的傳統理念;過腰、胸、肩等分別系帶,是為了在流動中達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處,必須綉上小幅圖案來遮住線的結點,保持畫面完整,這便是所謂『出境生情』」,且匯聚了綉、縫、貼、補、綴、盤、滾等幾十種工藝,用以表達不同的主題。可惜有些工藝,今天已經失傳。
《紅樓夢》六十五回寫尤三姐「鬆鬆挽著頭發,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和賈珍、賈璉兩個牛黃狗寶喝花酒,洋洋灑脫、嬉笑怒罵,把兩個不知恥的男人耍了個夠。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蓮冷臉出現時,她淚如雨下卻連一句辯解的話也說不出來,惟有一死表明心跡,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
【青絲情絲】
青絲纓絡結齊眉,可可年華十五時;
窺面已知儂未嫁,鬢邊猶見發雙垂。
這是《竹枝詞》里的句子,古代女子十五歲謂及笄之年,青絲的故事也就此開始,頭發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就是情絲。一縷情絲,總是要以所愛的男子為寄託,猶如藤蘿之依附喬木。在古人筆記中傳世的愛情故事處處可見古代女子以秀發相贈、以身心俱陳的篤定情長,而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剪下一縷青絲當做信物贈給情人時,她並不知道那絲絲縷縷最終纏住的只是自己。有一個上古時代的傳說:巴人首領廩君率船隊順清江西征,在鹽池與美麗的鹽水女神相愛,廩君把自己的一綹頭發送給女神說:「結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但廩君不願停止西征的腳步,女神戀戀不舍化做飛蟲攔住了他的去路想挽留他,廩君就在陽石之上一箭射死了女神,女神死時脖頸上還纏繞著他送的頭發……「結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梳篦】
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使頭發潔凈無塵、絲絲相現早在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插梳的習慣。春秋以前的梳子形制復雜、裝飾考究,但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梳篦的造型,多上圓下方形似馬蹄。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化妝品】
戰國時期的女子已開始鉛粉撲面、黛黑畫眉把自己變媸為妍。宋玉之《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之說。《韓非子》也雲:「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當然,最有名的話還是出自《戰國策》中那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古代的妝粉,有兩種成份,一種以米粒研碎後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是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也稱「鉛粉」。
除米粉、鉛粉外,妝粉也有用其它物質製作的。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製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製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細軟的礦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粉的顏色也從原來的白色增至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古代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是胭脂。胭脂亦作「焉支」、「燕支」,它是一種紅色的顏料,也是妝面的主要用品,類似今天我們用的腮紅。
【手帕.穿心合】
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女孩子用手帕了,而手帕於古代的女子是首飾一樣的閨私,它通常被疊成同心方勝掖在臂釧里。手帕是體己而溫暖的,因此古代女子結拜金蘭姐妹也稱「手帕交」。在手帕的一角綴上圓環其餘三角從中穿過,即稱「穿心合」,裡面裝著的或許就是一場女兒家的心事。《紅樓夢》第二十四回寫痴女兒小紅遺帕惹相思,最終成就了一段情緣。這一塊小小的方巾曾在幾千年啞默無聲的女性世界裡傳遞了多少情感。漫訝青衫易濕,紅綃更是沾滿了淚,唐代李節度使姬的詩《書紅綃帕》中寫到:
囊裹真香誰見竊,絞綃滴淚染成紅。
殷勤遺下輕綃意,好與情郎懷袖中。
身心並陳的思念就是如此真切的淚如雨下,貞順自守、寂寞無聲的時光里,尺素綾帕承載了古代女性蘊籍綿長的相思和離愁,一程又一程山高水長的等待……
【合歡被】
亦作「 合懽被 」。織有對稱圖案花紋的聯幅被。象徵男女歡愛。《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懽被。」 唐 白居易 《庾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不如縫作合歡被,寤寐相思如對君。」 唐 溫庭筠 《織錦詞》:「為君裁破合歡被,星斗迢迢共千里。」
《紅樓夢》作者曾很細致的描寫過探春的閨房:「三間房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書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 的白菊花。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幅對聯,乃是顏魯公的墨跡。」
關於古代服飾的
(中國服飾簡史):
http://www.wenyi.com/culture/fushi/fsjs.htm
另:還有一個關於官員服飾文化的:
http://..com/question/27961290.html?fr=qrl3
關於古代錢幣方面的
http://..com/question/15766386.html?si=3
http://..com/question/35586435.html?si=1(鑒別古錢幣的)
關於女性發式,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http://..com/question/16038147.html?fr=qrl3
中國古代書案用品欣賞
轉自http://tieba..com/f?kz=329910767
禮俗,古代用品
一,冠禮
周代貴族男子二十歲時,由父親在宗廟為其主持冠禮.行禮前通過占筮選定加冠的日期和來賓.行禮時由來賓加冠三次:首先加緇布冠,表示從此有了統治別人的特權;其次加皮弁,表示從此要服兵役;最後加爵弁,表示從此有權參加祭祀.向來賓敬禮後去見母親,又由來賓取"字",然後去見兄弟姑姊,最後戴禮帽穿禮服帶禮品去見國君,卿大夫,鄉先生.主人向來賓敬酒贈禮品後,冠禮結束.
男子加冠後可以娶妻.女子十五歲時行笄禮,結發加笄,在頭上盤成發髻,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婚了.
禮 俗
緇布冠
皮 弁
爵 弁
笄 禮
二,婚禮
春秋時代,諸侯娶一國之女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娣隨嫁,此外還有兩個和女方同姓的國家送女兒陪嫁,也各以侄娣相從.通稱為"媵".到了戰國,便沒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女子出嫁叫"歸",出嫁的女子以男家為家.
古代的婚禮從訂婚到結婚有六種程序,叫"六禮":
1.納采,男方向女方送點小禮物(一隻雁),
表示求婚.
2.問名,男方問清楚女子的姓名,以便回家
占卜吉凶.
3.納吉,在祖廟卜的吉兆後到女家報喜,也
要送一定的禮物.
4.納征,這等於宣告訂婚,要送比較重的
聘禮,即致送幣帛.
5.請期,選定完婚吉日,向女方徵求同意.
6.迎親.其中納征和迎親是最重要的.
三,葬禮
在古人的觀念中,人死後靈魂不滅,所以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使靈魂得有好的處境.
人將死時,用新絮放在臨終的人的口鼻上,看是否斷氣,這叫"屬纊".
人初死,要遣人上屋頂向北方為死者招魂,這叫"復"
"復"而不醒,然後辦理喪事.先給死者沐浴,然後給死者裹上衣服,叫"小斂",置入棺材叫"大斂".
斂時死者口中必須放進米或玉,叫"飯含".
入斂後停喪待葬叫"殯",出葬叫"出殯".
送葬規矩是白衣執紼,紼是拉柩車的繩子.執紼的原意是親友幫助拉車,實際上只是形式.
四,祭禮
古人對祭禮是非常重視的,與戰爭一起被列為國家的兩件大事.祭禮的名目和禮儀極其繁多,不能一一敘述,下面僅據《周禮》簡單介紹周代的大祀,中祀,小祀.
大祀是指立天地宗廟,用玉帛和純色的牲加在柴上焚燒使煙氣上升來祭祀昊天上帝.
中祀是指立日月星辰,用牲和幣分布在柴上焚燒使煙氣上升來祭祀日月星辰.
小祀是指立風師雨伯等,用牲加在柴上焚燒使煙上升來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伯等.
另外,用血滴在土上來祭祀社稷,用牲與玉幣埋在地下或水中來祭祀山林川澤,用劈割過的牲來祭祀山林川穀丘陵和萬物的小神.祭祀先王,春天叫祠祭,夏天叫禴祭,秋天叫嘗祭,冬天叫 祭.四季祭祀先王時由大宗伯主持,王,後及大臣都要參加,是極其隆重的.
古代用品
【古代食器】
簋(gui),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
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
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
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
簋
簠
豆
盂
匕,是長柄湯匙;
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
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
匕
俎
箸
【古代炊具】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後開始用青銅製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
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
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製成,後用青銅製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於鬲或釜上,甑里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
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范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
鼎
鑊
甑
甗
鬲
【古代酒器】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
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
彝,卣(you),累(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
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
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
樽
壺
觥
爵
角
晨肇寧角
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
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杯
卮
【古代傢具】
床,是席子以後最早出現的傢具.一開始,床極矮,古人讀書,寫字,飲食,睡覺幾乎都在床上進行.
魏晉南北朝以後,床的高度與今天的床差不多,成為專供睡覺的傢具.
唐宋以來,高型傢具廣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幾,長案,櫃,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台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
各個朝代的傢具,都講究工藝手法,力求圖案豐富,雕刻精美,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派,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獨特風格與樣式,對世界不少國家產生過深遠影響.
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傢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
㈧ 有沒有關於古代日常用品大全的書或者中國古代用品發展的史書也行。
古代用品大全《長物志》。非常全非常好。
夢溪筆談。也很好看。
黃宗羲深衣考,專門記載服飾。
看看浮生六記,影梅庵憶語,普通人的生活用品差不多有了。
㈨ 古代女子有哪些私人用品
就因為她們經常待在家裡,沒有真正的接觸過男人,所以在古代時期的女子們,使用私人物品都是比較隱蔽的,隱私的讓人見到會難以啟齒,面目耳紅。
第一個就是肚兜,老一輩人都知道古代人所使用的肚兜,肚兜也是中國傳統女性服裝中的一種,它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的貼身內衣,現代俗稱為「胸罩」。
肚兜在古代,大部分都是長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它的設計是對角,左右上角剪去,成半圓形,上面還會綉一些花的圖案,這些圖案大部分都是早生貴子、年年有餘等一些吉祥的圖案。
由於是護胸用的,在古代還有另外的一種稱號「抹胸」,雖然現在人都不使用肚兜了,而且也不是什麼新鮮的物件,如今超市裡面在女人用品區內,就有各種各樣的女士內衣賣,見到後也見怪不怪了。
第二個就是古代女子所使用的例假帶,也叫月經布、月布。古代的例假帶和現代女子所有使用的衛生巾形狀差不多。
例假帶是古代女子最隱蔽的私人物品,在古代時期所有男人都是不給知道。由於在古代時期,衛生條件非常有限,所以一條例假帶經常是反復的使用,而現在的女子就不同了,不僅衛生條件好,而且所使用的東東都是一次性的。
第三個就是洗澡桶,無論是古代女子還是現代女子,都是非常喜歡干凈的,所以他們經常會洗澡,尤其是在夏季悶熱的天氣,她們洗澡的次數將更多。
古代女子洗澡,她們一般所使用的工具都是木桶,把木桶放在房屋內,然後再用屏風擋住,做好隱私工作。
現在的女子可是無比的開放,在沙灘,游泳館,海上樂園等等地方,都是可以看到穿比基尼的女性,她們只用一些簡單的布料,來遮住自己隱私的地方,這是在國內,如果去外國的話,也許將會更有眼福。
第四個就是坐便器,古代普通女子是沒有這個待遇的,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才會使用坐便器。在中國歷史中,最有名的坐便器便是慈禧太後用過的。
據相關記載,慈禧所使用的坐便器是袁世凱專門為她打造的,坐便器周圍都是用黃金裝飾的,而且很有彈性,非常的舒服,如廁時不會有異味冒出,是慈禧太後單獨使用,也是她羞以見人物件。
古代女子非常注重禮節、道德等行為,所以才會被很多封建落後的思想滯留,很多的私人用品羞於見人。如今卻大不相同了,這種封建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進步,也是時代性變更,更是女同胞們的轉變。
㈩ 中國古代傳統經典玩具,凝聚著多少代國人的智慧
民間玩具種類很多,其中以泥玩具、竹木玩具、陶玩具、布制玩具和風箏最為常見。其他的還有面饃、糖人、燈彩、紙制玩具等,而風箏相傳為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最早的風箏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有人在風箏上加入琴弦,風一吹,就會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風箏」的叫法。到了宋代,清明節放風箏就成為了一種我們喜愛的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布老虎是民間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種,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的分布。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於虎圖騰崇拜。虎崇拜最早源於伏羲時期,著名民族學家劉堯漢在《中國文明源頭新探》一書中講到:"伏羲本為虎圖騰,秦漢以後有史學家以龍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見虎圖騰源自伏羲並早於龍圖騰。知微見著,一個小小的玩具中也透露出中華文明的文化沉澱和源頭,現如今布老虎傳統保持的最完好的地方莫過於淮陽太昊陵,太昊伏羲陵古廟會。
從古至今,愛玩都是兒童的天性,千百年來,陪伴過無數人童年時代的玩具至今神采依舊。由此來看,古代的兒童不光愛玩,還很會玩呢!然而,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玩具種類還有很多,你又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