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樞紐

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樞紐

發布時間:2021-02-25 05:27:22

A.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工程。

答案A
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和最具創造性的民族的說法是錯誤的,所以選擇A。

B. 迄今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水利工程是

確是都江堰。2000年前李冰父子的智慧的結晶,毓秀著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由此得以天下皆知。話說四川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叫:「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個「拜」字反映了都江堰的地位。

C. 世界遺產委員會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D是正確的選項。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版建於權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現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

D. 世界唯一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 )。

D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回、惟一存留答,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強調的是無壩引水的特徵,故D項正確;都江堰不是修建時間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利工程,而是年代最久的無壩引水德水利工程,故A項錯誤;現在仍然能發揮其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還有很多,故B項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

E. 歷史上有名的河道

不知樓主想要中國還是外國的?
中國有:長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長江,從高山雪地走來,蜿蜒東去,如勢不可擋的滾滾鐵流,一路過關奪隘,沖破重重險阻,傾瀉於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劈開重巒疊嶂的雲貴高原,越過丘陵起伏的四川盆地,切穿險峻挺拔的巫山山脈,匯聚到廣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最後奔騰入浩瀚無垠的東海。

長江,中華第一長河,她以博大的胸懷孕育了華夏大地豐富燦爛的文化,用甘甜的乳汁滋潤著繁衍不息的炎黃兒女,以神奇般的造化之力,造就了眾多美不勝收的人文和自然景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大動脈,那永不停息的奔流,記載了我們民族的榮辱興衰,更代表了我們奮斗不止的精神。

黃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氣勢磅礴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高聳的昆侖山到浩瀚的太平洋,她經草原、越沙漠,劈開莽莽的黃土高原,滋潤豐饒的華北大地,匯聚百川,行程萬里,孕育了我們燦爛的文明,也盪滌了我們廣闊的胸懷。

歷盡滄桑的黃河,也是我們民族的歷史見證。遠古的開創、秦漢的統一、唐代的繁榮、近代的恥辱、百年的奮斗。黃河用她豐美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華民族億萬子孫,用溫暖寬廣的胸懷孕育了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燦爛的華夏文化。那永遠奔騰向前的激流,記載了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那滔天濁浪前屹立的中流砥柱,更代表了我們民族不屈的精神。

黑龍江
似黑色蛟龍一般蜿蜒奔騰於我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是世界著名的十大巨川之一。在曲折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滿、蒙、朝、赫哲、鄂倫春等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一起活躍在黑龍江流域,共同開發和保衛著這肥沃的土地,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神州大地上從南到北的四條大江之一,黑龍江與長江、黃河、珠江一樣,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以自己所特有的民族習俗和文化,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在古代,黑龍江有浴水、完水、黑水之稱。14世紀成書的《遼史》始稱黑龍江。黑龍江所經之處,森林茂密,水草豐盛,土壤中富含黑色的腐殖質,因而被地表水帶入江中,使得江水青黑幽深;世居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稱它為「薩哈連烏拉」,「薩哈連」即黑的意思,「烏拉」意為「江」。黑龍江的名稱即由此而來。水色微黑,狀如游龍的這條大河,被冠以黑龍江之名,確實既生動又形象。

黑龍江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界河。它穿越中國、前蘇聯和蒙古。從海拉爾河河源算起,黑龍江全長4370千米,流域總面積184.3萬平方千米;在我國境內的長度為3474千米,流域面積88.7萬平方千米。黑龍江的長度,在我國僅次於長江、黃河而居第三位。年徑流總量達2700億立方米,僅次於長江、珠江,也居全國第三位。

黑龍江有南、北兩源。北源石勒喀河,發源於蒙古大民共和國東北部的肯特山麓;南源額爾古納河,其上源又分為三支,其一源於我國大興安嶺西側古利牙山的海拉爾河。南、北兩源在我國漠河以西的洛古村匯流後始稱黑龍江。

淮河
橫貫我國中原腹地的滔滔淮河,是一條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大河。它蜿蜒東去,千年流淌,整個流域氣候溫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我國經濟文化開發較早的地區,孕育、滋養著朴實、勤勞的淮河兒女。

在我國大江大河中位居第六的淮河,其源頭不像長江那樣撲朔迷離。早在戰國時期,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典籍《禹貢》上就記載著「導淮自桐柏」。確切地說,她發源於河南省桐柏縣境內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又稱大復峰)。

巍峨挺拔、鬱郁蔥蔥的桐柏山,位於桐柏縣城西南。沿著陡峭山路攀上主峰太白頂,有一修建於唐代的古寺,名曰「雲台禪寺」。古寺的北面,有一眼清澈明凈的泉井,井內有泉眼三處,雖久旱而不竭。這里,就是千里淮河的源頭。

泉水從井旁石壁中沁出,流不多遠,又潛入地下,行約半里,再從枯藤纏繞、青苔覆蓋的峭岩間流出地面。如此盤來繞去,潛入鑽出,逐漸由細流而成小溪,又由無數小溪匯合成小河,直到桐柏縣城以西15千米處的小鎮固廟,才開始形成河床。因此,歷史上曾把固廟視為淮河之源。

淮河從太白頂起源,潛流入崖,穿谷越灘,迂迴曲折地沖出峽谷,開始了它奔騰東流的歷程。一路上,南北兩側山地、丘陵和坡地上的眾多河流順勢向淮河匯集。而淮河則以包納百川、不辭細流的寬廣胸懷,接納眾多支流,水量迅速增加,水位陡漲。特別是在穿過崇山峽谷、丘陵窪地之後,淮河在安徽正陽關與潁河、(三點水加界)河相會,驟然變為一條寬闊的主幹流,形成了「七十二水歸正陽」的奇觀。

淮河西起桐柏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和皖山余脈與長江流域為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毗鄰。淮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自古以來,淮河與秦嶺、白龍江的連線就作為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早在《晏子春秋》中就有「桔生淮南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的記述,形象地指明了淮河流域作為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的特徵。

淮河從源頭到河南、安徽交界處的洪河口,長382千米,是它的上游。這一段淮河穿行於山地和丘陵之間,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點,水流比較湍急,暴漲暴落。自洪河口到江蘇省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為中游。淮河中游北岸為黃淮平原的一部分,南岸為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從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到三江營或扁擔港入黃海為淮河下游。從河源到入海口,長度大約為1000千米。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上源為傑馬央宗曲,源出於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一系列冰川,由西向東,穿行西藏日喀則、拉薩、山南、林芝四個地市23個縣,先後接納喀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後,切過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的洛渝地區,向南流入印度的薩地亞,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入孟加拉國後又改稱賈木納河。河水在孟加拉國戈阿隆多市附近與恆河匯合,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雅魯藏布江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河。

雅魯藏布江的南面聳立著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喜馬拉雅山,北面為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南北之間為藏南谷地,藏語稱之為「羅卡」,意為「南方」,谷地呈一東西走向的寬闊低緩地帶,雅魯藏布江就靜靜地流淌在這一谷地里。與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魯藏布江流域東西狹長,南北窄短。東西最大長度約1500千米,而南北最大寬度只有290千米。

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在哪裡?從19世紀末開始,不少國內學者就曾前往河源區考察。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結論很不一致。1975年,中國科學院組織了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再次進入河源區,終於探明傑馬央宗曲為雅魯藏布江的正源。

源頭海拔5590米,河源區由傑馬央宗曲和庫比藏布兩河組成。在兩河源頭有傑馬央宗冰川、夏布嘎冰川、昂若冰川、阿色甲果冰川等,構成了巨大的固體水庫。由於冰川退縮成大面積冰磧物,谷地呈淺「U」形。經測量,無論是流域面積、河長還是流量,傑馬央宗曲均應為主源。傑馬央宗曲冰峰林立,擁抱著谷地。冰峰上面,冉冉升起的雲霧,像透明的羽紗在半空中輕輕地飄動。

水淺河清的上游

從主源傑馬央宗曲至里孜為上游段,全長268千米,集水面積26570平方千米,河谷寬達1~10千米,常年有水流的河道寬僅30~40米,水深不足1米,河水清澈。在桑木張匯合南源庫比藏布後稱馬泉,向東流到薩噶縣的里孜。

整個上游段水道曲折分散,湖塘星羅棋布,水很淺,清澈見底。河谷兩側草類茂盛,每逢花開時節,顯得分外艷麗悅目。這里人煙稀少,卻是野生動物的世外桃源。性喜群居的野氂牛,往往結伴上百隻在雪線附近覓食。善於奔跑的藏羚羊、岩羊等比比皆是。此外,藏野驢、藏豺、高原狐、雪豹、鼠兔和旱獺等一些珍貴動物在谷地悠然自得,和平共處。馬泉河谷地還棲息著許多可供觀賞的名貴鳥類。清澈的河水中,游弋著許多高原上特有的細鱗魚。

支流眾多的中游

里孜以下,經拉孜、日喀則、曲水、澤當到米林縣的派鄉為中游段,全長1340千米,支流眾多,集水面積163951平方千米。中遊河谷寬窄相間,一束一放,猶如串珠。在寬谷段,谷底寬達2~8千米,有河漫灘,也有高出水面10~20米的階地。水流平緩,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在峽谷段,河谷呈「V」型,兩岸山體陡峻,谷底寬50~100米,水流湍急。寬窄相間的河谷為水能資源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遊河段匯集了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支流,水量充沛,江寬水深,為高原航運提供了有利條件。皮船和木船可以從西邊的拉孜,通至東邊的澤當,長約400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航河段。由支流沖積的拉薩、日喀則等河谷平原,海拔都在4100米以下,一般寬2~3千米或6~7千米,長可達數十千米。這里日照充足,灌溉條件好,無霜期120~150天,人煙稠密,是西藏最重要、最富庶的農業區,素有西藏「糧倉」之稱。作物以青稞、馬鈴薯、小麥為主。

峽谷密布的下游

從米林縣的派鄉到巴昔卡附近是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段,河長496千米,集水面積49959平方千米。滔滔江水從米林縣里龍附近開始逐漸折向東北流,經派鄉轉為北東流向,至帕隆藏布匯入後,驟灰急轉南流,進入連續的高山峽谷段,經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彎頂部兩側,有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壘峰和南迦巴瓦峰。從南迦巴瓦峰到雅魯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達7100米,可稱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峽谷,這便是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這里江面狹窄,河床灘礁棋布,江水流急浪高,響聲隆隆,蔚為壯觀。

雅江文明

西藏文明的搖籃

天上有一條銀河,地上有一條天河。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奔向藏南谷地,使這一帶花紅草綠。繁衍生息於此的藏族人民,創造出絢麗燦爛的藏族文化。

雅魯藏布江孕育出的古代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林芝、墨脫為代表。林芝縣曾採集到石器、陶片等遺物。墨脫縣雅魯藏布江江西岸河谷階地的六個地點,收集到的磨製工具有斧、錛、鑿等種類。

新石器時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許多部落。活動於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礱部落,由於自然條件優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私有制破土而出,逐步進入了人類文明的大門。

古老的雅礱河沒有洶涌的波濤、磅礴的氣勢,從源頭到注入雅魯藏布江的河口,全長不過6.7千米。河床亦不寬,中、下游一帶只有10米左右,有些地方似乎可以撐桿橫越。在萬里高原的大川巨流面前,雅礱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默默無聞的小溪。然而,正是這一條普通的河,曾經孕育過百萬藏胞的祖先,成為西藏文明歷史的發源地。

藏傳佛教

從公元7世紀,佛教開始傳入西藏起,便得到吐番王室和上層貴族的大力支持,開展了佛教西藏化運動,使傳入西藏的大乘佛教具有了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徵,習稱藏傳佛教。藏語對僧人等稱為「喇嘛」(意為上師),故藏傳佛教又俗稱為喇嘛教。喇嘛教分為許多教派,主要有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該派僧人頭帶黃色僧帽,俗稱黃教)、寧瑪教(紅教)、噶舉教(白教)和薩加派(花教)。這些教派都為西藏的歷史和文明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而寺廟宮觀不僅成為藏傳佛教影響世俗的中心,而且其本身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成為藏文化的象徵。

雅魯藏布江流域寺廟林立,無論是在峽谷溪澗之旁,還是在深山野林之中,都可聽到悠悠的古剎鍾聲。藏民一代接著一代,從不懂事的小孩開始,就被帶到寺廟,接受寺廟文化的熏陶。在眾多的寺廟宮觀中,布達拉宮與扎什倫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雅江奇觀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下游,江水繞行南迦巴瓦峰,峰迴路轉,作巨大馬蹄形轉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1994年,中國科學家們對大峽谷進行了科學論證,以綜合的指標,確認雅魯藏布幹流上的這個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數據: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措卡村(海拔115米),全長504.6公里,最深處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曾被列為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1800米,長440公里)和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深3203米),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等量齊觀。新華通訊社向全世界及時報道了這一消息,全球為之轟動。

1998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准:大峽谷的科學正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羅馬字母拼為Yarlung Zangbo Daxiagu。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被科學界稱作是本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發現之一。它是中國幾代科學家經過長期艱辛努力後驀然發現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間,眾多學科的中國科學家曾先後8次進入該地區進行綜合性科學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登山隊員組成的科學探險考察隊,歷時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懸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開展了異常艱辛的科學探險考察活動,獲取了大最科學資料,領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峽谷的奇觀,實現了人類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壯舉。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關專家在大峽谷地區精確測繪了大峽谷的深度和谷底寬度,掌握了極為重要的實測數據。地質、水文、植物、昆蟲、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和數千種標本樣品,為大峽谷的資源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僅確認了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數量和位置,而且發現了大面積瀕危珍稀植物——紅豆杉、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蟲。

科學考察證實,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帶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山地,是「植物類型天然博物館」、「生物資源的基因寶庫」。同時,大峽谷處於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俯沖的東北擠角,地質現象多種多樣,堪稱罕見的「地質博物館」。

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世人有著神奇的魅力,獨特的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們祖國的珍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珍貴自然遺產。

《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已於2000年4月通過專家評審。這標志著雅魯藏布大峽谷即將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總體規劃》中,西藏的有關專家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對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帶的動植物保護、地質地貌保護等都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劃,劃分了各個保護區域和保護物種,制定了完美的保護措施,擬議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總面積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萬人。

峽谷瀑布

科學考察發現,雅魯藏布江幹流存在4個巨大的瀑布群。在大峽谷核心河段,從西興拉往下到迫隆藏布匯入口扎曲的20餘公里河段內,峽谷多處急轉彎,河床特別陡峻,坡降平均達到23°‰,實測峽谷嵌入基岩的河槽最狹處僅35米,洪枯水位高差達到21米。

絨扎瀑布群

位於距迫隆藏布匯入口約6公里的幹流河床上,海拔1680米;瀑布群共有7級,最大瀑布相對高30米,寬50米,在相距200米之間形成總落差100多米,江面上浪花四濺,濤聲轟鳴,彩虹時隱時現。「絨扎」在門巴語中的意思是峽谷之根。

秋古都龍瀑布

位於跑迫隆藏布匯入口14.6公里的主幹河床上,海拔1890米,最大者相對高差15米,寬40米左右;主體瀑布上下600米的河床上還現有3處2—4米高的小瀑布和5處跌水;主體瀑布南岸陡壁上,有1條寬1米、長50米的河岸瀑布,飛瀑從高山上直接瀉入雅魯藏布江,景象壯觀。

藏布巴東瀑布

實際為兩個瀑布群。位於西興拉山下、距迫隆藏布匯入口約20公里河床上,海拔2140米;在相距600米的河床上,這里出現兩處瀑布,分別高35米(瀑布群二)和33米(瀑布群一),前者寬僅35米,為雅魯藏布大峽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

此外,在白馬狗熊以下河床上,本世紀20年代英國植物學家F.K.Ward提到的「虹霞瀑布」,考察時證實遺址只剩下4處跌水殘留。專家認為可能是1950年8月15日發生的8.5級地震使它消失的。瀑布群的概念,是中國科學家在對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實地考察和測量之後首次提出的。

在這么短的范圍內,在大江幹流上形成多級大瀑布,這在中國是首次發現,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專家認為,根據掌握的數據,這些瀑布的形成都不過幾十年的事,這表明青藏高原在大峽谷地區的地質構造運動十分強烈,4處瀑布群均屬於基岩形,顯然形成於新的地質構造運動,也說明這里是大峽谷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雅魯藏布大峽谷瀑布群在世界河流峽谷中構成罕見的自然奇觀。它們作為珍貴的自然資源,首先在水力和旅遊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在科研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塔各加噴泉

西藏高原,冰雪覆蓋。然而就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卻有許多熱蒸汽由泉眼中噴涌而出,滾燙灼人,直沖雲霄。這種奇異的景象,就是地熱的顯示。它是大地母親賦予西藏高原特有的自然風采。地熱顯示的種類繁多,有水熱爆炸、高原沸泉、地熱蒸汽、沸泥泉、熱水河等。而最為壯麗的,當數雅魯藏布江邊的間歇噴泉了。

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昂仁縣,有一個名叫塔各加的地方。這里熱區水溫高達85~86℃的沸泉口有近百個,其中有四處間歇期不同、噴發形式各異的間歇噴泉。每次噴發之前,泉口的水位緩緩上升,隨著一陣巨大的吼聲,高溫汽水流突然沖出泉口,騰空而起,形成直徑2米左右的汽水柱,無風時,水柱頂部汽柱可高達40~50米。噴發時間長的有10多分鍾,然後漸漸回落。剛平靜下來,猛地,水流又一次沖出泉口,呼嘯而出。這樣反復數次,直到最後完全停止。間接噴泉的猝然噴發,激動人心的聲勢,噴發和休止的交替變幻,蔚為奇觀。

藤網橋

在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江水湍急。大江中,礁石犬牙交錯,江岸又高又陡,高山夾著深谷,地形十分險峻。這一帶的江面既不能渡船,也不能架橋。為了社會交往,住在這一帶的珞巴族、門巴族和藏族人民,就利用山上的藤條,編織成了藤網橋。山藤十分耐磨、耐拉,當地人們把它用來擺盪,從一個山頭擺到另一個山頭,從一條河澗盪到另一條河澗。藤網橋是將數股細藤絞成粗藤,再用數根粗藤為徑,拴系在河兩岸的樹上,然後用細藤在粗藤上編織成網架成的。這樣,盡管搖搖晃晃,但人們可以拉著上面的粗藤,腳踩在下面的藤網上,自由地來往。藤網橋已成為雅魯藏布江上一個奇特的人文景觀。

雅江珍寶

紅豆杉

據考察,天然紅豆杉林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海拔2500至3200米之間的廣大地區,分布面積達上千平方公里。當地紅豆杉最大單株樹高30米多,胸徑最大1.5米以上。一些生長良好的幼樹已是紅果累累,令科學家們欣喜不已。

紅豆杉以其美麗漂亮的樹冠成為一種珍貴和旅遊觀賞樹種。近來年,其珍貴、奇特的葯用價值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它所含有的紫杉醇,對癌症等疑難病症有良好的療效,應用開發前景可觀。

野生原始天然紅豆杉林在世界上分布不多,中國此前也只有在雲南、四川等少數區域有所發現,像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這樣大面積保存完好的天然紅豆杉林實屬罕見。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國家有關部門將在該地區對天然紅豆杉林進行專項考察,並建立紅豆杉林自然保護區,以利於科學、合理地保護這一珍貴的野生生物資源。

缺翅目昆蟲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科學家們還意外地發現了缺翅目昆蟲。缺翅目昆蟲是一種原始的昆蟲,是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原本生活在非洲等地赤道附近及南北回歸線熱帶雨林中,後隨澳洲板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拼合漂移,目前在世界其他地區已經滅絕,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殊環境中殘存下來。

缺翅目昆蟲的發現,表明大峽谷地區具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特殊的生態環境,對於生物地理格局的分布情況和變遷歷史等許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水利資源

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集水面積大於2000平方千米的有14條。集水面積大於10000平方千米的有5條,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曲和帕隆藏布。其中除年楚河居於右岸外,其餘都分布在左岸。因此,雅魯藏布江水系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雅魯藏布江幹流水能天然蘊藏最達7911.6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我國各大河的第二次。單位河水水能蘊藏量為每千米3.85萬千瓦,居我國各大河之首。其中87%的水力資源集中在下游峽谷,從派鄉到巴昔卡落差2725米,天然水能蘊藏量達6880萬千瓦,相當於全國的1/10。如果在峽谷區的派鄉到希讓段,以長隧道穿過喜馬拉雅山引水發電,則在直線距離不足40千米的范圍內,就能獲得2000米以上的落差,其水力資源蘊藏量之豐富由此可見。

雅魯藏布江流域雖比松花江流域緯度低,然而海拔較松花江流域高,氣溫低,冰雪融水較多,年平均水溫反比松花江低1℃左右。但幹流大部分河段冬季時不封凍,這也給利用大江潛在的水利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

森林資源

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除了有瀕危珍稀的紅豆杉,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海濤般的森林隨著山巒起伏。有原始森林264.4萬公頃,木材蓄積量8.84億立方米。茫茫林海中,樹齡200多年的雲杉,平均直徑有92厘米,平均樹高57米,有的高達80米,直徑2.5米,一棵樹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沿著朗縣、米林順雅魯藏布江而下,常在陽坡看到株株古柏,塔形的樹冠,翠綠的樹葉,以及那挺拔的樹干歷歷在目,這就是西藏特有的古樹——雅魯藏布江柏木,亦稱巨柏。林芝縣的柏木自然保護區,是一片巨柏純木,是西藏重點保護的活化石,樹高平均44米,圍徑平均1.5米。林緣處最大的一株,胸徑4.46米,樹高46米,樹冠投影佔地面積近700平方米,樹齡達2500年。巨柏枝幹蒼勁,樹冠濃郁,氣勢雄偉。內地人嘆為觀止的「漢柏」、唐柏「,同林芝這歷經25個世紀滄桑變化的古柏比起來,實在是不足為道。

雅魯藏布江流域有高等植物2000多種,含木本植物100多種、葯用植物和真菌植物165種,其中有蟲草、靈芝、猴頭、天麻、雪蓮、紅景天、貝母、松茸等,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高原植物寶庫。

雅魯藏布江全長2900多千米,奔流於「世界屋脊」的南部,流域面積93.5萬平方千米。這是一條國際性水系。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長2057千米,在我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於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

外國河流有:
亞馬孫河
南美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流量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秘魯華格拉山,全長6400千米。它接納了1000多條支流,注入大西洋。流域面積達705萬平方千米,約佔南美洲大陸的總面積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3800立方千米。相當於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亞馬孫河流域地處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潮濕,雨量豐沛,使之成為一座巨大的天然熱帶植物園、動物園,主河段上無瀑布險灘,具有非常優越的航運條件。

尼羅河
世界第一長河,自南向北流貫非洲東北部,注入地中海。白、青尼羅河兩大支流在蘇丹首都喀士穆附近匯合後,始稱尼羅河。自白尼羅河河源算起全長6671千米。流域面積334.9萬平方千米,約占非洲大陸面積的9.7%。入海年平均流量23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約725億立方米。

密西西比河
世界大河之一,北美洲最長的河流,美國第一大河。發源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501米的艾塔斯卡湖,有北向南縱貫美國,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千米,若以最大支流密蘇里河的源頭雷德羅克湖計,全長6262千米,為世界第四長河。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自墾殖以來就是美國南北航運的大動脈。

恆河
印度的"聖河"--恆河 南亞最大的河流--恆河,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是一條"聖河"。在梵文和印地語中,恆河本是河流的意思。它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南坡,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全長2580千米。

湄公河
東南亞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上唐古拉山脈東北坡,稱為瀾滄江。向東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稱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長4500千米,流域面積約81萬平方千米。是亞洲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湄公河上、中游多急流,富水力,河流沿岸和下游三角洲灌溉方便,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產區。

湄南河
中南半島上的大河。泰文」湄南」即「河流之母」。由濱河、難河匯合而成,上游源出緬甸撣邦高原,經泰國注入曼谷灣。全長1200千米,流域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中下游形成廣闊平原,為著名水稻產區。灌溉航行便利,航程約400千米,海輪可達曼谷。

贊比西河
非洲南部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安哥拉中東部和尚比亞西北部高地,全長2660千米,非洲第四大河。它以河網密布,支流眾多、險灘壯觀水量豐富而聞名,航運條件差,但水能豐富,並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而蜚聲非洲。

萊茵河
西歐的交通動脈。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流經瑞士、奧地利等國,注入北海,全長1320千米。它水量豐足,水位穩定,現已通過運河與多瑙河、塞納河等相通,形成四通八達的航運網,促進了這里農、工、商業區的形成和發展。

F. 世界上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是哪裡

都江復堰壩引水樞紐是充分制利用河流水文、河道地形和區域自然地理條件,直接在河道上引水的水利工程形式,具有工程規模較小,就地取用建築材料的特點,它使河流的環境功能、水運功能以及地下水與地表水的天然循環機制均得以完善的保持。無壩引水工程的技術關鍵是渠首樞紐和渠系規劃,而工程效益的發揮還與管理關系重大,這是因為渠首樞紐最佳水流狀態和渠道輸水能力維系都需要嚴格工程管理措施。古代著名的無壩引水工程有岷江流域的都江堰,黃河河套段寧夏和內蒙引黃灌區、海河流域的引漳十二渠等。具有2500年歷史的都江堰集中體現了無壩引水的技術特點

G. 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什麼

都江堰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7)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樞紐擴展閱讀

修建背景: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盡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

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樞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