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一九四二中國歷史背景

一九四二中國歷史背景

發布時間:2021-02-25 04:19:17

❶ 1910年前後中國歷史背景

1910年是屬於清末,清宣來統二年源,公歷平年,1908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後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帝,其父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1910年是」末代皇帝「溥儀繼位第二年,宣統2年。

1910年爆發了嚴重的鼠疫,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1)一九四二中國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1910年的重要事件介紹:

1、1910年10月3日,清政府資政院正式成立,舉行開院禮,攝政王載灃宣布訓辭。

2、1910年7月4日,日、俄兩國簽訂了第二次《日俄協定》,聯手侵奪「滿洲」利益。

3、1910年4月23日,汪精衛等人刺殺載灃未遂被捕,此事轟動全國。

4、1910年5月8日,延吉六道溝日憲兵傷斃中國救火警察數人。

❷ 電影1942的故事背景是什麼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抄發生大旱襲災,大旱之後,又遇蝗災。1000萬眾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沿途餓死、病死、扒火車擠踩摔軋而死。這就是馮小剛拍1942的歷史背景

❸ 1921年到1941年中國的歷史背景

1、1927年月24日南京發生「三二四」慘案(南京慘案)

1927年3月24日, 英美軍艦炮轟南京,這是北伐戰爭時期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的罪行之一。1927年北伐軍向長江下游進軍時,美、英、法、意、日等國增兵上海並調集軍艦去南京江面進行威脅,企圖阻止革命的發展。

月24 日,程潛指揮的有共產黨人參加領導和作戰的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和第二軍在擊潰敵軍幾十萬之後,進佔南京。當晚,英美帝國主義借口僑民和領事館受到「暴民侵害」,下令炮轟南京,打死打傷中國軍民2000餘入,房屋財產損毀無數,釀成大規模血案。事件發生後。

英美等國繼續向中國增兵的同時反向中國提出懲凶、通緝、賠償等無理要求。而蔣介石則派特使到南京和各國領事疏通,並下令通緝第六、第二軍政治部主任共產黨人李富春和林伯渠。這一事件是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中國革命的信號,也是蔣介石加速同帝國主義勾結、背叛革命的重要步驟。

2、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等發動平江起義

1927年7月22日,駐湖南平江等地的國民黨一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起義,即平江起義。1928年春,我黨在國民黨湖南獨立第五師中秘密建立了自己的組織,該師第一團團長彭德懷也在這時參加了共產黨。不久,獨立第五師調到平江地區擔負「清剿」任務。

平江處於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具有革命斗爭的傳統。早在大革命時期,平江的工農運動就風起雲涌,是全省有名的革命地區之一。大革命失敗後,這里的斗爭仍然沒有停止,群眾在縣委的領導下,組織了臨時政府和義勇軍,與反動派進行堅決的斗爭。

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遠到湘鄂贛邊界地區恢復湘鄂贛邊特委,並同獨立第五師的黨組織取得聯系,准備必要時舉行起義。7月中旬,敵人發現獨立第五師第三團營長黃公略是共產黨員,下令立即逮捕。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第一團,於22日在平江起義。

這天上午,彭德懷召集全團軍官會議,進行起義的總動員。部隊隨即按照部署,趁敵人午睡時,一舉搗毀了平江縣城的反動軍政機關,消滅了反抗的敵人,救出關在獄中的500多名工農群眾。前後不到一個半小時,起義部隊就佔領了整個縣城。

後來,賀國中率領隨校100多名學員從岳陽趕到平江,與一團勝利會合。黃公略帶著於前一天就先行起義的三團三營,從嘉義趕到平江城五里處的地方。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共2000餘人,彭德懷任軍長兼師長,滕代遠任軍黨代表兼師黨代表。

3、1923年2月1日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指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軍閥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流血事件。 "二七"大罷工是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殘酷統治,中國工人運動從要求改良生活的經濟斗爭轉向爭取自由的政治斗爭的情況下發生的。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會代表在鄭州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吳佩孚丟棄"保護勞工"的假面具,命令軍警用武力加以阻撓和破壞,並封閉總工會會所。總工會當即組織全站2萬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並將總工會移至武漢江岸辦公。2月4日總罷工開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動。

全線所有客貨車一律停開,長達千餘公里的京漢線立即陷於癱瘓。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糾察隊長、共產黨員曾玉良,領導工人粉碎了軍閥企圖破壞罷工的陰謀。2月6日,湖北工團聯合會和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

發動武漢各工團代表2000餘人赴江岸慰問 ,並和鐵路工人萬餘人舉行集會和遊行示威。2月7日,曹錕、吳佩孚等派大批軍警分別在長辛店、鄭州和武漢江岸等處進行血腥鎮壓,工人被殺40多人,傷200多人,被捕60多人 ,遭開除1000多人。

林祥謙、施洋及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謙被捕後,拒絕下令復工 ,慷慨就義。施洋也在武昌被殺害。這次慘案暴露了軍閥的殘暴,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革命堅定性和組織紀律性。

4、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5、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長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❹ 1942年中國歷史背景及皖南事變

1.處於抗戰時期2.民生凋敝3.國共兩黨政治矛盾上升
皖南事變:1941年春發生於皖南專,指國屬民黨軍隊突然對皖南的新四軍發動攻擊,9000多人只突圍了幾百人,政委項毅被殺,軍長葉挺被囚,抗日大局遭到破壞
全收打,求樓主好評

❺ 1942年時代背景

1942年是農歷壬抄午年(馬年);中華民襲國三十一年;也是偽滿洲國康德九年;日本昭和十七年;越南保大十七年。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戰略相持與轉折階段。
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6月,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慘敗,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7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在國內,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展開了整風運動。

❻ 1942年背景如何

中國來共產黨80年大事記·自1942年

1月28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2月6日,又發布《關於如何執行土地政策決定的指示》。《決定》和《指示》明確規定:減租減息政策的目的是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實行減租減息後,須實行交租交息,保障地主的地權、財權和人權,以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對於富農則削弱其封建部分,鼓勵其資本主義部分的發展。《決定》和《指示》指導各解放區掀起大規模的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

❼ 1927年中國勒歷史背景是什麼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1926年北伐戰爭,很快,革命勢力發展到長江流域,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版州前往武權漢。1927.4.12,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927.7.15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共兩黨合作破裂。不久,寧漢合流。此時,陳獨秀仍堅持右傾錯誤。1927.8.1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1927.8.7八七會議,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同年,發動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三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因此,毛澤東決定將革命勢力轉入農村,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斗爭。

❽ 1940~1941年中國歷史背景

1940年3月,汪精復衛在南京成立制了效忠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

1940年秋,蔣介石強令八路軍,新四軍開到黃河以北。

1941初,在茂林地區伏擊新四軍,葉挺被扣押,項英被叛徒殺害,這就是皖南事變。

1940年5月,棗宜會戰,國民黨與日軍奮戰九晝夜,日軍佔領宜昌。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與日作戰,即百團大戰。

(8)一九四二中國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1940年代,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影響,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一度停止活動,中國與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的正式聯系中斷。但中國史學界仍然關注國際史學大會的動態。

1940年3月,《史學季刊》第1卷第1期轉譯了《美國史學新志》雜志對蘇黎世第8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報道。1942年6月,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朱謙之在《現代史學》第5卷第1期卷首語中說:「一九三八年第八屆國際史學會會議,從所提出各種論文報告之中,已經很明白地告訴我們:現代史學研究的趨勢,在努力使研究工作與現代問題及興趣發生密切之聯系,即在較遠古之時代研究上亦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黨史大事記(1940年—1949年)

❾ 電影1942當時的國際背景是什麼形式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版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

❿ 1934年中國的歷史背景

1月1日——中國國民政府對福建人民政府開戰。
1月21日——福建人民政府失敗。
3月1日——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
4月20日——由中國共產黨提出,經宋慶齡、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簽名,發表了《中國人民對日作戰的基本綱領》,呼籲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把日本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5月,中華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總會在上海成立。
7月,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沖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將尋淮洲、樂少華、粟裕等領導的紅七軍團改編為北上抗日先遣隊。7月7日由江西瑞金出發,11月初,北上抗日先遣隊與方誌敏領導的紅十軍在皖南太平縣境會合,組成紅十軍團,並成立以方誌敏為主席的軍政委員會,繼續北上抗日。12月尋淮洲在作戰中壯烈犧牲;翌年1月,方誌敏不幸被俘,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義。紅十軍團余部在粟裕、劉英率領下,突破重圍。轉戰到浙南,開辟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8月7日——紅六軍團在湘贛省委書記、中央代表任弼時和蕭克、王震組成的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領導下,為配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從湘贛根據地突圍西征。
9月——中共陝北特委決定將陝北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北獨立師。翌年1月,又改編為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它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的一支骨幹力量。
10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
11月——長征開始後,中共中央領導人又在軍事上犯了逃跑主義錯誤,使紅軍蒙受巨大損失。至11月下旬,在突破敵人湘江封鎖線時,中央紅軍和其他人員即損失過半,減至3萬餘人。
11月7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楊靖宇為軍長兼政委。從1935年起,又先後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三、六軍和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湯原游擊總隊等。這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後來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基本武裝力量。
11月11日——在敵軍進行圍攻的情況下,中共鄂豫皖省委決定紅二十五軍主力從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轉到外線開辟新的根據地。13日,紅二十五軍進行整編,共2900餘人,程子華任軍長,吳煥先任政治委員。16日從河南省羅山縣境內出發,開始西征,於12月進入陝南,開辟了鄂豫陝游擊根據地。翌年8月吳煥先犧牲,徐海東任軍長,程子華任政委。

閱讀全文

與一九四二中國歷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