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晉朝一個被遺忘的朝代 冉閔被遺忘的英雄
晉朝奪取的是曹魏的天下,根基不穩,而且司馬炎大量內遷胡人入關,又不勤修武備,相反還解散部分軍隊,使得胡人過於聚集,在胡人居住地漢胡比例失調,胡人數量遠超漢人,再加上軍隊數量稀少,所以在司馬炎的白痴兒子晉惠帝一上台並引得「八王之亂」後,聚集在北方各地的胡人立即叛亂,西晉在內憂外患之下迅速瓦解,北方一時之間就陷入了戰亂當中。
匈奴的劉淵是第一個舉旗的,馬上引得其它胡人效仿,同時長城以外的胡人也迅速入關,甚至連高加索山脈一帶的色目人也趁機進入長城,燒殺搶掠,比日軍的手段更狠,特別是柔然,把漢人當食物,甚至把漢人趕入黃河築壩來渡河,殘忍之極,五胡亂華主要是匈奴、鮮卑、羌、氐、柔然等五族,其它一些色目人及小支胡人仆從族未算入在內,其中羯族人最殘忍,雖然人數少,但戰鬥力強,以殺人為業,整族就是一支僱傭軍,這支民族差點把鮮卑給滅了,但絕大部分卻使在冉閔手上,被冉閔殺了三十萬左右,接近滅族,但剩下的二萬人卻差點把蕭衍的南朝梁給滅了,也就是「侯景之亂」。
晉朝之所以被人遺忘,那是刻意遺忘的,一個滿是恥辱的朝代,不堪回首,晉朝的士大夫及貴族階層醉生夢死,鬥富橫行,而且還吸
毒(五石散),在這種政治局面下,很多人都選擇隱世來逃避,所以晉朝也是中國歷史上隱士最多的朝代,也是修道、出家最多的時
代。在現代社會下,更不會去觸碰晉朝的事,和諧是主題,而晉史就是一部仇殺的血腥史,所以就被刻意的遺忘和隱藏。
你想知道魏晉時期的事,可以翻閱《晉書》,這部史書是在唐初由房玄齡及魏徵等人主編,因為李唐的血統,所以在書中並未貶低胡人,相對比較公正,但廣傳的「殺hu令」並沒有記載在其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避免刺激胡人而影響唐初的漢胡融合局面,在這部史書里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五胡十六國的所有主要事跡,只要你有耐心看下去,是會滿足你的要求的,而且《晉書》是二十四正史之一。
❷ 被遺忘的民族英雄,哪一個人是收復台灣第一人,比鄭成功成名還早六十年
這個人就是明朝大將沈有容。沈有容一生保衛台灣三次,無論是那一次都是凱旋而歸,加上沈有容非常聰明,對付倭寇非常有一套,倭寇對上他的下場都是失敗,加上他真的比鄭成功成名還早上60年,只是後面給大家遺忘了,名氣沒有鄭成功有名。
1618年3月,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命令長崎代官村山秋安率戰艦13艘、士兵3333人進攻台灣,沈有容應命出任福州參將率先登東沙島(馬祖群島)窺偵敵情,採取以倭制倭的辦法,迫使日寇棄戈投降。沈有容三次保衛台灣,其功於國於台,殊非淺顯。
最後,想說的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不應該給遺忘,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牢記他為台灣做出的貢獻。
❸ 急求一位歷史被遺忘的古代文人烈士
陸秀夫
陸秀夫(1237年-1279年),字君實,楚州鹽城(今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人,宋末政治家,和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生平
寶祐四年(1256年)與文天祥同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淪陷,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和陳宜中、張世傑以及楊妃等人帶著宋度宗的兩個兒子——7歲的益王趙昰和4歲的廣王趙昺。同年益王趙昰在福州做皇帝,定年號「景炎」,是為宋端宗。
端宗任命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死,得年10歲,陸秀夫與張世傑共同擁立宋端宗異母弟——七歲的廣王趙昺為皇帝,定年號「祥興」,端宗生母楊太後垂簾聽政。趙昺即位後,封陸秀夫為左丞相,與張世傑共同輔政。
祥興二年(1279年),元朝張弘范大軍大舉進攻厓山的趙昺流亡朝廷,崖山海戰中,宋軍全軍覆滅。趙昺聞知被嚇得大哭大鬧。陸秀夫不願做元軍俘虜,先逼迫自己的妻子投海自盡,接著勸說趙昺「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接著將趙昺的玉璽栓在趙昺身上,接著背起年僅八歲的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1]。自此,南宋王朝覆滅。
陸秀夫的後人輾轉遷徙到廣州的從化定居,地點叫錢崗村。
紀念
陸秀夫死後,與張世傑、文天祥齊名,被稱為「宋亡三傑」。今廣東省江門市的新會有紀念陸秀夫負幼帝跳海悲劇的陸秀夫紀念館,而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小南山上宋少帝陵前有陸秀夫餚少帝殉海塑像。
陸秀夫的家鄉鹽城建有陸公祠。台灣新北市雙溪區亦有全台唯一供奉宋末三傑的「三忠廟」。興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是雙溪區民的信仰中心[2]
人物生平
初露鋒芒陸秀夫生於端平三年(1236年),卒於祥興二年(1279年),字君實,出生於楚州鹽城(今江蘇建湖),三歲隨同父母遷居江南京口(今江蘇鎮江)。他自幼聰明超群,在村塾就讀,常為塾師稱道:「這百餘蒙童之中,獨有秀夫為非凡兒。」稍長,喜讀愛國為民書卷,才思日漸敏捷,七歲便能詩文:十九歲時考取進士,與留下傳世警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當時鎮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以網羅人才著稱,他得知秀夫年輕有為,便禮聘到他的幕府任職。而淮南是當時天下賢能之士聚集的地方,有「小朝廷」之稱,所以陸秀夫在此處可謂如魚得水。陸秀夫的才思清麗,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他,但他並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靜,不喜張揚。每當那些僚吏來拜訪、賓主互相取樂時,只有陸秀夫獨自一人在旁,默默無語。有時府中設宴擺酒,陸秀夫坐在席間,矜持莊重,不說一句話,人們都覺得他十分怪僻,難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與他合得來。但陸秀夫治事有方、穩重干練的才華,深得李庭芝的賞識和器重。即使官位升遷了也沒有讓他離開,這樣,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一直到主管機宜文字。
陸秀夫祠堂(20張)德祐元年(1275年),元朝兵馬大舉進攻南宋,兩淮地區情況更加緊急,李氏幕府分崩離析,幕僚紛紛辭職,唯獨陸秀夫臨難不懼,與李庭芝同舟共濟,誓死抗敵。李庭芝深深為他這種疾風勁草的寶貴品格所感動,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士。就忍痛割愛,把他作為砥柱中流之材推薦給朝廷,官至禮部侍郎。此時的南宋局勢更是惡化。當時,元軍在宋朝叛將呂文煥的引導下順江而下。沿江諸將多呂氏部曲,望風降附。如江州知州錢真孫,安慶知府範文虎紛紛以城投降。一直不敢出征的賈似道迫於形勢也不得不率兵出征。他盡管來到蕪湖,可是並不願作戰,而是幻想求和。求和不成,只得僥幸一戰。賈似道派孫虎臣領步兵7萬多人
陸秀夫全身像[4]
駐扎在丁家州,夏貴帶戰船2500艘橫列江面,賈似道則親自率後軍安營蕪湖西南的魯港。雙方一交戰,孫虎臣由於資歷較淺,威望不足以服眾,所以對元軍的攻擊根本沒有還擊之力,不久就陣腳大亂;潰不成軍。賈似道更是驚惶失措,宋軍首尾難顧,元軍乘勝追擊,宋軍被殺死、溺死者不可勝計,水都被鮮血染紅,一應軍資器械,盡為元軍所獲。丁家州、魯港之戰的慘敗,使宋軍主力喪失殆盡。就在賈似道此次出師之後,朝中則由其黨羽王熵、陳宜中等所把持。陸秀夫雖多次上書,慷慨陳詞,請求到前方去組織抗元,但都被拒絕。可嘆陸秀夫空有一腔報國志,卻受奸人阻撓,無法施展。這年三月,伯顏率元軍直入建康,威逼臨安。當他聽說陸秀夫等忠義之士的其人其事時,不由贊嘆道:「宋朝有這樣的忠臣,卻不知重用,如果重用的話,我還會在此嗎?」魯港之役失敗以後,賈似道即被免職,且於當年九月喪身於福建漳州的木綿庵,但是,南宋王朝滅亡的命運此時已經無可挽回了。在元軍逼近臨安時,南宋朝廷立即陷入了極度混亂之中。膽小如鼠的文臣武將,惶惶不可終日,風聲鶴唳,談虎色變。貪生怕死的左丞相留夢炎,率先棄官外逃;六部(吏、戶、禮、兵、刑、工諸部的總稱)官員競相效仿,接踵遠走他鄉。掌管軍機、邊防事務的樞密院官員文及翁、倪普之流,懼怕落下臨陣脫逃的罵名,竟去串通監察機關,乞請御史借故上疏彈劫,以求罷官.但又恐朝廷開恩挽留,往往未等奏章批復,就已逃出京師.短短幾天之內,就颳起了來勢兇猛的「桂冠」之風,鬧得趙家王朝頓時「門前冷落鞍馬稀」。甚至皇帝召見群臣宜旨吳堅接任左丞相的時候,到場的文官只有六人。有志難伸攝政的太皇太後,七十二歲的謝道清,守著五歲宋恭宗趙顯,面對岌岌可危的政局,憂心如焚.束手無策的寡婦孤兒,最後想出一條對策,用謝氏的名義半是乞求、半是恫嚇地在朝堂上張貼出一道詔諭,大意是:「大宋得天下三百餘年,對讀書智慧的士大夫向來優禮厚愛。如今我與幼帝遭難,文武百官競熱視無睹,沒有一人出一智一謀救國。」朝內輔臣玩忽職守,州城守將棄印丟城御史糾
陸秀夫題跋像
查不力,丞相執政無方,遂使不軌之徒,里應外合,圖謀夜逃.你們自稱平日讀聖賢書,通達事理,在此國難之際,卻作出如此令人鄙視的醜事,還有什麼臉面活著為人?死後又有什麼資格去見先帝!大宋江山未改,國法尚在,自即日起,文武官員凡盡心守職者,一律官升兩級:倘有臨難棄官出逃者,御史將嚴加追究懲處。往日趾高氣揚、一呼百應的太皇太後,臨到國勢危如累卵,回天乏術的時候,也難免呼天不應、喚地不靈了。不管她用高官厚祿引誘,還是以嚴刑峻法威嚇,對那班離心離德的臣下來說,都無濟於事了。當年曾使群臣敬畏的詔諭,如今也成了地道的一紙空文,附著在朝堂的牆壁上任憑風雨剝蝕。內外交困的太皇太後,懾於元軍泰山壓頂般的武力威脅,最後與右丞相陳宜中商定:走議和乞降的路.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顏營中,主動提出稱侄或侄孫並納幣的屈辱條件,請求元朝罷兵議和。當即遭到伯顏拒絕.繼而又派監察御史劉觀傑再去伯顏營中「奉表稱臣」,許諾每年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幻想用此沉重代價換取南宋朝廷殘存一隅。伯顏對此退讓非但不許,反要南宋丞相親自出面請降。消息傳回臨安,陳宜中唯恐被元軍拘留北送大都(北京),連夜逃往溫州,遂使南宋違約。伯顏大怒,命令元軍進駐臨安城郊三十里處皋亭山,以示警告。太皇太後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人馬,與伯顏議和。但文天祥卻被伯顏所扣。太皇太後無奈,她用小皇帝趙顯的名義向元「百拜奉表」,自動削去帝號,改稱「國主」,派監察御史楊應奎帶著宋朝傳國玉璽三去伯顏營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徹底結束。在元軍進駐臨安之前,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進封七歲的吉王趙昰為益王,令其判(職位高的官兼職位低的職務)福州;同時進封四歲的信王趙昺為廣王,令之判泉州,二王在臨安即將陷落時,由駙馬都尉楊鎮等護衛,出京師,經婺州(今浙江金華),去溫州。欲對宋室斬草除根的伯顏獲悉,派兵追去,未果而還。鐵骨錚錚臨安淪陷後,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範的文臣武將,得知益王、廣王抵達溫州,都懷著東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陸秀夫就是在這時輾轉來到溫州的。隨後,張世傑率領的一支水軍也揚帆趕到。陳宜中出逃帶來的船隊,恰好又停泊在溫州附近的清澳。於是,昔日宋室的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的麾下。陸秀夫和陳、張等人經過磋商,一致主張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著便在溫州江心寺擁立益
陸秀夫半身像[5]
王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為副元帥,同時發布檄文,昭示各地忠臣義士緊急勤王,光復舊物。正在這時,已經成為伯顏階下囚的太皇太後,委派兩名宦官帶領百餘兵丁前來溫州,准備迎接二王回歸臨安降元。陸秀夫等人不願歸還,扶持二王出海來到福州。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趙昰在福州正式登極稱帝,改元景炎。同時,晉封他的弟弟趙昺為衛王,他的母親楊淑妃為太後、垂簾聽政。並組成以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為首的行朝內閣,重整旗鼓,中興朝政。福州政權的建立對南宋王朝來說,是其復興的希望,但希望又十分渺茫。朝廷當中,雖然有像陸秀夫這樣的忠心耿耿、竭盡全力試圖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大臣,但更多的卻是像陳宜中那樣的無德無能之輩。當時,福州政權被人們稱為「海上行朝」,只不過是流亡政府而已。在此政權建立之初,臣僚之間尚能同心協力,但是很快就發生矛盾。外戚楊亮節以國舅自傲,「居中秉權」,張世傑與陳宜中議論不合;文天祥也因與陳宜中意見不合,被排擠出朝廷;蘇列義受壓制,鬱郁不得志;而陸秀夫更是有志難伸,處處受到陳宜中的排擠。起初,陳宜中認為陸秀夫「久在兵間,知軍務,」對他十分看重。而陸秀夫「亦悉心贊之,無不自盡」。但不久,陸秀夫與陳宜中意見發生分歧,陳宜中指使台諫官彈劾陸秀夫,並將他免職。張世傑知道了,非常不滿,就對陳宜中說:「現在是什麼時候了,你動不動就罷免人?」不得已,陳宜中又召回陸秀夫。但是,由此可見趙昰流亡朝廷已不可能再有什麼大的作為了。十一月,元軍進攻福州,張世傑等率領十七萬官軍和三十萬民兵,護送小皇帝趙昰及趙昺登舟入海,駛向泉州。當時,泉州權勢最大的是阿拉伯籍富商蒲壽庚。此人寄居中國多年,還取得了宋朝市舶使(掌管檢查出入港口的外商船舶,徵收關稅,收購朝廷專賣品和管理外商等項事務)官職,他控制大量海船,獨霸當地海上貿易,欺行霸市,非法字元橫財。端宗一行人馬在泉州停泊後,張世傑急於擴充皇室實力,下令強取蒲壽庚的海船和資產,從而激怒了蓄謀降元的蒲壽庚,使其加快了反宋的步伐。因為行朝無力與之糾纏,只好離開泉州,取道潮州去惠州的甲子門(今廣東陸豐市甲子鎮海口處)。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又轉移到淺灣(今廣東饒平南海中島嶼)。陸秀夫復為簽書樞密院事,楊太後垂簾聽政,「與群臣語,猶自稱奴」。陸秀夫每時節參與朝會,都「儼然正笏立,如治朝」,有時在朝會進行中,秀夫會潸然淚下,用朝衣拭淚,衣服都沾滿了淚水,左右大臣看了沒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還是一步一步走向滅亡,地方上雖有文天祥、李芾等人進行極其艱苦的抗元斗爭,但由於勢單力薄,大都無所作為。力挽狂瀾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南宋「海上朝廷」未被剿滅,仍在福建、廣東沿海出沒,便急令塔出、李恆、呂師羹等率步卒越大庾嶺,忙兀台、唆都、蒲壽庚、劉深等率舟師入海,雙管齊下,南剿行朝。十一月,劉深攻淺灣,張世傑迎戰
陸秀夫背小皇帝
不利,遂與陸秀夫護衛端宗去井澳(今廣東中山南海中島嶼)。陳宜中見形勢緊張,臨難脫逃,遠走占城(古國名,在今越南境內)。十二月,颶風襲擊井澳,雨驟濤狂,桅斷船翻,士兵溺死過半。趙昰的龍舟及諸臣的座船雖然得以倖免,但也險象叢生,致使年幼的趙昰驚悸成疾。颶風過後,張世傑、陸秀夫等忙於率部收拾殘局,劉深乘隙指揮水師跟蹤追擊,行朝又被迫向珠江口外的謝女峽倉皇轉移。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經歷了百餘日海上顛簸的行朝,終於找到一個有暇喘息的落腳點,硇州(今為廣東雷洲灣外東南海中一個島嶼)。然而,平地又起風波,年僅十歲的趙昰突然在四月病死,廟號端宗。這在一些官兵看來,是「海上朝廷」壽命已盡的不祥之兆。為了避免與行朝同歸於盡,他們要求各自尋路求生.就在這樹倒猢猻散的嚴重關頭,陸秀夫挺身而出,大義凜然,鼓動眾人:「端宗駕崩,衛王還在。當年,少康能夠憑借五百人馬、十里方圓中興夏朝,難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數十萬兵民、萬頃碧海復興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業嗎?」在陸秀夫鼓吹的中興精神激勵下,群臣個個情緒激昂,紛紛表示誓死復興大宋王朝。接著,陸秀夫又與群臣商量立衛王趙昺為帝,由楊太後垂簾聽政,五月改元祥興。陸秀夫便在此危難之際,受命接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力挽狂瀾,共撐危局。六月,又在戎馬倥傯中將行朝轉移到厓山。兵敗厓山厓山在今廣東新會南八十裏海中,與奇石山相對,勢如兩扉,周圍潮汐湍急,舟行艱難,是一處可據險固守的天然堡壘,因此為行朝所選中.船隊靠岸後,張世傑、陸秀夫立即派人進山伐木,在島上造行宮三十間,軍屋三干間,供君臣將校棲身。餘下的二十萬士卒,繼續留在船上生活.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鬥,又令隨軍匠人修造艦船,趕鍘兵器。
陸秀夫頭像[6]恰好這時元將張弘范回大都向忽必烈述職,在奏疏中言稱:「張世傑復立趙昺為帝,閩、廣百姓奮起響應,倘若不及時剿滅,勢必釀成大患。」忽必烈對此深以為然,當即委任張弘范為元帥,並賜上方劍,令其全力進剿。張弘范推薦李恆為副帥,又親臨揚州點將,發水陸精兵二萬,分道南征.十月,張弘范帶舟師由海路襲漳州,潮州、惠州,李恆率步騎出梅嶺襲廣州,處心積慮縮小和切斷沿海陸地與南宋「海上朝廷」的聯系。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張弘范率舟師攻厓山,這時有人向張世傑進宮:「元軍已用戰船堵塞海口,使我進退兩難。不如盡早突圍,另擇途徑登陸,即使不勝,也有迴旋餘地,尚可引兵西走。」張世傑深知士卒久居海上,戰事艱苦,軍心浮動,一但登陸,難免潰散,於是回答道:「我軍連年疲於海上奔命,何時方休?莫如趁此時機與 元軍一決勝負。」隨後毅然下令焚燒島上行宮軍屋,全部人馬再度登舟,然後依山面海,將干艘戰船用粗大繩纜連結成一字長蛇陣,又在四周高築樓櫥,宛如城堞,將趙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間,詔示將士與艦船共存亡。厓山北部海面水淺,大船行駛極易觸礁,張弘范便調舟師迂迴到南部海面水深處,與張世傑的水軍接戰,同時斷絕行朝運輸淡水的通道。張弘范發現宋軍戰船集結,游弋不便,就用數艘輕舟,滿載膏油柴草,乘風縱火,妄圖火燒連營,一舉取勝。沒曾想張世傑早有準備,事先已在艦船上厚塗醒泥,井縛以長木伸向前方,致使元軍的火船無法接近,火攻失靈。張弘范無奈,增派舟師圍困海口,害得宋軍連續十餘日以干糧充飢,用海水解渴,疲憊不堪,紛紛病倒。這時,李恆率部從廣州趕到厓山與張弘范會師,張弘范令其控制厓山 北部海面,准備南北夾攻。無力回天二月初六拂曉,彤雲漫天,風吼海嘯。元軍選擇這樣一個惡劣的天氣發動總攻,意在先從精神上壓垮疲憊的宋軍.交戰之前,張弘范把元軍精銳分成四路,自己親率一路。在向將校部署出擊路線時,他說:「宋軍艦船停泊在厓山西面,漲潮之後必然向東漂移,我軍要趁此有利天時發起猛攻。各路舟師以帥船鼓樂為號,聞風而動,不得有誤。違令者斬!」隨後由李恆帶領一路舟師,乘早潮退去、水流由北向南之機,順流對宋軍進行試探性的攻擊,以求宋軍暴露強弱虛實,張世傑率部英勇抗擊,雙方火拚廝殺,幾經較量,未分勝負.及至中午,潮水猛漲,宋軍艦船果真東移。張弘范見時機已到,便令帥船大奏鼓樂;張世傑不知這是元軍再次發動攻勢的信號,誤 以為是敵船官兵在戰斗間隙飲酒作樂,所以未加戒備。不料,元軍竟在鼓樂聲中從南北兩面同時沖殺過來,迫使宋軍腹背受敵,倉促迎戰。由於連年海上勞頓,宋軍不得休整,士卒體力大都衰竭,突然 遭到凌厲攻勢,士氣很難振作。倘在此時有一環瓦解,整個防線就會全部崩潰。就在這關系南宋命運的決戰中,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元軍各路舟師的強攻下,宋軍的船隊中突然有一艘戰船的桅頂繩斷旗落,頃刻之間,許多艦船的檣旗也隨之紛紛降落。張世傑見旗倒兵散,大勢已去,連忙調集親兵砍斷船纜,准備輕裝沖開血路,殺出重圍。負帝投海時近黃昏,風雨大作,咫尺之間,景物難辨。張世傑趁著海面混亂,讓人駕輕舟去幼帝趙昺的座船,接他脫離險境,以便尋機安全轉移.一直在舟中觀察著戰況的陸秀夫面對此景,知道事已不可為,深恐奸細乘機向元軍賣主邀功,又擔心輕舟難以躲避元軍星羅棋布的艦船,招致南宋末帝被俘或遇難,因而斷然拒絕來者請求。但他也知趙昺的座船笨重,又與其他艦船環結,行駛艱難。陸秀夫估計已經無法護衛趙昺走脫,於是便當機立斷,決心以身殉國。他盛裝朝服,先是手執利劍,催促自己結發的妻子投海:繼而又勸說趙昺,「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說罷,他背起八歲的趙昺,又用素白的綢帶與自己的身軀緊緊束在一起,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與他的小主公踏上了從臨安到厓山的最後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楊太後聽說兒子趙昺死去,悲痛欲絕,隨即也跳海而死。之後隨同跳海殉國的朝廷諸臣和後宮女眷少說也有十多萬人。壯烈殉節張世傑久候不見接迎趙昺的輕舟歸來,便知凶多吉少,於是果斷突圍,在夜幕下奪路而去。數日以後,許多死裡逃生的將士,又駕駛艦船集聚在張世傑的座船周圍,停泊在南恩(今廣東陽江)的海陵山腳下。他們當中,有人給張世傑帶來了陸秀夫背負趙昺共同殉難的噩耗。張世傑悲痛不已,正在這時,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颶風再次襲來。艦船將士勸他上岸暫避,張世傑絕望地回答:「無濟於事了。還是與諸君同甘共苦吧!」隨後,他邁著沉重的腳步,艱難地登上座船舵樓,痛苦地俯視著在風浪中飄搖的宋軍殘船,焚香禱告上天說:「我為趙氏江山存亡可謂鞠躬盡瘁了,一君身亡,復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從此再無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沒有殉身,是指望元軍退後再立新君,光復宋朝江山。然而,國事發展如此令人失望。難道這是天意!」張世傑說到此處,突然墮身入海,滾滾波濤又接納了一代英傑……厓山之戰終於以宋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它標志著流亡政府的最後崩潰,也宣告了歷時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後的滅亡。厓山戰事結束後,張弘范自鳴得意,派人在厓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字,妄想功垂千秋。歷史評價但是,歷史功罪總有人評說的。盡管在元朝的高壓政治下,中原和南國人民敢怒不敢言 ,心裡卻時刻思念著陸秀夫,每當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誦「大宋左丞相陸秀夫殉難於此」。沒過多久,石壁上出現了一首詩:「滄海有幸留忠骨,頑石無辜記漢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終究在人間。」元朝滅亡以後,人們為了表達前輩和自己的心願,怒不可遏地將當年頌揚張弘范的刻字鏟掉,改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用以永遠紀念這位臨難受命,壯烈殉節的名臣。這就是有名的「功罪石」的來歷。今廣東省江門市的新會有紀念陸秀夫負幼帝跳海悲劇的宋少帝陵、三傑祠等。陸秀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者,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殫精竭慮,顛沛流離,試圖力挽狂瀾,維護大宋江山,可是,腐敗的南宋王朝又豈是個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終以自己的忠節之舉報效了國家。他的努力雖未能重扶正傾之宋室,但其忠心報國的愛國精神可歌可泣。
❹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鄭成功、戚繼光、林則徐、鄧世昌、楊靖宇。
一、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
二、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三、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四、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為紀念鄧世昌的偉大犧牲,人民創作了《甲午風雲》、《英雄鄧世昌》、《甲午大海戰》等多部文學、影視、戲曲作品,以歌頌其英雄壯舉,還有多處紀念館可供紀念、瞻仰、憑吊。
五、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❺ 歷史上有哪些被遺忘的人物
(抗日英雄,也是史上第一個收復台灣的人)
沈有容,字士弘,安徽宣城人。萬曆七年時考中武舉人。他小時就「走馬擊劍,好兵略」。他是一位被我們遺忘了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國史上真正第一個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的將領。
讀過明朝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明朝期間日本是明朝政府的一個主要對手,雙方曾交戰多次,鄧子龍和朝鮮的李瞬臣還在朝鮮戰場上雙雙犧牲。嘉靖年間,日本國內一些失去政治權力的人逃到了中日海峽之間,經常騷擾中國邊境,企圖以中國一些地區為根據地打回日本重奪政權,這是日本非政府勢力對我國的侵擾。倭寇可說是明朝最大的外患了。
到了嘉靖末年,倭寇終於被戚繼光、俞大酞等人趕出了中國大陸,可他們還佔領著中國台灣以及附近的海鳥,明朝的憂患可謂還沒有真正解除。
公元1601年,倭寇又向福建沿海一帶進攻了,這時候銅山把總張萬紀,還有我們題目里提到了福建地方長沈有容站了出來,堅決地抗擊並打敗了倭寇,倭寇於是退回了台灣島上。
沈有容擊退倭寇後,就計劃主動出擊收復台灣,他部署了一個策略:奇襲。這就意味著沈有容必須抓緊時間來達成這個目的。在那時那種情況下要渡過台灣海峽談何容易,但沈有容不畏艱險,他馬上親自率領了21艘戰船出海,打算強行渡海。
就在渡海的時候,惡運降臨到了明朝海軍身上,天氣突然變壞,颳起了一陣台風和海浪,頃刻間就有7艘戰船沉沒了。沈有容加緊航行,終於讓倖存的14艘戰船強渡了海峽,最終在台灣的西南海岸登陸。
鬼子們發現沈有容竟然在台灣島上登陸後,感到非常的害怕,於是匆忙應戰,明軍可以說是破釜沉舟,沒有退路了,他們個個作戰英勇,大敗日軍,擊沉對方6艘戰船,斬首15級,救回百姓370人。台灣就此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這場作戰中,沈有容表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勇敢的鬥志
❻ 有哪些歷史被遺忘了
留名青史的人我不多說了。先來說說無人知曉的人。蔣先雲(1902.8.17---1927.5.28)。黃埔三傑之首。1924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與陳庚,賀衷寒共稱「黃埔三傑」(沒聽過賀衷寒這很正常,就像你沒聽過薛岳、孫立人一樣)。蔣先雲從小才思敏捷,聰明過人,在當時1200餘名考生中,蔣先雲名列第一。非但如此,從入學開始一直到畢業考試,蔣先雲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績的第一名,創造了黃埔軍校史上一項「後無來者」的奇跡,在校期間他還潛心專研古今兵法「學術倆科,冠與全校」,無怪乎廖仲愷驚嘆他是軍校中最可造的人才,在中外軍校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無獨有偶,也許只有當年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創下的幾錄才可與之比肩。1927年5月28日在北伐戰爭中壯烈犧牲。蔣先雲,這顆黃埔軍校最耀眼的明星,一個本可以成為共和國元勛的天才將領。如同燦爛流星劃過黑暗夜空一般就這樣凄美的過早的隕落了。被蔣先雲驚艷到了嗎,下面看看背負罵名的人。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光看清史:明朝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百姓賦稅沉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清朝統治者順應天意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或許你會驚訝的發現有關八旗軍入關大肆屠殺漢族平民,推行血腥的「剃發易服」民族暴力壓迫政策的章節幾乎被全部刪節!連著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也隻字未提。(這段歷史已經被人有意掩蓋了二百多年,是上世紀初由魯迅等文化先輩從海外找回來的)
王安石(你沒看錯,就是王安石)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宋神宗執政之時,王安石任宰相,曾發動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變法改革,王安石變法之時,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他的事跡,甚至驚動了列寧同志,稱他為 「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家」,這更為他的光輝形象增光添彩。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在他身後近千年的絕大部分時間中,王安石得到的評價一直不是很高,明朝有人甚至評價他為「古今第一奸人」。同樣一個人,評價的差異咋就這么大呢?(梁啟超是最早為王安石平反的人)。有人平反了,有沒有沒被平反的。誰呢?以後說。。。
光看清史你會看到明朝大興文字獄,殺害大臣百姓;但你不會知道,清朝的文字獄有過之而無不及。光看清史你會對康乾盛世大家贊賞。但你不會知道,在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城市化率達到驚人的30%以上;在所謂「康乾盛世」時代,這一比例也不過9%;新中國在21世紀初才重新達到這一數值。(《元豐九域志》《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等)。或許你還知道那部被清史學家贊賞的《四庫全書》。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總計存書3457部,79070卷,禁毀6766部,93556卷。真不知道這是修書還是毀書。
清史的種種表現,你會明白,一部史書會大肆誇贊自己,誇大、抹黑前朝歷史。所以只看《明史》《清史稿》的人,得出的結論就是明朝有如人間地獄,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簡直弱得沒邊了。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易代修史的傳統。《元史》是明朝修的,明朝修編的《元史》的史料來源一是實錄,二是《經世大典》,三是文集碑傳,四是采訪。《元史》編纂中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編,材料少就少編。大多都是照抄元朝遺留下的記載,雖然時間倉促,有些史料缺失。但《元史》稱得上是一部較好的正史。那《清史》呢,《清史》的編撰者均受命於官方,在政治傾向上難免會喪失中立性。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清史館曾花十餘年時間編修《清史稿》,不過該書是未定稿,也因訛誤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評。由於參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遺臣」,因此書中貫穿著反對民主革命,頌揚清朝正統的思想。例如誣蔑明末農民起義軍為「土賊」,稱太平軍為「粵匪」,視辛亥革命為「倡亂」。而對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和清朝統治者的反動行徑卻多處隱瞞,傾向性錯誤顯而易見。對此,連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人員都極為不滿。現代《清史》的編纂於2004年全面啟動。從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啟動《清史》編纂工作至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已六易其稿,擬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錄。
❼ 多少被歷史遺忘的英雄
(抗日英雄,也是史上第一個收復台灣的人)
沈有容,字士弘,安徽宣城人。萬曆七年時考中武舉人。他小時就「走馬擊劍,好兵略」。他是一位被我們遺忘了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國史上真正第一個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的將領。
讀過明朝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明朝期間日本是明朝政府的一個主要對手,雙方曾交戰多次,鄧子龍和朝鮮的李瞬臣還在朝鮮戰場上雙雙犧牲。嘉靖年間,日本國內一些失去政治權力的人逃到了中日海峽之間,經常騷擾中國邊境,企圖以中國一些地區為根據地打回日本重奪政權,這是日本非政府勢力對我國的侵擾。倭寇可說是明朝最大的外患了。
到了嘉靖末年,倭寇終於被戚繼光、俞大酞等人趕出了中國大陸,可他們還佔領著中國台灣以及附近的海鳥,明朝的憂患可謂還沒有真正解除。
公元1601年,倭寇又向福建沿海一帶進攻了,這時候銅山把總張萬紀,還有我們題目里提到了福建地方長沈有容站了出來,堅決地抗擊並打敗了倭寇,倭寇於是退回了台灣島上。
沈有容擊退倭寇後,就計劃主動出擊收復台灣,他部署了一個策略:奇襲。這就意味著沈有容必須抓緊時間來達成這個目的。在那時那種情況下要渡過台灣海峽談何容易,但沈有容不畏艱險,他馬上親自率領了21艘戰船出海,打算強行渡海。
就在渡海的時候,惡運降臨到了明朝海軍身上,天氣突然變壞,颳起了一陣台風和海浪,頃刻間就有7艘戰船沉沒了。沈有容加緊航行,終於讓倖存的14艘戰船強渡了海峽,最終在台灣的西南海岸登陸。
鬼子們發現沈有容竟然在台灣島上登陸後,感到非常的害怕,於是匆忙應戰,明軍可以說是破釜沉舟,沒有退路了,他們個個作戰英勇,大敗日軍,擊沉對方6艘戰船,斬首15級,救回百姓370人。台灣就此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這場作戰中,沈有容表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勇敢的鬥志
❽ 近代中國有哪些被人誤解的民族英雄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可謂名人輩出!
這里所言的名人指的是於後世有好的事跡被人傳揚的人。畢竟,沒有哪個人會為自己的臭名遠播而感到光榮。
然而,歷史也是不公的!總有一部分英雄會被歷史所遺忘,被世人所誤解,甚至於臭名昭著。同樣是英雄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筆者認為有如下原因: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即文人墨客評書家的虛構刻畫。這一點主要現於元明清戲曲小說的虛構描寫。其二:老百姓的以訛傳訛。這點主要是古代百姓知識的匱乏,盲目的聽聞。其三:英雄個人原因。英雄本人可能因為做了或者參與了一件本身沒錯卻在老百姓看來已經背離人情的事而導致的。
在此,這里點出了十位於真實歷史上絕對算得上英雄但卻被人們誤解甚至唾罵了百年乃至數千年的英雄人物。
之一:漢末——曹操
曹操絕對是歷代受眾人唾罵最狠的一位英雄。凡是提到曹操之處多為貶損侮辱甚至誣蔑。但是無論從何方面思索,曹操都不失為一名真真切切的大英雄。
曹操自戰黃巾起兵,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戰徐州,滅袁紹,征烏桓,平關中,以齊桓、晉文為榜樣,直至統一北方,救萬民於戰火之中,乃至建立魏國,可謂戰功赫赫。
晚年的曹操仍不忘追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境界。如此豁達的人,如此悲涼的文,以及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闊大胸懷,何談不是英雄!
但是,世人卻冠之以奸雄頭銜。筆者放肆的以為:之所以稱曹操為奸雄,除了曹操心機太深,這一點是每一個成功政治家的必備條件,可以理解。還有就是因為曹操其貌不揚或者說長的不帥!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古人關於英雄這個頭銜的苛刻要求!這一點我會在下一位英雄周瑜篇章里說到。
之二:漢末——周瑜
周瑜跟曹操一樣也是被大眾誤會很深的一個人。這主要也源於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的描述,縱觀三國,羅氏意在尊劉貶曹,孫吳只作為配角存在。羅氏意在尊劉,就在劉備一方著了濃墨,為凸顯諸葛之才,周瑜成了襯托諸葛的綠葉。這著實讓人覺得冤枉。
翻開正史,可以發現周瑜可算得上毫無缺點,確確實實的一個完美之人。古人評價英雄的概念說:「聰明秀出為之英,膽略過人為之雄」,再加上道德高尚。周瑜可謂是一位有德,有才,又有風度的人。
德,他舉賢薦能;折節為國;謙禮忠君;性度恢弘。
才,他弱冠征伐,立下汗馬功勞;赤壁之戰力挽狂瀾;親冒矢石開拓荊州,豐功偉績一時不能道盡!時人評價他:「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
再說風度,他出身儒將但雅量高致,非比粗莽武夫,稱得上一位風雅超群的人物。單蘇東坡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就足以使人對他心馳神往。
之三:南梁——馬文才
之所以要說馬文才,是因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故事中,馬文才不擇手段奪人所愛,可謂人品低下。而事實則不然。
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南北朝時梁國的官員。本為一介書生,後北魏伐梁,他投筆從戎,作為參將的他輔佐將軍破魏兵百萬,立下赫赫戰功。後班師回朝途中遇山洪溺亡,年34歲。
梁帝稱贊他:文比班仲升(班固),才超趙子龍(趙雲)。
我們所痛恨的馬文才於歷史上根本不認識梁山伯,甚至兩人相隔千年。祝英台則是與馬同時代的一位女俠,曾多次進入馬府盜竊銀兩贈與百姓,後盜竊時中埋伏被馬文才所殺。這應該是古人醜化馬的原因。
祝死後百姓將其厚葬並立碑,碑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山伯為明代浙江寧波府一個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人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之後經文人墨客為順應民意改寫成了如今我們聽聞的《梁祝》。
馬文才
之四:隋末——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這與後來寫史書的人的觀點有關,再加上他死後的謚號「煬」屬於貶義,故後人將他列為了壞皇帝。
楊廣20歲被拜為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大軍進攻陳朝,並完成統一。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贊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
幾人皇位後,修通運河,開拓疆土,西巡張掖,開創科舉,開發西域,東征高麗。可稱的上一代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
後世說他征伐勞民傷財。性情暴虐,殺人如麻。好猜忌,心胸狹隘。但是話說回來,秦皇漢武,唐宗明祖哪一個沒有這些毛病!特別是唐太宗,史稱明君,卻也曾屠殺兄弟,連兄弟的小孩兒都不放過,霸佔哥哥的老婆,難道說他不殘暴?。
很不幸!楊廣本是個了不起的好皇帝,卻被說成是千古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