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近代歷史主幹事件

中國近代歷史主幹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4 22:26:44

『壹』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 要詳細的

中國近代(公元-1949年)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鴉片戰爭前,中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但由於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漸落後。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借機侵略中國,但其實質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銷售鴉片.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大量輸出商品和資本,逐漸沖擊著中國封建經濟。
1840年,外國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更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竊取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范圍;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巨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
1840年以來,亡國滅種的危機一直威脅著千年古國。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魏源等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斗,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
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清朝廷被迫於1858年先後與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簽訂《天津條約》,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攻佔天津,一路燒殺搶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他的弟弟恭親王奕欣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接著英法聯軍洗劫並焚毀了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領了北京。並強迫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以奕欣為首。發展中國軍事、民用、教育等,中國資產階級產生並且有所發展。
1883—1885年,中法戰爭,簽定《中法新約》,標志著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鎮壓義和團起義,維護在中國的利益,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5月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在這個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途因有法國特務監視,轉入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9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貳』 中國近現代史重要歷史事件

1、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George Elliot)、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3、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4、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5、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叄』 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①年6月,英軍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標志著鴉片戰爭的開始。②1842年8月,英軍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標志著鴉片戰爭結束。
2、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開始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國境內第一塊租界出現的標志。
4、第二次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這是因為: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入到內地。
5、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六個標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③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④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⑤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軍事上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⑥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標志著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7、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侵略中國的新階段和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的形成。因為該政策在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同程度地贊同,使得列強在中國空前激烈的爭奪,暫時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2.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4.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
5.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6.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袖、統一的綱領和統一的組織領導。
7.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同時又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8.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在運動後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肆』 大家幫忙羅列一下中國近代史上的主要歷史事件!(1840年~1949年)

百年來主要歷史事件
1840~1859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太平天國運動 中國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最終引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阻止了中國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
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繼續發展,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經濟上加緊侵略中國,使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國內人民起義不斷,邊疆危機四起。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工業化,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880~1899年
中法戰爭 19世紀末期,世界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為了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要求,資本主義列強加緊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資本輸出場所和殖民地。地域遼闊的中國成為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中國邊疆危機四起,法國發動了中法戰爭。清政府以勝求和,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奪取了越南,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中法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刺激了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的野心。
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國內階級矛盾尖銳,日本急需從侵略擴張中尋找出路,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並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都帶有現代意義的對外戰爭,主要標志就是海軍的出場和角逐。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已從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它們不僅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加強了對中國的政治侵略,企圖瓜分中國的領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的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也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雖然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它宣傳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外國傳教勢力活動猖獗,農民階級發動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同帝國主義進行頑強的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時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歸於失敗。這是一次旗幟鮮明的反帝愛國運動,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最高峰。
1900~1919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對外侵略的要求變為資本輸出和分割世界。中國人民為反對外國侵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清政府企圖利用義和團抵制外國侵略。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和迫使清政府屈服,英、俄、日、法、德、美、奧、意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這次戰爭鎮壓了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迫使清政府徹底屈服並與西方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輸出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共同要求。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到,要想保證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必需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所以,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8個侵略國和西、比、荷共11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也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20世紀初,清政府完全變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這一切促使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為了統一革命力量和進一步明確目標,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合光復會等,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清末「新政」 1900年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加劇,全國各地反壓迫、反侵略武裝起義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清政府統治危在旦夕。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清政府從1901年起陸續推行「新政」。「新政」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面對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式,「新政」並不能幫助統治者度過危機。
黃花崗起義 同盟會成立以後,陸續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其腐朽的本質。在孫中山、黃興等人的策劃下,1910年4月27日,由黃興直接領導的大規模反清起義——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爆發。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式的發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武昌起義 見前
辛亥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新政」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的本質。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立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洪憲帝制 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後,加緊復辟帝制。為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他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接受「二十一條」。帝國主義為擴大侵略利益,也積極支持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做上「中華帝國」的皇帝,改元「洪憲」。袁世凱稱帝不得人心,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革命黨人掀起了護國運動,袁世凱調兵鎮壓無效,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凱憂郁而死。
新文化運動 辛亥革命失敗後,帝國主義通過扶植北洋軍閥,加深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繼續深化。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凱又在文化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1915年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開始了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斗爭——新文化運動。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1920~1929年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工人階級隊伍壯大;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共產國際對中國給予大力的幫助;1920年秋開始,共產主義小組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這一切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後轉到浙江嘉興。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從此,它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並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的召開 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分割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特別是在中國的侵略利益,1921~1922年,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開會。華盛頓會議上,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九國公約》,這樣,中國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列強共同統治的局面。在列強操縱下,中國各派軍閥展開更為激烈的爭奪,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為了更好地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華盛頓會議以後,帝國主義既各自扶植依附於自己的封建軍閥,爭權奪利,又聯合干涉和鎮壓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卷土重來,加緊對中國進行掠奪,使一戰期間有所發展的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的壓迫。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戰火彌漫大半個中國。這一切導致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國共產黨在二七罷工失敗後意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於是,積極倡導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孫中山在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後,也意識到以前單靠國民黨一黨領導,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方法,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國民黨需要新鮮的血液」。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旨在改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在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就使得國共兩黨實現了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合作。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開展起來。
北伐戰爭 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農運動迅速發展;以五卅運動為核心的反帝愛國運動日益高漲;經過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而這一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各派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軍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直指黃河流域。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南昌起義 見前
八七會議 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並為中國革命的發展指明方向,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議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0~1939年
土地革命 1927年三大武裝起義失敗後,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向農村。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解除農民身上沉重的封建壓迫,充分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線的指導下,各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它鞏固了工農聯盟,為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階級上和經濟上的保證。
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領土垂涎已久,早就確立了侵略中國的方針。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藉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並依靠掠奪中國的財富,來醫治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正竭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1931年9月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第二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中國東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紅軍的長征 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工農紅軍中南方革命根據地無法立足,1934年10月,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兩年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保留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革命的種子。總之,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遵義會議 見教材108頁
一二九運動 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嚴重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繼續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號召中國人民起來反對內戰,共同抗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率先開展抗日救亡斗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學生的愛國行為,打擊了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陰謀,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的正確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它使學生開始走上了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西安事變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全國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求的壓力下,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到西安督促「剿共」的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有利於抗日的大局出發,經過多方努力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顯示出中國各個階層要求實現團結抗日的強烈願望。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團結抗日的誠意。它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七七事變 1936年,德、日、意法西斯在共同反共產國際的幌子下,勾結起來,同英法美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英法美對此採取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蓄謀已久的吞並中國、獨霸亞洲、稱雄世界的既定方針,1937年7月7日,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實施全面侵華的計劃。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佔中國華北而蓄意製造了一系列事件,總稱「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接受了共產國際的建議,在瓦窯堡會議上,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殖民地的野心,同時也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和英美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成為中國人民最終獲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0~1949年
中共七大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已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開始了局部反攻。為了迎接抗戰的勝利和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方向,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作了重要准備。
延安整風運動 為了肅清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影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支持下,早已決定了內戰的方針,但為欺騙國內輿論,並為發動內戰做准備,採取了「假和平、真內戰」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先後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共同商討」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力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反動派假和平的陰謀,以利於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中共中央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同國民黨當局舉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重慶談判的舉行,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的誠意,它雖然不能制止美蔣反動派發動內戰,但為國內贏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三大戰役 1948年秋,敵我力量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共中央經過分析,認為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的主力,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春,在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這次會議解決了革命勝利以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伍』 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看一看鳳凰衛視的《騰飛中國》

『陸』 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①1840年6月,英軍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標志著鴉片戰爭的開始。②年8月,英軍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標志著鴉片戰爭結束。
2、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開始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國境內第一塊租界出現的標志。
4、第二次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這是因為: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入到內地。
5、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六個標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③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④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⑤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軍事上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⑥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標志著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7、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侵略中國的新階段和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的形成。因為該政策在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同程度地贊同,使得列強在中國空前激烈的爭奪,暫時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2.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4.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
5.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6.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袖、統一的綱領和統一的組織領導。
7.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同時又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8.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在運動後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柒』 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

近代前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近代史上列強的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

5.抗日戰爭(1937—1945)

晚清、民國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國:1912——1949年(台灣至今還是用中華民國紀年)

3、北洋軍閥政府時期:1912——1928年

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年

近代前期重大歷史事件順序:(西學東漸過程)

1、林則徐、魏源開眼看世界:1840年前後

1、防禦階段:1937.7——1938.10(南京國民政府組織了正面戰場四大會戰)

2、相持階段:1938.10——1945.4(南京國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國土)

3、反攻階段:1945.5——1945.8.15(國共兩黨配合蘇、美、英盟軍大反攻)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1、和平談判階段(1945.8—1946.6),重慶談判和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2、國共內戰階段(1946.6——1949.10)

1946.6—1947:防禦階段

1947.6—1948:反攻階段

1948.9—1949.:三大決戰

1949.4—1951:渡江作戰、解放全中國

『捌』 中國近代歷史大事件日期排列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發動步伐和西征,捻軍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
1853年-1876年 雲南彝族人民起義
1855年-1872年 貴州苗族人民起義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 雲南回族人民起義
1957年-1863年 太平軍在長江中下游抗擊中外反動軍隊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
1859年 洪仁\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1861年 北京政變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中國第一台蒸氣機製成,陝西、甘肅回族人民起義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新疆維吾爾等族人民起義
1868年捻軍起義失敗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1884-1885年 中法戰爭
1885年 《中法新約》、《中日天津條約》簽訂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興中會成立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佔領台灣
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國民黨成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新青年》雜志創刊,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5年-1916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1918年 護法運動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結束
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罷工
1920年夏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澤東在湖南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1月-3月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 中共「二大」召開
9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6月 中共「三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罷工
1926年3月 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
5月 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
7月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1927年1月 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
第 二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
9月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
12月11日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29年12月 古田會議召開
1930年3月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三次反革命「圍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
3月 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
1933年春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1934年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召開
2月 東北抗日聯軍建立
10月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爆發
12月 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
10月 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12月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抗 日 戰 爭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6月-7月 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第 三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28日-
10月10日 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0月中下旬 上黨、邯鄲戰役,粉碎國民黨的局部進攻
12月 昆明學生發動「一二·一」愛國運動
1946年1月10日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
政協會議開幕
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2月 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1947年2月28日 台灣人民舉行「二·二八」起義
3月-7月 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5月 全國學生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6月30日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7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0月 《中國億解放軍宣言》發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1948年9月-11月 遼沈戰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戰役
12月-
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而進軍令,解放軍渡江作戰
4月23日 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玖』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有哪些

中國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鴉片戰爭前,中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但由於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漸落後。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借機侵略中國,但其實質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銷售鴉片.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大量輸出商品和資本,逐漸沖擊著中國封建經濟。
1840年,外國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更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竊取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范圍;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巨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
1840年以來,亡國滅種的危機一直威脅著千年古國。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魏源等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斗,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
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清朝廷被迫於1858年先後與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簽訂《天津條約》,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攻佔天津,一路燒殺搶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他的弟弟恭親王奕欣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接著英法聯軍洗劫並焚毀了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領了北京。並強迫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以奕欣為首。發展中國軍事、民用、教育等,中國資產階級產生並且有所發展。
1883—1885年,中法戰爭,簽定《中法新約》,標志著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鎮壓義和團起義,維護在中國的利益,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5月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在這個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途因有法國特務監視,轉入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9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歷史主幹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