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歷史學界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新史學派,以梁啟超1902年《新史學》發表後為根源;古史辨派,代表顧頡專剛、胡適、錢玄同、屬童書業、呂思勉等學者。懷疑古書記載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代表層層積累的古史;南高派;古史辨派,繆的相信古代文獻記載史實的一批學人。以柳詒徵、 繆鳳林、鄭鶴聲等為代表,活動中心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以《史地學報》為中心。
⑵ 中國歷史上哪些派別提出走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歷史上曾八次嘗試走資本主義道路:
太平天國運動
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
史學界認為帶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此時社會各階級已發生了新的變化,農民已不是中世紀的封建農民,他們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派的特點,農民以外還有新興的市民等級,這一社會力量投入革命斗爭中,成為其核心和骨幹。」,就不能不使得太平天國革命具有了迥異於以往單純農民戰爭的許多特點,其中如政治綱領中提出的平等觀念,否定專制神權和專制政權的思想,便帶有較為明顯的資產階級性質。
洋務運動
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興辦軍事工業的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資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問題,促使中國近代經濟、資本主義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在社會經濟中明顯增長,對中國近代企業、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由於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根本無意於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因此主觀上沒有導致中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
戊戌變法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這是中國第一次明確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目標:主張採取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地改革,興民權、設議院,走君主立憲道路,改革內政,抵禦外侮,將古老中國變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但是 youyu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守舊派的勢力強大,迅速就失敗了。
清末新政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後的默許下,清政府進行改革,廷力圖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內地和東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於改革政策的「支離、拖沓」和一些官員的「敷衍」,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也為辛亥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准備條件。
肯定其是一個確確實實推行的改革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廣泛而深刻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其與戊戌變法相比較,是一場排除民族資產階級領導和參加的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
辛亥革命
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廣泛的、真正的實施,辛亥革命實際上是「既成功,又失敗了」。
新文化運動(前期)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由於新文化運動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因此還是屬於一次資本主義道路的失敗嘗試。
抗戰後國共和談
1945年抗戰勝利後本來就准備和平建國了,共產黨也很有誠意的派出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高規格代表團赴重慶談判,可見共產黨對於和平建國是很有誠意的,畢竟打了這么多年了,中國人流的血夠多了,能不流血當然還是不流的好。如果蔣介石接受共產黨的條件(其實要價也不算高)那就皆大歡喜,解放戰爭不用打幾年,國民黨也不會被趕到小島去。那 么中國最有可能建立一個資產階級為主導的共和國。
建國前夕
1949年3月在河北省阜平縣西柏坡舉行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這次中央全會規定的路線是:先實行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再實行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但是由於解放戰爭的進展順利,劉少奇在北京和資本家代表的談判中,消除了他們的顧慮,因此並沒有在建國初期採用資本主義制度和過度,直接奠定了國有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⑶ 中國古代的四大流派
少林、武當、峨眉、崆峒
其實是六大派:少林、武當、峨眉、內崆峒、華山、容昆侖
http://shi..com/shi/169174.html
⑷ 中國近代所有派別
軍事
近代軍閥起源於清末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各地團練。但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都還只是具備了軍閥的雛形,還不具備完全意義上的軍閥特徵。因為這二人雖然組織了軍人集團,但畢竟沒有各具地方,其財權及地方人事還是掌握在清政府手中。 中國最早的軍閥應是北洋軍閥,起源於袁世凱德小站練兵,後來逐漸發展起來,形成北洋軍閥。 中國軍閥派系有以下: 皖系軍閥,主要領導人:段祺瑞、段芝貴、徐樹錚等人。 直系軍閥,主要領導人: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等人。 奉系軍閥,主要領導人:張作霖 桂系軍閥,主要領導人:陸榮廷 新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 粵系軍閥:陳炯明 新粵系軍閥:陳濟棠 滇系軍閥:唐繼堯、龍雲 晉系:閻錫山、傅作義 馮系西北軍:馮玉祥 魯系:韓復榘 (脫離於馮系西北軍) 豫系:趙倜 黔系:劉顯世、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 湘系:湯薌銘、唐生智、譚延闓、何鍵 川軍:劉湘、鄧錫侯、楊森、劉文輝 陝西:劉鎮華、楊虎城、郭堅、黨玉琨 寧夏:馬鴻賓、馬鴻逵 青海:馬麒、馬麟、馬步芳、馬步青 甘肅:馬仲英 新疆: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 中央軍:蔣介石(貌似軍閥)
政治分派:
1.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出現了洋務派和頑固派,他們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分化出來的,都是地主階級代表,都要維護清朝統治,但前者要師夷長技以自強,即學習西方科技以挽救危亡,後者主張原封不動地維護清朝統治。 2.19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了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到九十年代發展成比較強大的維新派,屬於資產階級代表,要求依靠清政府進行改革,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國家。與維新派相反的是封建頑固勢力,這里的封建頑固勢力包括前面所講的洋務派。 3.戊戌變法失敗後,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台,他們要求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與革命派相對的是保皇派,他們是由前面所講的維新派發展而來,都是資產階級代表,但一個主張革命,一個主張維新。 4.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出現了眾多派別的軍閥,典型的有皖系、直系、奉系、滇系等,他們都屬於軍閥統治,但有不同的地盤和靠山。 5.1919年五四運動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它是繼續完成中國資產階級完成不了的民主革命任務,並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6.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國民黨內部又分為蔣介石的嫡系、李宗仁的桂系等。 也可分為: 一.地主階級 1.抵抗派:代表人物是林則徐和魏源,19世紀40年代出現,林則徐編《四洲志》,魏源編《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2.洋務派: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19世紀60年代出現,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專制統治,發起洋務運動。 二.資產階級 1.維新派:代表人物為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主張政治上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文化上學習西學,發起維新變法運動。 2.革命派:代表人物是孫中山,主張推翻滿清政權,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文化,發動了辛亥革命。
⑸ 中國歷史上有那些文學流派
文學流派或團體的歸類。
1、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禹、應瑒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後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2、唐代詩人屬於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3、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4、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
17、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8、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9、宋代詞人中屬於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20、宋代詞人中屬於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22、明代後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塗中行、吳國倫。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後七於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7、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8、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9、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30、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1、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於1909年,發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⑹ 中國近代史中的所有派別的介紹
洋務派:
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奕忻
主張:器物變革,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自強」 (目的在於維護統治)
洋務運動:中心內容在於「練兵制器」1861年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開始到1895年甲午戰爭威海衛戰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止。1861年,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1863年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總局; 1863年廣方言館;1862年京師同文館;70年代,李鴻章開辦了輪船招商局
影響:洋務運動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的經濟實力的擴張也起了一些抵製作用。
維新派:
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
主張:
政治上:君主立憲(目的在於維護統治)
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
思想上:廢八股、設學校,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知識
變法維新運動: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公車上書」 ;康有為辦強學會,出版《中外紀聞》鼓吹變法;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都十分有名;譚嗣同在湖南長沙創設南學會、出版《湘報》,辦時務學堂。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實行變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失敗
意義:戊戌變法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運動,也是一場試圖把中國改革成近代化國家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大大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革命派:
代表人物:孫中山
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民族、民權、民生」
辛亥革命: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這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的政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史稱「辛亥革命」。湖北軍政府成立,定國號中華民國。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布中華民國成立。
意義: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巨大變革,革除了一些封建陋習,促進了中國思想解放與生活近代化的發展。
頑固派:
代表人物:慈禧太後
主張:維護清朝統治,
就是一方面破壞和抵制各種把中國推向近代化的運動,一方面又迫與輿論和民眾壓力,不得以在20世紀初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
還有農民階級,如太平天國,義和團。二者有所區別。太平天國領導人是洪秀全,主張當然是建立自己的絕對平均的「天朝」。義和團最初領導人是朱紅燈,主張「扶清滅洋」。
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天京變亂,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提出了一個新的施政綱領——《資政新篇》。《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是幾千年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它在反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國侵略的任務。太平天國某些領袖還提出學習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也是以往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義和團運動:起於山東,盛於直隸;1899年,朱紅燈領導義和團在山東平原縣起義,義和團運動是農民自發的反帝愛國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促進了人民的覺醒,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義和團運動失敗了。
⑺ 中國古代教派 中國古代有哪些教派
有一種邪教叫做竹山教,主要在如今的湖南一帶,道內的人擅長使用五鬼搬版運之術竊取他人財權物.但是因為使用邪術,所以每到農歷初一,十五都要把頭伸到馬桶里,用排泄物捂在腦門上,防範雷擊.
還有正一教,屬於江西龍虎山符籙宗管轄,其前身就是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教.屬於天師嫡系.茅山道也屬於符籙宗管轄.
⑻ 中國的歷史學界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1、新史學派
以梁啟超抄1902年《新史學》發表後為根源。
2、古史辨派(疑古派)
代表顧頡剛、胡適、錢玄同、童書業、呂思勉等學者。懷疑古書記載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代表層層積累的古史
3、南高派(信古派)
古史辨派(疑古派)繆的相信古代文獻記載史實的一批學人。以柳詒徵、 繆鳳林、鄭鶴聲等為代表,活動中心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以《史地學報》為中心。
4、食貨派
誕生於30年代社會史大論戰之中,以《食貨》雜志為核心,較早開展社會經濟史的研究
5、史料學派
6、戰國策派,以雷海宗、林同濟為代表,他們以德國斯賓格勒的文化形態理論為學說基礎。
7、馬克思主義史學
8、保守派
⑼ 中國古代文學流派分哪幾類
回答者:淺笑揚衣 - 童生 一級 11-5 16:53
--------------------------------------------------------------------------------
文學流派或團體的歸類。
1、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禹、應瑒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後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2、唐代詩人屬於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3、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4、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
17、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8、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9、宋代詞人中屬於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20、宋代詞人中屬於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22、明代後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塗中行、吳國倫。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後七於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7、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8、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9、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30、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1、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於1909年,發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⑽ 中國古文學流派有哪些
文學流派或團體歸類
1、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國時期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禹、應瑒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1、沈宋:指初唐武時期著名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2、唐代詩人屬於邊塞詩派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3、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樂府詩
14、郊寒島瘦:蘇軾語對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形象概括
15、元白:指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兩皇帝主李璟和主李煜
17、三蘇:蘇軾、蘇洵、蘇轍
18、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9、宋代詞人屬於豪放派有:蘇軾、辛棄疾
20、宋代詞人屬於婉約派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22、明代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塗行、吳國倫
23、唐宗派:明代前七於反對派作家有:王慎、唐順之、歸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7、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陳三立、陳衍
28、浙西詞派:清初詞派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代表
29、陽羨詞派:清初詞派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代表
30、常州詞派:清葉詞派代表人物張惠言
31、桐城派:清葉著名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於1909年發起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