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份中國歷史說課稿,謝謝啦!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本課位於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主題下。在第十三課中我們已經了解了秦朝的相關歷史。本課則從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軍事四個方面闡釋秦始皇建立和加強中央集權制的措施,以及這一制度對當時和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所以在中國古代史中起著承前啟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二、學情分析
1、通過對秦帝國興亡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秦朝相關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引導其進一步了解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有助於全面客觀的評價歷史。
2、七年級的學生認知以感性認識為主。對圖片、影音資料等形象化的內容,興趣大,接受快。但邏輯思維尚處於上升階段,對歷史現象及原因的分析、歸納、聯系的能力較弱。
三、根據課程標准和學生特點,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基礎知識:中央集權制的確立、郡縣制、皇帝、三公、交通的暢達、文字的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小篆和隸書、圓形方孔錢、萬里長城、焚書坑儒。
通過對秦始皇其人和他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的了解,逐步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能力。
通過思考「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對後世產生什麼影響」,懂得綜合分析問題,知道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在大連出土的古代錢幣。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講述「習。出示「秦朝行政系統的簡表」,學生貼貼看,有助於學生對重點概念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和第十三課的學習,學生能懂得,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採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並對以後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周遊列國的尷尬事」設疑質疑,促進學生有目的的自主學習。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廢分封,立郡縣」講述了秦始皇確立的 「中央集權制」,這一制度對後世歷代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車同軌,書同文」、「焚書坑儒」都是為中央集權制的建立和鞏固服務的,因而確立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1、由於七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低,對一些歷史概念理解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如何理解中央集權制的概念就成為本課的難點之一。
2、「車同軌,書同文」與建立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的關系,屬於教材的隱形知識,初一學生一般不易看出並理解,所以這兩方面內容均需要教師進行闡述,定為本課的難點問題。
五、教法與學法
1、模擬歷史情境、探究式教學,我根據教學內容, 提出「秦皇的四個煩惱」,創設特殊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教學,體驗歷史、感悟歷史。
2、運用合作、探究、比較歸納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自主體驗,合作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自學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周遊列國尷尬事」,運用故事導新課。
在導課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這樣的歷史情境。(放幻燈片)戰國末年有些 「驢友」喜歡四處旅遊。在旅途中遇到了諸如:車不能行、錢不能花、字不能識、尺度不一等尷尬事引來了秦皇的無盡煩惱。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貼合初一學生的感性認知特點,此環節創設目的是設置懸念,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 二 )古今史料展新授,師生互動出謀略。
在新授環節,我設計了 「秦皇的四個煩惱」
「秦皇的煩惱一」:「車不同軌,書不同文」。
我設計的活動是「我幫秦皇解煩憂」。
首先請學生結合教材呈現的史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找出對策。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每提及的一點,教師就相應的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關於統一貨幣的知識點,課前叫學生收集古代錢幣,結合學生收集的錢幣提出問題:為什麼中國多鑄造圓形方孔錢?從而引導學生了解古人的宇宙觀——「天圓地方」。
關於統一度量衡,教師出示幻燈片,通過古今數據對比,以算一算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加深對度量衡的統一認識。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車同軌、書同文」的歷史意義。教師適機補充更為詳實的史料,凸顯難點。
設計意圖:「車同軌、書同文」 與建立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的關系是本課的難點之一,採用小組合作方式,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各組中,及時了解學情,適機加以引導。學生普遍能夠理解文字、貨幣、度量衡的統一不僅消除了六國遺留的陳跡,而且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對於其更重要的作用是有利於秦始皇鞏固統一,加強統治,可能會理解不到。所以教師要准備相應的史實加以闡述,引導學生突破難點的學習。
秦皇的煩惱二:「廢分封還是立郡縣」
我設計的活動是角色模擬。學生扮演群臣,殿前爭辯。(請看大屏幕),
現場展示的形式體現出分封制的弊端,使學生認識到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式,加強封建統治,秦始皇必須創立了一套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
圖片展示中央集權制的具體內容。(大屏幕展示)
便於學生了解秦始皇通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將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從而實現政治上的完美統一。
接下來,教師在大屏幕展示「歷代中央集權制的簡況」。
使同學能夠清楚的認識和體會到:秦朝的政治制度確實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以後學習古代史的相關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和詮釋。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內容,我們通過課本劇的形式配合大屏幕的動畫演示,再現歷史場景,直觀體現中央集權制的概念及其內容。讓學生能夠體會秦皇的煩惱,理解秦皇的創新。由此成功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秦皇的煩惱三:匈奴進犯
我採用的教學方式是:視頻再現歷史場景,引導學生領悟新知。(大屏幕展示視頻:匈奴進犯等場景)。
在了解了秦長城修築的原因之後,教師出示幻燈片,學生看圖講解,識記秦長城和靈渠的基本概況及歷史意義。教師再出示一組現狀圖,組織學生探討如何保護這些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從而使學生理解保護長城和靈渠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保護長城和靈渠,這雖然不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但巧奪天工的長城,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在保護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關注和保護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秦皇的煩惱四:儒生怨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的儒生們的背後議論,引起他的第四個煩惱。他又是怎樣解決的呢?
大屏幕展示「焚書坑儒」的相關內容,提出問題:「歷史上對秦始皇的評價始終是功過參半,請你結合本段內容談一談假如你是秦始皇,你為何要 「焚書坑儒」?
學生激烈爭辯,得出結論: 「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的思想措施。
教師追問「焚書坑儒」的利與弊。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總結歸納: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但手段殘暴,同時也禁錮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是他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體現。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和教師指導,使學生掌握要辨證看問題的方法,能夠正確的看待和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而達到以史為鑒、古為今用的現實作用。
(三)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結合板書(看大屏幕)總結歸納秦始皇建立和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教師適機點撥重、難點。
教師小結:秦朝結束了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是大勢所趨,是民心所向!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今天,我們再一次走近秦始皇,共同感受了他作為政治家的創新精神,共同領略了這位「千古一帝」的非常人生!希望他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的精神能引領今天的我們厚積薄發、與時俱進!
Ⅱ 內戰烽火的主要內容是
內戰烽火的主要內容是:重慶談判、重點進攻、全面進攻、挺進大別山、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教學內容:戰略大決戰
【重點難點精講】
重 點
(1)三大戰役
①條件:a.人民解放戰爭經過兩年共殲滅國民黨軍200多萬;b.國民黨主力收縮到沈陽、北平、徐州等戰略要地周圍。
②經過:a.1948年9月至11月,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迅速攻佔錦州,「關門打狗」,決戰東北,解放長春、沈陽和東北全境。b.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進行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c.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東北解放軍與華北解放軍合力進行平津戰役,攻克張家口、天津等地,爭取北平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③意義: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渡江戰役
①目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②經過: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渡江作戰,解放了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宣告垮台。
③意義:渡江戰役推翻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難 點
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在全國勝利的原因
(1)國民黨方面: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軍隊厭戰,士氣低落;③貪官橫行,統治腐敗;④美援斷絕,蔣桂分裂。
(2)共產黨方面: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③將帥協謀,上下同心;④人民解放軍士氣高昂,正義戰爭必勝;⑤統一戰線,聯合對敵。
知識系統概述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戰略決戰時期,中共中央及時抓住有利戰機,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它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三大戰役勝利後,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4月23日佔領南京,南京國民黨政權覆滅。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迎來的是新中國誕生的曙光。
Ⅲ 急求一篇高中歷史說課稿《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紀念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10-5
1917年冬,俄國人民在列回寧的親自領導答下,發動了武裝起義。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晚9點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民發發出了向敵人啊後攻擊的炮聲,赤衛隊員、革命土兵和水兵的隊伍從四面八方沖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巢穴--冬宮,雷鳴般的「烏拉」聲壓倒了槍炮聲,起義群眾攻進並佔領了冬宮,在冬宮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部長們全部被擒。
俄國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在俄國的統治,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提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過去的一切革命的結果都是以一種剝削制度替代另一種剝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從根本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滅剝削階級,因此,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上的新紀元,為人類的解放事業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從十月革命的勝利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產生了對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嚮往。從此,中國的先進分子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的時期。
Ⅳ 八年級歷史上冊內戰烽火之重慶談判的影響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中囯共產黨同國民黨政府內在重慶進行了容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重慶談判。 整個事件過程從1945年8月29日開始,至10月10日結束,國共雙方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事件目的
蔣介石的目的:欲圖獨掌大權,為准備內戰爭取時間並轉嫁戰爭責任。
中共的目的: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團結教育廣大人民,盡力爭取國內和平。
編輯本段
談判結果
經過40多天艱苦而復雜的談判,國共雙方正式簽署會談紀要。因為是10月10日簽訂,紀要又稱「雙十協定」。國民黨當局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但是,對於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的合法地位問題,國共雙方未能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