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場舞弊層出不窮,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制度性防懲舉措
科舉時代.士子作抄弊最常見的方法是夾帶.對科場夾帶作弊.歷朝政府均嚴厲禁止.據史書記載,唐時"搜索衣服.譏訶出入".宋代定製,士子入場須"解衣搜閱".金代更有獨特的入場之前"沐浴更衣之法".元時規定.舉子入院"所攜物件皆拆封點檢".清沿明制.並借鑒歷代反舞弊舉措,對科場夾帶的禁防律令。
❷ 古代科舉考試怎樣防作弊
唐代用彌封方法,以防作弊;宋代考試更見嚴正,主考官是臨時差的,受命後要即到貢院,稱為「鎖院」,而閱卷時又用彌封、謄錄、糊名等方法,防止作弊徇私由於科舉考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一生的富貴榮華,因此不少人均企圖以作弊以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最常見的作弊有三種,一是賄買 (即賄賂主考官以獲取好成績)、二是夾帶考試經文 (帶書或抄錄於隨身物品中) 入內作弊、三是請人代考。
賄買
唐代武則天時代曾設立糊名的辦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減少批卷者認出撰卷人的機會,這做法在宋代以後成為定例。同時又發明了謄錄的方式,由專人抄錄考生的試卷並以抄本送往評級。這樣批卷者連辨認字跡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與考官約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詞來作暗號,即所謂「買通關節」。為了減少這種可能,自宋太宗起訂立了鎖院的制度。每次考試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為臨時委派,以便互相監察。當考官接到任命後,便要同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發榜前不得離開;亦不得接見賓客。如果考官要從外地到境監考,在進入本省境後亦不得接見客人。賄買若然被揭發,行賄受賄者都可能被處死;而同場的考官亦可能被牽連受罰。
清代入關初期便曾發生了丁酉案(順治十四年),順天,江南,河南,山東,山西五闈弊案,最後以江南闈十六房主考全部斬立決,數百名舉人在滿兵夾帶下重考,之後數十人被判死或貶徙尚陽堡寧古塔。是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科場舞弊案,一般認為這是滿族統治者以嚴刑酷法震撼漢族知識分子,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夾帶
唐代的科舉考試已設有兵衛,以阻止夾帶作弊。宋朝起,考試在貢院內進行,貢院內考生之間是以牆壁隔開的,稱為號舍。考生不可以喧嘩、離場,以防止傳卷或傳話。但是夾帶經文這作弊方法始終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里,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明清的科舉保安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兵衛仔細搜查外,乾隆時更曾下詔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台、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台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對檢舉夾帶者有賞格,被發現者除了取消資格外,更要帶枷示眾。但科場舞弊始終未曾徹底有效地受到打擊。有傳說指一次會試中有舉人把夾帶的書本掉在地上,奉旨檢查的親王卻為他掩飾,說:「何以攜帳簿入場!」
代考
代考在唐朝時頗為常見。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詳細的體貌特徵的履歷。進場前考官會根據履歷驗明考生的身分。但是代考作弊似乎亦沒有被完全杜絕。例如民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漢民,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代考「槍手」,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獲得中舉。 清朝若干朝代的科舉考試還禁止八旗子弟參加考試,以防作弊
❸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通過作弊等手段進而榜上提名的嗎
盡管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無缺的,科舉制度可能也存在我們看不見的弊端。但是,我國的科舉制度嚴格,而且各朝代在不斷完善,我認為通過作弊等手段進而能夠提名上榜的幾率非常小。不否認科舉考試中可能存在著作弊的現象。然而,科舉考試並不是只有一場,要想提名上榜需要經過多長考試,不可能每場考試都通過作弊來實現,這種幾率微乎其微。
所以,能夠經過環環考試最終被錄取的人,一定是有真才實學的人,那些靠作弊通過一場考試的人不會走得長遠,必定會在考試期間被發現。科舉制度於萬千讀書人而言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於國家而言是選拔人才的機會,這關繫到國家未來發展,豈容作弊之人混入其中?
❹ 古代科考有哪些作弊方式
科舉作為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被稱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談到科舉考試,考場作弊絕不能不提。古人在考場作弊都有哪些方式呢?
藉助作弊工具,考生在科考中可以有非正常的表現,不過,整個過程還需要與監考官鬥智斗勇,這不僅要求作弊者要有發現監考漏洞的能力,還要求作弊者有毀滅作弊工具的應急措施,最重要的是在考試期間要有極其強大的內心,做到臉不紅心不跳。
雖然現代考生已經可以熟練利用物理學、網路、電子工具等進行作弊,但是翻看古人作弊的手段,想必你也會為之驚嘆。
概括起來,古代舞弊的手段(考生作弊方面)大概有如下幾種:結朋、行卷、懷藏(小抄)、代筆(替考)、授義(傳答案)、繼燭(依靠蠟燭作弊)、飛鴿傳書(場外答題)。
由於唐朝科舉主要是考試和薦舉相結合,所以結朋、行卷等在唐朝可行,但隨著科舉制度改革,這種舞弊手段並不通用,就不多介紹了。
首先說懷藏,顧名思義就是將小抄夾帶進考場。隨著反作弊的技術日益增長,這種作弊技藝也越發「爐火純青」。以前科舉由於可以攜帶吃食、蠟燭、餐具等入場,所以就有了把《四書》《五經》塞在饅頭里、縫在衣服夾層以及塞在蠟燭里等比較「粗放」的作弊方法。
利用蠟燭作弊的操作方法是,先將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塞入紙條後再用蠟油將底部封平,然後帶入考場。當然,這些紙條能夠呈現的內容肯定沒有現代縮印來得方便具體,所以應該是作為提示使用。
至於作弊工具,舉《四書典倉》為例,全書長約八九厘米,寬約5厘米,書內濃縮了「四書」的精華內容,上、下兩冊共計11萬余字。
書中的字用的是館閣體,寫字用的並非一般毛筆,而是用老鼠胡須特製的「鼠毫」,作弊的技藝可謂高超,書寫的人也比較厲害。
對利用這種作弊工具的人,《清稗類鈔》中有一文記錄了處罰方式,文中說阮文做學政時搜出有考生的夾帶必仔細查閱,如果確實是考生親自抄寫,並且寫得有一些條理的即允許入內,如果是別人抄錄的則進行處罰。
另一種作弊工具也十分新奇。在唐代的時候,我國就已經發明了用烏賊汁作為秘密書寫的工具,這種方法當然也被應用在了考場作弊上。
作弊者用烏賊汁把需要夾帶的內容書寫在褲子的夾層上,然後塗上爛泥巴,入場之後爛泥巴幹了之後,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現了。
而且據說烏賊汁還有個特點,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不需要清洗,字跡就會自行消退。這種辦法既可以抄得文章,又可以毀滅證據。
除了夾帶,替考也是科舉舞弊中比較多見的,這里僅舉唐朝傳奇槍手溫庭筠一例。《北夢瑣言》中記載溫庭筠「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就是講溫庭筠經常為鄰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們送他外號「救數人」。
唐朝槍手作弊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據說當時考場中冒名頂替者有一個專稱「非正身」,民間流傳有「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說法。
溫庭筠是唐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才華很高,但是人品卻不怎麼的,每次考試都會因為人品問題被刷下。被刷下來也就算了,他還在考場上為人替考,所以考官對他一直很有防範。
據新唐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會試中,為了防範溫庭筠替考,特地將他的位置安排在主考官辦公的門口,當時他洋洋灑灑寫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提早退場,這讓考官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
但是事後才知道,就在這一次考試當中,溫庭筠竟然幫助8個人完成了考卷,「私占授者已八人~
❺ 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科場舞弊是哪一次
清代抄入關初期,便曾發生了丁酉案(順治十四年),順天、江南、河南、山東、山西五闈弊案,最後以江南闈十六房主考全部斬立決,數十人被判死或貶徙尚陽堡寧古塔。其間,數百名舉人在清兵夾帶下赴北京重考。是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科場舞弊案。有人認為這是清初嚴厲懲治科考作弊的具體舉措,也有人認為這是初入中原的清朝滿族統治者以嚴刑酷法震撼漢族知識分子,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❻ 清二百餘年科舉史,為何被說是一場舞弊與反舞弊斗爭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就是科舉的“魅力”。自隋唐實行科舉制,開始用考試來選拔朝廷官員,“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不再是世家子弟的專利,中下層子弟只要有能力,能通過科舉,就亦可入朝為官,成為朝廷棟梁之才。
因此,隨著科舉制的實施,“學而優則仕”就成了天下讀書人亘古不變的唯一目標,寒窗苦讀數十年,為的就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光宗耀祖,為的就是一步登天,為的就是以文入仕,為的就是躋身宦臣。“狀元及第”就成為天下讀書人窮其一生都想要得到的成就,因為一旦殿試第一,不但能聞名於天下,成為百姓交口稱贊的“文曲星”,更是會立刻被賦予六品官職,或授從六品翰林修撰,或授從六品上著作郎、秘書郎。
此外,為了徹底杜絕考生夾帶,清廷還用嚴酷的刑罰來遏制考生夾帶,一旦發現考生作弊,在不經審判的情況下,考生就要戴枷三個月示眾,杖一百,而後期滿後再問罪發落,重者邊疆充軍。同時為了讓守衛考場的兵士能夠盡心盡力的進行搜查,當時搜查的兵士只要查出一個夾帶的考生,朝廷就會獎勵他白銀一兩。
第六、經常性對科舉考場進行突擊檢查。無論如何防範,百密終有一疏的時候,因此清朝皇帝時常會派親信大臣率兵前往各地的考場進行突擊檢查,檢查是否有代考、夾帶、冒籍等問題的考生,若有則當場處置,取消其考試資格,並等待朝廷接下來的發落。如乾隆九年,順天府鄉試,乾隆就派兩員親信大臣率領兵士進行突擊檢查,第一場就搜出夾帶21人,第二場又搜出夾帶21人。而後,見此情形,當時因害怕搜查而放棄考試者就有多達2800多人,貢院門外更是扔滿了作弊用的蠅頭小抄。
總得說,清朝對於反科舉舞弊的措施較之於之前的歷代王朝,它無疑是最為成功的,正如趙爾巽所言“有清以科舉為掄才大典,雖初制多沿明舊,而慎重科名,嚴防弊竇,立法之周,得人之盛,遠軼前代”,有清一代,雖然考生的舞弊方法是層出不窮,但清廷的反舞弊措施卻是更勝一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清廷可以說是十分嚴密的監控下,科舉考場舞弊一事在清朝雖也是屢屢發生,但卻並未如前朝那樣的猖獗,清朝的科舉還是較為完美的實行了替清廷提供源源不斷的賢臣良將的目的。
❼ 對於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你是怎麼看的
科舉制度的利與弊
作者:李永軍
1905年9月2日,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由光緒皇帝下詔廢止。但科舉的影響並未從此消失,對它的是非得失,許多評論失之偏頗,缺乏歷史唯物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應該如何評價它呢?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一種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別的制度所取代,說明它本身的優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當時先進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兩漢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漸完備,如何選拔人才,統治者起先採取的是徵辟、薦舉的辦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級以至中央政府推薦人才,被推薦的往往是世家子弟。推薦的標準是門第高貴,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為九等進行品評,但主要根據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幹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評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因此從東晉到南北朝,北方的崔、盧、王、謝,南方的朱、張、顧、陸,這些名門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連皇帝老子也要退讓他們三分,這種門閥政治造成貴族與平民之間有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堵塞了平民百姓中優秀人才的晉身之路。隋朝以後實行科舉制度,開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讀,一舉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讀書科舉進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做官權利的局面,國家選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廣闊的天地,而且一個人中了舉人、進士,改變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勵了十個人、一百個人勤奮讀書,對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也是有好處的。唐和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巔峰的時期,也是科舉制度逐步完備的時期,當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就有科舉制度的一份功勞。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者起先不懂得科舉的作用,後來有所認識,也加以恢復使用。明太祖朱元璋雖然自身沒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實行科舉有利於鞏固他的統治,即位之後很快開科取士。清朝統治者也是這樣。
經世致用含華咀英
從整個封建社會來說,讀書人不敢談經世致用的時間是不長的,因此,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科舉考試,也大都不是脫離實際的。
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狀元的那一科,考試題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後幾句說:「天變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習浮,國計殫而兵力弱,荷澤未靖,邊備孔棘,豈道不足以御世歟?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歟?」題目毫不隱諱地指出了國家的嚴重情況,要士子們出謀劃策,化解危機。
清光緒壬寅科(1902年)福建鄉試(考舉人),主考官是閩浙總督許應騤。這次出了三個題目:《漢唐宋開國用人論》、《勾踐焦思嘗膽論》、《子貢使外國論》。第一個題目評論歷史,有古為今用的意義。第二個題目很有現實意義,當時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中國一敗塗地,慘遭割地賠款的屈辱,提倡發揚勾踐卧薪嘗膽的精神,誓雪國恥,這和形勢結合得多麼緊密。第三個題目很有趣,也很高明。子貢是孔子學生中善於理財會做生意的,漢朝為什麼不能派像子貢這樣的人到匈奴做生意,進行經濟交流使雙方都有利,求得邊境的長期安寧。接下來的會試(考進士),因為北京的貢院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還沒有修好,便改在開封舉行。大總裁盛宣懷出了個題目《論鐵路收歸國有》。這是當時的熱門話題,後來還成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
中國的科舉,歷來是以儒家學說作為指導思想的。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是講經世致用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在於《論語》,如果《論語》沒有經世致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的說法。儒家學說是經過不斷改造的,每次改造都與當時的思想政治相聯系,因此說儒家學說和經世致用脫節,是片面的。在封建社會中,讀書人不敢評論時政,這種情況也是有的,但一旦文網鬆懈,情況就變了,道光年間,經世致用的呼聲高入雲霄,因而出現了像龔自珍、魏源這樣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思想家。
選拔精英機制完善
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曠世奇才,都沒有考中進士,因而有人認為科舉並不公正。其實,在我國實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目的是讓讀書人通過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分配他們做各級官吏,實現學而優則仕原則的精英選拔機制。
首先,科舉的錄取率很低,除恩科而外,正科三年一次,每省鄉試只取一二百人,全國的會試取三百多人,絕大多數人是要落榜的,這樣的錄取率,怎能做到像唐太宗所說的「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其次,有人興趣在於走「終南捷徑」,不願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科舉的路。第三,科舉選拔的是做官的人才,不是培養詩人。當然,詩人文學家符合科舉選拔人才條件的,也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中,除蘇洵以外,其他七人全是進士出身。總的來說,科舉一般是公正的,但不可能完全公正。
科舉從隋唐起直到清末,實行一千多年,各種制度都比較完善。比如進入考場,要經過嚴格的搜查,搜身而外,用具(筆墨硯)也要檢查,帶進去的午餐干糧都要切開來看看,要夾帶進入號房是很難的。收買考官也不容易,每次考試,一位主考三四位同考,只要遇到一個剛正不阿不要錢的,把你揭發出去,就要被判重罪。而且考試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稱為「闈墨」,還要刊刻印書,賣給參加考試的人做範文。《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就是干這個行當的。文章不太像樣,拿不出手,刊刻出來更會惹禍。朝廷對科場作弊都用重典,被處以極刑的屢見不鮮。咸豐年間大學士柏俊就因科場作弊被腰斬。魯迅的前輩也因涉及科場案弄得傾家盪產,身陷囹圄。因此除偶爾有人鋌而走險外,人們大都不敢以身試法,考試作弊的現象實屬少見。
科舉考中的狀元以及進士、舉人等,在社會上大都是一時俊彥,頗能幹出一番事業。清朝260多年中,舉行殿試112次,中狀元的有112人,其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乾隆庚辰科狀元畢沅,除官至湖廣總督而外,經、史、文字學、金石學造詣都很深,並且主持編纂《續資治通鑒》220卷。咸豐丙辰狀元翁同龢,官至軍機大臣、尚書,是同治、光緒兩朝的帝師,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戊戌變法時堅決支持光緒皇帝,以致被慈禧太後革職,其膽識為時人稱贊和景仰。毛澤東說過,談到中國的現代工業,不能忘記四個人。這四個人中有一個叫張謇的,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奠基者之一,此人就是光緒甲午科的狀元。中狀元也有靠運氣的,光緒癸卯科殿試時,適值慈禧太後70大壽,進士王壽彭名字吉利(古代傳說中彭祖壽高八百歲),因而中狀元。乾隆甲辰、丁未、庚戌三科,屈居榜眼的王鳴盛、孫星衍、洪亮吉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學問家,而狀元則不太出色,有人譏諷考官有眼無珠,說三個狀元都是撞上了大運,但這畢竟是少數。
其實,科舉中最大的不公正是對生員的出身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上輩或本人要過飯,可以參加科舉並中狀元,如宋朝的呂蒙正和明朝的范際昌;可是有的職業卻被視為「賤業」,如剃頭的和唱戲的,子孫不能參加科考,這是毫無道理的規定,是科舉制度中嚴重的不公正。
廢除科舉興利除弊
科舉制度本身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唐宋時代,限制還沒有那麼多。明清以後,解釋儒家經典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准,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就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明清兩朝還規定,科舉考試的文體為八股文,這種死板僵化的文體,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更為嚴重,這兩項頗為世人所詬病。
科舉制度最致命的弱點,是清朝中後期它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務運動,創辦了一些新式企業,如招商局、電報局等。這些企業是要用西方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來經營管理的,出身於科舉的舉人秀才對這些東西十分陌生,無法勝任工作。西方的學校正是培養這方面人才的,它們有小學、中學、大學,各種專門學科齊全,這顯然比我們的科舉制度優越。如果我們還是八股取士、策論取士,新的人才從何而來?再說,西學東漸之後,各門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等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的知識分子茫然無知,還在整天子曰詩雲,如何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國的有識之士抨擊科舉,提出「廢科舉,興學堂」,這是完全正確的。這不僅是一種主張,而且已付諸實踐。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北洋大學前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後來各省也陸續創辦了新式學堂。在這種情況下,1905年正式廢止科舉,由學校取而代之,就是順理成章、勢所必然的了。至此,科舉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法律史博士生沈大明:中國的科舉制度的特點及利與弊
中國的科舉制度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賢能治國,為我所用;標准客觀,競爭公平;立法保護,穩定延續。其作用和價值主要體現在:統一了價值,延續了文化;推動了教育,培養了人才;穩定了政治,推動了發展。其負面作用表現為導致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脫離,內容單一,文體要求走向極端等。總之,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官僚體制的穩定中的延續,也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發展。
❽ 史上最嚴「高考」,清朝科舉考試三起作弊大案均判斬立決
中國的高考在古代歷史是被稱為科舉考試,科舉是在隋煬帝楊廣時期興起,一直流傳到清朝。有考試就會有不思進取的考試進行作弊來獲得好成績,朝廷為了政治這種不良風氣也是多次下令進行嚴懲。其中最嚴的科舉考試當時清朝,作弊者會被判斬立決。
科舉考試
咸豐八年(1858年),順天府鄉試中發生了戊午科場案,此次的主考官是大學士、軍機大臣柏俊,副主考是戶部尚書朱鳳標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考後發榜,人們在前十名中赫然見旗人平齡。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劇票友,經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輿論大嘩。平齡被提審,但不久即死於獄中。載垣等人向咸豐匯報案情及處理方案,擬將柏俊“比照交通囑托,賄買關節例,擬斬立決”。
❾ 古代科舉考試怎麼作弊呢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古代文人最得意的兩大樂事。然而,「金榜題名時」 遠非「洞房花燭夜」來得容易和輕松。古代文人要想金榜題名,就必須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因此,科舉就成為古代大多數文人實現自己理想的唯一途徑。
其實說到底,科舉是中國古代文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更是歷代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楊堅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中國科舉制度由此正式誕生。
只因這世界是趨利若鶩的世界,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更何況一本萬利的讀書做官之道呢?這種官吏選拔制度從一誕生開始就有著這樣那樣的漏洞。特別到了唐朝以後,科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行,考生和考生的家長便總結出三大曠世作弊絕招,以應付科舉考試,從而從這座獨木橋上擠進大唐王朝的紫袍烏紗、金堂玉馬、風光無限、前程似錦的官場。這三大作弊絕招便是賄買考官、夾帶經文和請人代考。
請人代考
請人代考,就是考生「大變身」,也叫請「槍手」。唐代有「偽立符告者」,有「接承他名者」,有「遠人無親而買保者」,有「試判之日求人代作者」,其假濫不可悉數,冒名頂替在科場考試中相當普遍。歷朝歷代,請「槍手」代考愈演愈演愈烈,並出現了專職「槍手」。如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漢民,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代考「槍手」,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獲得中舉。
❿ 在古代科舉中作弊和現代高考中作弊,哪個更困難
科舉作為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被稱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談到科舉考試,考場作弊絕不能不提。古人在考場作弊都有哪些方式呢?
藉助作弊工具,考生在科考中可以有非正常的表現,不過,整個過程還需要與監考官鬥智斗勇,這不僅要求作弊者要有發現監考漏洞的能力,還要求作弊者有毀滅作弊工具的應急措施,最重要的是在考試期間要有極其強大的內心,做到臉不紅心不跳。
雖然現代考生已經可以熟練利用物理學、網路、電子工具等進行作弊,但是翻看古人作弊的手段,想必你也會為之驚嘆。
概括起來,古代舞弊的手段(考生作弊方面)大概有如下幾種:結朋、行卷、懷藏(小抄)、代筆(替考)、授義(傳答案)、繼燭(依靠蠟燭作弊)、飛鴿傳書(場外答題)。
由於唐朝科舉主要是考試和薦舉相結合,所以結朋、行卷等在唐朝可行,但隨著科舉制度改革,這種舞弊手段並不通用,就不多介紹了。
首先說懷藏,顧名思義就是將小抄夾帶進考場。隨著反作弊的技術日益增長,這種作弊技藝也越發「爐火純青」。以前科舉由於可以攜帶吃食、蠟燭、餐具等入場,所以就有了把《四書》《五經》塞在饅頭里、縫在衣服夾層以及塞在蠟燭里等比較「粗放」的作弊方法。
利用蠟燭作弊的操作方法是,先將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塞入紙條後再用蠟油將底部封平,然後帶入考場。當然,這些紙條能夠呈現的內容肯定沒有現代縮印來得方便具體,所以應該是作為提示使用。
至於作弊工具,舉《四書典倉》為例,全書長約八九厘米,寬約5厘米,書內濃縮了「四書」的精華內容,上、下兩冊共計11萬余字。
書中的字用的是館閣體,寫字用的並非一般毛筆,而是用老鼠胡須特製的「鼠毫」,作弊的技藝可謂高超,書寫的人也比較厲害。
對利用這種作弊工具的人,《清稗類鈔》中有一文記錄了處罰方式,文中說阮文做學政時搜出有考生的夾帶必仔細查閱,如果確實是考生親自抄寫,並且寫得有一些條理的即允許入內,如果是別人抄錄的則進行處罰。
另一種作弊工具也十分新奇。在唐代的時候,我國就已經發明了用烏賊汁作為秘密書寫的工具,這種方法當然也被應用在了考場作弊上。
作弊者用烏賊汁把需要夾帶的內容書寫在褲子的夾層上,然後塗上爛泥巴,入場之後爛泥巴幹了之後,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現了。
而且據說烏賊汁還有個特點,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不需要清洗,字跡就會自行消退。這種辦法既可以抄得文章,又可以毀滅證據。
抄在衣服上的小抄
除了夾帶,替考也是科舉舞弊中比較多見的,這里僅舉唐朝傳奇槍手溫庭筠一例。《北夢瑣言》中記載溫庭筠「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就是講溫庭筠經常為鄰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們送他外號「救數人」。
唐朝槍手作弊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據說當時考場中冒名頂替者有一個專稱「非正身」,民間流傳有「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說法。
溫庭筠是唐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才華很高,但是人品卻不怎麼的,每次考試都會因為人品問題被刷下。被刷下來也就算了,他還在考場上為人替考,所以考官對他一直很有防範。
據新唐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會試中,為了防範溫庭筠替考,特地將他的位置安排在主考官辦公的門口,當時他洋洋灑灑寫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提早退場,這讓考官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
但是事後才知道,就在這一次考試當中,溫庭筠竟然幫助8個人完成了考卷,「私占授者已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