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49-1980年歷史一覽表年歷史一覽表
1949年新中國成立
1950年赴朝抄抗美;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中共八大召開
1966--1976年文革
1978年改革開放
我有的記不住了,不全,請多多原諒
Ⅱ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百年不過是其中短暫的瞬間。
但20世紀卻由於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均發生巨大變化,使服裝也隨之出現頻繁的變化。
20世紀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蓮靴、長袍馬褂逐漸被西裝西帽、錦緞連衣裙所取代。
與此同時,在上海還掀起了「旗袍花邊運動」,滾緞帶、鑲蕾絲、綴珠片的旗袍風行一時。
但這種富麗開放的氣息卻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而終止。
在戰亂和動盪的年月里,人們對服裝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國產土布為代表的「節儉實用為最好」。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基本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百廢待興。
人們的思想也很單純,就是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藍、灰、黑」是當時人們穿衣的「主旋律」。
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此後,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大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和連衣裙開始流行於市民的生活中。
進入新世紀,著裝已逐漸成為人們展示自我的一種方式。同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的唐裝旗袍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服裝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圖為「飛虎隊隊員」龍啟明(左)小時候和哥哥、父親穿著長袍馬褂的合影(20世紀20年代末攝)。
圖為1929年,一個鐵路職員家庭的7個子女合影。照片後排左立者王惠蘭時年15歲。
她身著淺色長棉袍,發辮盤於兩耳側,簪花,是那時少女時興的裝束。
圖為民國時期穿套裙的婦女。與20世紀初相比,上裝的短袖設計是一種進步。
圖為身著中山裝的機關幹部參加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斗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10月攝)。
圖為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的女工在試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圖為1979年3月19日,由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率領的法國時裝表演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服裝表演。
台上衣著的多姿多彩與台下的一片「灰、黑、藍」形成鮮明對比。
圖為1986年,北京街頭幾位穿著裙裝的姑娘在聊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街上流行紅裙子》讓紅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
圖為廣西田林縣平洋瑤寨的瑤族青年穿上西裝(1986年9月攝)。
圖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雖然時有寒意,但愛美的姑娘們還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褲、寬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裝。
圖為1989年,顧客在北京隆福大廈的蒙妮莎時裝自選部里選購服裝。
北京蒙妮莎時裝有限公司當時製作的服裝以先進的剪裁、製作工藝、多款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圖為大連1991年流行的風韻獨具的超短裙(1991年9攝)。
圖為1991年,體現瀟灑、奔放風格的大色塊絨線編織外衣備受女青年的青睞。
它成為當時春秋時節姑娘們穿著的主旋律。
圖為1992年,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文化衫。文化衫在20世紀90年代曾流行一時。
圖為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服裝企業參加了展出。
世界服裝設計界的3位巨匠——義大利的瓦倫蒂諾、費雷和法國的皮爾·卡丹都攜帶精品參展,並舉辦專場時裝表演。
這是模特在一場時裝表演上展示用彈性纖維面料製成的泳裝。
圖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裝公司舉辦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動,展出一件褲長2.2米的牛仔褲,令觀者瞠目。
20世紀90年代初,Lee Cooper作為第一個歐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陸,給中國服裝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圖為2002年2月12日,一對身著唐裝的父女走在灑滿初春陽光的上海街頭。
2001年,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與會領導人身著唐裝的集體亮相,使唐裝成為新世紀初的時尚關鍵詞。
2008年10月19日,在豐台區大紅門新世紀服裝商貿城內,演員在表演主題為《年代》的行為藝術。
圖為2008年12月24日夜,在湖北省宜昌市街頭,3名個性裝扮的女孩在逛街迎接聖誕節。
Ⅲ 中國的服裝歷史是怎樣演變的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Ⅳ 中國近代服裝發展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Ⅳ 中國近代服裝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Ⅵ 中國60.70.80.90年代服裝變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國人的服裝色彩與款式十分單調,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綠軍裝、灰色中山裝、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6)1980年新中國成立時裝歷史記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之初,因為當時物資緊缺,商品供應匱乏。這種服飾上的統一,也倒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當時的社會,集體主義與艱苦奮斗氛圍濃重,強調犧牲個人利益為集體服務。因此,那種標榜個性、明媚艷麗的服飾,在那個時代並不為社會主流思想所認可。
時間來到90年代,時尚風潮一夜吹起。年輕人紛紛以追求「個性」為自己的服飾指導原則。不僅服裝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選擇,染發、耳釘、文身等配飾亞文化也開始興起。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再隨波逐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網路購物的便利,各種自主搭配、私人定製的服裝悄然興起。彼此不同的風格之間,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是因為,更加發達的經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更為分散的互聯網信息環境,讓人們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審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聲音之間也逐漸學會了尊重和包容。
Ⅶ 中國每個朝代服飾的發展歷程
服飾簡史
簡介
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如戰國人所撰《呂覽》記述,黃帝時「胡曹作衣」;或說:「伯余、黃帝制衣裳。」這個時代,從考古發掘的文化遺存對照,應該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內出土的實物有紡輪、骨針、綱墜等,又出土有紡織物的殘片。我國中原甘肅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繪,已將上衣下裳相連的形制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周代是中國冠服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這時候,有關服飾的文字記載十分多見。青銅器銘文中,有關服飾的記載和「虎冕練里」(毛公鼎)、「女裘寶殿」(周、伯蔡文簋)等。隨著等級制的產生,上下尊卑的區分,各種禮儀也應運而生。反映在服飾上,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吊喪服、婚禮服。這些服飾適應了天子與庶民,甚至被沿用於商周以來的二千年封建社會之中。 服飾有兩大功能:一是區別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處的場合。古代政府對全天下的人,都有規定的服色,從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詳細規定,因穿制服的人,多屬上層階級,是人們企羨的對象。時代不斷變遷,中國文化中不斷加入外來文化,流行服色也會反過來影響制服服色,在這兩種服色文化互相激盪的結果。古代的服裝,依穿著場合,原則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種類愈多,可以用的顏色愈多。
夏商周時期:
商周服飾
周朝的服飾: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商周時代的服飾: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間不全遵周制度。七國崛起,各自獨立。其中除秦國因處西陲,與其它六國有差異外,其它六國均因各諸侯的愛好和奢侈,以及當時興起的百家爭鳴之風,在服飾上也各顯風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著珠履;平原君後宮百數。衛王宮的衛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縟服長裙褒袖、方履等等。漢初服飾,與民無禁。西漢雖有天子所服第八詔令的服飾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節氣而為服色之別,如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漢代婦女的日常之服,則為上衣下裙。
秦漢時期: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統治時間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人類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亞當和夏娃赤身裸體地生活在伊甸園里,沒有清規戒律束縛,活得挺自在。可後來受了蛇的引誘,就吃了果子,就開始有了七情六慾,就開始有了羞恥之心,就羞愧愧地把無花果葉子連綴成衣,聊以遮羞,大約人類的始祖的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種羞愧的情緒,還沒有遮風擋雨抗禦寒冷的功用,也或許伊甸園中壓根就沒有寒冷。 可大自然畢竟有嚴冬與酷暑。所以說後來大約又加入了自然的因素,人們便開始用衣服來一層層地包裹自己,並且越來越厚,越來越嚴實。內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還要加罩衫,並且是從頭到腳,頭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頭巾,而腳上穿了鞋還不算,還要套上一種叫作襪的東西。到了印度則更甚,婦女們裹了頭巾還不夠,還要在臉上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分析起來,這其中除去了禦寒的用途與民俗的原因外,大約還有一些道德觀念在作怪。因為答爾丟夫給我們作了一個極好的例子,桃麗娜因穿得不夠嚴實,脖子下露出了一點白的肌膚,答爾丟夫便內心慌亂,趕緊掏出手帕,吩咐桃麗娜擋擋前胸,從而維持一個正人君子的清白的眼睛。幸而答爾丟夫死的早,因為衣服發展到後來出現了比基尼,出現了超短裙,並且在料子與做工上勇敢地向「薄露透」發展下去,衣服甩掉了一些實用屬性進入審美的領域,時裝業成了熱門,而時裝模特也盡情地在舞台上一展風采,答爾丟夫先生即使陽壽不盡,見了這東西大約也要氣得吐血身亡,或者為了維護自我的「貞潔」而索性搞瞎自己的眼睛。 擁有漫長封建社會的中國也不甘於落後,雖偶有村夫野老如農夫樵夫之類或許會赤了膊,《三國演義》中就記載了一個叫許褚的人赤了膊去大戰馬超,那是基本合法的。可女子就不行,有三從四德壓著,衣著上就得密封自己。若出了嫁則更甚,動輒就要犯「七出」之條,就要吃休回娘家之苦了。可是通過衣服這渠道對女性包裝歸包裝,衛道者氣勢洶洶歸洶洶,包裝不住的倒是永恆的人性。相反,過度的包裝倒似乎可以扭曲人性。如一雙赤著的腳,不論男女,不論老少,現代人看了似乎沒有絲毫的感覺,不就是一雙腳嘛。可中國滿清之女性則要用布纏緊纏嚴,以致纏小纏殘,成三寸,穿綉鞋,藏於裙裾之中。因為層層隱蔽,所以也就神秘,因神秘也就令男子心顫而想探個究竟。慶幸的是,人畢竟是萬物之靈長,人類逐漸地解決了自身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翻過歷史沉重的策頁,衣服終於發展到了今天。 倘追溯到成衣之前,衣服原本也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卷卷的布呆頭呆腦地擠在布店的櫃台上。可經了裁縫的那雙巧手,簡單的事情就復雜化了,因為便有了阿Q的氈帽,孔乙己的長衫;也有了三仙姑綉了邊的夾衣與老楊同志二斤半重的鞋子。有了衣的不同,便也有了人的不同。因為大多數的人就演過或正演著以衣取人的鬧劇,譬如現代婚姻上的一見鍾情,雖是詩人所極力歌頌的,這卻反映了一部分人看問題只限於表面的一種淺見。衣服少、暴露,人的的思維方式就認為必淫盪,見了留長發著奇裝異服的男人就認為必是無賴。因為這未免鄙陋,不曾聽說美院里是找些最淫盪的人做人體模特。所以倒需要我們記住的話便是:「衣服就是衣服。」 至於穿衣的目的,或有避寒、遮羞、審美、標志等的爭議。其實這種爭議也大可不必,因為穿衣的目的是絕不可用唯一的功用來限定而是要因人而異的,譬如一個不名一文的乞丐穿衣是大約很難顧及到審美因素,而一個面對著如山的衣服卻嘆息沒衣可穿的貴婦人大約也不用去考慮避寒的因素吧。揮金如土的主兒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價碼由一位數兩位數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為了博得「我可比你闊多了」的面子就不惜花了重金去買,而往往穿在身上後讓人的感覺並不一定很美。人之麗質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個點綴如紅花之與綠葉。難道說如果我們家有了萬貫就去搞一套足以顯示闊氣的金縷玉衣?豈不知顯示來顯示去卻把自己顯示到老古董的出土文物堆里去了。至於衣服的功用在於遮羞,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羞是源自於知善惡果的一種人類所共存的原始情緒,是人存羞存。然羞在何處似乎又出了些差異,被人撞見裸身的女子,馬來女人要擋肚臍,某些非洲女人要擋臀,阿拉伯女人要擋頭與發,中國女人要擋腳與腿,而埃及女人擋的是臉。如果埃及女人手頭沒有別的遮蓋物,寧可撩起裙袍裸了下體也不能讓人看到她的臉。由此而言,習慣與風俗給穿衣得體與否進行了內涵不同的定義。穿衣服不是人類恥於裸體的結果,而是穿衣服產生了這種羞恥感。 秦漢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後、皇太後之入廟服,皇後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綉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復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衛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綉,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後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後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復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隋唐五代:
到了隋唐,雖然在最隆重的禮儀服裝仍跟上傳統,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卻有了新面貌,鬧到了後 皇帝服飾
代服色制度的另一個傳統。因此這是服飾史上的重要時代。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衫,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系著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婦女還喜歡穿徂領的小袖衣、條紋褲、綉鞋等西域式的服裝,她們的頭上還戴著「冪離」、「帷帽」。隋唐的女裝,以紅、紫、黃、綠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男服服飾: 冕服:祭服,最隆典禮禮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為次於冕服的第二等禮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稱朝服。 公服:為次於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禮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時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視事時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時服之。 平巾幘服:戎裝的公服。 烏紗帽服:為天子及皇太子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服裝,以烏紗做帽。 黑介幘服:沒有公職的士人,在朝見受詔時穿著。 常服:為使用最多的一種服裝。 黃袍:天子開始常穿黃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來分別品官之職位高低的傳統。 女服服飾: 大禮服: 褘衣:最隆重的大禮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禮服。 常禮服: 青衣:皇後禮見皇帝時穿著的。 朱衣:皇後宴見賓客時穿著的。 鈿釵禮衣花釵禮衣:歸嫁禮服
宋: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宋代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 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 女服服飾: 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元:
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朝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 天子袞冕服。 皇太子袞冕服。 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
明:
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從唐代吸收了胡人習慣以後,發展出的漢人衣冠。 明代的男裝 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明代袞服
明代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只穿一種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復唐宋時代的常服系統。 女服服飾: 禮服: 褘衣:為皇後受刪、謁廟、朝會時穿著。 翟衣:為皇後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清:
清朝是中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公元1644年,原居中國東北的滿族進入關內,佔領北京,建立了清王朝。從服飾發展的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發令,軍民人等限旬日盡行剃發,並俱依滿洲服飾,不許用漢制衣冠,以此作為歸順與否的標志。乾隆帝亦屬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識到,是承襲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論,而不必是外觀形式,方能傳國長久。乾隆朝制定詳細的冠服制度,並圖示說明,以後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裡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清朝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外褂:因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袞服:為皇帝穿著。 龍褂:為皇子所照。 補服:依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朝服:最隆重的大禮服。 吉服:清代的禮服,次於朝服是為吉服,用於吉慶典禮時穿著。 常服:清代之服裝制度,唯對常服,規定甚小。 女服服飾: 朝服:皇後的朝服則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為一整體。 吉服:由外褂與袍組成。 服飾搭配中還有眾多的技巧。
編輯本段服飾的分類
(1)按性別、年齡分類。
①年齡。有嬰兒服、兒童服、成人服,或少年服、青年服、中 年服、老年服。 ②性別。有男子服、女子服、男女通用服。
(2)按著裝方式分類。
①體形型。按照體形分別包裝的著裝類型,基本上是上下分 開的兩部分。如中國男女絕大部分的穿著型式。 ②佩戴型。把天然的或人工的裝飾品固定在身體的某一部分。 這類型多見於原始時期或現代民族的服飾形態。 ③系扎型。把繩、線、帶等材料系扎於人體的一部,特別是 系扎於腰部、頸部、腕部、腳部等。 ④掛覆型。用布類披掛於身上的形式,如披肩、斗篷、坎肩 等。 ⑤纏裹型。用長方形或半圓形的布把軀幹部纏裹起來的形式。 如印度婦女用的紗麗等。 ⑥垂曳型。上下連在一起的全身衣,長長地垂下的形式,如 婚禮服等。 ⑦貫頭型。即貫頭式、套頭式、鑽頭式。這種類型在長方形 或橢圓形的布中央挖個洞的貫頭衣,如現代人的套頭衫等。
Ⅷ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8)1980年新中國成立時裝歷史記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