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編年體歷史著作
編年體:以年代為來線索編源排有關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 例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竹書紀年》、《漢紀》、《後漢紀》、《國榷》。
因為編年體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體裁,故《隋書·經籍志》稱之為「古史」。
B. 《春秋》為古編年體(歷史)著作,( )家經典之一。《 》為中國較早的編年史
《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亦是儒家經典之一。
答案:《春秋》為古編年體(歷史)著作,(儒)家經典之一。《春秋》為中國較早的編年史。
C. 下列作品中屬於編年體歷史著作的是( )
C.《左傳》,也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
D. 中國古代歷史著作都有哪些
《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等等。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E.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左傳》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我國版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權—《史記》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鍾嶸的《詩品》 我國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我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注》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遊記》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F. 編年體歷史著作
我國早期的歷抄史都是用編年體來書寫,到西漢司馬遷時才首創用紀傳體來書寫歷史,因此編年體史書要比紀傳體史書更多。
各朝實錄、起居注,《春秋》、《左傳》、《竹書紀年》、《前漢紀》、《後漢紀》、《資治通鑒》、《西夏書事》、《資治通鑒續紀》、《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元通鑒》、《夏商周通鑒》、《明通鑒》、章開沅《清通鑒》、戴逸《清通鑒》、《東華錄》等。
受我國文化影響,日本與越南也用編年體來記述歷史。日本早期的史書都是用編年體,如「六國史,後期才開始用紀傳體;越南史書如《大越史記全書》,即編年體。
G. 下列作品中屬於編年體歷史著作的是
下列作品中屬於編年體歷史著作的是《左傳》。
《國語》是國別體史書,《左傳》是編年體通史,《戰國策》是國別體斷代史.《史記》是紀傳體通史。
H. 什麼是編年體歷史著作怎麼劃分編年體歷史著作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歷史著作。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著作。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綱要,由孔子根據魯史修訂而成,按魯君世系,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十二君二百四十二年的各國軍政大事。文辭簡約,用語謹嚴,含有鮮明的傾向性。對後世史學家、文學家皆有影響。《尚書》與《春秋》都是儒家經典。 《左傳》:《左傳》本名《左氏春秋》,漢人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依《春秋》體例,用魯君世系編年,記述了自公無前722年(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年(魯哀公27年)間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其作者舊說是左丘明。漢儒把此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現在一般認為此書系戰國初年人匯集各國史料編輯而成。 《國語》:《國語》是第一部分國記載的國別體史書。全書二十一卷,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魯、齊、晉、鄭、楚、吳、越七國的歷史片斷。所記年代起自周穆王,終於魯悼公(約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440年),早於《左傳》而起,遲於《左傳》而至。《國語》作者,舊說以為即撰寫《左傳》的左丘明,故有人將二書並稱,稱《左傳》為「春秋內傳」,《國語》為「春秋外傳」,實則各自為書。現在通常認為它是戰國初期人據各國史料整理而成。《國語》偏重記言,它所表現的進步思想不如《左傳》鮮明,藝術性也較遜色。此書文辭質朴簡練,接近當時的口語,其中不乏生動的比喻與精闢的警句。有的篇章也寫得比較出色,如召公諫弭謗、叔向賀貧、勾踐滅吳等。這些文章情節曲折,形象鮮明,具有一定的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