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人重慶高三文科生。理轉文科,文綜基礎差,英語數學強項,語文中上。但文科就是差,超級無敵差。
答高考政治主觀題 名師教你「妙招」
對於文科生來說,高考政治主觀題是一項得分重點,也是一個得分難點。如何答好主觀題?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拿高分?吉大附中高中部政治教師王偉,總結其多年高考帶班經驗,為高三文科生提供了兩條「妙招」。
妙招一:審題答題的基本路徑——按步就班
第一步:先審設問後審材料。首先,通過審設問要弄清命題的限定性:知識范圍限定(是經濟常識還是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文化生活,還是具體的知識);問題角度限定(應回答「是什麼」還是回答「為什麼」「怎麼樣」「怎樣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對象限定(要求我們對什麼分析);主體限定(是黨、國家、政府、企業、個人、還是經營者、勞動者和消費者的角度)。其次,審材料時要結合設問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圍繞核心找出相關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讀表題目、表頭、數據、章節附註,要細致全面。
第二步:回憶、聯想曾學過的與該題設問、材料相關的概念、觀點、原理和其他基礎知識,力爭全面。
第三步:整理答題思路,一定要列簡要的提綱,要根據試題的分值猜測答案要點可能有幾個,同時要確定採用演繹式(從原理入手結合材料說明)還是採用歸納式(從材料分析到概括原理)的答題方法。
第四步:書寫要整潔,邏輯要嚴謹,層次要清楚。使用學科術語,標清序號,達到規范化、段落化、序號化、層次化。
妙招二:主觀題設問歸類梳理——觸類旁通
「是什麼」類型。通常包括現象題和體現題:現象題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文化現象或政治現象。首先,對材料進行全面分析,整體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經濟、政治或文化問題;最後,把圖表、數據轉換為書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觀點,不必進行分析。體現題即材料體現了×××原理(原則)、觀點、道理等。
首先,要注意一個材料體現多個原理,要從多角度回答;其次,多個材料體現一個原理,找共同點;最後,注意答題格式,以及原理加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體現)。
「為什麼」類型。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義:原因題即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產生這種現象、說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點必須與設問的對象之間有因果關系;其次,答題格式即客觀必然性加意義(重要性)。意義題即分析××經濟意義、政治意義、文化意義。其中經濟意義包括:根據不同主體定要點(從對國家、對企業、對居民/消費者等);根據經濟活動的性質和不同環節定要點如:根本性質: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等;政治意義:對黨、對政府、對公民、對社會熱點、對國際;文化意義: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精神等。
「怎樣做」類型。如何做,採取哪些措施,有什麼啟示。啟示題即上述材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首先,從材料、設問的關鍵詞和材料呈現的措施中去感悟;其次,只答方法,啟示就是方法(怎麼做)。
措施題即我們應怎樣做,請你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首先,從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現的是負面現象,其反向就是正確方法(如材料是環境污染等,其反向就是加強環保、合理利用資源);如果材料中呈現的是正確做法,只需對這種做法加以概括、總結即可。其次,從課本知識中找方法;再次,從當前政策中找方法(黨代會、兩會等提出的重大措施)。
「看法、認識、評價」類型。談談對××觀點或對上述材料(現象)的認識等。首先,聯系材料,分解設問。把問題可以分解從四個角度思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做」。聯系具體要求選擇好角度進行回答。
總之,答題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具體分析,謹防定勢。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式+技巧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指要
嘉賓:趙利劍 北京四中歷史高級教師、北京四中網校名師
在文科的學習中,有些同學比較頭疼歷史學科,總感覺知識點很瑣碎記不住。高三年級的同學目前已經面臨緊張的復習階段。現特邀北京四中歷史高級教師、北京四中網校的歷史名師趙利劍老師給廣大高三學生一些針對第一輪歷史復習的要點提煉。就歷史學科而言,高考前一般要經歷兩至三輪的知識復習,其中第一輪復習所佔比重最大,所需時間最長。在本輪復習中,同學們應採用怎樣的方法以達到怎樣的復習效果,試談拙見。
一、按照通史體系,盡快構建完整、系統的知識框架。按照慣例,歷史學科的第一輪復習應按照通史體系進行,其基本目標在於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基本能力與方法,並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將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置於相應的知識框架內,形成立體化的知識網路。
時間是構成歷史的最重要因素。以往的教材一般都按照先中國史後世界史、先古代後近現代的通史體例編寫。而現行高中歷史教材採用的是與以往不同的模塊式(或稱專題式)敘事方式,即將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某一類問題(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概括提煉,集中敘述,打破了過去的通史體例,客觀上對學生的復習造成了不便。如果處理不當,易造成同學的知識體系支離破碎,不能把具體的歷史現象置於相應的歷史背景中去理解掌握,甚至連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都易造成混淆。因此,高三年級歷史學科的第一輪復習應按照通史體例,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按照通史體例,建立起規范的學科知識結構,這是掌握基本歷史知識,形成歷史學習能力的基礎。
二、應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
歷史是由眾多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構成的。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本原進行全面而准確的掌握,是歷史學習的重中之重,歷史學科需要同學具備的各種能力與方法,都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因此,對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是高考的應有之意。因此,掌握基礎知識自當成為歷史學科復習的重點內容。
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大體可分為:
1.歷史事件。對這類知識,應按照背景(原因、條件);過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影響等要素進行掌握。如:元代《富春山居圖》殘卷分藏於海峽兩岸。2010年初,兩岸均有意聯合展出該作品。下列作品與《富春山居圖》同屬於一個朝代的是(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14題)
A.顧愷之《洛神賦圖》 B.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C.王禎《農書》 D.李贄《焚書》
答案:C
本題解題的關鍵在於:選項中所列四種作品分別出自於哪一歷史時期,即考查「時間」這一要素。
2.歷史概念。由於現行高中教材採用模塊專題式敘事方式,歷史學科的專業性提高,相應的歷史概念大大增加。以中國古代政治為例,即有:禪讓制;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皇帝制;三公制;郡縣制;三長制;行省制;三省六部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以中國古代經濟為例,則有:小農經濟;資本主義萌芽;櫃坊;飛錢;交子;商幫;草市;絲綢之路;井田制;均田制;租調制;休養生息;重農抑商;海禁;閉關鎖國……
應該注意的是:高考中基本不會出現對某一概念本身進行詮釋的題目,而側重於考查學生對該概念相關史實的掌握及對概念的理解與運用。如: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先秦法家奠定,經漢朝儒生發展而成。
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13題)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韓非子、董仲舒
答案:D
本題解題關鍵在於對「君主專制」這一概念應有透徹的理解,再結合相關歷史人物的觀點、主張進行判斷。
因此,掌握歷史概念的重點,應是該概念的內涵、外延及相關史實。
3.歷史人物。人是創造歷史的主體,「見事不見人」則會使歷史變得干癟、蒼白,缺乏學科應有的特點與魅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在現行教材體系的選修本中,便有「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這一模塊,而高考中也出現了相應的題目,如:
英國學者羅素在論述一位古希臘哲學家時說,他的一個重要思想是烏托邦,「它是一長串的烏托邦中最早的一個」。這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另一個重要思想是(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20題)
A.人是萬物的尺度 B.理念論
C.邏輯三段論 D.美德即知識
答案:B
本題解題關鍵在於根據題干中「古希臘哲學家」、「他的一個重要思想是烏托邦」等條件判斷出此人應為柏拉圖,隨後選出「理念論」則順理成章。
可見,對歷史人物的了解,應將重點置於其最重要的活動、觀點、貢獻等方面。
三、注意提高對教材的熟悉程度。
如前所述,由於現行教材體例與通史體系的矛盾,加之某些地區存在不同教材版本的差異(如北京即有人教版和嶽麓版兩套教材),故而很多教研機構及把關教師一般都會為學生按通史體系重編復習資料。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減輕學生復習負擔,缺點在於學生在復習中易忽略對教材的使用,從而導致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下降,而當試題中出現對教材原文(特別是教材中的邊緣知識如插圖、註解、表格、文本框等)進行考查的題目時,丟分現象就會比較嚴重。如: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19題)
A.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D.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答案:A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建立的時間,均出現於註解部分。可見,熟悉教材是歷史復習不能忽略的一環。
以上,即為對高三歷史第一輪知識復習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趙利劍:北京四中歷史高級教師、北京四中網校主講名師。
⑵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教學反思
「只要老百姓過的好,管它什麼黨執政」這事我從香港人口裡聽說的。國家不是黨的,所以不能說「黨和國家」,黨不能代表國家,黨更不能代表人民。如果多黨執政會分裂,也並非不可。各名族地區要獨立是人家的權利。蘇聯解體後反而更加富裕。一句話——老百姓過的好才是真的好!老百姓腰包有錢才是真有錢!國家GDP再高,我們也不能拿來買車買房!
⑶ 明朝君權加強與封建制度衰落的關系
1.議一議:明朝前期從哪些方面加強了君主的權力?
政治方面: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處理朝廷;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設立廠衛等特務機構,對臣民進行監視;遷都北京,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執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2.思考與判斷
女孩:「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同東漢光武帝劉秀有些相似。你看他們都是皇族,本來又都輪不上做皇帝,後來都登上了帝位。」男孩:「不對。朱棣登上帝位,同劉秀不一樣。劉秀是在西漢滅亡後才稱帝,另建東漢王朝的。我看朱棣更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們都是皇子,又都是依靠武力奪取帝位的。」想一想,他們誰說的對?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表面現象。男孩的觀點抓住了本質問題,因而也更加深刻。
3.游覽與分析
游覽明十三陵(可網上游覽),你會發現明十三陵沒有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長陵」。想一想,明十三陵為何沒有朱元璋的陵墓?為何朱棣的陵墓那麼宏偉?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南京,稱為明孝陵。明成祖時遷都北京,他成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而那時的明朝經濟發展,國勢強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偉,成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北京四中 趙利劍)
參考資料
元朝末年農民的反抗斗爭
元朝末年,奸佞當權,朝政極端腐敗。元順帝君臣驕奢淫逸,大肆揮霍浪費,弄得國庫虛竭,財政極度困難。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於至正十年(1350年)發行「至正寶鈔」的新紙幣,代替早已通行的「中統寶鈔」和「至元寶鈔」,規定新鈔一貫相當於銅錢一千文,准折至元寶鈔二貫、中統寶鈔十貫。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在大都鈔十錠(等於銅錢5萬文)還不夠買一斗米。「變鈔」的結果,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使人民的生活更為困難。同時,由於元朝政府不關心生產,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黃河在至正四年(1344年)接連決口,泛濫成災,使老百姓大量死亡,並且嚴重影響到元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此,元政府又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剋扣口糧,個個無比憤怒。於是,「開河」和「變鈔」就成為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線,導致了紅巾軍起義的爆發。正像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一首《醉太平小令》所描寫的那樣:「堂堂大元,奸佞當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軍實力不斷壯大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末農民大起義正式爆發,各地農民紛起響應。第二年,定遠(今屬安徽)富豪郭子興聚眾起義,也以紅巾為號,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前來投奔,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至正十四年(1354年)郭子興病死,朱元璋執掌該部的領導權。第二年從和州率軍南渡長江,攻佔採石、太平,於至正十六年(1356年)佔領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然後攻拔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此時,他「地狹糧少」「孤軍獨守」(劉辰《國初事跡》),兵力和地盤不及西面的陳友諒和東面的張士誠的起義軍勢力,政治威望和影響也不如北面的小明王的紅巾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壯大自己的實力,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明史·朱升傳》)的建議,積極營建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所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是擴充兵力,鞏固後方軍事;發展生產,增強經濟實力;講究斗爭策略,不要急於稱王。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逐步鞏固和發展了自己的根據地,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進攻朱元璋,朱元璋進行反擊,開始與群雄逐鹿中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滅陳友諒,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滅張士誠,降割據四川的方國珍,旋即出兵北伐,與元朝政權進行最後的決戰。第二年正月,就在北伐軍平定山東之時,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
明朝攻佔大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人北伐。其時元朝政權只靠幾支地主武裝支撐。地主武裝之間爭權奪利,連年交兵。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沉迷酒色之中,不顧形勢垂危。徐達先取山東,撤去元朝屏蔽;再下汴梁,然後揮師潼關,奪取元朝的門戶。朱元璋親自前往汴梁,部署進兵元大都的決戰。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徐達會諸將於臨清,大軍沿運河長驅北上,直至直沽。元將也都先自海口逃跑。七月二十八日元順帝棄大都北遁。八月初二,徐達率明軍進入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至此結束。
明太祖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
明太祖首先改革地方的行政機構。原先地方設行中書省,它始創於元朝,統管地方的行政、財政和軍事,職權極重。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下令廢除行中書省,分設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財政)、軍事和司法。三司長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政務,最後均歸皇帝領導,彼此不相統轄。稍晚又進行中央機構的改革。原先中央的大部分權力掌握在丞相手中,他既是皇帝的助手,又起著限制君權的作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罷除丞相,取消了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央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秦漢以來的丞相制度從此廢止,皇帝的權力更大了。經過改革,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裡,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地加強了。
六部分理朝政
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後,由六部分理中央政務,分工如下:吏部尚書掌天下官吏選授、考課之政令;戶部尚書「掌天下戶口、田賦之政令」;禮部尚書「掌天下禮議、祭祀、宴饗、貢舉之政令」;兵部尚書「掌天下武衛軍官選授、簡(選)練之政令」;刑部尚書「掌天下刑名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工部尚書「掌天下百官、山澤之政令」(《明史·職官志》)。
內閣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廢丞相後,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君權空前加強,全國政務最後都叢集到他身上,弄得他十分繁忙,遇到重大問題又無處商量。於是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四輔官以協贊政務。不久,四輔官因年老致仕或病死,未再設置。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又仿效宋朝制度,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秩皆五品。不過,當時重大政務仍由明太祖「自操威柄」,大學士「鮮所參決」(《明史·職官志》序)。明成祖即位後,選拔一批親信的大臣「並直文淵閣,預機務」(《明史·解縉傳》),閣臣的設置從此成為常制,內閣制度基本形成。但閣臣的官階遠不及六部尚書,且不置官屬,不得專制各部、院,實權仍很有限。明仁宗、宣宗以後,閣臣官階驟升至從一品或正二品,兼任六部尚書,並有代皇帝草擬批答臣僚章奏的「票擬」權,逐漸形成閣權重於部權的局面。閣臣往往利用票擬和皇帝召見的機會,干預朝政,近似丞相。明世宗嘉靖年間,閣權進一步膨脹,直接控制了部、院。閣臣之中,又分出首輔、次輔和群輔,首輔更是權壓六卿,已是「赫然真相」了。
錦衣衛
據《明史·兵志》記載,朱元璋即吳王位,設「拱衛司」;洪武二年(1369年),改名「親軍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錦衣衛」。錦衣衛是專司皇帝儀仗的親軍,「是時方用重刑,有罪者往往下錦衣衛鞠實(審訊)」。明太祖雖曾一度把他親自過問的案件交給身邊的錦衣衛來審訊,但洪武二十年(1387年)就廢除了,一切案件仍歸司法部門處理。明成祖時候,把錦衣衛作為他的心腹,又在錦衣衛內增設了一個專門審訊皇帝下交案件的「北鎮撫司」。
明代的科舉考試
明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童生(即未入學的士子)先參加州縣級的考試,及格的稱做「秀才」或生員,進入府州縣學讀書。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被定為「科舉生員」,才能參加省級的考試。鄉試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稱做「舉人」,取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的資格。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會試及格者,再經過一次復試,地點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試,亦稱殿試。考中的分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別叫「狀元」「榜眼」「探花」,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當時,民間又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鄉試由布政使司主持,會試由禮部主持。凡考中進士的,統統被任命為官員。一般來說,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考選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未考中的舉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職。
八股文
八股文的產生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歷代學者多數認為,它濫觴於北宋的經義。經義是宋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以經書中的文句命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宋代的經義雖無固定的格式,但在代聖人立言這點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雛型。經義後來吸收了南宋以後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確定為一種獨立的八股文體,成化以後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遂演變成一種僵死的官僚式文體。此後一直沿用,直到近代戊戌變法,才隨著科舉制度的改革而廢除。這種文體,每篇文章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破題」用兩個句子說破題目要義。「承題」是承接破題的意義而闡明之。「起講」為議論的開始。「入手」為起講後入手之處。以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以「中股」為全篇的重心。在這四股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共計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這種八股文專講形式,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能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空洞無物,沒有什麼內容。
顧炎武抨擊八股文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
這段文字出自顧炎武所著《日知錄·擬題》,原句全文為:「故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
顧炎武(1613—1682),號亭林,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年輕時參加「復社」反宦官斗爭。清軍南下,參加當地的抗清斗爭。抗清失敗後,遍游華北,載書自隨。所至墾田度地,訪問風俗,搜集材料,尤致力於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顧炎武學問廣博,對經史子集、音韻訓詁、典章制度、兵農經濟、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絕清政府的徵辟,專志經學的研究。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等數十種著作。
明太祖分封眾多的子孫做藩王
明太祖為了明王朝的長治久安,在廢除丞相和中書省,削弱地方官吏的權力,擴大君權的同時,又實行分封制,將他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的各軍事要地,想要他們來「夾輔王室」。這些藩王,都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軍事指揮大權,他們的「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明史·諸王傳》序),不僅有自己的護衛兵,而且可以指揮駐扎當地的鎮守兵。其中,以鎮守大寧(在今內蒙古寧城)的寧王、鎮守太原的晉王及鎮守北平的燕王勢力最為雄厚。明太祖還親定《祖訓》,規定藩王有起兵「清君側」的權力:「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侍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眾兵討平之」(《皇明祖訓·法律篇》)。
建文帝實行削藩政策
明太祖實行的分封制,是同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背道而馳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加劇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因其長子朱標已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死,由皇太孫朱允繼位,年號建文。朱允在當皇太孫時,就已感到手握重兵的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即位後,他立即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決定先削周、齊、湘、代、岷諸王,然後再向實力最為雄厚的燕王朱棣開刀。由於周王為燕王的同母弟,削周王「剪燕手足」(《明史紀事本末·削奪諸藩》),建文帝先派李景隆帶兵突至河南,將他押到南京,廢為庶人。接著,又將岷王朱、齊王朱、代王朱桂都廢為庶人,並派兵准備逮捕湘王朱柏,湘王自焚而死。與此同時,命工部侍郎張為北平左布政使,謝貴為都指揮使,在北平城內監視燕王動靜,命都督宋忠率兵3萬,並調燕王府的護衛精銳,屯駐開平,命都督耿練兵於山海關,徐凱練兵於臨清。燕王眼看自己即將被削,便在謀士姚廣孝(道衍和尚)的策劃下,「練兵後苑中」「日夜鑄軍器」(《明史·姚廣孝傳》),准備起兵反抗。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援引《祖訓》,打著「清君側」誅討齊泰、黃子澄的旗號,自稱「靖難之師」,在北平起兵反抗。這場統治集團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便稱為「靖難戰爭」或「靖難之役」。
朱棣起兵後,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先攻佔北平附近的一些軍事據點。八月,建文帝命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30萬大軍北伐。朱棣僅擁有數萬軍隊,用奇謀在滹沱河北岸擊敗了耿炳文。建文帝以年輕的李景隆代耿炳文為大將軍。李景隆寡謀自信,見燕王智勇善戰,不敢貿然進攻北平,帶領50萬大軍進駐河間,另由吳高率遼東軍進圍永平(今河北盧龍)。朱棣令世子朱高熾堅守北平,親自率兵赴援永平,引誘李景隆進攻北平。解永平之圍後,他北攻大寧,挾持寧王朱權,收編共8萬護衛兵,於十一月回師北平,內外夾攻,一舉擊潰了李景隆。第二年四月,李景隆又調集60萬大軍,與燕軍再戰於白溝河,同樣遭到慘敗。九月,建文帝以盛庸代李景隆為大將軍,詔盛庸屯德州,副將軍屯定州(今河北定州),都督徐凱屯滄州,互為犄角,以困北平。十月,朱棣「陽下令征遼東」(《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至天津突然揮師南下,偷襲滄州,生擒徐凱。十二月,揮師進攻東昌,因屢勝輕敵,吃了敗仗。朱棣本人也身陷重圍,幾乎被俘,只是由於迂腐的建文帝擔心背上「殺叔父名」,詔命將士「不可加害」燕王,他才得以突圍北返。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再次統兵南下,在夾河(今河南武邑南)、蒿城兩次大敗盛庸軍,殲敵16萬。此時,南京一些因奉使不法被建文帝罷黜的宦官前來投奔,「具言京師空虛可取狀」(《明史·成祖紀》)。十二月,朱棣統兵南下,採取批亢搗虛之策,逾城不攻,直取京師。建文四年(1402年)從瓜州渡過長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與李景隆開門迎降。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詣奉天殿登基,奪取了帝位。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
明成祖繼續削藩
明成祖是以藩王的身份起兵奪取帝位的,深知藩王權勢過大對於君權的威脅,即位後就決心繼續推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但他又是扮演藩王利益保護者的角色,援引《祖訓》、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靖難」的,所以在永樂元年(1403年)除將實力最為雄厚的寧王朱權徙於南昌之外,對其他藩王皆賞賚有加,示之以恩,並下令恢復了被建文帝貶削的幾個藩王的地位。等到自己的帝位比較鞏固時,他立即以種種借口實行削藩。先於當年十一月革去代王朱桂的三護衛及其官屬。永樂四年(1406年)五月削去齊王朱的官屬和護衛,八月又廢為庶人。永樂六年(1408年)削去岷王朱的護衛和官屬。1412年削奪遼王朱植的護衛。永樂十五年(1417年)廢谷王朱為庶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周王在朱棣的示意下,獻還三護衛。這樣,掌握兵權的大部分藩王或被廢,或被削奪護衛,已無力同君權相抗衡。後來,明宣宗在平定高煦之叛後,又削除了楚、蜀、肅、趙諸王的護衛。從此,王府不再設護衛兵,藩王勢力大削,在政治上已不起多大作用。
東廠
東廠是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的。它是一個緝捕「叛逆」的特務機關,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揮,後來統轄權移到宦官手裡。東廠的「錦衣官校」(特務人員)偵察訪緝的范圍非常廣泛,上自官府,下至民間,到處有他們的蹤跡。他們得到消息後,立即密報皇帝。因此事無大小,皇帝都可以知道。在東廠的堂上,還掛著「朝廷心腹」的大匾。
學術動態
關於明代封建專制主義強化問題的爭論
元亡明興,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在宋元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強化,並為此後的清朝所繼承和發展。史學界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明代封建專制強化的原因。有的學者把明代君主專制的強化歸咎於明太祖朱元璋「猜忌好殺」的性格特點,有的認為它是明初統治階級內部不同派別權力之爭的結果。有的學者則從更廣闊的歷史背景來考察,指出明代君主專制的強化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它雖然帶有朱元璋性格的烙印,並同明初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歸根到底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發展以及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產物。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明已步入晚期階段,地主階級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封建統治很不穩固。宋元以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的普遍發展,又使封建地主對土地和佃農的佔有變得更不穩定,地主對佃農的超經濟強制相對削弱。因此,地主階級迫切要求明朝進一步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鞏固封建統治,以強化對農民的超經濟強制,保證地主對農民剩餘勞動的榨取。明代君主專制的強化,就是適應封建社會晚期地主階級的這種需要而出現的。
二、明代封建專制強化的歷史作用。有的傾向肯定,有的傾向否定。經過多年討論,多數學者主張辯證地分析,認為明代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強化,確曾在一段時間內暫時緩和了社會矛盾,安定了社會秩序,為明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並起到維護和加強我國多民族國家統一的作用;但其最終的結果,又必然要導致政治的腐敗,抑制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阻滯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延緩封建社會的瓦解。
圖畫說明
明太祖
傳世的朱元璋畫像有好幾種,課本上的畫像是根據明孝陵陳列室里的畫像繪制的,一般認為這幅像比較符合朱元璋的真實面貌。
明朝殿閣大學士
明朝的殿閣大學士有中極、建極、文華、武英等殿大學士和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畫面上的殿閣大學士像,為洪武十六年文華殿大學士形象。他頭戴展角漆紗襆頭,兩旁長一尺二寸的展角,據說是為了防止上朝時互相交頭接耳。身穿盤領寬袖紫袍,胸背有象徵等級的補子,腰間掛有牙牌及穗條。牙牌上刻著官職、姓名,是出入關防的憑證。大學士腳穿皂靴,雙手持笏,一副上朝奏事時對皇帝畢恭畢敬的樣子。
錦衣衛印
錦衣衛印為木質印信,印面邊寬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此印縮肩平紐,印面篆刻「錦衣衛(衛)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三法司指明代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等三個司法監察機構,當時凡遇重大要案,都需由這三個部門會審。根據「三法司置」這四個字,可知此印是三法司會同刻置的。
長陵的恩殿
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為明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整個陵園有圍牆環繞,分為三個院落。恩殿即享殿,在第二進院落內,是祭陵時行祭典禮的場所。「恩」意為感恩受福。此殿是北京地區現有最古老的木結構大殿。大殿建在3米高的三層石台基上,面積1 956平方米,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黃瓦紅牆。殿內有32根金絲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米。殿內的梁、柱、檀、椽、斗拱等構件,也都用楠木製作。這樣高大宏偉的楠木建築,在中國絕無僅有。它與北京故宮內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稱中國三大殿。長陵的恩殿經歷了五百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牢固如初。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課標《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⑷ 求北京四中趙利劍高中歷史全部教學視頻
就是裝裝李建高中歷史全部教學視頻這個需要我們性格內部完了任艷萍開然後技能蘇子的話沒事瓶子的才可以知道這方面的正確的全部內容客觀看了
⑸ 【北京四中網校】請問北京四中有叫趙利劍的歷史老師嗎
趙利劍是北京四中的教師,他參與編寫過現行高中歷史教材(人教版)選修本「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但目前他不在四中網校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