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有書信往來起源於何年代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專國已屬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 《郵驛令》 。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並。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② 中國古代的郵驛系統是怎樣的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2004/answer/440370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郵驛,即驛站,傳舍。傳送文書,步遞曰郵,馬遞曰置,曰驛。《後漢書·袁安傳》:「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鞏《駕部制》:「輿馬輦乘之奉,郵驛圉牧之治,中台要務,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陳廷敬 《平滇雅·滇池》詩:「降幡夕豎,逆駭縱橫,林野塗腦,郵驛遞顱。」
中國古代政府為了有效的傳播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類信息,在開辟、整修道路的基
礎上,建立了一整套郵驛系統,依靠這套郵驛系統,古代社會才能進行相對高效的信息傳播。而古代郵驛源遠流長,王朝興盛,郵驛發達;王朝沒落,郵驛必然衰落,歷朝歷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郵」、驛」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離為傳遞信息的人設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車馬,同時也指以郵驛方式傳遞信息。
中國的郵驛何時出現,尚未有確證。見於史籍記載的郵驛制度和郵驛的正式名稱始於周代。西周時郵驛系統已初具規模。諸侯國之間為了政治、軍事活動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設置驛站,負責傳遞政府文書、運轉貨物、接待過往官員等。
一、先秦
根據記載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禮·地官·遺人》的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凡委、積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廬、路室、候館均指接待賓客、旅人的館舍。亦是郵驛的另一功能。委、積指飲食。)可見周代對郵驛系統的設置和管理已經相當規范了。
到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都建立起郵驛網,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設一館驛。《孟子·公孫丑上》中說,「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道德的傳播速度之快,甚至比採用專用郵路,乘坐專用郵車,以傳遞君王的命令的速度還要快。從這里可以看出,郵驛系統主要是為了更加迅速的傳達政令。尤其在戰國時期,郵驛形式更加多樣,有了遞、驛、徒 3 種形式:遞用車,驛用馬,徒為步傳。
二、秦漢
秦王朝建立後,短短幾年就建成了以「馳道」為干線的全國交通網。《漢書·賈山傳》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交通網路延伸的同時,郵驛系統也得到全面的擴展。
到了漢代,郵驛系統得到進一步完善。郵亭驛站星羅棋布,《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載,西漢共有郵亭 2 3 所。到東漢,全國驛道總長已超過 32 0 0 0 公里。《史記·留侯世家》載,漢「五里一郵,郵人居間,相去二里半」。(里指閭里,漢時每閭里間隔約 1 0 公里)。驛站的距離也有嚴格的規定,《續漢書·輿服志》載,「驛馬三十里一置」。當時利用郵驛系統傳播信息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傳車一般日行百里,快則二三百里。馬驛更快。尤其在傳送緊急公文時,驛者挨站換馬,速度大為提高。《漢書·趙充國傳》載,金城副長安相 1 4 0 里,文書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約 40 0 余里。
漢時郵傳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國防上。邊防一線的重要緊急文書,都是靠郵傳遞的。漢武帝時大將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馬上通過郵傳給武帝上書報告。後來桑弘羊要在西域輪台屯田,也准備通過郵驛來密切漢政府和西域的關系。東漢時我國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起來,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絲綢之路更加暢通。
漢政府在西北的郵驛十分發達,出現了「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的繁華局面。當時,西方的羅馬也正處於繁榮時期,那裡也是郵驛暢通,沿途「列置郵亭」,所以當時諸國的商人和使者,可以從東漢邊境通過郵驛一直馳騁到羅馬首都。
整個漢代,政府從制度上保證了郵傳的有效施行。在中央部一級的九卿官職中,有許多是和郵驛制度直接關聯的。比如,少府中的尚書令和符節令,便是專管政府公文收發和符節的分發與管理。大鴻臚兼管郵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郵傳,對郵傳使者的憑證進行監察。和郵傳關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衛尉,他的屬下有一官員叫「公車司馬令」,負責接待由傳車徵召來上書的民間賢士,所以又叫「公車上書」。後來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得名便由於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郵驛,負責郵驛規章制度的制訂和一般管理。
漢時,地方郵驛管理也比前代更為正規化。郵驛系統由州、郡、縣三級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視的一個官吏便是「督郵」。他不僅主管郵書,還兼管督察長吏,是個實權官吏。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據出土的漢代木簡記載,漢代郵驛通信已有迅速、准確、安全的要求。隨著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的形成。郵驛不可或缺地進入並維系著這個通道。絲路和驛站相互依存,絲路因驛站而增加活力,郵驛因絲路而通達至印度、中亞、波斯等國。馬可•波羅曾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在其游記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驛站的遺跡,從中可以看到驛站在絲路中的地位。
三、魏晉南北朝
兩漢與隋唐之間,是一個長期動盪不安的時代。混亂的局勢對郵驛系統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是戰火紛飛之時,更需要迅速獲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郵驛對信息傳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顯示出來。各國在征戰之餘,都挪出一部分財力人力進行郵驛的建設。
據載,為了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魏國研製出一種「追鋒車」。《三國志集解》中解釋說:「晉志曰,⋯⋯追鋒之名,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這種傳車奔走神速,在傳播信息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國志·三少帝紀》注引傅暢《晉諸公贊》載,「帝性急,請召欲速。秀等在內職,到得及時,以望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輒賓士而至。」
同時,郵驛的形式也進一步多樣了。如三國時期的吳國由於地處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設置了水驛,更便利了信息的傳播。
四、隋唐
隋唐之時,郵驛系統得到空前的大發展。形成了以長安(今西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郵驛網路。據《唐六典·尚書兵部》載,唐開元年間有陸驛1297所,水驛260所,水陸相兼者70餘所。
陸驛大約 30里一設,邊陲地區驛所間隔則長一些,而「若地勢險阻及須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據交通繁忙程度,陸驛分為7個等級。最高等級的都亭驛配備驛馬75匹,最低等級的六等驛則只有驛馬8匹。
水驛也根據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個等級,第一等的水驛配驛船4隻,第三等水驛只配驛船2隻。
驛馬日行300里,最快可達到日行500里,故唐詩有雲:「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如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叛,六天之後,遠在3000里之外的長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驛的速度則較慢。逆水時重船日行約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順水時日行百里左右。
為了更快地傳播緊急訊息,唐代還發展出一種「飛驛」。如據《唐會要·館驛》載:「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遼,發定州。皇太子奏請飛驛遞表起居。又請遞敕垂報,並許之。飛表奏事,自茲始也。」
五、兩宋
宋代郵驛的規模雖較唐有縮減,但宋對郵驛制度的革新,促進了郵驛制度的發展。
一直以來,郵驛在傳遞信息之外,還承擔著提供食宿的任務。宋代為了提高文書傳遞的效率,在驛站之外另設遞鋪,專門供傳播信息之用,驛站則只負責提供食宿。
據《夢溪筆談》載,「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步遞主要運送一般文書,日行200里,馬遞運送緊急文書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腳遞運送緊急軍文,日行400里,後又提高到500里。
急腳遞中還有一種金牌急腳遞,紅漆金字,上書「御前文字,不得入鋪」。這種文書每到一鋪,鋪卒需早早在鋪前等候,交接後立刻趕往下一鋪,並不入鋪耽擱。《夢溪筆談》描述了其傳遞的情況:「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預備人出鋪就道交受。」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就是這種金牌急腳遞。
南宋又增設了斥候鋪和擺鋪。斥候鋪是把稱作斥候的瞭望、偵察與文書傳遞結合起來的急遞組織,通常設在邊防要地。擺鋪是為適應軍事行動、加速緊急文報的傳遞而臨時設置的一種急腳遞,是斥候制度的一種補充。
據有關資料推算,北宋遞鋪約6000個,鋪卒10萬餘人,南宋遞鋪約3500個,鋪卒5萬餘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宋朝的郵驛系統也是十分完備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驛站是歷代最盛的。驛站在蒙古語中稱站赤。《元史•兵志》載:「站赤名,驛傳之譯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據各地不同環境狀況而不同,有馬、車、船、轎、牛、驢、狗等。
元朝的驛站總數雖和前朝差不多,但規模明顯增大了許多。如唐、宋的驛站用馬最多70餘匹,而元朝的大驛站用馬動輒上千匹。急遞鋪的設置則承前代,各鋪距離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據《永樂大典》載,當時「凡在屬國,皆置驛傳,星羅棋布,脈絡相通,朝令夕至,聲聞必達。」
七、明代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開拓海上驛道並進一步延伸至非洲。
驛遞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可以隨便享用的。明初,對驛遞接待人員的范圍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朝廷只給很少的軍務和欽差人員發放使用驛遞的證明信,允許他們持「官」牌或馬牌使用公家的驛遞。陸仲亨以侯爵之尊,因為違規使用了公家驛站的馬匹,便被朱元璋罰往雁門捕盜。可見制度之嚴厲。
明朝中葉以後,驛遞的管理開始出現混亂.以至於發展到沒有使用驛遞資格的官員,甚至其他人員,借用或購買證明信使用驛站的情況。地方官員們也乘機拿這個待遇來損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現了濫借濫贈的現象,導致驛遞負擔異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陽驛遞每年接到的證明信大約是3000個,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萬多個,造成了「法當入驛者,十無二三。法不當人驛者,十每八九」的嚴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郵驛依各地路程遠近及沖要偏僻情況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設置了各種郵驛。
《清會典》載,「凡置郵,曰驛、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鋪,各量其途之沖僻而置焉」,驛、所(遞運所)、鋪(急遞鋪)均大體承前制,站、台、塘則是清代為加強邊疆與內地的聯系而特設的通信組織,名稱因地域而不同,實質則都是以飛報軍情為主,兼有偵察、巡邏、運輸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郵驛經過前期的盛後,到嘉庶道光以後,呈現出種種的衰落景象:郵傳速度慢、效率低,「文書任意延擱,至數起始遣一馬夫送之。故往往有數百里內文書竟遲至十條日始到者。」
咸豐年間,一方面軍情緊急,羽書頻傳,另一方面驛路梗塞,通信戔靈,大量軍事文書被積壓、損壞、私拆。嚴重影響文件的技用,難完成「置郵傳命」的任務。破敗的驛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縣的河西驛清韌有驛夾152名,驛馬33匹,到光緒朝只剩下驛夫30名,驛馬24匹。
滿意請採納
③ 郵驛的演變 驛驛站站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④ 我國最早的郵驛在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⑤ 歷史三國曹魏時期歷史題
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武帝,魏朝,計曹操共5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在魏郡治所鄴建宗廟,平定漢中後進爵「魏王」,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其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占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余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占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一般稱孫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魏在三國之中占據最大地區, 都在中原, 又有漢室禪讓, 向來稱為正統王朝。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 令中國政治漸漸變成世統壟斷。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制,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直到南北朝結束後才被廢止。
三國時期戰爭不斷,隨著蜀漢國力日下,263年魏國司馬氏展開攻蜀計劃,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等攻蜀,結果蜀主劉禪出降,蜀漢亡國。後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於266年篡魏自立,國號晉,曹魏遂亡。
文化
曹魏雖然是以軍力起家,但曹氏一族在文學上具有相當成就,如曹操和其子曹丕和曹植都擅於寫詩,時稱三曹,後世又稱建安文學。即使到了後期其君主也頗有藝術造詣,如曹髦擅長詩文、繪畫,被譽為才子。
經濟
漢、魏、吳三國中以曹操最重視農業,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
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力興修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闢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鹼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
⑥ 古代人靠什麼傳遞信息的特點
古代通信
【概述】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並。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⑦ 中國的「郵驛制度」是在什麼時期開始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回驛源遠流長,答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