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

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2-04 14:16:30

① 學習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② 學習世界文明史的意義

讀《世界文明史》產生的幾點思考和漣漪
五一期間選讀了威爾·杜蘭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節,我不禁由衷地欽佩杜蘭博士的對工作細致的精神與對歷史的嚴謹態度。覺得該書文字通順流暢、言簡意賅;內容明曉流暢、栩栩如生,資料翔實、細致;評價客觀;讀起來覺得通俗易懂,毫無疲倦之感,真不愧為史學界的一大力作。

我拜讀了這部著作「東方的遺產」、「凱撒與基督」、「盧梭與大革命」這些篇章的部分內容,這彌補了我在歷史上的許多不足,實在使我感觸良多,幾乎讀過每一章都有許多感想,激發起思維上的漣漪,無奈時間有限,加上自身認識和手頭其他相關資料有限,我也不敢在老師面前造次,於是十分功利地選了關於對「中國與遠東」中部分章節的讀後感作為此次作業。
哲學家的時代
(一)關於諸子百家的緣起
威爾·杜蘭評價東周時期的社會動亂時說到「在四分五裂,異常混亂的情形下,中國的精神生活表現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擾了歷史家的通則。因為在這失秩的時代里,樹立了中國語言、文學及藝術等的基礎;建立了新生活,即經濟組織和規定而獲致新的安定;以及產生了新文化,這種文化尚未將傳統的暴虐與帝國政府溶解於一爐,但卻為中國精神史中最富創造性的時期的社會架構。」([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一卷:《東方的遺產》,P453, 東方出版社,1998年)在威爾·杜蘭博士看來春秋戰國時無疑是中國社會的一次大動亂,然而恰恰正是這個動亂的社會成就了中國文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發展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這似乎有違歷史通則。這不禁讓我對其產生了些許思考。

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多元性,諸子百家的興起無疑是社會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緣何東周時期的社會動盪會成就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對「諸子百家」的緣起作出解釋的是西漢史學家和文化大家劉向,後來經其子劉歆的繼承與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主要是說:在周朝「禮崩樂壞」之前,吏與師不分。換句話說,政府各個部門的官員便負責把有關這一部分的知識傳下去。這些官吏和貴族諸侯一樣是世襲的。按照這個理論,當後來周朝皇室失去權力時,官吏們也失去了原來的優裕地位,而散落民間,他們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學生,傳授他們知識。這時,他們已經不是「官」,而成為「師」。就在教師與官吏分化的過程中,興起了諸子百家。(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劉歆甚至將各傢具體出自於何種官吏都作了細致的劃分,諸如:道家出自於史官,法家出於理官,墨家出於清廟之守等等。劉歆關於各家來源的解釋和分類雖然有許多任意牽強之處,但是他在歸類的過程中充分觀察了政治和社會環境,其所運用的思維方式卻是十分先進的,故我們不妨把劉歆的理論加以修正:周朝時周王室——諸侯——庶民構成了其社會權力結構層次,而只有特權階級即周王室和諸侯才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正是這樣他們才能成為當時社會文化的主導,就是說他們當然地負起了引導社會知識文化發展的責任。然而當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時,社會制度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預示著固有的政治權利結構發生重大的破壞,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諸侯由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號,降為庶民階層;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於其某些專長或其他原因上升成為官吏,融入特權階層,社會學上將其稱之為社會結構性流動。(易益典主編,《社會學教程》,P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各諸侯國為了強化其國力所實行的政治改革更加速了社會結構性流動的過程(事實上各國的政治改革都含有與「打破貴族世襲壟斷政治權力」相類似的舉措。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很好的例子),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知識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間,包括貴族和原本以一技之長服侍君王諸侯從而獲得世襲官職的官吏,這就是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禮失求諸野」。他們通過專門的知識或技能開館收徒,以維持生計,並游歷諸國以期達到其政治主張。他們不同的專長或者思想見解經過繁衍和發展逐步成為各種不同派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諸子百家」。
西周的分封製造成的分裂局面和小農經濟「自己自足」的特性造成文化交流的割裂為文化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產生提供了社會環境。
盡管自秦代到清代的兩千多年間我國社會始終沒有擺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周期律,然而卻未曾發生過諸如東周時期的社會結構變動,其朝代的更替不外乎洛克總結出的:「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暴君,然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往往要在革命的隊伍中不加限制地樹立一個新權威,這使得革命常常陷入推翻了舊暴君而產生了新暴君的循環往復過程中」的規律范疇。每一次分裂到整合從來未曾發生社會結構性變動,也就是說中國在社會制度變遷的過程上原地踏步了兩千年。可以說這與後來中國在大一統的環境下確立並強化的政治體制、文化結構單一體制有極大關系,統治階層的一元化即君主集權的強化使得中國社會從統治階層內部發生制度性變革的可能性大為降低;而文化結構的單一固定使得平民很難超越一種固有的思維方式,從而導致中國的平民革命即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的革命很難擺脫「洛克模式」的范疇。
(二)關於道家「出世」和思想的社會根源及其影響
在提到對中國社會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無疑首推孔子,杜蘭博士稱其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 ([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一卷:《東方的遺產》,P459,東方出版社,1998年),然而我們往往會發現中國人通常的行為准則常常與儒家所要求的相去甚遠。我們在談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時,宗教對其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直到今天對中國民眾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印度傳來的佛教,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後與印度固有的已經大不相同,其蘊涵的哲學思想與個人的修行方式卻接近於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中國化的佛教或道化的佛教。這其中表現得最典型的是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禪宗」,它實際上是道家哲學和佛學兩家精妙之處的匯合(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P182,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這里需要指明的是道教的哲學思想與道家思想是有差別的,實際上道教的哲學思想中綜合了道家和陰陽家兩種思想。

道家學說和道教在漢初和宋代分別達到了高峰,加之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帶動影響使道家學說對中國民眾的影響不可謂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家的學說與中國小農經濟的經濟結構異常相襯,這使得中國農民的思維方式往往與道家學說「暗合」,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更加深對中國農業經濟的認識:中國人口分布自古就呈現區域性密集的態勢,中國的人口密集區就造成中國精耕農業最主要的條件。精耕細作的農業以大量集中的勞動力放在小農莊上,以大量的勞動力來應付季節性的年)。由於土地產量有限,更加之實物田賦和各項田租,使得農民手中的可用來交換剩餘糧食不多,而當土地霜凍期無法耕作時,短期農閑產生的剩餘勞動力可以化為農舍工業的人手。而農舍工業的產生排斥了城市作坊工業,大大減緩了城市化的進程。農業本位思想催化出的「重農抑商」政策使得「中國精耕細作的歷史背景,則是政治力量毀掉城市,毀掉作坊工業,毀掉私了家經濟」(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P22,新星出版社,2006年)。這就促成了中國「小農經濟」的根深蒂固,其自己自足的特性決定了其封閉性和隔絕性,這就為道家的「出世」思想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和基礎。
威爾·杜蘭在 「古博真人」一章中關於老子的記載有:「但當人類獲取„知識‟後,生活因種種機巧發明而變得繁忙復雜,心靈與道德的純真也將失落殆盡……識見高遠的人將規避城市的復雜,逃避腐敗的文明,逃脫衰微的法令迷宮,而隱於大自然之中,沒有城鎮書籍、污吏以及徒勞的改革者,反可以游目騁懷,自尋樂趣。……」的描述。由此可見,老子的「出世」思想來源於其「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絕學無憂」的觀點,我們很難評價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觀點對於個人養生還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這個觀點還可以推導出他「清凈無為」的思想。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確實是統治者的夢想,西漢初期的社會經濟復甦和繁榮正是「無為而治」的一次成功實踐,事實上政府盡量減少以行政手段進行直接干預作為管理方式並取代以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被證明為是一種十分良性的管理模式。
然而我們民眾持有的不完善的「出世」思想使之常常遇到社會不平等現象就「高高掛起,事不關己」、及其缺乏公民意識等特質歷來為雜文家所批駁,梁淑溟先生評價中國文化有「長於理性而短於理智」的特質,並舉例說明國人圓滑:「中國人在相爭之兩造間,若一方先動武,旁觀者即不直其所為;雖於本來有理者亦然。因情理必從容講論而後明,一動武即是不講理,不講理即為最大不是。」(梁淑溟,《中國文化要義》,P245,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面對時間的不平等,我們通常表現出的並不同於印度那樣的麻木並安於接受,尋求一種精神上的超然並把期望寄希望於來世,也不像基督教傳揚的要行善於天下。通常中國的品德高尚之士會選擇逃避社會現實,並獨善其身的方式,這是中國君子的共性,他們傲然於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就好比與在春季開放的絕大多數花朵不同,菊花在秋季才綻放,故就連中國社會品德高尚的人士也往往對公眾生活及社會公益事業態度漠然,鮮有會投身於社會公益,有投身於公益事業的也會常常因其行為違背其所處的社會群體的常規,而被視為「越軌行為」加以排斥。

革命與更新
「世界上曾有過巨變,唯有遠東不變;現在遠東卻無所不變。這個最保守的國家,突然變成僅次於蘇俄的一個最徹底改革的國家,它正以無比的毅力去破壞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些風俗和制度。這不僅僅表示這個自1644年所建立的朝代的結束,這是一種文化的蛻變。」 威爾·杜蘭如是評價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中國([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一卷:《東方的遺產》,P552—P553,東方出版社,1998年),如果說東周的分封割據局面促成了中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社會大變動,那麼清末的變革就算得上是第二次社會大變動,並且直到今天社會結構變動的餘波尚在,或者說這樣的社會變動還沒有完全結束。
比較兩次社會變動與中國其他時期的分裂和社會動盪,實際上有許多共同的特點:
首先,社會危機爆發的起點首先出現在社會統治階層內部,也就是說變革的開始階段都是自上而下的。分封制為日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同時也促成了文化上的多元性和地域性,而在各諸侯國內實行的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變法,往往都含有打破統治階層世襲制的措施,這其中又以「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其「按軍功授予官職」的措施實質上打破了貴族對官職的壟斷,使平民也有可能融入社會上流階層。而清政府在清朝末期對「科舉制」的變革實質上打破了對固有的人才選拔制度,成為了清末民國初社會結構變動的開始,唯一不同的是相比較前者,後者的變革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外來因素的影響。
第二,兩者都打破了固有的社會流動模式,形成了大規模的社會結構性流動。很顯然,固有的社會體制的重構,引發的社會結構變動必然會帶來社會的結構性流動。所謂的結構性流動是指由於社會結構變化而引起的大規模的階級、階層結構的變動。(易益典主編,《社會學教程》,P30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根據這個定義的理解:這種類型的社會流動必然是涉及階級、階層的轉移和流動,也可以說流動是由於階層結構的變化引起的,而流動本身也將引發新的階層或階級結構的形成。東周時期表現出的是貴族對權力壟斷的打破,這在文章前面已經有了闡述。而在近代中國則表現的是「傳統的士到現代的知識分子的社會大轉變」。(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第6期,轉自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摘自思文網),隨著科舉制的廢除處於社會結構中心地位而居「四民之首」的士不僅逐步完成了到現代社會知識分子的轉變,而且其本身也失去了其原有的社會中心地位,隨著這些人的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由於較早接受新思維而被排除在社會主流階層之外的那些新知識分子,以及學識和身份都處於新興的城市與衰落的鄉村以及精英與大眾之間的小知識分子,四川大學歷史學教授羅志田將其稱之為「邊緣知識分子」,按照羅志田的理論「邊緣知識分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科舉制的廢除「科舉制廢除的當時就斷絕了已成年而尚未「進學」的大量讀書人成為士的可能。在新教育體制下,任何讀書人到了一定年齡還未跨入知識分子階層,就已不再有希望。從清季到今天,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容量與同時期中等教育的畢業生數量相比,一直相當微小。從這個視角看,近代教育的開放性是不及以往的。在傳統的讀書做官心態影響尚大(意味著大量的人要走讀書之路),而高等教育機構的容量又甚小的情形之下,勢必產生大量的邊緣知識分子。」(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摘自思文網:www.china-thought.org)
第三,二者都引發社會制度的重構。並產生了新生的社會階層。正如前面所說的,兩個歷史時期都產生了新的知識階層。
第四,在兩者所處的不同時期中國社會都沒有一個主導性思想,或者說缺乏一個完整的主流社會文化體系。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派眾說紛紜,互不相讓。同樣的,在近代中國,隨著「西學東漸」,主要是公費及自費出國「以期尋求救國圖存之道」的留學生帶來了大量的且互不相同的西方先進思想,加之旨在推翻「封建禮教」的「新文化運動」嚴重沖擊了兩千多年植根於國民(主要是知識分子)心中的儒家思想,原先的主流思想受到抨擊,不能發揮其核心作用,這更為多種思想文化的興起提供了條件。運用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又譯迪爾凱姆)的「失范理論」來解釋就是:當一個社會因規范喪失了制約的力量,那麼原有的社會將出現行為規范、文化價值體系處於全盤解組的混沌無序狀態。(文軍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P7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而這個時候的中國的傳統思想已經或逐步地喪失了其原來的控製作用,整個中國文化也相應地呈現了無序的狀態,這為各種西方學說在中國的興起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一時間,「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基爾特工讀主義」等等「主義」交相輝映,引發了中國思想界的又一次學術爭論高峰。正如威爾·杜蘭所說的:「他們研究西方的哲學,失去了對祖國宗教的信心,他們在這種教育和新環境的鼓舞下,崇尚急進的思想,而反對祖國的舊文化。年復一年成千的這些急進的青年回到了中國,他們不滿於他們祖國改革的緩慢和物質的落後,在每一個城市種下了懷疑和革命的種子。」 ([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一卷:《東方的遺產》,P550,東方出版社,1998年)

可以說,這兩個時期的這些共同特點是促成中國思想界和社會制度巨變的重要原因,只是在談到後一個時期時,我們還要考慮到外來因素的影響,然而一切問題的內因都是促成其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正如湯因比所說的:「內部力量是一個國家、民族和一種制度存亡的決定性因素,如果真要考慮到其外部力量的作用,那也僅僅只是在它快要斷氣之前給予它致命一擊
《世界文明史》讀後感
《世界文明史》是一部揭示人類文明遺產的曠世巨著。它幾乎涵蓋每一時代,每一國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哲學、歷史、教育、藝術、音樂、科技等領域。
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過去的世界通史強調的是短時段的東西,政治事件,偉大人物,後來又加上了經濟形勢、文化情況等比較穩定的東西。文明史不同於世界史,就是它所研究的單位是各個文明,是在歷史長河中名文明的流動、發展、變化。
隨著許多原業落後的農業文明轉變成為工業文明,他們在經濟上、文化上的地位也會越來越突顯出來。不但原有的一些古老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發展成長為現在的強勢文明,而且隨著經濟的進步,工業化的發展,還會有原來弱小的文明成長壯大,成為新的重要的文明。所以雖然有著全球化的發展,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世界依然是多樣性統一的世界,依然是各文明共處的世界。
東周時期的社會動亂時說到「在四分五裂,異常混亂的情形下,中國的精神生活表現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擾了歷史家的通則。因為在這失秩的時代里,樹立了中國語言、文學及藝術等的基礎;建立了新生活,即經濟組織和規定而獲致新的安定;以及產生了新文化,這種文化尚未將傳統的暴虐與帝國政府溶解於一爐,但卻為中國精神史中最富創造性的時期的社會架構。」在威爾?杜蘭博士看來春秋戰國時無疑是中國社會的一次大動亂,然而恰恰正是這個動亂的社會成就了中國文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發展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這似乎有違歷史通則。
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多元性,諸子百家的興起無疑是社會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緣何東周時期的社會動盪會成就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對「諸子百家」的緣起作出解釋的是西漢史學家和文化大家劉向,後來經其子劉歆的繼承與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西周的分封製造成的分裂局面和小農經濟「自己自足」的特性造成文化交流的割裂為文化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產生提供了社會環境。
盡管自秦代到清代的兩千多年間我國社會始終沒有擺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周期律,然而卻未曾發生過諸如東周時期的社會結構變動,其朝代的更替不外乎洛克總結出的:「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暴君,然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往往要在革命的隊伍中不加限制地樹立一個新權威,這使得革命常常陷入推翻了舊暴君而產生了新暴君的循環往復過程中」的規律范疇。每一次分裂到整合從來未曾發生社會結構性變動,也就是說中國在社會制度變遷的過程上原地踏步了兩千年。可以說這與後來中國在大一統的環境下確立並強化的政治體制、文化結構單一體制有極大關系,統治階層的一元化即君主集權的強化使得中國社會從統治階層內部發生制度性變革的可能性大為降低;而文化結構的單一固定使得平民很難超越一種固有的思維方式,從而導致中國的平民革命即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的革命很難擺脫「洛克模式」的范疇。
在提到對中國社會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無疑首推孔子,杜蘭博士稱其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然而我們往往會發現中國人通常的行為准則常常與儒家所要求的相去甚遠。我們在談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時,宗教對其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直到今天對中國民眾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印度傳來的佛教,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後與印度固有的已經大不相同,其蘊涵的哲學思想與個人的修行方式卻接近於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中國化的佛教或道化的佛教。這其中表現得最典型的是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禪宗」,它實際上是道家哲學和佛學兩家精妙之處的匯合。這里需要指明的是道教的哲學思想與道家思想是有差別的,實際上道教的哲學思想中綜合了道家和陰陽家兩種思想。
道家學說和道教在漢初和宋代分別達到了高峰,加之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帶動影響使道家學說對中國民眾的影響不可謂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家的學說與中國小農經濟的經濟結構異常相襯,這使得中國農民的思維方式往往與道家學說「暗合」,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更加深對中國農業經濟的認識:中國人口分布自古就呈現區域性密集的態勢,中國的人口密集區就造成中國精耕農業最主要的條件。精耕細作的農業以大量集中的勞動力放在小農莊上,以大量的勞動力來應付季節性的需要。
老子的「出世」思想我們很難評價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觀點對於個人養生還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這個觀點還可以推導出他「清凈無為」的思想。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確實是統治者的夢想,西漢初期的社會經濟復甦和繁榮正是「無為而治」的一次成功實踐,事實上政府盡量減少以行政手段進行直接干預作為管理方式並取代以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被證明為是一種十分良性的管理模式。
對於時間的不平等,我們通常表現出的並不同於印度那樣的麻木並安於接受,尋求一種精神上的超然並把期望寄希望於來世,也不像基督教傳揚的要行善於天下。通常中國的品德高尚之士會選擇逃避社會現實,並獨善其身的方式,這是中國君子的共性,他們傲然於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就連中國社會品德高尚的人士也往往對公眾生活及社會公益事業態度漠然,鮮有會投身於社會公益,有投身於公益事業的也會常常因其行為違背其所處的社會群體的常規,而被視為「越軌行為」加以排斥。

③ 學習歷史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第一:學習歷史可以啟發智能。打個比方,歷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磨利我們腦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幫助我們披荊斬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記憶歷史是沒有用的,只有從歷史中學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第二:學習歷史能審時度勢。這個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而歷史學正是為了培養眼光不局限於當代,而能洞徹事物發展脈絡與前因後果的人才,這也就是古人會把歷史學當成是領袖必備教育的原因。
第三:學習歷史會感動人心。歷史是追求真實之道的學問,只有從真實出發才能提煉出真實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動人心,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另外像:了解我們自己國家、民族的過去,發生的各種事情;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無論是學習還是以後的談資都是很有用的。即便上面的你都不認同,但歷史是考試必考的,這個重要性、必要性就足夠了,你必須學習、學好。

1、歷史等文綜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④ 學習世界文明史意義

意義如下:

能夠幫助我們培育思考問題的方法。所謂的「歷史」,只不過是那些歷史學家的歷史罷了。哪些事件、哪些人能夠被「歷史選擇」,完全是經過選擇的。

比如說對於孔子的評價,五四時期的孔子和今天的孔子,完全像兩個人似的。因此,不是說所有過去的事都會稱為「歷史」。只有那些被人們敘述和記載的事情,才能稱為所謂的「歷史」。

《世界文明史》試圖扼要考察人類自遠古至今追求文明的歷程。在書中,各重要地區或國家均有所涉及,歐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聯邦、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中國和日本都得到適當重視。

該書在美國不斷再版,其一貫目的就是讓學生既了解到各主要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獨特成就,又了解其局限,並讓學生關心當代問題。

它關注人類在文化、思想、制度和知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政治事件被認為是重要的,但在敘述政治史時,側重於介紹它們與文化、社會和經濟發展史相關的內容。該書插圖豐富,且與行文密切配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世界史入門讀物。

(4)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學習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1、吃透教材,在理解基礎上記憶歷史基礎知識和學習重點,把握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在記憶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知識網路。努力做到課本在手,知識牢記於心。切記不要考什麼就記什麼。

2、歷史教材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中介,我們還應該通過課外讀物、影視媒體、當地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多方途徑涉獵、選擇和運用有效歷史信息,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學和與同學們的互助合作探究學習體驗過程來豐富我們的歷史閱歷,拓寬我們的歷史思維和眼界。

3、從歷史、綜合、人文、開放等視角審視歷史,並尊重和欣賞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遺產。能理解、解釋和處理現實社會中的一些歷史現象和社會問題,從歷史已有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歷史智慧,並活學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之中。

以此提升我們的人文素養,增強我們未來的生存和發展能力。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⑤ 為什麼要學習世界歷史

可能你現在不來願意學習,但是你自如果想大有一番作為,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學習這個將會你需要的,因為你需要了解歷史上各個時期的發展情況,你可以了解到文化的發展過程,經濟發展規律,歷史的發展趨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學習歷史對預見未來很重要。

⑥ 結合史實,談談學習世界文明史的意義

學習文明史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讓一個人更加了解歷史,體悟歷史,反省現在。對於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歷史有所了解,並且有所感悟。才算是達到文明史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從一個文明的興起與衰亡,或者現在依然生機勃勃的發展歷程之中,可以學習到這種文化的精髓,感悟文化的魅力。

每一種文化也都有其代表人物,所以說學習文明史學習的不僅是一種國家或者民族的傳統習俗亦或文明,從這個民族中的代表人物身上更能體會到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文明史讓我們學習感悟世界各種文明的獨特之處及一些歷史人物身上的價值與意義。這不僅對個人,對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面對全球化大潮下不同文明、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復雜、深刻且存在惡化加劇的可能,採取針對措施減少文化沖突,促進文化文明的交流與融合,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6)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世界文明史講述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歷程,內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發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歐洲中世紀啟蒙運動與近代文明,產業革命和現代化,全球一體化與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時還將講述各種相關的文明理論。

縱覽人類歷史,文化沖突可謂由來已久。古希臘文明與敘利亞文明見得沖突以薛西斯西征與亞歷山大東征表現出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文明的沖突以哈勃斯堡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於東歐的戰爭與對峙為特徵。

⑦ 結合史實談談學習世界文明史的意義300字左右

學習世界文明史的意義:

1、了解歷史,不再局限眼前表象

英國是現代文明的開創者,而這個文明也是當今世界的主體文明。如果沒有英國率先走向工業化,今天的世界就可能大不一樣。

世界上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其它的民族,它的發展曾經歷過如此劇烈的大起大落。而它的每一次起落,都極大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2、解讀歷史,吸取精華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其中影響了整個人類文明進程的只有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埃及、土耳其、印度、以色列這十個個國家。

所以解讀這些影響了歷史走向、改變世界格局的大國強國;再返歸古代文明,領略那些在風雨飄搖的文化沿襲過程中,屹立不倒的悠久國家。可以幫助我們全面、深刻又清晰地了解整個世界近代史。

(7)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歷史上優秀人物的高貴品質、高尚情操、堅強意志、良好性格,都能給人以教育。其次,歷史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強加於人,而是通過生動、具體、形象的人和事去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地起作用,對於學生人格的形成具有獨特的作用。馬克思曾把歷史比作一部「歷史劇」,人們既是這部歷史劇的劇作者,又是劇中人。

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人們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不同的文明歷史的發展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進入二十一世紀,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已成為一名國際化時代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⑧ 學習西方文化世界史意義

了解西方文化,感受西方文化,對比著東方(中國)文化來談可能會比較更好一點、

⑨ 以歷史史實為例談一談當代大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意義!(不得少於300字)

以古代史借鑒今天.!
"文革"的慘痛教訓,使今天的我們明白到必須加強社會法制建版設.
從反割台斗爭這一歷史事件權,我們明白到身為炎黃子孫,必須挺身而出,捍衛我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
對不起啊,剛高考完,好多歷史知識都忘記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學習世界歷史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