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沙糖歷史

中國沙糖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4 15:37:18

① 關於糖的發展史

糖,雖然不像鹽一般,為人類生存所必須,卻是人類飲食生活當中一項非常重要而且昂貴的農產加工品。事實上,即便在工業革命後,製糖業一直是一項非常賺錢的產業。中國唐代初期,糖是貢品,只有皇室能夠嘗到,唐中葉以後,才日漸走向民間。宋代的工商業頗為繁華,據記載城市當中已經有「諸般糖作坊」,《東京夢華錄》卷二中「州橋夜市」就有「素簽沙糖、雞頭穰沙糖」等小吃的記載,「飲食果子」里則有「西川乳糖、獅子糖」等等甜點。不過,即便如此,糖或者甜品還是非常昂貴的東西。石越知府杭州,組織官民船隊貿易高麗、日本。糖,無疑為高利潤產品之一。東北亞,尤其是日本不產糖,糖價貴如天。販糖於高麗、日本,更重要的是,當時世界上並沒有白砂糖。你先前提到要讓石越主管工商發展經濟政策,而書評區好像很多人覺得應該要多發展一些科技,兩相結合下,我想到製糖工業。稍稍改良製糖工藝,似為可行,而且也真的可以做到大規模生產喔!如果採取國營糖廠的方式,甚至可以以兵養兵。 根據粵閩台一帶的氣候,二月植蔗,九月起開始陸續採收,十一、二月為製糖場開工之時。四川也是中國產糖大省,但因為氣候略冷,所以要等到植蔗期要推遲到三、四月間,而製糖一般是農歷春節前後,春節前製成的糖,叫冬班糖,春節後製成的,叫做春班糖。湘贛兩浙亦可種甘蔗,只不過地理略遜前四省。宋季,台灣尚未入版圖,所以製糖業主要集中川閩粵。 不過,糖場一年只開工兩至三個月,時間很短,若設場常川僱工製糖,所費不貲(現在也是一樣,所以糖場都兼營副業,並且減低固定職工人數),所以中國製糖都是小規模農戶合資生產的,或者富戶僱用臨時工來生產,單一產量較小。所以我就假想公家出資興建煮糖器具,養役使牛馬,當可形成大規模官營事業,而人力來源就用鄰近駐軍,讓當地駐軍進駐糖場,工作兩月,販糖所得,足以養千百倍之兵。一年當中另有十個月的時間可供操練,所養耕牛騾馬又能讓軍隊平日役使之用,我個人認為是個可行的方法。 以下略略說明工業革命以前甘蔗製糖的方法:甘蔗的栽植有所謂的「春植」、「秋植」和「宿根」三種。「春植」顧名思義是春天栽種的甘蔗,來年就可採收;第一次採收後的甘蔗根部留置在土壤內(留頭),讓其發芽生長謂之「宿根」,它相當於「春植」,一年後就可採收;至於「秋植」,則是七月到十月這段時間種的甘蔗,當年不能採收,必須拖個一年半左右。 古時採收甘蔗滿辛苦,全是人工採收後,「攬蔗根仔」(清除不需的蔗葉、泥土、根部的須須等),接著捆綁,然後用牛車運送到製糖工場。甘蔗採收運送到工廠後,略略清洗(去掉先前未處理干凈附著在甘蔗上泥土),然後送進「石車」(壓榨機)壓榨,石車是由兩個花崗石製成的圓柱形石磨製成,以牛拉石磨,甘蔗從兩個圓柱石磨中夾碾而過取得蔗汁,並產生蔗渣。手工業時代,壓榨比較不徹底,只壓榨一次,無法將蔗髓當中的糖汁都榨取出來,浪費蠻多有用資源的,適度增加壓榨次數,可以增加產量。不過在獸力時代,後續壓榨恐怕要用更重的石磨,因此拉磨的牛隻數目恐怕也要多一點。根據文獻記載(台灣糖業史),兩個石磨組成的石車,需要12到13頭牛來拉磨,如果多用一組且更重的石車,會需要超過此數的牛隻。 蔗汁加熱後,加入石灰凈化,讓雜質沉澱,取得較清澈的甘蔗汁,稱為「清凈汁」。然後將清凈汁煮至羹狀,沾之會黏手時,一邊冷卻一邊以木棒攪拌(一般來說,都是人力攪拌,不過製造獸力攪拌器應該不難,畢竟連石磨都可以製造了,把石磨換成棍子會很難嗎?),使糖漿能均勻結晶成顆粒狀,即俗稱黑砂糖或紅糖的赤糖。烹煮時會有雜質浮沫(糖蜜的一種)產生,以木瓢撈出,冷卻沉澱後可作為養豬飼料,或拿來釀酒。 一般來說,雙磨石車製造黑糖,若全憑獸力與人力(用牛12頭,煮糖工18人),每日大概可以處理5000公斤的甘蔗,並於當日內煮成黑糖。這並不包括採收、前期清理和運送所需的時間,那是蔗農的事情。 唐宋時期,蔗糖的大塊結晶體—冰糖被發明,最早記述造冰糖技術的是南宋期間遂寧人王灼的《糖霜譜》記述了四川遂寧、廣漢、內江等五郡產冰糖,以遂寧為冠,如琥珀珍玉。蘇東坡過金山寺時曾寫了一首詩贈予遂寧和尚圓贊,有「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之句。遂寧當時製糖霜的工藝大致如下:十月至十一月,先將蔗汁製成沙糖。然後再把沙糖溶化,把溶化後的糖漿注入插著竹梢排的漆瓮中。到春節後,糖漿開始結晶。到五月,結晶不再增大,此時將精結晶取出放在烈日下曬干,就是糖霜。當時的這種糖霜,紫色者為上品,淺白色者為下品,與今之冰糖不同。 明代以前,中國只有這種黑砂糖或者前述冰糖,所謂白糖其實並不白,只比黑糖顏色略淡,而且精製過程相當費時並且昂貴。《泉南雜志》中有如下記載:「用甘蔗汁煮黑糖,烹煉成白。劈鴨卵攪之,使渣滓上浮」,方法是把黑糖放進鍋中,用水溶化,然後把鍋燒開,糖水滾動,浮沫升起,撇掉浮沫,咸鴨蛋打碎後放入糖水中攪拌,把許多雜質裹在裡面,把它撇掉,雜質就減少了一些。就這樣,一直煮下去,再煮再撇,直到沒有浮沫升起為止。 真正精製白砂糖的技術要到明嘉靖年中,才被偶然發現。根據《天工開物》中的記述如下:「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最上一層厚五寸許,潔白異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黃褐。」實際上的做法是取出赤糖中顆粒大而完整、比較不幹凈的顆粒,裝入漏斗狀的陶缸中,淋上一遍又一遍的黃泥水,使黑渣順孔流出,上層的糖自然變白,愈上層愈潔白,就是白糖。所以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取出上層的白砂糖,中層的黃砂糖,下層的褐砂糖(這種褐砂糖比未經精練的黑砂糖好不到那去,但多少顏色淺一點,勉強能分出等級吧)。 至於流出的黑色殘渣則稱為糖蜜,可用來釀造酒。釀出的酒之過濾後,兌上以米釀造而成的米酒,即可飲用或作為料理用酒。兌米酒比例大概是米酒六,糖蜜酒四。 而蔗汁加石灰沉澱後的泥漿稱為「濾泥」,含有大量有機質,養分頗高,是極佳的肥料。蔗渣是甘蔗壓榨過程中所殘余的廢棄物,為了節省燃料支出,糖廠予以回收曬干後當柴火煮糖,甘蔗枝葉與蔗皮也是主要燃料來源。基本上,製糖燃料無須外求。事實上,往往因為蔗渣太多,而將多餘蔗渣當堆肥使用。但蔗渣是可以拿來製造紙漿的,甚至製成蔗渣板,作為建材隔版使用。
參考資料: http://read.hjsm.net/book/6094/html/9002.html

② 清朝時期有白砂糖嗎

古代主要是蔗糖,但基本上也算白砂糖了。

白砂糖

白砂糖、綿白糖都稱白糖,蔗糖含量一般在95%上。白砂糖顆粒均勻整齊、糖質堅硬、鬆散乾燥、無雜質,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純度最高的品種,也是較易貯存的一種食糖。

據近代考古學方面的成果,遠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經懂得從自然界中的物質,例如蜂蜜、鮮果等之中獲取甜味食物了,但這些甜味食物還只能算自然物質而不能算人類的加工製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糖業發展基本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等三個大致階段,這是世界糖業發展總的趨勢,而我國則是這個總趨勢的典型國家。早期的製糖工藝在我國的起源很早,據考證,早在殷商末年,我們的先民們就知道用穀物來製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之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的詩句,詩的意思是在西周遠祖的古公亶父時代,周人西遷到了周原(今陝西岐山),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飴一樣的甜蜜。據此我們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知道飴這種東西了。所謂飴,就是一種以穀物為原料製成的澱粉糖,現在一般叫麥芽糖,也稱飴糖。史實證明,早在蔗糖問世之前,作為甜類食品,飴糖的食用已經很普遍了。飴糖的製造是以穀物的澱粉摻和麥芽再經過醣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狀製品,民間流傳十分廣泛,從西周至唐代之間的史籍中都有許多食用和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餳哺》中記敘最為詳盡,乃至直到今天,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傳統工藝進行生產並供應市場。

在甜味食品之中,蔗糖比飴糖更為重要。世界上蔗糖的發源地有兩處,一處是古代的印度,這在其古籍《吠陀經》中可以知道;另一處就是古代的中國,最早的文字資料見於戰國末年愛國詩人屈原(也有人認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靦鱉炮羔,有柘漿些」句,意為在烹煮鱉魚和煎炸羊羔這些美味食品的時候,還要淋上一些「柘漿」調味。所謂柘漿,也就是指甘蔗榨出來的甜汁,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至少在戰國末期,位於南方的楚國不但已經有了甘蔗的種植,而且人們已經能夠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來作烹調食物時的調味品;又由於《招魂》一詩通篇描寫的是民間常見的招徠亡魂的風俗禮儀,與之同時描寫的還有稻、麥、雞、牛等民間常用的食物,這足以說明蔗類製品的榨取與食用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到了西漢時代,蔗類製品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劉歆《西京雜記》曾述及「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
,所謂石蜜,即是指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固態製品,這與戰國後期的液態「柘漿」,應該是一個技術上的進步。高帝即是指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可知漢初的蔗糖製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則就不會作為貢品上獻於皇帝。當然,漢代之際柘漿依然存在,不過功能又有了進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漢武帝祀於甘泉宮,令司馬相如等數十人賦詩稱頌,共同製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漿析朝酲」之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貴人們早上猶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見,至遲在西漢中期,人們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種常用的調味食品,還往往用來作解酒之用。

同樣也是這個司馬相如,他的名作《子虛賦》,其中在描述楚國的物產如何豐富時,也有「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屬於本文的討論范疇,而「諸蔗」就是甘蔗。這可以說明,大致在司馬相如在世時的西漢中期這兩百餘年之中,對於蔗汁的食用已經成為社會上層人物比較常見的事情。

我們可以認為,在西漢中期的漢武帝時代,蔗糖的製取與食用應該是相當普遍的事情,這不但在司馬相如的文賦中屢有出現,同時也見於同時代的其它人,例如東方朔的《神異經》:「南方有??之林……促節多汁,甜如蜜,咋嚙其汁令人潤澤……多則傷人。是甘蔗能減多益少,凡蔗亦然。
」「??」一詞,後來逐漸寫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類植物的產地,甚至還指出了「多則傷人」這樣科學論斷,這與當代醫學之中認為糖類製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筆者據此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蔗糖食品的相應普及,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則傷人」的醫學知識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土的簡牘中有「糖一笥」的記載,筆者認為,其物能放置於竹笥之中,當是固態的製成品而無疑。這不但與戰國時期液態的「柘漿」,在技術上可說是大大地進了一步,而且與漢初越國王獻與高皇帝的貢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到了東漢的張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飴石蜜」的稱謂。所謂「沙飴」,即是指結晶狀糖類製品。我們知道,澱粉糖呈粘稠狀,而要想得到結晶狀糖類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種取代物的。應該說,最起碼在東漢時期,人們已經能夠食用到具有砂糖雛形的蔗糖製品了。西漢末年劉向作《杖銘》說:「都蔗雖甘,殆不可杖,佞人悅己,亦不可相。
」在銘中,劉向將甘蔗的特性用作人們常識的類比,可見甘蔗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二、 三國時期至唐代以前的食糖簡況

《三國志·吳志》中記載:吳主孫亮曾使黃門(宦者)取交州所獻「甘蔗餳」食用。所謂甘蔗餳,也就是蔗糖。如果說戰國時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漿」還是一種稀薄的液體蔗糖的話,那麼三國時代的「甘蔗餳」則已經已經是真正意義上蔗糖了,它的形態是一種特意為之的粘稠狀,其軟柔的特性更能適應人們的食用,其意義就象今天的人吃軟糖遠多於吃硬糖一樣,這與戰國時代相比確實進了一大步。此外,這則記載還明白地告訴了後人「甘蔗餳」的產地是交州,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帶。由於甘蔗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三國時期的「甘蔗餳」來自於交州,這是合乎甘蔗生長特點的。

晉代嵇含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孫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圍數寸,長丈余,頗似竹。斷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曬數日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
」這則記載明確地說明了當時甘蔗的產地和蔗糖的生產方法。與之同時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際尚存)有這樣的記載:「笮(榨)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這與《南方草木狀》和記載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詞,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廣大地區,最早出現在《魏書·李壽傳》中:「封(李壽)建寧王,以南中十二郡為建寧國」,今考當時的建寧國,即為今天雲南的曲靖地區。至於它的具體生產過程,則是藉助於太陽的曝曬。這樣的生產方式,也許受到了食鹽生產方式的影響。液態的蔗漿在太陽曝曬的光合與蒸發作用下,形成了固態的結晶體,這與後世以蒸煮方式製糖,在生產原理上還有其本質上的差別。

東晉盧諶著《祭法》一書,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記載
,這是中國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這一名詞,它與西漢時代的「諸柘」一樣,都是由嚼食甘蔗時的嘴部動作「咀咋」一詞變化而來的。與盧諶同時代的著名畫家顧愷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與眾不同,總是從尾吃到頭,每逢有人因驚訝而相問時,他的解釋是「漸入佳境」
。顧愷之的吃法我們今天雖然無可非議,但卻使我們知道東晉時期人們對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當普遍。

另一位東晉大學者陶弘景著《名醫別錄》,其中有這樣的記載:「蔗出江東為勝,廬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最起碼在公元六世紀的古代中國,已經能夠製作「沙糖」了。所謂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礫狀的結晶糖,這與今天我們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質上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產出現了新的格局。由於甘蔗的大量種植和消費的廣泛普及,原來用日光爆曬的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於是人們將目光移向國外,尋求更好的生產方式。《新唐書》載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一年(647)遺使至「摩揭它國」求取熬糖法,然後下詔令揚州上貢當地種植的甘蔗進行試生產,其成品的色、味均遠勝於摩揭它國
,當時人們稱之為「沙糖」,又稱為「霜糖」。「摩揭它」(Magadha)為古印度時代的奴隸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曾一度統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時最為強盛,至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時仍為印度強國。中國晉、唐僧人法顯、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產方式相對先進,它是利用火的熱能作為蒸發方式來進行生產的,因而有更快的生產周期。唐太宗不惜遠離數萬里之遙而派人前往,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說,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經更具實際意義。

當摩揭它的製糖法取來之後,揚州生長的甘蔗成了製糖的最好原料。但應該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揚州,並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揚州地區,而是指唐初屬於揚州管轄范圍下的嶺南東西兩道,即今天的廣東與廣西。由於嶺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質量遠比西域摩揭它國的好,所以生產出來的蔗糖在味與色的方面都遠勝於摩揭它國產品。

「沙糖」一詞,從上文可知,出自於唐初,由於其呈河砂狀,故名。今天一般寫作「砂糖」。又由於其色澤為白色霜狀物,因而當時又稱為「霜糖」。我們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與赤砂糖之分,從製作工藝上來說,白砂糖遠比赤砂糖復雜,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當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認為,唐代的製糖工人們已經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純及脫色工藝,其生產流程應該與今天的現代法生產流程相去不遠,在沒有一定的化學工業知識為前提基礎下是不可能生產出來的。「霜糖」的生產關鍵是脫色,據《新唐書》載,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國內的製糖工匠發明了「滴漏法」為蔗糖脫色。其法是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一個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從上淋入黃泥漿,以現代技術觀點而言是把黃泥漿作為吸附式脫色劑來製取白糖。這種辦法的出現,標志著我們古代的蔗糖生產已經能夠採用接近於現代化學脫色的生產方法而進行生產了。

綜上所述,我國的蔗糖生產,源於戰國而定型於唐初,這是史有明文的記載,應該成為基本的定論。

三、宋代以後人們對於蔗糖的食用及生產

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至此中國方有沙糖。」此後一些述及中國蔗糖歷史的人,往往以此為據,認為中國的砂糖始於唐初。但此論其實並不確切,早在漢代以前,「沙糖」一詞就已出現了。東漢名醫張仲景曾以「沙糖」調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經集注》又有「取(蔗)汁為沙糖甚益人」之語,可見遠在唐初之前中國已有了原始的結晶狀砂糖,只不過唐太宗派人從西域摩揭它國學習相對較先進的製糖技術後,使中國的砂糖生產得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躍進罷了。

可以認為,中國蔗糖的生產,真正取得較大發展的是在唐、宋兩朝之際,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據宋代洪邁所作《容齋隨筆》載,宋代蔗糖的產區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縣東南)、四明(今浙江寧波)、番禺(今屬廣東)、廣漢、遂寧(均屬今四川)等五個地區,其中就質量而言以遂寧所產的為最好。遠在唐代大歷年間,有個姓鄒的和尚來到遂寧(今屬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當地的居民黃氏製造霜糖。到了北宋時期,繖山一帶民眾廣植甘蔗,致使這一帶居民以種植甘蔗為生的佔十分之四,而以製糖為業的佔十分之三,也就是說,宋代遂寧的居民中,絕大部分的居民就業都與蔗糖有關。遂寧所產的蔗糖當時稱為糖霜,可知當為白色結晶狀。

在遂寧當時所種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個品種,其名稱分別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紅蔗。其中,紅蔗又稱為「昆侖蔗」,主要用於生吃;艻蔗又稱為「獲蔗」,可以用來製作沙糖;西蔗能夠製作糖霜,但由於顏色並不純白而略帶淺色,因而在當地價格並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來製作糖霜,顏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價格最高。

在種植甘蔗方面,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甘蔗的種植最損耗地力,因而凡頭年種過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種五穀,用以休息地力,否則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產方面,據記載已經有了專業化較強的生產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鐮;堆垛甘蔗的有專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種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創應奉司,專門管理各地上貢朝廷的貢品,其中遂寧就以糖霜為主,每年要進貢數千斤。宣和末年應奉司停辦,當時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見到遂寧所產的糖霜產品。

宋代遂寧所產的糖霜,在當時有極高的知名度,這可以從宋人的詩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蘇東坡有一次游潤州(今江蘇鎮江)金山寺,有遂寧僧名圓寶者為寺中住持,於是東坡作詩贈之雲:「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蓋因東坡知圓寶為遂寧人,於是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遂寧的特產糖霜,由於可見當時遂寧糖霜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黃庭堅也有一首極具風趣的糖霜詩,這是詩人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因品嘗到遂寧糖霜,感覺到其味極其鮮美而特地給好友梓州雍熙長老寄去一包並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詩:「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在這里,黃庭堅採用了極具誇張的修飾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寫,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到了明代,宋應星作《開工開物》,其中的《甘嗜》篇也詳盡地記敘了種蔗和製糖的各種方法,某些地方的敘述甚至比王灼的《糖霜譜》更為詳盡。例如其中的牛拉石轆多次壓榨取汁法,與現代製糖業所採用的多重壓榨原理是相一致的;此外,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所敘的石灰法,其生產原理在現代製糖中仍然沿用。

至遲在唐宋之際,中國的蔗糖生產技術開始向海外傳播。據日本鳥倉龍治所作《沖繩一千年史》載,公元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扶桑,為日本帶去了製糖技術。而元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中提到中國的福州、泉州一帶製糖業十分發達,遠銷至海外。又隔了大約二、三百年,大約在明代中期,從中國移居海外的僑民將製糖技術傳到了東南亞的菲律賓,然後再傳至遠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至於西歐各國的蔗糖生產技術,則是公元七世紀時由印度經阿拉伯人所傳入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


西方各國對於糖的研究,據記載始於十六世紀中葉,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弗首次從甜菜中分離出單糖,但並受到重視;直到1786年,馬格拉弗的學生F·阿哈爾德由於其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獲得成功,才促使他利用其老師的科研究成果而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單糖成為現實。從化學結構而言,這種單糖與蔗糖是相一致的,是以人們認為,阿哈爾德從甜菜中提取到了蔗糖。1799年,阿哈爾德正式發表論文,宣告了這一消息。到了1802年,阿哈爾德在西里西亞的庫內恩建成了第一座甜菜糖廠。1822年,法國化學家佩恩採用脫色吸附劑用於甜菜糖的精製
,也就是說,直到此時,國外才開始用自己發展起來的生產工藝製造糖類製品,與中國唐代初年就能生產純白的蔗糖相比,在時間上晚了一千多年。

至於中國近代的機械化製糖,基本上沿襲了一條拿來主義的道路。清光緒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這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化製糖企業,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天能處理土糖4000擔。第三年,該公司又在廣東汕頭的角石鎮開設精糖分廠,以適應內地的需求。除此之外,由英國商人管理的香港太古洋行也創辦了太古煉糖公司,其後美、日等國商人相繼來中國建廠製糖,但由於社會動盪等多方面原因,這些糖廠不久都相繼倒閉。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中國的東北開始有人種植製糖用甜菜。光緒三十四年,阿城糖廠建成投產,能日加工甜菜350噸,這是中國第一座近代機械化製糖的民族企業。1915年,另一座同等規模的呼蘭糖廠建成。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前,可以認為不論是甜菜製糖廠,還是甘蔗製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還是民族資本,都沒有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而國內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方式仍是遍布城鄉。

從30年代開始直到建國之前,廣東、廣西等地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實力,對興辦機械化製糖業不遺餘力。僅以廣東一省而言,就能日產蔗糖7000噸,但由於時局動盪,再加上民族工業基礎薄弱,多數糖廠都最後走向破產的歸宿

③ 紅糖的起源

當前,現在很多人覺得日本和台灣的黑糖比咱中國的好,殊不知,歸根結底,紅糖和黑糖是一樣的東西。
中國的製糖法傳到日本的時候,不知道是傳授的原因,還是學習的原因,日本人熬制的紅糖在火候掌握上出現了偏差,日本人熬制紅糖的熬煮時間較長,糖漿經濃縮後做出來的糖呈現出近黑色外觀。
但一千多年來,日本人一直接受這種火候的糖,並天然認為糖就應該是這樣的黑色,稱之為黑糖,並很享受糖因為熬制時間長帶來的糊香。盡管這樣火候的糖在中國會遭到專業熬糖師傅的唾罵,但它依然在日本紅透了半邊天,因為中國台灣非常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之後又傳到中國台灣。其實,最古法的熬糖製法,根基還在中國!

關於紅糖在中國的起源時間,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楊孚(東漢時南海郡番禺人)所著的《異物志》,書中有一段描述:「(甘蔗)長丈余頗似竹,斬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飴餳,名之曰糖」。不過,這個時期的蔗糖,根據零散的史料記載,是將甘蔗汁曝曬於陽光之下,變成粘稠的半固體形狀,還不能稱之為紅糖,只能算是紅糖的雛形。 中國官方正史中對蔗糖的記載,最早見於《新糖書》:太宗遣使者(至印度)取熬糖法。《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凝結如石破之如沙」、「此紫砂糖也」,也就是我們的塊狀傳統紅糖。紅糖應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雲南;而據紅糖傳之於中醫古籍,唐《新修本草》中在「甘蔗」條下有如下記述「……取法以為砂糖,甚益人」;公元1596年,李時珍撰著的《本草綱目》中「砂糖」條下記載:砂糖「和脾緩肝」「補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惡露」。
最後,中國的紅糖文化屬於中國傳統優良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傳統的精華不能丟,優秀的文化不能丟,優良的傳統更應繼承!

④ 白糖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出來好久傳入中國

蔗糖是人類基本的糧食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蔗糖根據純度的高低可分為三種;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
漢朝至隋朝
世界各國「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國古代的「西極石密」和「西國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來自梵文sakara。說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
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紀錄,說到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據季羨林解讀,「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證明印度製糖術的確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漢代文獻中的「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
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復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說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
宋代
北宋初期,三佛齊和大食等國貢白砂糖。白砂糖是從石蜜進一步提煉的,呈沙顆粒狀態,色淡黃,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現世界第一部甘蔗煉糖術專著《糖霜譜》。
製糖成為一門重要產業,糖製品種類繁多,有香糖果子、獅子糖、花花糖、膠牙糖、芝麻糖、錘子糖、楊梅糖等。
元代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游記》記述中國武乾的製糖業,開始不知道怎麼煉制像巴比倫地區出產的糖那樣精美,後來大汗得到來自巴比倫地區的人傳授用樹灰煉精糖的技術。又說福州地區煉制的糖「十分潔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伊本·白圖泰游記》說:「中國出產大量的蔗糖,其質量較之埃及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
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細敘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將過冬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黑沙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麵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現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將白糖煎熔,和入雞蛋清除雜質,待火候合適,將新青竹破成篾片,斬成一寸長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經過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羨林在所著《中華蔗糖史》說: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並指出
馮·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沒有一個字提到黃泥水淋脫色法。
除《天工開物》外,《閩書南產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識》、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興化府志》都有關於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的敘述。證明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從明朝開始將中國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島。
明朝中國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區,也傳播了中國製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據季羨林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國糖」,就是中國製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明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廣州前後購買13028擔白糖和500擔冰糖。

⑤ 糖的製糖歷史

史前時期
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蜂蜜、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後發展為從穀物中製取飴糖,繼而發展為從甘蔗甜菜中製糖等。製糖歷史大致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3個階段。
早期製糖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糖的國家之一。早期製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飴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說明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這類澱粉糖的甜味劑仍有生產,也有較好的市場,在製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製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糖。
甘蔗製糖 甘蔗製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製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周代至漢代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東漢張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飴石蜜」之句。這里「沙飴」二字,是指製得的糖有微小的晶體,可看作是砂糖的雛形。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間
手工業製糖階段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說明在中、印頻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製糖技術的經驗交流。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製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8世紀中葉,中國製糖技術傳到日本。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15~16世紀,中國的僑民也在菲律賓、夏威夷等地傳播製糖法。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 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印度製糖術的傳播
當中國的甘蔗製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製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製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義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製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製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秘魯等,不久,甘蔗製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甜菜製糖與機械化製糖
機械化製糖階段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製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製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製糖業的機械化。
甜菜製糖業的興起 長期以來,用來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製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製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製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製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內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製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為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製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製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製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機械化製糖業的發展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製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製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甜菜製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凈、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脫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為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採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干凈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製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凈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為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製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凈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採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製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為現代製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製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製糖,因而很快被甘蔗製糖業所採用,但甘蔗製糖和甜菜製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採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製糖已採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製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採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著製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製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中國機械化製糖歷史
中國機械化製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製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製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製糖工業體系,製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製糖工業體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煉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製糖廠,製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製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製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范家屯建立「新京製糖所」,後改為吉林省製糖廠。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製糖廠,或是甘蔗製糖廠,或是精煉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製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製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製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內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為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製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製糖業。廣東製糖歷史悠久,製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製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順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製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為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為全國機械化製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製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製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製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製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製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製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製糖大國之一。

⑥ 糖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西周。

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版來的糖。飴糖屬澱粉權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

(6)中國沙糖歷史擴展閱讀:

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

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⑦ 白沙糖是那國人民開始食用的

古印度的製糖技術傳入中國後,在這里迅速發揚光大。告別「外援」後,善於創新回的福建人民將製糖技術完答美改進,福建在宋元時代也一躍成為我國蔗糖的主產區。
或許你根本想不到,現在稀鬆平常的白沙糖,在宋代可是福建地區珍貴的「土貢」。當時的白沙糖要經過紅沙糖脫色而來,非常難得。有意思的是,到了元代(一說明代),南安一位黃姓的製糖人,有一次家裡發生了牆壁倒塌事故。黃土覆蓋在紅沙糖上,意外竟把紅糖的顏色脫去,變成了白色的沙糖。
自此,白沙糖依靠這種「黃泥脫色法」得以規模化生產。所以,元、明兩代的貴族們能在冬日的午後,往自己的飲料或食物中優雅地加入點白沙糖,真的要感謝南安人這次無心插柳的意外發明。

⑧ 製糖的製糖歷史

據近代考古學方面的成果,遠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經懂得從自然界中的物質,例如蜂蜜、鮮果、植物中獲取甜味食物了,但這些甜味食物還只能算自然物質而不能算人類的加工製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糖業發展基本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等三個階段,這是世界糖業發展總的趨勢,而中國則是這個總趨勢的典型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糖的國家之一。早期製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詩的意思是在西周遠祖的古公亶父時代,周人西遷到了周原(今陝西岐山),這里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據此我們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知道飴這種東西了。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傳統工藝進行生產並供應市場,在製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製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糖。
甘蔗製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製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到了西漢時代,蔗類製品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劉歆《西京雜記》曾述及「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所謂石蜜,即是指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固態製品,這與戰國後期的液態「柘漿」,應該是一個技術上的進步。高帝即是指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可知漢初的蔗糖製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則就不會作為貢品上獻於皇帝。當然,漢代之際柘漿依然存在,不過功能又有了進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漢武帝祀於甘泉宮,令司馬相如等數十人賦詩稱頌,共同製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漿析朝酲」之句。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貴人們早上猶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見,至遲在西漢中期,人們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種常用的調味食品,還往往用來作解酒之用。
同樣也是這個司馬相如,他的名作《子虛賦》,其中在描述楚國的物產如何豐富時,也有「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屬於本文的討論范疇,而「諸蔗」就是甘蔗。這可以說明,大致在司馬相如在世時的西漢中期這兩百餘年之中,對於蔗汁的食用已經成為社會上層人物比較常見的事情。
我們可以認為,在西漢中期的漢武帝時代,蔗糖的製取與食用應該是相當普遍的事情,這不但在司馬相如的文賦中屢有出現,同時也見於同時代的其它人,例如東方朔的《神異經》:「南方有邯睹之林……促節多汁,甜如蜜,咋嚙其汁令人潤澤……多則傷人。是甘蔗能減多益少,凡蔗亦然。」「邯睹」一詞,後來逐漸寫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類植物的產地,甚至還指出了「多則傷人」這樣科學論斷,這與當代醫學之中認為糖類製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筆者據此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蔗糖食品的相應普及,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則傷人」的醫學知識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土的簡牘中有「糖一笥」的記載,筆者認為,其物能放置於竹笥之中,當是固態的製成品而無疑。這不但與戰國時期液態的「柘漿」,在技術上可說是大大地進了一步,而且與漢初越國王獻與高皇帝的貢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到了東漢的張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飴石蜜」的稱謂。所謂「沙飴」,即是指結晶狀糖類製品。我們知道,澱粉糖呈粘稠狀,而要想得到結晶狀糖類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種取代物的。應該說,最起碼在東漢時期,人們已經能夠食用到具有砂糖雛形的蔗糖製品了。西漢末年劉向作《杖銘》說:「都蔗雖甘,殆不可杖,佞人悅己,亦不可相。」在銘中,劉向將甘蔗的特性用作人們常識的類比,可見甘蔗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三國志·吳志》中記載:吳主孫亮曾使黃門(宦者)取交州所獻「甘蔗餳」食用。所謂甘蔗餳,也就是蔗糖。如果說戰國時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漿」還是一種稀薄的液體蔗糖的話,那麼三國時代的「甘蔗餳」則已經已經是真正意義上蔗糖了,它的形態是一種特意為之的粘稠狀,其軟柔的特性更能適應人們的食用,其意義就象今天的人吃軟糖遠多於吃硬糖一樣,這與戰國時代相比確實進了一大步。此外,這則記載還明白地告訴了後人「甘蔗餳」的產地是交州,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帶。此外,在《高僧傳·譯經》里亦有佛學大師康僧會在吳地龍華盪設立製糖作坊護生堂(滬生堂)的記載。由於甘蔗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三國時期的「甘蔗餳」來自於交州,這是合乎甘蔗生長特點的。晉代嵇含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孫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圍數寸,長丈余,頗似竹。斷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曬數日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這則記載明確地說明了當時甘蔗的產地和蔗糖的生產方法。與之同時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際尚存)有這樣的記載:「笮(榨)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這與《南方草木狀》和記載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詞,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廣大地區,最早出現在《魏書·李壽傳》中:「封(李壽)建寧王,以南中十二郡為建寧國」,今考當時的建寧國,即為今天雲南的曲靖地區。至於它的具體生產過程,則是藉助於太陽的曝曬。這樣的生產方式,也許受到了食鹽生產方式的影響。液態的蔗漿在太陽曝曬的光合與蒸發作用下,形成了固態的結晶體,這與後世以蒸煮方式製糖,在生產原理上還有其本質上的差別。
東晉盧諶著《祭法》一書,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記載,這是中國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這一名詞,它與西漢時代的「諸柘」一樣,都是由嚼食甘蔗時的嘴部動作「咀咋」一詞變化而來的。與盧諶同時代的著名畫家顧愷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與眾不同,總是從尾吃到頭,每逢有人因驚訝而相問時,他的解釋是「漸入佳境」。顧愷之的吃法我們今天雖然無可非議,但卻使我們知道東晉時期人們對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當普遍。
另一位南朝大學者陶弘景著《名醫別錄》,其中有這樣的記載:「蔗出江東為勝,廬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最起碼在公元六世紀的古代中國,已經能夠製作「沙糖」了。所謂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礫狀的結晶糖,這與今天我們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質上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產出現了新的格局。由於甘蔗的大量種植和消費的廣泛普及,原來用日光爆曬的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於是人們將目光移向國外,尋求更好的生產方式。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647),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一年遺使至「摩揭它國」求取熬糖法,然後下詔令揚州上貢當地種植的甘蔗進行試生產,其成品的色、味均遠勝於摩揭它國,當時人們稱之為「沙糖」,又稱為「霜糖」。)「摩揭它」(Magadha)為古印度時代的奴隸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曾一度統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時最為強盛,至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時仍為印度強國。中國晉、唐僧人法顯、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產方式相對先進,它是利用火的熱能作為蒸發方式來進行生產的,因而有更快的生產周期。唐太宗不惜遠離數萬里之遙而派人前往,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說,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經更具實際意義。
當摩揭它的製糖法取來之後,揚州生長的甘蔗成了製糖的最好原料。但應該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揚州,並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揚州地區,而是指唐初屬於揚州管轄范圍下的嶺南東西兩道,即今天的廣東與廣西。由於嶺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質量遠比西域摩揭它國的好,所以生產出來的蔗糖在味與色的方面都遠勝於摩揭它國產品。
「沙糖」一詞,從上文可知,出自於唐初,由於其呈河砂狀,故名。今天一般寫作「砂糖」。又由於其色澤為白色霜狀物,因而當時又稱為「霜糖」。我們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與赤砂糖之分,從製作工藝上來說,白砂糖遠比赤砂糖復雜,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當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認為,唐代的製糖工人們已經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純及脫色工藝,其生產流程應該與今天的現代法生產流程相去不遠,在沒有一定的化學工業知識為前提基礎下是不可能生產出來的。「霜糖」的生產關鍵是脫色,據《新唐書》載,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國內的製糖工匠發明了「滴漏法」為蔗糖脫色。其法是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一個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從上淋入黃泥漿,以現代技術觀點而言是把黃泥漿作為吸附式脫色劑來製取白糖。這種辦法的出現,標志著我們古代的蔗糖生產已經能夠採用接近於現代化學脫色的生產方法而進行生產了。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綜上所述,中國的蔗糖生產,源於戰國而定型於唐初,這是史有明文的記載,應該成為基本的定論。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至此中國方有沙糖。」此後一些述及中國蔗糖歷史的人,往往以此為據,認為中國的砂糖始於唐初。但此論其實並不確切,早在漢代以前,「沙糖」一詞就已出現了。東漢名醫張仲景曾以「沙糖」調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經集注》又有「取(蔗)汁為沙糖甚益人」之語,可見遠在唐初之前中國已有了原始的結晶狀砂糖,只不過唐太宗派人從西域摩揭它國學習相對較先進的製糖技術後,使中國的砂糖生產得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躍進罷了。
可以認為,中國蔗糖的生產,真正取得較大發展的是在唐、宋兩朝之際,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據宋代洪邁所作《容齋隨筆》載,宋代蔗糖的產區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縣東南)、四明(今浙江寧波)、番禺(今屬廣東)、廣漢、遂寧(均屬今四川)等五個地區,其中就質量而言以遂寧所產的為最好。遠在唐代大歷年間,有個姓鄒的和尚來到遂寧(今屬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當地的居民黃氏製造霜糖。到了北宋時期,繖山一帶民眾廣植甘蔗,致使這一帶居民以種植甘蔗為生的佔十分之四,而以製糖為業的佔十分之三,也就是說,宋代遂寧的居民中,絕大部分的居民就業都與蔗糖有關。遂寧所產的蔗糖當時稱為糖霜,可知當為白色結晶狀。
在遂寧當時所種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個品種,其名稱分別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紅蔗。其中,紅蔗又稱為「昆侖蔗」,主要用於生吃;艻蔗又稱為「獲蔗」,可以用來製作沙糖;西蔗能夠製作糖霜,但由於顏色並不純白而略帶淺色,因而在當地價格並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來製作糖霜,顏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價格最高。
在種植甘蔗方面,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甘蔗的種植最損耗地力,因而凡頭年種過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種五穀,用以休息地力,否則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產方面,據記載已經有了專業化較強的生產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鐮;堆垛甘蔗的有專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種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創應奉司,專門管理各地上貢朝廷的貢品,其中遂寧就以糖霜為主,每年要進貢數千斤。宣和末年應奉司停辦,當時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見到遂寧所產的糖霜產品。
宋代遂寧所產的糖霜,在當時有極高的知名度,這可以從宋人的詩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蘇東坡有一次游潤州(今江蘇鎮江)金山寺,有遂寧僧名圓寶者為寺中住持,於是東坡作詩贈之雲:「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蓋因東坡知圓寶為遂寧人,於是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遂寧的特產糖霜,由於可見當時遂寧糖霜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黃庭堅也有一首極具風趣的糖霜詩,這是詩人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因品嘗到遂寧糖霜,感覺到其味極其鮮美而特地給好友梓州雍熙長老寄去一包並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詩:「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在這里,黃庭堅採用了極具誇張的修飾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寫,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至遲在唐宋之際,中國的蔗糖生產技術開始向海外傳播。據日本鳥倉龍治所作《沖繩一千年史》載,公元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扶桑,為日本帶去了製糖技術。而元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中提到中國的福州、泉州一帶製糖業十分發達,遠銷至海外。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又隔了大約二、三百年,大約在明代中期,從中國移居海外的僑民將製糖技術傳到了東南亞的菲律賓,然後再傳至遠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
當中國的甘蔗製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製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製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義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製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製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秘魯等,不久,甘蔗製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製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製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製糖業的機械化。
長期以來,用來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製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製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製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製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內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製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為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製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製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製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製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製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甜菜製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凈、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脫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M. d e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為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採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干凈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製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凈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為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製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凈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採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製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為現代製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製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製糖,因而很快被甘蔗製糖業所採用,但甘蔗製糖和甜菜製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採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製糖已採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製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採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著製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製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製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製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製糖工業體系,製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製糖工業體系。
至於中國近代的機械化製糖,基本上沿襲了一條拿來主義的道路。清光緒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煉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製糖廠,製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製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製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製糖廠,或是甘蔗製糖廠,或是精煉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製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製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製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內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為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製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製糖業。廣東製糖歷史悠久,製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製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順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製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為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為全國機械化製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製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製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製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製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製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製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現在約為15: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製糖大國之一。
目前中國食糖年在2007/2008榨季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量,達到1482萬噸,約佔全球產量的10%左右。

⑨ 誰知道糖的歷史。。

==========================================================================
史前時期,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蜂蜜、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後發展為從穀物中製取飴糖,繼而發展為從甘蔗甜菜中製糖等。製糖歷史大致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3個階段。
早期製糖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糖的國家之一。早期製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飴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說明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這類澱粉糖的甜味劑仍有生產,也有較好的市場,在製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製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糖。 甘蔗製糖 甘蔗製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製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
周代至漢代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東漢張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飴石蜜」之句。這里「沙飴」二字,是指製得的糖有微小的晶體,可看作是砂糖的雛形。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間
手工業製糖階段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說明在中、印頻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製糖技術的經驗交流。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製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8世紀中葉,中國製糖技術傳到日本。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15~16世紀,中國的僑民也在菲律賓、夏威夷等地傳播製糖法。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 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印度製糖術的傳播
當中國的甘蔗製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製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製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義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製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製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秘魯等,不久,甘蔗製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甜菜製糖與機械化製糖
機械化製糖階段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製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製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製糖業的機械化。 甜菜製糖業的興起 長期以來,用來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製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製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製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製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內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製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為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製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製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製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機械化製糖業的發展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製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製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甜菜製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凈、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脫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為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採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干凈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製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凈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為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製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凈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採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製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為現代製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製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製糖,因而很快被甘蔗製糖業所採用,但甘蔗製糖和甜菜製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採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製糖已採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製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採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著製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製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中國機械化製糖歷史
中國機械化製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製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製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製糖工業體系,製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製糖工業體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煉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製糖廠,製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製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製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范家屯建立「新京製糖所」,後改為吉林省製糖廠。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製糖廠,或是甘蔗製糖廠,或是精煉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製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製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製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內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為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製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製糖業。廣東製糖歷史悠久,製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製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順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製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為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為全國機械化製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製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製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製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製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製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製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製糖大國之一。

⑩ 誰發明了 白沙糖

印度最早製造出了砂糖(sarkara),傳到中國,也傳到埃及和西方。因此內糖字英文sugar,法文容sucre,德文 zucker, 俄文caxap,都源自梵文sarkara。後來中國提高了製糖術,將紫砂糖凈化為白糖,「色味愈西域遠甚」。這樣,白糖又輸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語中稱白糖為cīnī(意思為「中國的」)。中國在製造白沙糖方面居當時的世界領先地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沙糖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