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從春秋到明清時期的政治都有什麼樣的得失
明清:士大夫衰落,再度“化國為家”
如劉子健先生所言,南宋開始,中國轉向內在,表現為理學成為官方學說,文化開始僵化,女性從小被要求纏足等等。中國為什麼在南宋轉向內在?
竺可楨先生曾統計中國三千年歷史里的氣候變化,後人在此基礎上加上了他身後的氣候情況,最終繪製成一條氣候變化曲線。據這條曲線記錄,中國三千年歷史共經歷過兩次大降溫,一次是三國至南北朝400多年,再一次是宋代末期直到明清。每次降溫,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時候。
北宋末期遇到蠻族入侵,江山大變。對士大夫來說,比如朱熹,看到江山淪喪一半,君臣暮氣沉沉,他作為一個儒家學者走向內心恐怕是無奈之選。崖山之戰後,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十萬軍民跟著以身殉國,從文化意義上說,“崖山之後無中國”並不是沒有道理,寓意中華文明的巔峰已過。
明朝朱元璋撤掉了宰相之位,雖然國家還是依靠大臣治理,但士大夫的地位一落千丈。從元代開始,士大夫見皇帝都得下跪。明代還有一個特別壞的制度,就是廷杖,讓士大夫顏面盡失。明朝官員誰敢反對皇帝,就要拉出午門打屁股,有兩次100多人集體被打屁股,十幾個人被當場打死。據統計,明朝300來年發生廷杖事件500多起。
清朝進一步“化國為家”,國家是皇帝一人的國家,沒有宰相,也沒有內閣。明朝好歹還有內閣,到了清朝就再沒有士大夫,都成了皇帝的奴才,“文字獄”更是萬馬齊喑。清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勤奮,他們就要一人獨斷。乾隆就說過:“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這就是清朝黑暗的政治。
2.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這個應該是錢穆的書,我覺得可以去看一看,畢竟當時出了很多大家錢穆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他的書肯定是對於現在的歷史研究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價值,反正最好可以看一看,而且內容也不是太難懂,而且字數也不是太多。
3. 如何評價《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本書作為「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代表作品,問世幾十年來一直常勝不衰,對於此書的看法也存在兩極分化,莫衷一是。此書作為經典之作,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閱讀,無論站在何種角度,這本書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錢穆先生應何敬之邀請,為台灣「戰略顧問安全委員會」所作專題演講的合集。後在台中養病,又應約寫一部「研究中國歷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甚迫,遂以講稿稍加補充修改,正式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付梓成書。該書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選舉與考試、賦稅制度、國防與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觀與對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要言不煩,論述精闢,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書中錢穆先生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任何一項政治制度,要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觀察,若僅以當前的標准來評價和看待歷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結論。這恰恰是對當時先生寫書的環境反映。那時候的中國仍是弱國,弱國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書中,錢穆先生極力反對當時用「專制黑暗」評價中國政治制度的武斷言論。想來當時的中國,應該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遺風,在反思中國落後的原因時,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否定傳統,並且是徹底的否定。
「我想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這話著實在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錢穆先生著力陳述制度須合於本國傳統,須合於人事。這點是極為重要的,尤其值得我們加以學習、領會。近年來,為數不少的專家、學者舞文弄墨,談到解決一些中國問題時,張口必稱與國際接軌方可解決。疏不知,他國的制度並不一定就適合我國國情,還不如運用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當然,傳統文化中肯定是既有精華的,也有糟粕的。可是,不管是好是壞,事實上都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糟粕固然應該摒棄,可這豈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這也就是說,中國問題要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出解決辦法。當我們跳出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的歷史,與中國百年近代史加以比較後發現,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而不是僅僅局限於馬克思主義本身。
讀完此書,一方面受益匪淺,校正了自己的歷史觀;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不少疑惑,總覺得錢穆先生對元清兩朝頗有微詞,很是蔑視,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對清朝的評述上面,雖然我也比較贊成錢穆先生的說法,即清代是部族政權取代了以往歷代的士人政權。我們應當認識到,作為少數民族的滿族統治者,一方面固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賴於本族實行統治,所以部族政權對士人政權的證券就成了必然性;然而另一方面,被包圍於漢人及漢文化的汪洋大海當中的他們,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對中國原有的政治制度加以繼承,否則,他們根本不可能進行任何可能的統治。清朝皇帝接受漢化的誠意與速度也是在他們之前的所有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不能望其項背的,其中漢化速度最快的部分,莫過於政治制度。既然漢唐宋明各朝的政治之失都是情有可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可以被人理解的,那麼論及到清朝怎麼就完全不適用了?所以說先生在對滿清的評述可能帶有過多的私人感情色彩。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4.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一本歷史書籍嗎
是的,書中主要講述的是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各種政治制度的對比,分析利害得失
5. 如何評價《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他的學問的深厚體現在這樣幾點,一個是錢穆說話很清楚,《中國政治得失》開篇第一節就寫的好:中國政治從秦漢開始,「秦只是漢代的開始,漢大抵是秦代的延續」,對仗的一句話,把一大段烏七八糟的歷史說得清清楚楚。而且很乾凈,句子也漂亮。這幾年在學術領域極其淺薄的經歷已經讓我知道,做學問,寫個萬字,十萬字的文章並不困難,難得是把萬字,十萬的文章用千字表現出來,這點很不容易,要大學問才可以,而錢穆顯然有這樣的大學問。二、錢穆的學問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極其扎實的積累。深度上舉個一個例子,錢穆寫道唐朝的滅亡時候說唐代兵役制度後期,地方軍事負責人為了侵吞部下的財產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士兵搞死,並且補充「這許多事情,正史說不記載,要在許多零碎文件中,才可看到。」學問好不好就在這里看出來了.另外在前文的敘述里,錢穆說道丞相等等官名的來歷來源於祭祀或者皇家時(這有點像現在的日本,比如現在日本的很多部長級別的官員名稱還是以皇家雇傭人員的形式命名,如『官房』,即便是實際工作已經是服務人民性質的——keke),一一舉例的架勢也很精彩,只是我不能確定這個在你們文史圈子裡是否是屬於常識。另外在廣度上,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或許這個觀點不正確或者錢穆在世的時候不認同——雖然錢穆是以正面理解中國傳統政治形態而自居,但是實際上,錢穆對與中國政治的分析,完全是運用了西方政治學的說法,當然我的這個表述是有問題的,因為政治學作為一個學問,本來就不應該有東方或西方的差別,只應該有流派或形態的不同。不過錢穆很明顯的,他與黃仁宇,偶粗略的覺得大約是一個大的路數上的,同我見過的對中國政治形態的描述相比,其共同特徵都是重於技術細節的描述,重於技術分析,重於賦稅;而不去追究什麼意識形態等等的問題。這點很好。很專業。錢穆必然對西方的政治歷史等等有著極其清晰的了解,並且有研究,否則寫不出這個東西來。
這里說道黃仁宇,倒是很想把黃和錢穆做一個對比,雖然我同樣不確定在你們學界是否能夠把這兩個人放在一個等級上。不過在我這里可以,因為這些中國非大陸的確的關於「基於歷史的政治經濟分析描述」的文章里,我認真看過的就兩個人,死了的男人錢穆,還是剛剛被你推薦的;另一個是黃仁宇。
錢穆和黃仁宇的底子不一樣,錢還是基本上是老的國學地址,很傳統,畢竟,這個和錢的長期做中小學老師經歷,以及後來燕京大學、北大的經歷分不開的。而黃是一個中華民國的中級軍官出身,後來考研考到國外去了,估計當時出國留學不要考GRE,所以比較好考。後來黃一直在米國教書。說是黃的文章,比如《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21世紀》《撒克遜河邊談中國歷史》等等都是英文寫的,後來讓中華書局的先生們翻譯成英文。至今看萬曆……的時候,都能看到英文翻譯成中文的痕跡。實際上,黃的研究問題的思路比錢要嚴謹的多的多,黃的《萬曆十五年》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引用都有75~120個不等,固然這個是做學問所必須的並不值得稀奇,但是其文章中只要是非個人分析的內容全部有出處,而且出處能詳細記載到頁碼並摘錄,僅此一項,就極其值得佩服的——要麼是佩服黃仁宇本人,要麼是佩服美國的整體的學術氣氛和嚴謹的學術態度!而錢穆的文章中,明顯在某些地方帶有個人的主觀成分(不過錢穆沒有引用各種註解絕對不是什麼不正確的事情)甚至都帶有一點牢騷。當然作為一個非正式學術文章,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即便是其是正式的學術文章,這些問題也不是問題!但是總歸感覺上不一樣的,特別是與黃的東西相比。
這里說兩個偶覺得的,錢穆的東西不如黃仁宇的地方。先說一個,錢穆超過黃仁宇的地方:是錢穆的學問偶感覺比黃仁宇大很多,黃仁宇只是一個流派的代表,而錢穆是一代的大師。這個體現在一個微末的地方表現在黃仁宇洋洋灑灑的東西錢穆幾句話就擺弄清楚了,究竟還是火候有差。但是黃的文章有兩個比錢穆強。第一,同樣是公開發表的作品,黃的文章即便比錢的作品更像是論文,但是缺都比錢穆的文章好看很多。看到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一看。但是錢穆就很容易把文章寫的干澀甚至是艱澀,這樣也不是很好。我覺得自己要是做錢穆的學生,上課是會看報紙的,但不會睡覺。第二,錢穆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高手,但是錢穆最起碼在《中國政治得失》一文中,沒有感覺到他在認真的想如何解決問題。他很好的總結了中國歷史上種種政治形態產生的客觀必然性、優缺點以及最後瓦解的問題,但是卻沒有能夠告訴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對於現代的事情,錢穆對錯都沒有講清楚,過於強調意識形態上的東西,特別是最後一段,甚至都有情緒在裡面。這樣不好。——或許也是錢穆不想在這本書里講。而黃仁宇不是的。黃仁宇的文章的字里行間,都表述著如何把古代的東西與經驗運用到現代,這點在《資本主義與21世紀》中表現的極其清晰。黃在該書中雖然沒有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但是看了那個以後,大約的已經清楚我們應該做什麼了。這點錢穆是不具備的。黃比錢理性,而且務實。黃對於中國現代社會的問題也說的蠻清楚的。但是在這個方面,他和錢的視角不一樣,不好比。
6. 為什麼推薦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作者為錢穆。此書為作者的專題演講合集,分別就中國漢內、唐、宋、明容、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是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7. 閱讀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並選擇其中一條制度談得失 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自圓其說400字
本書作為「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代表作品,問世幾十年來一直常勝不衰,對於此書的看法也存在兩極分化,莫衷一是。此書作為經典之作,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閱讀,無論站在何種角度,這本書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錢穆先生應何敬之邀請,為台灣「戰略顧問安全委員會」所作專題演講的合集。後在台中養病,又應約寫一部「研究中國歷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甚迫,遂以講稿稍加補充修改,正式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付梓成書。該書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選舉與考試、賦稅制度、國防與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觀與對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要言不煩,論述精闢,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書中錢穆先生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任何一項政治制度,要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觀察,若僅以當前的標准來評價和看待歷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結論。這恰恰是對當時先生寫書的環境反映。那時候的中國仍是弱國,弱國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書中,錢穆先生極力反對當時用「專制黑暗」評價中國政治制度的武斷言論。想來當時的中國,應該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遺風,在反思中國落後的原因時,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否定傳統,並且是徹底的否定。「我想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這話著實在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錢穆先生著力陳述制度須合於本國傳統,須合於人事。這點是極為重要的,尤其值得我們加以學習、領會。近年來,為數不少的專家、學者舞文弄墨,談到解決一些中國問題時,張口必稱與國際接軌方可解決。疏不知,他國的制度並不一定就適合我國國情,還不如運用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當然,傳統文化中肯定是既有精華的,也有糟粕的。可是,不管是好是壞,事實上都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糟粕固然應該摒棄,可這豈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這也就是說,中國問題要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出解決法。當我們跳出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的歷史,與中國百年近代史加以比較後發現,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而不是僅僅局限於馬克思主義本身。讀完此書,一方面受益匪淺,校正了自己的歷史觀;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不少疑惑,總覺得錢穆先生對元清兩朝頗有微詞,很是蔑視,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對清朝的評述上面,雖然我也比較贊成錢穆先生的說法,即清代是部族政權取代了以往歷代的士人政權。我們應當認識到,作為少數民族的滿族統治者,一方面固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賴於本族實行統治,所以部族政權對士人政權的證券就成了必然性;然而另一方面,被包圍於漢人及漢文化的汪洋大海當中的他們,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對中國原有的政治制度加以繼承,否則,他們根本不可能進行任何可能的統治。清朝皇帝接受漢化的誠意與速度也是在他們之前的所有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不能望其項背的,其中漢化速度最快的部分,莫過於政治制度。既然漢唐宋明各朝的政治之失都是情有可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可以被人理解的,那麼論及到清朝怎麼就完全不適用了?所以說先生在對滿清的評述可能帶有過多的私人感情色彩。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8.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這是一本錢穆先生專題演講的合集,在分題演講中,錢先生就中國漢、唐、宋、明專、清五朝的政府組織、屬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介紹和對比,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可以說本書是一本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9. 求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當初中學學歷史都學了什麼?為什麼不如今日這本薄薄的小書給我的歷史感覺更加詳細清醒呢?
絕對是一本好書,縱論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教育選舉、經濟賦稅、國防兵役制度,從制度誕生的背景和歷史的沿革演繹來分析,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打開了系統了解和學習歷史的一扇大門,可以作為學讀史書的基礎知識來學習,即使不喜歡讀史,讀讀此書也有利於把歷史電視劇看得明白一點。
有很多對於歷史和政治規律的突破性認識,比如,到底中國這些官員部門如何分工的?財政制度是如何演繹的?為何宋朝無法抵禦外侮?……
以下再札記幾點感受最強的地方:
讀罷此書,明白一事,秦漢以來,直到明清,雖然朝代不斷更替,但實際的制度體系並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不過是一個人事系統維持不下去了,換一批人事而已,其制度始終是封建制度(是我們以往學習的政治形態上的封建制度,作者所認為的「封建」則是指秦漢以前有封邑貴族門第時候的制度形態),在組織的組成和各項制度的內容上略有變化,實質卻始終未變,終有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徹底崩潰的一刻。也正是因為這一制度最初建立的形式非常符合中國國土廣闊的特點(如漢代地方政府得以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力),儒家文化的廣博深厚,才使得中國的封建制度得以充分發展,享有盛世和輝煌;也正是因為這成功之處,使得中國始終未能實現制度的創新和突破,即使最初的皇相分權、地方自治早已開始走向越來越強的中央集權、皇權獨大,早已不再適合中國的發展,而單憑人事的更迭、道德的約束和偶爾的幾個英雄人物,便可以維持中國的地位和封建的延續。
其實,中國歷史進程中,不是沒有被侵略的時代,不是沒有制度突破的時機,比如元、清兩朝,實際也可以算是被「異族」侵略,但也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悠久和這種文化吞噬一切能力之強,使得「異族」也被同化或者包容,也沿革傳統制度,輔以部族集團的中央集權,來掌控國家,而反抗者也仍是高舉儒家和民族的大旗,不能看到革命的機會,直到現代,學習了西方的哲學和政治制度。
以中國之地大,在未有現代通訊技術和管理科學之時,恐怕漢朝的文化指導、控制人事、地方自治的策略是最符合發展需要的,但是,對於一個皇權制度而言,又不可能總是聽任相權和地方自治的大權,而只能通過不斷地神化皇權而加強集權,必然是導致諸多的腐敗和不求發展,必然是阿附於某個集團,造成黨爭;而後通過人事的更迭涌現一兩個「明主」,再調和一下社會矛盾,將歷史再平穩的推進幾年。
其實中國也是很早就奉行「三權分立」的制度的,皇權、相權、監察權,雖然不曾把立法、司法和監察權力分得很清楚,但實際上也是考慮到權力間制衡的,即使中央集權不斷發展到最後的清朝,皇權實際上也不想我原來所想像的那樣獨大,也是有所忌憚地。「不經鳳閣鸞台,何得為敕」(唐朝的中書省武則天改稱鳳閣,門下省改稱鸞台,都是相權的執行機關,皇帝的詔書必須有此兩個部門的印章才能得到承認)。遺憾的是,中國這些政治制度,不成為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思想執行並無縝密完全的規定,總是有活動的餘地,也就導致皇權越發有力,而相權逐漸消亡,最終只有顯示高尚和忠貞的諫議權了,讓皇帝做決定時還要考慮一下民意。
歷史知識極其匱乏,聊記感喟,閑散隨筆,望君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