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景帝在歷史上的評價怎麼樣算不算一個成功,英明的皇帝
漢景帝在西來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源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後人評價】
司馬遷
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
——《史記·孝景本紀》
班固
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軌不勝。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漢書·景帝紀》
司馬貞
景帝即位,因修靜默。勉人於農,率下以德。制度斯創,禮法可則。一朝吳楚,乍起凶慝。提局成釁,拒輪致惑。晁錯雖誅,梁城未克。條侯出將,追奔逐北。坐見梟黥,立翦牟賊。如何太尉,後卒下獄。惜哉明君,斯功不錄!
——《史記索隱》
B. 後代對漢景帝的評價有哪些
漢景帝劉啟是位性格堅強、善於充分謀劃又有責任心的明君。他勤儉治國,發展生產,其統治時期與漢文帝的統治時期有「文景之治」的美譽。
C. 客觀評價漢景帝
漢景帝整體來說功大於過。
D. 漢景帝劉啟對中國歷史有什麼貢獻
劉啟於公元前179年被立為皇太子,159年登基為帝,在位時間16年之久,劉啟回上位後,勤儉愛答民,勵精圖治,整個漢朝呈現一番欣欣向榮之勢。
在政治方面,面對諸侯割據勢力採取削藩政策,鞏固了中央集權,平定七國之亂。
在經濟方面,鼓勵農耕,減免賦稅,大興水利工作,促進農業生產,從而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庶。
在法律方面,劉啟減輕刑罰,對法律有了嚴格的規定,從而保證了法律的公平性。
在文化方面,積極鼓勵各個學派的發展與興起,這讓中國的文化得以壯大發展和流傳。
在外交方面,劉啟採取和親政策,與匈奴建立友好邦交,並在邊界處設立關市,用來雙方進行貿易合作,這種外交手段讓漢朝和匈奴和平共處,解除匈奴的動盪與不斷騷擾。
在軍事方面,劉啟採取防禦政策,審視奪度,必要時給與以反擊,所以在抵抗匈奴中出現了一大批英雄將領,如李廣,郅都等人。
劉啟在位期間的為政舉措讓其成為一代明君,也奠定了其在西漢史上的歷史地位。劉啟的政治原則是開明寬松的,所以在劉啟的領導下,社會經濟呈現向上趨勢,百姓生活幸福美滿,政治穩定,所以被稱之文景之治。
E. 從史料上看,真實的漢景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漢"文景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劉邦於驚濤駭浪中奪得天下,後經惠帝、呂後、文帝和景帝的無為而治,修生養息,民生得到極大恢復,國家恢復到一個空前的安定富庶的局面。對於這段歷史,《史記》中有這樣的描述:
——"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會滴垂拱,高後女主稱判,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檣,衣食滋殖…"
"文景之治"久負盛名,文帝也是歷史上公認的好皇帝,口碑很不錯,因此人們習慣上將景帝也歸納到一起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為什麼七國之亂會發生在景帝時期,難道真的是他運氣不好嗎?其實稍微研究一下史料,就會發現許多不吻合的地方。真實的漢景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史記
結語:
縱觀漢景帝一生,董份有這樣的評價:
——"孝文紀備載詔令德澤。而景紀年月,贊中亦止及七國一事。蓋景帝不及文帝遠矣,意固有在也。"
史料中對文帝的仁義德行記載詳實,而對於景帝的卻相對稀鬆,贊頌中也止於七國之亂,其他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可見對歷代史學者而言,景帝與文帝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漢景帝為人刻薄、胸襟狹窄,沒有擔當,錙銖必較,作為一個最高領導者,他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這在諸多文史中均得到明確的印證。但是,景帝生在一個不錯的時代,前任為他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只需要將父輩的道路繼承下去就會獲得理想的政績,這一點他無疑是做到了的。七國之亂雖由他而起,最終也由他而止,可以說是善始善終。因此公允地來評價,漢景帝雖然文治不及其父,武功不及其子,但畢竟較好地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也算勉強合格。
個人觀點,歡迎關注一下!
F. 如何評價漢景帝的功過是非
漢景帝延續文景之治,沒有挑起大的戰爭,他在位的時候還算得上是國泰民安,而且他生的那個時代還算是比較幸運的,基本上沒有大的叛亂,他本人在處理問題上的解決辦法也是比較好的,所以他的一生應該是功大於過吧。
G. 漢景帝劉啟在歷史上有什麼功績
劉啟在公元前188年出生在代地中都,也就是山西平遙。劉啟是漢文帝劉恆的長子,母親是漢文帝的皇後竇氏。在公元前179年,劉啟被立為皇太子。有一天,吳王劉濞的兒子進宮來與劉啟下圍棋,因為下棋時兩人出現爭執,吳王的兒子對身為皇太子的劉啟出言不遜,劉啟就拿棋盤砸他,結果把吳王的兒子打死了。這使劉濞大為惱火。當漢文帝派人將屍體運回吳國時,吳王劉濞十分憤怒,從此稱病不上早朝。當時的帝王漢文帝體諒他的心情,就准許他不用朝請。但吳王劉濞不但沒有和好的意思,反而更加驕橫。
公元前157年時,漢文帝駕崩,劉啟即皇帝位,為漢景帝。在劉啟即位後,吳王劉濞的勢力也慢慢壯大起來。這時,御史大夫晁錯認為各地的諸侯王力量太過雄厚,可能會造成江山不穩定,就向劉啟建議,削奪各位諸侯王的封地,把封地都收回朝廷手中。晁錯呈給景帝名為《削藩策》的計謀,力主「削藩」,文章里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
劉啟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在公元前154年時,他以各種名義先後削去了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6個封地。當削地的詔書送至吳國時,早已對劉啟心懷不滿的吳王劉濞憑借他的實力,立即以越城為據點,聯合起其他不滿被削減封地的6個諸侯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反叛了。劉濞發兵20萬,號稱50萬,為主力。同時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舉兵西向。叛軍打到河南時,被劉啟的弟弟梁孝王劉武攔住了,但劉武的兵力不足,難以招架叛軍的攻擊。
劉啟善於用人,派了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36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僅僅3個月的時間,軍隊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甌,為東甌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反叛的七國最終都被廢除。
劉啟又借機削落諸侯國領土和把諸侯任免官吏的權利收回,自此,諸侯名義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權了。七國之亂在短短3個月之內就分出了勝負,都是因為百姓們擁護劉啟、臣子們信任劉啟,而且劉啟本人愛惜人才良將,知人善任。劉啟作為皇帝,卻不迷戀奇珍異寶,而是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他執行重農抑商的國策,還說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
劉啟多次下令郡國官員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還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並「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同時,劉啟還多次頒詔打擊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從而保證了正常的農業生產。
劉啟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皇帝。在社會經濟的恢復及發展已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劉啟逐漸重視文教事業的發展。他任命文翁為蜀郡太守,首創了郡國官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劉啟一面弘揚文教禮儀,一面又打擊豪強。為了保證上令下達,他果斷地採取兩項重要措施:一是把部分豪強遷至陽陵邑,使他們宗族親黨相互分離,削弱他們的勢力。二是任命執法嚴厲的寧成做中尉,嚴厲鎮壓那些橫行郡國、作姦犯科的人。使那些不遵守法規的豪強和官僚們個個惶恐不已,大大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保證了國家的治安和發展。對於敢大膽進涑的程不識,景帝讓他做太中大夫,負責評議朝政。
在劉啟多重政策治理下的漢朝,人口翻番,國內殷富,府庫充實。據說在劉啟的統治後期,因為國庫里的錢太多,連串錢的繩子都磨爛了。國內所有的糧倉也都是滿的,放不下的糧食只能露天放置,多得甚至都霉腐了。
在對抗外敵方面,劉啟也十分理智。當時,強大的外敵匈奴騎兵南下進擊漢地,燒殺搶掠,嚴重威脅著劉啟的王朝。但是對當時的漢朝來說,出兵反擊徹底清除外敵的條件仍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劉啟冷靜地選擇有戰有和的策略。
他堅持和親政策,緩和了兩國的軍事沖突,為經濟發展贏得了時間,也為後來反擊匈奴做了充足的准備。但劉啟並不是對外敵一味妥協,他再一次展現出了知人善任的帝王風采,多次派出李廣、程不識和郅都等一批卓越的將領在反擊戰中進行了必要的抵禦。
在公元前141年的正月,劉啟患病了,病勢越來越重,他就在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加冠,臨終前,劉啟教導太子劉徹不但要知人、知己,還要知機、知止。他對劉徹說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
為太子加冠後不久,劉啟病死在長安的未央宮,享年48歲,葬於陽陵,謚號「孝景」皇帝,史稱漢景帝,陵墓是漢陽陵。漢景帝劉啟是位品德堅強、善於充分謀劃又有責任心的明君。他勤儉治國,發展生產,與其父漢文帝的統治時期有「文景之治」的美譽。
H. 怎麼評價漢景帝劉啟
漢朝初期的帝王們,其實一直都在想辦法構造君主專制集權政府的朝代,一直都是君主集權構建的一個過程,。而漢景帝劉啟,則是將漢朝發展君主集權制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
劉啟是一位好皇帝嗎?
對於百姓來說,他絕對是。因為劉啟在位期間,所殺之人,所做之事,無一不是為了朝廷,為了皇權,為了江山,為了百姓。但是如果你要問劉啟是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人,那可能就不太符合了。
I. 怎樣評價漢景帝他究竟是不是個好皇帝
漢景帝在位期間,由於他採取比較開明寬松的政策,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回業,政答治上相對穩定,統治得到加強,社會十分殷實富足。歷史上把這一段時期和漢文帝時期並稱之為文景之治。他即位後,節儉愛民,與民休養生息,田賦三十稅一,人民負擔減輕。還大力興辦水利事業,以促進農業生產。針對地方各諸侯割據勢力越來越大而直接威脅到中央權力,景帝採用晁錯之策,著手削藩,削弱各諸侯王的權力,結果引起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的七國之亂。景帝派遣周亞夫率軍抵抗,於公元前154年平定叛亂。之後,下令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打擊了割據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他開創了一個光輝燦爛的盛世時代,建立了在當時可與西方羅馬帝國相媲美的東方最強大的大漢帝國,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他還開辟了廣大疆域,奠定了其後兩千餘年的中國版圖的基礎。
J. 為什麼漢文帝漢景帝的史書評價沒有漢武帝的高
對於漢武帝評價更高,是因為:相比於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功績更大,主要體現在北擊匈奴,獨尊儒術,期間國力達到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