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板塊擴張

中國歷史板塊擴張

發布時間:2021-02-24 13:50:17

Ⅰ 關於中國歷史的雜志板塊如何分布 (15個左右)

最簡單的方法是按朝代分,以夏商周開始記錄,一直到中國現代史。(粗略算有內十六個容左右)還可以按經濟,政治,文化三個大史分。經濟可分為農業歷史,手工業歷史,商業歷史。政治可分為奴隸社會史,封建社會史,資本主義社會史和社會主義社會史。文化史可更詳細的分為不同朝代特色。(大概十幾個左右)不太會這方面的知識,淺陋點請諒解。

Ⅱ 中國古代為什麼不擴張

歷數世界歷史,各代的強國均忙著擴張,比如羅馬,其第一任帝王及其繼承者有著一樣的傳統,都喜歡開疆拓土,這才最終成就了地中海的洗腳盆之名。中國往北的俄羅斯擴張之心更甚,在歷任統治者的領導下,其從莫斯科大公國成幾何倍數擴張,連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都要染指,對領土的慾望更是深深的刻進了基因里。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作為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國,為什麼不像西方的傳統強國一樣大搞擴張,反而一直維持著大致和現在相一致的版圖呢?難道是中國人普遍被農耕文明磨滅了狼性,不驍勇善戰所以不敢去擴張嗎?

實際上論軍力,中國在戰國時期就擁有了非常完善的冶煉技術,甚至還擁有了戰車。大秦銳士絲毫不遜於同時代的羅馬軍團。而漢朝時被霍去病打的望風而逃的匈奴卻成了西方人口中的上帝之鞭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歷史上的中國不遜於任何一個周邊鄰國,完全可以實現對外擴張,然而為什麼不這么做是有中國自己的原因的。

第一個是地理原因。眾所周知,中國地勢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越往西地勢越高,人口密度越小,人也越難以生存。然而東面則是一片海域,自然沒有人能夠生存的空間。往北則是西伯利亞那種蘇聯都用來發配犯人的苦寒之地,往南則又是海洋。從地理上來講,中國已經缺少能夠擴張的空間,想去擴張的地方則又是那些鳥不拉屎的貧瘠土地,又有什麼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擴張呢?

第二個是心理原因。中國自詡天朝上國,所有的物資都能自給自足,自然不需要像他國那樣用拓張來獲取更多的資源,這從乾隆皇帝會見英國使臣的話中便能窺得一二。中國人並不屑於用擴張領土來奪取資源,這跟中國的本性相違背,這些從孫子兵法中便能窺得部分。

兵法當中,三十六計的最高境界便是止戈為武,這也符合中國歷朝歷代以來儒家中庸的思想,而擴張必然伴隨著金戈鐵馬刀光劍影,而深受此影響的中國農耕文明,則是盡全力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

而對於周邊各國的行為,歷朝歷代的君王們也大多取材於孫子兵法。就如鄭和下西洋一般,派威風凜凜的軍隊去巡視各國,不服的直接打附,只求歸附而不希望納為疆土,以求萬國來朝。這就是中國不擴張的直接原因啊。

Ⅲ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對外擴張的力度最強

你說的是那方面?要是領地的話就是元朝了~

Ⅳ 古代中國為什麼不擴張領土

古代中國為什麼不擴張領土?歷史學家:看看我國四周就知道了

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但是如果有仔細的了解過我國的歷史文化,就會明顯地發現,中國的版圖是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的,從秦漢到清末,版圖、疆域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問題來了,古代的中國那麼強大,為什麼從來不擴張自己的領土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土地廣闊無垠,自然資源豐厚,而著稱的大國,本國的自然資源已經能夠足夠的提供中國人民生活。所以就算中國的四周,沒有地形的阻擋,可能中國也並不想要去侵犯西方各國,畢竟,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和平共處來看待西方各國的國家!

Ⅳ 古代中國得版圖是不是擴張到極限了

是的,你看地理圖就明白了,
基本都是推到大山脈邊緣,有得還越過,但基本屬於在古代交通落後的狀況下,統治的最大化了,且周圍的實際控制力都在幾何數地減弱中。
羈縻和屬國相互作用的不錯結果了。

Ⅵ 古代中國都是擴張型 為什麼現在中國

古代他們只是我們的附屬國,我們中國泱泱華夏神州,扶桑算什麼?現在麻煩是因為他們發了戰爭財發展了很多。。最可恨的是他們居然不承認當初的侵華,不承認他們做過的種種丑惡罪行。。。。氣剎我也。。

Ⅶ 中國板塊最大是哪個朝代

中國板塊的朝代是元朝,領土最多是達到2200平方公里。

元世祖忽必烈鑒於四大汗國不服於他,於是將西亞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旭烈兀(後來建立伊兒汗國),河中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察合台汗阿魯忽,以換取他們的支持。

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後南滅南宋,一統中國地區,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總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千米。

自滅亡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沖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

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國先後攻滅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東部部分領土,領土達1400萬平方公里,如果北方領土延伸至北冰洋,則為2200萬平方公里。

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爪哇及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與緬中行省。

(7)中國歷史板塊擴張擴展閱讀:

元朝行政區劃大致上承襲金朝與宋朝制度,然而有兩個不同之處:元朝時的路統轄的面積減少,一路僅轄二州;元廷在路上設有行省等中書省外派單位,最後行省取代路成為一級行政區,形成行省制,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正式在全國實行行省制度。

元朝行政區劃由高至低依序分為行省、路、府、州與縣,另有等同行省的宣政院轄地、歸中書省直轄的「腹里」以及等同州的土司。

行中書省全稱為「某某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某某行中書省」或「某某行省」,源自金朝的行尚書省。這是基於新征服之地的文化差異太大,所以中央政府就專門設置外派單位來管轄之。

由於戰爭等需求,行省除了負責行政之外也負責軍事,最後逐漸形成一級行政區。早在蒙古時期就設有燕京(華北漢地)、別失八里(西遼等今新疆地區)、阿母河(中亞河中地區)等三斷事官或行尚書省。

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轄范圍很大,改變也比較頻繁,主要由中書省宰執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

1260年,元世祖於國內設置十路宣撫司,次年罷之。隔年改設十路宣慰司,漸成定製,並且設置陝西四川行省。往後直到滅宋為止,大多採行宣慰司與行省並行的制度。

行省大多依據西夏、大理疆域與南宋新失之地設置,稱為「中書省臣出行省事」,滅南宋將全國分為中書省直轄的腹里、宣政院轄地與十多個行中書省,並設置專司征討外國的行省。1321年元英宗時期共設置十一個行省(包含在藩屬國高麗設置的征東行省)。至元朝末年,行省增至十五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朝

Ⅷ 中國版圖是如何一步步擴張的

我國如今擁有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很多人都知道這么大的面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了,其中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歲月才有了如今這么遼闊的土地。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朝代對中國版圖的擴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清朝將東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東北雖說在歷史上也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在明朝時對東北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弱的。直到清朝統一了中國以後,才真正意義上的對東北進行了管理,朝廷當時定期的派送自己的官員去東北進行考察和管理,不少人都認為東北是滿族人的嫁妝。

Ⅸ 中國古代到現代都有什麼人擴大領土板塊兒

最厲害的是元朝,成吉思汗,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代
孛兒只斤·鐵回木真(1162年5月31日—答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1] 。

Ⅹ (二)中國大陸板塊構造演化

中國大陸及其近鄰海域,歷經了38多億年漫長地質歷史,由不同地體的發生、發展、演化和遷移組合而形成。尤以呂梁、晉寧、印支、燕山等構造運動使中國大陸殼發生了質的轉變,導致大地構造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大陸及其近鄰海域板塊構造,自太古宙以來可劃分為前後兩種體制:前寒武紀為陸殼增生體制,由陸核、早期克拉通發展到穩定陸塊,是陸殼生長期。古、中元古代前屬原始板塊體制,其後為陸殼增生體制向明顯的板塊體制過渡時期。晉寧期以來的板塊體制,自晉寧期至印支期屬古板塊體制,此後板塊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進入現代板塊體制。

中國大陸的大地構造演化,總體上劃分為4個大的發展階段:太古宙阜平期前陸核發展階段,阜平期後至青白口紀末中國古陸形成發展階段,震旦至三疊紀古板塊構造階段或陸緣發展階段,晚中生代、新生代現代板塊構造階段或陸內發展階段。

中國大陸形成過程復雜,太古宙陸核發展階段分布零散,元古宙陸塊發展階段地層分布廣泛,構成了中國大陸各陸塊的變質基底的主體。新元古代開始,顯現出中國大陸系由多個板塊在不同時期拼接而成,各板塊又經歷了多次離散、增生與拼接,至新生代形成統一的中國大陸及其海域基本格局。

太古宙陸核發展階段,古太古界分布局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華北板塊,新太古界分布稍廣,除集中在塔里木、華北陸塊,亦存在於揚子陸塊。新太古代早期已分異有較為穩定的大陸架、大陸邊沿盆地及綠岩性質盆地。阜平運動完成了又一次變形變質作用,結束了中國大陸克拉通化,華北陸核以及川西、佳木斯、南塔里木微陸核固結成形。新元古代五台運動為太古宙塑性地殼轉化為元古宙剛性地殼的過渡階段。

元古宙是陸殼進一步克拉通化形成穩定陸塊的階段。五台運動後,華北陸塊在克拉通基礎上出現了若幹活動帶,元古宇冒地槽沉積使陸殼再次增厚加大,構成變質基底。可能分屬於不同地體的華北陸塊的東西兩區,在古太古代晚期或部分的在新太古代以前,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陸塊。

呂梁運動是繼阜平運動之後又一次重要的變形、變質過程,完成了華北陸塊第二次克拉通化,從此進入了克拉通內部及南北緣裂陷解體的地殼構造發展階段,沿燕山-太行裂谷帶形成具有穩定型厚度逾萬米的沉積蓋層。華北陸塊的南緣有陸緣裂谷,北緣西段也有裂陷槽,顯示出中元古代曾多次發生地殼拉張作用。

塔里木陸塊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的地層出露於阿爾金山北坡和塔里木東北緣,古元古代晚期以正常沉積岩為主,與古元古代早期或更早形成的陸核共同組成塔里木陸塊的結晶基底,其時代可能稍晚於華北,大致相當於華北陸塊的滹沱期。

中元古代的塔里木陸塊與華北陸塊不同,為活動型沉積並遭受變質,處於不穩定狀態之中,經阿爾金運動中元古代岩系變質、克拉通化,形成塔里木變質基底的一部分,至新元古代早期進入蓋層沉積階段。青白口紀末期的塔里木運動強烈,陸塊邊緣活動帶固結,並與華北陸塊對接。

華南板塊新太古-古元古界出露較少,構成華南板塊的結晶基底。華南板塊陸殼形成時代與塔里木陸塊大致相當,華北陸核形成之後,塔里木及華南陸塊才圍繞華北陸核相繼形成。

揚子陸塊西緣古、中元古代的地層,具有活動大陸邊緣火山弧特徵,此時已經可以辨認出大洋與大陸的分界。其西部可能屬元古大洋,東部近大陸一側為冒地槽沉積,推測塔里木、華北、華南板塊中的各古陸都為元古大洋所分割,塔里木古陸與揚子古陸可能更為接近。

華南板塊新太古-古元古代經呂梁運動發生第一次克拉通化,中元古代古陸殼發生裂解,華夏古陸從揚子古陸分離,之間以窄洋盆相隔。揚子陸塊中元古代有兩種沉積類型,一類為陸內拗陷(裂陷槽)或弧後盆地過渡型冒地槽沉積,另一類為陸緣裂陷帶優地槽沉積。說明中元古代晚期,華南洋殼曾向北俯沖,江南陸緣可能經歷了由被動陸緣到活動陸緣的轉變。中元古代晚期四堡運動,使華南洋消亡,華夏、揚子古陸大致在紹興-萍鄉-北海一帶對接,導致江南地區大部克拉通化,形成變質基底。但在揚子陸塊的西南部運動並不顯著。

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華北、塔里木、揚子等陸塊,地殼以張裂活動為主,形成裂谷或裂陷槽,也使陸塊相應增生。由於地殼以張裂為主,塔里木、華北及揚子陸塊,由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形成的泛大陸逐漸離散,而形成大洋,陸緣裂谷也發育。至新元古代早期,除華南東南部外,板塊或陸塊間尚未發現明顯的板塊會聚特徵。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揚子陸塊西側為大小不等的古陸環境,其南有較大的印支古陸塊,北面則有若干小陸塊形成島鏈。

新元古代早期與晚期(震旦紀)間的構造運動,在華北陸塊表現較弱,而在塔里木陸塊的塔里木運動和揚子陸塊的晉寧運動,表現都很強烈,由此形成變質基底。

由於晉寧運動的發生,洋殼俯沖於揚子陸塊西緣之下,並有陸殼碰撞的構造特徵。在哀牢山帶有呈線形展布的洋殼殘片,呈構造「侵入」於不同時代地層中,可能屬洋殼俯沖的產物,但俯沖帶被後期推覆構造所掩蓋。由於俯沖導致印支陸塊拼接於揚子陸塊之上,並使仰沖側的揚子古陸西緣相應抬升,形成康滇地軸。晉寧運動後,下震旦統為板塊活動後期的磨拉石建造。揚子陸塊西緣北部龍門山以西,當時存在由大小不等的微陸塊組成的島鏈帶,也在晉寧運動時拼接於揚子陸塊之上,因而使揚子陸塊向西增生形成泛揚子大陸,但在震旦紀揚子陸塊邊緣曾發生頻繁的大陸邊緣裂谷型火山活動。震旦紀後,塔里木─華北板塊及華南板塊都已進入古板塊構造階段,屬於地台蓋層沉積,說明中國各陸塊仍具有相當的活動性,也是大陸增生的表現。

中-新元古代,瀾滄江以西屬南大陸范疇。雅魯藏布江與瀾滄江間為一中間陸塊,中-新元古界變質岩可能是結晶基底。從中元古代開始,南北大陸間確有元古大洋存在,瀾滄江中元古代島弧與大紅山島弧,即為元古大洋相隔的南北兩陸塊。

雅魯藏布江以南的印度陸塊邊緣,基底岩系為印度陸塊邊緣的增生部分,當時印度陸塊與藏滇中間陸塊間可能無廣闊海相隔,新元古代早期屬冒地槽沉積的變質基底。

屬於南大陸的藏滇板塊,晉寧運動並不明顯,但震旦紀尚具一定的活動性,震旦-寒武系為過渡型冒地槽沉積,結晶基底褶皺變形微弱,變質作用可能發生於薊縣紀中期至奧陶紀前。

總之,中國大陸在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為陸核和早期克拉通形成時期。華北陸塊陸核形成稍早,其它形成稍晚,並圍繞華北陸核增生。中新元古代早期,北部泛大陸解體,元古大洋逐漸發育,華北、塔里木及揚子等古陸分散於大洋中,西南部岡瓦納大陸逐漸聚合。此時,南大陸北側的活動邊緣位於藏滇古陸北側的瀾滄江及他念他翁山一帶,北大陸活動邊緣位於揚子古陸西緣的大紅山一帶,二者是隔海相望,稱泛大洋時期。晉寧運動(塔里木運動),華南一些陸塊發生碰撞、拼接,形成泛揚子陸塊,而華北及塔里木古陸由於元古大洋向西側古陸之下潛沒,萌特提斯海輪廓開始出現,由此開始古陸都向古赤道集中,形成了新的聯合古陸格局。此時,南大洋北部活動邊緣的瀾滄群與北大陸南緣的大紅山群間即為特提斯洋的雛形。其後,聯合古陸解體,出現北大陸不斷會聚,南大陸逐漸分離的顯生宙海陸分布格局。

震旦紀至早古生代中國大陸的各陸塊都為海洋所分隔。塔里木、華北古陸塊與西伯利亞古陸塊之間為古亞洲大洋。

此期華北古陸北緣為天山-赤峰陸緣活動帶,當時古大洋板塊向北消減於西伯利亞板塊之下,而華北古陸則發生裂谷及裂陷槽,使一些微陸塊從華北古陸中分離出來,並使裂谷進一步擴張而成為洋盆。由華北陸塊分離形成的准噶爾、嫩松、佳木斯等微陸塊也隨元古大洋俯沖拼接於西伯利亞古陸之上,元古大洋逐漸封閉,古亞洲大陸開始形成。

古亞洲大洋,既存在洋脊擴張作用,又有向兩側的俯沖消減作用。當時西伯利亞大陸迅速向南增生,華北-塔里木古陸北緣為若干微板塊所分割的地槽帶,由於大洋向兩側俯沖消減,致使西伯利亞古陸與塔里木-華北古陸逐漸接近。早古生代早期最早的板塊俯沖發生於額爾古納河流域,並沿德爾布干斷裂向北消減,形成額爾古納褶皺系,其間夾有漠河微陸塊,其它部分與西伯利亞大陸仍隔海相望。當時,華北陸塊由上升轉為非均衡下降,除鄂爾多斯-阿拉善等少數仍處於古陸狀態,以及鄂爾多斯陸緣發生褶皺外,中晚奧陶世沉積普遍缺失,早古生代地層為典型的古陸蓋層穩定型沉積,以陸表淺海碳酸鹽沉積為主,分布廣泛,岩相、厚度穩定,晚期又有上升趨勢,至早志留世末,塔里木陸核又重新隆起為陸。

在晉寧期塔里木-華北板塊與華南板塊發生對接,華南板塊向北俯沖,洋殼向北消減,中國古陸基本形成。震旦紀至早寒武世早期,兩陸塊間成為殘余的邊緣海槽。震旦紀,揚子、塔里木及華北陸塊的南緣都有大陸冰川活動。中寒武世至志留紀,中國古陸分裂,形成祁連-秦嶺-北淮陽裂谷系,局部發展成洋盆,古陸邊緣分離出柴達木、中祁連、北秦嶺、大別山、膠南-蘇北等微陸塊。加里東晚期,又向北俯沖擠壓,形成塔里木陸緣、南北祁連、秦嶺等加里東褶皺帶,柴達木、中祁連、大別等微陸塊拼接於塔里木-華北古陸邊緣。而南部的西昆侖-西秦嶺到印支運動才完全結束海洋環境,使塔里木-華北板塊與華南板塊最後拼接形成中國大陸。

由上可見,晉寧運動以後是中國大陸的重建、改造階段,塔里木-華北古陸與揚子古陸間並無大洋相隔。此間的歷次運動僅為古陸間的再次擴張,裂谷或局部洋盆的形成,以及洋盆和裂谷系的閉合。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揚子古陸與華夏古陸的結合部形成裂谷帶,經加里東運動沿紹興-萍鄉-北海一線發生俯沖,形成南華褶皺系。當時,揚子古陸西緣的結晶基底(哀牢山岩群)和江南古陸的褶皺基底向南延入南華褶皺系,南華褶皺系西部的湘桂褶皺帶即是在揚子古陸基底上增生的加里東褶皺系。

早古生代,揚子古陸除康滇古陸及江南古陸局部地區尚處於隆起外,都處於古陸蓋層穩定型沉積環境,而揚子古陸西緣,經晉寧運動與印支板塊拼接後,沿哀牢山及龍門山西側,尚保存殘余海性質的冒地槽沉積環境,更西亦歸屬揚子古陸,出現更廣闊的泛揚子古陸景觀。

瀾滄江以西,屬岡瓦納大陸范疇,早古生代時期,以古陸蓋層的穩定型沉積為主,僅瀾滄江南西側等大陸邊緣及保山-鎮康裂陷槽沉積盆地,早期屬過渡型冒地槽沉積。

揚子古陸及岡瓦納古陸,早古生代都處於南、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致使早古生代的生物面貌不具明顯的生態、氣候分帶。此時,揚子古陸向南漂移,逐漸與岡瓦納大陸接近,而特提斯大洋雛形向岡瓦納大陸的邊緣潛沒,邊緣活動帶繼續增生,到晚期逐漸隆升,形成瀾滄江西側的他念他翁及瀾滄江陸緣活動島鏈。

古特提斯形成於晚古生代,於晚二疊至早三疊世閉合。古亞洲大洋消減於西伯利亞古陸和華北古陸之下,岡瓦納大陸解體。當時,中國大陸的主體已基本形成。

西伯利亞古陸南緣,由於古亞洲大洋向北俯沖,使額爾古納及准噶爾-興安活動帶在早古生代或稍晚都經多次消減形成褶皺,使西伯利亞古陸迅速向南增生。由於古亞洲大洋向南遷移,直至閉合,形成准噶爾-興安陸緣增生帶以南的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華北板塊間的伊林哈別爾尕-西拉木倫結合帶。結合帶呈東西展布,向南突出的弧形,西起伊林哈別爾尕山北麓,沿康古爾塔格-索倫山-西拉木倫北,向東延至敦化、吉林一線。

伊林哈別爾尕-西拉木倫結合帶,是一條晚古生代形成的縫合線。古亞洲大洋晚古生代早期已甚狹窄,至晚石炭-早二疊世海域逐漸收斂,洋殼向塔里木-華北古陸之下俯沖、消減,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華北板塊碰撞,全區褶皺回返,使西伯利亞板塊的准噶爾-興安褶皺系與塔里木-華北板塊的天山-赤峰褶皺系最後形成一個復雜的褶皺區。

塔里木-華北古陸的北緣,古生代發生多次俯沖,形成若干晚古生代褶皺系。「內蒙地軸」北緣出現向南俯沖的消減帶,說明大洋在逐漸閉合。塔里木及華北古陸的主體部分,在晚古生代已為古陸蓋層發展的後期階段。泥盆紀至早石炭世,華北古陸大部分為剝蝕區,僅塔里木古陸尚有零星的早石炭世陸相沉積。晚石炭世-二疊紀主要為海陸交替相的含煤沉積,延續至三疊紀後逐漸過渡到陸相沉積。

塔里木-華北古陸南緣,經早古代多次俯沖消減後,在晚古生代初期形成陸表海。至石炭紀昆侖山一帶成為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在西昆侖地區發現性質屬洋底擴張環境蛇綠岩帶。在東昆侖有晚華力西至印支期的深海溝俯沖帶,其北的仰沖側布爾汗達山及柴達木東南緣一帶,出現大陸邊緣的中-酸性岩漿弧。特提斯洋主要在西秦嶺及其以西地區,在秦嶺、北淮陽晚古生代為陸內裂陷槽沉積。說明塔里木-華北古陸與揚子古陸間經歷了多次開與合,於二疊紀末或三疊紀初才最後聯成一體,進入了板內活動時期。松潘-甘孜地區是揚子古陸北緣的活動帶,在印支期內以張裂為主形成的裂谷系或裂陷槽。加里東期至三疊紀,為華南板塊主體的蓋層沉積時期,在晚二疊世沿揚子古陸康滇地軸兩側的主要斷裂有廣泛的海相及陸相玄武岩噴發。早泥盆至晚三疊世,右江地區出現了陸內裂陷槽並有基性火山活動。

晚古生代曾被認為是華南古陸最東邊緣活動帶的台灣中央山脈一帶當時為華南大陸的一部分。

晚古生代,瀾滄江以西的藏滇古陸,除局部地區外,僅有升降活動,並接受穩定沉積。此時,岡瓦納大陸向南漂移,大部分進入南半球高緯度地區,石炭-二疊紀有廣泛的大陸冰川活動。而岡瓦納北緣的藏滇微大陸,則處於陸緣海環境,形成冰海(冰筏)沉積,冷水動物得以繁衍。泛揚子古陸的向南漂移,形成了古特提斯海,並繼續向岡瓦納古陸會聚。二疊紀以後,才明顯向北漂移。由於泛揚子古陸向岡瓦納大陸轉換、接近,導致岡瓦納北緣潛沒帶上盤產生次級擴張作用,雅魯藏布江地區的早期活動因之開始,從而使藏滇古陸從岡瓦納大陸中剝離出來,形成狹長的藏滇板塊。由於裂谷活動顯著,藏滇古陸從岡瓦納分離出來的同時,還形成保山-鎮康裂陷槽及昌寧-勐連裂谷等地殼拉張構造。

瀾滄江-中馬來西亞結合帶是南(岡瓦納)北(勞亞)古大陸的縫合帶,古特提斯洋消亡於此縫合帶間。由於縫合帶向南(西)的斜向俯沖,因此除北部屬陸殼碰撞帶外,其餘部分似乎僅是兩大陸間因轉換會聚產生的摩擦地帶。

藏滇古陸與泛揚子古陸間的俯沖、碰撞,結束於晚二疊-早三疊世間,古特提斯洋因之閉合。由於瀾滄運動(相當於岡瓦納運動),陸殼聚斂,產生區內最晚一次變質作用及古陸邊緣的中酸性岩漿弧,而使藏滇古陸(除裂谷沉積區外)大部缺失晚二疊-早三疊世沉積,位於俯沖側的羌北-昌都-思茅古陸塊,也缺失早三疊世沉積。

金沙江地帶為一條俯沖帶,其雛形可能為一裂谷。在瀾滄江地帶聚斂後期產生的鬆弛作用,使泛揚子大陸西緣(北部)裂谷演化為小洋盆。晚三疊世發生俯沖,洋盆隨之閉合,並在東側形成島弧帶。島弧東側的甘孜-理塘裂谷系以東,廣泛分布復理石沉積,可能是大陸活動邊緣包圍的環境下,物質來源充沛復理石增生楔,此時的哀牢山帶似屬裂谷槽性質。三疊紀末,除雅魯藏布江以南地區外,中國古陸已基本形成。

中-新生代時期,中國大陸繼續向北漂移,東部受庫拉-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的影響,形成濱太平洋構造域,西部受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擠壓,而形成新特提斯構造域。

中生代中晚期,庫拉-太平洋板塊開始向歐亞板塊多次俯沖,並相對左旋走滑,中國大陸東部遭受強烈改造,屬於陸內造山活動性質(如燕山運動)。但由於所處部位不同,因之地殼縮短形成的逆沖疊覆與地殼鬆弛形成的沉陷,以及沿構造帶形成的內陸盆地都可同時出現。就時空而論,印支運動十分普遍,燕山運動最為強烈。華南板塊邊緣在燕山期遭受強烈擠壓,使地層產生寬緩褶皺,稍後則以斷陷作用為主,古華夏構造域受到復合。中國大陸東部的東西向或北東東向的構造被疊改為北東向或北北東向,其間尚發育高角度的斷層或鏟式斷層,從而形成閩浙一帶大量的火山沉積盆地。在剛性的華北古陸上,印支運動與燕山運動與表現為先期存在的郯廬、鄂爾多斯等斷裂的重新活動和差異性的基底升降,由西往東出現鄂爾多斯沉降帶與太行隆起帶,河淮沉降帶與膠遼隆起帶,在沉降帶中發育了大型內陸盆地。在東北地區,沿一些主幹斷裂形成新的斷陷盆地,形成大型含油氣及成煤盆地。此期岩漿活動十分強烈,形成了大陸東部巨大的花崗岩帶和陸緣火山弧。

晚白堊世以來,至新生代之後,中國東部以伸展作用為主,板內張性斷裂發育,導致地殼差異性升降活動,誘發了大陸拉斑玄武岩噴發。在陸緣地帶形成了溝、弧、盆系,實際上是華北陸塊與揚子陸塊向海洋側的邊緣火山島弧帶。其東側的渤海和黃海,是華北陸塊與揚子陸塊向海洋側的延伸部分。東海存在兩種基底,西部可能是閩浙一帶大陸向海洋側的延伸部分,基底與大陸一致,為變質岩、花崗岩及白堊系火山岩組成。東部的釣魚島與台灣中央山脈帶相連,屬於新生代以來形成的海盆。南海晚白堊世為邊緣海性質,系海洋萌發期。由於華南古陸逐漸解體,剝離出一些微古陸成為中國大陸邊緣的島鏈帶。晚漸新至早中新世,海底數次擴張,中央海盆逐漸出現洋殼,北西緣大陸架逐漸形成,斷陷帶接受了巨厚的第三紀濱海至淺海沉積。至晚中新世,海盆停止擴張,進入現代海洋發育階段。台灣島是中、新生代以來的造山帶,台灣縱谷具弧-陸碰撞帶性質,其西屬華南板塊活動帶,其東屬菲律賓板塊范疇。三疊紀末期,在泛揚子古陸西部,古特提斯已完全關閉,藏滇板塊已基本與歐亞大陸拼接。由於沿早期雅魯藏布江轉換斷裂的裂開,形成新特提斯楔形的大洋,最發育期為晚三疊至早侏羅世。此時,雅魯藏布江的北側為離散邊緣,藏滇板塊沿班公錯-怒江早期走滑斷層擴張形成邊緣海,局部發展成為新生洋殼,因為時間短暫,至晚侏羅-早白堊世即行夭折。

新特提斯從白堊紀開始逐漸閉合。西特提斯先逐漸閉合,其後從晚白堊世開始,由於印度洋擴張導致岡瓦納大陸的全面解體,使印度古陸急劇向北漂移,並於始新世末與歐亞大陸西緣的藏滇板塊碰撞,形成雅魯藏布江縫合線。至此,中國大陸最後形成。始新世以後,由於印度陸塊持續向北漂移、推擠,對中國大陸西部產生強大擠壓,出現了一系列的陸內擠壓效應。產生了喜馬拉雅山中央斷裂和主邊界斷裂的推覆構造,這可能是喜馬拉雅前陸逆推作用的產物,由此形成高聳的喜馬拉雅山系,並導致新特提斯海水自喀什侵入,到漸新世時退出。上新世時,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推擠,塔里木盆地褶皺成山,並出現巨厚的新第三紀磨拉石沉積。

華南板塊西部因其影響,也表現為差異升降,並形成最後一期的蓋層褶皺,華南板塊西部的逆掩推覆構造,哀牢山-龍門山的推覆帶以及韌性剪切帶等,都完成於漸新世。

藏滇板塊因處於雅魯藏布江帶的仰沖側,發生了強烈的造山運動和岩漿活動。中生代末開始的構造運動,表現為地層間多次的不整合,如中侏羅世、早晚白堊世間,始新世、漸新世以及第三、第四紀間的不整合。岩漿活動也比較復雜,除結合帶間的蛇綠岩外,位於仰沖側的中酸性岩漿活動亦較頻繁,陸殼重熔型和殼幔同熔型花崗岩平行於俯沖帶成帶出現。

第四紀以來,由於板塊俯沖後期地殼應力鬆弛,形成滇西至西藏地帶星羅棋布的第四紀沉積盆地,在盆地中有廣泛的第四紀中基性火山噴發活動。

總之,中生代末至新生代以來,中國古大陸因東部受太平洋板塊俯沖影響,西部受新特斯關閉以及印度板塊的俯沖,控制了中國大陸東西部的構造運動的發展,形成各具特點的濱太平洋構造域和特提斯構造域,並導致中國大陸構造格局的改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板塊擴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