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習中國古代文化制度的心得體會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來的心得體會
文化是一源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❷ 論述中國傳統史學文化
一、史家情懷:史學的本質屬性之一是關心未來,關心人類社會的歷史前途。中國先民對於過往與未來的關系,很早就產生了一種樸素的辯證認識,即「彰往而察來」(《易·系辭下》)。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史學思想的源泉之一。司馬遷著《史記》,繼承和發展了這個思想,提出了「述往事,思來者」的撰述宗旨,即敘述過去的史事是為了使將來的人讀其書而有所思。《漢書·司馬遷傳》顏注謂:「令將來之人,見己志也。」是深得太史公之意的。司馬遷之志是什麼呢?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之所得,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之所得。這正是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偉大之處(以上引司馬遷語,見《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司馬遷傳》)。此後,這一思想不斷發展,成為中國史學的一個優良傳統,所謂「多識前古,貽鑒前來」(唐高祖《命蕭璃等修六代史詔》,《唐大詔令集》卷81),成為史家的共識和史學之一個基本任務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史學是人類社會歷史進步的永久的伴侶。
二、歷史智慧。史學伴隨著社會歷史進步而發展,同時也為這一進步而發揮巨大的作用。唐太宗強調史學有大用,說過「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修晉書詔》,《唐大詔令集》卷81)。這可能較多的著眼於政治。劉知幾從「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出發,指出史學「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王夫之論史學的重要,則包含歷史經驗教訓的借鑒和人們思想的熏陶和做人的准則(見《讀通鑒論·敘論四》)。龔自珍進而提出:「出乎史,人乎道。欲知道者,必先為史。」(《尊史》,見《龔定庵全集類編》卷5)他說的「道」,偏重於從具體的歷史經驗上升為歷史智慧。這里,實際包含了「史」與「道」的辯證關系的思想:「史」指具體的史事,「道」指法則和規律。人們認識了豐富的史事,即可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法則;人們要想掌握這個法則,就首先要學習和研究歷史。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中國史學上所一再討論的「時」、「勢」、「理」、「道」,都具有探索法則和規律的意義,都閃耀著智慧之光。從比較具體的層面看,不論是關於自然的認識如天文、地理、生產活動等,還是關於社會的認識如民為邦本、治國安民、法制、教化、移風易俗等,都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智慧。歷史智慧是同現代科學知識、認識水平、實踐能力相對待而言的;但是,人們不應當、也不可能割斷二者之間的聯系,正如人們不應當、也不可能割斷歷史一樣,而任何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都不能不受到歷史智慧的啟迪。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歷史智慧之光在未來的社會里仍將放射出燦爛的光華。
三、人本思想。西周末年,「天命」觀念開始動搖,春秋以後,人本思想不斷發展。史學家們一方面探討天人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探討人與時勢的關系。司馬遷正是在這兩個領域的探討中,真正找到了或者說發現了人在歷史運動中的位置。他在《史記》的撰述中確立了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中心位置,並從三個層面作出說明:第一個層面,是記「王跡所興」而「著十二本紀」;第二個層面,是記「輔拂股肱之臣」而「作三十世家」;第三個層面,是記「扶義倜儻,立功名於天下」的各階層人物而「作七十列傳」。在具體表述上,司馬遷從以下幾個方面寫出了人的活動在歷史運動中的作用:一是描述了以人事為發展線索的歷史進程,二是肯定了人在歷史轉折關頭或重大事變中的作用,三是指出了人的智謀在歷史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四是強調了用人的恰當與否關繫到國家的存亡安危,五是關注普通的活動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等等。司馬遷關於人在歷史進程中之作用的認識與記述,繼承和發展了先秦時期人本思想的萌芽和傳統,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於人自己的力量、智慧、作用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史記》一書是歷史之成為人的歷史、史學之成為史家對於歷史的理性認識的標志,開啟了中國史學的人本思想的傳統,從而對中國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集中地反映在歷代所修的以人物為中心之綜合體史書的長期積累上,眾多優秀歷史人物的感召、激勵作用,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人們在討論著人類所面臨的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即知識經濟。對此,盡管有不同的理解和闡述,但在基本點是有共識的,即高技術產業——知識(智力)——人。關鍵是人才,人的素質,人的「充分知識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強調「知識經濟時代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時代」①。有的研究者還指出,聯合國系統和西方國家對高科技產業的研究者、決策者和管理者的個人基本知識要求,可以總結為六個方面,而在第六個方面中即包含有「本國歷史」知識和「科技史」知識(參見吳季松《知識經濟——21世紀社會的新趨勢》,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62—163頁)。從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確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中心地位,到當今人在知識經濟中的位置的預測,歷史經過無數個螺旋式的前進軌跡,再一次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實踐提到了最顯著的和最重要日程之一。
在未來社會里,傳統史學中的人本思想的優良傳統,必將在同現實社會結合的基礎上,給予人們以新的啟示。
①以上參考姜岩《知識經濟時代來臨》,1998年3月18日《深圳特區報》;韓慶祥《知識經濟與人的發展》,1998年8月7日《光明日報》;吳季松《論「知識經濟」》,1998年2月27日《光明日報》。
❸ 從一個具體的歷史時期談談學習中國文化概論心得體會
《中國文化概論》學習心得
10市營1班鄺小雲
很慶幸選課的時候,堅持了自己的興趣,時間也證明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喜歡中文系,但是陰差陽錯的,我就讀的是管理系。我曾經為此苦惱,後來轉念一想,我可以曲線愛文嘛。於是,去年的限選課,我選了丁楹老師的《唐宋詩詞鑒賞》,我受益良多。
這次選上《中國文化概論》,可以說是再續前緣吧。
在我念小學的時候,我沒有「國家」這個詞的概念。我只是想,為什麼叫「中華」呢?後來,還是這本書解決了我的困惑。
「『中華』之得名,由來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華』,本意為光輝、文采、精粹,用於族名,蘊含文化發達之意。元人王元亮說:『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唐律疏議釋文》)」。
作為高等學校人文素質教育公共課教材,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祖國悠久、豐厚文化遺產的簡明文本,使我們對中國文化的特徵有所把握,並對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問題有所思考。
於是,我們可以遨遊在不同的朝代,感受不同時期的人文、精神風貌,由此當朝掌權者的功過得失,我們可以略見一斑。
而這,完全歸功於,在那段封建社會漫長的發展道路上,出現的眾多歷史學家,豐富的歷史典籍,完備的修史制度,以及良好的史學傳統。梁啟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於各種學問中,惟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惟中國為最發達」。
的確,中國古代史學是座瑰麗的寶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當我看到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以一種高科技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的確是驚呆了。除了動態式地呈現畫上的每一個場景,令我大開眼界的是,它還延續了某些場景的故事情節。例如,那個大船過橋的畫面,在顯示屏中,它不僅生動再現畫中人的面部表情,而且整個畫面栩栩如生,似乎就在眼前發生,讓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覺。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原畫中並沒有夜景的部分,經過專家們對相關史書典籍的研究,他們呈現了汴京城豐富多彩的夜間生活!
這一切就發生在我國舉辦的上海世博會的展覽期間!看到這一切的成就,難道我們不由衷地感到自豪嗎?
也許,由於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我們享受了更多的外來先進文化的成果,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崇洋媚外。我始終覺得,每一個國人都應該熟知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它是中國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東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具有重要的價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熱愛中國文化,才能使國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國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地球村」中生存,並枝繁葉茂。
「盡信書不如無書」,「融」是創新式的融會貫通。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異彩紛呈,完美的人格特徵和深厚的文化素養,需要中國文化的氤氳化育。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工具,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載體,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給我們以無窮無盡的美的啟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學技術讓我們對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國土心生敬意。
中國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設,但決不能消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學習告一段落,但我還會繼續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❹ 高中中國古代史總結(每個時代按政治,經濟,文化分)
(1)春秋戰國: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奴隸社會逐漸瓦解,封建制度確立;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②經濟上:鐵器、牛耕使用,生產力質的飛躍,社會經濟發展;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國有制轉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發展。③民族關繫上:民族交流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④思想文化上:劃時代的變革,形成了百家爭鳴局面。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這一時期在天文、醫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秦朝:①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使統一思想深入人心。②秦朝開創的一系列鞏固統一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所繼承和改進。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統一度量衡、文字和貨幣,修築長城等。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國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④留下的偉大工程萬里長城對後世影響深遠。
(3)兩漢:①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文景之治、昭宣中興、光武中興);②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兩漢疆域進一步擴大,西域、西南夷、百越開始納入漢朝版圖);③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外交流的頻繁);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王國問題的解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加強);⑤社會經濟逐漸發展,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上取得的成就,為後世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⑥儒家思思最終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⑦文化具有多樣化有機結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氣勢恢宏等恃點。
(4)三國:①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復雜,斗爭激烈,戰爭頻繁,國家處於分裂的時期;②對東漢末年大混亂來說,是歷史的進步,是趨向三國統一的必要步驟;③是江南、西南進一步得到開發和北方經濟逐漸恢復的時期;④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當成就和進步的時期(人才流動的自由,文化的多元,華佗、馬鈞等);⑤較為長期的政治、軍事斗爭,鍛煉了一批地主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曹操和諸葛亮。
(5)兩晉南北朝:①政治上: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南北政權更替頻繁;士族勢力由興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③經濟上: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相對停滯;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重要地位;商品經濟水平較低;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③文化上:宗數在這一時期成了地主階級思想統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響著哲學、文學和藝術。為佛數服務的雕塑、繪畫有著輝煌的成就。
(6)隋朝:①結束了國家的長期分裂,實現了南北統一。②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盛,開啟了中國中世紀的盛世局面。③大運河的開通,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和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④創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對唐朝和後世的中國以至東亞,都有深遠影響。
(7)唐朝:①政治穩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繁榮,封建社會進人鼎盛時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②統一多民族國家實行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度上有很多建樹(均田制、租庸調制、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兩稅法)。③邊疆少數民族有了較大發展,同中央政權的關系更加密切(實行寬容的民族政策、靈活處理同周邊少數民族關系)。④對外交往出現前所未有的頻繁局面,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⑤文化上具有全國繁榮、兼收並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的特點。
(8)五代十國:①政治上。藩鎮割據局面仍在繼續和發展;朝代更替頻繁;統治殘暴,剝削苛重。②經濟上:江南進一步得到開發,經濟重心南移。
(9)兩宋: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權並立,國家不統一。②經濟上:北宋時,農業有較大發展,南北作物交流頻繁,農產品商品化明顯增強;南宋時,南方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同時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展。北宋時城市商品經濟活躍;南宋海外貿易空前發展。③民族關系:各民族之間有戰有和,以和為主。④科技文化:為戰爭需要,火葯、火器的研製與生產得到發展。大量文學作品反映戰爭與分裂的社會現實。如北宋廣泛使用火葯和火葯武器;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的詩詞。
(10)元朝:①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元朝統一全國疆域空前遼闊;實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對西藏、台灣、雲南等邊疆地區的管轄。②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廣植棉花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漕運和海運的暢通促進了經濟交流;大都等一些較大城市商業繁榮;泉州對外貿易發達。③中外交流頻繁。來大都的亞洲、東歐和非洲的商隊和使節絡繹不絕;意大意人馬可•波羅還在中國居住十幾年;火葯和火葯武器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泉州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④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漢族人民對開發邊疆做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大量遷入內地,同漢族雜居相處;原先進人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漢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數民族一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對社會的發展起了消極作用。
(11)明清:①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朝戚繼光抗倭,鞏固東南邊疆。清朝平定噶爾丹和大小和卓叛亂;確立由中央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設駐藏大臣;熱情接待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設台灣府起到了開發台灣和加強祖國海防的作用;反擊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訂立《尼布楚條約》,捍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②封建制度漸趨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沖擊並削弱封建的自然經濟;大興文字獄,增設軍機處,皇權空前加強,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預示著封建制度的衰落;進步思想家抨擊君主專制,提倡學以致用,啟迪人們]思想,預示著新制度的出現。③經濟上:邊疆地區得到開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適應農產品商品化趨勢,農業生產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手工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業空前繁榮,但商品流通還不足以動搖封建社會的根基。④中外關系出現一些新特點:殖民勢力東來,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爭。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禁止中外貿易,妨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不利於中國的發展。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學技術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繼問世;理學走向極端,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伴隨城市經濟發展,市民文學蓬勃興起,戲劇和小說成為文學的主流;古典文化進人總結時期。官方組織編纂大型圖書成就突出,充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西方傳教士東來,使中國人了解到水平已超過自己的外來文化。
❺ 求一份關於中國百年文化的總結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
文化傳統的更新與重建,是民族內文化血脈的溝通,容如同給心臟病患者做搭橋手術,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是只把傳統視作時髦的「懷舊情緒」,而是當作「生存的必要」,傳統就能夠活在我們中間,使我們每個人既是現代的又是傳統的,它的優秀者必成為涵蘊傳統意味的現代人。
我所說的百年,是指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這一歷史段落,大體上相當於二十世紀的一百年。講一講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變遷。也可%
❻ 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自中國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商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推翻帝製成立中華民國,三四十年後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而退守台灣。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民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民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商壟斷。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亞
甲骨文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宋代時出現了紙幣;元代時因為全面開通了商旅的關卡而導致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
❼ 中國古代史的總結(要表格)
中國古代史包括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以及古代文化這幾方面的內容。
在政治方面:應著重掌握中國主要朝代的更替及其衰亡的原因和形式;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產生的歷史發展過程;歷代封建王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措施及其對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重要政策和政治現象出現的原因、性質和影響;主要農民戰爭的爆發原因和作用;中國古代的著名戰役和性質;正確分析評價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在經濟方面:應著重掌握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所採取的經濟政策、賦稅制度以及古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分析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其對社會政治、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文化發展等方面所產生的重大影響。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基本觀點。認識人民群眾在生產斗爭中的偉大作用。
在民族關系方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通過對古代史的學習和復習,應掌握的內容有我國古代主要少數民族的分布;各民族間的融合和經濟文化交流;主要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以及歷代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理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在我國古代的對外關系中:主要包括兩漢時期與西亞、歐洲、大秦的交往,漢與日本、朝鮮的關系;秦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及唐朝和日本、印度、波斯、大食的友好往來;宋元的海外貿易;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中國古代的反侵略戰爭等內容。通過學習和復習,應掌握和理解中國經濟文化在封建社會形成和上升時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國以自 己的先進文化影響周邊一些國家的同時,也學習各國長處,促進了自己經濟文化的發展。
❽ 情簡要描述你對中國文化的體會和感受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接受,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神奇與博厚!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煉,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濫、道德標准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