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有熊貓的紀錄嗎

中國歷史上有熊貓的紀錄嗎

發布時間:2021-02-24 13:12:41

❶ 古代中國發現了大熊貓嗎

發現了。

1862-1874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中國居住期間,得知四川寶興一帶動物種類很多,有一些是人們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便從上海到達寶興,擔任穆坪東河鄧池溝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維在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突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維。

主人告訴他:當地人叫這種動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一般不傷人。戴維異常激動,他估計這種動物「將是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這次發現將填補世界動物研究的一個空白。

為了得到這種奇特的動物,戴維僱傭了20個當地獵人展開搜捕。3月23日,獵人們送來了第一隻小「白熊」,遺憾的是他們為了便於攜帶,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戴維捕到一隻「竹熊」,他給「竹熊」取名「黑白熊」,那隻憨態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間的外貌,以及又圓又大的腦袋和滑稽可笑的動作倍受戴維的喜愛。

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喂養,戴維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這只可愛的「黑白熊」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的不斷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維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

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標本竟然就這樣產生了。

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將這張獸皮展出,經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充分研究後認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貓,而是與中國西藏發現的小貓熊相似的另一種較大的貓熊,便正式給它定名為「大貓熊」。

(1)中國歷史上有熊貓的紀錄嗎擴展閱讀: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學藝術寶庫中,關於大熊貓出處的記載和文學作品屢見不鮮。

《尚書》、《山海經》、《說文》、詩經《大雅·韓奕》等中都有對大熊貓的描述和記載。

大熊貓受到了史家文人的特別青睞,在中國各時期文學著作中也逐步完成了形象的升華,成為了尊貴與和平的代表。

據日本《皇家年鑒》記載,早在685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則天就將兩只活體「白熊」和七十張毛皮送給當時日本執政的天武天皇。這是有記載的大熊貓第一次以「國禮」的身份被贈送到國外。

據歷史記載,在古代戰爭中,交戰雙方若有一方打出「騶虞」旗,即表示休戰。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大熊貓已經逐步向著嚮往和平、主張不殺生的「義獸」靠攏。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攜夫人訪華,在訪問期間的一次宴會上,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表示願意贈送美國2隻大熊貓。同年4月,大熊貓「興興」和「玲玲」運抵美國首都華盛頓。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已先後向各友好國家輸出了多隻大熊貓,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股「熊貓熱」,成為了各國人民都喜愛的中國「名片」,為中國的和平外交和全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完成了其「和平使者」屬性的進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熊貓

❷ 大熊貓的歷史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稱作「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量十分稀少回,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答物,體色為黑白相間,被譽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屬熊科,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陝西等周邊山區。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1590隻左右。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
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群,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所以,有很多科學價值,因而被譽為「動物活化石」,中國把它譽為「國寶」。

❸ 熊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古代書籍中有關於它的記載嗎

熊貓很早之前就有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有熊貓這個動物了。當年皇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蚩尤的坐騎就是熊貓。所以熊貓其實在很早就有了。






其實看著熊貓是有一點傻傻的感覺,但其實熊貓是非常聰明的。在古代,獵人設陷阱也無法捕捉到它。所以大熊貓一直都不被人談論,都是感覺很低調的那種感覺。唯一讓很多人記住的就是,他是蚩尤當年的坐騎。
而現在熊貓成為中國的國寶,可謂是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很多國家的人都非常喜歡熊貓,甚至有些國家還出大價錢租熊貓讓其他國家的人觀看。而人們追溯熊貓的歷史的時候人們第一時間反映的就是熊貓是當年秋的作息,所以中國古籍記載的最詳細的,可能就是熊貓當過時候的坐騎吧。

❹ 中國歷史上記載是什麼時候有熊貓圖案的

由於在古代大熊貓的分布范圍比現在廣得多,其地方名竟有數十個之多,如貔貅、貘、貊、騶虞、白熊、花熊、竹熊、食鐵獸等等。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編匯的《尚書》和《詩經》,記述了貔貅皮
(大熊貓皮)是向皇帝進貢的珍品;貔象虎豹一樣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為貔一樣威武英勇,以至軍隊打著
"貔"、"貅"的旗號,象徵神勇之師。

西晉時 (1700年前)稱大熊貓為
"騶虞",因為它只吃竹子,不傷害獵食其他動物,是一種能與友鄰和平共處的"義獸",故在當時把大熊貓當作和平友好的象徵。兩軍交戰中,只要有一方舉起
"騶虞"旗,戰斗會嘎然而止。因為戰爭規則:凡使用"騶虞"旗,表示要求和平友好,停止沖突。

據日本《皇家年鑒》記載,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則天曾將一對活體白熊 (大熊貓)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

西方世界對大熊貓的認識,應首功於法國苦修會神甫、博物學家戴維 (Amand
Pere Ddvid
1826一1900)。戴維從1826年至1874年在中國住了12年,先後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傳教,同時擔任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通訊研究員。

戴維在他的日記中寫道:"1869年3月11日,在返回教堂途中,這條山谷中的主要土地佔有者一個姓李的人邀請我們到他家裡去用茶點。在這個異教徒家裡,我看到一張展開的那種著名的黑白熊皮,這張皮非常奇特,它可能成為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

但是這些文獻都沒有圖案及圖片留存,最早的熊貓圖案有人說是吳作人開始的,也有說是雲貴地區的少數民族。具體也無法考證。

❺ 中國古時候好像沒有關於熊貓的記載。

一百多年以來,西方世界從1869年法國神父戴維在中國發現大熊貓開始,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哈克尼斯夫人把大熊貓"蘇琳"帶到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展出,以及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國以大熊貓作為國禮相送。世界性的熊貓熱,越來越高,使它名揚全球,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一位蘇聯動物學家贊美道:"大熊貓是野生動物世界中絕無僅有的、貨真價實的瑰寶,非常美麗的、標新立異的、令人驚嘆的動物"。 大熊貓的歷史變遷 大熊貓的歷史淵遠流長,它們自晚中新世起,經歷了7--8百萬年的滄桑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發現於雲南祿豐和元謀,生活在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炎熱潮濕的森林裡,與它們同時代的動物有森林古猿,而此時人類尚處於起源的初始階段,演化出了小型大熊貓,其軀體略為現在的1/2大,發現於廣西、四川、秸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與它們同時代的動物有猩猩、巨猿和斑狗鬣等動物。到了中更新世,它們已處於鼎盛時期,其分布北起北京周囗店,南及江南廣大地區直抵越南和緬甸的北部,構成每四紀劍齒象----大熊貓動物群,北京猿人也與它們生活於同一時期。到了晚更新世,氣候因素,原始農業的發展以及它們自身結構的缺陷和生活領域的狹窄,促使它們走向衰敗期,分布范圍逐漸縮小。歷史變遷迤今,它們僅分布於秸西秦嶺,甘肅的四川岷山,以及四川盆地西緣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的高山深谷之中,面積約一萬平方公里。目前已處於極為瀕危的處境之中。 國內的歷史記載中國古代的古籍和地方誌中,一直把大熊貓當作神奇異獸,並將其視為勇猛、正義、和平的象徵。甚至在日本曾有大書字於帆上,以圖保證航船安全之事的記載(高耀亭1973)。《尚書》是一部古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的著作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中有「如虎」的記載,說像老虎一樣威武,並把古代勇猛作戰的勇士比喻為像一樣地英勇,以後甚至將虎作為旗號,以象片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在3000多年前西周初年,有一部記載周代民間歌謠及祭神宴會的歌辭的詩歌總集《詩經》,它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歷史。《詩經》中談到動物名稱有100多個。在《詩經·牧誓》中有「如虎如羊」的記載,在《詩經·大雅》中也有「皮獻其」「羔裘豹飾」的記載。從大熊貓的古籍和方誌的歷史記載可以看出,三千多年來,大熊貓一直被視為我國極其稀有,珍貴的珍奇異獸,具有重大的經濟、文化意義。 國外的歷史記載 日本《皇家年鑒》記載,早在685年10月22日唐朝執政的我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就將兩只活體白熊和七十張毛皮送給當時日本執政的天武天皇。在西方世界最早認識大熊貓的是法國的神甫戴維(A·David),他於1869年在四川穆坪(今寶興縣)發現了真正的大熊貓。最初他認為是一種新發現的黑白熊。1870年經巴黎自然歷史搏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德(Melne-Edwards)研究後,認為它不是熊而是與小熊貓相似的另一種熊貓,為了區別先後在亞洲發現的兩種熊貓,他將1825年在喜馬拉雅發現的熊貓叫作小熊貓(LittlePanda)或紅熊貓(redpanda),而把戴維在四川寶興發現的熊貓叫大熊貓(Giantpanda)或貓熊(Catbear)。戴維借傳教曾三次來中國考察,並收集動植物標本。他第二次到達大熊貓產地四川寶興,又收集了大熊貓皮骨標本4件,這些標本都保存於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自從戴維發現大熊貓後在西方世界掀起了第一次熊貓熱。許多動物學家、探險家、旅行家和狩獵家,不遠萬里,紛紛進入我國,在大熊貓產區進行考察,獵殺、追捕大熊貓,帶走了大量的熊貓和熊貓皮骨標本。本世紀初期,德國曾從我國商人手中獲得一張熊貓皮。1916年德國人韋歌爾德(H.Weigold)到了四川汶川,在這里捕獲了一隻幼體大熊貓,使他成了西方世界第一個抱過活體大熊貓的人,可是這只熊貓不久就夭折了。以後,韋歌爾德還獲得了三隻雄獸和一隻雌獸的頭骨和皮張,這些標本他都帶回了德國,保存於柏林博物館。

❻ 熊貓在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嗎

從被歷史記載,唐朝開始

❼ 中國古代有對熊貓的記載嗎

中國古代並沒有對熊貓的記載,熊貓最早於1862-1874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中國居住期間發現。

1869年的春天,戴維在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突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維。主人告訴他:當地人叫這種動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一般不傷人。

1869年5月4日,戴維捕到一隻「竹熊」,他給「竹熊」取名「黑白熊」,那隻憨態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間的外貌,以及又圓又大的腦袋和滑稽可笑的動作倍受戴維的喜愛。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喂養,戴維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

這只可愛的「黑白熊」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的不斷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維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標本竟然就這樣產生了。

(7)中國歷史上有熊貓的紀錄嗎擴展閱讀:

一、行為特點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

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並用手遮住眼睛。

二、棲息環境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

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❽ 熊貓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熊貓 是一種有著獨特黑白相間毛色的活潑動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間的外表。大熊貓的種屬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問題,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現在國際上普遍接受將它列為 熊科 、大熊貓亞科的分類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國內的認可。國內傳統分類將大熊貓單列為大熊貓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獨特的特徵包括:大而平的 臼齒 ,它的一根 腕骨 已經發育成了「偽拇指」這都是為了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與其他六種熊類不同,大熊貓和太陽熊都沒有冬眠行為。起源進化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 始熊貓 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 更新世 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秦嶺大熊貓已被認定為是大熊貓的一個亞種。 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 於劍 齒象古生物群,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 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所以,有很多科學價值,因而被譽為「活化石」,中國把它譽為「國寶」。如今大熊貓分布范圍已十分狹窄,僅限於中國的秦嶺南坡、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 涼山 局部地區。大熊貓棲息地的巨大變化近代才發生。近幾 百年中國 人口激增和佔用土地,很多棲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貓曾經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現在已經成了居民點。大熊貓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長的海拔1200~3400米之間。目前,我國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 地保 護這一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大熊貓的存亡,早已為世人所關注。今後為保護和繁殖大熊貓,還需要繼續尋找別的熊貓,給熊貓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並每天喂它吃那些東西。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有熊貓的紀錄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