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1、開端
1956年3月,由閔乃大教授、胡世華教授、徐獻瑜教授、張效祥教授、吳幾康副研究員和北大的黨政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在莫斯科主辦的「計算技術發展道路」國際會議。這次參會可以說是到前蘇聯「取經」,為我國制定12年規劃的計算機部分作技術准備。隨後在制定的12年規劃中確定中國要研製計算機,並批准中國科學院成立計算技術、半導體、電子學及自動化四個研究所。當時的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處由中國科學院、總參三部、國防五院(七機部)、二機部十局(四機部)四個單位聯合成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相應成立了計算數學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為了迅速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這三個方面聯合舉辦了第一屆計算機和第一屆計算數學訓練班。計算數學訓練班的學生有幸聽到了剛剛歸國的國際控制論權威錢學森教授以及在美國有3~4年編程經驗的董鐵寶教授(他當時是國內唯一真正直接接觸過計算機多年的學者)的講課。
2、歷程
①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研製(1958-1964年)
我國從1957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製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958年8月1日該機可以表演短程序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誕生。機器在738廠開始少量生產,命名為103型計算機(即DJS-1型)。1958年5月我國開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4機)研製。在研製104機同時,夏培肅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自行設計並於1960年4月研製成功一台小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1964年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大型通用數字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研製成功。
②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研製(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在我國兩彈試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勛機」。華北計算所先後研製成功108機、108乙機(DJS-6)、121機(DJS-21)和320機(DJS-8),並在738廠等五家工廠生產。1965~1975年,738廠共生產320機等第二代產品380餘台。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於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體管計算機並小批量生產了40多台。
③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後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與此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57個單位聯合進行DJS-200系列計算機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DJS-180系列超級小型機。70年代後期,電子部32所和國防科大分別研製成功655機和151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80年代,我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④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
和國外一樣 ,我國第四代計算機研製也是從微機開始的。1980年初我國不少單位也開始採用Z80,X86和6502晶元研製微機。1983年12電子部六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DJS-0520微機。10多年來我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現在以聯想微機為代表的國產微機已佔領一大半國內市場。
3、主要成就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八一型),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採用集成電路的DJS-130小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上億次的銀河-I巨型機,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B.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研製(1958-1964年)
我國從1957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製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958年8月1日該機可以表演短程序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誕生。機器在738廠開始少量生產,命名為103型計算機(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國開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4機)研製。在研製104機同時,夏培肅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自行設計並於1960年4月研製成功一台小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1964年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大型通用數字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研製成功。
2、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研製(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在我國兩彈試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勛機」。
華北計算所先後研製成功108機、108乙機(DJS-6)、121機(DJS-21)和320機(DJS-8),並在738廠等五家工廠生產。1965~1975年,738廠共生產320機等第二代產品380餘台。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於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體管計算機並小批量生產了40多台。
3、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後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
與此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57個單位聯合進行DJS-200系列計算機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DJS-180系列超級小型機。70年代後期,電子部32所和國防科大分別研製成功655機和151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80年代,我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4、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
和國外一樣 ,我國第四代計算機研製也是從微機開始的。1980年初我國不少單位也開始採用Z80,X86和6502晶元研製微機。1983年12電子部六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DJS-0520微機。
10多年來我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現在以聯想微機為代表的國產微機已佔領一大半國內市場。
(2)中國計算機歷史擴展閱讀:
世界發展: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C. 中國電腦發展史
以下表格記錄了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八一型),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採用集成電路的DJS-130小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上億次的銀河-I巨型機,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出銀河-II通用並行巨型機,峰值速度達每秒4億次浮點運算(相當於每秒10億次基本運算操作),為共享主存儲器的四處理機向量機,其向量中央處理機是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自行設計的,總體上達到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它主要用於中期天氣預報;
1993年,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後成立北京市曙光計算機公司)研製成功曙光一號全對稱共享存儲多處理機,這是國內首次以基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通用微處理器晶元和標准UNIX操作系統設計開發的並行計算機;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國內第一台具有大規模並行處理機(MPP)結構的並行機曙光1000(含36個處理機),峰值速度每秒25億次浮點運算,實際運算速度上了每秒10億次浮點運算這一高性能台階。曙光1000與美國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規模並行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相近,與國外的差距縮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II百億次並行巨型計算機系統,採用可擴展分布共享存儲並行處理體系結構,由130多個處理結點組成,峰值性能為每秒130億次浮點運算,系統綜合技術達到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後在市場上推出具有機群結構(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峰值計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億次浮點運算,機器規模已超過160個處理機,
1999年,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I計算機通過了國家級驗收,並在國家氣象中心投入運行。系統有384個運算處理單元,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3840億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億次浮點運算的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
2001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通用CPU——「龍芯」晶元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伺服器,龍騰伺服器採用了「龍芯-1」CPU,採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研發的伺服器專用主板,採用曙光LINUX操作系統,該伺服器是國內第一台完全實現自有產權的產品,在國防、安全等部門將發揮重大作用。
2003年,百萬億次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L通過國家驗收,再一次刷新國產超級伺服器的歷史紀錄,使得國產高性能產業再上新台階。
D. 中國計算機發展史
1、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研製(1958-1964年)
我國從1957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製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958年8月1日該機可以表演短程序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誕生。機器在738廠開始少量生產,命名為103型計算機(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國開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4機)研製。在研製104機同時,夏培肅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自行設計並於1960年4月研製成功一台小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1964年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大型通用數字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研製成功。
2、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研製(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在我國兩彈試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勛機」。
華北計算所先後研製成功108機、108乙機(DJS-6)、121機(DJS-21)和320機(DJS-8),並在738廠等五家工廠生產。1965~1975年,738廠共生產320機等第二代產品380餘台。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於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體管計算機並小批量生產了40多台。
3、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後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
與此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57個單位聯合進行DJS-200系列計算機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DJS-180系列超級小型機。70年代後期,電子部32所和國防科大分別研製成功655機和151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80年代,我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4、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
和國外一樣 ,我國第四代計算機研製也是從微機開始的。1980年初我國不少單位也開始採用Z80,X86和6502晶元研製微機。1983年12電子部六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DJS-0520微機。
10多年來我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現在以聯想微機為代表的國產微機已佔領一大半國內市場。
(4)中國計算機歷史擴展閱讀:
世界發展: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E. 我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八一型),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採用集成電路的DJS-130小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上億次的銀河-I巨型機,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出銀河-II通用並行巨型機,峰值速度達每秒4億次浮點運算(相當於每秒10億次基本運算操作),為共享主存儲器的四處理機向量機,其向量中央處理機是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自行設計的,總體上達到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它主要用於中期天氣預報;
1993年,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後成立北京市曙光計算機公司)研製成功曙光一號全對稱共享存儲多處理機,這是國內首次以基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通用微處理器晶元和標准UNIX操作系統設計開發的並行計算機;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國內第一台具有大規模並行處理機(MPP)結構的並行機曙光1000(含36個處理機),峰值速度每秒25億次浮點運算,實際運算速度上了每秒10億次浮點運算這一高性能台階。曙光1000與美國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規模並行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相近,與國外的差距縮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II百億次並行巨型計算機系統,採用可擴展分布共享存儲並行處理體系結構,由130多個處理結點組成,峰值性能為每秒130億次浮點運算,系統綜合技術達到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後在市場上推出具有機群結構(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峰值計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億次浮點運算,機器規模已超過160個處理機,
1999年,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I計算機通過了國家級驗收,並在國家氣象中心投入運行。系統有384個運算處理單元,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3840億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億次浮點運算的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
2001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通用CPU——「龍芯」晶元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伺服器,龍騰伺服器採用了「龍芯-1」CPU,採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研發的伺服器專用主板,採用曙光LINUX操作系統,該伺服器是國內第一台完全實現自有產權的產品,在國防、安全等部門將發揮重大作用。
2003年,百萬億次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L通過國家驗收,再一次刷新國產超級伺服器的歷史紀錄,使得國產高性能產業再上新台階。
F.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准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出銀河-II通用並行巨型機,峰值速度達每秒4億次浮點運算(相當於每秒10億次基本運算操作),為共享主存儲器的四處理機向量機,其向量中央處理機是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自行設計的,總體上達到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它主要用於中期天氣預報;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鑒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曙光1000與美國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規模並行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相近,與國外的差距縮小到5年左右。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II百億次並行巨型計算機系統,採用可擴展分布共享存儲並行處理體系結構,由130多個處理結點組成,峰值性能為每秒130億次浮點運算,系統綜合技術達到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佔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2001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通用CPU——「龍芯」晶元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伺服器,龍騰伺服器採用了「龍芯-1」CPU,採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研發的伺服器專用主板,採用曙光LINUX操作系統,該伺服器是國內第一台完全實現自有產權的產品,在國防、安全等部門將發揮重大作用。
2003年,百萬億次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L通過國家驗收,再一次刷新國產超級伺服器的歷史紀錄,使得國產高性能產業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