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主義建設頭20年的歷史分期
黨的十六大:
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內,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容進中的問題;
三、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五、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六、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七、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八、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九、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十、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江主席說,以上十條,是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這些經驗,聯系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幾個歷史分期時間段
(1949—1952),恢復經濟時期
(1953-1956)工業化開始和過渡時期
(1956——1966)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答中曲折前進)
(1966——1976)文化大革命時期
(1978——至今)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1977——1978也許也可算作一個過渡時期
(2)新中國建設歷史分期擴展閱讀
1、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統一與強盛是民族自強、外交獨立的前提條件。
2、外國的先進思想、技術、經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我們必須要勇於學習借鑒,但所學要符合國情。
3、要得出合乎國情的認識與決策,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否則將使現代化建設事業遭受挫折。
4、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它必將使中國經濟迅速騰飛。
5、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近代史證明只有中共及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現代史證明也只有中共和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中國政治堅持的是繼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深入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
Ⅲ 黨的歷史分期問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分別是什麼
1、民主革來命時期的「30年」自(1921年—1949年)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30年」(1949年—1978年)
同民主革命時期「30年」的分期一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30年」由於相距了一段時間,國內學界的研究較為深入和透徹,再加之相關指導意見比較明晰,所以對於這一時期的中共歷史分期並沒有太大、太多的原則性爭論,
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30年」(1978年—)
對於這一時期的歷史分期問題,由於距離太近,而且尚處於正在進行時,歷史的沉澱還不充分,大歷史觀下的規律性與階段性特徵尚未凸顯,所以國內學界對此的討論最為激烈,存在的爭議也最多、最大,迄今為止還未形成基本共識和主流意見。
(3)新中國建設歷史分期擴展閱讀: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初期對中共歷史進行了初步的階段劃分,他在1939年10月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將中國共產黨近20年的歷史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第一次大革命的階段、土地革命戰爭的階段與抗日戰爭的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共歷史分期研究述評
Ⅳ 新中國科技發展歷史分期: 1950—1959年:指數增長期每隔1.6年,科技成就翻一番; 1959—1962年:非常時期
1.土地改革,西藏解放,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公私合營制、贖買政策)
科技成回果:中國第一架噴答氣式飛機、第一輛汽車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科技成果:1999年發射神舟一號無人飛船。 一:中國沒收外企和國民黨的官僚資本,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發展,為科技發展奠定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奠定國防工業基礎,為科技發展提供保障 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及蘇聯的不講信用給國民經濟帶開嚴重困難,阻礙科技發展。 三:文革時期以階級斗爭為岡,不尊重知識。 四:鄧小平出來整頓日常工作開始糾正文革錯誤。 科技成就:1964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我國進入核武器國家行列。1970我國自行研製的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國進入航天發展時期 剛建國,積極性高。三年災害和大躍進,阻礙了人民的積極性,文革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迅速
Ⅳ 中國近代史分期的標准
1、階級斗爭性質劃分
堅持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分界線的學者,主要以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為根據。堅持主張中國近代史結束於1919年。
2、社會矛盾變化劃分
這類人主張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1840—1949年為中國近代史,因為無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都是民主革命的性質,都是反帝反封建。
3、封建王朝存亡劃分
這類人主張,中國現代史從1911年辛亥革命開始。這種主張貌似重視辛亥革命,卻忽視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為重大的歷史意義。
(5)新中國建設歷史分期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近代以來中國人受侵略、受欺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標志著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
這就是說,這一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結束、中國現代史的開端,標志著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標志著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終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開端。
因此,應該將1949年作為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分界線,明確中國近代史包括了1840—1949年的中國歷史,是時代前進的結果。
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的結果,是中國近代史學者運用唯物史觀觀察全部近代中國歷史所得出的正確結論,是中國近代史學科成熟的表現。
Ⅵ 說出中國歷史的分期及起止時間
一、原始社會
參見:元謀人、北京人、藍田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二、傳說時期 公元前2070年前
參見:炎帝、黃帝、堯、舜、禹
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成分。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這就是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的由來。
炎帝、黃帝以後,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傑出首領,先後有堯、舜、禹。那時候,部落聯盟首領由推選產生。堯年老了,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大家推舉有才德的舜為繼承人。堯死後,舜繼承了堯的位置,舜年老了,也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史稱「禪讓」
三、封建王朝時期 公元前2070年-1912年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具體年份如下: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四、近代時期 1840-1949年
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戰爭中,廣大愛國官兵和三元里人民進行了英勇戰斗。但由於清政府奉行妥協方針,終於導致戰爭的失敗。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中,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驚醒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了。中國從此被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
19世紀末,華北地區爆發義和團運動。這一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八國聯軍侵略中國。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結束。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7年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4年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召開。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948年9月-11月 遼沈戰役,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戰役12月-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五、新中國成立後
1957年,黃河三門峽大壩建設開工。
1559年,新中國第一屆全運會召開。
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升空。
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斯訪華。
1979年,鄧小平訪美。
1984年,中國獲得奧運會首金。
1984年,中國女排榮獲奧運會冠軍。
1985年,中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正式建成。
1990年,亞運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1994年,長江三峽大壩正式開建。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1年,中國足球首次打入世界盃。
2003年,首次實現中國載人航天。
2004年,劉翔為中國奪得奧運田徑首金。
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2008年,汶川大地震。
2008年,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2010年,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2012年,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首次對接。
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016年,女排再奪奧運會冠軍。
2016年,人民幣正式加入SDR。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Ⅶ 建國以來的歷史分期
源一、1949-1956年(恢復期)
政治:
1追殲殘敵,剿匪作戰,和平解放西藏,使全國領土基本解放。
2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1953)
3鎮壓反革命運動。
4「三反」「五反」運動。
經濟:
1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
2穩定物價,統一財經。
3合理調整工商業。
4政府領導人民恢復和發展生產。
5土地改革
文化: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二、1956-1966年(大躍進)
政治:
1.中共八大
2.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反右傾」斗爭
經濟:
1「大躍進」 (一次錯誤)
2人民公社 (一次錯誤)
三、1977-1978年(探索期)
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損失達5000億元,但社會還是有緩慢發展。
四、1978年—今(新時期)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
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闡述這一構想的《政府工作報告》.
Ⅷ 新中國建設的四個歷史時期
1949-1956,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1956年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進入了社會主義,1956-1966,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共八大是個良好開端,後來便發生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個不小的災害,1966-1976,文革十年,1976年後便是改革開放新時期
Ⅸ 如何認識中國近現代史的歷史分期
近現代史分期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分界
自1840年至1949年前,中國處於半殖民地版半封建社會,中國先後經歷權晚晴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國民政府早期(國民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晚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和社會主義時期(1957年至今)
Ⅹ 中國近代史階段分期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吸收了近年來學術權研究的成果與共識,其開篇語及章節架構可視為當代對中國近代史上下限及階段分期問題的較一致意見。
本書開篇即寫道:
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是中國的近代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中國的現代史。
這種觀點由胡繩先生最早提出,張海鵬先生極力贊同,並在編著《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代通史》時運用了這一劃分方式。到今天,這可視為定論了。
本書分三編十章,也可視為對中國近代史具體分期的一種探索與成果。
當然,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上下限與分期問題,歷來有不同意見,這是值得關注的,也不必以一種模式一種觀念去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