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中醫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如今大家都講究效率,就連看病也是追求效率,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西醫,很多人不了解中醫,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認為中醫沒有西醫有用,然而中醫葯在中國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醫葯的發展歷史。中醫指的是中華醫道,我們最開始知道中醫是在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裡,這也被看作是中醫的開始,中醫的發展歷史從原始社會開始,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基本框架,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總結才形成了我們現在龐大的中醫葯體系。
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醫發展面臨著許多難關,經過發展和改革,中醫早已不復當年,我相信有一天,中醫會重回巔峰地位的,現在很多外國人也願意嘗試中醫。
❷ 中國古代醫學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為人類醫學進步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
是的,中華復醫葯衛生文制明五千年,前半期為啟蒙與奠基時期,對人體認識還很簡單,對疾病的描述也很原始,雖然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但理論探索、病因分析還離不開巫術的干擾,醫葯衛生水平由於尚處在造字時期,資料仍依口耳朵相傳之後世追記,後來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中國古代醫學對人類有主要影響。謝謝你,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的話,您可以隨時詢問我
❸ 中國古代的醫學成就有哪些
1、先秦時期
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著作:《漢書·藝文志》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佚。現存《難經》系後人託名扁鵲之作。
2、西漢時期
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3、東漢時期
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葯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葯理論精髓。
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
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葯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葯試製成功,他又把麻醉葯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4、隋唐時期
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千金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網路全書。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
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5、明清時期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❹ 中國古代的 本草綱目有何歷史地位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
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葯方。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醫葯學、植物學的寶貴遺產,對中國乃至世界醫葯學的發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它首創了按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這種分類思想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現代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統》早了一個半世紀。達爾文曾將這部醫葯學寶典稱為「中國的網路全書」。
《本草綱目》的突出特點:一是運用了先進的葯物分類法,這種分類思想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圖文並茂,《本草綱目》附有一千多幅葯圖,形象地表現了各種葯物的復雜形態,既便於人們學習和辨認,又防止了混用和誤用。
科學價值:全書收載葯物1892種,附葯方11096個,其中,有8160個為李時珍本人所收集,增加了臨床效果較好的新葯材374種,運用了先進的葯物分類法,首創按照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首類為綱,次之為目,再次為葯名、產地、形色、氣味、性能等。
(4)中國古代醫學的歷史地位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不僅對中國,在海外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日本:1736年,將《本草綱目》先後翻刻9次,許多學者以此為藍本,寫出了本草著作30多種,對啟迪日本近代葯物學、植物學、化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朝鮮:《本草綱目》被翻譯為朝鮮文後,朝醫康命吉引用《本草綱目》的成方,撰寫醫著《濟眾新編》。
法國:18世紀,《本草綱目》傳入歐洲,巴黎皇家文庫和柏林普魯士國立圖書館藏有金陵首刊版本。
英國:1920年,英國人木爾斯在朝鮮教學,回國後將《本草綱目》8至37卷、39至52卷全部譯成英文,於1949年我國解放前在北京發表。
蘇聯:《本草綱目》被譯成俄文版後,布里施乃德引用此巨著,寫成了《中國植物學》。1953年,蘇聯在莫斯科大學建成後,在禮堂牆壁上鑲嵌李時珍大理石畫像,並把他列為世界科學名人。
印度:1985年1月,在印度舉行了國際葯理學術會議。印度國家醫葯學研究機構舉辦了一個醫葯展覽,入口處是大幅李時珍畫像,還有許多中醫葯展品和各種版本的《本草綱目》。
❺ 中國古代醫學成就表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國已有釀酒活動,並出現大量的陶制專用酒器,古字中的醫字從酉字,酒與醫相聯系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關於王制敘述中提到"病小臣",視為醫療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已有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和多種疾病的描述,並有除蟲、沐浴等記載
-2000.00.00?中國的倉頡整理象形文字,以鳥、獸、蟲、魚為偏旁規范生物名稱,初具生物分類思想
-1500.00.00?中國的《尚書•說命》對服葯後的反應與疾病關系進行了論述
-1500.00.00?中國的商都設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體、飲食清潔,並出現專門的衛生和醫療用具
-1000.00.00?中國《周禮》《禮記》對四季氣候變異引起的多發病與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認識
-1000.00.00?中國出現"凌人",專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國的《周禮》劃分醫學為食醫、 疾醫、瘍醫、獸醫,為醫學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國設立醫官掌管醫葯衛生,年終統計醫師治癒或死亡人數並予獎罰,為醫療考績之始
-1000.00.00?中國文獻記載的生物名稱已有1000多種,並分為草、木、蟲、魚、鳥、獸六類
-700.00.00?中國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氣化論,認為生命是由氣本身的自然變化而產生的.
-580.00.00?中國的醫緩提出治療疾病的"攻、達" 兩種方法, 並認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為不治
-556.00.00)中國人已經認識到狂犬之為害
-541.00.00)中國的醫和倡陰、 陽、風、 雨、晦、明 "六淫致病學說",為最初的病因理論
-500.00.00?中國描寫人體解剖與生理的《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問世
-500.00.00?中國的《爾雅》出現類和屬的概念,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
-400.00.00?中國的扁鵲診病時,已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已用針灸、按摩、湯葯等多種方法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十一脈灸經》記載詳細的經脈學說,已有湯、散、丸、葯酒等劑型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五十二病方》詳實敘述各病症狀,其手術和非手術療法豐富多樣
-400.00.00?中國簡帛醫書《導引圖》為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
-300.00.00?中國的《內經》論述了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疾病認識、治則治法、養生保健等
-300.00.00?中國的《山海經》記載有關葯物百餘種,並敘述數十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300.00.00?中國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壺,說明此時講究個人衛生,已用唾壺收拾痰涎
-220.00.00)中國的政府專設有「癘人坊」,收容流落到社會上的麻風病人
-220.00.00)中國湖北的秦簡較詳細地記載了有關法醫學的內容,包括活體及現場和屍體的勘查等
-220.00.00)中國咸陽的阿房宮安裝了五角形直徑60厘米的下水道管,並配有浴池、冰庫等設施
-213.00.00)中國的秦始皇下令焚詩書百家,惟醫葯、種樹之書不在禁書之列,得以倖免
-206.00.00)中國的湖南湖北的漢墓葬式說明屍體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國的醫師淳於意針對漢文帝詔問所述之25例病案,匯集成《診籍》(最早的醫案.00.00)
-26.00.00)中國的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書, 有醫經7部,經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國政府設"本草待詔" 一職, 徵集國內通曉方術、本草的學者,為《本草經》創造了條件
16.00.00)中國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屍體 "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
25.00.00)中國朝廷置太醫令,掌諸醫,下設員醫 293人,員官19人。另設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國的《論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國民間倡導跑步、氣功等健身運動
100.00.00?中國的《神農本草經》成書
125.00.00?中國鄭玄釋「五毒攻之」為用瓦罐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燒之",即以升華法煉制外科用葯
162.00.00)中國隴右軍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軍中設庵盧收治病人,此乃野戰傳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國畢嵐創造翻車渴烏(灑水車),用灑南北郊路。乃城市用灑水車以保持衛生之始
190.00.00?中國的《難經》 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治百病方》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華佗應用酒服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開腹術
190.00.00?中國的華佗提倡醫療體育法,創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五禽戲」
200.00.00?中國的張仲景完善中醫辯證施治理論
210.00.00)中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臨床診治體系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著《脈經》,是中國第一部切脈診斷專書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將《傷寒雜病論》 分為專論傷寒之 《傷寒論》與專論雜病之《金匱要略》
256.00.00)中國的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
300.00.00?中國的葛洪撰《肘後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預防恙蟲病及防治狂犬病發作的方法
307.00.00)中國的出現一系列腳氣病診療技術專著
350.00.00?羅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遷都拜占庭,下令在東方大城市興建醫院
356.00.00)中國發現多處流行疾疫,故實行人群隔離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進宮等
392.00.00)中國有例唇裂修補手術取得成功
420.00.00)中國的胡洽編著了《百病方》,其中載有用水銀制劑作利尿葯
479.00.00)中國的雷斅編成葯劑學專著《雷公炮炙論》
491.00.00)中國的南方發大水,有人立廨收養貧病人,此為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國的《劉涓子鬼遺方》論述了金創、癰疽、瘡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00.00.00)中國的陶弘景編撰《本草經集注》、《補闕肘後百一方》等書
500.00.00)中國葛洪的《肘後方》傳入日本
514.00.00)中國的針灸傳至朝鮮
518.00.00)西亞各國開始與中國通商, 所產多種葯材如薰陸、鬱金、蘇木、青木香等傳入中國
533.00.00?中國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國針灸傳至日本
552.00.00)中國的梁元帝蕭繹以《針經》贈日本欽明天皇
562.00.00)中國的知聰攜《明堂圖》等 160餘卷醫書至日本
570.00.00)中國已經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608.00.00)日本派葯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人來中國學醫
610.00.00)巢元方等編撰《諸病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病因病理學專著
610.00.00)中國的《諸病源候論》中載有腸吻合術、網膜結扎切除術、血管結扎術等方法
624.00.00)中國在首都舉辦太醫署,設兩級四科,是歷史上規模較大的醫科大學,師生340多人
629.00.00)中國頒令各州、府設立地方醫學校教授醫學
641.00.00)中國的漢人大天、藏人達馬郭夏把大批中醫葯書籍譯成藏文,開始了藏漢醫學交流
645.00.00)中國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醫葯文獻回長安。對中印醫葯文化交流產生影響
652.00.00)中國孫思邈的臨床醫學網路全書《千金要方》成書,首次繪制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659.00.00)中國的蘇敬等人對前代本草著作進行修訂,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頒行全國
682.00.00)中國孫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於世
693.00.00)中國醫學教育制度傳入朝鮮,朝鮮置針博士,教授中國醫學
700.00.00)中國的比吉•贊巴希拉漢翻譯《醫學寶鑒》、《屍體圖鑒》、《甘露寶鑒》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國的漢人摩訶衍和藏人毗盧遮那共同編譯成《月王葯診》,為最早的一部藏醫文獻
700.00.00)日本引進中國醫學教材和教育制度,設醫師、醫博士、醫生、針師、針博士等
713.00.00)中國孟詵所撰《補養方》經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
739.00.00)中國的陳藏器撰成《本草拾遺》,創 "十劑"(方劑)分類法,並載"罌粟"入葯
750.00.00)中國各地的醫家已廣泛應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752.00.00)中國的王燾撰《外台秘要》,集醫學之大成,記有金針撥內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術
754.00.00)中國鑒真和尚抵達日本,傳授中國科學文化與醫葯知識
762.00.00)中國的王冰重新編釋《內經•素問》
800.00.00?中國藏人宇陀•寧瑪元丹貢布等所撰的《據悉》(四部醫典)成書
800.00.00?中國回鶻(維吾爾族)醫學文獻在此時大量涌現
820.00.00)中國唐代詩話中,載有眼科醫生能為患者裝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國道人藺某撰《理傷續斷方》,其手法、手術復位及夾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學
847.00.00)昝殷著《經效產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919.00.00)中國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葯本草》
936.00.00)中國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獄集》,為法醫學之始
937.00.00)中國此時已經能夠以刀針割治癭瘤(甲狀腺腫)
947.00.00)中國的契丹主患熱病,以冰罨貼胸腹四肢,為中國冰罨療法之始
951.00.00)中國此時的臨床使用已經出現鼻飼給葯法
950.00.00?中國的北方已將過去用楊枝作刷清潔牙齒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出現植毛牙刷
973.00.00)中國的劉翰、馬志等人修改國家葯典《本草》,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
974.00.00)中國的李昉等重新校勘《開寶新詳定本草》,為《開寶重定本草》
978.00.00)中國政府設立翰林醫官院,組織編撰《太平聖惠方》等
992.00.00)中國的王懷隱等編成《太平聖惠方》,頒諸州,設醫博士掌之
998.00.00)中國的四川一些醫生開始為群眾施行種痘術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維森納吸收希臘和東方醫學傳統,建立阿拉伯醫學體系(《醫典》)
1026.00.00)中國的王惟一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等身針灸銅人兩具作為針灸教學模型
1045.00.00)中國的《續資治通鑒》載此時依據解剖刑犯內臟,繪制出《五臟圖》
1057.00.00)宋代創設"校正醫書局",校正了《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經典著作,並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辦醫學校「太醫局」,學生300人分習產、眼、瘡腫、口齒及瘡腫等九科
1061.00.00)中國的蘇頌主編成《本草圖經》,系第一部由政府編繪成的刻版葯物圖譜
1068.00.00)中國的醫官馬世辰應邀前往高麗國(今朝鮮)治病
1075.00.00)中國的《蘇沈良方》首載秋石製取法, 為最早的性激素制劑
1076.00.00)中國的官方改革醫學教育,採用"三舍法",重視臨床實習考察,令學生分習各科
1076.00.00)中國在太醫局設官營葯鋪賣葯所,即熟葯所,實行國家專賣,此後推行全國
1082.00.00)中國的慎微編撰《證類本草》
1086.00.00)中國開始注意鍍金工人為水銀所熏引致頭手俱顫,及採石人為石末傷肺等職業
1106.00.00)中國的楊介與畫工解剖死刑後的人體,校以古書,編成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
1114.00.00)中國將合葯所改為醫葯和劑局,賣葯所改為醫葯惠民局,實行葯政管理
1117.10.01)中國政府公布次年《運歷》,警示民眾提前預防疾病
1130.00.00?中國首都已經建立每年春季沿門清理地溝,每日掃除垃圾及清除糞便等公共衛生制度
1130.00.00)中國竇材的《扁鵲心書》首載山茄花(曼陀羅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劑
1144.00.00)中國的成無己撰《註解傷寒論》
1149.00.00)中國陳旉編撰的《農書》中有關於垃圾糞便合理處理和利用的記述
1170.00.00)中國的洪遵刊《洪氏集驗方》,首次記述同種異體骨移植術
1200.00.00)中國的張杲已能鑒別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國的《聖濟總錄》成書,頒行全國
1232.00.00)中國的葯肆中始有"飲片"之名
1237.00.00)中國的陳自明撰著《婦人良方大全》,為中國最早的婦科專著
1247.00.00)中國的宋慈撰成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1268.00.00)中國政府頒布衛生法規,設官醫提舉司掌醫戶差役詞訟,由儒吏執掌衛生法規
1285.00.00)中國形成各路醫學教授學正,訓誨醫生每月朔望到指定處交流經驗的制度
1292.00.00)中國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倫)各設回回葯物院
1300.00.00)中國的滑壽發現小兒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國鄒鈜續增陳直的老年病專著《養老奉親書》,更題為《壽親養老新書》
1316.00.00)中國政府規定醫生必須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獲准行醫
1330.00.00)中國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飲膳正要》,為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1331.00.00)中國的李仲南撰《永類鈐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國的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首創"懸吊復位法" 治療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沙圖穆蘇(一說回族)撰成《瑞竹堂經驗方》
1403.00.00)中國的明朝政府編成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其中收載有明代以前的大量醫書
1513.00.00)中國的李濂撰著了《醫史》
1550.00.00)中國的沈之問撰著了《解圍元藪》,為中國第一部麻風病專著
1554.00.00)中國的薛鎧著《保嬰撮要》,創用燒灼斷臍法預防嬰兒破傷風
1567.00.00)中國《痘科金鏡賦集解》載,安徽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後逐漸傳至全國
1567.00.00?中國安徽太平縣的醫生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
1568.00.00)中國的徐春甫等在直隸順天府(今北京)組織成立"一體堂宅仁醫會"
1575.00.00?中國的王向撰著《眼科龍術醫書
1578.00.00)中國的李時珍撰著的《本草綱目》成書,1593年於金陵首次印行,世稱金陵刻本,該書明確提出部、類、種三級生物分類程序
16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占布拉著《醫法海鑒》,記述蒙古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葯
1601.00.00)中國的楊繼洲撰《針灸大成》
1602.00.00)中國的王肯堂著《證治准繩》
1617.00.00)中國的陳實功《外科正宗》中記述設計精巧的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
1617.00.00)中國、朝鮮聯合舉行醫學疑難問題討論會,會議紀要名為《醫學疑問》
1620.00.00)中國的武之望著《濟陰綱目》
1625.00.00?中國的土茯苓輸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國。被視為治花柳病良葯
1632.00.00)中國的陳司成撰《霉瘡秘錄》,為中國第一部梅毒病證治專著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著《溫疫論》,論述傳染病傳染途徑、病源及特異性等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撰寫流行病學專著《溫疫論》
1650.00.00?中國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醫史》
1675.00.00)中國的漁陽天花流行,有人設壇廠,購求出痘夭亡兒屍火化,以控制傳染
1681.00.00)中國政府詔令全國推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蘭東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國的針灸術介紹到歐洲
1688.00.00?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已經開始向歐洲傳播
1704.00.00)根據《四部醫典》和《月王葯診》內容繪制的藏醫學系列掛圖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國人痘接種術傳入土耳其,隨後又由英國公使夫人M.W.蒙塔古傳入英國
1721.00.00)波爾斯東在美國首先推廣中國人痘接種術
1723.00.00)中國蔣廷錫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內有《醫術典》(醫部全錄) 520卷
1742.00.00?中國的俞茂鯤在《醫宗金鑒》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接種方法
1742.00.00)中國的吳謙等編撰《醫宗金鑒》刊行
1742.00.00)中國的葉天士著《溫熱論》,門人集其醫案撰為《臨證指南醫案》
1757.00.00)中國的張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國的趙學敏撰《串雅外編》、《串雅內編》
1772.00.00)中國政府編輯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錄醫書97部,存書目94部,附錄 6部
1787.00.00)中國藏族的蒂瑪•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國的唐大烈主編《吳醫匯講》,為中國最早的醫學期刊
1798.00.00)中國的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及門人整理之《吳鞠通先生醫案》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脈訣概要》《巴莎木製葯法》和《葯物識別》等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爾撰《甘露醫理》、《甘露診療》等
1820.00.00)真性霍亂(俗稱吊腳痧)傳入中國
1822.00.00)《太醫院志》載, 清政府下令在太醫院內廢止針灸科
1828.00.00)中國的汪期蓮輯《瘟疫匯編》,記載蒼蠅為瘟疫(霍亂)傳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國的王清任撰成 《醫林改錯》,糾正前人在人體解剖中的某些謬誤
1830.00.00?中國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糾正許多解剖學與生理學的錯誤認識
1838.00.00)中國的鄭宏綱著《重樓玉鑰》
1848.00.00?中國的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國的吳尚先著《理瀹駢文》
1872.00.00)中國新疆的拜德熱丁•蘇皮阿匐撰著《驗方鎖要》
1875.00.00?中國的蒙人占布拉道爾吉著《蒙葯正典》
1884.00.00)中國的唐容川先後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國的嚴復譯出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1900.00.00?中國的庫西卡編著《蒙醫驗方集》,初並附有蒙、藏、漢、滿四種文字的蒙葯名錄
❻ 中國古代醫學在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時期是什麼性質的醫學
您好,在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時期的醫學是神靈醫學,
主要見於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希臘等國家和地區在進入奴隸社會後的早期醫學,
望採納,謝謝
❼ 我國傳統醫葯有何重要歷史地位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版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權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❽ 我國傳統醫葯有什麼重要的歷史地位答案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❾ 中國古代的醫術的影響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一項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中醫葯學在中國歷史悠久,自1982年國家《憲法》寫入「發展現代醫葯和我國傳統醫葯」之後,1991年我國又將「中西醫並重」作為新時期衛生工作總方針之一。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一次明確指出要「中西醫並重」、「扶植中醫葯和民族醫葯事業發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賦予中醫合法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
中國是醫葯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面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中醫」是個專用名詞,它的「中」字顯然是為了區別「西醫」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醫」是指傳統中國醫學或中國大夫。不過認真求實地考證一下,這個「中醫」之「中」,本來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國呢!
西漢開始有「中醫」的說法,若「中」不指中國,究竟何意呢?中國最早認識尤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意即身體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❿ 中國古代醫學家的發展過程(朝代 人物 成就)
針灸之祖
黃帝,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脈學介導者
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外科之祖
華佗,又名敷,字元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
張仲景,名機,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介導者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時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葯王
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輝縣)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癒唐太宗唐太後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采「長生不老葯」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采葯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葯王。
兒科之祖
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
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葯聖
李時珍,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葯,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葯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醫宗金鑒》總修官
吳謙,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十大名醫
1、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於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所著《扁鵲內經》、《外經》早佚。他為什麼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與他有關的兩個醫案:一個是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子簡的病,一個是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侯的病。
2、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炙各科,外科尤為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里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3、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一年(150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漢醫學家,辭官業醫,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葯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制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為「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與張仲景同時代的華佗讀了《傷寒論》後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時陶弘景說:「惟仲景一方,最為眾方之祖」。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可見張仲景醫方的寶貴。《傷寒論》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也是醫家必讀。
4、皇甫謐:字士安,小時名靜,晚年自稱玄晏先生。魏晉醫學家。西晉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人縣朝那鎮)人。著名醫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在針灸學史上,佔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另著有《帝王世紀》等。
5、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西晉思想家、醫葯學家。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采葯,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他還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制葯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後救卒方》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6、孫思邈:是京兆東原人(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出生於隋開皇元年,卒於唐永淳元年。活了102歲(也有說他活了141歲),他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葯王」。一生致力於醫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
7、錢乙:字仲陽。北宋醫學家,始以兒科著名,後擢太醫丞,為公卿宗戚看病,名聲大著,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約生於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於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其所著《小兒葯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另有《傷寒指徵》、《嬰孩論》等。
八、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葯即愈不必復診之例,故時人譽之為「朱一貼」。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9、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醫學家,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聞世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採,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10、葉天士:葉桂,字天士,號秀岩,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1667-1746),祖父葉時和父親葉朝采都是當地的名醫。葉桂幼時便隨父親學醫,14歲時,父親去世,便又隨父親的一位姓朱的門人繼續學習。他勤奮好學,聰穎過人,沒幾年,就超過了教他的朱先生,聲名遠播。他是中醫學史上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其聲望地位,並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貫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溫熱論》至今仍被臨床醫家推崇備至。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