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語言
1、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語言是以現在的「吳語」為根基的,因為吳文化是周泰伯從中原帶來的,比較正統,叫做「雅音」,而且由於長江天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較少受外來影響,所以比較的純正,當然古吳語也是從楚語演變過來的。
另外古吳語和現在的吳語區別同樣很大(現在的蘇州、上海一帶人很可能是聽不懂古吳語的),有研究說,古吳語可能跟現在浙南閩北一帶的方言比較相似。
(「雅」和「夏」相通,所謂雅言即是指夏朝人流傳下來的,廣泛使用於今天的黃河、洛水一帶的河洛古語,由於從夏朝、商朝到周朝都定都於河洛一帶,到了東周遷都洛邑後,作為各個諸侯國與天下共主東周交流的共同語,雅言此時開始向洛陽音傾斜,這也就是後世漢人廣泛使用的「洛陽讀書音」的古老源頭。)
2、秦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是南北大融合時期,由於胡人和漢人戰爭、聯姻、通商日益頻繁,所以中原的華夏正統語言已經開始不純正了,出現了大量的捲舌音,兒化音(正統中華語言是沒有捲舌的),但長江沿岸和以南的廣大地區依然是保持古老的華夏語言,雖然也開始發生變化。
3、隋唐時期
北方的語言已經基本為胡族同化了,大量的古漢語所特有的音韻消失了,不過這時候的官方語言依然是南方吳音,這個可以從大量的唐詩韻腳中得以驗證,在隋唐時期,現在的長江中下游的北岸一帶(南京、揚州、鎮江)還是在講吳語的,這一塊區域是北方話和吳音的分界。
4、宋明時期
江淮一帶的吳語也為北方話所侵蝕,成為了江淮官話,而在明代,由於朱元璋首先定都南京,所以江淮官話是中國當時的官方語言。
5、清朝時期
以北京話為基礎的語言成為了中國的強勢方言,繼而奠定了現在的普通話為國語的基礎。
但是從語言學角度講,北京話是非常不純正的一種語言,是古漢語和胡語大量融合同化的結果,她失去了漢語本身的韻味,只保留了四個音韻,但由於自從明代以來中國政治中心長期在北京,所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成為了現在的國語。
6、新中國成立後至今
建國後,國語改革運動繼續推進,1955年,就採取什麼方言作為國語的基礎,教育部主持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當時,各地代表通過投票方式,以決定從全國15種主要方言中,選出一個作為新國語的基礎。
最終,排名第一的北京官話被選定為新國語的標准語。考慮到民族共通融合問題,大會還決定將「國語」改名為「普通話」。
至此,歷經數十年從清朝末年延宕至民國,乃至新中國的多番討論和改革,作為漢民族共同語的「普通話」終於正式成型,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並將普通話正式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1)中國歷史上的官方語言擴展閱讀: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華人社區。
漢語是分析語,一般有三到十五種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漢語包含口語和書面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漢語被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被稱為白話文,以現代標准漢語為規范。
漢語有標准語和方言之分。現代標准漢語即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語音採集地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現代標准漢語中,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貳』 中國古代官方語言是什麼
古代標准漢語1911年以前
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
可推斷夏商周的語言差不多。例如《尚書·湯誓》里有「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以及《孟子》所記《夏諺》和《逸周書》所記《夏箴》,這些謠諺都的押韻系統類似。古華夏人的語言是夏言。
在春秋時期,漢語標准語稱雅言,《論語》有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孔子游歷各國,傳道授業所用的正是這種語言,而非家鄉的方言。最古的漢語詞書《爾雅》,是解釋雅言以逼近正音。「雅,合乎規范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標准語。」[1]雅言來自夏言。《孔子詩論》中有「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中有「大雅」作「大夏」。
據漢代揚雄著《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所載當時的漢語標准語稱為「通言」。《論衡》中有記載小學的第一步是認字,要教標准音,不能教土話。
在東晉時代,漢族正統朝廷及南遷漢民帶來中原洛陽雅言,又稱「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語言稱為「吳音」,又稱「庶音」[2]。此後中原雅言和吳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時學者顧野王著《玉篇》整理京師金陵雅音,即為中原洛陽雅音南下後與南京吳語的結合體[3]。
隋時期的《切韻》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代表南北朝至隋時期的標准音,但並不是都城長安音,而是洛下和金陵所傳讀書音的音韻綱領。經《唐韻》、《廣韻》、《集韻》等等一脈相承的增補,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唐時期的《唐韻》推崇洛陽正音。例如李涪曾說「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宋時期的《廣韻》是陳彭年等人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正音非都城開封音,陸游《老學庵筆記》有「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
《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編著,有「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上自縉紳講論治道,及國語翻譯、國學教授言語,下至訟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在《中原音韻》收了更多元代口語音,《中原音韻》對於當時以及以後的北曲創作起過很好的指導作用。
《洪武正韻》明初樂韶鳳、宋濂等11人編著,「一以中原雅音為定」。
北京官話是滿清以來以北京音為代表的北方話。滿清政府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得送試」。
現代標准漢語1949年以前
現代標准漢語書面語是指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1909年(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這是漢語標准語歷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將官話定名為「國語」的提議者、資政院議員。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用合聲字拼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自清末以來的國語制定運動,主要確定了標准語音的制定和國音符號(第一式)。在標准語音的制定方面,以北方官話(京音)為基礎。
中華民國建立後,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用每省一票的多數票方法審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6500多個漢字的國音,決議融合各地方言製作出標准國音,即老國音。它的特點是:聲母和韻母95%左右與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會議還通過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組織了國語研究會。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從該年起公立小學「國文科」一律改為「國語科」,教學白話文、「國音」和「注音字母」。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准與北京語音標准產生的矛盾,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張士一於1920年發表《國語統一問題》,認為注音字母連同國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承認「國音」,主張以北京音為國音標准,響應者眾。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和江蘇全省師范附屬小學聯合會相繼做出了定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決議,並開始在學校推廣。
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大會決定兼采二者,使用標准國音中的京音聲系,是為「國音京調」。
1924年至1926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修訂了老國音,將漢字讀音改為以北京的普通讀法為標准,即新國音。
1928年國民政府改為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匯》,為確立國語的標准提供了範本。1932年之後的國語廣播,都採取了以《國音常用字匯》為標準的形式,各地的國語標准一致化。1949年以後的國語系統、普通話系統、華語系統,均源於這個時期的國語系統。
現代標准漢語1949年以後
1949年之後,台灣和大陸的漢語標准(分別為國語系統和普通話系統)沿不同的軌跡發展。此外,在東南亞等華人地區,有源於國語系統的華語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決定將規范的現代漢語定名為「普通話」,並確定了普通話的定義和標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說:「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准。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1955年後採用「普通話」一詞取代「國語」。
1955年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通過了普通話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語標准語。「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是指北京的語音系統,即北京話的聲、韻、調系統,並不意味著北京話就是普通話的標准發音,事實上,兩者有著相當的差異。「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是指方言分區意義上的「北方」,包括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和江淮地區等,由於北方話使用區的人口占漢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而內部雖然有著「次方言」的存在,但是各地詞彙系統的差異相對較小,適合作為普通話詞彙的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因為「白話」與人們日常交流的口語基本一致,但是語法的規范程度更高,這樣若以書面的形式存在,更有利於人們學習和掌握。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了「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82年11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寫入了「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的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並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中華民國於1945年至戒嚴結束,一直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國音作為國語標准。之後的語音,常帶有閩南方言口音,而出現所謂的台灣國語。
在東南亞華人社區里,華語指漢語的官話,而不指東南亞華人最常見的母語(幾種漢語南方方言)。東南亞華語的標准語大致繼承了老派國語-普通話的體系,但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發音、詞彙甚至語法往往帶受母語方言和非漢語(主要是英語)的影響,與國語、普通話有一定的差別。
『叄』 中國歷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在我國歷史上沒有官方語言這個說法.一般在全國比較流行的都是首都的語言.
普通話就是官話,歷代都有,為了交流的方便,一般都把京城的方言略加規范加以推廣。你想知道隋唐時期的人說的普通話是什麼嗎?現在的粵語就是最接近的。宋朝的想知道不?就是接近於現在的江浙話。滿清以後的呢?基本上就是現在的普通話了。
(1) 雅言:
春秋戰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人民言語不通,孔子講學必須使用共同口語——雅言。
(2) 通語:
西漢楊雄《方言》記載周、漢各地口語、方言,書中也記錄了一種「通語」,可見當時已有口頭共同語的萌芽。
秦漢出現跨地域語言——雅言,即當時洛陽一帶的語言,就是夏言。
書面語反映口語情況不一。《詩經》中的「風」忠實記錄口語,具有民間口語色彩。《論語》記錄孔子口語,反映當時的口語,而實際上先秦的人們也確實就是這么說,記錄的一定是口語。
漢魏以後,口語發生變化,當時的文人有意模仿先秦表達,形成與口語相去甚遠的文言,文言的形成使漢語書面脫離了口語,文言在幾千年間也一直占據了書面語的統治地位。
與文言書面語相對的是白話文書面語。南朝《世說新語》,遺留下來很多當時口語的痕跡,有很多口語的詞彙、句子。六朝譯佛經,在傳播佛教教義的過程中需要向老百姓講白話。唐五代後出現「變文」,屬於一種說唱文學。古代佛教禪宗著作,在寺廟中講經用,宣傳佛教故事等,寫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白話文痕跡很重,如《禪宗語錄》、《祖堂集》等保留了很多的口語記載。宋朝朱子理學,講學風盛行,《朱熹語錄》極近口語。宋末元初,白話文成風,南宋末的話本(評書劇本)大部分通篇白話,而雜居散曲中保留很多口語。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也不是文言,而是古白話,雖然頗具地方色彩,但都用北方話寫,以北方口語作書面語的趨勢產生,共同語書面語日趨完善,白話基本成型。
清朝官話的推廣:
清軍南下將官話帶到南方。在福建南平形成「官話島」。
1728年雍正下令:官吏必須要掌握官話。雍正在閩、粵設正音書院。夾雜方言的官話稱為「藍青官話」。
『肆』 中國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分別是什麼
一、先秦時期
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周以前漢語的具體形式已無可考,據傳當時的標准語是周時期標准語的前身。
周期的漢語標准語,一般認為就是《詩經》的語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
據專家稱,周代文字學的是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學習的。古代的雅言(我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就是夏言。
夏建都在洛陽,然後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所以歷代雅言標准音的基礎就是在洛陽一帶,可以說古代的普通話是以古洛陽話為標准音的。
二、秦漢兩朝
秦朝具體用什麼語言無法考證。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准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三、兩晉與南北朝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四、隋唐時期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
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
五、宋朝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
六、元朝
元朝法定蒙古語為國語,後以元大都的漢語語音為標准音,稱為「天下通語」。
七、明朝
明以中原雅音為正,明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音為基礎,南京官話為漢語標准語。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
八、清朝
清初開始以滿語為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為國語。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准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融的基礎上,融入滿族語音的一些要素而成。
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1909年清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即清末的國語。
中國這么多朝代,每一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官方語言。語言看似只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但是卻代表著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這選官方語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中國歷史上的官方語言擴展閱讀:
漢語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聯合國六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中國漢民族的共同語,中國除占總人口91.51%的漢族使用漢語外,有些少數民族也轉用或兼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
各方言區內又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官話方言可分為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八種次方言。
除漢族外,我國55個少數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49%。
除回族、滿族已全部轉用漢語,其他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些民族許多人轉用或兼用漢語或其他民族語言;有些民族內部不同支系還使用不同的語言。
『伍』 中國歷朝歷代的官方語言都是哪些
我來回答;在我國歷史上沒有官方語言這個說法.一般在全國比較流行的都是首都的語言. 跟現在是一樣的。
而且語言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各地方言、各民族語言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影響,所以說古代各地方言和現代差別是很大的。
具體歷朝歷代說的是什麼樣的官方語言,很難去做一個統一界定,只能說個大概
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語言是以現在的「吳語」為根基的,因為吳文化是周泰伯從中原帶來的,比較正統,叫做「雅音」,而且由於長江天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較少受外來影響,所以比較的純正,當然古吳語也是從楚語演變過來的。另外古吳語和現在的吳語區別同樣很大(現在的蘇州、上海一帶人很可能是聽不懂古吳語的),有研究說,古吳語可能跟現在浙南閩北一帶的方言比較相似。
秦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南北大融合時期,這一時期由於胡人和漢人戰爭、聯姻、通商日益頻繁,所以中原的華夏正統語言已經開始不純正了,出現了大量的捲舌音,兒化音(正統中華語言是沒有捲舌的),但長江沿岸和以南的廣大地區依然是保持古老的華夏語言,當然也開始發生變化了
到了隋唐時期,北方的語言已經基本為胡族同化了,大量的古漢語所特有的音韻消失了,不過這時候的官方語言依然是南方吳音,這個可以從大量的唐詩韻腳中得以驗證,在隋唐時期,現在的長江中下游的北岸一帶(南京、揚州、鎮江)還是在講吳語的,這一塊區域是北方話和吳音的分界
從宋朝開始,江淮一帶的吳語也為北方話所侵蝕,成為了江淮官話,當然在明代,由於朱元璋首先定都南京,所以江淮官話是中國當時的官方語言
從清代開始,以北京話為基礎的語言成為了中國的強勢方言,繼而奠定了現在的普通話為國語的基礎,但是從語言學角度講,北京話是非常不純正的一種語言,是古漢語和胡語大量融合同化的結果,她失去了漢語本身的韻味,只保留了四個音韻,但由於自從明代以來中國政治中心長期在北京,所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成為了現在的國語。 16795
『陸』 古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一般是以統治者的方言做官方語言,也有以都城地理位置所處環境的語言來做為官方語言的。
『柒』 中國古代語言
1、商代:據記載當時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們都已經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願。
2、隋朝: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統治之下,漢族習俗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心想恢復漢族禮樂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復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包括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3、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准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4、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
5、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
6、明朝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話仍然是清代官場和知識分子階層的主流官話。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北京官話的地位迅速抬升。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1955年,確定現代標准漢語名稱由國語改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制定標准後於1956年2月6日由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向全國推廣。
『捌』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清朝雍正年間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通用話,今日普通話前身。 查看原帖>>
『玖』 古代有統一語言嗎
歷史上沒有記載到中國有統一的語言。但當今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漢語),普通話的基礎就是北京話。中國官方語言的這個傳統大概從元代就開始了。
中國大一統社會的建立始於秦朝,但是,歷史記載顯示,秦朝只統一了文字,所謂「書同文」,而沒有統一語言。
直到今天,中國各地方言差異很大,也是一個歷史的遺跡。秦朝以前,我們有理由相信,夏商周的官方語言應該相對統一,但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獨立王國基本上都是各自獨立的官方語言。齊楚燕韓趙魏秦,再加吳越等,各個朝廷的官方語言應該是不一樣的。
按照常理,秦朝的官方語言也許應該是以陝西、咸陽方言為基礎的某種語言吧。西安作為歷史古都,在中國歷史上長期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有理由認為,在元代以前,中國政府的官方語言應該是陝西話,或者西安話。
(9)中國歷史上的官方語言擴展閱讀:
官話,漢語官方標准語,周朝稱「雅言」,明清稱「官話」,1909年開始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台灣則繼續慣稱「國語」。二十世紀西學東漸,「官話」在學術上變成了一個方言或語種的稱呼,截止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母語。
「官話」的詞義,現今既可以指「漢語官方標准語」也可以指「漢語官話方言」,詞義視上下文而定。
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母語,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區等地。
官話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中國境內人數使用最多的官話方言是西南官話,中原官話次之。
『拾』 古代中國的官方語言分別是什麼,電視里怎麼都是普通話
電視里說普通話當然是為了讓大眾聽得懂,但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是內不一樣的,但容有一點:它們都是在漢語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官方語言。比如,秦朝的官方語言應該是說的陝西方言;三國的蜀國就應該說的是四川方言;清朝由於推行漢化政策,並且首都定於北京,所以普通話(北京地區的方言)也就成為了官方語言。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正是在北地區的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且流行甚廣,幾乎人人能聽懂,可以說:學會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