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歷史場合中,中國是否曾經攻打過日本嗎
忽必烈於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81(至元十八年)兩次發動對日本的遠征版,皆以慘權敗而告終。從此日本人開始從仰視中國到蔑視中國。公元1282(至元十九年)、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朝軍隊兩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最後的結果還是都以慘敗告終。
Ⅱ 歷史上有中國侵略過日本嗎
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 元朝時蒙古曾經要侵略日本 只不過戰船最後被一陣風刮的船全沉了 全軍覆沒 後日本為了紀念這一陣風 才有了後面的神風敢死隊這一說。這次戰爭被稱為文永之役 。
Ⅲ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出兵攻打日本的例子
1..唐朝的白江村水戰,唐軍聯合新羅攻打百濟,百濟向宗主國日本求援,日本派出5000兵支援,被唐新聯軍打得傷亡慘重,後戰事擴大,後日本舉國之兵力,因唐軍實在太強大,幾乎被群殲。弄得日本人心惶惶,大量建海邊烽火牆防止唐朝入侵,同時他又積極同唐交流學習,認識自身不足,現在日本依然保存有很多唐時的文化。
2.元朝想讓日本向元朝進貢,但是日本否決元的旨意,後元朝忽必烈決定舉兵入侵日本,有3次,有1次登陸日本,但是遇到暴風加上地形不熟,被殲滅大半,不得不回國。另外兩次均以海上風暴的摧殘而告終。
3.明朝有2次,1次是戚繼光抗倭,首先日本幕府的足利義滿將軍很迷戀中華文化,積極與大明交往,向明上書言:日本臣。向大明稱臣,足利義滿死後足利義持上位,否決了其父對明朝的交往和稱臣,說義滿被身邊的親中僧侶所迷惑,中日關系開始惡化,但是貿易並未中斷,但是大量日本海盜浪人進入東南沿海,加上很多明朝的惡霸和流氓也跟風假扮日本浪人,偽浪人。後日趨嚴重,朝廷派戚繼光前去平寇。
第二次是明援朝之戰,萬曆之戰。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 可能是因為豐臣秀吉出身低微,思想上沒什麼條條框框,不象日本社會中上層那樣對中華文化奉若神明,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充當亞洲霸主的思想。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 豐臣秀吉決心拋棄日本對中華文化的仰慕,而是要將中國征服。首先要征服朝鮮,最後再征服印度,建立一個包括日本中國印度朝鮮在內的亞洲大帝國,這是此後數百年來日本徵服亞洲思想的發端。 後幾乎全軍覆沒 他死時對身邊的大臣說:勿使十萬海外鬼。
後及時撤退,不然真得全軍覆沒。 這也使日本局勢大變,德川得取天下。日本走向了真正的統一。 後一直與中國保持表面上的交好。
最後就是侵華戰爭了
Ⅳ 歷史上中國有沒有主動攻打過日本
歷史只有忽必烈代表中國元朝派兵登陸日本攻打過兩次日本,但都沒有成功。
元朝曾兩次攻打日本,戰爭分別發動於1274年和1281年。第一次發動戰爭時,南宋朝廷仍然存在,元朝為了讓當時統治日本的鐮倉幕府與南宋切割。
幾次派人前往勸誡,但皆無收獲,在這種大局勢之下,元朝不得不發動大軍征剿日本,不過是以失敗告終。
(4)歷史中國有向日本借過兵嗎擴展閱讀:
第一次東征日本的起因是在1274年,當時日本不臣服於元朝,所以就派元軍開始征戰日本,在同年的十一月,元軍從高麗合浦出發,而後進入馬島。
軍隊浩浩盪盪的進入了馬島,在這次戰斗中,元軍將日本軍隊全員殲滅,軍隊在佔領了海岸松林之後,讓士兵埋伏在海岸的兩邊,通過這樣的方式夾擊日軍,所以日軍慘敗。
就在這天夜裡,元軍擔心日軍會在夜間偷襲,所以就命令士兵們回到船上休息,晚上海上突然狂風大起,元軍的船隻也被大量掀翻,據統計,官兵有一萬多人喪生,而這次征戰也以失敗告終。
緊接著元軍進行了第二次的東征日本行動,這次行動是在1281年,元軍這次調集了官兵十萬餘人,而在作戰期間,因為日軍已經埋伏在海岸邊做埋伏,所以也傷亡慘重。
這次戰爭一共持續了一個多月難分勝負,而後元軍駛向了鷹島,並在這里和日軍水軍部隊展開廝殺。後來元軍在海上休息的時候又颳起了台風,士兵也大量傷亡,最終元軍只能馬上撤離回國。
忽必烈於1286年試圖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時在南方發動的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造成國力匱乏而作罷,元日戰爭徹底結束。
Ⅳ 歷史上中國為什麼沒有打過日本
打了,明朝的時候打的。元世祖忽必烈,好大喜功,非要打日本,2次都失專敗了,具體怎麼回事忘記了屬,第一次因為將領不想打,士兵也不想打。第二次是因為將領垃圾,人生地不熟,進入埋伏,10W大軍沒了。。。
我不知道你說的「中華民族,不是少數民族」什麼意思。元朝,清朝主要的將領也都是漢族,中華名族就包含了少數民族。
政和下西洋可以說是商貿,那時候日本很帖服,天天來學習,也不招惹你,打他幹啥,那小破地方還,海戰還費勁。。。很多原因,當時對中國要是有威脅肯定會打的了。
宋朝不可與唐朝相比滴!唐朝國富民強,軍事也是威震四海,沒人敢惹,還有錢。宋朝就完了,北宋無良將,南宋無良相。北宋的時候能建國沒被金遼打虧了就不錯了。南宋朝廷SB一群,有那麼一批將軍都打金,收復失地呢,哪有功夫打日本
你要對歷史感興趣,就從春秋戰國一直看到清朝滅亡,看正史。
Ⅵ 歷史上有中國侵略過日本嗎
元朝兩次征討日本
1、元朝第一次向日本進軍是在1275年,地點選在最近的北九州地區。第一戰發生日本與朝鮮半島間的門戶——對馬島。首先元軍選擇從朝鮮半島的合浦悄然出擊,不日就成功登陸對馬島並全殲島上日軍,佔領對馬島。
2、1281年,忽必烈第二次下令東征日本,並派出約15萬的軍隊,可謂當時最大規模的艦隊了。但是,第二次出征似乎比第一次要艱難多了。當時元軍選擇兵分兩路尋找登陸地點。
但是由於收到沿海鎮守日軍的強烈反抗,元軍在尋找登陸地點就花費了太多時間。登陸後,又遭到日軍陸軍部隊截擊,當時日軍的裝備較第一次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元軍傷亡不小,又時逢疫病,元軍進度遲緩。
結果一拖再拖的元軍在海上徘徊多日後,又遭遇強台風。並且,這一次元軍的損失更加慘痛,倉促建造的粗陋艦隊在強大的台風面前更是不堪一擊,元軍幾乎全軍覆滅,死亡之數過半,第二次出兵日本也因此宣布失敗了。
(6)歷史中國有向日本借過兵嗎擴展閱讀:
忽必烈對日本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
1、自唐代最後一代遣唐使之後,日本已經數百年未通中國,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於增加元帝國的權威性,對忽必烈鞏固權力頗為有利;
2、當時元帝國正在對南宋發動最後的進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貿易夥伴。從切斷其外援的角度,獲得日本的臣服頗為重要。
日本侵華戰爭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與盟軍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日本投降書,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次年起,9月3日被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日本被牢牢釘在戰敗國的恥辱柱上。根據《波茨坦公告》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反和平」「反人道」罪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定了性。1951年9月,日本為獲取所謂《舊金山和約》,公開接受戰爭罪行的裁決。這段黑白分明的歷史,在戰後的日本竟一直爭論不休。
安倍二次上台,揣著明白裝糊塗,竟說「侵略」沒有明確定義。有日本政客還說戰敗是最大的錯。日本右翼分子更是顛倒黑白,把日本在二戰中的侵略戰爭說成是正義戰爭、大東亞解放戰爭。侵略戰爭肯定論在日本大行其道。
Ⅶ 中國古代有攻打過日本嗎
在中國古代史上,有三次對日戰爭,兩勝一負。
第一次是公元回663年的白江口戰役,答唐朝和新羅軍隊以寡敵眾,最終以少勝多,來侵的日本400多艘戰船全部被燒。在此次戰役之前,日本已經向唐朝派過三次遣唐使。戰爭結束後,日本再次感到唐朝的強大,決心進一步向唐朝學習,因而有了後來長達兩百多年的遣唐使。
第二次是忽必烈1281年的東征日本。此次戰爭中,日本並不佔優勢,但由於蒙古人並不熟悉海戰,且麾下軍隊組成復雜,有蒙古人、大陸南方的士兵、朝鮮人,內部難以協調。在對馬島一帶先遇日本人的頑強阻擊,再遇大風(日本人將這股大風稱為「神風」,二戰後期自殺性質的「神風特攻隊」即典出於此),船隊損失巨大。由於此次戰爭的失敗,日本保留了侵襲朝鮮、中國沿海地區的實力。
第三次戰爭發生在明朝的萬曆年間(1592年、1597年),這次戰爭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有詳細描述。豐臣秀吉本想通過朝鮮進攻明朝,甚至遷都北京,真是狂妄至極。日本人最終在朝鮮將軍李舜臣和明朝軍隊的聯合攻擊下慘敗。這之後日本長期不敢與中國作戰,一直到甲午戰爭發生。
Ⅷ 中國從古到今有軍隊登陸過日本本土嗎
應該算有的。蒙古人
關於蒙古入侵日本 關於十三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重失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籍都有記載,不過最原始的紀錄來源不外三處:一為元帝國的記載;一為朝鮮的記載;一為日本的記載。這三種記載都有偏頗,相互矛盾處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證,又有考古發現作旁證,互相比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真相。其中朝鮮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戰爭沒有太多利害關系,因此他們的記錄更可信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准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部分拖欠的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裡無疑是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產於印度,其次為斯切爾彎刀,產於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斗,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奴隸倒合適,因此日本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一點五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戰術也和英國人相似,都是以重騎兵(武士)為突擊主力,輕步兵和弓手負責保護兩翼和壓制敵人。
關於日本參戰軍隊數量,各方的說法都很模糊。後來的一些中國野史稱第一次戰爭日本投入十多萬軍隊,第二次戰爭則有四五十萬日軍參戰。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絕不可能。當時的九州總人口不過幾十萬,即便全民動員也不會有十萬兵力,況且並非九州所有地區都派兵參戰。兩百多年後的戰國時期,日本的財富和人口都遠勝過十三世紀,戰國時期幾場著名的大戰,各方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日本的軍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人較崇尚精兵。我個人的估計,第一次戰爭日本軍隊約一兩萬,第二次可能是五六萬,反正不大可能超過十萬人。
元帝國對日本兩次入侵的概況就是如此。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許多愛國者對蒙古人的失敗深感惋惜,他們總結了不少教訓,認為如果元帝國能避免這些失誤,本可以征服日本,這樣亞洲歷史就要改寫。這些教訓較有道理的有四條:
第一, 不應該由範文虎這樣的庸才做統帥;
第二, 遠征軍應多配備馬匹;
第三, 遠征軍應配屬「回回炮」;
第四,軍隊的規模還不夠大。下面我分別說說這四點。
先說說範文虎,范不過是副統帥,真正的統帥是右丞阿塔海,不過他沒有親臨戰場,實際的統帥是兩位副帥,一為範文虎,一為蒙古人唆都。範文虎只指揮新附軍,其他部隊都由唆都指揮,可以說所有精銳盡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實際上的統帥。但蒙古人沒有海上作戰經驗,因此範文虎有時成為實際的指揮。範文虎和唆都在軍事上的才能確實平庸,但在此次戰爭中他們並沒有犯什麼特別愚蠢的錯誤。颶風來臨之前,範文虎已有所預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揮的部分艦只駛入較安全的峽灣躲避,結果總算保留了幾艘完好的船隻供高官們逃命。不過後來追究起責任來,身為漢人的範文虎當然首當其沖被處死,唆都所受的處罰不過降職而已,在某些「愛國者」眼裡範文虎自然成了歷史罪人。
再說說馬匹,遠征軍只配備少量馬匹,主要是基於以下的考慮:渡海登陸作戰時,戰馬所消耗的給養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說:如果給參戰的四萬多蒙古兵都配上戰馬,他們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輔助部隊了。另外日本人用於阻擋騎兵的石牆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提供更多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灘上四萬多蒙古騎兵是否比二十多萬混合步兵更易於突破日本人的石牆呢?我認為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謂「回回炮」,並非如許多愛國者所想,它其實跟中國關系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拋石機(catapult),公元前八世紀由亞述人最早使用。之後西亞和歐洲各民族不斷改進,到公元二世紀初的羅馬圖拉真時代,拋石機的機械結構已十分完善,它成為羅馬工程兵的制式裝備。公元九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化學家改進了拋石機的投射物,使拋射後的燃燒效果遠勝從前。拜占庭的敵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艦隊吃了幾回大虧之後也開始仿製和使用拋石機,成吉思汗的一位駙馬就是在與花剌子模人作戰時被拋石機的彈丸擊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為巨型拋石機,由俘獲的阿拉伯工匠製造。這種回回炮用艦船運輸十分困難,元軍如果要運載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減少運送的戰斗兵員。這樣回回炮的作戰效果是否能補償士兵減少的損失,我還不能確定。不過我想:即便回回炮發揮作用,也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事實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時,蒙古艦隊倒裝備了幾具回回炮,原打算用於海戰,可預期的海戰並沒有發生。當元軍退守海灘時,這幾具回回炮也用於轟擊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並不知道,有野史稱「大敗日軍」,我覺得這說法不大可信。從後來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配備回回炮來看,其實戰效果不會太顯著。
如果元帝國往日本投入更多的軍隊,比如說三四十萬,元軍確有可能突破石牆,攻入九州內地。但想要進一步征服日本,我認為不可能。大家恐怕忘了一條基本的常識:小國面對強國的威脅想保持獨立,它不必擊敗強國,只需讓強國意識到侵略自己得不償失即可。而這一點,日本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日本人也不會向侵略者屈服,他們會堅壁清野,不斷襲擾。這樣入侵的大軍會和美洲革命期間的英軍一樣,所有的人員,武器和糧秣的補充都得依賴漫長脆弱的海路運輸。即便以中國之大,也無力長期承擔這樣的戰爭,元軍最終的結局只會是退出日本。
事實上,忽必烈確實准備第三次更大規模地入侵日本,他命令阿塔海負責征日准備,阿塔海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製造更多的艦船,召集更多的部隊,徵集更多的兵甲給養。然而,在准備了幾年後,元軍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敗終於使忽必烈意識到進攻日本不可能有任何好處。忽必烈最終降旨宣布:為了體恤民力,征日准備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鄉。忽必烈的舉動等於承認了自己過去十多年對日政策的失敗。但無論如何,與歷史上許多偉大領袖相比,忽必烈承認錯誤的勇氣令我欽佩。忽必烈去世後,他的孫子鐵穆耳(成宗)改變對日敵視政策,恢復中日通商,蒙古人終於能通過和平渠道獲得日本的白銀。
元帝國在安南的失敗也可以從另一側面證明當時的蒙古人不可能征服日本。安南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遠不如日本人,也沒有日本人的地利,不過他們奮勇抗敵的勇氣倒和日本人相似。據說所有安南軍隊的手臂上都刺有「殺韃」二字,以表明自己拚死殺敵的決心。由於中國和安南之間沒有大海阻隔,蒙古大軍能輕易突入安南腹地,在整個安南戰爭中,安南的任何地方蒙古人都能不費力攻佔。但安南軍隊在初期遭大敗後即避開正面戰斗,不斷組織小規模襲擾,蒙古人損失慘重,南征副帥唆都(就是前述的侵日統帥)也遭伏擊身亡。安南戰爭曠日持久,元軍的人員兵器和糧草補充在中國引起了巨大的財政危機,最終忽必烈不得已將軍隊全部撤出,承認了安南的獨立。
高麗人反抗蒙古人的戰爭更為艱難,從十三世紀初蒙古人征服高麗起,高麗人的反抗就沒有停止。高麗人時降時叛,屢敗屢戰,抗戰最艱難時,高麗王浮於海上,拒不投降,也拒不和談。最終鐵穆耳意識到高麗戰事若不結束,朝鮮半島會成為帝國流血不止的傷口,在佔領高麗七十餘年後,蒙古人從大部分高麗地區撤出,承認了高麗王對朝鮮大部的統治。
元帝國亡於明王朝之後,朱元璋像當年的忽必烈一樣,也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日本人的反應也和當年一樣,他們拒絕了明帝國的要求並殺了來使。面對同樣的冒犯,朱元璋比忽必烈冷靜得多,他沒有負氣出兵,只是下令禁止與日本通商。為了避免子孫重蹈忽必烈的覆轍,朱元璋在一篇《大誥》(政治遺囑)中將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列為「永不征伐之國」。
綜上所述,日本,越南,朝鮮等人口只有中國人幾十分之一小民族,它們的能擊退蒙古人的入侵,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但無論如何,這些小民族的成功無疑增加了我們漢民族的屈辱感。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我們對越南人和朝鮮人的成功盡力淡化。而對於日本人,由於他們曾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講述他們如何英勇抗擊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由於有「神風」的存在,許多愛國者遂順理成章把日本人能保持獨立歸咎於運氣。事實上,「神風」確實幫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沒有「神風」,日本人同樣能擊退蒙古人。要駁斥「神風說」,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神風」之前,日軍和元軍已激戰近五十天,元軍遭重創,而且完全被日軍壓制。
Ⅸ 歷史上中國有沒有主動攻打過日本
據史料記載,在中國的歷史上只有忽必烈曾經攻打過日本,但最終卻以失敗而告終。
公元1274年,遠征軍由朝鮮出海,駛往九州島,全軍共兩萬五千人,幾乎都是少數民族人民。遠征軍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
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
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最終只好鳴金收兵。第二次侵日戰爭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