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述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及其偉大意義。(500字左右)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闡述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經驗時,用了「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等十個方面的「結合起來」的論述。這十個「結合起來」,是新時期我們黨的寶貴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真實體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具體來說,就是報告中生動描述的三句話:一是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二是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三是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社,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而取得了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對於這些寶貴經驗,十七大報告用「十個結合」加以高度概括。這「十個結合」具有很重的政治分量和很豐富的理論含量,是新時期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改革開放經驗總結的一次總概括。它集中闡明了在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是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如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及其每一個方面體現我們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如何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如何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等等。這「十個結合」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始終牢記和自覺遵循。
⑵ 中國開啟改革的進程是20世紀多少年代
我國復改革的突破口是農制村。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啟了改革的歷史進程。改革在農村拉開序幕。農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新型集體所有制。之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為從土地上轉移出來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出路,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在農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開始了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上海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浦東的開發開放,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和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志。
⑶ 如何認識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及其特點
改革開放30年,不容置疑的是經濟飛速發展,大多數老百姓擺脫了貧困,相當一部分人進入了小康生活,少數人成為千萬或億萬富翁。
但不能忽視的是,社會風氣在下降,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給人民生活帶來解放後空前的危機感;房價成為天價,城市老百姓絕大多數人買不起房,起碼的生活受到威脅;幼兒園學費高於大學學費,老百姓子女對幼兒園敬而遠之實為普遍現象;另外,政府對外強的挑釁軟弱無力讓國民擔憂……等等現狀急待解決。
⑷ 例舉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歷史進程
1949新中國成立
1950朝鮮戰爭爆發,土地改革完成
1956 1三大改造完成,中國進版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權
2提前超額完成第一個5年計劃
1958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國的發展道路進入歧途
1959~1961 三年自然災害,餓死數千萬人、
1966文化大革命
1976文革結束
1977關於真理標準的探討
1978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鄧小平為第二代領導核心
1979文革平反
1982十二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
1987十三大.提出具體路線
1992南方談話,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7香港回歸
1999澳門回歸
2001三個代表提出
然後是科學發展觀了
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⑹ 全面深化改革這個命題的提出,是由中國的歷史進程決定的嗎
由中國的歷史進程決定的
⑺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史
(1)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具有其深刻的國內和國際背景專。從國內情況來看,「文化屬大革命」十年內亂使整個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處於一個緩慢發展和停滯的狀態。從國際情況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 (2)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3)改革開放是我黨在經歷了艱苦探索、吸取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之後作出的義無反顧的戰略選擇。
⑻ 改革開放如何塑造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在30年前作出的改革決策的直接成果,1978年中國開始圍繞市場化和對外開放兩個軸心實行改革,其首要和中心目標是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發展。
中國的改革政策並非全新理念,而是與中國發展進程息息相關的,是共產黨務實路線的發展。起初可能只是鄧小平及其追隨者為首的少數派主張,但一段時間之後便成為全黨大部分人擁護的政策。
農業成為第一個進行改革的部門。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人民公社被解散,重新建立起以家庭為單位開發土地的制度,即"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勞動積極性。
改革開啟了從社會主義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進程。對於改革進程應該是什麼樣,他們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路線圖。
一步步從封閉走向開放
中國模式的另一個特點是對改革手段進行先期試點。一項措施在某個特定地區、部門或企業進行試點是很常見的做法。通過試點可以驗證其有效性,糾正所發現的錯誤。一旦證實了有效性並進行了必要的調整,這項措施就會推廣開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紀80年代初作為外資試點的經濟特區。起初只有4個特區,後來大小經濟特區實際上已經覆蓋全國。
改革政策的另一個支柱是對外開放。中國明白,要想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發展就需要先進技術、管理方法和外國投資。因此開始了與之前幾十年孤立傾向決裂的進程。
在改革政策下,經濟發展成為重中之重,中國對外部世界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必須要與外部世界,特別是工業化資本主義世界打交道才能獲取先進技術。中國對外國投資打開了大門,不僅有利於吸收資本,也有利於引進最新的企業管理方法。
中國從一個封閉的國家變成一個對外開放度相對較高的國家。在1978年-2007年間,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增長了104倍,並在2007年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和第三大進口國。憑借巨額貿易順差,中國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在1983年-2007年間,中國的外國投資增長了81倍,達到748億美元。
與此同時,近10年來,另一個新現象不斷發展壯大,那就是中國在國外的投資。在保障自身原材料和自然資源供應的強烈願望推動下,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額從2002年的25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86億美元。
改革政策推動下的經濟變革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作為改革最積極的成果,這個新中國的第一大特徵是經濟增長和現代化。改革30年來,中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9.8%,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不可同日而語。30年來中國的人均實際收入年均增長率接近8%,從1978年的190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360美元。
改革時期的經濟增長對人民的福利產生了直接影響,消費品的生產達到巔峰狀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
與改革前相比,改革時代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生產資料使用的高效率。中國在過去30年取得了驚人的經濟增長,作為推動力的因素目前仍然存在,並將繼續推動未來的增長。根據國際組織和咨詢公司等機構的預測,盡管一切跡象表明,中國也將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卻仍將繼續保持高增長率,但不會達到過去30年來的高水平。中國經濟有可能在2009年和2010年進入改革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12月16日,一位打手機的觀眾從展覽照片前經過。 當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等單位主辦的《記憶30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攝影大展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開展,展覽分為「民生記憶30年」「城鎮記憶30年」「家庭記憶30年」三個單元,藉助影像語言再現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民生發展的畫卷。展覽將持續到12月26日。
挑戰更是機遇
長期的經濟前景相對樂觀並不意味著中國不會面臨嚴峻挑戰。未來最大的挑戰是發展一個為病人、失業者和老人等社會最弱勢群體提供最低援助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衛生、養老金和失業保險制度以及住房市場的穩定是實現就業市場更靈活的目標所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不能產生因為勞動者缺乏保障而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中國的30年改革進程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創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革命,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如此龐大的民族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在經濟條件和物質生活方面實現了如此驚人的飛躍。
歷史將會證明,中國的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世界上最重要的現象。引導這一崛起和為新中國融入世界提供便利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許多人將中國的經濟騰飛看作威脅,因為中國產品更便宜,破壞了許多無法抵抗其競爭力的工業部門的就業。
但中國的崛起也提供了機遇。在亞洲和拉美等地區,向中國出口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近13億人口的生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中國的進口需求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力。
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走上一條和平有序發展的道路對國際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⑼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大歷程
一、改革的初始、試點和探索歷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又稱市場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會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清算了長期以來「左」的錯誤,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現代化經濟建設,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要正確劃分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的各自的范圍和界限;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實行對外開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
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樣把社會主義經濟界定為商品經濟,而不是計劃經濟,的確是認識上的一次質的飛躍。
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改革開放雖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貨膨脹的出現及其治理;繼續加深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資本市場開始起步並有所發展;新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運行。
二、確立目標模式和基本框架歷程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的決議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他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密切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設計,在各個領域各種層次上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與開放: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化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引導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三、以完善為主題的改革開放新歷程
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進入了以完善為主題的新階段。
總之,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初始、探索、試驗階段和確立目標模式、基本框架階段。應當說,我國經濟體制已基本轉軌,市場已開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於通過深化改革去解決。
(9)當代中國改革的歷史進程擴展閱讀
必須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
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然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
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從目前的改革情況來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實踐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