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顧命大臣百度百科

中國歷史上的顧命大臣百度百科

發布時間:2021-02-24 02:59:53

Ⅰ 古代的「顧命大臣」為什麼大多難得善終

司馬昭也算顧命大臣,輔佐小皇帝,可是他謀反成功了。一般的顧命大臣難得善終回,是因為皇答帝擔心他們再成為了司馬昭,殺幾個顧命大臣雖然對自己平定天下,鞏固江山有些損失,但總比被顧命大臣謀反強吧,舉個例子:三國後期,都知道司馬懿,司馬昭是人才,殺了他們對一統天下不好,或許根本打不贏蜀國,最壞的情況是被敵人殺掉,而實際情況是司馬家族卻把自己殺了,把最後一個小皇帝趕下台,這比被敵人打敗了還丟人
古代顧命大臣命運不好,無非是以下幾點:

1、謀反失敗,被皇帝擒拿並凌遲處死;

2、有謀反之心,籌劃謀反中由於泄密,皇帝做了應對准備並把他殺了;
3、皇上感覺他有謀反之心或者擔心將來謀反,提前把他殺了;
4、作為顧命大臣倚老賣老皇帝看他不順眼了,把他殺了;
5、皇室的人也不可能過於團結,有的顧命大臣和這個阿哥走的近了可能造成另一個阿哥看他不順眼,另一個阿哥可能想辦法收拾他。
我想古代顧命大臣沒有善終的大多是以上幾種情況吧,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就算是忠心耿耿的顧命大臣,也可能被殺的,所以做為顧命大臣,還得學習司馬昭,把皇帝伺候的好好的還不如把皇帝趕下台自己做皇帝。

Ⅱ 古代有哪些謀權篡位的顧命大臣

顧命大臣是指來帝王臨終前托以自治國重任的大臣。
中國歷史上從秦朝的趙高開始,一直有「顧命大臣」攝政一說。攝政,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後、皇後,也可能是攝政王、外戚權臣、輔政大臣,其權勢應在當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再加上沒有裙帶關系做後台,他們一般都比較小心謹慎,整體表現遠好於外戚。給人的印象也遠好於外戚。

Ⅲ 中國兩千年帝制史空前絕後的宦官顧命大臣是誰

馮保趕跑掌印太監孟沖後,竟又「矯遺詔令與閣臣同受顧命」。馮保回與內閣宰輔高拱、張居答正、高儀等一同成了萬曆皇帝的顧命大臣。有了這一政治頭銜,馮保便可堂而皇之地去干預朝政,比肩閣臣。宦官搖變顧命臣,這在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絕對是空前絕後的。堪稱奇景。

Ⅳ 歷史上劉皇叔,為何不願做劉表的「顧命大臣」

《三國演義》是我國有名的小說。它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一同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我國的羅貫中,它對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寫出了歷史上群雄爭霸的氣勢磅礴的局面,寫出了古代人們帶兵打仗的軍事思想。它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時期的故事,主要描寫當時的軍事活動,寫了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政治和軍事斗爭,也描寫出了古代英雄的豪爽英姿。

而在劉備依附在劉表身邊時。劉表原打算讓劉備輔助自己的兩位兒子,成為劉表的顧命大臣,但是劉備此人有著很大的理想和報復,所以不願將自己束縛在劉表這里。最終劉表在不得已之下只得將自己的領地送給了劉備。

Ⅳ 什麼叫顧命大臣

顧命一詞來自《尚書·顧命》篇。《尚書·周書》是一篇周初重要文獻,記載周成王病重召見幾位大臣,顧命他們輔佐其兒子康王嗣位的過程。
「顧命大臣」,一般要求才能、品德均為文官中的翹楚,從事小心謹慎,且沒有裙帶關系做後台。
近來,由於清宮戲的熱播,引起了人們對「顧命大臣」的關注,尤其是鰲拜,一直成為一個「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中反面人物的代名詞,我的一個剛會說話的小侄女那陣子就常有「殺鰲拜」的呼聲。然而,當筆者真正翻開歷史,卻發現其實這只是一種民間演義。
歷史上,滿清曾3次任用「顧命大臣」卻沒有一次成功。第一位輔政大臣是攝政王多爾袞,他生前大權獨攬,是沒有名份的皇帝,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從他死後被揭露的「逆節皆實」可推斷,若非其暴死,順治親政極難。順治吸取宗室輔政的教訓,臨終前令鰲拜等大臣輔佐幼子,宗室在旁監督。豈料事與願違,康熙通過「政變」才搬倒鰲拜這個大權臣。第三批顧命大臣肅順等因為與女後發生沖突而被殺。
拋開引發的政治動盪不說,「顧命大臣」本身都是久經考驗、才能卓著的朝廷棟梁,在成年君主的領導下本可以大放異彩,卻由於體制的弊端及自身的剛愎而被殺,其實這也是國家的損失。

Ⅵ 古代大臣誰使用過降諫

顧命大臣是指帝王臨終前托以治國重任的大臣。
中國歷史上從秦朝的趙高開始,一直有回「顧命大臣」答攝政一說。攝政,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後、皇後,也可能是攝政王、外戚權臣、輔政大臣,其權勢應在當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再加上沒有裙帶關系做後台,他們一般都比較小心謹慎,整體表現遠好於外戚。給人的印象也遠好於外戚。

Ⅶ 為什麼說「顧命大臣」

中國歷史上從秦朝的趙高開始,一直有「顧命大臣」攝政一說。攝政,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後、皇後,也可能是攝政王、外戚權臣、輔政大臣,其權勢應在當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再加上沒有裙帶關系做後台,他們一般都比較小心謹慎,整體表現遠強於外戚。

近來,由於清宮戲的熱播,引起了人們對「顧命大臣」的關注,尤其是鰲拜,一直成為一個「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中反面人物的代名詞,我的一個剛會說話的小侄女那陣子就常有「殺鰲拜」的呼聲。然而,當筆者真正翻開歷史,卻發現其實這只是一種民間演義。

歷史上,滿清曾3次任用「顧命大臣」卻沒有一次成功。第一位輔政大臣是攝政王多爾袞,他生前大權獨攬,是沒有名份的皇帝,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從他死後被揭露的「逆節皆實」可推斷,若非其暴死,順治親政極難。順治吸取宗室輔政的教訓,臨終前令鰲拜等大臣輔佐幼子,宗室在旁監督。豈料事與願違,康熙通過「政變」才搬倒鰲拜這個大權臣。第三批顧命大臣肅順等因為與女後發生沖突而被殺。

拋開引發的政治動盪不說,「顧命大臣」本身都是久經考驗、才能卓著的朝廷棟梁,在成年君主的領導下本可以大放異彩,卻由於體制的弊端及自身的剛愎而被殺,其實這也是國家的損失。

Ⅷ 為什麼古代的顧命大臣,最後的下場非常的慘

顧名大臣沒有好的下場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權勢太大了,不但容易招惹別人嫉妒而且還讓帝王都感覺到害怕。其次帝王對他們印象不好也是一大因素。

大臣和皇帝之間總是有權力斗爭,這種矛盾很難解決。忠心的大臣,關心自己的命令,認真協助政府,嚴格教導少爺,這些都會讓少爺覺得對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容易把不滿的種子埋在少爺的心裡。南朝劉宋四臣曾輔佐過蒼涼迷茫的年輕皇帝,勢必對皇帝更加嚴苛和批判。在皇帝統治初期,他們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的控制和干涉,這自然會引起皇帝的不滿。而且,雖然他們後來統治了少爺,但由於顧命大臣的特殊地位,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倚老賣老,與皇帝的政見不符。對皇帝來說,這種約束必須消除。

Ⅸ 顧命大臣是什麼

年幼的皇帝在18歲前是不可直接理政的,女性在理論上也是被排除在政權范圍回內的,這時需要有幾位答成年男性來處理政務,人選一般是由前朝皇帝生前指定,取得權利上的合法性,職責是理政,當然名譽上是幫助年幼皇帝理政,等到皇帝18歲後就要還政,又稱為歸政。
顧命大臣,是皇帝死後,繼承皇位的皇帝年幼不足以聽政,故在先皇臨死前,託付給心腹大臣來輔佐下一位皇帝.因皇帝年幼若僅託付於一人,又恐其擾亂朝綱,為所欲為.一般都有多個顧命大臣來輔佐,藉以相互監督.

Ⅹ 唐太宗的顧命大臣是誰

褚遂良
褚遂良 (596~658)
唐初大臣,書法家。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晉末南遷為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西)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貞觀十年(636),由秘書郎遷起居郎。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十五年,他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貞觀中,太宗寵愛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諸王的待遇應有一定規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謀害魏王泰罪被廢,遂良與長孫無忌說服太宗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太宗策劃東征高句麗時,他持不同意見,尤其反對太宗親征。二十二年為中書令,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他與無忌同被召為顧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價強買中書譯語人的土地被劾,出為同州刺史。三年,召還,任史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復為宰相。四年,為尚書右僕射。六年,高宗欲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皇後。他認為王皇後出自名家,並無過錯,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轉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又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死於任所。
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顧命大臣百度百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