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花椒進入中國有多少年。
花椒本來就是我國產的,《詩.陳風.東門之枌》:視爾如荍(音蕎,又名錦葵、荊葵、芘芣),貽我握椒。從這詩句已經可以判斷花椒的歷史了。
胡椒是產於印度的,現在我國種植的也不少。
⑵ 川菜中最重要的花椒和辣椒,有多久的歷史
中國古代的辛辣調料中,花椒(又稱椒、川椒)十分普遍。早在《詩經》回中便多處提到花椒,如《詩答經·周頌》記載「有椒其馨」。歷史上四川地區是花椒最重要的產地,食用也是普遍。四川地區早在漢晉時期便是中國歷史時期重要的辛辣重味區,記載巴蜀歷史的《華陽國志》中稱物產有椒,蜀人「好辛香」。
而辣椒是在16世紀明朝時期傳入中國。考古學家估計,早在公元前5000年美索亞美利加人(瑪雅人)就開始吃辣椒了。
⑶ 中國古代都使用哪些調料
辣椒原生長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1493年傳入歐洲,1583年-1598年傳入回日本,傳入中國未見具體時間,中答國最早關於辣椒的記載參見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1591年),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辣椒傳入中國有兩條路徑,一是聲明遠揚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甘肅、陝西等地,率遠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栽培。 在中國古代,辛辣的調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 花椒在中國古代的辛辣調料中地位重要,歷史上又稱川椒、漢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國種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詩經》中便多處提到花椒。特別值得說的是中國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傳統。歷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謂「三香」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為首。過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組成。
⑷ 古代的「椒房」,那個椒是什麼花椒辣椒還是指的其他
椒房殿是西漢時期都城長安的皇後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為椒內房殿是因為宮殿的牆壁上使容用花椒樹的花朵所製成的粉末進行粉刷。顏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護木質結構的宮殿,有防蛀蟲的效果。
又一說,是因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
椒房殿也是古代皇宮的取暖設備之一。相傳竇漪房竇皇後在世時,常常在椒房殿里休息,也是因為牆壁上的花椒粉末對人有好處,所以竇皇後在世時間也很長,身體健康不說,還為自己的丈夫漢文帝,為自己的兒子漢景帝做了不少事。
漢代出現了溫室殿,殿內有各種防寒措施和設備,如用花椒和泥塗壁,因而叫「椒房殿」。漢高祖時,椒房殿是皇後的殿室,故「椒房」 也成了皇後的代稱。 明清的宮廷專門設置負責宮內取暖的機構,如惜薪司便是專管薪炭的機構。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劉邦從臨時都城櫟陽搬到長安入住長樂宮,這時呂雉為皇後住在長樂宮的椒房殿;漢惠帝(前195年—前188年在位)即位後未央宮基本建成,從此皇後如張嫣、竇漪房、陳阿嬌、衛子夫等之後的皇後居住在未央宮的椒房殿。
⑸ 花椒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花椒是中國自古既有的本土作物,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里。
花椒分布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台灣、海南及廣東不產。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
花椒主要產自與中國四川、陝西、河南、湖南、河北、山西、雲南、貴州等省,四川產的花椒質量好,以河北、山西產量為高。
1、雲南產的花椒品種是青椒。
2、四川產的花椒品種是金陽的青椒、江津的青椒、漢源椒、茂汶椒。
3、陝西產的花椒品種是韓城的大紅袍、鳳椒。
4、甘肅產的花椒品種是伏椒、秋椒。
5、山東產的花椒品種是大椒、小椒。
6、河北產的花椒品種是大椒、小椒。
7、山西產的花椒品種是芮城花椒,為當地特產。
8、湖南的花椒品種是九葉青花椒。
9、河南的花椒品種是大紅袍花椒。
10、貴州的花椒品種是貴州花椒。
(5)花椒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里。《詩經》是收載西周時期的民間詩歌,說明中國人民於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經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
春秋時的男女有用花椒來作為定情信物的習俗。《詩經·陳風·東門》中,就講到一個男子在舞會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為定情物的故事。
花椒除了是佐料,在葯用上也很有價值。花椒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的功效。
⑹ 花椒與胡椒在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
花椒是中國自古既有的本土作物。胡椒始見載於唐代,傳為唐僧西域取經攜回。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里。《詩經》是收載西周時期的民間詩歌,說明中國人民於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經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
花椒(學名:Zanthoxylum bungeanumMaxim.)是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米;莖幹上的刺,枝有短刺,當年生枝被短柔毛。
(6)花椒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花椒、麻椒、胡椒的不同
一、花椒果實為綠豆大小的原形顆粒,莖、桿、葉、果實都可食用或葯用。雖然全株都可食用,但是烹飪時最常用的是果實的外皮。果實未成熟時為青色,成熟後果實外皮為紅色,籽為黑色。
花椒香味比較濃烈,做飯時很容易讓菜餚入味,而且麻味與麻椒相比要低一些,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
在我國,家常菜里普遍使用的就是花椒,比如花椒魚片、麻辣花椒雞等。口感鮮美,下飯必備。
花椒的主要調味成分是檸檬烯、月桂烯、紫蘇烯等。花椒在調味上適合大部分食物,尤其是肉類,適當加入花椒,可以去除腥味、膻味,味道更佳。
花椒在很多中葯和偏方中也很常用,比如花椒與苦參、地膚子一起煎服,可用於緩解濕疹症狀。
除此之外,有研究發現,花椒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所以有老人的家庭,做菜時可以適當加入花椒。
如果擔心家裡的米、面生蟲,可以在米袋、面袋裡放幾顆花椒,可以有效防蟲。花椒的氣味和揮發性成分是蛀蟲的天敵。
二、麻椒大小與花椒差不多,都是綠豆大小的顆粒狀,但與花椒相比,麻椒顏色更淺一些。成熟後的麻椒果實為深綠色,常風干後食用,風干後的麻椒偏棕黃色。
麻椒的口感以麻為主,而且麻的時間持久。喜食麻辣的地方烹飪時廣泛使用麻椒,例如重慶、成都等西南地區。
麻椒在川菜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地道的川菜和四川火鍋基本都用麻椒。而且很多川菜都必須要用到麻椒才能做出最正宗的麻辣口味,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麻婆豆腐。
除此之外,麻椒還經常被製成麻椒油,用於涼拌菜餚。
麻椒用於烹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給食物增味,其實它還有去腥的作用,在烹制魚肉類較腥的食物時,可以加一些麻椒來烹制,能夠去除食物的腥味。
麻椒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川菜十分開胃,這與裡面的麻椒分不開。麻椒,能增加胃液的分泌,所以食慾不振的時候,不妨在菜餚中加一些麻椒。
麻椒能驅寒除濕,麻辣之所以在四川貴州等地區十分普遍,就是因為這些地方比較濕冷,而麻椒能夠幫助驅寒除濕,是秋冬季節不錯的食材。
麻椒因為具有強烈的麻味和刺激性,可以有效祛除寄生蟲,尤其是小孩子容易生蛔蟲的,可以適當在做菜的時候多加一些麻椒。
三、胡椒果實為圓形的漿果,外殼不可食用,食用部分僅為內部漿果。胡椒有黑胡椒和白鬍椒之分,日常烹飪中黑胡椒比白鬍椒更為常用。
胡椒氣味芬芳,香中帶辣,是一種良好的調味劑,廣泛運用於各種烹飪中。最常見的用法是製成胡椒粉,用於烹飪時祛腥提味。
白鬍椒的的味道相對黑胡椒來說更為辛辣,因而黑胡椒味道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更常用於調味。西餐中幾乎離不開黑胡椒,比如黑椒義大利面、黑椒牛排等。
胡椒之所以能增香調味,主要是其成分中含有植物鹼和胺類。胡椒在中餐里主要用於湯食調味,比如煲雞湯時加入胡椒,味道更加鮮美。
胡椒性溫熱,沒有花椒、麻椒那麼烈,故而對胃寒所致的胃疼、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尤其是冬季,建議大家煲湯時記得加入胡椒,養胃滋補。
胡椒還是一種天然的解充血葯,胡椒中的化學物質可刺激鼻粘膜細胞產生稀釋黏液,從而緩解鼻塞、感冒症狀。
除此之外,胡椒可以刺激血液循環,去除皮膚角質,使皮膚表層獲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可以在洗浴時將少許胡椒粉與精油混合,擦在濕潤的皮膚上,擦揉後洗凈,亮白清潔肌膚。
⑺ 花椒的歷史是什麼,想問問怎麼種花椒樹
花椒,栽培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椒聊之實,繁衍盈升」的描述。在《齊民要術》中,也有花椒栽培的記載。歷代文人墨客贊頌「椒漿」、「椒酒」、「椒房」的詩句和文章也不少。全國均有分布,但以西北、華北、西南地區較多。重點產於河北、河南、山東、甘肅,尤其甘肅的花椒名列前茅、遐爾聞名。甘肅最有名的主要指武都花椒,「花椒金三角」指洛塘片、三河片、文縣的臨江片。據歷史資料記載,我縣花椒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歷代就被列為貢品進貢。其特點是:粒大、皮厚(花椒的主要食用部分為外果皮和內果皮)、色澤丹紅、芳香濃郁、麻味純正,是花椒中的調味、葯用之正品,居全國之冠。
「黎椒家種傳何人,三藏插藤記夙因……無怪元和志貢品,調羹鼎鼐奈香辛!」
「夷人以紅椒、馬同漢人交換鹽和布。」由此可見,漢源花椒栽培歷史十分悠久,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平西南夷後,以漢源盛產花椒設置黎州郡。
另據《漢源縣志》記載,「黎椒樹如有刺,縣中廣產,以附城(今清溪)、牛市坡(今建黎)為最佳,蓋每粒有小粒附之,故稱為子母椒……元和志貢黎椒,寰宇記貢花椒,明統志貢花椒,大清一統志貢花椒。密斯士者,每年除入員外,以小印記分遺,得者莫不以為貴也。」早在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漢源花椒就被列為皇室貢品,一直到清光緒19年立碑免貢為止。時至今日,漢源花椒依然是以麻辣盛名九州的川菜最珍貴的調味品。
「清風、雅雨、建昌月」這是古南絲路上的背客挑夫對八百里南絲路上氣候特點的提煉。貼著大渡晴波徐徐吹上大相嶺來的清風帶來了清涼乾燥光強的氣候特點,於是孕育出了這大自然的精靈——清椒。清椒史稱貢椒、娃娃椒、子母椒,又稱漢源花椒,主產於相嶺漢水之間的綠水青山中,得天獨厚的氣質煅造了清椒得天獨厚的品質,清椒的品質貴在油重粒大、色澤紅潤、芳香濃郁、香麻可口,贏得了「川味正宗麻,黎紅第一佳」的盛譽。其芳香油含量達到7-9%,是普通花椒的2-3倍,麻香可口,冠居全國。
漢源花椒經過上百代清溪椒農的選種繁育,氣更清、味更重、香更濃、麻上勁。目前,漢源花椒種植面積已達6萬余畝,1000多萬株,年總產量726噸,2001年漢源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2004年,巴蜀一絕的漢源花椒正式列入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8年漢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標志農產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產品。
花椒始見載於《詩經》。古代常將花椒與酒配製,稱作椒酒。《齊民要術》多次提到用於調味。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點。此麻現已形成四川風味的一大特色,並為廚師所廣泛應用。
花椒 又叫秦椒、川椒,是花椒樹的果實,在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陝西、雲南等地都有出產。一般在8月份成熟。生品有強烈的麻味,炒熟之後會發出香氣。是一種常見的香辛調料,很多種復合調料都以它作主要原料。用於菜餚可以除腥祛異、增香和味,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調味品復合使用,多用於熗、腌、拌、燒、炒、燴、炸、蒸等技法中。
按大小分為:大椒、小椒。
按產地可分為:野花椒、川陝花椒、竹葉花椒、青花椒、大紅袍、大紅椒、小紅椒、白沙椒、豆椒、秦安1號、雙耳椒 。
韓城生產花椒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有文史資料可查的可追溯到明清兩代。據明萬曆35年(即公元1607年)《韓城縣志》論土產中就有「境內所饒者,惟麻焉、木棉焉、椒焉、柿焉、核桃焉」的描述。清康熙42年(即公元1703年)《韓城縣續志》也有「西北山椒,迤邐溪澗……亦有猴頭花椒極盛,各原野村墅俱樹之,種不一,有大紅袍,有枸椒,有黃色椒,遠發江淮」的描述。文中的「西北」就指現在的西部山區。數百年前的縣志不但說明了韓城花椒的栽培歷史、生產區域及規模,而且結合外部感觀特徵對所產花椒予以冠名,名曰「大紅袍」花椒。「大」意味著韓城花椒顆粒大,「紅」表明韓城花椒顏色為鮮紅色,「袍」即表述了韓城花椒外形酷似衣袍。同時,也對產品流通情況進行了概述。在韓城生產花椒最早的盤龍鄉就有一個以盛產花椒而得名的「椒樹圪土勞 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韓城花椒的栽植歷史由此可見一斑。
我國華北、華中、華南均有分布。陝西韓城、合陽(國內最大產地),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栽培較為集中,鄢陵各處均有栽植。 南美洲也本來就有一些品種在野外生長。其中,甘肅省臨夏地區已經成為除陝西韓城以外的第二大花椒產區,其周邊地區也有栽植.
花椒始見載於《詩經》。古代常將花椒與酒配製,稱作椒酒。《齊民要術》多次提到用於調味。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點。此麻現已形成四川風味的一大特色,並為廚師所廣泛應用。
花椒的繁殖可採用播種、嫁接、扦插和分株四種方法。生產中以播種繁殖為主。
⑴播種培育
種子處理花椒種殼堅硬,油質多,不透水,發芽比較困難,播種前首先要進行脫脂處理和貯藏。秋播,將種子放在鹼水中浸泡,1kg種子用鹼面0.025kg,加水以淹沒種子為度,除去空庇粒,浸泡2天,搓洗種皮油脂,撈出後用清水沖凈即可播種。春播可採用層積沙藏、牛糞拌種、馬糞混堆或小窖貯藏等幾種方法處理種子。層積沙藏即常規處理方法;牛糞拌種即用新鮮牛糞6份與花椒種子1份,混合均勻,埋入深30厘米的坑內冬藏,次春播種前取出打碎,連同牛糞一起播種;馬糞混堆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將水選的花椒種子與3份馬糞混放於陽光下堆放,翻動露白後播種;小窖貯藏即挖窖灌水冬藏。
播種:播種分春播和秋播。春旱地區,在秋季土壤封凍前播種為好,出苗整齊,比春播早出苗10~15天;春播時間一般在「春分」前後。每畝播種25kg。小畦育苗可用開溝條播,每畦4行,行距20厘米,溝深5厘米,覆土1厘米,每畝播種4~6kg,播後床面覆草保濕,出苗後分次揭去。也可採用培壟的方法育苗,秋播時,每隔24~27厘米開一條深1厘米、寬9厘米的溝,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播後將兩邊的土培於溝上。開春後,及時檢查種子發芽情況,如見少數種子裂口,即將覆土颳去一部分,保留2~3厘米,過5~7天,種子大部分裂口再颳去部分覆土,保持覆土厚1厘米左右,這樣幼苗很快就會出齊。如春播經過催芽的種子,播後4~5天幼苗即可出土,10天左右出齊。此法適用於易遭春早的地區。
苗期管理:苗高4~5厘米時間苗定苗,保持苗距10~15厘米。苗木生長期間可於6~7月每畝分別施入人糞尿3000~4500kg,或化肥10~25kg,施肥要與灌水相結合,施後及時中耕除草。花椒苗最怕澇,雨季到來時,苗圃要作好防澇排水工作。1年生苗高70~10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
⑵嫁接育苗
一般採用芽接和枝接。芽接多用「T」字形、「Z』』字形芽接,枝接常用劈接、切接、腹接等方法。
⑶扦插育苗
在5年生以下已結果的花椒樹上,選取1年生枝條作插穗。插穗可用5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30分鍾,或500mg/L的萘乙酸浸泡2小時,也可採用溫床催根的方法。經處理的插穗,生根成苗率高。
⑷分株繁殖育苗
春季花椒發芽前,將1~2年生分櫱苗的基部進行環剝,埋於土內,讓剝口處長出新根來,經1個生長季後,將分櫱苗與母株分開,即可用以造林。另一種做法是將分櫱苗基部用鋒利的小刀破削2/3後培土生根。分櫱苗切離母株後,如根系長得好,即可直接移栽,如根系長得不好,可假植於苗圃中,待其新根發多後再移栽。
⑸圈枝育苗
在開春氣溫逐漸升高,水分充足的時刻,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以利刀橫切至木質部處;然後向上拉開15厘米左右,再將其切破的一半拉離枝條,伸插到陶瓷罐內。罐底先通一孔,罐中填滿肥泥,罐子牢系在枝條上,然後給罐子淋足水分,罐面用棕片封扎,使天然雨水能浸濕罐土。來年,當切枝生長出較多須根以後,即可剪下移栽。
詳見:http://ke..com/link?url=uZVeFO-t4lxOTYrbDtCTDT8yn--#5
⑻ 花椒的原產地是中國嗎
花椒的原產地是中國。
花椒分布於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台灣、海南及廣東不產。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見於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
其適宜溫暖濕潤及土層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櫱性強,耐寒,耐旱,喜陽光,抗病能力強,隱芽壽命長,故耐強修剪。不耐澇,短期積水可致死亡。
其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緻,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大材有美術工藝價值。孤植又可作防護刺籬。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並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葯,種子可食用,也可加工製作肥皂。
(8)花椒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花椒起源:
相傳三皇五帝時期,地處白龍江沿岸、武都與文縣接壤之地的臨江小鎮,居住著一對勤勞的小夫妻,椒兒和花秀。有一年,神農到臨江察訪庶民生活,碰巧在他們家吃飯,只覺得家常菜中別有一股芳香醇麻氣味。
仔細一問,才得知裡面放有一種從「寶樹」上採回曬干磨成細末做成的香料。之後,神農親自上山去找尋小夫妻口中的「寶樹」,做了一番細致的觀察,總結出「葉青、花黃、果紅、膜白、籽黑,稟五行之精」的特點,並分別取花秀和椒兒名字的第一字,為樹命名,花椒由此而來。
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椒
⑼ 中國花椒之鄉的鳳椒傳說
鳳縣是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的中國花椒之鄉,鳳縣花椒也是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公布的大紅袍花椒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5年1月,國家林業局正式將鳳縣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鳳縣由於獨特的地域氣候優勢,產於鳳縣的「大紅袍」花椒,以粒大、色艷、味濃、肉厚、果柄有小瓣、形似雙耳聞名遐邇,被稱為「鳳椒」。近年來,鳳縣把「大紅袍」鳳椒當作特色主導產業來抓,目前已擁有3000萬株的規模。
鳳椒傳說
編輯
(一)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統兵伐魏,自漢中來到鳳縣境內的留鳳關,時值農歷的五月中旬,士兵們走得人困馬乏,便在留鳳關前安營紮寨。夜裡,諸葛亮難以入睡,思慮此次出兵關系重大,吉凶禍福,尚難預料,便披衣起床,步出帳外,抬頭觀看天象,忽然一陣輕風吹來,送來一陣奇異的清香,諸葛亮頓覺神清氣爽。他迎風而立,再輕輕地吸了一口氣,果然,香氣愈加濃烈。諸葛亮心中詫異,便悄悄地順著香味尋去,不覺已走出軍營。但見巍然屹立的霸王山下,一灣溪流潺潺而來,溪邊一片樹林,陣陣香氣便由林中飄然而來。諸葛亮步入樹林,在夜色中細辨這樹林、香氣,方知這是一片花椒林。他心中暗想,這花椒之樹倒也見了許多,只是都不及此處花椒香氣濃郁、獨特。再前行,只見椒林中有數十頑童,在皎潔的月光下,追逐嬉戲,聲振林樾。細察之,發現頑童固然可愛,惟缺一雙耳朵。諸葛亮遂大動惻隱之心,一一為頑童捏了一雙耳朵,頑童們道謝後,在椒林中須臾不見。後人皆言諸葛夜遇鳳椒仙子,鳳椒便以「雙耳能聽」天下聞名。
(二)
相傳在清末年間慈禧太後沿古道北上途經鳳縣留鳳關時,突然腹痛難忍、鳳顏大變,隨行御醫束手無策,正在這時當地的一位村姑採摘了幾粒花椒熬製成湯,獻於慈禧,慈禧喝下後,頓覺麻味悠久,神清氣爽,痛感全消,非常高興,便賜椒名為「鳳椒」,封為御用貢品。
鳳縣境內,風椒漫山遍野,每年農歷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全縣的鄉鄉村村,崖畔地邊,院落村頭,都可見鳳椒艷如紅花,香味隨風飄灑,令觀者賞心悅目,聞者如醉如痴。
鳳椒全縣處處都有,然而,若論最有名者,產地當屬留風關。說起來,這還有一段有趣的來歷。
⑽ 中國古代最早的調料都有那些
辣椒原生復長於中南美製洲熱帶地區,1493年傳入歐洲,1583年-1598年傳入日本,傳入中國未見具體時間,中國最早關於辣椒的記載參見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1591年),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辣椒傳入中國有兩條路徑,一是聲明遠揚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甘肅、陝西等地,率遠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栽培。
在中國古代,辛辣的調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
花椒在中國古代的辛辣調料中地位重要,歷史上又稱川椒、漢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國種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詩經》中便多處提到花椒。特別值得說的是中國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傳統。歷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謂「三香」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為首。過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