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徵
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前進。
Ⅱ 15、16世紀世界歷史的兩大根本性轉變
從15、16世紀開始,歷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時期。亞歐大陸農耕世界的相對閉塞,版撒哈拉以南非洲與亞歐權大陸之間在更大程度上的閉塞,美洲、大洋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完全隔絕──這些現象都逐步發生全面改觀。15、16世紀是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時期。轉折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在亞歐大陸農耕世界的內部,首先在西歐,社會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變化。人類歷史的前資本主義時期因這個變化而歸於結束,資本主義開始以其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現在歷史的地平線上。 。。
Ⅲ 論述:資本主義歷史地位的二重性
試論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的兩重性 答: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資本主義曾有過它璀璨的年華。但它的每一個進步卻包含著自己的反面,最終不能逃脫被更高的社會形態取代的歷史命運。
一、資本主義在歷史上首起過巨大的革命作用
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中的一次大飛躍。它全面破壞了封建主義的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變革。主要表現在: 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使生產力沖破封建主義生產關系的桎梏,社會財富的急劇增長猶如沖破閘門的洪水奔騰出來。「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總和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等,這—切都是過去時代無法比擬的。
資本主義不僅消滅了封建割據狀態,建立廠統一的國家,而且消滅了古老的民族工業,許多國家實現了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開拓了世界市場。資本主義把世界變成丁一個開放的世界,使—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各國經濟形成了相互依賴,滲透和競爭的新格局。
物質生產如此,精神生產電如此。資本主義制度使科學、教育、文化的發展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領域中,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從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出發,高舉理性原則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維護它的宗教神學進行了無情地批判。他們以「自由、平等、博愛」以及「天賦人權」為"號,沖破了中世紀以來封建專制的精神枷鎖,從而給人類帶來了—次精神大解放。
資本主義所以能在歷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順應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打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產關系,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道路。
二、資本主義的每一個進步都包含著自己的反面。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適應於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種私有制代替了另—種私有制,以—種剝削制度代替另—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度,是產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產力,促進廠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但是生產力的進步是伴隨著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的加深,它成為資產階級剝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質力量。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進步與資本主義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對立,資本主義的發展與隨它發展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對立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對立就包含著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否定因素。雖然資產階級巴在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但這種調整歸根到底是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礎不變,這個基礎就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發展著的生產力之間,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是無法克服的。
資本主義提供了造福人類、解放人類的物質條件,但卻利用這種物質條件破壞了人類的進一步解放,把人類又推向災難的深淵。
資本主義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同時又帶來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和破壞。
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同時又使社會風氣腐敗,精神道德頹廢,社會治安惡化,這形成了顯明的對照。
總之,資本主義在繁榮進步的之後,包含著日益加深的社會資本主義向更高社會形態轉化的必然性。
Ⅳ 什麼是世界歷史的統一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系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83頁)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運動京戲化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既唯物地又是辯證地解決了人的認識的內容、來源和發展過程的問題。它認為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而這種主觀和客觀辯證統一的實現都必須通過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認識來源於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就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無限發展的過程。因此,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就座,是無產階級政黨中戰略和策略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學地認識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辯證唯物主義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於用辯證方法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從它的本質來講是物質的,物質按照本身固有的對立統一規律運動、發展,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存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
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辯證的唯物論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世界觀和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個方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歷史形態。唯心主義的根源、基本觀點及主要形態。舊唯物主義的成就和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系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和多樣性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及其意義。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的物質性與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3.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關系和能動作用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的主觀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動。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意識與人工智慧的關系。意識的能動性及其主要表現。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途徑和條件。
(二)唯物的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系和發展的科學。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從普遍聯系的總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功能。世界是永恆發展的過程。物質和運動的關系。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規律是客觀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質和現象、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的辯證關系。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唯物辯證法,防止形而上學。
2.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的含義。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3.量變質變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
一切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量、度。掌握適度原則的重要意義。
量變和質變的含義及其基本形式。量變和質變的相互關系。
4.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辯證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否定之否定。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三)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1.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
實踐的含義和基本形式。實踐的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的基本含義及其相互關系。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准以及認識的目的。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2.認識的辯證運動
認識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辯證關系。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到實踐。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
認識運動的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認識辯證運動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群眾路線的重要哲學基礎。
3.辯證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意義。
辯證思維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的統一。
4.認識的真理性和檢驗真理的標准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問題上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
真理是具體的。真理和價值的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的關系。
5.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一致性。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線是實際工作中的認識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四)歷史唯物論
1.社會的本質、結構和社會形態
勞動發展史是理解全部社會歷史的鑰匙。
自然環境和人口是人類歷史的自然前提,使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環境、人口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社會物質經濟結構、社會政治結構、社會意識結構構成的復雜的有機整體。
社會經濟結構即一定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生產力的要素和構成。生產關系的構成和類型。
所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生產關系與階級關系。
社會政治結構是指一定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築及其結合方式。
國家政權是社會政治結構的核心。國家的起源、本質和職能。國體和政體及其相互關系。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和基本職能。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實質及其兩重性。
社會意識結構是是由各種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按一定關系和方式組成的有機系統。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形態屬於思想上層建築,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歷史進步性和階級局限性。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社會的物質關系和思想關系。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社會形態范疇的方法論意義。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3.社會發展的動力與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一切社會的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及其意義。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及其意義。
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標准及其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代新科技革命對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和巨大的推動作用。
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
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階級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環節。
改革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
4.人與社會發展
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社會歷史規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社會規律的客觀性。社會規律實現的特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是客觀規律性同人的自覺活動的統一。社會歷史觀上的唯意志論和宿命論。
人民群眾是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的重要表現。
人的價值及其實現。衡量人的價值的尺度。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群眾、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樹立集體主義觀點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
應該是哲學問題吧
Ⅳ 如何認識世界歷史的兩重性
絕世世界歷史這樣信有繁華的一面,也有落敗的一面,看你如何去對待裡面的要求,才會真正認識歷史的官
Ⅵ 世界歷史上,具有雙重性質的革命是哪個
不好意思 剛才打錯字了
在中外史上,美國獨立戰爭也具有雙重性質。
即是一場民族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Ⅶ 黑格爾哲學兩重性
一、黑格爾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階級實質
(一)黑格爾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十九世紀三十--四十年代,是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准備時期。一八四八年,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後,雖然德國的情況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都是一八四八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繼續。
一八四八年以前的德國,是一個經濟上和政治上十分落後的國家。國家政權掌握在封建貴族手裡,封建的生產關系仍在全國占統治地位,整個國家處在封建割據的狀態中。新興的德國資產階級具有明顯的兩重性的特徵。
(二)黑格爾哲學的階級實質
黑格爾哲學是德國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因此,德國資產階級的革命和保守的兩重性特徵不能不曲折地反映到黑格爾哲學中來,使黑格爾哲學也具有革命和保守的兩重性。
二、黑格爾哲學中的「合理內核」
(一)黑格爾哲學中一個著名命題
黑格爾在一八二一年發表的《法哲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命題:「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恩格斯從分析黑格爾的這個著名命題入手,揭示了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
在黑格爾的命題中,「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邏輯概念;「現實」是指真實的存在。在黑格爾看來,理性、邏輯概念是一種客觀精神,是第一性的東西,它是創造一切事物的能動力量,因此,它必然要轉化為現實的東西。
恩格斯對這個命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第一,「現實」的屬性僅僅屬於「必然」的東西。在黑格爾看來,決不是一切現存的存在都無條件是現實的。現存的存在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現象,一部分是現實。現象的東西還不是現實的東西,現象只是一種偶然的存在,是一種飄忽即逝、可有可無的東西,因此,它不配享受現實的美名。
第二,現實性不是一切事物永遠固守的屬性。因為現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隨著事物自身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具有現實屬性的東西,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喪失必然性,因而也會喪失現實性;而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東西就會代替已經喪失必然性的東西,而轉化為具有現實性的東西。
第三,黑格爾的命題必然要轉化為另一個命題,即:「凡是現存的,都是一定要滅亡。」按照黑格爾關於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辯證法思想,任何現存的事物都不是永恆存在的,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因此,凡是在人類歷史中存在的現實事物,一開始就包含著不合理性,即一開始就包含著否定自己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要喪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轉化為自己存在的反面。
恩格斯對黑格爾的著名命題的層層剖析,揭示出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其中包含著黑格爾永恆發展的思想。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法,一切都是發展的,發展是無止境的;現存的東西不是永恆的,遲早都是要滅亡的。
(二)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
恩格斯根據黑格爾關於永恆發展的思想,論述了人類認識的發展和人類歷史發展的辯證法。所以,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人類的認識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真理包含在科學的長期的發展歷史中,人的認識總是不斷地從低級階段上升到高級階段,愈升愈高,但是永遠不會達到所謂絕對真理的地步。
(三)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結論
恩格斯在揭示黑格爾辯證法「合理內核」的基礎上,概括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結論。主要有三點: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無止境地由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一切都是發展的,發展是無止境的,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
第二,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辯證規律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過程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恩格斯剝掉了黑格爾唯心辯證法的神秘外殼,把它顛倒了的關系再顛倒過來,科學地解決了主觀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的真實關系。
第三,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里說的「保守性」,是指事物的相對靜止狀態;「革命性」是指事物運動發展的絕對性。運動是永恆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靜止是暫時的、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絕對的運動和相對的靜止是辯證的統一。
三、黑格爾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的矛盾
(一)黑格爾哲學的體系
黑格爾哲學是一個十分復雜而龐大的體系。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出發點,是認為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出現以前就存在著一種宇宙精神,黑格爾把它稱為「絕對精神」。這個「絕對精神」是整個宇宙的基礎,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它是變化發展的。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絕對精神」發展、演變過程的描述。
「絕對精神」的發展經過三個基本階段,即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邏輯階段是「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階段,它作為純粹的邏輯范疇,經過一系列概念的推演和過渡而達到「絕對觀念」。然後,「絕對精神」突破純粹思維的范圍而外化為自然界,進入「絕對精神」發展的第二階段,即自然階段。再往後,當自然界出現人的時候,「絕對精神」又超出自然階段而進入第三個階段,即精神階段。
在精神階段中,「絕對精神」體現為人類社會,體現為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並最後在黑格爾哲學中完成了自我認識,於是又回復到原來的出發點--「絕對精神」自身,從而結束了「絕對精神」的全部發展過程。可見,黑格爾哲學的體系,是以「絕對精神」為出發點,又以「絕對精神」為終點,首尾相接的封閉的圓圈。
(二)其矛盾的表現
一方面,它的方法是辯證的,認為發展是普遍的,一切都是發展的,而發展又是無止境的;另一方面,它的體系是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是一個絕對真理的體系,發展是有終點的。這是一個不可救葯的矛盾。
首先,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人類的認識是沒有止境的;但是,黑格爾按照舊哲學的傳統要求,建立了一個包羅萬象的絕對真理體系,人類的認識到了黑格爾哲學那裡就完結了。
其次,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一切都是發展的,自然界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按照黑格爾的體系,自然界是「絕對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絕對精神」的邏輯階段就已經規定好了,當「絕對精神」外化為自然界的時候,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只能在空間上一個挨一個地展示自己的多樣性,而沒有時間上的歷史,即自然界是沒有發展變化的。
再次,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人類的歷史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過程,每一個社會制度都不過是社會發展歷史中的一個暫時階段。但是,按照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體系,人類的歷史必須有一個頂點。
(三)黑格爾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矛盾的根源
為什麼在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思維方法竟產生了極其溫和的政治結論呢?這是由黑格爾哲學的階級根源所決定的。黑格爾是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代表,因而德國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必然要反映到黑格爾哲學中來。
四、黑格爾學派的解體過程和費爾巴哈哲學出現的意義
(一)黑格爾哲學的成就極其影響
第一,黑格爾哲學包括了以前的任何哲學體系所不可比擬的巨大領域,而且在這一領域中發展了現在還令人驚奇的豐富思想。
第二,黑格爾哲學不自覺地指出了一條走出絕對真理體系的迷宮,而達到真正地切實認識世界的道路。
(二)黑格爾學派的解體
黑格爾學派分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德國資產階級內部的分裂,導致黑格爾學派的分裂。隨著國內階級斗爭的激化,資產階級內部分裂為激進派和保守派。激進派反對普魯士國家,保守派則擁護普魯士國家。
第二,黑格爾哲學自身的體系和方法之間的矛盾,導致黑格爾學派的分裂。 黑格爾學派分裂為兩大派:老年黑格爾學派和青年黑格爾學派。
青年黑格爾派的施特勞斯和鮑威爾都反對宗教神學,都對基督教進行了批判。他們都認為《聖經》中的福音故事是荒誕無稽的東西。但是,他們在福音故事是如何產生的問題上,意見產生了分歧,由此引發了爭論。這場爭論,是在黑格爾哲學的兩個范疇--「實體」和「自我意識」的爭論的幌子下進行的。
施特勞斯和鮑威爾的爭論,後來發展為什麼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動力問題的爭論。最後,在青年黑格爾派中出現了一個特殊人物施蒂納。他狂熱地鼓吹無政府主義思想,把自我意識推到了極端的地步,用至高無上的「唯一者」壓倒了至高無上的「自我意識」。
Ⅷ 什麼是兩重性
自「大躍進」以後,在人們的認識上明顯地存在著一個誤區:原以為中國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無限制地改變客觀現實,結果,人的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人有天大的「膽」(主觀願望)也帶不來生產的大躍進,相反,人的「膽」越大,經濟的滑坡就越厲害;盲目改變客觀世界的步伐走得越急,受到的無情懲罰就越多。無論人們願不願意承認,客觀規律都在無情地懲罰著只憑意志辦事、不從實際出發的人們。
幾乎與人們的認識陷入這種誤區同步,中國社會進入了國民經濟的困難時期。伴隨著極度的困難,中共中央做出了調整國民經濟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實際上就是黨的領導集體試圖擺脫認識誤區的一種嘗試。
在客觀現實面前,從中央領導層到普通群眾,反思認識的錯誤,審視指導思想的偏差,重新調整認識與實踐的關系,成為當務之急。作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同樣面臨著認識的調整和反思的任務。作為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劉少奇的認識也需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人的主觀認識對客觀實際的反映過程是沒有終結的,更不可能一次完成。認識在實踐中往往表現出兩重性:一方面,人的認識總是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補充,以接近真理;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原因,人的認識往往也偏離真理。這種兩重性是由意識的主觀特徵決定的,意識在反映客觀對象的時候,不僅有主觀性,而且不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又有著差別性,意識反映客觀,但它的映象不是絕對地等同於客觀,而是對客觀對象近似的反映,有時甚至是歪曲的反映。這正好說明了主觀與客觀的對立統一關系,就是這種對立統一,引起了人的認識在實踐中的雙重特性。
從「大躍進」到國民經濟調整期間,劉少奇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也經歷了在實踐基礎上的曲折變化過程。他也擺脫不了認識上的兩重性。處在黨和國家工作的最高領導層或第一線,再加上劉少奇本人的認識個性,因此他的這種兩重性顯露得更為突出。
我們從幾個主要的階段來看劉少奇在認識上的這種兩重性。
一、「大躍進」期間劉少奇認識的矛盾性
「大躍進」顯然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陷入災難的一個重要的關節點。但「大躍進」的客觀效果並不是毛澤東以及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觀願望,而恰恰是與他們的主觀意願相背離的。這正好說明認識與實踐在發展中的雙重走向。
首先,在「大躍進」期間,劉少奇與毛澤東和黨內大多數同志一樣,都有著急躁冒進的情緒,這種情緒的扭曲發展打亂了認識在實踐中的正常發展。盡管這種情緒的生成反映了新中國廣大群眾急於想改變落後面貌的願望,也折射出國際國內的諸種客觀原因。
其次,即使是在急躁冒進情緒生成的過程中,劉少奇在主觀上仍一再強調從實際出發。就是毛澤東等人頭腦發熱的時候,中共中央的領導層中並沒有人反對實事求是,甚至也是極力主張實事求是的。然而,這時對實事求是的理解卻出現了偏差,「實事」變成了主觀對客觀的歪曲的映象。
如果從這種認識上的雙重走向來看劉少奇的認識特點,就能較為合理地解釋劉少奇在「大躍進」到國民經濟調整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為何無法擺脫認識上的矛盾。
1958年1月,毛澤東在杭州會議和南寧會議上錯誤地批評了周恩來、陳雲等人反冒進的問題後,主筆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其中的第23條是劉少奇起草的。這一條明顯地反映出劉少奇認識上的雙重矛盾:一方面,劉少奇強調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相適應的原則,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過分地強調了主觀能動性的超前作用,他說:「應當作出這樣一個總的規定,就是:在多快好省地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和群眾覺悟提高的前提下,允許並且鼓勵那些打破限制生產力發展的規章制度的群眾創舉。」不久,劉少奇也充滿信心地說過這樣的話:「由於各方面工作的大躍進,我們過去擬訂的計劃指標太低了,需要大大修改。我們提出了15年以後趕上英國的口號,按目前情況來看,可能不需要那麼多的時間,估計10年時間就可趕上。我們沒有公開宣傳,但是心裡是作了那樣的打算的。」①
這時劉少奇的思路,是既符合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目標的總體考慮,也符合毛澤東在《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提出的改變黨委的工作方法,以適應正在形成「高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和「新的生產高潮」的要求。
正因如此,5月5日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對報告中那些反映毛澤東的建設思路的觀點,劉少奇並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報告改變了八大一次會議關於國內主要矛盾的提法,從「我國現在有兩個剝削階級和兩個勞動階級」出發,斷言「在社會主義社會建成以前,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斗爭,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始終是我國內部的主要矛盾。」
劉少奇肯定:「毛澤東同志提出的15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口號,要當促進派、不要當促退派的口號,……迅速地被幾億人口組成的勞動大軍所掌握,成為極其偉大的物質力量。」
這份報告以黨內正式文件的形式確認,1956年躍進中只存在個別缺點,反冒進是錯誤的,「其結果是損害了群眾的積極性」。報告嚴肅地說:「那些反對提高建設速度、反對多快好省這個方針的批評,都是站不住腳的。」這份報告實際上正式定論――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反冒進的思路是錯誤的。
正是通過這次大會,毛澤東達到了徹底地反「反冒進」的目的。會後,「大躍進」運動風起雲涌,排山倒海。這其中,劉少奇不是沒有責任的。
對八大二次會議報告和劉少奇個人認識之間的關系,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考查,但是,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運動,首先是以反右傾保守為前提的,在冒進與反冒進的對立中,他反「反冒進」的認識和態度是極為堅決的。因此,盡管劉少奇有著求實的精神,但理論和現實都告訴他必須站在毛澤東一邊。在人民群眾生產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較充分地顯現出來的時候,劉少奇自然也不願犯右傾保守的錯誤。撇開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不談,僅從認識上來看,劉少奇認識上是存在矛盾的,這種矛盾性,使他陷入了困難境地中。
二、進人困難時期劉少奇的認識變化
經過「大躍進」的風浪,中國的國民經濟急轉直下,再加上天災,極度的困難迅速籠罩在人們頭上。主觀意願與客觀實際之間的距離遠遠比人們預想的要大得多。中國社會所出現的危難狀況,對全黨是個巨大的震動,對劉少奇也是一個巨大的震動。
在困難形勢下,黨的領導層開始從思想理論指導的角度進行反思。
1960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在天津召開會議,鄧小平提出對毛澤東思想的宣傳不能庸俗化而要全面正確理解的問題。鄧小平的意見,得到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贊同,大家共同認為要正確處理好毛澤東的領導和集體的關系。
劉少奇在發言中也說,不能把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搞成兩個東西。劉少奇還同意毛澤東提倡工農兵學哲學的意見,主張進行普及哲學的運動。劉少奇顯然意識到,在認識與實踐嚴重脫離的時期,只有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頭腦來武裝人,才能遠離唯心主義,避免主觀臆斷、片面性和形而上學。
與此同時,中央領導層開始注意反對個人迷信。例如天津會議後,周恩來於3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98次全體會議,他在會上明確提出了反對個人迷信的問題,並由此出發指出了「大躍進」中的錯誤。他強調:「我們每個人的講話如不妥當,完全可以駁,不要樹立迷信的權威」;「要承認共產主義的熱情,但領導幹部頭腦要清醒」;「精神產品不能放衛星」。②
在現實困難和黨內反思的雙重作用中,劉少奇也在重新審視「大躍進」的錯誤。
就在28日這天,劉少奇對中共河北省委負責人提出了重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審視現實的問題。他說:
一平二調,刮「共產風」,也就是人家批評我們的平均主義的共產主義,這是不好的。馬克思早就說過,平均主義對生產力的發展是不利的。想不要社會主義階段,跳到共產主義去,光要不斷革命,忘記革命發展階段論,這是不行的。必經的階段,是不能跳過去的,不能單憑主觀願望,想過就過。生產關系的改變,要使生產積極性更高,能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道路。過渡早了,不僅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且妨礙、破壞生產力的發展。……過渡的遲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過渡,要有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一是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一是人們的覺悟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你搞平調,人家不願讓你平調,這個事實本身就證明過渡的客觀物質條件和主觀條件都不夠。③
在對馬克思主義的重新理解中,主觀意志與客觀現實的關系問題,成為劉少奇注意的重點。
經過重新反思而產生認識上的震動後,劉少奇決定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以期深化認識的成果。
天津會議後,劉少奇先後視察了天津、鄭州、洛陽、西安、寶雞、德陽、成都、自貢、重慶、武漢等地的工廠和農村。在沿途調研的同時,他的講話充分地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尤其是針對「大躍進」中出現的問題,他論述了在「條件論」、「矛盾論」和「主觀能動作用」等問題上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包括:
(一)以唯物主義(客觀條件的決定作用)為核心的辯證法(主觀能動性和矛盾轉化)――
我主張不籠統地反對「條件論」,要具體地講。反對兩條,一是不承認某些客觀條件,一是不承認主觀能動作用、主觀條件。
反「條件論」過分,就可能出現主觀主義、不要條件、不要革命階段論。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矛盾的統一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這里是強調條件,不能忽略條件。沒有條件,矛盾就不能統一、轉化和發展。④
(二)認識不能簡單化、凝固化;不同意見的爭論、甚至唱對台戲,並不是右傾保守――
在技術革命中,我們要鼓勵唱對台戲。對台戲,就是百家爭鳴,經過爭鳴,然後再結合起來,就更好。要經常唱點對台戲才好。不要對不贊成的人戴「右傾保守」的帽子。⑤
(三)要全面認識上層建築、生產關系要適應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技術進步,就是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發展,勢必引起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某些環節上的改變。勞動組織、生產組織要改變,工資制度要改變。不改就會妨礙生產、妨礙技術改革,就不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是妨礙生產力的發展。要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⑥
經過實地考察,劉少奇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都看得更為清楚,這為他調整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間的矛盾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為他在中央領導層中發揮糾正「大躍進」錯誤的作用,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1960年下半年後,劉少奇在對主觀與客觀之間的矛盾關系的認識上明顯地深入了一步,他的一些談話更接近實際,開始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大躍進」以來黨的工作在指導思想上的錯誤。他當著中央和各省市區主要負責人的面說:
最近半年以來,我們在工作中發生了比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比較嚴重的,有糧食問題,浮腫病問題,非正常死亡問題,事故問題,計劃完成情況的問題,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大家一番熱情,總想多一點,快一點,盤子擺得大一點,基本建設項目多上一點,許多同志主要的想法是這方面。……一方面,我們應該敢想、敢說、敢做,但是還要切實可靠,充分可靠,一切經過試驗,實事求是,冷熱結合。……本來,去年廬山會議頭一個階段就想討論這樣一些問題的,想總結一下,得到教訓,使以後這些事情減少一些,後來彭德懷問題一出來,這些問題丟到後邊去了,廬山會議就沒有繼續討論下去。廬山會議提出這些問題,有些同志是得到教訓的,而有一些同志我看是沒有得到教訓,或者得到的教訓很少。計劃偏大,有些事情不那麼切合實際,統計又不那麼確實,有浮誇之風。……這些問題不糾正,繼續下去,現在是一個指頭,將來可以慢慢擴大,可以擴大到兩個指頭、三個指頭的。⑦
劉少奇認為,發生這些問題,主要原因還在於「中央的計劃偏大,盤子安大了,要求過急了,敢想、敢說、敢做……」,違背了實事求是的原則,違背了客觀規律。
這是在全黨尤其是黨的領導層認清「大躍進」的錯誤前,黨的主要領導人闡述錯誤比較透徹的一次。劉少奇能夠直截了當地講到這個程度,恰恰反映出他是一位有勇氣的馬克思主義者。
這一個時期,劉少奇反復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他指出:「大搞基建,大搞水利,就是大搞積累。大豐收大搞積累,小豐收小搞積累,大災荒少搞積累或不搞積累,這是客觀規律。大災荒還大搞積累是違反客觀規律。」還說:「今後還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但要著重了解實際情況,著重實事求是。」⑧
應該說,從1960年下半年開始,劉少奇開始超越「大躍進」期間的認識迷惘。他的思想變化,對中央做出調整的決策是有重要影響的。9月,國家計委在周恩來、李富春等人的指導下提出對我國國民經濟進行全面調整的措施後,劉少奇予以了堅決的支持。
三、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劉少奇認識上的求實特點及其局限性
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了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這一方針的出台,是對「大躍進」的後果進行冷靜思考的結果,它表明中共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戰略重點已從不顧客觀條件的盲目冒進,轉到從實際出發、審慎求實的調整上面。毛澤東同時提出了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要求。中國經濟開始了五年的調整時期。
剛跨入1961年,劉少奇就對調整第一年的國民經濟計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今年制訂計劃的基本精神,是要把局勢和矛盾緩和下來,要確實留有餘地。每項事情都有個餘地問題」。⑨
進入調整時期以後,為進一步摸清實情,劉少奇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於1961年4月初至5月中旬來到湖南農村,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調查研究。這次時間較長的農村調查,對劉少奇在提出解散食堂、認定中央應該對錯誤承擔責任、提倡民主風氣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從認識角度來看,劉少奇的這次調查,為他進一步確立從實際出發的認識原則,打下了重要的實踐基礎。
這次調查的認識成果,反映在劉少奇的多次談話中:
(一)在主觀和客觀、天災和人禍的關繫上調整認識的角度
寧鄉縣問題那樣嚴重,如果說天災是主要的,恐怕說服不了人。沒有調查研究,這個教訓很大。看來要放下架子,才能深入下去進行調查研究,不進行調查研究,決定出的東西是不可能符合客觀情況的。⑩
Ⅸ 世界歷史上,具有雙重性質的革命是哪個
美國獨立戰爭: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運動
中國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內戰爭容和民族獨立戰爭
一戰:對塞爾維亞是反侵略戰爭
對英法俄等國是殖民爭霸戰爭
總之,判斷雙重性質的革命應關注革命有關的多主體從而得到不同性質。
Ⅹ 世界史的兩重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世界本來是豐富多彩的,也許應該是多重的。我這里說世界的二重性是指世界上存在相對立的兩面,它是多重世界中對立的兩重。
我在網路中搜索了關於二重性的含義:「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的兩種屬性,即一種事物同時具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性質。如商品,一方面它有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它有價值。也說兩重性。」
如果世界上每一事物都具有兩重性,那麼整個世界就應該是兩重的。但這個世界為什麼會具有二重性?
記得以前學物理的時候,學過一個叫做「波粒二重性的」理論。好像是說光可以通過「波」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粒子」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光,就會有不同的結論。
本質應該是既定的,它不應該隨著人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而隨意改變。但是如果我們通過兩重性去把握世界,對世界的本質就可能呈現二重性。這不是說世界的本質變了,不同的方式把握了本質的不同側面。
在柏拉圖的嚴重,世界就是兩重。「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對立而存在。現象世界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反應。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徵。
柏拉圖的二重世 界觀來源於人類具有抽象與感性兩種不同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說世界因為人的把握方式的不同而變得分裂。二重的世界便是分裂的世界,世界的二重性也就是世界的分裂性。
當我們從西方回到東方,我們會發現東方人也喜歡從兩種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有的人從「有」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又有的人則從「無」或者「空」的角度去把握世界。面對同一事物有人說它是有,有人則說它是無,或者空。當然東方人更喜歡把這世界二重屬性一並把握,認為一事物即是有的,又是無的。
當我們存在於世間,就可能覺得我們並不存在於世間。或者說相對地存在於世間。
2008年於烏魯木齊